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慢性胃炎90例06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研究进展澳大利亚学者罗宾-沃伦和巴里-马歇尔于1982年首先发现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简称Hp),并因此获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Hp为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菌,可以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且与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1]。
世界上超过5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我国Hp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 [2]。
临床使用西药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疗效较好,但存在细菌耐药性、药物副作用大及病人依从性差等弊端,使临床效果受到影响。
因此近年来中医学者对Hp感染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临床研究进展1.病机中医认为HP感染相关性胃病多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有学者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基础。
中医理论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HP感染属中医“邪气”,病邪乘虚而人,或正虚邪恋,出现虚实并见,本虚标实,或生寒、或化热,出现胃脘疼痛、胀满、嘈杂等症状。
周正华等[3]研究认为Hp所导致胃病的病机实质以“脾虚”为本,“湿阻”为标,康美清[4]研究发现脾胃虚弱证和湿热证患者Hp感染均较高,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Hp侵袭致脾胃功能下降,日久虚弱,故脾胃亏虚是Hp能侵入体内引起疾病的前提之一,而脾胃湿热又是Hp易感环境,所以Hp致病同时存在因虚致实、因实致虚两种病机。
2.辩证关于HP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中医注重辨证分型,主要以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健脾益气、和胃助运、清热化湿、滋阴益胃等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其在缓解症状方面效果明显。
许多学者认为HP感染以脾胃湿热、肝郁气滞等证型感染率较高,而脾胃虚弱等证型感染率较低。
如李东灿等[5]研究了76例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同时选择43例同病脾胃气虚证患者和1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对照。
中西医结合事例
中西医结合事例
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患者常常感到胃部不适、疼痛、恶心等症状。
传统中医认为,胃炎是由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等原因引起的。
而现代西医则认为,胃炎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规律、药物刺激等因素导致的胃黏膜炎症。
在治疗慢性胃炎的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下面就分享一个治疗慢性胃炎的成功案例。
患者小王,女,35岁,因长期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导致胃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
经过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反复发作。
后来,小王听说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效果不错,便来到中医诊所就诊。
中医医生根据小王的症状和舌诊脉诊等综合情况,判断小王患有脾胃虚弱、湿热蕴结的病理情况。
医生为小王开出了中药方剂,包括养胃安神汤、陈皮半夏汤等,同时配合针灸调理脾胃功能,加强体质。
在治疗过程中,小王严格遵守医嘱,定时服药,坚持针灸治疗。
同时,医生建议小王调整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另外,医生还建议小王加强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减轻工作压力。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小王的胃部不适、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食欲也有所恢复。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后,小王的慢性胃炎症状基本消失,胃部不再感到不适,恢复了正常的饮食和生活。
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小王成功摆脱了慢性胃炎的困扰,恢复了健康的生活状态。
这个案例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更好地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希望更多的患者能够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更好的健康效果。
慢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良方
慢性胃炎的诊断及中西医治疗良方【概述】慢性胃炎是胃粘膜上皮遭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反复侵袭,发生持续性慢性病变,由于粘膜再生改造,最后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甚至消失。
并可伴有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或非典型增生的癌前组织学病变。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居各种胃病之首,并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增高。
目前对于本病的命名和分类尚不统一,有分为慢性浅表性、慢性萎缩性和慢性肥厚性三种者,有分为漫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四种者,有根据病变好发部位和血清中壁细胞抗体存在与否将萎缩胃炎分为A型(胃体胃炎)和B型(胃窦胃炎)者。
现在通常所说的慢性胃炎,一般是指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前者约占慢性胃炎的51.7~85.45%,后者约点慢性胃炎的10.07~32%。
在同一病例中,两者可同时存在,故又有慢性浅表-萎缩和慢性萎缩-浅表性胃炎之称。
本病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患者经常以胃脘胀闷、胃痛、暖气、食欲不振、吞酸嘈杂的症状来诊。
按照证候学属于中医的“胃脘痛”、“痞满”、“吞酸”、“嘈杂”“纳呆”等病证。
【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慢性胃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根据实验研究与临床实践推测,其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各种有害因素的刺激和感染有关。
(一)精神因素 慢性胃炎的发生原因与精神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劳累以及其他精神因素的反复作用下,由于强烈的病理性冲动不断传人大脑皮层,造成皮层神经细胞的过度紧张,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平衡失调,结果皮层机能弱化,甚至衰竭。
