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如何看穿那些“真真假假”
行测推理法:逻辑判断真假话,教你几招破解法
行测推理法:逻辑判断真假话,教你几招破解法必然性推理中矛盾真假话和推理规则是核心考点,可能单独命题或者在朴素逻辑题目个别条件中呈现,真假话题目作为考生学习命题入门题型,需要格外引起重视。
真假话题目的多以对话形式出现;含有多个命题;题干信息可能会告知几真几假,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命题真假情况。
一般来说方法总结为“一找二绕三回”。
其实在考试过程中有很多真假话题目我们不必全部推理出来就可以得到答案,下面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两种常用方法:1.常规方法真假话题目常规方法就是“一找二绕三回”,把题干每句话都转化成逻辑语言之后,先看题干命题当中是否存在一对或多对矛盾,如果有矛盾我们首先找矛盾,再结合已知信息几真几假绕开矛盾来判断其他命题真假,最后带着真信息回到矛盾当中来最终确定互为矛盾两个命题真假。
通过例1具体说明:【例1】某校食堂发生一起严重的食物中毒事故,关于事故的原因,有如下四种说法:甲:事故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
乙:如果事故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那么食堂管理方面一定存在着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丙:事故确实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但食堂管理方面并不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丁:事故不是由食物过期引起的,但食堂管理方面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
如果上述四种说法中只有一种是真的,由此可以推出:A.丙为真B.乙为真,但食堂没有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C.甲为真D.乙为真,且食堂存在监管不到位的现象整理题干信息(把命题转化为逻辑语言):甲:是食堂乙:食堂⇒不到位丙:食堂且到位丁:非食堂且不到位甲乙丙丁4句话当中乙和丙的话互为矛盾命题(A⇒B的矛盾为A且非B),那么乙和丙真假情况为一真一假,结合题干信息只有一真可知,真话一定在乙和丙当中,则甲和丁一定说假话,排除C项;甲说的“是食堂”为假,则“非食堂”为真代入丙的话中,可知丙说假话,排除A项;说真话的是乙,丙说“食堂且到位”为假,则“非食堂或非到位”为真,丁说“非食堂且不到位”为假,则“食堂或到位”为真,根据推出情况“非食堂”为真,依据选言命题推理规则,一定“到位”,选择选项B。
2017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真假话问题
2017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真假话问题考生们知道怎样解答国家公务员行测真假话问题吗?本文“2017国考行测答题技巧:真假话问题”由公务员考试网整理而出,希望大家喜欢!真假话问题是判断推理里面非常经典的一种题型。
从国家公务员考试到各地省考,从事业单位考试到村官、选调生考试,从金融银行考试到MBA入学考试,无处不见真假话的身影。
真假话题型涉及内容广泛,但离不开几句真真假假的判断,离不开真假之中存在的矛盾。
小编总结发现,解这类真假话问题,其实很简单,其中的秘密就在真假话的矛盾里。
例1.老师把双手伸进围棋匣子,然后双手握拳各执一子,让同学猜哪只手里有黑子。
假设老师说了四句话,其中三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
(1)右手肯定不是黑子(2)或者左手是黑子,或者右手是黑子(3)如果左手是黑子,则右手就不是黑子(4)左手、右手都是黑子则___是假话。
A (1) B(2) C(3) D(4)答案:D解析:这其实是一道比较简单的真假话问题,只要能够找到假话是哪句就好了。
那既然是真假话问题,我们可以先找一找有没有矛盾关系。
(3)与 (4)两句话是矛盾关系,两句里面必然是一真一假,题干又说只有一句假话,所以假话一定在(3)(4)里面。
(1)(2)两句为真话,可以得知右手不是黑子,所以假话一定是(4)。
这道真题的解题方法就是找到矛盾后,判断剩下命题真假,再来判断假话是谁说的。
有时候,题目也会比较难些,在找到互为矛盾关系的命题后,在推断其他命题真假时,还需要用假设法来找答案。
这也是矛盾关系在真假话题目里的应用。
例2.甲、乙、丙三人推销各自的产品。
这三样产品中,有一样是仿冒品,其余两样是真品。
甲说:“我的产品是真品,乙的产品是仿冒品”;乙说:我的产品是真品,丙的产品是仿冒品;丙说:乙的产品是真品,甲的产品是仿冒品。
已知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位两句话都是真的,有一位一句真话、一句假话,还有一位两句都是假话。
那么,推销仿冒品的是( )A.甲B.乙C.丙D.不能确定中答案:A解析:这道题比较综合,三个人说了六句话。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汇总
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三步法解真假话问题【字体:大中小】掌握必要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对于公务员考试中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帮助的。
下面针对逻辑判断中的真假话问题,提供一些技巧指导,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真假话的解法可以分为三步,一是找矛盾,二是绕开矛盾判断其他句子的真假,三是根据我们已经判断出真假的句子解题。
【例题1】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
