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第三十章
初级经济师各章考点汇总
第一部分政治经济学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考点1:物质资料生产1.定义: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物质资料生产必备的三个基本要素(1)人的劳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
如原始森林的树木、矿石、棉花、钢铁。
%考点2:社会基本矛盾1.生产力变革:(1)定义: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2)两大要素:人(劳动者)和物。
%(3)主要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
2.生产关系的变革(又称社会生产关系):(1)社会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2)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3)(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5)(6)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
3.】4.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可以概括为: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变革————上层建筑变革考点3: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1)社会经济制度: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2)(3)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4)(5)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考点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第三十章.3
三、行政行为u 考试大纲的知识点1.行政行为的特征2.行政行为的分类3.行政立法的主体4.行政许可的特征5.行政处罚的概念和种类6.行政强制的概念u 知识点讲解1.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1)行政行为的概念。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所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2)行政行为的特征(4个)l 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
具有法律依据,具有从属法律性。
否则不得行为。
l 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
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根据法律原则和精神行为。
l 行政主体在实施法律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
行政主体不必与行政相对人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行政行为。
l 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
行政相对人必须服从并配合行政行为,否则,行政主体将予以制裁或强制执行。
强制性与单方意志性是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强制性就无法实现单方意志性。
2.行政行为的分类(7种分类标准)(1)以行政行为适用与效力作用的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可分为外部行政行为和内部行政行为。
(2)以行政行为的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3)以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调整的程度为标准,可分为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以行政主体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该行政行为为标准,可分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应申请的行政行为。
例30-2:(课后习题)以行政主体是否可以主动作出该行政行为为标准,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 A )。
A.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和应申请的行政行为B. 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C. 作为行政行为和不作为行政行为(表现方式)D. 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受法律规范调整的程度)(5)以决定行政行为成立时参与意思表示的当事人的数目为标准,可分为单方行政行为、双方行政行为、多方行政行为。
(6)以行政行为是否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可分为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
(7)以行政行为的表现方式为标准, 可分为作为行政行为和不作为行政行为。
2021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30章背诵要点
2021中级经济师——第三十章(会计报表)背诵点1 会计报表概念1)会计报表应当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
2)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①真实可靠:会计报表质量的重要环节。
②全面完整③编报及时④便于理解3)会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①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②各种查缺补漏4)大家拿企业报表都干嘛:①企业管理者:考核分析企业财务成本计划或预算的完成情况、评价企业经济效益、②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对受托资源的经营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③国家有关部门:了解地区经济运行情况,制度执行情况2 资产负债表1)格式:账户式(我国采用)、报告式2)资产排列顺序(变现能力越强,座次越靠前):①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与待摊费用②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
3)负债排列顺序(越先到期,座次越靠前):①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持有待售负债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②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其他非流动负债。
4)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①直接填列法:根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例如: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②分析计算填列法(分析总账与明细科目):货币资金、未分配利润③根据总账科目期末余额与其备抵科目抵消后数据填列: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收款、持有待售资产。
④根据明细账期末余额: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5)资产负债表是静态报表。
3 利润表1)分类:单步式、多步式(常用)2)计算公式①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处置收益②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③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4 现金流量表1)现金:指企业的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30章会计报表第1节考点梳理
【本章考点概览】【本章考点详解】第一节会计报表的概念【本节知识点】【知识点1】会计报表的概念、编制要求【知识点2】会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本节知识点详解】【知识点1】会计报表的概念、编制要求一、会计报表的概念会计报表是以日常账簿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
】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环节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会计循环过程的终点,是会计核】会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描述。
【提示3】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2.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5.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的说明等。
真题精讲【真题•2018多选】关于会计报表的说法,正确的有()。
A.会计报表以日常账簿资料为主要依据进行编制B.会计报表是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C.会计报表是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D.会计报表是企业对外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E.会计报表是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资料的簿记【答案】ABCD【解析】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资料的簿记,E项错误。
二、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1.在编制会计报表前应当依法对会计账簿记录,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进行审核,内容要全面。
2.会计报表的编制应当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关于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提供对象和提供期限的规定。
3.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真实可靠(保障会计报表质量的重要环节),全面完整,编报及【知识点2】会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全面财产清查。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30章
第三十章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二审法院审理对判决、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分别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内审结。
A、1个月和15日B、3个月和60日C、6个月和60日D、3个月和30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可上诉的判决是()。
