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镁和铝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封面及目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一册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二章碱金属第一节钠第二节钠的化合物第三节碱金属元素第三章物质的量第一节物质的量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第四章卤素第一节氯气第二节卤族元素第三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三节元素周期表第四节化学键第三节硫酸第四节环境保护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第一节碳族元素第二节硅和二氧化硅第三节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题总复习题学生实验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实验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实验三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五氯、溴、碘的性质氯离子的检验实验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实验七浓硫酸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实验八实验习题彩色插图3元素周期表彩色插图1彩色插图2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 化学第二册第一章氮族元素第一节氮和磷第二节氨铝盐第三节硝酸第四节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第五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二章化学平衡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节化学平衡第三节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第四节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三章电离平衡第一节电离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本章小结复习题第四章几种重要的金属第一节镁和铝第二节铁和铁的化合物第三节金属的冶炼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五章烃第一节甲烷第二节烷烃第三节乙烯烯烃第四节乙炔炔烃第五节苯芳香烃第六节石油的分馏第六章烃的衍生物第二节乙醇醇类第三节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第四节苯酚第五节乙醛醛类第六节乙酸羟酸本章小结复习题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淀粉纤维素第三节油脂第四节蛋白质本章小结复习题第八章合成材料第一节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第二节合成材料第三节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本章小结(图)总复习题学生实验实验一氨的制取和性质氨离子的检验实验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实验三电解质溶液实验四中和滴定实验六原电池原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验七乙醇、苯酚、乙醛的性质实验八乙酸乙酯的制取肥皂的制取实验九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实验十蛋白质的性质实验十一实验习题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三册第一单元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第一节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第二节金属晶体实验一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复习题第二单元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第一节胶体第二节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单元小结第三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第一节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第二节离子反应的本质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第四节燃烧热和中和热实验二中和热的测定单元小结第四单元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节电解原理第二节氯碱工业实验三电解饱和食盐水单元小结复习题第五单元硫酸工业第一节接触法制硫酸第二节关于硫酸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讨论单元小结第六单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第一节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四硫酸亚铁的制备第二节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五红砖中氧化铁成分的设计第三节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六明矾的检验实验七几组未知物的检验第四节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实验八实验习题单元小结复习题总复习题附录本册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金属的物理性质
第二章镁铝第一节金属的物理性质目标:1,了解金属的分类.2,理解金属晶体的结构特点,金属键的概念.并能解释金属单质的一些特性.3,比较四类晶体在结构,物性上的异同.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难点:金属键,金属晶体.引入:金属之重要性.新授:(一.)概述一.元素: 占4/5在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里,大约有五分之四是金属元素。
这一章主要学习两种重要的轻金属镁和铝。
二.分类:金属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在冶金工业上,人们常把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包括铁、铬、锰)和有色金属(铁、铬、锰以外的金属)两大类。
人们也常按照密度大小来把金属分类,把密度小于4.5g/cm3的叫做轻金属(如钾、钠、钙、镁、铝等);把密度大于4.5g/cm3的叫做重金属(如铜、镍、锡、铅等)。
此外,还可把金属分为常见金属(如铁、铝等)和稀有金属(如锆、铪、铌、钼等)。
