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下册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1人音版word版本

合集下载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五单元《民族风》,主要学习《花儿与少年》这首歌曲。

该歌曲是青海民歌,歌曲旋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

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学唱、节奏练习、音乐欣赏和民族文化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花儿与少年》的旋律和歌词,能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兴趣,了解青海民歌的特点。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高的掌握。

2. 教学重点:熟练演唱歌曲,了解青海民歌的风格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青海风光短片,让学生了解青海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花儿与少年》。

2. 歌曲学习:(1)老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2)学生自主学唱歌曲,老师个别指导。

(3)分小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节奏练习:(1)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并进行练习。

(2)学生自主进行节奏创作,互相交流分享。

4. 音乐欣赏:(1)欣赏其他青海民歌,如《送哥哥》、《十送哥哥》等,了解青海民歌的特点。

(2)讨论分析歌曲中的民族元素,如旋律、节奏、歌词等。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花儿与少年》2. 歌曲特点:青海民歌、优美旋律、富有民族特色3. 节奏练习:特殊节奏掌握4. 音乐欣赏:青海民歌特点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花儿与少年》,并了解青海民歌的特点。

2. 答案: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作业,下节课进行课堂展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歌曲学习、节奏练习、音乐欣赏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歌曲《花儿与少年》,培养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人音版初中音乐 花儿与少年 教学设计 (1)

人音版初中音乐 花儿与少年 教学设计 (1)

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对青海民歌旋律改编的电子合成器版的音乐作品产生兴趣,感受民歌与现在电子音乐技术融合的魅力;2.过程与方法:学唱乐曲A段(即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的旋律,通过“杯调”节奏辅助,体会“花儿”在旋律上创作的手法及感受音乐要素对音乐情绪的影响;3.知识与技能:了解“花儿”与电子合成器;分辨不同乐器音色;利用“杯调”节奏进行创意歌伴奏。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采用热烈、欢快的情绪,熟悉、演唱乐曲A段主题旋律,体会花儿的独特风格;教学难点: 听出各段音色、力度、节拍、速度的变化,感受音乐要素与情绪之间的联系。

3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参与法4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钢琴、纸杯(多个)5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1. 图片展示,引出模拟打击乐器“杯子”,学习2/4拍节奏,加入音乐软件演奏旋律;2. 进行几种音色听辨;3. 介绍青海花儿,引出主题——电子合成器版《花儿与少年》活动2【讲授】二1. A段欣赏,初听,提问:音乐的情绪?模拟了哪些乐器?2. 学唱A段主题旋律(1)分乐句(利用杯子节奏辅助,让学生直观体会区分乐句)(2)跟琴学唱旋律(3)边拍,边演唱,找找第2和第3句之间的联系,体会句尾“高起低落”(4)小结青海花儿的两个特点3. 复听,说说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4.B段欣赏(1)初听,律动,说说音乐情绪?体会三拍子舞曲风格(2)复听,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表格中A段与B段相应的空。

4. 聆听乐曲第三部分,完成表格剩余的空白活动3【活动】三三、全曲完整欣赏1.律动表演2.表格归纳,小结: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等这些音乐要素的变化时刻影响着音乐情绪,从而也就形成不同版本风格的音乐。

活动4【练习】四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方案进行创意歌伴奏,创造属于自己版本的《青春舞曲》。

2024年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

2024年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

2024年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五单元《民族风》中的《花儿与少年》。

本课详细内容包括:了解青海花儿的历史背景、演唱特点及情感表达;学习《花儿与少年》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节奏和音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青海花儿的独特魅力,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演唱《花儿与少年》,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花儿与少年》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阶特点,以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PPT。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青海花儿视频,让学生感受花儿音乐的特色。

2. 新课内容(10分钟)(1)讲解青海花儿的历史背景、演唱特点及情感表达。

(2)学习《花儿与少年》的旋律、歌词。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节奏和音阶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演唱《花儿与少年》,教师指导。

5. 小组展示(10分钟)各小组上台展示,其他同学点评。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青海花儿简介、《花儿与少年》歌词。

2. 黑板右侧:曲式结构、节奏和音阶特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花儿与少年》,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视频内包含正确的旋律、歌词和情感表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青海花儿音乐的特点,学会了演唱《花儿与少年》。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在拓展延伸方面,可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区的民族音乐,如:藏、蒙、彝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导入环节的实践情景引入2. 新课内容中的歌曲旋律、歌词学习3. 例题讲解中的曲式结构、节奏和音阶特点分析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的关键环节。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五单元《民间歌曲》,具体内容为《花儿与少年》。

本曲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青海花儿,歌词淳朴、旋律优美,充分展现了民间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青海花儿《花儿与少年》,感受其音乐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民间音乐知识,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歌词的发音和节奏把握。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音乐课本、笔、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青海花儿《花儿与少年》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音乐风格特点。

例题讲解:简要介绍青海花儿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发音和节奏。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指导、交流,提高歌曲演唱效果。