”乙说:“丁不是团员。
”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
”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已知四人当中有一人说假话,那么由此可知: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B.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C.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解析】选择A.第一步找矛盾,我们发现甲说的话和丙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关系,由此可知,甲和丙两个人说的话肯定是一真一假,说假话的不是甲就是丙;第二步绕,那么乙和丁说的一定是真话,所以乙和丁都不是团员,;第三步解开,由此可得出甲说的是假话,该题选择A.【例题2】甲、乙、丙、丁四人去商店,每人买了一台计算机,并对计算机的质量作如下的预测:甲:我看,我们四人买的电脑都是合格产品。
乙:靠不住,现在假冒伪劣产品很多。
我看,我们四人买的电脑肯定有不合格产品。
丙:丁买的电脑肯定合格。
丁:要是我买的电脑合格,那么你们买的电脑不会有不合格的。
他们找人对每台电脑作了测试,结果表明他们四人中只有一个人的预测是错误的。
以下所列与四人的预测符合的是:A.甲、乙、丙、丁的计算机都合格B.乙的电脑合格,其他人的电脑都不合格。
C.丁的电脑合格,其他人的电脑都不合格。
D.甲的电脑合格,其他人的电脑都不合格。
【解析】选择A.第一步找矛盾,我们发现甲和乙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关系,由此可知,甲和乙两个人说的话肯定是一真一假,说假话的不是甲就是乙;第二步绕,那么丙和丁说的一定是真话,所以丁的电脑合格;第三步解开,大家买的电脑都合格,该题选择A.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代入排除法速解技巧运用掌握必要的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对于提高公务员考试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帮助的。
2017国考行测答题技巧:巧用“排除法”解决真假话问题
2017国考行测答题技巧:巧用“排除法”解决真假话问题在历年辽宁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考试题量都很大,两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考生做不完所有题目。
而对于申论而言,考生往往写不完作文。
因此,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取得高分是考生最为关心的。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告诉考生如何利用有效的辽宁公务员解题技巧来获得高分。
想第一时间了解公职考试解析吗?请点击>>>辽宁公职辅导讲座资讯真话假话问题是公务员考试中比较容易涉及的一类题目,这类题目常出现在朴素逻辑问题当中,作为朴素逻辑的一个重要考点,很多考生感觉到比较难,所以,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朴素逻辑中的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思路跟大家做一些的探讨和交流。
所谓真假话问题,无非就是在题干的表述中,涉及到一些人,这些人各说了一些话,有的是真话有的是假话,然后给出一些条件,让考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这里,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提供一种解题的办法,就是代入排除法。
代入排除法一般应用在题干关系复杂,涉及的元素较多,不好直接推出,而选项对应关系全面的情况下。
题干中所涉及的元素又有一种元素和两种元素之分,在使用时又可以分为直接排除和代入排除两种,现在通过具体的例题来看一下如何去运用代入排除法。
一、直接排除直接排除是根据题干中的条件或根据题干推断出的条件来直接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例题:在同一侧的房号为1、2、3、4的四间房里,分别住着来自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
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他们:①韩国人说:“我的房号大于德国人,且我不会说外语,也无法和邻居交流”②法国人说:“我会说德语,但我无法和我的邻居交流”③英国人说:“我会说韩语,但我只能和一个邻居交流”④德国人说:“我会说我们这四个国家的语言”那么,按照房号从小到大排,房间里住的人的国籍依次是:( )A 英国德国韩国法国 B法国英国德国韩国C德国英国法国韩国 D 德国英国韩国法国【中公解析】答案:C。
中公解析:在这个题目中,出现了不同国家的人和房间这四类元素,我们先分析一下这四句话,由韩国人和德国人所说的话可以知道,德国人和韩国人不是邻居,由此可以排除A、B项,再由韩国人和英国人所说的话可以知道,韩国人和英国人不是邻居,由此排除D项,所以C项正确。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如何看穿那些“真真假假” - 副本 (5)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想提高判断推理部分分数是相对容易的,只要掌握推理规则即可,其中考生首先要攻克的是直言命题部分。
直言命题的提问方式常见的有:以下正确的是、以下错误的是、以下一定为真的是、以下一定为假的是,除了上述常见的提问方式之外,也有这样一种特殊问法的:以下不能确定真假的是、以下能确定真假的是,例如:品学兼优的学生不都读研究生。
