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支撑平台建设

合集下载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指导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指导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1.17•【字号】鄂政发〔2021〕6号•【施行日期】2021.0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指导意见鄂政发〔2021〕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完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以下简称基层)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为抓手,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着力推进权力科学下放、服务合理下沉、保障有效下移,进一步完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增强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效能,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工作原则。

坚持统筹规划。

加强统一领导、顶层设计、统筹协调、集约建设、资源整合和安全保障,统筹利用、优化、配置现有服务要素和资源,实现基层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效能最大化。

坚持标准引导。

以政务服务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体系为保障,加大基层政务服务工作机构、队伍建设力度,推进服务机构、场所、队伍、内容、流程、信息化支撑等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

以解决基层群众最为关注和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导向,紧贴基层、企业和群众实际需求,加快破解基层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堵点难点痛点,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

坚持改革创新。

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大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应用力度,创新服务模式和治理方式,为政务服务“四办”“四减”和基层治理赋能增效。

浙江:以“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浙江:以“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

浙江:以“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推动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王剑侯浙江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浙江省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提出了“八八战略”,其中涵括的平安浙江、法治浙江等理念,为推进浙江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近年来,浙江省在“最多跑一次”改革基础上,根据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角度提出“基层治理四平台”的改革举措,既推动了政府职能整合、条块关系理顺与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也符合中央关于基层社会治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等目标,有效提升了基层政府治理效能和便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改革的背景“基层治理四平台”改革方案的提出主要有两大背景。

一是国家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在此基础上,中央又提出“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的要求。

在镇(街)层面出台《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增强乡镇基层服务能力,构建乡镇服务型政府。

在社区治理层面出台《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二是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政府依托信息技术加强便民服务、提升治理能力,成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体现。

依托信息平台和大数据技术,补足基层政府为民服务力量和民众有效参与不足的短板,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基础,这是新时代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使命,也是治理效能提升的关键环节。

正是结合这两大背景,浙江省通过整合政府职能、理顺条块关系,同时运用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推动社会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实现政府四个平台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无缝整合,真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以“四个平台”标准化创新促基层社会治理转型升级——以浙江省“

以“四个平台”标准化创新促基层社会治理转型升级——以浙江省“

以“四个平台”标准化创新 促基层社会治理转型升级 ——以浙江省“四个平台”基层治理体系为例虞爱娜(温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摘要:论文以基层社会治理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的意义,梳理了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相关研究成果,再以浙江省“四个平台”基层治理体系为例,从全科网格、“四个平台”建设与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标准化探索,并给出了基层社会治理标准化的建议。

关键词:基层治理 社会治理 治理体系 标准化 四个平台Probe into Standardization of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Taking ‘Four Platforms’ Grassroots Governance System of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Yu Aina(Wenzhou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xpounds the significance of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standardization, sorts out th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of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standardiza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hen takes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system of " four platforms"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carry out standardization exploration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general practice grid,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 four platforms", etc., and gives suggestions on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standardization.Key words: grassroots governance, sosial governance, governance system, standardization, four platforms1 引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正式使用了“社会治理”的概念,明确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措施

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措施

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措施近年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措施的实施情况,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社区自治社区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社区自治,可以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地纷纷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使居民能够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同时,还加强了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提高了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提供更多元化的社会服务。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

同时,还加强了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合法合规运行。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治理工作的效率和精确度。

目前,各地已经建立了社会治理信息平台,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同时,还加强了社会治理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法治建设法治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

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治理的规范性和公正性。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基层社会治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力度,确保社会治理工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同时,还加强了对社会治理工作的监督和执法,保证了法律的有效实施。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

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可以提高社会治理工作的专业性和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地纷纷加大对社会治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同时,还加强了对社会治理人才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总之,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措施在我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推动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大对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措施的支持和推进力度,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提高社会治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为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

镇四个平台建设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方案

镇四个平台建设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方案

镇四个平台建设推进基层治理工作方案一、背景加强基层治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

当前,我国基层治理存在一些问题,如基层组织弱化、社会治理机制不健全、群众满意度不高等。

为了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必须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形象好、受群众欢迎的基层干部队伍,同时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的指导与支持,强化基层治理工作的组织和推进,提高基层治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益。