3. 歌曲分析(10分钟)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引导学生从音乐角度欣赏歌曲。

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课堂互动(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熟悉的民间歌曲,交流民间音乐的魅力。

5. 歌曲巩固(10分钟)集体演唱《花儿与少年》,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民间音乐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和欣赏民间音乐。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花儿与少年》2. 歌曲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歌词淳朴3. 民间音乐知识:青海花儿、民间歌曲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花儿与少年》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音乐和情感角度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浓厚。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范例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范例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三单元《民族音乐风》,具体内容为《花儿与少年》。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了解和学唱这首具有代表性的青海花儿,通过学习歌曲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海花儿的背景知识,培养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 学会演唱歌曲《花儿与少年》,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通过对歌曲的分析与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唱《花儿与少年》,把握歌曲的旋律和演唱技巧。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调和装饰音的演唱,以及对歌曲情感的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音响设备、黑板、PPT等。

学具:音乐课本、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青海花儿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青海花儿的特点和背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1)教师播放《花儿与少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特殊音调和装饰音。

(3)分小组练习,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其他组员给予评价和建议。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5分钟)(1)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如装饰音的演唱方法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小组合作演唱(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演唱,注意歌曲的和谐与统一,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称:《花儿与少年》2. 知识点:青海花儿、特殊音调、装饰音3. 歌曲结构:AABA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花儿与少年》,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视频文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仍存在音准和节奏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地区的花儿,对比分析其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儿和少年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儿和少年

花儿与少年一.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认识学习青海花儿,可以认识、分辨不一样的“花儿令”并总结花儿令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经过倾听、实践体验、模拟感觉,使学生可以认识青海花儿的特点。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赏识《花儿与少年》和认识“花儿的令”,使学生认识并喜欢青海民歌,培育学生参加音乐学习研究的兴趣与意识。

逐渐形成倾听音乐的优秀习惯。

二.要点难点【教课要点】倾听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及不一样花儿令,用不一样的方式找到不一样的“花儿令”在歌词、曲调、图形谱中的不一样特点。

【教课难点】在参加多种音乐对照性体验活动中,找到花儿令的特点和规律可以快捷的分辨出不一样的花儿令。

三.教课活动活动 1【导入】导入:今日,我要带着大家去一个漂亮而又熟习的地方,请看:播放视频(没错,这就是我们漂亮、可爱的家乡——青海过渡语 :(俗语说地灵人杰,这么美的地方自然会有好听地方歌曲),下边请一位同学来给我们演唱一首我们当地的青海民歌发问:他演唱的民歌我们称为——花儿再请问大家,你们知道我们青海有一首人人皆知的民歌叫——《花儿与少年》(引出课题)活动 2【讲解】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二、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1、让我们一同来看看漂亮奇特的青海。

(播放视频)2、初听歌曲《花儿与少年》(漂亮的地方自然会有好听的地方民歌。

让我们一同来倾听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歌曲简介:世纪50 年月,青海出了一个舞蹈--《花儿与少年》。

这个舞蹈,特别是其舞曲,以前风靡全国,《花儿与少年》交口称赞,外界哄传主创者是“西部歌王”王洛宾老先生。

其实,这首歌曲是当地音乐家“西北花儿王” 朱仲禄、吕冰我们以青海民间小调《蓝桥相会》《四时调》《五更鼓》为素材,共同创作出了抒怀歌舞《花儿与少年》。

后出处王洛宾老先生先生改编而成。

发问:歌曲描述的是如何感情?你以为歌曲为何会起名《花儿与少年》,歌曲中的“花儿”和“少年”分别只的是什么?3、学生活动:请你取出一张纸,边听边用线条记录下歌曲的旋律变化,试一试你能不可以经过你画的线条,找到歌曲的曲调特点。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歌从民间来》,主题为《花儿与少年》。

本节课主要学习《花儿与少年》这首歌曲,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民间音乐的旋律特点及演唱技巧。

具体章节内容为:歌曲《花儿与少年》的学习与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花儿与少年》的歌词和旋律,并能够熟练演唱。

2. 培养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了解《花儿与少年》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花儿与少年》的歌词、旋律及演唱技巧。

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及气息控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歌谱。

学生:音乐课本、歌谱、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民间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民间音乐的特色,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花儿与少年》。

2. 新歌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含义。

(2)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学习旋律。

(3)学生分组练习,相互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3. 歌曲演唱技巧讲解(10分钟)(1)讲解气息控制方法,示范演唱。

(2)讲解高音部分演唱技巧,示范演唱。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演唱,相互评价。

(2)教师选取学生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全体学生评价。

5. 歌曲背景介绍(10分钟)讲解《花儿与少年》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民间音乐文化。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花儿与少年》2. 歌曲旋律:五线谱展示3. 演唱技巧:气息控制、高音部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花儿与少年》,录制音频或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的演唱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花儿与少年》,使学生了解了我国民间音乐的旋律特点及演唱技巧,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选自人音八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回族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节课是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让学生在聆听中获得情感,凸显音乐学科的本体。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教师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情感与价值观:欣赏乐曲《花儿与少年》,感受乐曲优美旋律和富有律动、明快的节奏。