如果以上论述为真,则下列命题能判断真假的有几个?(1)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读研究生(2)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读研究生(3)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读研究生(4)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不读研究生A.1个B.2个C.3个D.4个这种题型主要考查的是直言命题间的两种关系——矛盾关系和推出关系。
如果选项中的命题和题干是矛盾关系,那么题干为真,此选项为假;如果题干的命题可以推出选项中的命题,那么题干的命题为真,选项的命题也为真,除此之外的命题的真假性都是无法确定的。
下面,我们就以上面这道例题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这种类型题的解题方法。
题干“品学兼优的学生不都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有些……非(1)“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有些……是,它和题干既不是矛盾关系也不是推出关系,所以这一项的真假性无法确定。
(2)“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有些……非,它和题干的命题形式一样,所以题干为真,此项也为真,此项的真假性可以判断。
(3)“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所有……是,它和题干是矛盾命题关系,所以题干为真,此项为假,这一项的真假性也可以判断。
(4)“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不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所有……非,它和题干不是矛盾关系,由题干也推不出这一项,所以这一项和题干既不是矛盾关系也不是推出关系,所以这一项的真假性无法确定。
因此,这四个选项只有2个可以判断真假,故本题选择B项。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考生,这种类型的题目已经出现在一些省份的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上,因此备考当中考生也要对这类题予以重视,希望上述的解题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年省公务员面试备考之如何识别真假好答案(二)
2017年省公务员面试备考之如何识别真假好答案(二)备考2017年省公务员面试,要知道公务员考试江湖中线上线下面试答案飞满天!面试答题好答案的标准为公考面试第一悬案。
今天华图老夫子带你识别真假好答案,了解面试考场上的答题注意事项。
从面试考察特点、面试考务要求以及面试现场实战的角度全面让你感受真正接地气、可学习的真好答案!在2017年省公务员面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真题】现在一些新闻记者采访不按规定做事,群众对记者采访有意见,对此,你怎么看?【来自网络某机构解析】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记者应运而生,在行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的确存在一些题目中这样的乱象,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 行业间竞争激烈,迫使很多记者违规采访。
新闻报道追求时效性,对于新闻媒体来说,特别是网络媒体来说,谁先报道,谁就能获得更多的点击率,就能占据报道的主动权。
这种情况下迫使很多媒体记者为了追求速度而做出一些违反相关规定甚至是道德的事情。
2. 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
有些记者违规采访,最后的结局不但是没有受到惩戒,反而获得了有价值的新闻,从而导致更多的记者摩拳擦掌,敢于跨越规定的“底线”,引起群众众多反感。
3. 群众申诉无门,让记者“肆无忌惮”。
对于记者违规采访这样的情况,很多群众是非常反感的,但无奈的是,新闻记者占据了新闻的主动权,他们无法通过正常的舆论渠道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没有官方的诉求表达渠道,导致很多群众成为了会说话的“哑巴”,这也放纵了新闻媒体的违规行为。
如果对新闻媒体不按规定进行采访的情况听之任之的话,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危害。
1. 影响媒体自身的形象。
媒体的违规采访让很多群众嗤之以鼻,对于这样的记者报道出来的内容很多群众也是持有保留意见的。
久而久之,很多群众会对新闻媒体感到失望,甚至对报道内容心存质疑。
2. 破坏社会风气,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媒体记者作为社会声音的“传声筒”,如果自身都存在违规办事的行为,其影响面要大于其他任何一个行业,其行为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氛围,不利于良好社会氛围的建设。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点拨:如何巧解真假话题目
2017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点拨:如何巧解真假话题目真假话题目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当中的常考题型,但是如何快速、准确地解决此类题目一直为很多考生所苦恼。
这里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快速有效的解决方法。
