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要点详解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PPT课件
右界:右锁骨中线上先叩出肝上界,然 后于其上一肋(第四肋间)由外→向内 叩诊。(4 →3 →2 )
58
59
60
叩诊
正常心浊音界
正常心左界第2助间几乎与胸骨左缘一致, 自第3助间起向外逐渐形成一外凸弧形,直 至第5肋间。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本身病变 :
左心室增大:心浊音 界向左下增大,心腰 加深,心界似靴形。 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 或高血压性心脏病, 称主动脉型心。
64
靴型心
65
叩诊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本身病变 :
右心室增大: 右心室轻度增大—只有绝对浊音界增大 右心室显著增大--心界向左右两侧增大,由
2.有些体征对诊断心脏病的病因、性质、 程度、预后均有临床意义。
舒张期奔马律—提示心力衰竭 乐音—提示风湿活动或感染性心内膜炎
7
3.某些心脏体征的改变也非特殊器械检查 所能发现
奔马律、交替脉
4.某些特定环境(如农村、山区)或居家 发生紧急情况也需凭物理检查做出及时 的决定
8
心脏物理检查的基本条件
手指尖端抬起且持续到第二心音开始,是一种较大范 围的外向运动,为左室肥厚的体征。 心前区搏动 胸骨左缘第3,4肋间抬举性搏动,是右心室肥厚的体征 P2亢进:左侧心底部触及与第二心音同时发生短促 的振动感,提示肺动脉高压 双重心脏搏动:见于室壁瘤患者 剑突下搏动:见于右室收缩期搏动或腹主动脉搏动
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心脏查体
生理性S3与舒张早期奔马律鉴别: 前者多见于健康者,如青少年 后者见于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病人 前者HR<100次/分、后者常 >100次/分 前者坐、立位时消失, 后者不受体位影响 病理性S3距S2较远。
Extra cardiac sound--gallop
② 舒张晚期奔马律(Late diastolic gallop): 由病理性S4与S1、S2构成的节律,也称 第四心音奔马律、房性奔马律、收缩期 前奔马律。多由于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 高或顺应性降低,心房收缩力增强所致。 多见于因阻力负荷增高所致的心肌肥厚, 如:高血压、肥厚性心肌病。 听诊特点:音调低、强度弱;距S2较远, 而离S1较近(约前0.1S);于心尖部稍内 侧听诊较清楚。
Ausculation- Extra cardiac sound
(1) 奔马律(Gallop rhythm) 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性S3或S4,与原有的 S1、S2组成的节律(通常心率 > 100次/分)。 奔马律是心肌严重受损病变的重要体征。 ① 舒张早期奔马律(protodiastolic gallop): 最常见,实际上是病理性S3与S1、S2构成的 节律, 又称第三心音奔马律。产生的机制是 舒张期心室负荷过重,心肌张力减低,心室 壁顺应性减退,在舒张早期心房血液快速注 入心室时,引起已过度充盈的心室壁产生振 动所致,亦称室性奔马律。据其来源:左、 右室奔马律
诊断学-第三篇 体格检查 第五章 胸部检查(第五、六节)
诊断学(第9版)
(二)心尖搏动
一、视 诊
2.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1)生理性因素:受体型、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影响。
(2)病理性因素:心尖搏动增强可见于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左心室肥厚等。心尖
搏动减弱可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梗死,以及心包积液、肺气肿、胸水、气胸等。
诊断学(第9版)
(二)心尖搏动
四、听 诊
(三)听诊内容
6.心脏杂音 (3)杂音的临床意义:根据产生杂音的心脏部位有无器质性病变可分为器质性杂音与 功能性杂音;根据杂音的临床意义又可以分为病理性杂音和生理性杂音。
1)器质性收缩期杂音:常见的有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等。 2)器质性舒张期杂音:常见的有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3)连续性杂音:常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7.心包摩擦音 多为心室收缩-心室舒张的双期摩擦音。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坐位 前倾及呼气末明显。见于急性心包炎。
