【三轮冲刺】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5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阶段选择题强化练习(共6套,含答案)
高三历史高考冲刺阶段选择题强化练习一1.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到:“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步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
……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却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
……平民政府的……思想则为‘无为而治’,‘无为’之实则为‘因循’”。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观点的是①汉初沿袭周朝分封制②汉承秦制体现在大体沿袭了秦朝的官僚制度 ③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贯穿汉代④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建立的封建政权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下列生产工具(或生产场景),按最早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A .①③④②B .④①②③C . ①④③②D .②④①③3.《三国演义》中有如下描述:“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
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
” 有人据此推断三国时火药已应用于战争。
这一推断A .依据正确,结论正确B .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 .依据正确,结论错误D .依据错误,结论错误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以下史实无法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 .“东西两巷,是大小货行,手工业作坊”B .“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C .“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D .“蜀人利交子之轻便,一贯有卖一贯一百者” 5.李贽被称为明代“文艺复兴”的领路人,其思想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思想的相似点有①挑战正统权威 ②反对神权统治 ③提倡个性解放 ④批判君主专制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①②③④6.下列各项中,属于右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A .福州成为通商口岸B .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C .列强开始大规模在华输出资本D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工具7.下表是1877、1902年在华的外国航运所占比重情况(吨位)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①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远洋航运技术提高 ②中国逐渐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美国比重的下降是由于其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所致 ④德日两国比重的增加得益于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8.政治宣传画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一般带有醒目的、号召性的、激情的文字标题。
[VIP专享]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广东联考)古希腊时期,雅典官方文件关于雅典人口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
从中可以看出( )A.“雅典人”指雅典公民B.雅典居民只有雅典人及其妻子、孩子C.女性不计入雅典人口D.雅典人与他的妻子、孩子权利平等【答案】A【解析】雅典的居民还包括奴隶和外邦人,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女性不计入雅典人口,排除C项;结合所学,雅典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从材料看,雅典人的妻子和孩子处于从属地位,排除D项;A项符合题意。
2.(2014·福州)“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500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
至于无法可循的案例,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不偏不倚。
”这段誓词的宣誓人任职于古代雅典的(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500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不偏不倚”,可以判断宣誓人就职于陪审法庭。
故选C项。
3.(2014·深圳)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500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
这说明( )A.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可以降低误判率B.古代雅典只有陪审法庭具有司法职能C.力求保持公平是雅典陪审法庭的重要原则D.雅典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答案】C【解析】据材料,“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这有利于防止徇私舞弊从而保证公平审案,C项正确;受水平的制约,陪审人员的随机性未必可以降低误判率,排除干扰项A。
【VIP专享】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广东联考)古希腊时期,雅典官方文件关于雅典人口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
从中可以看出( )A.“雅典人”指雅典公民B.雅典居民只有雅典人及其妻子、孩子C.女性不计入雅典人口D.雅典人与他的妻子、孩子权利平等【答案】A【解析】雅典的居民还包括奴隶和外邦人,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女性不计入雅典人口,排除C项;结合所学,雅典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从材料看,雅典人的妻子和孩子处于从属地位,排除D项;A项符合题意。
2.(2014·福州)“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500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
至于无法可循的案例,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不偏不倚。
”这段誓词的宣誓人任职于古代雅典的(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500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不偏不倚”,可以判断宣誓人就职于陪审法庭。
故选C项。
3.(2014·深圳)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500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
这说明( )A.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可以降低误判率B.古代雅典只有陪审法庭具有司法职能C.力求保持公平是雅典陪审法庭的重要原则D.雅典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答案】C【解析】据材料,“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这有利于防止徇私舞弊从而保证公平审案,C项正确;受水平的制约,陪审人员的随机性未必可以降低误判率,排除干扰项A。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 材料阅读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解析)
【高考复习】2020版高考历史三轮冲刺材料阅读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长达两千多年的王朝时代,中国有一个其他政治实体无法抗衡的中央集权政府。
精英的构成不是由于出身,而是由于财富与才能,家族在社会等级中上下波动,阶级界限比较模糊。
教育与政治经验在普及,人口一般在政治中发挥着作用。
经济以私人经营为基础,价值观相对地说是世俗的与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美国石约翰《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材料二西欧中世纪是多元的政治体制,在王权和其他社会力量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契约关系或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这种关系不仅仅发生在教权与王权之间,而且国王与贵族诸侯一直有“约”,且约定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
在社会的下层,领主与佃户之间、领主与农奴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农奴有条件的坚持某些个人权利,从而获得某种程度的保护,这从根本上削弱着封建制度的统治基础。
——侯建新《原始个人权利与西欧封建政治制度》(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体制能够长期运行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相比,西欧中世纪政治体制的不同,并简析其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