此外,皮层下中枢失去来自皮层的抑制,其兴奋性过度升高首先在视丘下部产生了优势兴奋灶。
神经细胞长期处于兴奋状态,因而引起植物神经的机能失调,导致胃出现各种病理改变,如胃壁血管产生痉挛性收缩,形成缺血区,使胃粘膜营养不良,胃腺分泌异常等。
长期的失调可产生器质性病变,成为慢性胃炎。
在临床上,经常可发现情绪与食欲有密切关系,即为此理。
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最全版)
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最全版)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1994年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发生的Ⅰ类致癌因子,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中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国家,同时也是胃癌高发国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是一个临床问题,更是一个公共卫生层面的健康管理大问题,其共识的制定对我国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防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随着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广泛开展,其耐药性增加,根除率逐渐降低,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面临着挑战。
近20年来,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从三联变为四联,疗程不断延长,某些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增加,但疗效提高有限,且副作用随之增加,不少患者治疗反复失败。
当前幽门螺杆菌治疗已经进入瓶颈时期,寻求符合中国特色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开创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是幽门螺杆菌治疗必由之路。
近10多年来,国内已有一系列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好疗效,得到了广泛交流和应用,这些研究为制定《全国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病-证"共识》(下称"共识")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共识已酝酿和讨论两年之久。
两年来,共识草案经过十余次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订,并两次召集中西医专家征集书面意见,最终于2018年4月1日由共识专家组表决通过。
本共识具有四个特点:符合整合医学理念;具有循证医学证据;强调个体化治疗;体现中国特色。
本共识共包含18个临床问题,每个临床问题下面有一条相应陈述。
每条陈述有三个选项(完全同意、基本同意及反对)供专家组选择,每条陈述完全同意+基本同意超过80%为达成共识。
本共识结合了现代西医的治疗手段和传统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将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整合处理,提出了"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及"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其治疗策略体现了中国特色,并强调了个体化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何治疗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如何治疗慢性胃炎大家都知道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就是胃,能够对进入人体内的食物进行有效的分解,使得在分解过程中身体所需的营养都能得到相应的补充,为人体生命能力的维持提供条件基础。
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消化功能正在承受着各种类型的胃部疾病的侵袭,对于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隐患,慢性胃炎就是其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胃病,如果患上慢性胃炎,那么会有怎样的症状表现,又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呢?“十人九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中的“胃”主要指的就是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西医病名,中医中这种病属于“胃脘痛”范畴,在就诊过程中所表现的主要症状多数都是胃痛、胃胀、恶心等。
中医笼统的概括了胃脘痛的诊断,将西医中的许多相关疾病都归于其中,比如胃癌、功能性胃病以及消化性胃溃疡等。
在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时,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疗效会更加明显,今天就一起来探讨如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
一、中西医结合辨病诊断如果患者出现胃部疾病,那么就需要根据实际的症状表现,判断是不是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痛,将胃癌、食管裂孔疝、功能性胃病、胃扭转以及消化性溃疡等诱发的胃脘痛都排除掉。
西医中对慢性胃炎发病原因的研究表明,患者出现慢性胃炎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导致的胃粘膜慢性炎症,这种全胃炎通常情况下都是以胃窦为主的,而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则是胃黏膜层的主要表现。
有些胃炎患者在后期中非常容易导致胃黏膜固有线体出现萎缩症状与肠化生。
西医中通常都会采用内镜检查以及胃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对慢性胃炎进行检查和确诊。
二、慢性胃炎的主要发病原因要想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就需要对慢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有着全面的了解,这样才方便对症下药,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在进行慢性胃炎治疗时,首先就需要将发病原因找出来,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进行高效的治疗,这样不仅治疗效果明显,而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能显著提高。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 2 5 9 ;R 5 7 3 . 3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0 6 — 0 1 7 6 — 0 2
慢性浅表 性 胃炎Ⅲ 是 胃黏膜受 到多种 因素长期损伤 后 ,引起的慢 性炎症 。1 9 9 0 年提 出的悉尼分类系统将其 分为非萎缩性 胃炎 ( 浅表性 胃炎)和萎缩性 胃炎两 大类 。慢性浅表性 胃炎 胃窦部 的炎症 重 ,不伴
2 0 1 0 年6 月1 8 日 初 诊 。屡 经中西治疗 ,疗效 不佳 。就诊 时症见 :胃脘
痞 闷胀 痛 ,纳食过 多或情绪不佳尤其 ,神 疲乏力 ,时有 嗳气 、呃逆 , 恶 心反 酸 ,纳呆 ,不 知饥饿 ,平素性情急躁 ,喜叹息 ,口苦 口干喜温
( 后下 )、柴胡1 0 g 、白芍1 5 g 、郁金 1 5 g 、厚朴 l 0 g 、田七1 0 g 、乌贼
医1 9 7 6 , 8 ( 4 ) : 2 2 2 .
F e b r u a r y 2 01 4 , V o 1 . 1 2 , No . 6
志, 2 0 0 4 , 3 1 ( 4 ) : 2 8 3 .