板书:黑色金属仅: 铁.钴.镍有色金属介绍:铁的外观颜色,(与命名有关)铁与人类历史的发展.轻金属以密度4.5为界重金属介绍:重金属及其盐的毒性,如:铜绿;汽油中的铅; 但注意BaSO4.BaCO3的差别.常见金属稀有金属介绍: 稀有金属元素及其应用前景;我国占有世界上的绝大部分资源.三.通性:金属有许多共同性质,像有金属光泽、不透明、容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等。
(二.)金属键.金属晶体.一.概念:怎样解释金属的这些共同性质呢?金属(除汞外)在常温下一般都是晶体。
用X射线进行研究发现,在晶体中,金属原子好像硬球,一层一层地紧密堆积着。
数学方法可计算出,一定大小的原子,什么方式堆积是最紧密的堆积。
观察与计算一致.问题:金属原子之间为什么能.且都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呢?假设:因为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易失去,原子失去电子后就成为金属阳离子和很多的电子,称这些电子为自由电子,那么,在金属晶体中,其立体模型想像为:如图:金属离子浸在雾一样的自由电子之中.分析金属阳离子的受力情况,引出如下概念:金属键---------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金属晶体--------由金属键形成的晶体.二.解释金属的通性.1.导电. 关键词:电场中,自由电子定向运动.2.传热. 关键词: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碰撞而交换能量.3、可延展关键词:形变末破坏金属键。
镁和水反应的问题
镁和水反应的问题关于金属和水的反应,在新课标教材《必修1》的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里作了专门讲述,除此之外,教材里再没有提起这个问题了。
但是在这一节里,只是作了一个钠和水的实验,附上了一张“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照片,教材正文从未提到金属镁,连习题里几乎都未涉及到,只在这一章的总复习题的最后一个题里计算5.1克镁铝合金中镁和铝的含量。
如果老师不在平时的训练题中扩大知识面,不仔细总结和强调金属和水反应的规律,那么关于镁和水反应的问题学生就有些陌生,当然,肯定地说,绝大多数高三学生早已有了这个知识点:镁不能和冷水反应,只能与沸水反应生成氢气。
但是,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1的第5个选择题,有一个选项关系到镁和冷水反应的问题,原题是:“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答案D项是正确的。
有的直接说镁和水可以起这个反应,但电池是在冷水条件下进行的,这就和镁不能和冷水反应相矛盾了,本文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原来,有一个水解的条件隐藏其中,先是由于A项中生成的Mg2+要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故有两个反应同时进行:Mg2++2H2O== Mg(OH)2+2H+Mg+2H+== Mg2++H2↑合并两个反应得Mg+2H2O== Mg(OH)2+ H2↑所以D 对。
如果没有A项的反应,D 项是不可能发生的,镁比较活泼,在MgCl2、NH4Cl溶液里很容易发生这个反应,在FeCl3溶液里更容易发生,都是由于Mg2+水解增大了H+的浓度,而镁只需要这样的H+浓度就能顺利反应了。
这几年,盐类的水解都是考点,但都不是专门的考题,都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时要注意考题的综合性和思维的细致性。
《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第四章: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
19:46
三、硫和硫的主要化合物
• 硫化氢能被碘氧化生成单质硫,被氯氧化 生成硫酸。 H2S + I2 = 2HI + S↓ H2S + 4Cl2 + 4H2O = 8HCl + H2SO4 • 硫化氢的水溶液能够使石蕊试液变为浅红 色。它是一种弱酸,叫做氢硫酸,具有酸 的通性。
19:46
三、硫和硫的主要化合物
•
19:46
二、卤素单质的性质和制法
(一) 物理性质 (二) 化学性质 1. 与金属反应: 在室温下,卤素单质可与镁、铁、铜等金 属反应。例如 Mg + Cl2 = MgCl2 • 卤素单质与金属反应的作用活泼性顺序为: 卤素单质与金属反应的作用活泼性顺序为: 氟> 氯 >溴 >碘。 • • • •
• 6. 碘的特性 • 单质碘遇到淀粉显蓝色,这是碘的特殊性 质。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对碘和淀粉进行相 互检验和鉴别。
19:46
二、卤素单质的性质和制法
• (三)制法 • 卤素单质的制法主要有电解熔盐法、化学 制备法等。
19:46
三、卤化氢和卤化物
• (一)卤化氢 • 卤化氢的通式为HX,通常为气态。它们都有刺激 卤化氢的通式为HX,通常为气态。它们都有刺激 性气味,有一定的毒性,HF的毒性最强。 性气味,有一定的毒性,HF的毒性最强。 • 卤化氢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HF在很高的温度下 卤化氢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HF在很高的温度下 都不容易分解。 • 卤化氢的水溶液称为氢卤酸。酸性和还原性随着 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
19:46
三、卤化氢和卤化物
• (二) 卤离子的检验 • 在实验室常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来检 验卤素离子: Ag+ + Cl- = AgCl↓(白色) AgCl↓(白色) Ag+ + Br- = AgBr↓(浅黄色) AgBr↓(浅黄色) Ag+ + I- = AgI↓(黄色) AgI↓
第四章第一节第1课时课件.ppt
电解 (Ⅳ):先从光卤石中提取 MgCl2,再电解 MgCl2:MgCl2=====
Mg+Cl2↑,符合④。
学习·探究区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2.工业上冶炼金属一般用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选
用不同方法冶炼不同金属的主要依据是
(C )
A.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本
课 栏
B.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 A.2HgO=====2Hg+O2↑
本 课
B.4Al+3MnO2=高==温==2Al2O3+3Mn
栏 目 开
△ C.H2+MgO=====Mg+H2O
关
高温
D.4CO+Fe3O4=====3Fe+4CO2
解析 根据金属的冶炼规律,Hg 可用热分解法;Mn 属于高 熔点金属,可用铝热法;Fe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在中间 位置,可用热还原的方法,还原剂可用 CO;Mg 比 H2 活泼, H2 不能和 MgO 反应,故 C 选项错误。
教学重难点:金属的冶炼和铝热反应的原理。
知识·回顾区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K――C―a―N―a―M―金g―A属―l―Z活―n动―F性―e S―由n―强P―b―逐H―渐―C减―u―弱H―g―A―g―P―t―A→u
本 举例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给你哪些判断与依据。
氯酸钾:_助__燃__剂__,__为___镁__条__继__续__燃__烧___提__供__氧__气__,__引___发__铝__热__反。应
(4)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证明生成物中有金属铁? 用磁铁吸引生成物,磁铁上有黑色物质被吸附,则证明