2、过程与方法:在听、议、唱、动等音乐实践过程中感受乐曲两个主题在节拍、情绪、旋律、内容等方面的不同表现,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

3、知识与技能:欣赏《花儿与少年》,了解花儿会,体验不同版本作品的特色,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的第一部分。

四、教学重难点1、体验速度和节拍的变化所产生的不同的音乐情绪。

2、有感情的演唱《花儿与少年》的第一部分。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运用多媒体,以聆听音乐为基础,以感受音乐为重点,以唱演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六、教学准备电钢琴、打击乐器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A段主题音乐,教师用堂鼓表现音乐思考:老师用什么节奏型来表现这段音乐的?出示节奏:X XX和0 XX2、学生练习并跟音乐表现设计意图:通过用节奏型为来表现A 主题,为下面的创编环节做好铺垫。

(二)新课学习1、播放微课视频,了解青海花儿2、聆听全曲思考:乐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讨论总结3 分段聆听(1)聆听A段思考:主题音乐出现了几次?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2)跟琴声学唱A主题(3)分组创编节奏型,用打击乐器表现A主题(4)聆听B主题思考: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音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5)感受体验三拍子舞蹈。

4 完整表现全曲设计意图:通过人声、音响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教学情境。

(三)课堂拓展1、播放阿宝演唱的《花儿与少年》问题:这首歌与乐曲哪个主题相似?2学唱歌曲第一段3布置作业设计意图:视听结合,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

2017春人音版音乐八下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word教案3

2017春人音版音乐八下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word教案3

《花儿与少年》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大概认识认识青海省;初步认识“花儿”;2.在倾听、试唱、沟通与互动中体验青海民歌民乐合奏版本《花儿与少年》的神韵;3.认识变换拍子,感觉变换拍子不同的音乐情绪。

教课要点: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等。

教课过程:一.导入1.我所认识的青海方案一:同学们,在上课以前老师要求大家经过查找资料认识青海省一些地理、民俗以及歌舞的资料,同学们都带来了吗?请展现出来沟通一下!方案二:课件封面用《花儿与少年》。

音乐停,发问:同学们,你知道老师课件里的歌曲的名字吗?这是一首青海省的民歌,同学们,你去过青海吗?你认识青海吗?老师采集了一些资料,做成了课件,我们一同来看看!2.青海省及“花儿会”资料随课件师现场讲解: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有着秀美的高峰,辽阔的草原,还有中国最美的淡水湖之一:青海湖;有有名的文成公主庙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并且青海省仍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起源地!(画面定格)咦!满山遍野都是人,他们在干嘛呢?你知道吗?谁猜猜看!其实啊,他们在开“花儿会”哪!“花儿”不是指我们生活中的漂亮花朵,“花儿”是中公民歌山歌的一种。

取名叫做“花儿” ,一是因为歌词、歌名中有大批的花名,二是各族老百姓对它的喜欢,所以叫“花儿” 。

在农历五六月间,各族百姓齐集在一同,展开“花儿会” 。

你看!他们在景色优美的山野间尽情放歌,你唱我答,可喧闹了,各处充满的是欢腾的情味。

3.听一听“花儿”片断。

(阿宝版本《花儿与少年》片断)4.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花儿与少年》外,同学们,你感觉还能够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歌舞、器乐,刚才赏识青海风光图片的时候)今日老师还带来一首乐器版本的《花儿与少年》给大家赏识。

二.感悟1.初听乐曲(1)同学们,假如你是小作曲家的话,你想用哪些乐器来表现这首乐曲呢?假如你是小作曲家,你想表现哪些漂亮的画面呢?(2)好,接下来我们一同来听听,你听到了哪些乐器在演奏?这首乐曲是什么样的情绪?假如你听到了特别带劲儿的地方请跟着音乐拍手,行吗?(听赏)(3)你感觉这首乐曲由几部分构成?中间一段不怎么好拍手了,什么原由呢?猜猜看!(好,老师弹奏此中的主题旋律,同学们再拍拍手试一试看!)是啊,节拍变换了!我们一同来看看,第一段用了四二拍,中间一段用了四三拍,最后一段呢?第三段的旋律和哪一段相像?节拍变换了,什么也变了呢?我们随老师的琴声再一同试着用“LA”唱唱主旋律!2.探究第一段的主旋律我们唱的速度和乐曲的速度有什么不同?(我们唱得慢,乐曲快)你感觉哪个更好些?为何?(本来速度变化了,情绪也跟着变化)我们再唱一遍快的体验一下!我们再唱唱第二乐段,这里用的是四三拍,同学们,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还记得吗?我们也来唱一唱这一段旋律!这一段给你什么不同样的感觉?情绪呢?看来,一首乐曲的速度产生变化,情绪也产生了变化;节拍产生了变化,乐曲的情绪也跟着变化,就像这首乐曲。