A、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后作出的第一审判决B、重审案件的判决C、第二审法院的判决D、按照第一审程序对案件再审的判决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列法院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是()。
A、中级人民法院B、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C、高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4、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出。
A、判决宣告之前B、提交答辩状期间C、递交起诉状时D、法院开庭审理期间5、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的简单的民事案件,标的额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的,实行一审终审。
A、10%B、20%C、30%D、40%6、在督促程序中,债务人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的期限是()。
A、5日B、15日C、20日D、25日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公示催告程序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公示催告期同最短不得少于60日B、公示催告案件由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C、除权判决自公告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D、在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8、人民法院用于宣告票据无效的法律文书是()。
A、除权判决B、支付令C、调解书D、公证书9、关于支付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债务人认为支付令有错误,可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异议B、法院作出驳回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裁定,债权人可以上诉C、人民法院收到债务人的口头或书面异议,支付令立即自行失效D、支付令必须以法定方式送达债务人10、下列不属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是()。
A、辩论原则B、支持起诉原则C、公开审理原则D、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11、下列参与民事诉讼的人员中,不适用回避制度的是()。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秘籍第三十、三十一章
第三十章民法基础知识一、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一)概念:1、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公民与法人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
2、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公民和法人客体: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内容:主体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指向的事物;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二)民法基本原则: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公平;禁止滥用权利二、民事主体(一)公民(自然人)1、概念:有一国国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人。
是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
2、民事权利能力:公民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3、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岁以上公民,16-18有劳动能力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岁以上未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10岁以下未成年人;精神病人;4、监护: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监护5、宣告失踪和死亡:宣告失踪:下落不明2年的。
宣告死亡:下落不明4年;从意外事故发生时满2年;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6、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7、个人合伙(二)法人1、概念:依法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组织。
依法成立、有经费、有名称、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企业法人:成立;变更;终止3、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4、联营三、民事法律行为(一)概念:公民、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二)无效民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无效名师行为,从行为开始就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没有约束力,但不影响其他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情况下实施的;部分的效力。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利益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三)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行为人对行为有重大误会或显失公平的四、代理(一)概念:公民法人通过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二)代理种类:委托代理:书面、口头法定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们的法定代理指定代理:有法院指定(三)无权代理:行为人未经许可实施的行为,知情人需承担责任(四)表见代理:行为人无权、越权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其行为,相对人无过失(五)代理人不履行职责的法律后果:(六)代理的终止五、民事权利(一)物权1、概念:权利人依法对物享有支配、利益独享的权利2、所有权:所有人对自己的动产不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1)国家、集体、私人所有权(2)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3)相邻权(4)共有:不动产或动产两个或以上单位或个人共有。
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辅导第三十章
2012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辅导第三十章第三十章民法基础知识一、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考试内容: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一)概念1.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在我国,已颁布的重要的民事法律规范主要有《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婚姻法》和《继承法》等。
2.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民法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等。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2.诚实信用原则;3.公平原则;4.合法原则;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二、民事主体考试内容:公民(自然人)的概念、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法人的概念、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联营(一)公民(自然人)1.概念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自然人是指基于出生这一自然状态而作为民事主体的人。
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
2.民事权利能力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3.民事行为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和资格。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情况:(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精神病人如果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预习讲义第三十章.4
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u 考试大纲的知识点1.行政复议的概念和特征2.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3.行政诉讼的概念和特征4.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5.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u 知识点讲解1.行政复议的概念。
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定的其他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的活动。
2.行政复议的特征。
行政复议,对行政机关来说是行政机关系统内部自我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对行政相对人来说,是其认为合法权益被侵犯时所寻求的一种法律救济手段。
行政复议具有以下4个特征:l 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的主体即复议机关是行政机关。
l 行政复议是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的行为。
行政争议是由于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管理权,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引起的争议。
行政复议只以行政争议为处理对象,它不解决民事争议和其他争议。
l 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并附带审查部分抽象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分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具体行政行为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抽象行政行为如制订和发布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等。
//我国行政复议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附带审查抽象行政行为中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但不审查行政法规和规章。
行政相对人如果认为行政法规、规章违法,应当通过其他法制监督途径解决。