方法一:矛盾关系法,优先找出矛盾,进行推理方法二:带入排除法,筛选排除错误选项方法三:假设法,进行推理,验证假设的合理性。
假设法:假设提干当中的某个元素为“真”进行推理,如果推理合理没有出现矛盾,则假设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1)某机关年终考核时,群众对周吴郑王四位处长的考核结果有多种说法,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准确的①如果周处长考核优秀,那么吴处长也考核优秀: ②考核优秀者是郑处长: ③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但吴处长考核不是优秀: ④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或王处长以下判断为真的是:A.①B.②C.③D.④【正确答案】A。
【中公解析】题干的推理形式是:①周→吴:②郑:③周且非吴:④周或王①和③互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真可知②和④为假,故根据④可知周处长不是优秀的,所以③为假,故①为真,A项正确。
(2)某机构决定从五位业务骨干中选派一人到国外学习,这五位骨干分别是赵、钱、孙、李、周。
在决定选派人选之前有如下对话:赵说:或者是我去,或者是孙去钱说:周不去孙说:如果不是李去,那么就是钱去李说:既不是我去,也不是钱去周说:既不是孙去,也不是赵去最终确定人选后发现以上对话中只有两个人说对了,那么被选中的是( )。
A.赵B.钱C.周D.李【正确答案】C。
【中公解析】本题属于真假推理类题目。
对于多真多假的题,带入法比较简单。
如果赵去,则赵钱李对,孙周错;如果钱去,则赵李错,钱孙周对;如果周去,则赵钱孙错,李周对;如果李去,则钱孙李周对。
带入后即可知道C项正确,故选C。
(3)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的。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两法巧解真假话
国家公务员考试每年有超过一百万人参加,竞争程度百里挑一,因此很多考生早早就启动了国考的备考工作。
国家公务员招考科目主要为《行政能力测验》、《申论》,青海中公教育整理国家公务员学习指导精华文章,帮助考生顺利备考。
更具体的,我们来看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点击这里可以 >>> 在线咨询。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真假话问题作为逻辑推理中的一类常考题型,着实难倒了众多考生。
其题干的典型特征是给出几个命题(至少三个),其中有真有假,最终要求考生推出结论。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考生介绍两种真假话问题的常用解题方法:矛盾法和假设法。
相信考生掌握这两种解题方法后,对于这种题型自然就能迎刃而解。
一、矛盾法矛盾法解题的核心在于矛盾的基本特性,即:矛盾双方必有一真一假。
具体来说矛盾法分为三步,即“一找二绕三回”。
“一找”:寻找题干中互相矛盾的两句话,二者必有一真一假;“二绕”:绕开矛盾,结合题干所给条件,确定其他句子的真假,从而得到结论;“三回”:将结论带入矛盾,判断二者真假性。
例: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
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A.甲B.乙C.丙D.丁中公解析:一找,由题干知乙和丁为一对矛盾命题,二者必有一真一假。
二绕,绕开矛盾,由题干知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则甲与丙均为假命题,由甲为假知钱为甲捐。
三回,将该结论代入矛盾,可知乙说假话,丁说真话。
答案为A选项。
二、假设法若通过矛盾法无法解决真假问题时,可采用假设法解题。
假设某句话为真或为假,由此得出结论,再判断结论是否违背题干。
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技巧:“巧解”半真半假问题
乙:4是亚洲,2是大洋洲;
丙:1是亚洲,5是非洲;
丁:4是非洲,3是大洋洲;
戊:2是欧洲,5是美洲。
地理老师说:“你们每人对了一半。”
根据上述条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1是亚洲,2是欧洲
B.2是大洋洲,3是非洲
C.3是欧洲,4是非洲
D.4是美洲,5是非洲
【中公解析】对于这种题目可以直接选答案C。方法就是可以直接根据甲说的话,判断3是美洲是错的,2是欧洲是错的(判断的原理其实就是假设法,如3是美洲是对的,那么甲说的两句话都是错的,不合题意;同理如果2是欧洲是对的,说的两句话都是错的,不合题意);再根据戊说的话5是美洲对的,排除D,再根据甲的话可知,3是欧洲是对的,排除AB,故答案选C。
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技巧:“巧解”半真半假问题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了解公务员成绩计算方法,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认真备考。
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当中,不论是省考还是国考,经常考到真假话问题。下面我就常见的一种真假话问题谈谈巧解方法。
半真半假问题
题目特点:每个人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当中有一半是对的,一半是错的。看例题。
例题1、地理老师画了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图形,并给每个图形编了代号,然后请五个同学上来每人认出两个洲。同学们的回答都不一样,
王铭:王铭当上了公务员,李盈当上了空姐;