人音版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花儿和少年

人音版 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花儿和少年

花儿与少年一.教学目标1.大致了解了解青海省;初步了解“花儿”;2.在聆听、试唱、交流与互动中体验青海民歌民乐合奏版本《花儿与少年》的韵味;3.认识变换拍子,感受变换拍子不同的音乐情绪。

二.学情分析1.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已经明显提高,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出简单的乐曲。

2.学生对节奏的把握已经很准确,可以独立的区分2/4拍和3/4拍,以及能感受到在它们之间变换所产生的音乐效果。

三.重点难点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四.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花儿与少年教学过程:一、了解青海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神秘的地方,那里风景优美,民风质朴,人美歌甜,令人向往!这个地方就是青海。

同学们对青海有多少了解呢?请跟随我们的大屏幕了解一下老师:青海不单风景优美,而且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那里聚集着汉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萨拉、以及哈萨克等43个民族。

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各民族都是能歌善舞,姑娘更是淳朴美丽,人美歌甜。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由回族歌手演唱的青海民歌《四季调》。

在听的同时,看谁能知道,它是几几拍的歌曲,歌曲给你一种怎么的感受?(播放音乐花儿与少年)音乐停,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姑娘们去踏青的欢乐心情。

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这首歌是几几拍的呢,它的音乐情绪又是怎样的?(学生:四二拍的歌曲,音乐活泼欢快)所以我们听后也有一种快乐的心情。

下面让我们看着歌词再听一遍音乐,也可以跟着音乐哼唱,注意要唱出高兴喜悦的情绪来二、了解“花儿”除了这些乐器,你还能想出其他什么乐器来为乐曲伴奏吗?下面让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听整首乐器,看看都有哪些你熟悉的乐器,记得告诉老师(老师播放视频)音乐停:老师:你看出来了吗?都有哪些乐器呢?随着同学们的回答,打出幻灯片)同学们你们答对了吗?三、拓展音乐视野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花儿”并且欣赏了两种不同演唱形式的《花儿与少年》。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种形式吗?不单你们喜欢,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也喜欢,而且他们还改编了更多不同的形式版本,使乐曲的表现力更丰富了,每种版本都有它独特的特点,你们想不想听?老师:好,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播放幻灯片)每种版本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觉1、首先让我们听一下女子十二乐坊带来的乐曲,女子十二乐坊融入很多现代元素在音乐里,所以我们听起来感到乐曲特别的富有现代感2、那管弦乐合奏呢,又是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播放音乐)音乐的一出来就把我们带到一种清新浪漫的意境中,像是漂亮的姑娘和小伙子在对情歌,那么的浪漫,富有情调。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山野放歌《花儿与少年》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八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 山野放歌《花儿与少年》教案

《花儿与少年》教案达川区桥湾初级中学夏林教材分析《花儿与少年》是人音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首根据青海民歌改编的电声作品。

乐曲的结构是:引子+A+B+A1+尾声。

让学生体会乐曲中的速度和情绪的变化;熟练的掌握2/4、3/4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内容:欣赏《花儿与少年》的不同版本。

体会乐曲中的速度和情绪的变化。

熟练的掌握2/3、3/4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目标:学生在欣赏、律动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同时了解单三部曲式。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随着视频走进青海,去领略那里的美景,去感受那里的民歌——《花儿与少年》。

介绍“花儿”师:“花儿”发源于青海,指如花似玉的姑娘,女青年演唱叫花儿,男青年演唱叫少年。

讲解花儿(边出示幻灯“花儿”介绍边说)播放音频《花儿与少年》,欣赏歌曲时你可以随乐哼唱、也可以律动,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歌曲有几个乐段,并简单讲解引入主题逐段欣赏。

三、欣赏电子合成器《花儿与少年》师生分段听旋律,分析乐段。

1、出示A段谱例,带着问题聆听(情绪轻快、活泼)请同学们用拍手+响指的方式为第一乐段伴奏,引出乐段的节拍规律,(2/4拍强弱弱)3.“A段”游戏,可以把身体的律动加进来,咱们来做个小游戏一一传递铃鼓。

要求: 邀请八名同学上讲台面对面互相传递,强拍铃鼓在自己面前,弱拍把铃鼓递出去,其余同学为伴奏组,用刚刚拍手+响指的方式为传递组伴奏,考验大家的配合能力。

师过渡语:做得真不错,你们已经掌握了2/4的强弱规律了。

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B段。

出示B段乐谱,请同学们小声哼唱,感受乐曲变化,带着问题聆听(优美抒情,稍慢),B段是四三拍,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弱)恩,它的节奏很平稳,而且速度比A段慢,所以我们感觉这段曲调很优美抒情,(过渡:)第二乐段非常具有歌唱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人音版初中音乐 花儿与少年 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 花儿与少年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欣赏多种版本的《花儿与少年》,感受音乐在不同的表现形式下所体现的审美情感;2、熟练视唱主题音乐,初步了解青海民歌花儿的特点;3、运用律动、打击、创编主题旋律等形式感受乐曲三个部分在节拍、节奏、情绪、旋律等方面的变化,体验《花儿与少年》独特的民歌韵味。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