l 行政复议是由行政相对人启动的。
一般的行政行为都是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职权主动进行,是行政机关单方的行为。
而行政复议只能由行政相对人启动,没有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行政机关不能主动进行复议活动。
3.我国行政复议的基本制度l 一级复议制度。
对复议不服的,不得再向上复议。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l 书面复议制度。
书面审查。
书面复议为基本方式,其他方式为补充。
l 依法复议不调解制度。
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裁判,合法予以维持,违法予以撤销,不当的予以变更。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辅导: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
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辅导: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第三十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一)会计报表的种类行政单位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应于每月末、季末、年末编制(1)月报和季报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等式编排(2)年报按照“资产-负债=净资产”的会计等式编制收入支出总表其项目按收入、支出的构成及结余分项列示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事业单位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一般按照“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等式编排收入支出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
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
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年度决算)。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
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年度决算)三种。
会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包括:报表封面、主表和补充指标表。
报表封面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方式等文字信息,以及单位统一代码、基本性质、财政预算代码、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报表类型等相关信息。
主表、补充指标表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收支与结余情况、资产与负债情况、人员与工资情况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应上报的内容。
主表适用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补充指标表仅适用于相关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附注用于注明需特别说明的有关报表编制事项,主要包括:报表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特殊事项的说明和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电子笔记
经济师课程学习成果丛书经济基础知识(初级)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邹瑭鑫前言一、考试简介为加强经济专业队伍建设,提高经济人员素质,客观公正地评价和选拔人才,充分发挥经济人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深化职称改革、使我国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纳入对外开放总格局的精神,特设立经济专业技术资格。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
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
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报名时间一般为6—8月份,准考证打印时间一般在考前一周左右,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的第一个星期六,分在两个半天进行,考试时间均为2.5小时。
原则上只在地级以上城市设置考场,必要时可在县设置考场。
二、考试科目四、技术参数本书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正文主体,宋体五号不加粗,部分表格和文字为了排版的需要为其他字号;全文主体,单倍行距,部分表格和正文为了排版的需要为其他行距;全文未设置段距;部分解释性质的内容设置了倾斜;所有彩图均已通过黑白测试(非极端测试)。
五、其他事项由于本书由学生自主编写而成,编写水平和时间精力有限,所以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敬请原谅,并请您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改正,谢谢合作!很多财会专业课程和考试资源请登录“邹瑭鑫编写滴学习资料”(/)免费下载。
编者二〇一六年七月主要参考文献1、《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经济基础知识(初级)·201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沈久沄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2、《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经济基础知识(中级)•201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王朝旭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3、《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201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梅阳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4、《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用书•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2016》(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组织编写,梅阳主编,中国人事出版社)5、《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经济基础知识(初级)应试指南•2016》(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用书编写委员会编写,中国人事出版社)6、《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初级)•2016年版》(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编写委员会编写,中国人事出版社)7、《财会专业课程学习成果(系列)丛书》(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邹瑭鑫)8、《审计师课程学习成果(系列)丛书》(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邹瑭鑫)9、《统计师课程学习成果(系列)丛书》(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邹瑭鑫)10、《经济师课程学习成果丛书·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四川科技职业学院邹瑭鑫)11、《普通高中课程学习成果(系列)丛书》(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邹瑭鑫)目录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1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 1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 5 第三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 7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 9 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 11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 14 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 19 第八章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21 第二部分财政------------------------------------------------------------------------------------------------------------------------------ 23 第九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 23 第十章财政支出 ------------------------------------------------------------------------------------------------------------- 26 第十一章财政收入 ------------------------------------------------------------------------------------------------------------- 27 第十二章税收基本制度------------------------------------------------------------------------------------------------------- 30 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制度------------------------------------------------------------------------------------------------------- 34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37 第十四章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 --------------------------------------------------------------------------------------------- 37 第十五章信用与金融中介---------------------------------------------------------------------------------------------------- 39 第十六章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 --------------------------------------------------------------------------------------------- 42 第十七章汇率与国际收支---------------------------------------------------------------------------------------------------- 44 