二、目标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通过推进四个平台建设,构建起立体化、多元化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机制,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和效益。

三、方案1.建设四个平台(1)政务服务平台:以政府为主导,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全方位政务服务,包括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策解读等。

该平台应该便捷、高效、规范,方便群众使用,提高政府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

(2)公共服务平台:以社区为基础,以服务为核心,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全方位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

该平台应该满足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和民生满意度。

(3)信息交流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增强互动和沟通,包括宣传、交流、学习等。

该平台应该建立在现有的网络平台基础上,方便群众参与,提高信息公开度和互动效果。

(4)社会治理平台:以社会为主体,以治理为导向,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包括社会组织、志愿者、企业等。

该平台应该建立多种参与方式,发挥各方力量,形成自治、共治、依法治理的局面。

2.推进基层治理工作(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社区、街道等基层组织设置和运行机制,强化组织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2)完善社会治理机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各级政府的工作职责,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基层组织的运行效能和治理能力。

(3)探索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借鉴先进经验,加强与社区、居民等的沟通交流,推广先进的基层治理模式,探索积极有效的基层治理路径。

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

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一、前言基层治理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环节。

加强基层治理,需要建立一套高效、便捷的管理平台。

为此,本方案提出基层治理四平台建设方案,旨在推动基层治理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二、平台一:信息共享平台1.目标:建立一个全面、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2.主要任务:(1)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规范的数据交换接口,确保信息流畅传输;(2)整合各部门、单位的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信息汇总和发布平台;(3)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个人信息和涉密信息的安全性;(4)加强对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平台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三、平台二:民生服务平台1.目标:建立一个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平台,实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对民众需求的及时响应和解决,提升基层治理的民生满意度和社会稳定性。

2.主要任务:(1)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提供便民服务,解决民众身边的实际问题;(3)加强民生问题的反馈机制,及时解答民众的疑问和意见,改进服务质量;(4)加强对民生服务的监管和评估,推动服务优化和创新。

四、平台三:社区治理平台1.目标:建立一个全面、自治、法治结合的社区治理平台,促进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提升社区的管理水平和居民的获得感。

2.主要任务:(1)建立健全居民自治组织架构,发挥居民自治的积极性;(3)加强社区信息共享,建立居民信用体系,提高社区管理的精细化程度;(4)加强社区培训和交流,提升社区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平台四:智慧城市平台1.目标:建立一个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平台,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主要任务:(1)建立城市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城市各类设施和资源的智能调度;(2)推广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3)推动城市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提供便捷的在线服务;(4)加强对城市环境的监控和治理,提升城市的环境质量。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6月保温测试(一)政治试题+答案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6月保温测试(一)政治试题+答案

2024届高三政治保温卷(一)一、选择题(共16题)1.近年来,辽宁利用红色旅游景区、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等红色资源,推出“致敬最可爱的人之旅”一抗美援朝战争线路,“弘扬抗战精神之旅”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线路等10条精品红色旅游路线,红色文化不断入脑入心。

开发红色旅游线路是基于()①红色文化凝结着红色基因,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行动指南②红色资源作为鲜活的教材,记载着辽宁人民抗击侵略的历程③红色遗址是历史回响,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文化载体④红色旅游寓教于游,是革命传统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表明()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②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④中国共产党正在带领人民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与增速如下图。

由下图信息,可以得出()注: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①我国居民收入途径日益丰富多样化②前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在恢复向好③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④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在逐渐向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在某产业园区,一架无人机降落在外卖柜上方,通过精准定位系统将外卖投入柜中,供顾客自助拿取。

在我国西部某地,一架架搭载着新鲜松茸的无人机腾空而起,原本人工背下山需要一到两小时,现在无人机运送只需要15分钟到半小时……低空经济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

它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已经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

数字治理角度看“四个平台”建设的核心要义

数字治理角度看“四个平台”建设的核心要义

基层治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是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础。

乡镇(街道)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中间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作用发挥不充分,或者本身成为问题角色,则往往会成为基层社会冲突、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交汇阻梗点。

2016年浙江省颁布的关于加强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建设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是省委省政府助力改革的一种路径设计,是一场信息化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基层治理的数字革新。