[ 7 】 司忠凤, 趁 帮新, 蔡 红针 灸治疗 睡眠 过度症 一例 报告[ J ] _ 恩 施医学
出版社 , 2 0 0 8 .
[ 5 5 ] 唐桂 文. 嗜睡针 灸治验[ J 】 . 陕西 中医, 1 9 8 6 , 1 7 ( 1 0 ) : 4 6 0 . [ 6 ] 周 莉. 王 雪 峰采 用针 灸疗 法 治疗 发作 性 睡 病 2 例[ J ] . 辽 宁 中医 杂
[ 9 ] 承 淡安 承淡安 针灸师 承录 [ M] . 北 京: 人民军 医出版 社, 2 0 1 1 .
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治疗效果
慢性萎缩性 胃炎是一 种临床 常见 病 , 其病理 生理 主要是 由于 胃粘 膜 出 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患 者 共 9 5例 , 治 疗 效 果 及 统计 分 析结 果 如 下 : 其 现萎缩变薄 , 固有腺体 减少 甚至 消失引起 的 , 同时可伴 有肠 上皮 化 生等改 1 对 象 与 方 法 . 1 1 研究对象 :0 7年 5月 ~ 0 0年 4月于我 院中医科收治的确诊为 . 20 21 变 。在中医的角度上讲 , 是属 于 胃脘痛 , 的研究者 提出健脾补 肾、 有 益 气 活 血 可在 一 定 程 度 上 改 善 慢性 萎 缩 性 胃炎 。故 本 研 究 通 过 中 医科 收 治 了 慢性萎缩性 胃炎患者共 9 0例 , 所有 患者在 临床上均有 不 同程度 的 胃痛、 胃
作 者 简 介 : 晓 光 。 .9 3年 出生 . 管 药师 、 业 中药 师 . 究 方 向 : 药 咨 询 , 高 用药 依 从 性 和 安 全 性 。 汪 女 17 主 执 研 用 提
・Leabharlann 4 5 ・ N .9 2 1 9 4 o0 0 1
医学信 息 M D A I OM T N EI LN R AI C F O
9 0例慢 性 萎 缩 性 胃炎 患者 中 医治 疗效 果
吕 军 乐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 区天水 中心卫生院 , 甘肃 天水 7 l0 40o
【 摘要 】 目的: 解通过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 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 院中医科收治的慢性萎 缩性 胃炎患者共 9 例 , 了 于我 o 随机分为 2组 。 对照组给
中医中药 ・ 中西医结合
脘痞满 、 暖气等症状 。根据 患者 的意愿分 为两组 , 实验组 5 2例, 对照 组 3 8 例, 实验组男性 3 5例 , 女性 l , 7例 年龄 3 6 8— 2岁 , 均年龄 为(6 6± . 平 4 . 9 2) 岁。 对照组男性 l , 8例 女性 2 , 0例 年龄 3 6 4— 8岁 , 平均年龄为(0 3±82) 5. . 岁 。经 比较 , 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经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12 研 究 方 法 : 照 组 进行 西 医常 规 治疗 方 法 , . 对 甲硝 唑 ,0 mg 兰 索 拉 40 , 唑 3m , 0 ¥ 左氧氟沙星 20 g 均 2i/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益气 0 m, d  ̄. 活血 的治 疗 方 法 。 方药 给 予 麦 冬 lg 自芍 l g沙 参 lg丹 参 l g 当归 l 、 O、 O、 O、 O、 O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评价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在慢性胃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例数是21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明显更优,与对照组患者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慢性胃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慢性胃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具有病情迁延不愈的临床特点[1],会对患者的日常饮食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在慢性胃炎治疗过程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我院对42例患者进行了以下过程探究以及以下过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探究对象需在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取,患者例数是42例,组别是2组,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对照组中患者例数是21例,男女患者比例是11:10,最大年龄是60岁,最小年龄是14岁,中位年龄为(30.24±2.14)岁;观察组中患者例数是21例,男女患者比例是10:11,最大年龄是59岁,最小年龄是16岁,中位年龄为(31.21±3.02)岁。
通过对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进行对比发现并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组间数据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奥美拉唑以及甲硝唑、阿莫西林药物治疗,用药剂量分别是每次20mg、每次0.4g、每次1.0g,服药时间以及服药次数是早晚各1次,连续给药14d;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西药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同,中药组方是:党参、茯苓、白术各15g,黄连8g,黄芪19g,炙甘草3g,海螵蛸、法半夏、黄芩各12g,干姜10g。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隆起糜烂性胃炎60例
血; 玄参 、 葛根滋阴凉血 ; 穿 山甲舒筋活络 ; 牛膝引药下 行 ; 甘草调 和诸 药 。全方 补气 、 滋阴、 活血 三法 同用 , 扶 正祛 邪, 达 到消瘀而 不伤 正 , 以黄芪 、 葛根 、 当归 、 玄参 复荣 , 穿 山 甲、 牛膝 、 水蛭 、 地龙 、 全 蝎通脉 , 共奏复荣通脉之效 。现 代药理学研究表 明, 黄芪、 玄参 、 葛 根具 有 降低血 糖 的作 用, 且黄芪能降 低血小 板表 面活性 , 抑制血 小板 聚集 n ; 水蛭 中含有水蛭素等生 物活性物 质 , 可有效地 抗凝 、 抗血
me d i t o n m i c r o s c u l a r d i s o r d e r s i n d i a d e t i c p a t i e n t 『 J 1 . B l o o d
பைடு நூலகம்
列地尔注射液治疗 , 可以改善患 者临床症 状 , 促进患 者病
病变的临床观察 [ J ] . 中华 内分 泌代谢 杂志 , 1 9 9 9, 1 5 ( 3) :
1 8 1—1 8 2 .