第四部分统计------------------------------------------------------------------------------------------------------------------------------ 47 第十八章统计与统计数据---------------------------------------------------------------------------------------------------- 47 第十九章统计调查 ------------------------------------------------------------------------------------------------------------- 48 第二十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50 第二十一章数据特征 ------------------------------------------------------------------------------------------------------------- 53 第二十二章统计指数 ------------------------------------------------------------------------------------------------------------- 55 第五部分会计------------------------------------------------------------------------------------------------------------------------------ 57 第二十三章会计基本概念------------------------------------------------------------------------------------------------------- 57 第二十四章会计核算 ------------------------------------------------------------------------------------------------------------- 61 第二十五章财务会计报告------------------------------------------------------------------------------------------------------- 73 第六部分法律------------------------------------------------------------------------------------------------------------------------------ 80 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 80 第二十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 82 第二十八章行政法基础知识---------------------------------------------------------------------------------------------------- 84 第二十九章民法基础知识------------------------------------------------------------------------------------------------------- 88 第三十章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 94 附录: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基础知识(初级)考试大纲----------------------------------------------- 105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一)物质资料生产1、含义: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 整理目录版
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经济师-初级经济基础知识内容汇总-整理目录版 (1)前言 (2)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演化 (3)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10)第三章剩余价值的产生与流通 (16)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23)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7)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 (30)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37)第八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45)第九章财政职能 (49)第十章财政支出 (53)第十一章财政收入 (57)第十二章税收基本制度 (63)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制度 (72)第十四章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 (77)第十五章信用与金融中介 (86)第十六章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 (92)第十七章汇率与国际收支 (100)第十八章市场营销概述 (107)第十九章市场营销环境 (112)第二十章消费者行为 (117)第二十一章市场营销策略 (122)第二十二章产品和服务策略 (127)第二十三章管理概述 (134)第二十四章计划职能 (136)第二十五章组织职能 (142)第二十六章领导职能 (150)第二十七章控制职能 (159)第二十八章法的基础知识 (161)第二十九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164)第三十章民法基础知识 (167)第三十一章行政法基础知识 (176)第三十二章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 (183)前言(一)初级经济师的报名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者,均可报名参加经济专业初级资格考试。
(二)报名时间与报名方法报名时间一般为4、5月份(以当地人事考试部门公布的时间为准)。
报名方法:报考者由本人提出申请,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到当地人事考试管理机构办理报名手续。
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部队及直属单位的人员,按属地原则报名参加考试。
(三)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1.考试科目初级和中级经济师均2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人力资源、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15个专业。
word庄欣-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精讲班-第5部分 会计 第30章
第五部分会计第三十章会计报表【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历年考试分值在4分左右,正常情况下2个单选,1个多选,合计4分。
2019年本章教材没有变动,预计分值在4分左右。
【本章教材结构】第一节会计报表的概念本节内容:一、会计报表的概念会计报表是以日常账簿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的,总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
它既是会计核算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会计循环过程的终点。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例题:2015年单选】会计核算工作中,以日常会计账簿资料为主要依据定期编制的,包括反应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书面文件是()。
A.财务分析报告B.决算报告C.会计凭证D.会计报表答案:D二、会计报表的目标和作用会计报表的目标:向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会计报表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提供帮助。
企业正确、及时地编报会计报表十分重要。
会计报表的作用:1、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通过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了解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据以进行正确的投资和信贷决策。
同时,投资者还可以评估企业管理层对受托资源的经营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2、企业的管理者通过会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可以掌握本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据以考核和分析企业财务成本计划或预算的完成情况,总结和分析企业经营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
3、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对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各部门、各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各项财经法律制度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各种经济杠杆的政策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会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全面财产清查企业在编制年度会计报表时前,应当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
2021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历年真题和答案
2021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历年真题和答案2021年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题库【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章节题库】目录•模块一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经济基础知识】•2019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2018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2017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精选及详解•2016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精选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5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4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3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2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1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0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2009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2008