材料一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三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
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
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
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
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临沂市一模)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决定下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48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53.7 33.7 33.6A.国家经济政策B.经济发展规律C.产业结构现状D.国际关系格局【答案】A【解析】建国后我们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因此投入的重工业资金比重相对较高,而投入到轻工业和农业中的相对较少,故选A。
2.(2014·德州平原一中调研)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私人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
因此,他提出“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
这反映出毛泽东()A.在经济恢复工作中,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B.在所有制结构上,主张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C.在变革私有制上,主张采取强制措施D.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上,主张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指的是“三大改造”。
1952年下半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3.(2014·临沂一中质检)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它曾创造了我国改革史的多个“第一”。
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2 含答案
训练2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一、选择题1.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
这有助于( )A.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C.继承华夏传统D.促进民族融合答案 D解析材料能提升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但并不是最终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对于民族矛盾的化解作用有效,但并不是主要目的,故B项错误;单纯一个称谓的变化对于华夏传统的继承有限,故C项错误;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皇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有助于促进民族融合,故D项正确。
2.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
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B.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C.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D.部曲、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答案 A解析门阀氏族拥有着数量庞大的奴婢和耕牛,唐初取消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而不再对门阀氏族进行政策上的倾向和照顾,标志着门阀政治出现了势力衰落的情况,故A项正确;在唐初尤其是高祖年间,大量土地被抛荒,故B项错误;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是在武则天时代而非唐初高祖年间,故C项错误;取消对奴婢的授田,确实标志着其社会地位的下降,但部曲(门阀贵族私人武装)的具体情况,我们无法根据材料得出结论,故D项错误。
3.南北朝时,盛行“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
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
“舍宅为寺”的功德活动反映出( )A.佛教盛行B.三教合一C.佛寺集中化D.佛教世俗化答案 A解析“舍宅为寺”的现象反映了佛教的盛行,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道教和儒学的问题,故B项错误;贵族将宅地改建为佛寺不能说明佛寺的集中,故C项错误;“一些大寺院往往以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只能说明佛教与中国传统的结合,与世俗化无关,故D项错误。
2015年高考文综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打印)
2015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押题试卷及答案(word版可打印)第I卷(必做,共100分)9.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依官名论,也即是在内廷管理文件之意,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
魏晋时期,皇帝将宰相之权交由这些私属代行……到唐代,则全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把以前的宰相职权正式分配给三省。
”这种变化体现了A.唐代的相权一分为三 B.唐代政府对皇室滥用职权的剥夺C.唐代的皇权得以强化 D.唐代中央机构完全沿袭魏晋时期10.《长兴县志》记载:“宋罢镇将,置巡检寨,元、明因之,本(清)朝因之。
顾商贸之辏辐而繁,而巡检之额设较省。
无他,生逢盛治,巷列千所,夜户不闭,罗店百族,道不拾遗也。
”这表明A.城镇商业功能增强 B.新的经济因素出现C.百姓生活习俗改变 D.朝廷军事力量削弱11.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下层平民生活、思想和习俗的改造 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 D.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12.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
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A.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 B.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D.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13.175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占了几乎三分之一,印度占将近四分之一,西方则占不到五分之一。
至1830年西方已略微超过中国。
……1913年非西方国家的制造业产值大约是其1800年的三分之二。
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所占份额急剧增加,:[928年达到其最高点,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84.2%。
上述材料主要强调的是A.古代中国曾是世界工业的中心 B.工业革命后英国是世界工业中心C.18世纪中期中国处于贸易顺差 D.西方的工业化导致了其他地区的非工业化14.《世界文明史》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
解析版: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
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A.诸侯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侯D.大国诸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
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稳定。
九鼎是天子的礼制,而春秋时期的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说明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即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
故本题选B。
诸侯争霸出现在战国时期,故不选A、D;C说法为现象,故不选。
2.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A.反对郡县制B.主张郡县制C.反对中央集权D.主张中央集权【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
题干中该大臣就维护中央集权问题认为商(殷)周之所以统治时间长是因为分封了子弟功臣,而“子弟为匹夫”“无辅拂,何以相救哉”即认为不实行分封制没法巩固统治和自救,所以是主张实行分封制的。
故本题选A。
3.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依据材料信息“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及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在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三轮冲刺】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泉州)图一和图二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