[ 7 ] 苏秀海 , 孙文亮 , 李宝芬 , 等. 复荣通脉胶囊治疗 糖尿病周围
血管病变 7 6例 l 临床研究[ J ] . 河北 中医, 2 0 0 6 , 2 8 ( 1 ): 1 3一
情恢复 , 提 高 AB I 及足部皮 温 , 延缓 或阻止糖 尿病足 的发 生, 且 未见 不 良反应 , 此方 法防治糖 尿病 足安全 、 有效 , 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 1 ] J i a n g Y, J a h a g i r d a r B N, R e i n h a r d t R L , e t a 1 . P l u i p o t e n c y o f ue r s ・
中西医药结合如何治疗胃肠道疾病
中西医药结合如何治疗胃肠道疾病胃肠道疾病的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但大多指的是炎症性胃肠道疾病,譬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阑尾炎以及消化性溃疡等,比较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也包括胃癌、食道癌、大肠癌等等。
中医流传着“十人九胃病”的传统说法,这则明确指出了胃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整体上来说胃肠道疾病病程是较长的,且治疗难度较高,患病过程中容易表现出反复发作的特点。
用西医的角度来看待胃肠道疾病,主要认为是患者胃黏膜的保护因子以及攻击因子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防御因子无法抵御攻击因子的侵袭而患上了疾病。
而中医认为,存在阴阳失调、邪不相干、邪正相争等症状是患者患上胃肠疾病的主要缘由。
1中西医结合针对常见胃肠道疾病建立的诊断标准上世纪90年代初。
在我国临床医师在努力之下建立起了中西结合的常见胃肠疾病诊断标准,建立至今20余年,相关领域的医药学者们借助于临床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对于其中的标准和规范进行不断的完善。
至今,一些常见的溃疡病包括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建立起了中西医诊断标准以及相应的疗效评价体系。
这一项综合标准的建立,有力的推动了我国胃肠疾病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进程。
2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思路当中也提及了,导致患者们出现胃肠疾病的主要原因,与患者胃粘膜内部攻击因子与防护因子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息息相关。
而造成这一失衡状况的因素不外乎三种:其一是肠道内部环境存在酸碱平衡失调现象,或患者的胃肠道粘膜遭受到了化学性的伤害,以及胃部遭受到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侵染。
中医当中所论述的“邪正相争”也与这些观点一一对应。
因此西医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使用了那些能够降低攻击因子的药物,譬如,抑制胃酸分泌的奥美拉唑或碳酸氢钠,以及提升患者胃肠动力的潘立酮及曲美布丁等等。
但西医在治疗方面的主要弊端表现在治标不治本方面,虽然治疗效果较快,但会相应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而对比来看,中医治疗的总体疗效虽然较慢却更为温和。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病因之一。
传统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需要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荆花胃康胶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具有抗菌、抗炎、抑酸等作用,适合治疗胃炎。
四联疗法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标准方案,有效率高。
荆花胃康胶丸联合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中应用,观察结果显示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该联合疗法有望成为未来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进一步研究可加深对该联合疗法的认识,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关键词】荆花胃康胶丸、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应用效果、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安全性、治疗效果、推广应用、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常见的胃炎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抗炎药物使用、饮食不洁、酗酒等。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约70%-90%的胃溃疡和10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以及50%-60%的慢性胃炎患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高度适应胃环境的螺旋状革兰氏阴性杆菌,其通过侵袭黏膜细胞、产生毒素和活化宿主细胞内信号通路等方式损害胃黏膜,引起炎症反应。
这种细菌的存在不仅会加重胃部不适症状,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及时有效地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于治疗胃炎至关重要。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联合酸抑制剂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由于细菌的耐药性日益严重,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根除率下降等问题,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寻求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1.2 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胃粘膜保护剂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症状,但存在一些局限性。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经调查研究发现,慢性胃炎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一个主要问题。