李盈:王铭当上了空姐,杜葭当上了公务员;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朴素逻辑的真假题型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朴素逻辑的真假题型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广西区)《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广西中公教育整理了新的备考资料,点击进入查看:中公申论频道,供考生备考学习。
我要了解更多,想和老师直接沟通>>>在线咨询。
行测考试中朴素逻辑题的题型多变,灵活度高,很多考生在做题时费时费力。
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公教育专家就常考的真假型题型给大家总结了一些方法,主要有代入法、假设法、突破口法、列表法等必须掌握且适用度广泛的技巧方法,以帮助大家快速解题。
一、真假型题干特点题干给出几句对话(猜测)及真假情况,但并未指明哪句为真哪句为假,要求根据所给条件进行推理。
与命题推理未知真假型不同,这类题型不需要使用基础知识。
二、方法要点真假型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找到题目的突破口,通常可以从确定条件、一致条件和唯一条件这几个点出发,需要大家多做题多积累经验,此外,假设法和代入法是真假型题目的通用解法,如果在考场上一时没有思路,可直接进行假设或代入。
三、例题演示例1:有红、蓝、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皮球,分别装在五个盒子里。
甲、乙、丙、丁、戌五人猜测盒子里皮球的颜色。
甲:第二盒是紫的,第三盒是黄的。
乙:第二盒是蓝的,第四盒是红的。
丙:第一盒是红的,第五盒是白的。
丁:第三盒是蓝的,第四盒是白的。
戊:第二盒是黄的,第五盒是紫的。
猜完之后打开盒子发现,每人都只猜对了一种,并且每盒都有一个人猜对。
由此可以推测:A.第一个盒子内的皮球是蓝色的B.第三个盒子内的皮球不是黄色的C.第四个盒子内的皮球是白色的D.第五个盒子内的皮球是红色的【中公解析】正确答案为C。
题干中五人对盒子里皮球的颜色进行了猜测,可先根据猜测画表格如下:一二三四五甲紫黄乙蓝红丙红白丁蓝白戊黄紫由最后一句话,既说“每盒都有一人猜对”,又说“每人只猜对了一种”,可有以下两种方法:方法一:突破口法,根据“每盒都有一人猜对”,则只有一人猜测的盒子必然正确,以此作为突破口。
国家公务员考试:快速解决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个实用方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快速解决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个实用方法真假话问题是朴素逻辑考查的重点,在解决这类题型时很多考生不知道如何解题,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给大家介绍一下在考试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方法一:矛盾法。
矛盾关系是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的考点,这需要大家能够了解每种命题的矛盾关系及矛盾定义。
知识点:所有非与有些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
例题:某公司发生一起贪污案,在对所有可能涉案人员进行排查后,四位审计人员各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人都没有贪污。
乙:张经理没有贪污。
丙: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
丁:有的人没有贪污。
如果四位审计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断定属实,那么下列哪项是真的?A.甲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B.丙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C.丙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D.丁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答案】C。
中公解析:甲的话所有人都没有贪污和丙的话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即有些人贪污了之间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
所以,真话必在甲和丙之间,则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假话。
由乙的话假,可知张经理贪污了;由丁的话假,可知所有人都贪污了。
所以,丙的话一定真,而甲的话一定假。
故答案选C。
方法二:反对法。
反对关系是直言命题的考点。
知识点:所有是和所有非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
例题: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上述断定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A.有些职员是中国国籍B.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C.有些职员不是英国国籍D.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答案】D。
中公解析:(1)和(2)是上反对关系,不能同真,至少有一假。
已知结论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3)一定为真,进而可以推知(2)为假,(1)为真。
