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法律基础

1、法律体系:由一国现行法律规范组成的整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

2、法律部门: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所划分出来的同类规范。

3、法律关系:由法律规范调整一定社会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国家通过法律规范调整一定范围的社会关系所形成的就是一个法律部门。

4、法律事实: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各种情况或条件。

5、权利能力:指一个人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能力。

6、行为能力: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行为独立参加法律关系,享受法律权利,承担法律义务的资格。

7、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统一的,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分离的,始于成立终于终止。

8、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法律行为,为被代理人设定、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由被代理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的制度。

9、代理的种类: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10、代理权的行使原则: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亲自、勤勉、谨慎地行使代理权;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被代理人同意或追认的除外;代理人不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同时代理的其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但被代理的双方同意或追认的除外;代理人需要转委托第三人代理的,应当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或追认。

二、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1、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保障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

2、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市场主体及其市场行为、市场监管关系、宏观调控关系。

3、经济法的作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监管,保障公平竞争;调控经济运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梳理

初级会计考试是会计行业的入门考试,其中《经济法基础》是必考科目之一。本文将梳理《经济法基础》中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一、关键词梳理

1、法律关系:是指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2、法律行为:是指能够发生法律效力的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3、法定继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继承遗产的继承方式。

4、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公司。

5、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6、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目的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能够得到一定的

物质帮助。

7、税法:是调整国家征税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收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会计报表:是指向外部报表使用人提供会计信息的财务报表。

二、重点知识点梳理

1、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内容。

2、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原则:是指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合法性。

3、法定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4、有限责任公司的特点: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5、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等。

6、社会保险的种类: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2024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2024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一、经济法的含义和作用

1.经济法的含义:经济法是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经济管理秩序,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的作用:保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规范经济行为,维护市场有序竞争,促进经济发展。

二、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特点

1.以宪法为基础:在国家政治体制和制度的基础上制定。

2.以经济管理为目标:主要用于规范和管理经济活动,保障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3.以保护经济主体权益为核心:保护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以市场经济为背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特点。

三、经济法的分类

1.宏观经济法:调控和管理国民经济,维护国家整体经济运行秩序的法律规范,如宪法、国家经济计划法等。

2.微观经济法:调整和规范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交易的顺利进行的法律规范,如合同法、公司法等。

3.经济管理法:国家行政机关为管理经济事务制定的法律规范,如企业法、税法等。

四、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合同法是规范民事主体之间自愿建立、变更、

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2.合同法的分类:根据合同的成立方式,可以分为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根据合同的性质,可以分为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等。

五、合同的成立和效力

1.合同的成立条件:合同的成立需要有协议、意思表示和法定形式三

个要件。

2.合同的效力:合同成立后,各方必须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权利义务,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六、公司法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1.公司法的基本概念:公司法是调整和规范公司组织结构、经营活动

经济法知识点汇总

经济法知识点汇总

1、经济法得概念:经济法就是规范与保障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之法:经济法就是调整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得各种社会关系,规范与保障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与发展得法律规范得总称。

2、经济法调整得对象:

1、国家经济调节关系就是经济法得调整对象

经济法得调整对象,就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发生得各种社会关系,简称国家经济调节关系,或国家经济调节管理关系.

2、调整对象得特定性使得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得法律部门

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得国家经济调节关系迥异于平等主体之间得民商事关系,也与传统得国家行政管理关系不同,这使得经济法成为一个与民商法与行政法迥然有别得独立得法律部门.

3、经济法得功能:保障与规范国家调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稳定与发展。

4、关于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得地位

1、经济法就是一个独立得法律部门。

2、经济法就是宪法之下得一级部门法,其地位与民商法、刑法略同。

3、经济法与其她法律部门关系密切,特别就是同民商法与行政法得关系,一直就是学界争论不休得问题

5、经济法得体系: 1、市场规制法(市场障碍排除法);

2、国家投资经营法;

3、宏观调控法.

6.垄断得概念:经营者单独或者联合起来采取经济得或者非经济得手段,在特定市场实行排她性控制,从而限制或者阻碍竞争得状态或行为.