慢性胃炎产生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而非单一的。
幽门螺旋杆菌就是慢性胃炎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小李由于胃部不适就医检查后被确诊为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上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手段日益丰富,患者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
最近几年,中医治疗该胃炎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并且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小李此前一直选用西药进行治疗,但效果十分有限,所以现如今也想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尝试中医治疗,那么中西医结合如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呢?1.你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么?为更好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帮助患者实现临床症状的缓解,则应当对该疾病进行更加细致的探寻,形成更为清晰的认知。
幽门螺旋杆菌是最近几年被认知的一种与胃炎、胃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关系密切的微生物。
人们胃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该病菌会经由胃部进入十二指肠,而后会在正常的粘膜上不断的繁殖,粘膜就会不断的被侵害,进而抑制了胃液和十二指肠液的正常分泌,粘膜的防御功将会受到破坏,最终就导致了人体胃部发生病变。
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在患病初期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患者会出现无规律性腹痛、消瘦、黑便等情况。
随着医疗手段的日益进步,诊断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方式也日渐丰富,主要有胃液分析、血清检测、肠胃X线检测以及胃镜和活组织检测。
患者可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医生的建议进行诊断方式的选择。
1.应当如何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探寻的方向,关于治疗该疾病在临床上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现将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治疗方式总结为如下几点:2.1西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西医普遍认为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病情易反复且治疗周期长。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30例疗效观察张连友(于城杜集医院,河南于城476334)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丽珠胃三联;中西医 [中图分类号]R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7)1722359201O bserva tion of the Thera peu tic Effect i n Trea t i n g Pylor ic W hor l Ba c ilus I nfect ionw ith C o m b i n g S i n o 2western M ed ic i n e M ethodZHANG L ian 2you(D uj i Hospita l of Yucheng,Yucheng,H e ’nan 476334,China ) Key wor d s:Pylori c whorl bacilus ;L i zhu We isanlian;Sino 2weste rn medicine 幽门螺杆菌(Hp )感染已被证明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并在胃癌发生的初始阶段起重要作用。
目前,临床上治疗Hp 的方法很多,但仍有部分Hp 阳性患者反复治疗无法根治。
笔者采用自拟“胃舒”方剂联合丽珠胃三联治疗用其他抗Hp 失败的Hp 阳性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经胃镜检查及行14C 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为Hp 阳性患者,经一线治疗失败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0岁~68岁,平均年龄42岁。
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9岁~67岁,平均年龄4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自拟“胃舒”汤治疗,基本药物组成:(党参15g 、鸡内金15g 、黄芪15g 、黄连12g 、黄柏12g 、公英12g 、二花12g 、厚朴12g 、木槿皮12g 、甘草6g 等)。
中西医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中西医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12-14T06:03:40.749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1年12期作者:武春燕1,陶芹芹2,陶照能1 [导读]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患者发生胃部疾病,同时幽门螺旋杆菌也是胃癌发病的始动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是使用抗菌药物等治疗,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很多患者患病后常规用药方式无法改善患者病情。
武春燕1,陶芹芹2,陶照能11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 2118002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30601摘要: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患者发生胃部疾病,同时幽门螺旋杆菌也是胃癌发病的始动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是使用抗菌药物等治疗,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疾病治疗效果不佳,很多患者患病后常规用药方式无法改善患者病情。