所以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较之小学有一定的深度,教学方法上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亲身参与等方式来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3重点难点1、用听、唱、想、动、编、变等不同的形式表现和感受乐曲优美的旋律和富有动感、明快的节奏。

2、创编节奏和改编旋律。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初识“花儿”,初步了解“花儿与少年”欣赏天使合唱团演唱的《花儿与少年》的音频,初步感知《花儿与少年》。

1、组织交流:你感受到这首青海民歌的情绪是怎样的?2、简单分析对花儿的理解。

(花儿是指姑娘,花儿是山歌的一种。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声乐版的《花儿与少年》,感受民歌的情绪,简单了解花儿的体裁。

活动2【活动】浅探“花儿”,感知作品整体特点师:《花儿与少年》在青海民歌中是流传最广的民歌,除了用歌声来表现这首作品,你认为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1、听赏电子合成器演奏的《花儿与少年》,PPT出示问题:(1)整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变化的?(2)你在欣赏乐曲时联想到了什么画面?(3)乐曲可以分为几段?赏完乐曲后逐一解答问题。

2、简单了解电子合成器。

(师生问答式)设计意图:对作品结构和情绪变化的认知,帮助学生建立对作品完整性的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由感性欣赏到理性欣赏的审美能力。

活动3【练习】剖探“花儿”,听唱、律动与创编体验赏析第一段:1、聆听老师电子琴弹奏引子和第一段并思考: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节拍?情绪是怎样的?2、第一段的情绪为什么那么活泼欢快?这段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场景?师生交流:二四拍的节奏富有节奏感;旋律的音符比较密集,大多为十六分音符,节奏快情绪也欢快。

人音版音乐八下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1

人音版音乐八下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1

人音版音乐八下第3单元欣赏《花儿与少年》教案1教学内容:欣赏《花儿与少年》的不同版本,及其它青海民歌。

教学目标: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师:今天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一段歌曲大串联,大家听一听里面有几首歌曲?如果有熟悉的能不能学唱两句或者说说个歌曲给你的感觉。

(播放视频、学生回答)师:你听的真仔细,能不能学唱两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歌曲的风格迥异。

总结加导入:其实老师刚刚播放的都是我们全国各地风格各异的民歌,那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青海的民歌《花儿与少年》,请同学们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歌曲的情绪。

播放视频《花儿与少年》(男女二重唱)[视频为最后一段]1、请学生先说演唱形式。

2、再说情绪(快乐,活泼)。

二、介绍“花儿”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那边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纯朴:就是用自己喜爱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花儿代表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可能回答:美丽的姑娘)师:对了,花儿就是指如花似玉的姑娘,其实花儿不光是指姑娘,由于青海地域广阔,所以流传着许多风格的民歌,“花儿”也是民歌的一种,青海的花儿一般是在山里和田间歌唱的。

(边出示幻灯“花儿”介绍边说)三、欣赏器乐版《花儿与少年》(古筝独奏)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完整听赏乐曲,学生回答演奏形式(古筝)1、师:真棒,你听出了是筝的演奏,其他同学听出了吗?(表扬全体)它确实是筝,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的乐器,它叫新筝,是在古筝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幻灯出示新郑古筝对比照片,及新筝的简单介绍)师接着说:你看,它有两排琴码,所以旋律音更丰富,音色也更饱满,如果说古筝是美丽的黑白照片,那么新筝就是色彩丰富的彩色照片。

《第三单元 山野放歌 花儿与少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山野放歌 花儿与少年》作业设计方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

《花儿与少年》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花儿与少年》这首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

2.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作业内容1. 歌曲练习:学生需反复聆听《花儿与少年》这首歌曲,熟悉其旋律和节奏。

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跟唱并练习歌曲中的难点部分,如高音和快速节奏的转换。

2. 乐器演奏: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如口琴、竖笛等)演奏《花儿与少年》的旋律,以提高自身的乐器演奏技巧。

3. 音乐欣赏:学生需搜集有关“花儿”和“少年”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音乐风格和流派,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

4. 创作活动:学生可尝试根据《花儿与少年》的旋律,创作一首新的歌曲或一段简单的舞蹈。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自身的音乐素养。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业成果。

2. 作业成果应体现出学生对于《花儿与少年》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学生应积极参与作业评价,互相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4. 鼓励创新和尝试,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情况、音乐表现、创新性、参与度等。