数字治理角度看“四个平台”建设的核心要义文 傅荣校基层治理的难度在于对象的复杂性,基层群众的诉求与问题呈现多、小、散、乱的特征,基层干部身处无可诿过的第一线,是行政分部制、向上集权的传统体制弊端的直接承受者,是政府改革风险的直接承担者,面临条块分割下的事权不对等,权责不对等、权利与义务不对等,力不从心又无可逃遁。

同时,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在实现进程上走了不少弯路。

从政府上网(1999年)到“十二五”初,我国电子政务都围绕着行政分部制模式建设部门信息化,结果是从信息孤岛上升到信息烟囱进而形成数据壁垒,不仅给国家宏观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管理带来问题,更是给县(市、区)乡(街道)的基层治理造成了更大困难。

因而,综治工作、市场监督、行政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的建设,其积极意义在于:一是在于用社会问题导向与治理目标导向,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行政的弊端,强调信息共享、流程优化和协同政务,推进了基层的三级治理层次的职责、资源、流程、体系的重新配置,进而倒逼基层政府的职能转变与组织机构的结构性调整。

二是高度发达的信息化平台,通过整合、共享、授权、协同、考核、问责,跨越政府的层级鸿沟,灵活解决了传统条块分割下存在的隔膜、孤立、各善其事、各自为政带来的效率问题。

杭州 2018.124VIEW 视点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过程,知晓分配结果,评价整个过程并有效监督,以防止和化解公民和政府机构与行政负责单位之间、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冲突。

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平台

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平台

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平台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平台一、引言综治中心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职责。

然而,由于基层社会治理开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综治中心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此,我们需要加强综治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并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平台,以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效果和水平。

二、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必要性1. 解决乱象和困难: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许多乱象和困难,如群体事件的频发、社会矛盾的增加等。

规范化建设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构建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

2. 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综治中心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承担着诸多职责,工作内容繁杂,如果不能进行规范化建设,很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等问题。

规范化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

3. 增强公信力:综治中心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要部门之一,其形象和声誉会直接影响社会对于治理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规范化建设可以建立起公正、透明、高效的工作机制,增强综治中心的公信力。

三、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 加强组织架构建设:要按照中央和地方有关规定,制定一套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高效的工作流程。

2. 健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起综治工作的评估和考核机制,为实现治理目标提供科学的评价指标,提高工作质量和效果。

3. 建立信息化平台:通过建立综治中心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提高工作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4. 加强人员培训:组织专业培训,提高综治中心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确保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5. 完善督导监督机制:建立起综治工作的督导监督机制,落实责任,加强督导力度,确保工作的全面规范进行。

四、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平台的重要举措1. 推进便民服务:通过建立综治中心的便民服务站点,提供政务服务、法律援助、社区服务等,满足群众的各种需求。

基层治理平台实施方案

基层治理平台实施方案

基层治理平台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治理工作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基层治理工作,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我们制定了基层治理平台实施方案。

二、目标。

1.建立信息化的基层治理平台,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和质量。

2.构建便捷的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3.推动基层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能力的提升,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三、重点任务。

1.建设信息化基层治理平台。

通过整合政府各部门的信息资源,建设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同时,建立政务服务中心,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方便居民办事。

2.推动社区治理创新。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推动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

建立社区议事会制度,让居民参与社区事务决策,增强社区自治意识。

3.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建设。

支持和引导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促进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基层治理工作。

同时,加强对社会组织的培训和指导,提升其服务水平和能力。

四、保障措施。

1.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基层治理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2.加大投入力度。

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对基层治理平台建设的资金支持,确保基层治理平台的顺利实施。

3.加强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基层治理平台实施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五、总结。

基层治理平台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推动基层治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我们将按照方案的要求,积极推进基层治理平台的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水平,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认识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良好社会治理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以下是几点对于该问题的认识:
重视基层: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重视基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基层政府的管理能力。

多元参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多元参与的机制和平台,鼓励社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企业等各方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形成多方共治的格局。

数据驱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数据收集、分析和利用,提高治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法治建设:依法治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和居民的法律意识,健全法律法规执行机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人才培养: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基层干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创新实践:鼓励基层探索创新,倡导问题导向的实践,加强经验交流和共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模式和做法。