生成物中有金属铁。
学习·探究区
归纳总结
第四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第一节第3课时 卤素
A. HF
B. H3O+
C. NaH
D. H2O2
C
6.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
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B
A. x+2
B. x+4
C. x+8
D. x+18
7.已知A、B是周期表中同主族相邻两元素,A、B所在 周期分别有m、n种元素。若A的原子序数为x,则B的原 子序数可能为:①x + m A、①③ B、①④ ②x – m C、②③ ③x + n ④x - n D、①②③④
相似性
递变性
有颜色,密度小,熔沸点都较低。 颜色:逐渐加深;状态:气 液 固;
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依次增高。
⑶.卤素的原子结构特点
1 2 3 4 5 6 7 IA H 原子结构 核电 最外层 电子 原子半径 简图 荷数 电子数 IVA 层数 VA /nm IIIA VIA 1 氢 IIA Li Be B C N O 9 5 硼 6 碳 7 0.071 7 2 氮 8氧 3锂 4铍 Na Mg Al 0.099 17 13铝 14硅 15磷 16硫 7 Si3 P S · · IB · IVB IIB 11 钠 12镁 IIIB Sc Ti K Ca Cu Zn Ga 0.117 35 31镓 32锗 33砷 34硒 7 Ge4 As Se 29 铜 30锌 19 钾 20钙 21 钪 22钛 Y Rb Sr In 53 49铟 50锡 51锑 52碲 7 Sn5 Sb Te 0.133 37 铷 38锶 39 钇 Cs Ba La-Lu Tl Pb Ga Po 0.149 85 81铊 82铅 83铋 84钋 7 6 55 铯 56钡 57-71 镧系 * * Fr Ra Ac-Lr 推测卤素的原子结构、性质有何异同? * * 113 114 115 116 87 钫 88镭 89-103 锕系 VIIA F 9氟 Cl 17氯 Br 35溴 I 53碘 At 85砹 0 He 2氦 Ne 10氖 Ar 18氩 Kr 36氪 Xe 54氙 Rn 86氡 * 118?
第一节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原电池第1课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建构1.认识化学能转化电能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2.能分析、解释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知识梳理』一、原电池1.概念: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1)具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2)合适的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
(4)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1)实验现象。
①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②锌片逐渐溶解。
③铜片上有红色物质沉积。
④将盐桥取出,电流表指针回到零点。
(2)工作原理。
电极Zn电极Cu电极电极名称负极正极得失电子失电子得电子电子流向流出流入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Zn-2e-===Zn2+Cu2++2e-===Cu总反应式Zn+Cu2+===Zn2++Cu4.盐桥:盐桥中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胶,离子在其中自由移动。
[微自测]1.为了避免锌片与Cu2+直接接触发生反应而影响原电池的放电效率,有人设计了如下装置,按要求完成以下填空:(1)此装置工作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电池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以上电池中,锌和锌盐溶液组成________,铜和铜盐溶液组成________,中间通过盐桥连接起来。
(3)电池工作时,硫酸锌溶液中SO2-4向________移动,硫酸铜溶液中SO2-4向________移动。
(4)此盐桥内为饱和KCl溶液,盐桥是通过________移动来导电的。
在工作时,K +移向________。
解析该装置为锌铜原电池,总反应式为Zn+Cu2+===Cu+Zn2+,电池工作时,观察到①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②锌片不断溶解,③铜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其中Zn与ZnSO4溶液组成锌半电池,Cu与CuSO4溶液组成铜半电池。
电池工作时,ZnSO4溶液中SO2-4向负极(锌电极)移动,CuSO4溶液中SO2-4向盐桥移动,而盐桥中的K+向正极区(CuSO4溶液)移动,Cl-向负极区(ZnSO4溶液)移动,这样靠离子的移动形成闭合回路。
铝电解培训教材概要
电解铝生产培训教材工艺篇安全技术部第一章铝电解概述第一节铝电解发展及现状铝(Aluminium)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地壳中铝的含量约为7.5%,仅次于氧(O)和硅(Si),居第三位,在各种金属元素当中,铝居首位。
铝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但是自然界中发现了少量元素状态的铝,与其他矿物共生。
含铝的矿物总计有250多种,其中主要的是铝土矿、高岭土、明矾石等。
我国开采和利用铝矿有悠久的历史,很早就开始从明矾石提取(古称矾石),供医药及工业上使用。
汉代《本草经》一书中记载了16中矿物药物,其中就包括矾石、铅丹、石灰、朴硝、磁石。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了矾石的制造和用途。
金属铝最初用化学法制取。
1825年,丹麦Oersted用钾贡还原无水氯化铝,得到一种灰色的金属粉末,在研磨时呈现金属光泽,但当时未能加以鉴定。
1827年,德国Wohler 用钾(K)还原无水氯化铝,得到少量细微的金属颗粒。
1845年,他把氯化铝气体通过熔融的金属钾表面,得到金属铝珠,每颗铝珠的质量为10~15mg,于是铝的一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得到了测定。
1854年,法国Deville用纳代替钾还原NaCl-AlCl3络合盐,制取金属铝。
钠和钾同为一价碱金属,但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钾小,制取1Kg铝所需的钠大约是3.0~3.4Kg,而用钾大约需要5.5Kg,故用钠比较经济。
当时称铝为“铝土中的银子”1855年,Deville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12块小铝锭,总量约为1 Kg。
1854年,在巴黎附近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炼铝厂。
1865年,俄国Beketob提议用镁还原冰晶石来生产铝。
这一方案后来在德国Gmelingen铝镁工厂里被采用。
自从1887~1888年电解法炼铝工厂开始投入生产后,化学法便渐渐停止了,在此之前的30多年内采用化学法总共生产了200T铝。
原来在采用化学法炼铝期间,德国Bunsen和法国Deville继英国Davy之后研究电解法炼铝。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节原子结构二.教学目标:1.A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Z某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和常识。