7.垄断得类型:1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2经营者集中 3垄断协议 4行政垄断

8.垄断得控制模式:1结构主义垄断控制模式 2 行为主义垄断控制模式

9.垄断得认定原则:1 本身违法原则 2 合理原则(造成了损害才加以限制)

10.法律对垄断行为得规制:1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得规制:各国得反垄断法一般都明确规定禁止价格歧视、强迫交易、掠夺性定价与独家交易等行为。2对垄断协议得规制:垄断协议分横向限制竞争协议与纵向限制竞争协议,前者如联合限价、串通投标,后者如限制转售价格,各国反垄断法均明确禁止之。 3 对经营者集中得规制:企业兼并就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新陈代谢得正常形式,反垄断法所要规制得企业兼并就是指那些明显改变市场结构、产生或增强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明显反竞争效果得企业兼并。(申报制度) 4 对行政垄断得规制:行政垄断在现实中表现为地区垄断、行业垄断、强制购买、强制联合限制竞争等。其危害性就是非常大得,因而我国反垄断法将之作为重点防范与规制对象。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经济法是指国家为了调整和规范经济关系,保护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

非公有制经济,维护和调动社会资源,保障人民共同福祉,积极推动经济

发展而制定和实施的法律法规的总称。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性的法学科目,

包括经济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各个子领域如市场经济法、产权法、合同法、公司法、金融法等的研究。下面是一些经济法的基础知识点。

1.市场经济法:市场经济法是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的法律制度的

总称。市场经济法包含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市场行为主体的法律地位、市场经济的法律保护等内容。

2.产权法:产权法是指规定经济主体对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转

让权等产权的占有、运用和支配权利,以及构成、转让和保护产权的法律

规范。产权法主要包括物权法和知识产权法两部分内容。

3.合同法:合同法是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合同法主要包括合同

的成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内容。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公平、平等和诚信原则。

4.公司法:公司法是以公司为经济活动法人组织形式,规范公司组织、经营、监督等各个方面的法律规定。公司法主要包括公司的设立、组织形式、组织管理、股东权益、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5.金融法:金融法是调整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的法律体系。金融法主要包括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各个子法律领域的内容。金融

法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稳定和效率原则。

6.知识产权法:知识产权法是规定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的法律

规范。知识产权法主要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商业秘密法等子

法律领域的内容。

7.垄断法:垄断法是调整市场竞争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体系。垄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引言概述

经济法是指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它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备工具。了解经济法的基础知识点对于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规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展开,包括经济法的含义与发展、经济主体与民事法律关系、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保障、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经济法运行体系,每个大点下分别阐述了五至九个小点。

正文内容

一、经济法的含义与发展

1.经济法的定义与特点

2.经济法发展的历史进程

3.经济法与其他法律分支的关系

4.经济法的分类和体系

5.经济法的国内外比较研究

二、经济主体与民事法律关系

1.经济主体的概念与分类

2.经济主体的法律地位与权利义务

3.经济主体间的合同关系

4.经济主体与国家的关系

5.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法律责任

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保障

1.市场经济秩序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2.执法监管机关及其职责

3.市场经济秩序中的竞争法保护

4.消费者保护法在市场中的作用

5.市场规则的制定和执行

四、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

1.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原则

2.经济管理体制与法律机构

3.国家对市场的调控方法和手段

4.国家对投资和合同的管理

5.国家对财税金融等领域的管理

五、经济法运行体系

1.经济法的主体和客体安排

2.经济法中的程序与实务

3.经济法的适用和解释原则

4.经济法的效力与效果

5.经济法的违法与纠纷解决机制

总结

经济法是规范市场经济运行的法律体系,了解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经济活动以及理解现代经济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济法的基础知识点进行了汇总和阐述,包括经济法的含义与发展、经济主体与民事法律关系、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保障、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经济法运行体系。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人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应用经济法规定,为经济活动的合法、稳定进行提供保障。

经济法基础必背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基础必背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基础必背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经济法的过程中,一些基础知识点是必须要牢记的,它们构成了整个经

济法体系的基础。下面将就这些必背知识点做一个总结。

一、法律法规的层级

1.1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其他法律的根基。

1.2 法律

法律是国家行使立法权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公民、法人和

其他组织行为的准则。

1.3 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地方各级政府或由政府授权发布的规范性文书,对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1.4 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书。

1.5 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是各部委、委办局等部门根据上级法规、法律规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对特定领域有具体规定。

二、经济法基本概念

2.1 法人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组织。

2.2 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是指个人独资开办企业的经营者。

2.3 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是由民间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2.4 企业

企业是通过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组织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

2.5 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是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法人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享利润的经济组织形式。

三、经济法基本原则

3.1 自愿原则

经济法的主体可以依照其自愿的原则成立、变更、解散法律关系。

3.2 公平交易原则

经济法规定了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应当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