其共同点是()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故A、B两项都不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新中国的成立是在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以后,故D项不正确。
2.(2014·陕西联考)《人民日报》为中国第一大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
1949年9月30日头版特大粗黑标题报道:“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
”下列对此报道分析正确的是()A.“人民大宪章”是“共同纲领”之误写B.反映了中国首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的史实C.“人民大宪章”的提法反映了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D.“中国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误写【答案】C【解析】阅读题干,据材料中时间与报道标题,结合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
A、B两项不符合史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排除C项。
3.(2014·威海)毛泽东和周恩来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________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
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
”材料中的“________”处应为()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C【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何建设新中国”,与此相关且作为民主人士的宋庆龄被邀请参加的会议是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步步高】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资料----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2014年高考真题)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为两大阶段:早期(先秦时期)国家属松散的政治联盟,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秦至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专制制度逐步加强。
2.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要线索:一是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演变上、实质在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变化;二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表现在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上,实质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三是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排查纠错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早期政治制度属于同一个概念。
(×)点拨早期政治制度特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1840年之前中国政治制度的总称。
2.分封制的目的是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维护天子的权威。
(√)3.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周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
(√)4.秦推行郡县制,故郡县制最早出现在秦朝。
(×)点拨郡县制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
5.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而不是继承与发展。
(√)6.三省六部制的重大突破是决策权与司法权相分离。
(×)点拨在中国君主专制的历史长河中,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均从属于皇帝的意志,谈不上分离。
7.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举”外,对当时的社会意义还在于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是相权在不断削弱,每个朝代的相权都受到削弱。
(×)点拨错在“每个朝代相权都受到削弱”,如秦代、元代就不适合。
9.宋朝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其职能等于隋唐时中书省和门下省之和。
(×) 点拨宋朝宰相受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的牵制,不可能集决策、审议权于一身。
10.“封建专制”等于“封建制度”。
三轮冲刺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北京西城)“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
”这形容的是() 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六部制【答案】A【解析】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
由此分析符合材料含义的是分封制。
2.(2014·乌鲁木齐一中质检)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立军功者受重赏,封官加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卿世禄制,使“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项不符合材料意思,C、D无体现。
故应选A。
3.(2014·潍坊)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以西周的分封制为主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在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前,中国的奴隶制政权都不是中央集权制度。
由材料中的“未有君臣之分也”可知是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4.(2014·浙江六市六校联盟)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本卷共4道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2014·景德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两位先哲,他们在历史的太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材料二吕克昂(亚里士多德创办)一直是许多才高善辩之士云集之所。
这个学园的教学风格不同于阿卡米德学园,它采用聚众教学与面向公众演讲相结合的办学方针。
在设备方面也不如阿卡米德,大量的教学活动是在环体育场的林荫道上进行的。
——摘自王乐理《西方政治思想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
(9分)(2)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亚里士多德在个人经历等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6分) 【答案】(1)思想家:创立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教育家: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深远。
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但他主张维护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一定的保守性。
(2)相似之处:①都有理想追求,并为之努力;②都创办学校(或学园),发展教育。
2.(2014·徐州质检)唐太宗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尤其重视人才的选用,这是他治国成功的重要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
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夫人虽禀定性,必须博学以成其道……人性含灵,待学成而为美。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卷共4道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2014·兰州一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北周武帝曰:“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
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并退还家,用崇孝始”;“佛生西域寄传东夏,原其风教殊乖中国……既非正教所以废之”;“佛图遍海内,士女为僧尼者十六七,縻费公私岁以巨万”;“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摘编自道宣《广弘明集》材料二北周武帝不顾世俗偏见,从公元574年到578年,他下令“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遣一切佛塔,扫地悉尽。
融刮圣容,焚烧经典。
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第宅。
三方释子,灭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摘编自费长房《历代三宝记》材料三北周武帝灭佛,时间较长,涉及面广,触动深,成绩很可观,这一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因此当时有人称赞说:“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
灭佛事实上也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