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3. 评价结果反馈:对于优秀的作业成果,将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将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积极反馈自己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和收获,以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2. 学生之间应互相交流和学习,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共同提高音乐素养。

3. 教师应对作业反馈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便于更好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通过这个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花儿与少年》这首歌曲,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和歌唱技巧,同时也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增强自己的音乐素养。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优质教案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优质教案1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花儿与少年》优质教案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章《民族音乐》中的《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青海花儿,歌曲以生动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展现了少年时期的纯真情感。

详细内容将围绕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花儿与少年》的旋律、节奏及歌词,能够熟练演唱。

2. 了解青海花儿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花儿与少年》的旋律、节奏及歌词演唱。

难点:歌曲中青海花儿独特的节奏型及装饰音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播放青海风光片,让学生了解青海的美丽风光,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花儿与少年》。

2. 新课内容展示:教师演唱《花儿与少年》,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同时,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特点,讲解歌词含义。

3. 旋律教学:教师引导学生用“啦”字跟唱旋律,逐句教学,纠正音准、节奏问题。

4. 歌词教学:学生跟随教师逐句学唱歌词,注意发音及情感表达。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装饰音、节奏型,进行讲解和示范。

7. 随堂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歌曲演唱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花儿与少年》2. 歌曲旋律、节奏特点3. 歌词内容4. 青海花儿相关知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花儿与少年》,录制视频。

2. 答案:学生提交的视频中,能正确演唱歌曲《花儿与少年》,节奏、音准、情感表达均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节奏及歌词,但在情感表达方面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了解更多关于青海花儿的知识,欣赏其他民族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1)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三单元《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1)

《花儿与少年》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回族音乐作品《花儿与少年》,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加深民族团结的认知,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56个民族亲如一家,进一步提高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二、教学准备钢琴、锣鼓等相关乐器!三、教学重难点用简易乐器合奏相关乐句及创编第二声部乐句并合唱!创编舞蹈动作,以肢体语言与合唱、合奏同时进行,声情并茂的流畅抒情演绎《花儿与少年》!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56个民族、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亲如一家,让我们到音乐中去感受吧”(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2.设问,“同学们这首歌曲《爱我中华》的意义是什么!(正能量,民族团结)”“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与风俗。

那么在音乐方面,又有怎样的特点呢!哪位同学能够说一说?”(引导,例如这首歌曲,我唱一段《青藏高原》,藏族音乐高耸飘逸,我再唱一段《蒙古人》,蒙古族音乐宽广豪迈)!3.“同学们,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每当外敌入侵之时,每当国家危难之际,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抛头颅,洒热血,救国救民,保家卫国!这个伟大的民族,就是回族!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音乐的世界,去聆听回族音乐作品《花儿与少年》!”(PPT课件播放)4.“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再次聆听,听一听,看一看,找一找,这首音乐作品有什么特点”!(“花儿”为回族民歌山歌,在西北民歌的海洋中,绚丽芬芳的“花儿”开得最为光彩夺目)在山歌中,“花儿”(亦称“少年”)这种高腔山歌在西北地区流传广泛。

对唱中,女方为“花儿”,男方为“少年”。

音调高亢,韵味悠长。

5.提问,“同学们,这首民乐合奏的音乐作品,你能听出来有哪些乐器?”6.接下来伴随着这首美妙的音乐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用闭口音“嗯”轻声的唱一唱(范唱,提示歌唱时自然吸气吐气。

钢琴伴奏同学生一起模唱主旋律曲调曲调)7.男女声分角色“嗯”“哩”加第二声部示图模唱主旋律曲调,钢琴伴奏!8.“接下来,我想请几位同学,到这里来(指定位置,分别给予锣鼓等打击类乐器,指导试奏一次主旋律)掌声鼓励”!9.“同学们,让我们轻轻的拍动双手,男女声分角色,和他们一起唱起来吧”(“嗯”“哩”双声部主旋律,我弹钢琴,唱奏同步)10.“同学们,真的很棒,让我们全体起立,(示范舞蹈动作,在拍动双手的基础上加入简单的舞步)唱起来,跳起来、演奏起来吧,大家一起说,快乐!快乐!(播放PPT)五、总结“同学们,我们的祖国56个民族、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我们要团结一心,努力学习,建设我们的祖国,请大家和我一起高呼,祖国,我爱你!这节音乐课,你们快乐吗,让我们把快乐的歌声带出教室,把快乐和友谊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 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花儿与少年》教案教学目标:1、学唱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并与《四季调》进行对比分析、欣赏。

2、进行《花儿与少年》舞蹈的欣赏、学习和重新创编,能由“景”而想,因“情”而动,能随着《花儿与少年》的音乐即兴或在集体设计的表演动作中起舞。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了解青海湖,两首歌曲的对比欣赏。

教学准备:《花儿与少年》、《四季调》的音乐光盘、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查找地图,认识青海省1、提问: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平常非常爱看课外书,老师今天想来考考你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第一大河叫什么名字吗?第二大河呢?(学生交流:第一大河是长江,第二大河是黄河)2、师:那你们知道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吗?让我们一起来查一查地图吧。