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2019年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真题及详解•2018年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真题及详解•2017年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真题及详解•2016年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真题及详解•2015年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2014年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真题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2013年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真题及详解•2012年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真题及详解•2011年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真题及详解•2010年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初级)》真题及详解•模块二章节题库•【经济基础知识】•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第三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第八章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第二部分财政•第九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第十章财政支出•第十一章财政收入•第十二章税收基本制度•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制度•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第十四章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第十五章信用与金融中介•第十六章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第十七章汇率与国际收支•第四部分统计•第十八章统计与统计数据•第十九章统计调查•第二十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第二十一章数据特征的测度•第二十二章统计指数•第五部分会计•第二十三章会计基本概念•第二十四章会计核算•第二十五章财务会计报告•第六部分法律•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第二十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第二十八章行政法基础知识•第二十九章民法基础知识•第三十章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第二章团体心理与行为•第三章工作态度与行为•第四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五章工作分析•第六章招募与甄选•第七章绩效管理•第八章薪酬福利管理•第九章培训与开发•第十章员工关系管理•第十一章劳动法律关系•第十二章就业与职业培训•第十三章招用人员•第十四章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内容简介本题库是202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题库,包括历年真题(部分视频讲解)、章节题库两大模块。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2017版)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及演化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五章社会主要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及发展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八章经济全球化及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九章公共物品及财政职能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章财政支出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一章财政收入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二章税收基本制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制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四章货币制度及货币发行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五章信用及金融中介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六章金融体系及金融市场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七章汇率及国际收支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八章统计及统计数据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九章统计调查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及显示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一章数据特征的测度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二章统计指数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三章会计基本概念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四章会计核算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五章财务会计报告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六章法的一般原理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八章行政法基础知识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十九章民法基础知识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十章诉讼及仲裁法律基础知识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部分第一章经济制度的变革及演化一、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人的劳动:有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生产最基本要素)物质资料生产的基本要素劳动对象:地矿、钢材等物质资料的总和(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生产工具(最重要)场所、道路、运河、机器设备谁来改造劳动者如何改造生产工具生产资料生产力—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改造什么劳动对象决定适应发展的标志:生产工具的变革社会生产方式桥梁、纽带(总和)生产消费生产关系()交换、分配()基础:以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原始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私有制: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最基本、深刻的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变革根本原因矛盾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一般规律: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政治制度规定法律制度人们的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原始社会:最初时候制度,石器生产工具,奴隶社会:铁器出现演变阶段封建社会:出现商品经济蒸汽机出现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资本主义社会确立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内燃机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自由竞争趋向垄断社会主义社会根据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自身利益要求自然经济特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自足满足生产者&经济单位的需求商品生产+交换人类发展至今存在的经济形态目的:交换(交换的依据:社会价值)根本条件: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商品经济(封建社会起)第一次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形成条件社会分工第二次分工:手工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基础)第三次分工:商人的出现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阶段简单:以生产资料的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发达:市场经济四、市场及市场体系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市场狭义(有形):交换的场所广义(无形+有形):商品+生产要素交换关系包括商品市场消费品市场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制约生产资料市场要素市场资本(市场体系的核心)市场体系劳动力(要素市场中最能动)房地产、信息技术提高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商品市场、要素市场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章民法基础知识一、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考试内容: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一)概念1.民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在我国,已颁布的重要的民事法律规范主要有《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婚姻法》和《继承法》等。
2.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规范调整的社会关系,即民法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和人身利益等。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2.诚实信用原则;3.公平原则;4.合法原则;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二、民事主体考试内容:公民(自然人)的概念、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监护、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法人的概念、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联营(一)公民(自然人)1.概念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自然人是指基于出生这一自然状态而作为民事主体的人。