3.理解电子云的描述和本质。
4.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三.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四.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五.知识分析:复习提问: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构成,原子为什么显电中性?(一)原子核1.原子结构:质子原子核中子原子电子(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所以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是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2)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呈电中性,因而核电荷数由质子数决定。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它的半径约是原子的万分之一,体积只占原子的几千万亿分之一。
2.质量数:1.67261027kg1.0071271.6610kg质子的相对质量=1.67481027kg1.008127中子的相对质量=1.6610kg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整数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A)。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练习:用Z某表示原子:1.中性原子的中子数:N=2.阳离子的中子数,某AnA共有某个电子,则N=3.求阴离子的中子数,某An共的某个电子,则N=12164.求中性分子或原子团的中子数,CO2分子中,N=22ngAA5.原子核内有某个中子,其质量数为m,则离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在RO3的微粒中,共有某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核内所含的中子数为(A某n24)7.已知R2n离子的核内有某个中子,R的质量数为M,则agR2离子里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M某2)/M]mol)(二)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1)带负电荷,质量很小。
环境土壤学第一章 (第1节)
4、蛭石(Vermiculinite)
• 2:1型矿物,属于半胀缩型矿物; • 三 八 面 体 ( Mg 八 面 体 ) X1.1(Al2.3Si5.7) (Al0.5Fe3+0.7Mg4.8)O20(OH)4; • 同晶替代:蛭石中四面体片和八面体片都 有同晶置换作用,但主要发生在四面体片 中,Si被Al置换的数量比蒙脱石高,所以电 荷密度比蒙皂石类高 • 补偿离子不确定。 • 晶层间距为140nm
橄榄石[(Mg,Fe)2SiO4]:
橄榄绿色,立方形晶粒,断口常为贝壳状,硬度6.5~7。 富含铁,易分解,为土壤提供铁、镁等养分。
孔雀石[Cu2(OH)2(CO3)]
一、原生矿物
2、辉石、角闪石类 属链状结构硅酸盐,其Si-O四面体沿一 维方向延伸,又可分为单链结构的辉石类 和双链结构的角闪石类。 其中的Si/O=1:3。 3、云母类 属层状结构硅酸盐,常见的有白云母和 黑云母,土壤中的次生粘土矿物也多为此 类型。
2:1型层状硅酸盐晶体结构
3、伊利石(Illite)
2:1型矿物,属于非胀缩型矿物; 分子式: (OH)4Al4Si8O20 ; 同晶替代:K1.33Al4(Si6.67Al1.33)O20(OH)4同晶 替代现象主要以Al3+代Si4+(发生在硅氧片中); 存在补偿离子K+; 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次生矿物; c轴间距为100nm。
1、氧化铁
Fe3+
OH--
Fe (OH) 3 老 化
高温老化
α-Fe2O3
低pH、缓慢沉淀
α-FeOOH
〔
失
水
O〕
〔O〕 γ-Fe2O3
Fe2+
OH--
高中化学 2.4 镁和铝的冶炼教案2 苏教版选修2-苏教版高中选修2化学教案
镁和铝的冶炼【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通性。
2.使学生了解铝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
3.使学生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4.使学生了解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5.使学生初步了解合金。
【教学重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用具】投影仪、胶片、铝箔、氧气、粗铁丝、火柴、NaOH溶液、CO2、镁带、氯酸钾、氧化铁、铝粉、滤纸、蒸发皿、砂纸、带铁圈的铁架台、0.5 mol·L-1Al2(SO4)3、氨水、2mol·L-1盐酸、氧化铝、沙子【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1.运用周期律知识讨论推断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在工农业生产上的用途。
2.用“实验——对比”的方法归纳镁、铝的化学性质。
3.运用电离平衡的知识,分析、讨论氢氧化铝的两性。
4.对于氢氧化铝的教学采用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言]人类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其中大约有4/5是金属元素。
金属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即使在各种各样的新材料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中,金属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金属,因此,我们了解金属的重要性质是很必要的。
[师]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对金属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板书]1.冶金工业的分类方法黑色金属:铁、铬、锰(注意:实际上,铁、铬、锰均为银白色金属)有色金属:除上述三种以外的其他金属,如常见的铝、镁等。
2.根据金属密度的大小轻金属:密度小于4.5 g·cm-3的金属。
如铝、钾、镁、钠等。
重金属:密度大于4.5 g·cm-3的金属。
如铁、铜、银、汞等。
3.根据地壳中的含量常见金属:如铁、铜、锡、镁、铝等。
稀有金属:如钽、锆、铌等。
[师][展示几种金属样品]同学们,我这儿有几种金属样品,请仔细观察,大家通过讨论得出金属的通性。
[生]物理性质1.常温时,除了汞为液体外,其他金属都是固体。
镁和铝的性质