本文是针对中西药治疗对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总结出更科学有效的治疗疾病的方案。
关键词:中西医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进展幽门螺杆菌直接导致人们患上胃部疾病的主要病菌,这种病菌感染后杜宇机体胃部、肠道等影响比较大,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胃部相关疾病。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患者发生胃部疾病的概率达到40%,患者发病后出现胃癌的概率比较高[1]。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西药单一治疗效果一般,需要联合多种药物实施治疗;中药单独运用短期运用效果不理想,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消除胃部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可以促进患者病情痊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感染情况。
1.胃幽门螺杆菌概述幽门螺杆菌是螺旋形、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是生存在机体胃部,尤其是现代人的饮食不规律、饮食习惯不佳、因此感染这种病菌的概率比较高。
其对环境生存适应性比较强,会导致患者上皮组织损伤。
幽门螺杆菌是通过粪口传播、人人密切接触传播。
幽门螺杆菌发病主要发生于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患者中,脾胃虚弱、湿热内结为发病机制[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96例
黏膜 等 , 并 在 此基 础上 均 口服 中药汤 剂 , 同时采 用艾 灸、 穴位 注射 、 穴 位贴敷 治疗 。① 汤药 在香 砂六 君子 汤 的基础 上 加 减 , 处方 : 党参 1 0 g , 白术 1 0 g , 茯 苓 1 5 g , 延胡索 1 5 g , 陈皮 1 2 g , 木香 6 g , 甘草 3 g , 砂仁 6 g 。加减 : 喜温喜按者 , 加小茴 、 乌 药, 同时 静 脉 滴 注参 附注射 液 以 温 中止 痛 ; 有瘀血迹象者 , 加蒲黄、 灵脂 , 同时静 脉滴 注丹 参 注 射 液 或 红 花 注射 液 以化
与 眼有 直接 关 系 。
[ 1 ] 李 学惠 , 刘英 才 , 巩风 梅 , 等. 针 刺 治 疗 青 少 年 轻 中 度 近 视 眼 临 床研 究 [ J ] . 中 国针 灸 , 2 0 0 3 , 2 3 ( 3 ): 1 4 7—1 4 9 . [ 2 ] 杨光 , 李志 勇 , 周颖, 等. 针 刺 对 颈 内 动 脉 眼 动 脉 血 流 速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5—2 2
( 编辑 田晨 辉 )
・
针 灸 经 络
Hale Waihona Puke ・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慢 性 胃炎 9 6例
陈利 平
( 巩 义 市 中医院 , 河南 巩义 4 5 1 2 0 0 )
摘 要 目 的 : 观 察 中西 医 结 合 治 疗 慢 性 胃炎 9 6例 的 临 床 疗
参 考 文献 :
这 些 穴位 的 原 因是 , 《 灵 枢 ・脉 度 篇 》 载, “ 肝 气 通
于 目” “ 肝 开窍 于 目” 。证 明 了 肝 与 目有 密 切 联 系 。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临床观察摘要:由于 Hp的抗性越来越强,目前常用的西医药物已经难以达到预期的疗效,因此必须寻找有效的药物来进行抗 Hp感染的药物。
根据流行情况,目前出现的消化道疾病患者的病死率每年都在上升,而幽门螺旋菌是最重要的致病菌,因此,完全消灭幽门螺旋杆菌对于治疗感染性胃病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中医的治法,应当以清热活血,理气化瘀为主,与西医的疗法相比,中药具有较高的根除Hp概率,且毒副作用较少,不易产生抗性,与传统四联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疗效。
为使病人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本文从相关概述入手,分析中医理论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具体情况,进而详细阐述中药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的方法,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中药;幽门螺杆菌;胃病;临床观察;四君子汤Hp是一种生长在胃黏膜上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具有童龄化的趋势,与胃癌、胃黏膜相关的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系。
当前,常规“四联法”的治愈率正逐渐下降,虽然四联法是国内根治幽门螺杆菌(Hp)的首选药物,效果明显。
然而,该药物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过量或持续使用会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衡,出现腹痛等副作用,影响药物的顺应性和疗效。
中西结合是中药抗菌治疗幽门螺杆菌(Hp)的新理念[1]。
然而,中药复方中含有多种有效组分,且在同一种动物试验中,其有效组分的作用效果也各不一样,因此,如何选用合适的中药复方来达到更好的效果,仍需深入探讨。
目前已有部分实验证实中药复方对 Hp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提供了依据。
从中药角度,综述了目前临床上在 Hp感染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病相关概述(一)相关概念出现的胃部疾病有很多种,其病因也不尽相同。
大部分的胃疾病都受到了感染和溃疡的影响,在人体长期的被动或不进行锻炼的情况下,人体对食品的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就会下降,因此,人体必须要通过大量的胃酸来进行消化,然而,过度的胃酸在对食品进行分解的同时,也会对胃产生一定的负荷,会侵蚀和破坏肠道上皮,最终导致炎症的产生[2]。
中西医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9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浅表性胃炎90例慢性胃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90例,取得了较单纯中药或西药明显为优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上腹部不适、疼痛、胀满,饭后加重,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泛酸等;内镜检查示胃黏膜粘液附着较多,红白相间,呈雀斑状,有水肿、糜烂等。