以上认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些重要思考,通过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理论文章:坚持“四个聚焦”协同发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理论文章:坚持“四个聚焦”协同发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理论文章:坚持“四个聚焦”协同发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是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基层基础、多元共治、改革创新“四个聚焦”一体推进、协同发力,形成一核多元、基础牢固、保障有力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要聚焦党建引领,建强基层社会治理战斗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建强党组织这个攻坚克难的“桥头堡”,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

要选好配强基层领导班子。

把干部在关键时期、重大任务、突发事件面前的判断力、执行力作为考察干部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真正把懂基层、善治理、会发展、能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进基层领导班子。

要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引导党员干部摆正角色定位,树牢群众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要加强小微权力监督,定期对惠农政策落实、养老及医疗保险费收缴等情况开展拉网式监督检查,切实解决有些干部作风简单、漠视和侵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要聚焦基层基础,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底板工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建立项目化、清单化管理机制,一项一项抓整改、抓提升。

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阵地建设。

以实体化规范化实战化为目标,推动信访、维稳、司法等资源有机融合,适时推进综治中心与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融合运转,充实和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力量。

要推进网格化管理巩固提升。

进一步推进“微网格”建设,畅通“神经末梢”,真正把巡查走访、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等工作落实到位。

要推进涉稳问题源头治理。

深入学习和发展“枫桥经验”,注重“诉源治理”,加强涉稳信息常态化排查,建立宣传、网信、综治等部门联动机制,对涉稳信息快速反映、积极应对。

要推进法律宣传贯彻。

推进法律教育进党校课堂、进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进“某某日党员活动日”,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和考试。

要聚焦多元共治,激发基层社会治理自治活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04.28•【文号】•【施行日期】2021.04.28•【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制度其他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21年4月28日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夯实国家治理根基,现就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关键,以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重点,以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能力建设为抓手,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

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向基层放权赋能,减轻基层负担。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三)主要目标。

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建立起党组织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衔接的基层治理机制,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全面完善,基层政权坚强有力,基层群众自治充满活力,基层公共服务精准高效,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意见建议

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意见建议

以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意见建议一、引言社会治理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是提高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基层社会治理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环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几个关键方面提出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意见建议。

二、加强组织领导1.建立统一领导体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应建立统一的领导体制,形成明确的指挥架构和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格局。

2.健全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民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应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

通过选举产生自治组织,建立健全的议事决策机制,推动广泛参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民主化水平。

三、强化基层社会治理力量1.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基层社会治理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基层社会治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晋升空间,提高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吸引力。

2.建设信息化平台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响应的即时性。

政府应加大对信息化技术的投入,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持,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便捷、高效的工具和手段。

四、推动社工队伍建设1.设置专门职位政府应设立专门的社工岗位,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社工队伍。

同时,要加强对社工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

2.加强社工队伍与社区的互动社工队伍应与社区居民密切互动,了解社区居民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

政府应为社工队伍搭建与社区居民互动的平台,鼓励社工队伍与居民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五、加强法治建设1.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应加强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形成科学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干部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2.加大执法力度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监督执法力度,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扎实开展“一中心四平台”建设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扎实开展“一中心四平台”建设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专题策划2019·10扎实开展“一中心四平台”建设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石艳艳华夏全市基层治理体系“一中心四平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切实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高标定位,将“一中心四平台”建设作为全区重点工作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他们将“一中心四平台”建设与破解民生问题“八需八难”紧密结合,与“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紧密结合,实现了社会治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截至今年7月底,示范区基层社会治理各网格共采集事件21920件,办结21635件,办结率98.7%;采集人口信息157794件,房屋信息7757件,企业信息1548件。

基层治理初见成效,有力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加强组织领导,凝心聚力做好顶层设计。

示范区将“一中心四平台”工作作为“书记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党工委书记和管委会主任任组长,政法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组织部部长、纪工委书记及各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的“一中心四平台”工作领导小组。

各乡镇、街道分别成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

各级领导小组分别建立和完善工作例会制度及现场调处制度,协调解决硬件建设、机制保障、实战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良好的协作机制,为全区“一中心四平台”的整体推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作为全市第一批先行先试的县区级试点之一,示范区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由区财政一次性投入资金近800万元打造了区级综合指挥中心,投入600万元将杏花营街道打造成了全市面积最大的乡镇(街道)一级综合指挥室。

