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稿)
大学语文课程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bd08d82240c844768eaee02.png)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980011005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literature课程总学时:16 讲课:16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英语、俄语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2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普通高校非中文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育,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将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结合起来。
通过课程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从文学名篇的阅读欣赏中,扩大自己的视野,感悟优秀文学作品的美感和深邃的思想以及人格的力量,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理解、欣赏和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
2.2.提高语文水平,能顺利而准确地阅读一般文学作品,掌握一定的文学基础知识,能有一定的文学观。
3.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能从优秀文章中体会出对社会人情的理解,提高自己的人文综合素养;能比较正确评价重要作家的创作与影响。
4.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通过具体文章的学习,能形成自己高尚的情操与健康的世界观;培养对祖国博大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及自豪感。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掌握各时期、各文体的代表作家作品,认识中国文学的基础特点和优秀传统;了解文学鉴赏的基本原理,掌握阅读、分析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2.能力培养:提高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能力,着重培养对作品的审美感悟和鉴赏能力;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触发创造性思维。
3.精神提升:了解中国语言、文学及其体现的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优美而丰富的人性,培养爱心,追求真善美,关怀生命的终极价值,全面提升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eceb36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4.png)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与要求1.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高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广度。
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如《红楼梦》、《诗经》等。
2. 现代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进行学习和鉴赏,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如《围城》、《家》等。
3. 文言文阅读与写作: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进行文言文的诵读和鉴赏,并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
4. 阅读与写作:进行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同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5. 修辞与韵律:学习修辞手法和韵律,了解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学欣赏技巧。
2. 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3. 阅读实践: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和研究,参与语文社团和文学活动,积极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参与度等,占总评成绩的30%。
2. 课堂测试:进行定期的课堂测试,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占总评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进行综合性的考核,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等,占总评成绩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大学语文教学要求的教材,包括文学作品选读和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配合图文、音频、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81cdb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e.png)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导言: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大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使其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1. 基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
2. 发展完善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准确的语言思考和语言表达。
3. 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类文本,并能对其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和判断。
4. 丰富的美感体验和审美能力,能够欣赏和鉴赏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
5. 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能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基础知识、文学修养和实践应用等方面:1. 语言文字基础知识:包括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修辞手法、篇章结构等。
2. 文学修养: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对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批评理论的了解和研究。
3. 实践应用:包括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技能培养,包括写作、口语表达、阅读理解等。
三、教学方法大学语文教学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1. 授课教学: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学理论知识。
2. 互动式教学: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行讨论、演讲、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践性教学:通过写作、口语演讲、阅读实践等活动,促进学生将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 信息技术教学: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大学语文教学的评价应全面、多样、客观:1. 笔试评价:包括课堂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主要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