(点击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学生在地图上寻找江河的源头,长江源头――沱沱河,黄河源头――卡日曲,并找到他们的源头都属于我国的青海省)3、了解青海你知道哪些和青海有关的资料?学生交流:青海省的首府、位置等。

学生说不到的知识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如青海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中南部,地处青藏高原、长江、黄河上游,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生活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二十多个民族。

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青海省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青海的宗教主要有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藏族、蒙古族、土族信仰藏传佛教,回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中国西北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具有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塔尔寺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喇嘛寺之一,寺院殿宇相连,白塔林立。

瞿昙寺是明代建筑,回廊墙面上的壁画堪称一绝……二、走进青海湖,感受美丽故事、迷人音乐。

1、美丽的传说故事。

在我国的锦绣山川里,有着许多广为人知的传说故事,同样,青海湖也有着它的美丽传说,你知道吗?(老师讲一个汉族关于青海湖的故事,并告诉学生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不同的传说故事,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询。

)2、走进青海湖。

教师:传说是美丽的,青海湖究竟什么样呢?(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教师补充:①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世界第二大湖,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四周环山。

《第三单元 山野放歌 花儿与少年》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山野放歌 花儿与少年》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下册

《花儿与少年》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花儿与少年”,是初中音乐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感受《花儿与少年》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花儿与少年》的创作背景、歌曲结构和歌词含义,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演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魅力,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评价任务1. 评价学生对《花儿与少年》的创作背景和歌词含义的理解程度,可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分享等方式进行。

2. 评价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能力,可通过学生单独或小组演唱、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

3. 评价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程度,可通过课堂互动、小组活动等方式进行观察和评价。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花儿与少年》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了解背景:介绍《花儿与少年》的创作背景、歌曲结构和歌词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

3. 聆听歌曲: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体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

4. 学习歌唱: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学习基本的歌唱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

5.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倾听、互相评价,提高音乐表现能力。

6. 课堂展示:每组选择代表进行演唱,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花儿与少年》的创作背景、歌曲结构和歌词含义的理解程度。

2. 作业: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花儿与少年》,并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如绘画、舞蹈等。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歌唱技巧、音乐表现能力和文化理解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花儿与少年-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花儿与少年-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花儿与少年-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唱出《花儿与少年》这首歌曲的主旋律2.了解歌曲的基本形式和乐器编配3.了解“花儿与少年”的创作背景和意义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2.提高学生的视唱和听力水平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艺修养2.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友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2.创作背景和艺术意义的理解和分析难点:1.歌曲的合唱编排和伴奏演奏技巧2.情感表达和体验的深化与升华课前准备:1.整理好歌词、曲谱、伴奏和视频资料2.安排好合唱和伴奏的练习时间和场地3.准备好教学用具和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第一节课:了解歌曲的形式和编配1.引入歌曲《花儿与少年》的演唱视频2.分析歌曲的基本形式和节奏特点3.介绍歌曲的乐器编配和音乐风格4.鼓励学生参与歌曲的评析和讨论5.练习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第二节课: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1.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情感表达和体验2.解读歌词和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3.讲解唱法和发声技巧,如气息控制和喉部调整4.练习歌曲的合唱编排和声部分配5.分角色演唱和合唱切换练习第三节课:表演歌曲、评价和总结1.安排演唱和表演歌曲的时间和地点2.培训学生的细节表现和整体效果3.回顾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4.欣赏其他版本的歌曲演唱,进行对比和分析1.对学生进行口头和书面评价,包括演唱、表演和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2.分析学生的表现和成长,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3.对教学效果进行总体评估,整理教学经验和教学材料,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五、拓展延伸1.在本次教学活动后,可以开展音乐沙龙、歌曲比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音乐兴趣和文艺氛围。

2.可以邀请专业音乐人或演唱家来校指导教学,开展音乐交流和演出活动。

3.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创作和编配歌曲的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三单元山野放歌《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山野放歌《花儿与少年》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欣赏学习,同学们感受到了我国多个民族多个民歌的艺术
风格。
单元标题 第 3 单元 山野放歌(第 4 课时)
学习内容 欣赏《花儿与少年》
1.通过欣赏《花儿与少年》,感受到乐曲主题的情绪、速度,以及描绘的
画面,了解“花儿”的相关知识,感受到民间歌曲的魅力,逐步增强对民族
音乐的热爱之情。
素养目标
2.通过对《花儿与少年》的欣赏,并配以讨论、分析、合作等方法,学
生能够了解花儿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总结:歌曲情绪优美、欢快地,速
度为小快板。
2.教师复播歌曲,并提问乐曲的演 (古筝)
奏乐器有什么。
总结:乐曲是一首管弦乐合奏,乐
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不仅展现了青
海民歌的艺术魅力和舞蹈音乐的风格
特点,还充分发挥了器乐的丰富表现
力。接下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聆听第
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3.了解“花儿”相关知识,了解作品结构,感受乐曲主题的情绪、速度
以及旋律特点,并能简单哼唱乐曲主题。
学习重难 了解“花儿”相关知识,感受乐曲主题的情绪、速度以及旋律特点。