一次性投入资金18万元为试点网格员配备网格通设备(移动终端),对设备进行实名认证,实现全程留痕、统一管理、统一监督。

区综合指挥中心信息系统联通云视讯、政务外网、小鱼易联视频连线等系统。

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招录185名全科网格员,所需经费全部由区财政统一承担。

关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几点思考

关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几点思考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构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不懈探索。

以下几点是我对这一问题的一些思考:一、强化基层自治,推动社会治理参与多元化基层自治是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

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过程中,要重视和强化基层自治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基层社会自治组织和居民自治行为多元化,推动社会治理参与途径多元化,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的局面。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完善基层自治法规制度,强化基层自治组织的自主性和代表性,改革和完善村民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制,促进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参与主体多元化。

二、加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基层社会治理要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过程中,要大力加强基层治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基层治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加强基层治理组织和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的工作效率和效果。

三、促进社会治理信息化,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提高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

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建设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和信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和智慧化发展。

四、弘扬社会治理新理念,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弘扬社会治理新理念,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在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推动社会治理理念的更新和改进,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和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和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发展。

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

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

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基层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治理需要的重要举措。

通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提升基层治理的整体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建设一个集政务、民生、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府管治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智能化。

2.任务:a.搭建信息化平台的硬件设施,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等,保证平台的高效运行。

b.构建平台的软件系统,包括政务信息管理系统、社区服务系统等,实现各个子系统的互联互通。

c.建立数据中心,实现对各类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d.建立用户管理体系,确保平台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e.完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平台的信息安全和系统稳定。

三、主要内容和工作方案1.硬件设施建设:a.购置高性能服务器,保证平台的高效运行。

b.搭建稳定高速的网络环境,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2.软件系统建设:a.政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包括政策公告、行政审批、事项进度查询等功能。

b.社区服务系统:提供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包括社区活动发布、居民投诉建议、社区公共设施管理等功能。

c.政策智能推送系统: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智能推送相关政策信息,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和准确性。

3.数据中心建设:a.建立数据中心,集中存储和管理各类数据,包括政务数据、社区数据等。

b.建立数据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决策提供参考。

4.用户管理体系:a.建立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系统,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

b.提供用户注册、登录和管理功能。

5.安全保障机制:a.配置防火墙和安全监控系统,确保平台的信息安全性。

b.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预期效果和评估1.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通过信息化平台,政府可以及时了解民生需求,并提供高效的服务,提升基层治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刊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支撑平台建设◎刘求实 姚佳摘要:在基层社会治理领域中,建设包括资源融通、社会公正维护、公共空间维护、社会组织培育与协调、社会交往媒介运作等基础性支撑平台对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成效至关重要。

本文基于对基层社会治理特性及其关键要素的分析,讨论了基础性支撑平台的类别,从技术、功能和参与主体三个方面对未来基础性支撑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支撑平台;社会组织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通过试点或试验的方式不断探索各种新的做法和模式。

通过对这些实践探索的总结和分析发现,基础性支撑平台建设对于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前提性的作用。

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基本问题及其特性尽管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交织着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①,但严格地说,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基本问题是根源于社会整合范畴的问题。

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的这一属性决定了其在资源获得、权威生成、组织培育与活动协调、成员交往机制等方面有着与市场组织或行政组织非常不同的特性:一是资源来源分散,供给不稳定,同时供需“市场”信息的清晰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

二是由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主体类型多样,且一般而言其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因而在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中,其共同体构建、权威形成过程更加复杂,由个人意志达成公共意志并进而转变为共同行动也更为困难。

三是由于存在“搭便车”现象,因此在公共事务的参与、公共设施的维护过程中,需要一些特殊的治理机制设计。

基础性支撑平台及其功能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应对和处理问题,许多地方在探索和试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有效的治理模式。

1.资源融通平台基层社会治理中各种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持,其中有很多资源是通过非市场机制或不完全市场机制获得的。