2. 口试评价: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听力理解能力等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实践评价:通过作文、口语演讲等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ba155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ad.png)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课程以文学、语言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帮助学生掌握文学、语言学、文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1、语言文化基础:包括汉语拼音、汉字书写、词汇积累、语法分析、修辞表达等方面的内容。
2、文学鉴赏:选取中国古代、现代、当代优秀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3、文化学概论:介绍文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探讨中华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4、语言学概论:介绍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探讨汉语语言的构成、发展和变化。
5、批判性思维: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演讲、辩论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
教师将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师还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部分组成。
平时作业和课堂表现将占总评成绩的30%,期中考试成绩将占总评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将占总评成绩的50%。
期末考试将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信息系统的评价指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dbac671a32d7375a41780e7.png)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2000年制定,2006年修改)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大学语文课程英文名称:College Chinese课程编号:313360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总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全校非中文专业二、大学语文的性质和地位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
是一门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课程,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是非中文专业的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学好其它各门课程的先行课,是实现我校“二十字”的办学理念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
三、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必要性1、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人文素质教育是依托人文学科,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促进人文精神的体悟和内化的教育。
人文知识是人文学科知识的总称,包括历史、哲学等。
大学语文是人文知识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她涵盖了语言应用和表达,应用写作和文学作品的鉴赏。
具有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的特点。
既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等多项重任,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参与竞争打下安身立命的基础。
2、我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大众化”应用型人才。
“大众化”应用人才,有两个层面:一是既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有动手的应用能力;二是既能掌握一定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又要掌握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理论。
向通才教育发展。
蔡元培、梅贻琦等老一辈教育专家指出:大学语文对于把大学生培养成“沟通文理两科”的“通才”,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人文方面的“通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十世纪前期的沈尹默、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等他们是文学大师,同时他们的自然科学知识也极为深厚;杨振宁、李政道、华罗庚他们是理工大师,同时他们的语文修养都非常深厚。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是机械工程专家,人文底蕴非常丰厚。
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大纲2.1 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课程大学语文教学大纲2.1 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a78cb090b1c59eef8c7b4ba.png)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52制定单位:人文学院制定人(执笔人):骆兵、江枰******修订时间:2011年9月2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二、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一精讲篇目《蒹葭》【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诗经》概况,掌握本诗主旨,了解对本诗几种不同的认识,本诗艺术表现手法及作用【重点难点】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
【教学内容】《蒹葭》一、介绍《诗经》概况二、分析本诗主旨:全诗围绕伊人之美,觅求之难,赞美了“恋情之深,求索之坚”的精神三、分析本诗空灵朦胧的意境四、分析本诗结构特点及作用五、分析本诗虚实结合,物我对比的艺术手法六、要求背诵本诗第二精讲篇目《东门行》【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本诗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并通过对本诗特色的欣赏和领会,归纳汉乐府诗歌叙事性的主要特色。
【重点难点】本诗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和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内容】《东门行》一、介绍汉乐府诗歌的本质和来源二、分析本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并找出体现其性格特征的典型细节三、讨论本诗的语言特色、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可能的前因后果四、补充汉乐府的其他作品五、背诵本诗第三精讲篇目《山海经》(其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掌握本诗主旨,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重点难点】本诗名句、佳句的内蕴及其与主旨的关系,把握“俯仰终宇宙”的哲理与美学含义。
【教学内容】《山海经》(其一)一、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创作风格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本诗创作背景及主旨二、把握“俯仰终宇宙”的内涵及其与主旨的关系三、分析“乐”的思想意蕴,把握“见”字的妙处,理解诗人蕴于其中的情感四、分析“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的内蕴五、分析本诗叙述、描写、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六、要求背诵本诗第四精讲篇目《秋兴八首》(其一)【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作家的生平、作品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本诗文体类型,掌握本诗的哀伤情感内容,本诗艺术表现手法。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8777d33f46527d3240ce0e7.png)