了解乐曲结构,能简单哼唱乐曲主题。
学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备课 修改意见
新课导入
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茉莉花》 学 生 回 答 : 新 说 一 说 对 西
《龙船调》,并提问:这都是什么地区 疆、江苏、湖北。 部 有 哪 些 了
的民歌?
解,能举出几
总结:同学们的音乐曲库知识储备
首西部歌曲。
非常丰,顺势揭示课
题《花儿与少年》。
师生活动 初步感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儿与少年》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花儿与少年》的不同版本,及其它青海民歌。

教学目标:
学生在欣赏、伴奏等音乐活动中,接触具有民间特色的代表性音乐作品,扩大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
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
师:今天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一段歌曲大串联,大家听一听里面有几首歌曲?如果有熟悉的能不能学唱两句或者说说个歌曲给你的感觉。

(播放视频、学生回答)
师:你听的真仔细,能不能学唱两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出歌曲的风格迥异。

总结加导入:其实老师刚刚播放的都是我们全国各地风格各异的民歌,那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青海的民歌《花儿与少年》,请同学们听听歌曲的演唱形式和歌曲的情绪。

播放视频《花儿与少年》(男女二重唱)[视频为最后一段]
1、请学生先说演唱形式。

2、再说情绪(快乐,活泼)。

二、介绍“花儿”
师:快乐的歌曲在青海的草原和山间被那边纯朴的人们传唱,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也非常的纯朴:就是用自己喜爱的歌曲,很多情歌就是这么来的,其实这首《花儿与少年》就是一首情歌,那么花儿代表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可能回答:美丽的姑娘)
师:对了,花儿就是指如花似玉的姑娘,其实花儿不光是指姑娘,由于青海地域广阔,所以流传着许多风格的民歌,“花儿”也是民歌的一种,青海的花儿一般是在山里和田间歌唱的。

(边出示幻灯“花儿”介绍边说)
三、欣赏器乐版《花儿与少年》(古筝独奏)
师:经典传统的民歌也常被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器乐版的《花儿与少年》,你听听是什么乐器演奏的,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完整听赏乐曲,学生回答演奏形式(古筝)
1、师:真棒,你听出了是筝的演奏,其他同学听出了吗?(表扬全体)
它确实是筝,在这里老师给大家介绍一种新型的乐器,它叫新筝,是在古筝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幻灯出示新郑古筝对比照片,及新筝的简单介绍)
师接着说:你看,它有两排琴码,所以旋律音更丰富,音色也更饱满,如果说古筝是美丽的黑白照片,那么新筝就是色彩丰富的彩色照片。

“那乐曲的情绪是如何来变化的?”
2、学生边回答,师边切出每部分的一小段旋律,学生说:一开始很慢……师“是不是这一段?这是歌曲的开头是引子的部分还没有进入主旋律”“这一段情绪非常的欢快是歌曲的第一段,A段”依次介绍,出示ABA结构。

3、师:“其实情绪的变化和乐曲的速度和节拍是有关系的,让我们跟着乐曲感受一下情绪不同的两段它们的拍子和速度的变化”。

学生跟着乐曲感受速度与节拍的变化(多媒体出示表格)
学生回答,师表扬。

总结:
A段是二四拍,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师范唱,接着说:所以节奏感很强很欢快。

B段呢是三四排,它的强弱规律是?(生:强弱弱)恩,它的节奏很平稳,师范唱,而且速度比A段慢,所以我们感觉这段曲调很柔美祥和,(过渡:)非常具有歌唱性,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我们先来唱五线谱,老师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仔细听”。

A 跟老师一句一句唱五线谱,个别难点句可以反复唱下,基本唱连贯
B 用la连起来唱一唱,遇到唱得不好的,回过头来单独唱谱,纠错。

C完整唱,老师对声音作要求(注意换气位置声音扬出来等等),唱好。

4、过渡:大家唱的真好,让我觉得B段更优美了,那么非常欢快的A段大家换个方式来体验,让我们为歌曲来伴奏吧(大家身上带乐器了吗),没关系,我觉得大家的身体就是最好的乐器,我们可以通过踩地,拍腿拍手来伴奏,请同学们听着A段来创编你的节奏,呆会请同学来展示”
听乐曲A段,生创编,展示。

师整合:大家的创作给老师带来了灵感,你们看这样怎样?(和学生一起打节奏)
5、融入乐曲:A段声势表演,B段跟着哼唱。

四、结束
同学们,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经典动听的民歌,它们就像是明珠一样镶嵌在我们这
块土地上,如果大家能留心采集,它将成我们宝贵的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