由此可推知D项为真。
方法三:代入排除法在解决真假话问题时,如果题干中没有矛盾关系及反对关系,但是题干限定了真话或者假话的个数;同时选项对应信息全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把选项带入题干的形式进行解题。
2017国考行测解题方法:真假推理的核心知识点
2017国考行测解题方法:真假推理的核心知识点行测考试分为五大模块: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判断推理中有一种题型叫真假推理。
真假推理的出题形式一般为:给出一些条件,然后这些条件有真有假,最终限定整体的真假情况,来推断一些话的真假。
小编为广大考生总结核心知识点如下:一、解题步骤解题步骤一般分为三步:(1)寻找条件中的真假关系;(2)根据合计有一真或一假来确定其他论断的真假情况;(3)通过确定某些论断的真假,得出确定情况,进而得出最终的结论。
二、基本知识点1.矛盾关系其特性为:必定一真一假。
常见的矛盾为:(1)“所有都”与“有的不”;(2)“所有都不”与“有的是”;(3)“A 是”与“A不是”。
2.上反对关系特性为:至少有一假。
常见的上反对关系为:“所有都”和“所有都不”。
3.下反对关系特性为:至少有一真。
常见的下反对关系为:“有的是”和“有的不”。
4.推出关系特性为: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常见的推出关系为:所有→某个→有的。
三、推理1.矛盾关系根据其“一真一假”的特性,可以根据其中一句话的真假,来定另外一句话的真假。
如:“所有的乌鸦都是黑色”为真,可以断定“有的乌鸦不是黑色”为假;“所有的兔子都是白色”为假,可以断定“有的兔子不是白色”为真。
2.上反对关系根据其“至少一假”的特性,只能根据其中一句话为真,来断定另外一句话为假。
如:“所有的金属都导电”为真,可以断定“所有的金属不导电”为假。
3.下反对关系根据其“至少一真”的特性,只能根据其中一句话为假,来断定另外一句话为真。
如:“有的国家没有国旗”为假,可以断定“有的国家有国旗”为真。
4.推出关系完全按照翻译推理的规则进行推理。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四种方法速解真假话问题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四种方法速解真假话问题一、矛盾法解真假话问题例1:对某受害人的五位朋友进行侦查分析后,四个警员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测:甲说:“这五个人都有嫌疑。
”乙说:“老陈不能逃脱干系,他有嫌疑。
”丙说:“这五个人不都是有嫌疑的。
”丁说:“五人中肯定有人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那么以下哪项为真?A. 甲推测正确,老陈最有嫌疑B. 丙推测正确,老陈没有嫌疑C. 丙推测正确,但老陈可能作案D. 丁推测正确,老陈有嫌疑中公解析:这道题目是一道典型的真假话题目。
我们可以用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解题。
首先把甲乙丙丁这四人的讲话内容转换成直言命题的标准形式,然后我们会发现甲和丙说的话分别是:“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
由“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则乙和丁说的必为假。
如果乙说的为假,则老陈没有嫌疑。
如果丁说的为假,则五人中没有人作案,所以答案选择B选项。
二、反对法解真假话问题例2:关于一个班的英语六级通过情况有如下陈述:(1)班长通过了;(2)该班所有人都通过了;(3)该班所有人都没通过;经过详细调查,发现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
可见:A.该班有人通过了,但也有人没有通过B.班长没有通过了C.所有人都通过了D.所有人都没有通过中公解析:这道题目也是一道真假话题,但是把题干所给的三句话转换成直言命题标准形式后,我们发现其中并没有存在矛盾关系,而是存在了一组反对关系。
其实单凭反对关系也是可以做出真假话题目的。
在该道题目当中第一句话相当于“所有是”,第二句话相当于“所有非”,它们二者互为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由“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则第一句话一定是真的,进而可知第三句话为假,第二句话为真,所以答案选择第C选项。
三、假设法解真假话问题例3: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
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条件命题辨对错
通过最新贵州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贵州中公教育整理了贵州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在大家遇到条件命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在匆忙之中选择了一个“差不多、靠谱”的选项,事实上,这种题目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它的做题思路较单一,掌握了其推理规则之后有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一、形式是A→B,意思是有A必有B,但是没有A未必有B,其推理规则有下述几条:1. A→B,则非B能推出非A;(逆否命题)2. A→B,则A且非B不成立;(矛盾命题)3. A→B,则非A不一定推出B;4. A→B,则B不一定推出A。