公民是具有一国国籍的自然人。
2.民事权利能力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3.民事行为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和资格。
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情况:(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持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精神病人如果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比较重大的行为缺乏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且不能预见其行为后果的,可以认定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如果没有判断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不知其行为后果的,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接受奖励、赠与、报酬,他人不得以行为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由,主张以上行为无效。
4.监护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法律制度。
承担监护职责的人为监护人。
5.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1)宣告失踪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
(2)宣告死亡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下落不明满四年的;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6.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7.个人合伙(二)法人1.概念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承担的是有限责任。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法人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
2.企业法人(1)成立(2)变更企业法人分立、合并,其权利和义务由变更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3)终止企业法人由于下列原因之一终止:依法被撤销、解散,依法宣告破产,其他原因。
3.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4.联营(1)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备法人条件的,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
(2)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共同经营、不具备法人条件的,由联营各方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
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协议的约定负连带责任的,承担连带责任。
企业之间或者企业、事业单位之间联营,按照合同的约定各自独立经营的,它的权利和义务由合同约定,各自承担民事责任。
三、民事法律行为考试内容: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一)概念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无效民事行为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5.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6.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民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的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三)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或显失公平的。
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四、代理(一)概念考试内容:代理的概念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
(二)代理的种类考试内容:代理的种类代理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和指定代理。
(三)无权代理考试内容:无权代理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不具有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实施的代理行为。
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
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四)表见代理考试内容:表见代理所谓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为民事行为,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
构成表见代理须具备以下要件:(1)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为一定行为;(2)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3)相对人须善意且无过失。
(五)代理人不履行职责的法律后果考试内容:代理人不履行职责的法律后果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六)代理的终止考试内容:代理的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1)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3)代理人死亡;(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5)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定代理或者指定代理终止:(1)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2)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4)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取消指定;(5)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系消灭。
五、民事权利考试内容:物权、债权、知识产权和人权。
(一)物权1.概念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物权的支配性和排他性均来自于物的归属。
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2.所有权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按照法律规定,或属于国家所有,或属于集体所有。
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
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
(2)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指业主对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等专有部分享有所有权,对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业主对建筑物专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不得以放弃权利不履行义务。
业主转让建筑物内的住宅、经营性用房,其对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一并转让。
(3)相邻权相邻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间,一方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享有要求另一方提供便利或接受限制的权利。
(4)共有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由两个以上单位、个人共有。
共有包括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按照其份额享有所有权。
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
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共有人约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维持共有关系的,应当按照约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请求分割;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
因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产生的债权债务,在对外关系上,共有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第三人知道共有人不具有连带债权债务关系的除外;在共有人内部关系上,除共有人另有约定外,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额享有债权、承担债务,共同共有人共同享有债权、承担债务。
偿还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份额的按份共有人,有权向其他共有人追偿。
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
3.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是指依法对他人所有物在合适的范围内以使用、收益为主要内容的权利,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地役权。
4.担保物权担保物权是指依法在他人(债务人或第三人)的所有物(特定财产)上为担保债之履行而设定的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
5.占有占有是指占有人对物的事实上的占领、控制。
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致使该不动产或者动产受到损害的,恶意占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占有人占有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及其孳息,但应当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维护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支出的必要费用。
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灭失,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请求赔偿的,占有人应当将因毁损、灭失取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返还给权利人;权利人的损害未得到足够弥补的,恶意占有人还应当赔偿损失。
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
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二)债权1.概念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