(四)强弱
脉搏的强弱与心搏出量、脉压差和外周血管阻力相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五)脉波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有水冲脉、交替脉和奇脉。
诊断学(第9版)
二、血 压
(一)测量方法
临床多采用间接测量法,注意需规范测量。
(二)血压标准
见后表。
诊断学(第9版)
类别
诊断学体格检查要点
眼睑:
睑内翻:见于沙眼。
上睑下垂:1、双侧睑下垂:先天性上睑下垂、重症肌无力。
2、单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蛛网膜下腔出血、白喉、脑脓肿、脑炎等)眼睑闭合障碍:1、双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2、单侧:面神经麻痹
眼睑水肿:肾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贫血、血管神经性水肿。
眼球:
眼球突出:双侧突出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1、Stellwag征:瞬目减少,即眨眼减少。
2、Graefe征:眼球下转时上眼睑不能相应下垂。
3、Mobius征:表现为集合运动减弱,即目标由远处逐渐移近眼球时,两侧眼球不能适度内聚。
4、Joffroy征:上视时没有额纹出现。
眼球下陷:双侧下陷见于严重水肿或老年人;单侧下陷见于Horner综合征和眶尖骨折。
眼球运动:医师用棉签或手指于受检者眼前30-40cm处,嘱病人固定头位,眼球随目标方向移动一般按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6个方向的顺序进行。
眼球配偶肌:右:左内直肌、右外直肌左:右内直肌、左外直肌
右上:右上直肌、左下斜肌左上:左上直肌、右下斜肌
右下:右下直肌、左上斜肌左下:左下直肌、右上斜肌
眼球震颤:见于耳源性眩晕、小脑疾患和视力严重低下者
检查方法:嘱患者眼球随医师手指所示方向(水平和垂直)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震颤。
角膜软化:见于婴幼儿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
瞳孔:
双侧瞳孔大小不等:颅内病变(脑外伤、脑肿瘤)
对光反射:动眼神经
集合反射(调节反射):动眼神经(嘱病人注视1米以外的目标,然后将目标逐渐移近眼球)
扁桃体增大分度:一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二度:超过咽腭弓者。三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
诊断学体格检查部分-心脏查体
Ausculation-murmurs
(2)肺动脉瓣区 生理性:多见,常发生在儿童、青少年。 杂音性质柔和、吹风样;强度2/6;时限 短;局限(传导);无震颤。 相对性:见于肺A高压,肺血增多所致的 肺A扩张(MS、房缺)。杂音性质同上, 且P2亢进。 器质性:肺A瓣狭窄。杂音性质粗糙、喷 射样;强度≥ 3/6;时限长;可有震颤。 且P2减弱。
Ausculation-murmurs
运动时:心率增快,循环血量增 加,心排出量加,血流速度加 速,可使器质性杂音增强,常 可发生较弱的杂音。
Ausculation-murmurs
(三) 杂音的临床意义
杂音对判定心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但不 能据此来确定有无心脏病。根据产生杂音的 部位无器质性变化分功能性和器质性杂音。 功能性杂音:无害性杂音、生理性杂音、 相对性关闭不全或狭窄并有临床病理意义, 后者与器质性杂音统称为病理性杂音。
Ausculation-murmurs
(3)主动脉瓣区 相对性:见于升主A扩张(高血压、动脉粥 样硬化。杂间音性质同肺A瓣相对性狭窄, 常有A2亢进。 器质性: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主A瓣狭窄。 杂音性质粗糙、喷射样;强度≥ 3/6;时 限长;向颈部传导,可有震颤。且A2减 弱。
Ausculation-murmurs
心脏检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heart)
心脏体格检查完整版本
小
• 腹腔巨大肿瘤或腹水:心脏上移成横 位,浊音界扩大。
• 胸腔内有实性病变:患侧心界叩不出
返 回
此课件下载可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编辑修改,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腹主动脉瘤—鉴别
心底部
胸骨左缘2肋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 胸骨右缘2肋间—升主动脉扩张、升主动脉
瘤.