二、当然,这里还要明确几点,什么是A,什么是B:前→后:如果……那么……只要……就……要想……必须……后→前:只有……才……除非……否则不……以例题再给大家做一说明:【例1】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一国或地区的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只要这种涨幅始终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就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由此可以推出,在一定时期内:A.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正在稳定增长B.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涨幅过大,对该国经济必然有负面影响C.如果大多数商品价格不上涨,说明该国经济没有保持稳定增长D.如果涨幅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也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的条件可知其推理关系是:经济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必然随之上涨,涨幅在一个较小的区间内→不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A 项属于上面的第4条特征,不能说明经济是否稳定增长;B项属于第3条特征,不能说明对该国经济是否有负面影响;C项属于上文的第1条特征,属于逆否命题;D项属于上面的第2条特征,必然为假。
公务员考试真假判断三大绝招
真假判断型逻辑题属于国家公务员考试逻辑推理中常见题型,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技巧,其特征一般是给出来几个论断,然后这几个论断中有一个是真的,或者有一个是假的,让考生选择出一个正确答案。
近几年公务员考试中也出现了几个论断中有两个是真的,或者两个是假的,让考生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本文中,华图蔡老师归纳了攻克真假判断型逻辑题的三板斧。
第一板斧:首先找矛盾,其余是关键真假推理题是逻辑判断中比较容易的一类题,这类题目中的条件都没有确定,但其中的矛盾显而易见。
因此可以利用矛盾来解题。
所谓矛盾,指的是两个不同的判断中,如果一定存在一个真、一个假的情况,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构成矛盾关系。
例如,一个人如果是男的,那么他肯定不是女的,反之,如果一个人是女的,那么她肯定也不是男的,男和女就是矛盾关系。
但一张纸如果不是黑的,可能是白的,还可能是其他颜色,那么,黑和白就不是矛盾关系。
那找矛盾对公务员考试的真假推理题有什么作用呢?先来看这样一道真题: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
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华图解析:这道题就是典型的真假判断型逻辑题,首先看看四句话中是否存在矛盾关系。
在这里可以用做简化来解题,例如“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这句话可以简化为“甲:非甲”,这样的优点是能够使矛盾一目了然。
这四句话最后简化为:甲:非甲乙:丁丙:乙丁:非丁很清楚的看到,乙和丁两个人的话存在矛盾关系,矛盾关系里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又因为题干里说四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话,那么这句真话肯定包含在相互矛盾的乙和丁之间。
那到底是乙还是丁说了真话呢?我们没必要追究,这时关键是其余,其余两句话(指甲和丙说的话)都是假话了。
2017国考行测考场猜答案有哪些要诀
2017国考行测考场猜答案有哪些要诀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到来,很多考生痛感自己复习不到位,准备不够充分,陷入绝望之中,想探索一些考场技巧,让自己“有力回天”,在此中公教育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猜答案的技巧,帮助大家实现逆袭。
一、数字推理全奇必是奇: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奇数,答案必是奇数;全偶必是偶:数列给出的项如果全是偶数,答案必是偶数。
奇偶奇偶间隔走:数列给出的项如果是奇数和偶数间隔,答案必须符合此规律。
从怪原则:选项中有0、1等多数为正确选项。
题目中全部都是整数,选项中出现分数或小数多为正确答案;同理题干全部都是小数或分数,选项中出现整数多为正确答案。
看出整体有单调性,如果题目为单调递增,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大于题干中最后一个数字的,那么一般是正确答案。
分数数列中,分母多为质数,分数多需要分子,分母拆分找规律。
四、逻辑填空1、注意找语境中与所填写词语相呼应的词、短语或句子。
2、重点落在语境与所选词语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选项的词语上。
3、选项中近义词辨析方向是从范围不同角度辨析的,选择范围大的。
4、从语意轻重角度辨析的,选项要么选最重的,要么选最轻的。
5、成语辨析题选择晦涩难懂的成语。
五、片段阅读1、选项要选积极向上的。
2、选项是文中原话不选。
3、选项如违反客观常识不选。
4、选项如违反国家大政方针不选。
5、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不选文字内容层面的选项。
6、启示、告诉、道理材料的片段阅读,选择激励人的选项或在精神上有触动的选项。
7、提问方式是选标题的,选择短小精悍的选项。
8、提问方式是“错误的”“不正确的”,要通读材料在选择选项,不能断章取义。
六、判断推理1.数字比例与题干接近的选项要注意。