4.不宜用铝热法冶炼的金属是 [ ] A.镁 B.铁 C.铬 D.钨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及教师讲解 一、镁铝的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1.原子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 (2)电子式 2.物理性质 (1)共同点:均为银白色,属于轻金属,熔点较低,硬度较小。 原因:镁和铝均处于周期表的前半部,原子半径相对较大,而相对原子质 量相对较小,故密度较小;原子半径较大使得金属键较弱,故熔点和硬度 较低。 (2)不同点:密度:铝>镁——铝的相对原子质量大而半径小。 熔点、硬度:铝>镁——铝价电子数多而半径小,金属键弱。 二、合金的基本知识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 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属于混合物。如:黄铜、青铜、钢、钠 钾合金等。 2.合金的性质特点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都低,而在硬度、韧性等方面却
六、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与一(一)的内容相同]
(二)重点、难外作业,安排在课前进行)。
第一节
镁和铝的性质(自学提纲)
一、镁和铝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 1.画出镁、铝的原子结构简图并写出原子的电子式。 2.叙述二者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及其差异,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 二、合金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金的性质特点:一般比成分金属的熔点____,而且比成分金属具 有良好的____、____或____等方面的性能。 练习: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合金的熔点一定比其成分金属高。 B.合金一定是金属熔合而成的物质。 C.合金具有金属的特性,因而属于纯净物。 D.硬铝、钢、黄铜等均属合金。 三、列举镁、铝的重要用途 四、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写出镁、铝分别与O2反应的方程式及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七个主族 七个副族 一个第Ⅷ族
一个0族
1.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周期:① 7个周期(三短四长) ② 周期序数 = 电子层数
3、族: ① 18个纵列,16个族(。七主七副0、Ⅷ族)
②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最高正价 - 8
× ④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核中,含有的质子数与中子数必须相等
⑤无论是原子还是正离子或者负离子,它们的质量数A,
√ 质子数Z,中子数N都满足Z+N=A √ ⑥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核素种类
电子层数 3
3
3
3
3
3
3
3
最外电子 数
1
2
3
4
5
6
7
8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 质子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往右排列; ②将 电子层数目相同的各种元素,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③将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 上而下排成纵列,
这样得到的一个表,叫做元素周期表。
元素种类
2短 8周 8期
18 长 18 周 32 期
中子数 0 1 2
质量数 1 2 3
1)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异同?它们是 同一种元素吗?它们是同一种原子吗?
2)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吗?
二、核素、同位素
1H
1
2 1
H
3 1
H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O O O 16
17
18
8
8
8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 核素互为同位素。
铝热反应实验创新设计教案
铝热反应实验改进宁乡四中:王春强一、问题的提出铝热反应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化学2(必修)第四章第一节“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它有二个值得改进的地方:1、此实验的引发方式:镁条点燃较难,且镁条燃烧时发出的光对人眼有伤害。
2、镁条燃烧引发反应,有学生可能会认为是镁置换出了铁而不是铝置换出铁。
3纸质漏斗内的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剧烈反应,生成的红热熔融物,常会不定向的从四层漏斗的半腰部位烧穿而出,落在下面盛少的蒸发皿边沿,导致蒸发皿边沿因无沙隔热而骤热炸裂破碎。
针对以上实验不足,铝热反应的演示实验可做如下改进,首先是引火方式:在铝铁的混合物表面放0.5克铝粉,然后覆盖氯酸钾的和硫粉的混合物,用火柴点燃。
其次是改进实验仪器,将蒸发皿改成铝制蒸发皿,将纸质漏斗换成水泥漏斗二、实验装置的改进1、铝制蒸发皿的制作:取一个易拉罐,去掉上口,用剪刀将铝制易拉罐剪成一个蒸发皿形状的容器。
2、水泥漏斗的制作:将一个石棉网去除石棉后将余下的铁丝网制成一个金属漏斗形壮,再在金属外部用均匀贴上一层纸,用透明胶粘住,用水泥和氧化镁粉未配制的水泥浆均匀的涂抹在铁丝网内壁,厚度1厘米左右,等水泥浆干透一段时间,去掉表面的透明胶和纸,水泥漏斗即制作完成。
三、仪器和药品铝制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水泥漏斗、氧化铁、铝粉、氯酸钾(研细)、砂子、烧杯、药匙、坩埚钳、火柴、硫磺、。
四、实验原理和装置五、操作要点:1、用拇指大小铝片放在水泥漏斗的洞口上,将洞口堵住2、将已炒干的5g氧化铁和2g铝粉混合均匀,转移至水泥漏斗中,然后将混合物均匀的铺在氧化铁和铝粉混合物的表面。
3、实验完毕,用磁铁检验铝制蒸发皿中的沙子表面的产物,看有无铁产生。
六、实验现象:反应剧烈,有飞溅的火花和熔融物掉落,磁铁能吸引掉在铝制蒸发皿中的物质,证明有铁生成七、改进优点:除了能克服文中指出的不足,自制的铝制蒸发皿和水泥漏斗可连续在多个班级演示铝热反应实验。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10章镁铝第1节镁和铝的性质习题详解(含解析)(实验班)
第一节镁和铝的性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C.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与碱反应解答:本题考查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解:铝在常温下可和O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选项A错误;2铝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铝,选项B错误;铝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上,既能与酸又能与强碱反应,选项C正确;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选项D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C。
2.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B.铝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D.加少量Na SO晶体24解答: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解:盐酸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选项A错误。