(教材第五章)
第一节散文诗《秋夜》
第二节议论性散文《灯下漫笔》
第三节叙事性散文《艾尔克的灯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第四节短篇小说《断魂枪》
教学重点:领会散文诗的象征性,对议论性散文和叙事性散文的不同特点有具体的认识。
第二节论文集《北冥有鱼》,《庖丁解牛》,《劝学》
第三节论辩体《朋党论》
教学重点:通过代表作来体会孔子与其弟子的精神风貌和说理方法,体会孟子的类比说理法和庄子寓言的奇特想象。
第四编古代应用文
(教材第一章第四节)
第一节书信《报任安书》,《与吴质书》
第二节序跋《兰亭集序》
第三节奏议《谏逐客书》
第四节哀祭《祭十二郎文》
(教材第一章第二节)
第一节山川景物人事记《巫峡》,《始得西山宴游记》
第二节笔记文《过江诸人》,《陶工性检厉》,《谢工与人围棋》,《郗超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玄不善》
教学重点:通过代表作来体会山川景物人事记是如何描摹景物,寄托情感的。
第三编古代说理文
(教材第一章第三节)
第一节语录体《侍坐》,《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
第六节词律
第七节曲《牡丹亭·游园》
第八节赋《前赤壁赋》
教学重点:通过代表作了解《诗经》的含蓄写情和反映民生的两大内容,了解《楚辞》的韵味,掌握近体诗的诗律原则,并以此来欣赏近体诗。了解曲、赋的不同和各自的魅力所在。
第六编古代骈文
(教材第三章)
第一节骈文《滕王阁序》
第二节对联
教学重点:体会骈文的语言特点,并在对联中加以运用
第一编古代史传文(教材第一章第一节)
第一节编年体《郑伯克段于鄢》,《烛之武退秦师》
第二节纪传体《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2024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28b02cc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f.png)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引言:大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
为了确保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制定了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本文将分析和阐述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的内容和要求。
正文:1. 语文课程目标- 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培养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 提升文学鉴赏和写作技巧- 培养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强调语言运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2. 课程框架- 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 创作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基于文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 文化与传统的传承与发展3. 教学方法与策略-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利用- 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 提倡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 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4. 评估与考核方式- 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成长- 采用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笔试、口试、作业、项目等- 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关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5. 教师角色和要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鼓励学生的思辨和探究精神- 设计与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发展总结: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和批判思维能力为核心目标,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发展。
大纲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最新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稿)
![最新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稿)](https://img.taocdn.com/s3/m/ad2d1ecc9e31433239689393.png)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英文名称:《Chinese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总学时:54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法学、医学检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
基本要求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全国高等院校必须一律开设《中国语文》课程”的精神和云南省教育厅的规定,昆明医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也是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大学语文》课程,以“扩大外延,充实内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体系的特点、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加大知识容量,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融思想教育、智力教育、审美教育和医学写作技能训练为一体,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设置自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专业学生,进—步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能力,改善和提高人文素质,为学好高等教育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具体分为:一,讲课学时42学时;二,教学实践活动12学时。
实行学分制,本科专业为3学分。
具体分配为:修满一学期课堂教学并考试合格为2学分;参加统一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有记录为1学分。
学生应当通过听课和实践活动,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方法,提高医学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大纲根据云南省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2006年第3版云南省高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大学语文》(云南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医学院校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与修改,以适应本校的需要。
教师可在完成本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介绍相关领域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区别,它是为切实改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稿)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稿)](https://img.taocdn.com/s3/m/1446e9ad453610661ed9f4ed.png)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英文名称:《Chinese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总学时:54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法学、医学检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