无论是来自政府的预算下拨或服务项目购买,还是来自社区内外个人、企业的捐赠或公益慈善组织的项目投入,这些资源在汇入基层社区层面的过程中,都存在资源“供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编号:16ZDA077)的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益慈善研究院2728需合理配置”这个基本问题。

传统上我国基层社区通常有两种途径进行资源配置:一种是由政府采用“输血”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如直接拨款给社区或在社区中开展活动的社会组织,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做公益项目。

但众多的实践案例表明,由于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政府的权力垄断与资源垄断,这种方式往往容易出现“政府选择”代替“公众选择”、公益资源信息和项目竞争缺乏透明、公众不易监督和评估等弊端。

另一种是由民间人士或机构自己配置和运作公益资源,主要由有公益慈善愿望的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对公益资源进行对接和运作。

相比于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模式来说,民间自主的公益资源配置和运作模式可能具有资源渠道更加多样、项目更加贴近社会实际需求、运作方式更加灵活、更容易激发相关主体活力和更广的创新空间等优势。

然而,这种方式同样可能会存在社会群体需求与公益资源供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造成资源对接偶然性强、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

在适当的区域范围内建立资源融通的支撑平台,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筹集和配置资源。

这种资源融通●古城村花会表演拍摄时间:2014年2月拍摄地点:石景山区古城街道摄影作者:董年龙●图片说明:大年初二,各档花会见茶桌必停下来表演,钱粮框、石锁、太平鼓、跑驴、小车会、腰鼓等十几档表演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29刊的支撑平台一般冠以“社会服务交易所”或类似的名称,主要服务于社区发展和公益慈善资源的交易活动。

如广东佛山市顺德社会服务交易所(2014年7月24日成立),广州青年社会服务项目交易所(2015年12月4日成立),苏州太仓市“众益”社会服务交易所(2017年12月12日成立)等。

社会服务交易所在“高效性”“可信性”“专业性”和“有效性”方面比传统的公益慈善资源配置模式更具优势。

它不仅可以将零散的公益慈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还吸纳了企业及社会企业、基层社区、社会组织、公众等主体以市场化和多元化的方式参与,从而丰富了资源来源,简化了中间环节,资源的对接和配置也更加合理。

同时,由于实现了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通过社会服务交易所这个平台不仅提高了公众参与度,也使得公益项目的供需信息及项目运作流程更加透明。

目前社会服务交易所主要通过两类渠道汇集资源。

一是通过政府得到资源与资金的支持,二是通过自主开展的筹款活动(如顺德社会服务交易所开展“公益创投大赛”)得到公众、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支持。

两个方面的资源来源和资源配置,使得社会服务交易所解决了供需不足和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同时,在培育和支持对象的选择上,通常政府具有一定的政策性考虑,有时可能无法全方位地回应基层社会需求;而与政府有所区别的是,社会服务交易所选择和支持的社会组织或项目往往更加贴近群众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更具有针对性和自主性。

2.社会公正维护平台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一个核心要素是社会公正之判定的合法化。

这涉及到治理单元中个人意志转变成公共意志的组织化机制的建立、合法化的公共事务议事规则的形成和治理单元中“公正”之判定标准的生成和确认机制[1]。

尽管现阶段我国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党的组织和政府机构还有相当程度的介入(甚至是发挥主导作用),但发展地看,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性使得在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中,并没有一个参与治理的单一正式组织或个人具有绝对的权威和权力来统摄社会治理事务。

也就是说,基层社会治理如何在没有正式组织绝对权威和权力的情况下建立起个人意志转变成公共意志的组织机制、形成合法化的公共事务议事规则和“公正”的判定标准,并形成包括这些要素的统一的支撑平台,是基层社会治理能否有效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现阶段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中已经出现一些发挥社会公正维护功能的支撑平台。

如浙江省德清县的“乡贤参事会”、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下围村的“村民议事厅”、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的“社区居民议事会”、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村居议事监事会”等。

目前这些案例也许还无法在完全的意义上称之为基层社会治理单元中的社会公正维护平台,但它们已经具有社会公正维护平台的基本元素。

可以预期的是,沿着这样的发展思路,这类组织化支撑平台的组织形态和功能会不断完善,从而发挥更加充分的作用。

3.公共空间维护平台公共空间的创建和维护对强化基层自治能力具有重要的激发和支持作用[2]。

在基层社区里,公共空间是吸引居民参与公共事务、投入公共生活、促进公共关系的重要设施,公共空间的良好治理有利于提升居民的融洽度、归属感与居住的幸福感,推动社区共同体的构建。