铝与酸接触的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选项B错误。
溶液的温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选项C错误。
加少量Na SO不影响氢离子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选项D正确。
24本题答案为选项D。
3.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10-5所示。
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D.反应速率之比为2∶3解答:本题考查镁铝与酸反应的简单计算。
解根据图像分析镁铝与酸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Mg~H;2Al~23H;物质的量之比为3∶2;选项A正确。
2质量之比(243)(272)43∶∶,选项B错误。
=⨯⨯=摩尔质量之比为24∶27=8∶9,选项C 错误。
由图像可知生成相等体积的氢气所需时间之比为2∶3,所以反应速率之比为3∶2,选项D 错误。
本题答案为选项A 。
4.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 .2mol /L 24H SO 溶液 B .18mol L /24H SO 溶液 C .6mol /L KOH 溶液D .3mol /L 3HNO 溶液解答:本题考查镁铝与各种酸的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 《铝》
总结归纳
金属与O2反应
K Ca Na Mg Al Zn Fe SnPbCuHg Ag Pt Au
常温迅速 成膜或加热 加热能反应
不反应
2.铝与S、Cl2等反应
2Al
+
3S
△
=
Al2S3
2Al + 3Cl2 =△ 2AlCl3
二、铝与盐的溶液反应: 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2Al + 3Cu2+ = 2Al3+ + 3Cu
(1)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什么?写出( 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NaOH溶液吸收CO2 ,罐内压强减小,外界 压强将易拉罐压瘪。CO2 + 2OH- = CO32-+ H2O
(2)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写出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 Al表面氧化膜溶解后,Al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 H2,罐内压强又增大。2Al+2OH-+2H2O=2AlO2-+3H2 ↑
反应历程: 0
+1
+3
0
2Al+6H2 O 2Al(OH)3+3H2 ↑ ①
Al(OH)3 +NaOH NaAlO2+2H2O ②
偏铝酸钠
①+②×2可得:
0
+1
+3
0
2Al+6H2O+2NaOH 2NaAlO2+4H2O+3H2↑
请仔细分析以上反应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反应? 试判断方程式中各物质充当的角色?
实验序号
甲
乙
丙
合金质量/mg 510
770
918
气体体积/mL 560
672
67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组和乙组的实验中,盐酸均是过量的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 C.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丙组中铝的物质的量为0.009 mol
新教材2021-2022学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四章 第一节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学案
第一节 原电池 第1课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学习目标导航学习任务1 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NO.1 自主学习·夯实基础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定义:能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构成条件即构成条件可概括为“两极一液一线一反应”。
微点拨:外电路中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而电解质溶液内部只有离子的定向移动,没有电子的移动。
(3)盐桥及其作用①成分: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胶。
②离子移动方向:Cl-移向负极区,K+移向正极区。
③作用:使两个半电池形成通路,使氧化还原反应持续进行,并保持两溶液的电中性。
微思考:若撤去盐桥,电流表的指针如何变化?提示:若撤去盐桥,电流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2.实验探究:锌铜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含盐桥)注:盐桥中装有含KCl饱和溶液的琼胶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Zn+Cu2+Zn2++Cu微点拨:外电路中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而电解质溶液内部只有离子的定向移动,没有电子的移动。
NO.2互动探究·提升能力1786年意大利解剖学和医学教授伽伐尼,在一次解剖青蛙的实验中意外发现,当用两种不同金属材质的解剖刀同时触碰青蛙腿时,蛙腿会发生痉挛。
此后伽伐尼变换各种条件,重复这个实验。
探究原电池的构成与工作原理问题1:根据上述材料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提示:具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两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且两电极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2: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装置中,哪些能构成原电池?不能构成原电池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装置D能构成原电池;装置A不能构成原电池,原因是酒精为非电解质;装置B不能构成原电池,原因是没有形成闭合回路;装置C不能构成原电池,原因是两个金属电极的活泼性相同。
问题3:若是铁制品和铜制品分别与蛙腿接触时,铁制品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你能写出反应的电极反应式吗?提示:铁制品发生氧化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 化学2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6
55
56
57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7
87
88