基本要求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全国高等院校必须一律开设《中国语文》课程”的精神和云南省教育厅的规定,昆明医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也是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大学语文》课程,以“扩大外延,充实内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体系的特点、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加大知识容量,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融思想教育、智力教育、审美教育和医学写作技能训练为一体,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设置自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专业学生,进—步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能力,改善和提高人文素质,为学好高等教育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具体分为:一,讲课学时42学时;二,教学实践活动12学时。
实行学分制,本科专业为3学分。
具体分配为:修满一学期课堂教学并考试合格为2学分;参加统一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有记录为1学分。
学生应当通过听课和实践活动,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方法,提高医学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大纲根据云南省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2006年第3版云南省高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大学语文》(云南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医学院校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与修改,以适应本校的需要。
教师可在完成本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介绍相关领域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区别,它是为切实改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二)2024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二)2024](https://img.taocdn.com/s3/m/012c4b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96.png)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二)引言概述: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二)是针对大学语文教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需求而制定的,旨在提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分别是:阅读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提升、口语表达的训练、文化素养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正文:1. 阅读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不同领域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 强调对不同文体和体裁的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不同类型作品的能力。
- 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意识,鼓励他们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和评价。
2. 写作能力的提升:- 强调写作过程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 组织不同类型的写作任务,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等,以培养学生的多样化写作能力。
-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写作实践,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3. 口语表达的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 设计口语训练活动,包括辩论、演讲、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关注学生的语音语调、措辞准确性和表达效果,在训练中引导他们不断提高口语表达的质量。
4. 文化素养的提高:- 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人文关怀。
- 探索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 鼓励学生参与文化活动,如诗歌朗诵、戏曲表演等,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 综合能力的培养:- 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思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 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 鼓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结合语文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总结: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二)的制定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水平。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c53700f76c66137ee0619a5.png)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执笔人彭晓兰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类基础课,也是高职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高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日常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为学好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语言文字和分析能力的基础。
因此该门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二、课程教学对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适用于高职除汉语专业外的各专业学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阅读学的基础理论、日常书面表达的基本知识、口头表达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阅读的方法、日常书面表达的一般方法、口头表达的基本方法,从而更加培养和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不同应用文种的练习,不同口语的实训,切实掌握大学语文的有关知识和提高大学语文要求的相关技能。
学习本课程,要求教师立足与为专业服务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讲授方法进行教学,结合案例讨论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全面掌握阅读、日常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
同时本课程还采取实训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转化成技能。