3.3 诚实信用原则

经济法规定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3.4 合法权益原则

经济法保护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四、投资法律

4.1 投资法律的基本定义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一〕生产应税消费品

1.纳税人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于“销售时”纳税。

2.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不纳税;用于其他方面的,于移送运用时纳税。

〔二〕托付加工应税消费品

1.托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是指由托付方提供原料和主要材料,受托方只收取加工费和代垫部分帮助材料加工的应税消费品。

2.对于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或者受托方先将原材料卖给托付方,然后再接受加工的应税消费品,以及由受托方以托付方名义购进原材料生产的应税消费品,不论在财务上是否作为销售处理,都不得作为托付加工应税消费品,而应当根据销售自制应税消费品缴纳消费税。

【理解】实质重于形式

3.托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除受托方为个人外,由“受托方”在向托付方交货时代收代缴消费税。托付个人加工的应税消费品,由“托付方”收回后缴纳消费税。

4.托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托付方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所纳税款准予按规定抵扣。

5.托付方将收回的.应税消费品,以不高于受托方的计税

价格出售的,为径直出售,不再缴纳消费税。以高于受托方的计税价格出售的,不属于径直出售,需根据规定申报缴纳消费税,在计税时准予扣除受托方已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三〕进口应税消费品

单位和个人进口应税消费品,于报关进口时缴纳消费税。为减削征税成本,进口环节缴纳的消费税由海关代征。

〔四〕零售金银首饰、铂金首饰、钻石及钻石饰品

1.金银首饰在零售环节缴纳消费税,生产环节不再缴纳。

2.金银首饰仅限于金、银以及金基、银基合金首饰和金基、银基合金的镶嵌首饰。

2024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笔记整理版

2024年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笔记整理版

《经 济法 基础》知识点 汇总

第一章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性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应;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组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性

(1)法是通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备“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确保而取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备“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备“利得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合用的规范,具备“规范性”。

【注意】本质与特性是一回事,无需尤其辨别。

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

概念: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亡的直接原因。

分类标准: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类别: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变化等。

【注意】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备不可抗力的特性。

(二)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分类标准分类内容代表行为

行为是否合法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行为的体现形式积极行为与悲观行为 

意思表示行为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作出

非表示行为拾得遗失物、发觉埋藏物

单方行为遗嘱、行政命令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一)

一、民商法律关系基础

1、民法总则

民法总则是我国的基本民法法律,它规定了民商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原则。民法总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格权、财产权、意思自治原则、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法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等。

2、合同法

合同法是国家对民事契约和其他合同活动所制定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建立、变更、履行和终止合同的各种规则,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公司法

公司法是规范公司的设立、组织、运作和解散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公司的基本制度、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等。

4、商业银行法

商业银行法是我国银行业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商业银行的设立、管理、监督和运作等方面的规则。它对维护金融安全、金融秩序、保护金融机构和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法律关系基础

1、公司设立和变更

公司设立和变更是公司法律关系的基础。公司的设立一

般需要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和登记,公司变更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审批和登记。

2、公司章程

公司章程是公司的基本法律文书,包括公司的名称、组

织形式、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董事会和经理的权利和义务等。

3、公司股东会和董事会

公司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它负责决定公司的

重大事项;董事会则是公司的权力执行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

4、企业的合同

企业的合同属于合同法律关系的范畴,涉及到企业与供

应商、客户、投资人等各种关系。合同需要遵循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建立、履行、变更和解除合同时要注意保护当事人的权益。

经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总结

经济法律基础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经济法律基础知识

一、关于法

了解法概念中的基本要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为了维护阶级统治,在一定范围(时间、空间、对象)内有效,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二、关于经济法

1、经济法的概念

掌握经济法概念中的基本要素:调整特定的经济关系,不是所有的经济关系都由经济法规范调整经济法实质上是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经济活动诸多环节进行调控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就是国家调控社会经济之法。

2、经济法的体系

经济主体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等

经济行为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经济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宏观调控法: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房地产法、税法等

社会保障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

3、经济法的渊源(表现形式)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行政规章、国际条约或协定

三、经济法律关系

1、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掌握经济法律关系概念的基本要素:经济法的调整与规范

经济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相较于经济关系,经济法律关系具有强制约束力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掌握主体的范围:主要表现为人(自然人、拟制人),大到国家,小到自然人均可

1 / 3

2 / 3

年龄标准 [0,8),[8,18),[18,+∞)

自然人 [16,18)