89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过渡元素
镧系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锕系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VIII
IB
IIB
Sc
Ti
21 钪 22钛
V 23钒
1
2
IA H 1氢 Li 3锂 Na 11钠 K 19钾
IIA Be 4铍 Mg 12镁 Ca 20钙
3
4
2020/4/25
Cr 24铬
Mn 25锰
Fe 26铁
Co 27钴
Ni 28镍
Cu 29铜
A:主族
B:副族
IIIA B 5硼 Al 13铝
IVA C 6碳 Si 14硅
另外,特别族名称:第ⅦA 族—卤族元素
第 0 族—稀有气体元素
2020/4/25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18
一、元素周期表
课堂小结: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七主七副七周期,Ⅷ族零族镧锕系。
2、元素原子结构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
湖北省麻城一中高中化学 第一节 镁和铝课件(第一课时) 新人教版必修1
4.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 属元素是 Al ,延展性最 好的是 Au , 传电导热性 最好的是 Ag , 最轻的 是 Li , 熔点最高的
是 w ,常温下唯一呈液态
的是 Hg 。
5.金属的物理通性
①常温下,单质都是固体,汞(Hg)除外;
②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但
金(Au) 黄 色,铜(Cu) 红 色,铋(Bi)微红 色, 铅(Pb)蓝白色。
A.铁 B.铝 C.塑料 D.橡胶
例题2.质量相同的两份铝粉,第一份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第 二份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在同温同压下放出气体的体积比是 ( )。 A.1∶1 B.1∶2 C.1∶3 D.2∶3
例题3.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 成黑色,这与水中含有下列哪种可溶性盐有关?( )
镁
铝
常温下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常温下很快被氧气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
因而且有一定的抗腐蚀性
膜,因而抗腐蚀性与镁还强
在空气中点燃,发出耀眼白光
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沸)
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无H2生成
不反应
常温下被浓硫酸、浓硝酸钝化,与稀硝酸反 应也不能产生H2
例题1.不可以用来制作盛装浓烧碱溶液容器的材料是( )。
问:相同质量的Mg分别在空气中,纯氧 气中,CO2中燃烧,质量增加最多的是什 么?
2、铝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铝热反应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铝单质能否和
Fe2O3和MnO2、V2O5等物质反应? 实验:4-4,观察现象,总结结论,
写出化学方程式。
2Al+Fe2O3=高=温2Fe+Al2O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镁和铝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金属的通性。
2、使学生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过程: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下方,占4/5.从外层电子排布来看,大多数金属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只有1-2个.某些金属(如Sn,Pb,Bi 等)虽然有4-5个电子,但它们的电子层数较多,原子半径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小,容易推动电子,这就从本质上解释了金属的物理通性和化学通性。
越靠近分界线则可能表现出部分非金属原子结构:最外层一般1--3个电子,原子半径相对较大物理性质:大多数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能导电、导热2.金属的几种分类方法:从颜色分从密度分从含量分重金属盐一般有毒. 3.金属的共性:金属晶体中的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可以用这一点解释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硬度和熔点。
金属晶体是靠金属离子跟自由电子之间存在较强的作用使许多金属离子相互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讨论: 金属为什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4.金属的特性(1)熔点最高:W(3410℃);最低Hg(-39℃)(2)密度最大:Os(22.45g/cm 3);最小:Li(0.53 g/cm 3) (3)硬度最大:Cr(9);最小:Na(0.4)(4)延展性最好:Au ,可制成万分之一毫米的金箔。
(5)导电导热性最好:Ag ,Cu 次之,Al 第三。
[例题分析]: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某晶体中含有阳离子,则一定含有阴离子.C.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D.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2、在核电荷数1-18的元素中,其单质属于金属晶体的有: 。
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是 ,熔点最低的是 ,具有两性的元素是 ,单质的还原性最强的是 . 二、化学性质:1.和非金属反应2.与水、酸、盐的反应有色金属(除Fe ,Cr ,Mn 以外的金属)轻金属(密度小于 4.5g/cm 3如K,Ca,Be,Mg,Al 等)重金属(密度大于 4.5g/cm 3如Cu,Fe,Sn,Pb 等)黑色金属(Fe ,Cr ,Mn )常见金属(如Fe,Al,Cu 等) 稀有金属(如锆,铌,钼等)3.少数与强碱溶液反应[过渡]金属的还原性弱强与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关,与金属活动顺序大致相同,下面从金属化学性质的几方面看一下部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三.镁和铝的物理性质由镁和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归纳镁和铝的结构及其物理性质.合金:合金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析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份金属的熔点都低.如:铝合金.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镁和铝的化学性质。