公共空间治理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公共空间的创建和设计,二是公共空间的管理与维护。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在基层社区公共空间的创建和维护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公共空间在功能上既可以是单一的,如成都市青羊区安康社区的“安康绿苑”,它以蔬菜种植活动为中心带动社区相关公益活动[3];公共空间在功能上也可以是复合的,如浙江省德清县的“幸福邻里中心”,它整合了便民服务、养老服务、避灾、文化活动等功能[4]。

公共空间管理与维护的主体可以是本社区居民自发建立的组织(如“安康绿苑”的“管护小组”),也可以是外部的专业社会组织(如“幸福邻里中心”中的大部分项目由专业社会组织运营)。

4.社会组织培育和协调平台社会组织是公众理性有序、高效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在规模、服务领域、组织能力和宏观结构等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管理体制原因,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突出问题,制约了其参与社会治理作用的充分发挥。

如一些贴近基层需30要的社会组织因得不到业务主管单位的前置许可而难以登记,获得登记的多由与政府关系密切的组织发起,从而导致政府或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组织的控制过多,造成社会组织缺乏自治,组织和动员能力较弱[5]。

因此,如何完善基层草根社会组织的孵化与培育机制,如何推进社工机构及社工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强化社区内生力量的组织动员机制,是目前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由于社会组织没有政府系统科层化的组织体系、固定的资金渠道和人力资源保障[6],因此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需要有一种相互协调以及与政府、企业间协调的平台。

目前在我国不少地区都出现了具有社会组织培育与协调功能的平台。

如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的“社会创新中心”,它通过整合公益慈善资源,孵化和培育社会创新项目,为社会组织提供人、财、物上的支持,推动社会创新和社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5.社会交往媒介运作平台现代社会系统在功能分化的基础上,其各个功能子系统逐渐演化出使其特定活动得以有效进行、人类合作得以有序展开的“媒介”——市场经济系统中的交易活动以货币作为基本媒介;民主政治系统中的选举活动以选票作为基本媒介;正式科层制组织中的管理活动以权力作为基本媒介;法律系统中的司法活动以法律规范作为基本媒介②。

媒介的作用在于通过其特定的标准化编码来测量、记录、转换该子系统中主体之间的活动,使得复杂多样的活动在该子系统特定的价值标准之下能够相对准确地得以衡量,为人类活动的转换和交换提供中介,为其交往与合作秩序的建立提供基础,从而使得人类合作的传递和扩散变得更加有效和有序。

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会交往领域,情况则更加复杂。

在这里不仅交往活动种类繁多,价值判断的维度和标准复杂多样,同时它们又与特定的地域环境及其风俗文化紧密相联,因此不容易形成相对统一和标准化的交往媒介。

一般而言,日常生活的社会交往活动常常是以“人情”“关系”“信用”和“声誉”作为基本“媒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了使社会交往突破个体间的局限性而实现在更大时空范围具有可传递性,人们开始在某些社会活动领域尝试创造出特定形式的交往媒介,如在社区互助服务领域出现的“时间银行”[7]、在教育管理领域出现的“教育券”[8]等。

这类工具能否成为社会交往的一般媒介,其功效和对不同地域的适用性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在目前仍处于试验和初步探索阶段。

未来发展展望未来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性支撑平台建设需要从三个方面考量:1.在技术层面社会治理支撑平台的机制设计应与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相关技术更好地融合,从而通过信息的有效搜集、处理和使用来提升支撑平台的实际效能。

特别是,这些信息技术的使用会有助于那些需要大范围运作的支撑平台的机制设计,如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时间银行”系统的“去中心化”和资产的有效流通[9]。

2.在功能层面31刊目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出现的支撑平台在功能的综合性及运作的实际效果方面还存在不同程度的欠缺,未来应在支撑平台功能设计的综合集成能力方面进一步加以提升,并在设计和实际运作过程中强化公众参与,使之在不断应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具体问题、适应当地环境和条件的过程中持续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