掌握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标准: 智力、精神标准

拟制人 业务范围标准

掌握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别: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掌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注意:这并不意味着在一个具体的主体身上必须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允许只享有权利的主体或只承担义务的主体存在(单务行为关系,如私人间借款、私人间赠与);只要是在一个“关系”中,既有权利又有义务就可以。要清楚认识到,一方主体权利的实现依靠的是同一经济法律关系中对方义务的履行,而非自己义务的履行。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

经济法是指规范经济活动中各方权益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而制定的法律体系。经济法的基础知识点主要包括市场经济制度、市场主体、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等。

一、市场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是现代经济制度的基本形式,是经济法的基石。它是指国家在市场环境下,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实现资源配置和价值分配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制度的特点包括自由竞争、资源私有、价格自由等,这些特点为市场主体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中的参与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体,法人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进行交易和合作。

三、合同法

合同法是调整市场主体之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合同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典型交易方式,是市场主体之间约定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文件。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成立、效力、履行、变更和终止等事项,

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四、公司法

公司法是调整公司组织和经营管理的法律规范。公司是指由股东共同出资、共同分担风险、共同经营的经济组织。公司法规定了公司的设立、组织形式、股东权益、公司治理、分配利润等事项,保护公司股东的权益,促进公司的健康发展。

五、劳动法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的平衡。

经济法基础知识总结

经济法基础知识总结

经济法基础知识总结

1.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出口关税、房产公司交纳销售房地产的土地增值税等

〔1〕一般状况下: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

〔2〕自产自用应税产品应交的资源税,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交的`消费税: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资源税

借:在建工程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土地增值税

〔1〕房地产公司销售商品房: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2〕企业转让的土地运用权连同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一并在“固定资产”科目核算的,转让时应交的土地增值税: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3〕土地运用权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的: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预备

营业外支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增值税

无形资产

营业外收入

【汇票】

银本、银支、见即汇,不承兑,支10本2汇1;

定日、见定、出定汇,需承兑,到期10日提示付;定日汇、见定汇,到期前承兑

关于票据提示承兑及付款的期限问题,现总结如下:首先,对票据的种类要做到心中有数。票据主要有

1、支票〔银行支票,下面简称“银支”〕、

2、本票〔银行本票,下面简称“银本”〕

汇票:又分为

3、见票即付汇票〔简称“见即汇”〕

4、定日付款汇票〔简称“定日汇”〕

5、见票后定期付款汇票〔简称“见定汇”〕

6、出票后定期付款汇票〔简称“出定汇”〕

即银支、银本、见即汇、定日汇、见定汇、出定汇

银支、银本、见即汇,属于见票即付的票据,

不需提示承兑,但需提示付款,

提示付款期限为出票后支票10日,本票2个月,汇票1个月。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总结

一、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是指对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制度的总称。它是国家用立法、行政命令、司法解释等形式,对经济关系进行规范的法律制度体系。经济法旨在通过法律手段,促进

和规范经济活动,保护各种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法治原则

法治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原则,也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法治原则要求国家和社会的一切行

为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保障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和公平竞争。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范

围内,市场主体才能进行经济活动,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平等原则

在市场经济中,各种市场主体应当平等地参与经济活动,平等地享有市场资源,平等地承

担经济风险。国家法律对这些市场主体应当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或排斥某一市场主体。

3.自由竞争原则

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自由竞争原则要求国家通

过立法和行政手段,保障市场主体的竞争权利,不得在经济活动中干预和限制市场竞争的

公平性和有效性。

4.保护消费者权益原则

市场经济活动中,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国家和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经济法要求国家和社会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于虚假宣传、质量不合格产品和服务,国家应当依法追究相关

市场主体的法律责任。

5.保护环境原则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在经济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经济法要求国家和社会对于

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予以法律限制,保护环境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三、经济法的法律体系

经济法是国家用法律制度调整、规范和保护经济活动的总称。经济法的法律体系主要包括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总结

经济法是指用来调整经济关系、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体系,它是市场经济法治化的重要基础。下面是关于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的总结:

一、经济法的定义和特点

经济法是对经济活动的法律调整和规范,是指国家为了调整社会经济生活而制定、实施的法律规范。它具有以下特点:

1. 边缘定位:经济法位于公法与私法之间,既具有公法属性,又具有私法属性。

2. 倍重效应:经济法是一种具有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重效应的法律规范体系。

3. 调整生产要素配置:经济法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的配置来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4. 事中干预:经济法以事中干预为主,通过法律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和控制。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 合法性原则: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必须遵守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2. 自由竞争原则:市场经济中,各主体享有自由竞争的权利,但也要遵守公平竞争的原则。