2、使学生了解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教学重点:镁和铝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教学过程:二.镁和铝的化学性质Mg-2e-→Mg2+ Al-3e-→Al3+说明:1.[实验4-5]铝箔在氧气中燃烧,条件:点燃;现象;注意点.2. [实验4-6]铝与碱反应产物的检验.3. [实验4-7]镁与CO2反应的(注意点)4.铝热反应用蔗糖与氯酸钾的混合物滴入浓硫酸;现象;(注意点)铝粉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混和物叫铝热剂,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利用铝热法可冶炼钒,铬,锰,也可焊接钢轨.[1.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②空气③N2④二氧化碳中燃烧.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是( )A.②<①<③<④B. ④=③=②=①B.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解析]:空气中有1/5的氧气,4/5的氮气.可用“变换化学式法” .设镁均为1mol,则与氧气反应生成1 molMgO;在氮气中燃烧时生成Mg3N2 ,1在CO2燃烧生成均为1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和的混合物,其中镁的物质的量为由于镁的物质的量相同,因此比较生成固体的质量即可比较它们的化学式不同的部分的相对原子质量.2.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但不与镁反应.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Ba2+,Cu2+,OH-,SO42-,Cl-,CO32-,NO3-.试根据上述性质推断: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不存在的离子是 .3.简答为什么不能用干粉灭火剂(主要成份为NaHCO3)来扑灭燃烧的镁粉?[学生练习]:1.某无色透明的溶液,跟金属铝反应时放出H2,试判断下列离子:Mg2+,Cu2+,Ba2+,H+,Ag+,SO42-,SO32-,HCO3-,OH-,NO3- .何者能存在此溶液中?(A)当生成Al3+时可存在 ;(B)当生成AlO2-时可存在 .2.将等物质的量的镁和铝混合,取四份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分别加到足量的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3mol/LHCl B. 4mol/LHNO3 C.8mol/LNaOH D.18mol/LH2SO43.在两份体积相同的NaOH和稀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铝粉,充分反应后,在相同状况下,若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则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 3 :1B. 1 :3C. 3 :2D. 2 :34.将镁铝硅的混和物分为等质量的两份.一份跟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另一份跟足量的HCl反应,最终产生的H2一样多.则镁与硅物质的量之比是A.2 :1B.4:1C.1 :1D.3 :1[练习]白皮书第一套第三课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铝的几种重要化合物。
教学重点:铝的重要化合物教学难点: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法教学过程:三、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概述:白色难熔物,是冶炼铝的原料,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Al2O3:两性氧化物,能跟强酸、强碱反应,不跟水反应。
写出Al2O3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2O3+6H+=2Al3++3H2OAl2O3+2OH-=2AlO2-+H2O2.氢氧化铝[Al(OH)3] 氢氧化铝处于中强碱向弱酸过渡的位置,所以它可能既有弱碱性,又有弱酸性(即两性)。
Al(OH)3:几乎不溶于水,白色胶状;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有吸附色素的性能。
实验室制法:[实验4-5]铝盐与氨水反应Al3++3NH3.H2O ==3NH4++ Al(OH)3↓2Al(OH)3 ==Al2O3+3H2O(加热)Al(OH)3具有两性氢氧化物的性质,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酸反应,但Al(OH)3沉淀不溶于氨水。
[实验4-6]在硫酸铝溶液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并画出溶液中析出沉淀的量与加入氢氧化钠的量的关系图.在上述所得澄清溶液中再加入盐酸又有什么现象?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并画出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盐酸的量的关系图氢氧化铝为什么具有两性?[讲述]我们还可以用酸、碱的电离以及平衡移动的原理简单加以解释,氢氧化铝虽然难溶于水,但在水中仍有微量溶解,存在溶解平衡;氢氧化铝是弱电解质,可发生两种形式的电离,存在两个电离平衡。
[引导讨论]根据平衡移动的原理说明:当往氢氧化铝里加入酸或强碱时,上述三个平衡如何移动?[追问]氢氧化铝是否既有酸性,同时又具有碱性?[强调]氢氧化铝和酸反应时表现为弱碱;和强碱反应时表现为弱酸,酸和碱这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地存在于氢氧化铝中,在不同的条件下,突出表面了某一方面的性质。
Al(OH)3电离方程式:H2O+AlO2-+H+ Al(OH)3 Al3++3OH-Al(OH)3的两性实验,也可采取以下方式:[指导实验]1.将NaOH溶液逐滴滴入到AlCl3溶液中,直至过量。
2.将AlCl3溶液逐滴滴入到NaOH溶液中,直至过量。
3.将盐酸逐滴到 NaAlO2溶液中,直至过量。
4.将NaAlO2溶液中,直至过量。
[问题]请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离子方程式:1.先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当NaOH过量时沉淀消失。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2.先产生沉淀,振荡后消失,当AlCl3过量时,产生的沉淀不再消失4OH-+Al3+=AlO2-+2H2O3AlO2-+6H2O+Al3+=4Al(OH)3↓3.先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当HCl过量时沉淀消失。
AlO-2+H++H2O=Al(OH)3↓Al(OH03+3H+=Al3++2H2O4.先产生沉淀,振荡后消失,当NaAlO2过量时,产生的沉淀不再消失。
4H++AlO-2=Al3++2H2OAl3++3AlO-2+6H2O=4Al(OH)3↓转化关系(1)Al3++3OH=Al(OH)3↓ Al3++3NH3•H2O=Al(OH)3↓+3NH+4(2)Al(OH)3+OH-=AlO2-+2H2O(3)Al3++4OH-=AlO-2+2H2O(4)AlO2-+H++H2O=AlOH)↓(5)Al(OH03+3H-=Al3++3H2O(6)AlO-2+4H+=Al3++2H2O3.硫酸铝钾KAl(SO4)2 小结:教材P. 86第三大题关系图[作业] 白皮书第二套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