东平齐国(指北齐),西定妖戎,国安民乐”的作用。
正因为北周成功的灭佛运动,才使它国力大大增强,为灭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周武帝灭佛的主要理由。
(10分)(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北周武帝灭佛产生的影响。
(5分)【答案】(1)佛教广建寺塔,骗取百姓钱财;僧人不孝敬父母,国法难容;佛都来自西域,与中国正教风俗不同;大量人口投入佛门,影响政府财政收入;与寺院争夺兵员和土地控制权的需要。
(2)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减轻了民众的赋役负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北周军事实力,为灭北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佛教文化、艺术遭到严重损失。
2.(2014·南京、盐城一模)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中的重要举措,然而自古以来,对它的批评声就一直存在。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某某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近代社会的某某思想与实践本卷共4道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2014·白山一中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类天生都是自由、平等和独立的,如不得本人的同意,不能把任何人置于这种状态之外,使受制于另一个人的政治权力。
任何人放弃其自然自由并受制于公民社会的种种限制的唯一的方法,是同其他人协议联合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以谋他们彼此间的舒适、安全和和平的生活,以便安稳地享受他们的财产并且有更大的保障来防止共同体以外任何人的侵犯。
凡是脱离自然状态而联合成为一个共同体的人们,必须被认为他们把联合成共同体这一目的所必需的一切权力都交给这个共同体的大多数……只要一致同意联合成为一个政治社会,这一点就能办到,而这种同意,是完全可以作为加入或建立一个国家的个人之间现存的或应该存在的合约的。
因此,开始组织并实际组织成任何政治社会的,不过是一些能够服从大多数而进行结合并组成这种社会的自由人的同意。
这样,而且只有这样,才曾或才能创立世界上任何合法的政府。
——摘自洛克《政府论》(1)概括上述材料所体现出的某某思想。
(6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简析洛克的某某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9分)【答案】(1)思想: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享有与生俱来的权利;政府是在志愿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
(2)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学说,体现出资产阶级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认识;社会契约否定了君权神授的君主专制政体,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做了有力的辩护;洛克的政治主X 是资产阶级某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2.(2014·某某哈三中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三条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六条法津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予法律的制定。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本卷共4道小题,每小题15分。
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2014·东北四校协作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欧洲军事竞赛的根本动机是什么?即国家为了给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找到出路,就必须推动地域扩张,对他国实施政治压力;作为一个竞争单位,国家的最终优势总归于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一方,弱者碰壁,就像任何其他形式的生存斗争一样。
——诺曼·安吉尔《大幻影》(1909年)材料二作为判断一场争执的是非对错的法庭,战争是残酷、不可预测而又代价惨重的……让那些深信战争能够裁决正义的人牢记,战争的结果可能更少依赖于交战双方的正义,而更多依赖于交战双方的狡猾奸诈。
而战争的代价则是昂贵的。
一千万名死者和两千万名伤残者……正是此案出具的用以判定罪责和处罚双方凶手的恐怖判决书。
——大卫·劳合·乔治《战争回忆录》(1933~1936年)(1)指出材料一中“军备竞赛”产生的影响。
(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并说明理由。
(不得摘抄原文)(7分)【答案】(1)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导致“一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导致部分国家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
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观点:否定(反对)战争。
理由:战争是残酷的。
战争很难裁决正义。
2.(2014·天水一中诊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
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到: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
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
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
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消除争端的原则。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
某某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和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某某一模)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副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为此,林则徐采取的行动主要是()A.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B.撰写《海国图志》和《华事夷言》等著作C.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D.提出“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的变革主X【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林则徐对联的意思是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据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
2.(2014·潍坊期末)郭蒿焘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这表明他() A.认为西方技艺是“末”,中国的纲常伦理是“本”B.批评洋务派与日本在学习西方问题上都没有触及根本C.主X整饬纲常伦理,学习西方技术D.认为既要学习西方技术,又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中国的洋务运动只学西方的器物。
(即是材料中标注的“专注造船、制器、练兵”),是作者观念中的“末业”,作者观点中的本业是指“政教”,是西洋的政教,不是中国的纲常伦理,所以排除A、C两项。
B项的说法不正确,作者在批评洋务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表明了他不仅要学西方技术又要学西方政治制度的观点,所以排除B项。
3.(2014·潍坊一模)“西人以商为战,……彼既以商来,我亦当以商往,……我之商一日不兴,由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营山县老林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冲刺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14·北京西城)“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
”这形容的是() 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郡县制D.六部制【答案】A【解析】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
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
由此分析符合材料含义的是分封制。
2.(2014·乌鲁木齐一中质检)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立军功者受重赏,封官加爵,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卿世禄制,使“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项不符合材料意思,C、D无体现。
故应选A。
3.(2014·潍坊)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以西周的分封制为主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在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前,中国的奴隶制政权都不是中央集权制度。
由材料中的“未有君臣之分也”可知是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度。
4.(2014·浙江六市六校联盟)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