本组共270例,其中男192例,女78例;年龄26~78岁,平均45.2岁;病程2~6年,平均12年5个月;绝大多数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滑或滑数。
27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90例,3组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中药组:以自拟慢性胃炎ⅰ号治疗。
方药组成为:半夏12 g,茯苓12 g,枳实15 g,竹茹12 g,黄芩12 g,黄连12 g,香橼12 g,佛手10 g,旋覆花(布包)12 g,代赭石30 g,丹参15 g,牡蛎30 g,藿香(后下)12 g,元胡12 g,蒲公英15 g,甘草6 g。
腹部胀痛明显者,加木香(后下)15 g,食欲不振明显者,加陈曲15 g,麦芽15 g,鸡内金12 g;泛酸明显者,加瓦楞子粉30 g;便秘者,加大黄(后下)6~15 g;大便偏稀者,去蒲公英、竹茹、代赭石,加白术15 g;胆汁反流性胃炎,加柴胡12 g,茵陈15 g。
水煎服,1剂/d,饭前30 min服。
孕妇忌服。
忌辛辣、酸甜、生冷、不易消化食物及酒茶。
西药组:法莫替丁20 mg,2次/d服;硫糖铝1 g,3次/d服;丽珠得乐110 mg,3次/d服;氨苄青霉素0.5 g,3次/d服;甲硝唑0.2 g,3次/d服。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药组(同上)联合应用。
3疗效标准症状消失,胃镜复查显示胃黏膜恢复正常为治愈;症状消失或减轻,胃镜复查显示胃黏膜病理改变明显为有效;症状无减轻,或虽减轻,但胃镜复查胃黏膜改善不著者为无效。
4治疗结果以上3组疗程均为3周。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性胃病63例临床观察
【 8 】 姜艳 , 李波 . 干扰素 一 2 b 的常见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 J ] . 中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 , 不 良反应发生率低 于对照组( P 国医药指南 , 2 0 1 0 , 8 ( 3 o 1 : 1 1 7 9 】熊焰 , 陈隆桂 , 郑 海鹏. 参 仙 乙肝 灵联合 干扰 素一 治疗慢 < 0 . 0 5 ) ; 本研究提示干扰素O L 一 2 b 联合扶正化瘀胶囊 『 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可取得满意疗效 , 降低了单纯
[ 1 】 谢 东文. 大剂量干扰素0 【 一 2 b 治疗H B e A g  ̄ 慢 性乙型肝炎
疗效观察们. 实用肝脏疾病杂志 , 2 0 1 2 , 6 , 1 5 ( 3 ) : 2 5 9 — 2 6 0
f 1 1 】 唐蒙轩 , 方小艳. 干扰素与扶正化瘀 胶囊治疗慢性 乙型肝 炎 的临床研究f J ]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 0 1 3 , 7 ( 5 ) : 1 3 — 1 4 f 1 2 1 杨美蓉. 扶正化瘀胶囊在慢性 乙型肝炎 治疗 中抗纤 维化
作用观察[ J 1 . 中华 医学 协 作杂 志 , 2 0 0 4 , 1 1 ( 1 6 ) : 1 3 7 8 —
1 3 7 9
【 2 】 张春红 . 干扰 素0 【 一 2 b 在 乙型肝 炎治疗 中的应用 [ J 】 . 中国医
第2 2
中莲为 晕般
Gu i d i n g J o u na r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a n d Ph a r ma c y
90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体会
90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体会发表时间:2015-10-29T13:32:45.97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作者:臧真强[导读] 山东诸城皇华中心卫生院中药柴胡舒肝丸可用于与三联疗法相结合辅助治疗慢性胃炎,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臧真强山东诸城皇华中心卫生院 262229摘要:目的:通过对90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的观察,探讨中药柴胡舒肝丸与三联疗法相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联合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柴胡舒肝丸与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替硝唑相结合的方式治疗。
比较其疗效,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的有效性为91.1%,对照组有效性为77.8%。
治疗组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无明显的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中药柴胡舒肝丸可用于与三联疗法相结合辅助治疗慢性胃炎,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慢性胃炎;三联疗法;柴胡舒肝丸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各类胃病中居于首位,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极大的痛苦[1]。
慢性胃炎主要与幽门杆菌感染、不良的饮食习惯、药物刺激、其他疾病继发感染有关。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对幽门杆菌感染的治疗来治疗慢性胃炎,并通过消除病因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本文对收治的9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本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筛选,剔除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怀孕及哺乳期的患者,共90例。
根据其入院时间进行编号,将单号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双号患者设定为观察组,每组各45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为2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27-72岁,平均(45.4±6.8)岁,其中有吸烟史的25例,长期饮酒的12例,喜好刺激性食物的24例;观察组男性患者为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为24-69岁,平均(40.3±5.7)岁,其中有吸烟史的20例,长期饮酒的14例,喜好刺激性食物的26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贮弼、弓弓