三、课程的相关课程及其关系本课程为基础课程的基础,学好本课程,为以后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这些后续相关课程包括:其它公共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实践课程。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68学时,其中讲授学时为52,实训为14学时。
开篇本土文化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他们大学三年所在地的人文,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吸取精神营养。
教学重点:眉山的历史、名胜、人文,特别是三苏文化,东坡精神。
教学难点:东坡精神的提炼。
教学内容:1、走进眉山2、走近东坡上篇阅读能力培养第一单元人·交往·阅读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人作为社会动物,其社会性即在于交往,而交往所运用的主要和重要途径就是人类专有的语言工具;掌握主体阅读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02X年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
![202X年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bd0654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c.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高校语文课程教学大纲202X年高校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高校语文课程代码:XXX学时:64学时授课对象:本科生课程性质:必修课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育同学的语文力量,提高同学的语言文字表达力量和语言文化素养。
通过学习语文基础学问、语言规范、文学观赏和写作技巧,培育同学的批判性思维、制造性思维和表达力量,为同学综合素养和职业进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语言文字基础学问- 汉字学习与识字技巧- 语音语调与声调规律- 词语辨析与用词规范- 语法学问与常见错误订正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语言规范与修辞技巧- 文字表达与修辞手法- 修辞与语言美感- 散文、小说与诗歌的语言表现艺术- 表达清楚、精确和具有说服力的写作技巧3. 文学与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与观赏- 文学流派、文化背景与时代意义的分析- 当代文学与文化现象的探讨4. 写作与表达力量培育- 写作基本技巧与写作过程- 各类文体的写作规范与要求- 文章结构与规律思维- 写作风格培育与共性表达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帮助教学,为同学呈现丰富多样的语文素材和文学作品。
2. 课堂争辩:通过组织同学进行争辩和互动,激发同学思维,培育同学的批判性思维和思考力量。
3. 阅读实践:支配同学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实践,培育同学的文学鉴赏力量和批判思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 写作训练:支配各类写作任务,培育同学的写作技能和表达力量,准时赐予有效的批改和指导。
5. 课外拓展:引导同学乐观参与课外跨学科活动,拓宽语文学问的应用领域和学科边界。
四、考核与评价: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争辩、活动参与、作业完成状况等。
2. 作业与报告:包括书面作业、课外阅读报告等。
3. 期中考试:综合考察同学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状况。
4. 期末论文:要求同学选择一个相关主题进行深化争辩和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英文名称:《Chinese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总学时:54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法学、医学检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
基本要求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全国高等院校必须一律开设《中国语文》课程”的精神和云南省教育厅的规定,昆明医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也是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大学语文》课程,以“扩大外延,充实内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体系的特点、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加大知识容量,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融思想教育、智力教育、审美教育和医学写作技能训练为一体,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设置自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专业学生,进—步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能力,改善和提高人文素质,为学好高等教育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具体分为:一,讲课学时42学时;二,教学实践活动12学时。
实行学分制,本科专业为3学分。
具体分配为:修满一学期课堂教学并考试合格为2学分;参加统一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有记录为1学分。
学生应当通过听课和实践活动,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方法,提高医学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大纲根据云南省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2006年第3版云南省高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大学语文》(云南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医学院校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与修改,以适应本校的需要。
教师可在完成本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介绍相关领域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区别,它是为切实改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分成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作品选》、第二部分《中国文化概要》、第三部分《实用医学写作》、第四部分教学实践活动。
《文学作品选》按文学发展史线索分别讲述。
涉及论说文、记叙文、诗词曲赋、小说戏剧等,同时分精读课文和泛读课文两种。
《文学作品选》后附“选读书目”三十种,以供学生自学之用。
四大部分的关系是:以文章为载体,通过课文的讲解和学习,传授学习有关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医学专业写作能力。
《文学作品选》和《实用医学写作》以讲授为主;《中国文化概要》以选讲和自学为主;教学实践活动以鉴赏和分析优秀影视作品为主。
《文学作品选》如加“※”号的课文为精读课文,其他为泛读课文;精读课文是考查的重点。
《中国文化概要》中加“※”者为重点掌握的知识,《文学作品选》中的“选读书目”不在考查范围之内。
第一部分文学作品选(共计21学时)先秦文学目的要求: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唤起医学生对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视。
充实内涵,扩大外延。
以点带面,注入更多的文化信息和历史信息。
把作品放在整个历史文化的背景中透视,体现文学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文学相互映照的关系。
要求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六个文学发展时期的线索及相互关系。
学时安排:理论课,6学时教学内容:“先秦文学概述”中文学的起源,文学体裁的雏形,文学与历史、哲学等学科的关系。
了解《诗经》创作的历史背景,反映的内容,艺术手法。
把握“柏舟”一诗的艺术特点,熟读本诗。
介绍《庄子》一书,庄子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的特色,重点是艺术想象力。