2. 定义判断题注意提问方式是属于还是不属于。
3. 定义判断若出现多定义,不提问的定义不用看。
4. 削弱型和加强型推理题题干中未提信息若出现一般为无关选项。
5. 评价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兼顾双方。
6. 结论型推理题正确答案一般为语气较弱的选项。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话问题常用解题方法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假话问题常用解题方法掌握必要的2017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对于提高公务员考试做题速度和准确率是有一定帮助的。
下面针对判断推理中的真假话题目,提供一些技巧指导,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年一度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又要拉开帷幕了,许多考生都已经投入到了紧张的备考之中,在国考中有一类特殊的题型让许多小伙伴又爱又恨。
爱的是这一类题目趣味性十分强,解起来十分有趣;恨的是此类题目并不简单,初入门者如坠云里雾里,经常不知从何入手。
这就是国考逻辑推断中的真假话类问题。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真假话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
真假话问题顾名思义,即材料中有些人说真话有些人说假话,根据各人的表述推断出最终的真实情况。
对于真假话类问题主要采用三种解题方式。
分别是矛盾法、突破口法和假设法。
一、矛盾法一般在命题类的真假话问题中,可以采用矛盾法解题,其主要题目特点是在众多的说法中能够找到矛盾关系,并且在题干条件中一般会说明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再根据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的特点,即可确定除矛盾关系之外的命题的真假性。
之后逐一推断各命题的真假。
【例1】:某公司招聘,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参加面试,面试结束之后四人对结果进行预测如下:甲说:“我们四个人都能进公司”,乙说:“我不能进公司”丙说:“乙和我都不能进公司。
”丁说:“不会所有人都能进公司”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两个人是:A. 甲和丙B.乙和丁C. 乙和丙D. 丙和丁【解析】四句话分别是甲:所有是,乙:“非乙”,丙:非乙、非丙,丁:并非所有是。
可知甲和丁互为矛盾,必然一真一假,题干中说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那么在乙和丙中也必然一真一假,设丙真,则非乙,非丙,那么乙也是真的。
此时有三句真话,不行,所以乙是真话,推出非乙。
那么甲说“所有是”就是假的,那么丁是真话,由此可知,预测正确的是乙和丁。
选B.二、突破口法一般在朴素逻辑中也会涉及到真假话问题,此类题目最大的特点是不存在矛盾关系,此时即可以在题干提及的信息中寻找突破点,作为解题的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想提高判断推理部分分数是相对容易的,只要掌握推理规则即可,其中考生首先要攻克的是直言命题部分。
直言命题的提问方式常见的有:以下正确的是、以下错误的是、以下一定为真的是、以下一定为假的是,除了上述常见的提问方式之外,也有这样一种特殊问法的:以下不能确定真假的是、以下能确定真假的是,例如:品学兼优的学生不都读研究生。
如果以上论述为真,则下列命题能判断真假的有几个?
(1)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读研究生
(2)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读研究生
(3)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读研究生
(4)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不读研究生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的是直言命题间的两种关系——矛盾关系和推出关系。
如果选项中的命题和题干是矛盾关系,那么题干为真,此选项为假;如果题干的命题可以推出选项中的命题,那么题干的命题为真,选项的命题也为真,除此之外的命题的真假性都是无法确定的。
下面,我们就以上面这道例题为例来具体说明一下这种类型题的解题方法。
题干“品学兼优的学生不都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有些……非
(1)“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有些……是,它和题干既不是矛盾关系也不是推出关系,所以这一项的真假性无法确定。
(2)“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不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有些……非,它和题干的命题形式一样,所以题干为真,此项也为真,此项的真假性可以判断。
(3)“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所有……是,它和题干是矛盾命题关系,所以题干为真,此项为假,这一项的真假性也可以判断。
(4)“所有品学兼优的学生都不读研究生”的命题形式是:所有……非,它和题干不是矛盾关系,由题干也推不出这一项,所以这一项和题干既不是矛盾关系也不是推出关系,所以这一项的真假性无法确定。
因此,这四个选项只有2个可以判断真假,故本题选择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