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传子不传女”。
这种现象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答案】C【解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传子不传女”等信息体现了重视血缘关系,这是受到了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5.(2014·丰台)“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是《诗经·大雅》中记载的有关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史料,其译文为“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
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
该史料反映了西周()①国家的管理方式②血缘家族的特点③官僚政治的特点④实行分封制的目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诸侯是国家的屏障说明分封的目的;大宗是国家的主干说明血缘家族的特点,因此②④在题干中都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之一,都体现了国家的管理方式这一整体概念。
故选C 项。
6.(2014·江西师大附中)西周以来继承制度规定: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而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
这一变化表明()A.分封制的瓦解B.宗法制的影响削弱C.中央集权的强化D.清朝彻底改变了王位世袭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及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可知西周的继承制度完全依照宗法制实施,而到清朝“皇位继承形态不断发生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等四种模式”可知继承制度淡化了宗法制的作用,即削弱了宗法制的影响。
故选B。
7.(2014·兰州一模)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B【解析】秦朝时期,为巩固统一,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内容主要有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
其突出特点就是中央集权、君权至上、以国为家。
材料中行政官员又是掌管皇家事宜,可知B项正确。
故应选B。
8.(2014·江西联考)《文化周刊》评论我国古代某些政治制度时认为:“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
”与此评论观点无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丞相制度D.世官制度【答案】C【解析】由“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即可知涉及的制度强调血缘亲疏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只有丞相制度不看重这一点,故选D。
9.(2014·江苏联考)“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
”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体现了秦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历史,C项正确;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是加强,排除A、D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项。
10.(2014·顺义)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
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
多至数十人。
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
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B.位高权重,掌控决策C.参与机要,取代相权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答案】A【解析】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相权,A 项正确;B项“掌控决策”不符合史实;C项错在“取代相权”;D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1.(2014·丰台)国学家钱穆指出“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是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
“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A.宗法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依据“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大一统,并“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千年之久而不败”可知是中央集权制度,故选D项。
12.(2014·山师附中一模)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答案】C【解析】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因此选C;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
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材料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
13.(2014·淄博一中)《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A.朝议裁决B.集权独断C.世袭传承D.政务繁忙【答案】B【解析】秦朝开始,史书中写到皇帝时用“上”代称。
材料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等同于“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皇帝”,全国的军政事务,无论大小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反映了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皇帝独裁,故选B。
14.(2014·福建霞浦一中调研)《史记》记载,刘邦称帝之后以旧礼尊其父,有人劝说刘父:“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
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
”此后其父以尊礼待刘邦。
从文中可以看出()A.刘邦违背了纲常伦理B.宗法关系要服从于君权C.汉初宗法制趋于崩溃D.君臣关系等级森严【答案】B【解析】材料提及刘邦称帝之后与其父的两种关系,一是父子关系,也即宗法关系,一是君臣关系。
从“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此则威重不行”可看出材料强调的是应以君臣关系处之,说明在强化君权面前,宗法关系应服从君臣关系,目的在于加强皇权,树立君主权威。
故本题选B。
材料并非突出A项,C、D项说法材料未体现。
15.(2014·交大附中、西安中学、长安一中一模)“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
”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答案】B【解析】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其依据是宗法血缘;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打破了原来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
16.(2014·乌鲁木齐)学者陈峰认为:“武将们在长期被轻视和防范的政治环境下,逐渐变成了循规蹈矩、怯懦无能、精神萎靡的群体。
”这种历史现象在下列哪个朝代尤为明显() 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答案】C【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武将的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和束缚,宋朝采取了很多措施对武将的权力严格限制。
故选C项。
17.(2014·海南中学)“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A.确立三公制B.建立三省制C.废除丞相制D.设立军机处【答案】C【解析】三公制确立于秦汉,故可以排除A项;三省制建立于隋唐,故可以排除B项;军机处设立于清雍正年间,而材料中给的时间是明朝,故D项也可以排除。
只有C,废除丞相制从时间上来说是合适的。
故此题应选C项。
18.(2014·乐山)《贞观政要》载:“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逆,减死徙边。
时有上言者曰:‘甑生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
’太宗曰:‘虽是藩邸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
’”材料表明()A.太宗坚持法家思想治国B.唐朝君主权力明显加强C.太宗注重维护司法公正D.唐朝政权内部斗争激烈【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分析可知,太宗注重维护司法公正,C项正确。
19.(2014·湖州)《晋书·段灼传》记载:“九品访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注:兄)弟也。
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B.选官任人唯亲C.选官局限在士族、庶族范围内D.容易埋没人才【答案】B【解析】“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注:兄)弟也”体现了在九品中正制下,选拔人才重视家世门第,这容易埋没人才,D项正确,其它各项与材料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