3. 禁止滥用经济支配地位原则:经济主体不得滥用其经济支配

地位,妨碍或者限制竞争。

4. 公共利益原则:经济活动不仅要追求私人利益,还要兼顾公共利益,保护社会的整体利益。

5. 诚信原则:经济活动中的各主体应当讲究诚信,不得以欺诈、虚假宣传等手段获利。

三、经济法的分类

1. 宏观经济法:主要调整全国经济的总量和结构,如宏观调控政策、国家发展规划等。

2. 微观经济法:主要调整个体经济行为,如合同法、公司法、知识产权法等。

3. 经济制度法:主要调整和规范经济制度,如劳动法、财政法、金融法等。

四、经济法的重要法律规范

1. 合同法:调整和规范市场经济中各种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决争议等。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归纳

经济法是指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管和规范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民事法、商法、劳动法、环境法等法律体系。

下面是《经济法》的一些基础知识点的归纳:

一、经济法的基本概念

1.经济法的定义:经济法是指国家对经济关系进行规范并对经济活动

进行监督的法律体系。

2.经济法的特点:专门性、规模性、动态性、适应性、约束性。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保障

1.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自主经营、公平竞争、自由贸易、产权

保护等。

2.具体法律保障措施:制定市场准入制度、反垄断法、商标法、专利

法等。

三、经济组织与经济法

1.经济组织的种类: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法人组织等。

2.经济组织的设立与管理:公司设立登记、公司法人资格审查、许可

证管理等。

四、消费者权益与经济法

1.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基本原则:公平、自由、诚信、安全。

2.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措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

五、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1.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劳动报酬、劳动条件、劳动时间、劳动保护等。

2.劳动法律的保障措施: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仲裁法、职业安全法等。

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1.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2.环境管理与企业责任: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境污染责任等。

七、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

1.知识产权的种类: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等。

2.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八、合同法基本原则与应用

1.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信。

2.合同法适用的范围:商品交易、服务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第一章总论[基本要求]

(一)掌握法和法律、法的本质与特征

(二)掌握法律关系的要素

(三)掌握仲裁与民事诉讼

(四)掌握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五)熟悉法律事实、法律责任

(六)了解法的形式与分类、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七)了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考试内容]

第一节法律基础

一、法和法律

(一)法和法律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

所决定,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狭义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而广义的法律则是指法的整体,即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二、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或者说,是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内容和法律关系的客体三个要素构成。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构成法律关系。

三、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范所确定的,能够产生法律后果,即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通常划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是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事件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某些社会现象。

法律行为是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根据:合同的标准,可以对法律行为作不同的分类,如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积极行为(作为)与消极行为(不作为)、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等。

四、法的形式与分类

(一)法的形式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行政规章等。

(二)法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如可以划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本法和普通法;实体法和程序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国际法和国内法;公法和私法等。

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又称部门法。

一个国家现行的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若干法律部门,由这些法律部门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互相协调的统一整体即为法律体系。

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主要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法律部门;民法商法法律部门;行政法法律部门;经济法法律部门;社会法法律部门;刑法法律部门;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法律部门。

六、经济法概述

经济法是调整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

1.宏观经济调控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运行进行规划、调节和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表现为国家计划调控关系、财政调控关系、金融调控关系等。

2.市场规制关系。市场规制是指国家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引导、监督、管理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也同时规范、约束政府监管机关的市场监管行为,从而保护消费主体利益,保障市场秩序。具体表现为完善市场规则,有效地反对垄断,制止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第二节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经济纠纷是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的矛盾而引起的权益争议。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二、仲裁

(一)仲裁的特征

仲裁是由经济纠纷的各方当事人共同选定仲裁机构,对纠纷依法定程序作出具有约束力的裁决的活动。

仲裁的特征包括:

(1)仲裁以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为基础;

(2)仲裁由双方当事人自愿选择的中立第三者(仲裁机构)进行裁判;

(3)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约束力。

(二)仲裁的适用范围

1.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2.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下列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不属于《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而由别的法律予以调整:

(1)劳动争议的仲裁;

(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

(三)仲裁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

2.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

3.独立仲裁原则;

4.一裁终局原则。

(四)仲裁机构

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五)仲裁协议

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把他们之间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经济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裁决的书面约定。仲裁协议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仲裁协议的内容包括:

(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项;

(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3.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协议一经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六)仲裁裁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