通过“不龟手之药”一文,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诗经》二首、《论语》一则※《孟子》:知人论世※《庄子》二章※李斯:谏逐客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目的要求:了解史传文学的形成和由来;介绍司马迁的生平事迹;讲解课文。
要求学生认识作者及其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深刻领会作品的内涵。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教学内容:作者身世与传主的关系,通过描写传主的事迹,作者如何来表达自身的不平之愤。
作者秉笔直书、不畏权势的精神。
※《史记》:垓下之围汉乐府二首陶渊明诗二首※《世说新语》二则唐代文学目的要求:唐诗的繁荣,掌握律诗的特点。
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成就。
了解白居易的文学主张;长恨歌一诗的多重主题性问题及其高超的艺术手法,白居易诗歌的地位及其影响力。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张若虚诗一首※王维诗二首※李白诗二首※杜甫诗二首※※白居易诗一首※李商隐一首※李煜词一首教学内容:春江花月夜一诗所包容的哲学思想及对人生的思考。
律诗的特点;白居易的文学主张;长恨歌的多重主题性。
※张若虚诗一首韩愈:※王维诗二首※李白诗二首※杜甫诗二首※白居易诗一首※李商隐一首※李煜词一首宋代文学目的要求:宋词的繁荣,掌握词的特点。
武陵春一词的成就。
了解李清照的文学主张;摸鱼儿一词的主题及艺术手法,辛弃疾词的地位及其影响力。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教学内容:※王安石:性情※苏轼:前赤壁赋※李清照:武陵春※辛弃疾:摸鱼儿元明清及近代文学目的要求:元曲和小说的繁荣,掌握元曲和小说的特点。
四大名著的成就。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教学内容:※西厢记节选※牡丹亭节选※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则现当代文学部分目的要求: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的兴起;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体会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意蕴及其艺术特点。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教学内容:古代白话文和现代白话文的关系;现代作家创作主张和的历史功绩;《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的深刻意蕴。
※鲁迅:狂人日记※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沈从文:云南看云※余光中:我的四个假想敌※史铁生:我与地坛附录:《文学作品选》选读书目 (30种)1.《诗经选》 (余冠英) 2.《楚辞选》(冯茂元) 3.《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4.《唐诗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5.《唐宋词选》)(唐圭璋) 6.《论语译注》(杨伯峻)7.《孟子译注》(杨伯峻) 8.《庄于今注今译》(陈鼓应) 9.《水浒传》(施耐庵) 10.《三国演义》(罗贯中) 11.《西游记》(吴承恩) 12.《聊斋志异》 (蒲松龄) 13.《红楼梦》(曹雪芹) 14.《西厢记》(王实甫) 15.《美的历程》(李泽厚) 16.《鲁迅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家》(巴金) 18.《骆驼样子》(老舍) 19.《围城》 (钱钟书) 20.《雷雨》)(曹禺) 21.《青春之歌》(杨沫) 22.《西方的智慧》(罗素) 23.《莎土比亚四大悲剧》24.《浮士德》(歌德) 25.《红与黑》(司汤达) 26.《悲惨世界》(雨果) 27.《安娜·卡列尼娜》)(托尔斯泰) 28.《贝多芬传》(罗曼·罗兰) 29.《老人与海》)(海明威) 30.《变形记》)(卡夫卡)第二部分中国文化概要(在第一部分相关课文中讲授,不做单独讲授)一、中国文化产生的前提和条件(一)中国地理环境(二)中国农耕经济(三)中华民族的形成:二、政治制度※(一)宗法制度(二)“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三)专制制度的特点三、语言和典籍※(一)汉语的结构和特点(二)中国文字的形态和演变;(三)中国古代文化曲籍四、教育和科技(一)古代学校(二)科举制度※(三)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四)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五)古代科技的特点※(六)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落后的原因五、学术文化思潮※(一)先秦‘百家争鸣”(二)两汉经学和魏晋玄学(三)隋唐佛教和宋明理学(四)清代汉学和近代新学※(五)“五四”思想解放运动(六)中国史学六、古代文学※(二)诗经楚辞和历史散文(二)魏晋文学和辞赋骈文※(三)唐代诗歌和古文运动(四)乐府民歌和词曲小说※(五)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七、现当代文学(一)现代文学(二)当代文学(三)港台文学八、艺术和风俗(—)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二)中国艺术的基本精神(三)中国传统风俗节庆※(四)风俗节庆中反映的社会心理九、中国文化精神※(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格类型十、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一)中外文化交汇(二)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第三部分实用医学写作(共计21学时)第一章实用医学写作概述教学目的:1、介绍该门课程研究的对象和规律、以及新形势下医学写作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医学写作是医学生的必备素质及能力。
3、加强医学写作的意识,提高写作水平,为将来从业做好准备。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教学内容:1、医学文体的层次序号规范2 、医学写作的重要性3 、医学写作的种类4 、医学写作的特点5、医学写作的作用第二章医学写作应遵循形式逻辑的方法和规律教学目的:1、通过形式逻辑基本理论及知识的讲授,引导学生了解掌握相关的概念,重视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能在医学文章中清晰地表达思想,写出符合逻辑的文章。
学时安排:理论课:6学时教学内容:1、概述2、概念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4明确概念的意义及逻辑方法:5定义:6判断7推理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1 同一律3 排中律第三章医学写作的语言教学目的:1、通过医学语言基本理论及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医学语言在医学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2、写作时能使用规范语言。
学时安排:理论课:4学时。
教学内容:1、语言的内涵:2、语言在医学活动中的重要性:3、掌握医学语言特点是提高医学文章写作质量的基本要求4、规范性特点通用语言规范专业语言规范5、常用比喻的修辞方法6、定量与定性并举的描述方法:定性描述:定量描述:7、语言规范标准:使用统一的医学名词术语《生理学名词》《组织学名词胚胎学名词》《医学名词》(1-7)第三章数字用法规定教学目的:通过数字用法的教学,使学生能在医学写作中重视数字的正确表达,逐步正确表达数字。
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1、概述依据的标准:数字使用的总原则:规定的宗旨:适用范围:定义:物理量physical quantity非物理量non-physical quantity一般原则:2、统计表中的数值3、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4、时间5、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6、要求使用汉字的情况第四章门(急)诊病历、入院记录书写教学目的:通过门(急)诊病历书写的教学,即可以使学生了解逻辑知识、语言、数字在医学文体中的规范表达,又可以及早了解病历这一医学资料信息来源的文体。
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1、概述病历的由来病历的地位和作用病历与病历书写的内涵病历书写的类别病历书写的要求2、门(急)诊病历的格式要求住院病历书写的格式要求第五章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教学目的:1、医学科研论文是医学信息资料的重要来源,通过本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医学科研论文的重要意义及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