有效率为96.7%。对照组40例中治愈21例,占52. 2%;有效9例,22.5%;无效9例,占22.5%;加重1 例,占2.5%;总有效率为75%。两组疗效相比具有
明显差异(尸<o.05)。 4讨论
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慢性胃炎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重视。采用西医三联疗法治疗虽取得了一 定疗效,但停药后患者胃脘的嘈杂、泛酸、嗳气、上腹 饱胀、恶心呕吐、隐痛等症状会再度出现,有的患者 还发展成萎缩性胃炎,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笔者采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9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 40例相对比,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国医论坛
FORUM
ON TRADITIONAL
2004年5月
CHINESE
第19卷
MEDICINE
第3期
MAY 2004,VOL.19,NO.3
・39・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慢性胃炎9 o例
河南省唐河县苍台镇卫生院(473400) 河南省南阳中医药学校(473061) 张 张灵 彤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ylt200403038.aspx
变。 2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正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
23S的RNA基因中A2143G、A2144G的突变可导
20mg,Tid,Po;阿莫西林胶囊(哈尔滨制药厂生产) 500mg,Tid,Po;甲硝唑100mg,Tid,Po。疗程7天。 2.2治疗组在上述西药三联疗法基础上合用中 药治疗,方用自拟清胃化湿汤:黄连69,黄芩129,清 半夏159,藿香109,佩兰129,连翘129,公英309, 砂仁59,白蔻仁59,枳壳109,木香59,炙甘草69。 每Et 1剂,加水煎取600ml,分3次服。 3治疗效果
(收稿日期:2004—02—28)
3%;有效39例,占43.3%;无效3例,占3.3%,总
万方数据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慢性胃炎90例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张灵, 张彤 张灵(河南省唐河县苍台镇卫生院,473400), 张彤(河南省南阳中医药学校,473061) 国医论坛 FOR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4,19(3)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13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均经胃镜
确诊,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均呈阳性。随机分为治疗组 9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男47例,女43例;病 程3年~10年;年龄最小21岁,最大60岁,平均49.
21±2.31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病程3年~
9年;年龄最小20岁,最大59岁,平均48.32±2.12 岁。两组一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P>o.05)。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内外最新诊断标准拟定。即 病程平均3年~10年,上腹饱胀不适,进餐后加重, 餐后无规律隐痛、暖气、泛酸、烧灼感,食欲不振,恶 心呕吐,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阳性,胃镜检查粘膜有改
1 1.1
幽门螺旋杆菌所致慢性胃炎是一种临床比较常 见的疾病,近20余年来,经用西药三联疗法取得了 很好的效果。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的关键酶H+ 一K+一ATP酶,使其不可逆地失去活性,减少H+ 分泌,为杀菌药物的作用提供了环境。阿莫西林活性 的B一内酰胺环与敏感菌胞浆膜上靶分子青霉素结 合蛋白结合,呈现抑制转肽酶的转肽作用,阻抑粘肽 合成的交叉联结过程,造成细胞壁缺损。由于敏感菌 菌体内渗透压高,使水分子不断内渗,以致菌体膨胀 变形,加上敏感菌细胞壁自溶酶活化,促使细菌裂 解、死亡。甲硝唑是其硝基咪唑代谢产物,可抑制微 生物的DNA分子或使已合成的DNA变性。但西药 的耐药性及经西药治疗后的再复发问题越来越明 显。研究证实,氧不敏感的NADPH硝基还原酶 (RDXA)的编码基因(redxa)突变失活是引起甲硝 唑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NADPH黄素氧化还原 酶(FrxA)编码基因FrxA和铁氧化还原蛋白类似 物(FdxB)的编码基因FdxB突变B可增加耐药性;
3.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胃镜示胃粘膜愈 合,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阴性。有效:症状消失,胃镜示
致H.Pylori,对克拉霉素耐药;青霉素结合蛋白 (PBP)和一种新的B内酰胺酶的改变可能在阿莫西 林耐药中起作用。而在西药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 中药治疗则可克服西药的耐药性,并且取得了明显 效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临床多见湿热表现,同时,由 于病程长,正气受损以致缠绵久羁,患者尚伴见神疲乏 力、面色少华、舌淡脉细等症状,故治宜清胃化湿,健脾 益气。方中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连翘、公英清热解毒, 半夏、藿香、佩兰、白蔻仁、砂仁化湿健脾,木香、枳壳行 气消胀、止痛,炙甘草益气健脾。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 连、黄芩、连翘、公英、木香具抗菌消炎作用,藿香、砂 仁、木香可解除平滑肌痉挛而止痛,半夏可抑制呕吐中 枢而止呕。全方合用,共奏清热燥湿,降逆止呕,行气消
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痉止痛之功。临床应用未见不良反应,比单用西
胃粘膜未完全愈合,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阴性。无效: 症状仍存在,镜检示胃粘膜与治疗前无变化,幽门螺 旋杆菌检测阳性。加重:症状加重,胃粘膜受损波及 粘膜下层,有肠上皮化生,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90例中治愈48例,占53.
药效果为佳,且可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