Palpation (触诊)
▪ 补充验证视诊所见 ▪ 检查心尖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 可以确定心脏处于收缩期 (systolic period)或舒张期 (diastolic period)
重时减弱)
• 意义(见128页 表2-5-4)
• 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先天性 心脏病。
• 意义与分期
• 收缩期震颤:主动脉瓣狭窄、室间隔缺损等。 • 舒张期震颤:二尖瓣狭窄 • 连续性震颤:动脉导管未闭(PDA)
“普大心”。
脉瓣狭窄瓣。狭窄。
• 左心房增大及肺动脉段扩张扩:张心型腰心饱肌满病、、全
膨隆,称谓“梨形心”。
心衰。
• 心包积液:心界双侧扩大,随二体尖位瓣而狭变窄化。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要点详解
胸部检查(心)
(一)视诊
① 胸廓畸形
(1)扁平胸:瘦长体型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2)桶状胸:多见于慢支。
(3)佝偻病胸:多见于佝偻病儿童,沿胸骨各肋软骨与肋骨交接处常隆起,形成串珠状,即佝偻病串珠。若胸骨剑突处显著内陷,
形似漏斗,即漏斗胸。
(4)胸廓一侧变形:多见于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一侧严重代
偿性肺气肿。
(5)心前区隆起:多为先心病造成的右心室肥大,或儿童因其他病
变引起的心脏肥大。
②心尖搏动
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的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
成。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第 5 肋间,左侧锁中线内 0.5~1.0cm 处,搏动
范围直径约为 2.0~2.5cm (各加 1.5 )。
(1)心尖搏动移位:
1)肥胖、妊娠或小儿,膈肌上移,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多位于
第4 肋间隙。瘦长或坐位、站位可使膈肌下降,心脏垂位,
达第 6 肋间。
2)解剖位置上:右心略比左心靠前,所以右心室增大向左侧移
位,左心室增大向左下侧移位。
3)纵隔和膈肌移位可引起心脏移位。
( 2)心尖搏动强度、范围改变
1)强度:强度增加见于甲亢、贫血、高热或左心肥厚的代偿期。
强度减弱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
2)范围:增大见于扩张型心肌病。
(3)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产生搏动内陷。见于粘连性心包炎
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③心前区搏动
心前区即心脏在前胸壁的体表投影。
(1)胸骨左缘 3~4 肋间搏动:心脏收缩在此处形成强有力持久的搏动,为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右心室肥厚现象,多见于先心
病所导致的右心室肥厚(如房间隔缺损)。
(2)剑突下搏动:右心室收缩期搏动(右心肥大),或腹主动脉搏动引起(腹主动脉瘤)。
心脏的体格检查
方法
右手手掌尺侧(小鱼际)触诊 或食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触诊
内容
1. 心尖搏动最强点的位置,确定心尖搏 动是否为抬举样搏动
2. 震颤:时期 心包摩擦感
触诊顺序同心脏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 区→三尖瓣区
心包摩擦感
• 可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见于急性心包炎
➢ 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额外 心音、心脏杂音及心包摩擦音
四、听诊
听诊区: ①二尖瓣区:心尖区,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稍内侧。M ②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P ③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A ④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E ⑤三尖瓣区:胸骨体下端近剑突秒偏左或稍偏右。T
➢ 听诊顺序:从二尖瓣区开始,依次听 诊二尖瓣区(心尖部)一肺动脉瓣区 (胸骨左缘第2肋间)一主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第2肋间)一主动脉瓣第二听 诊区(胸骨左缘第3肋间)一三尖瓣区 (胸骨左缘第4、5肋间)
心脏的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对于判断有 无心脏病以及心脏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程
度均有重要意义。
一、视诊(先侧视,再俯视)
• 侧视内容为心前区隆起及异常搏动 • 俯视内容为心尖搏动范围及位置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0.5-1cm处,搏动 范围的直径约为2.0-2.5cm。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心脏视诊
方法
胸廓的切线位平视
胸部正位观察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心脏视诊
内容
1. 心前区是否隆起 2. 心尖搏动最强的位置、范围 3. 心前区其他部位有无搏动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心脏视诊
内容
正常心尖搏动 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
先从第二肋间隙沿右锁骨中线向下叩出肝浊音界 然后从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开始 按肋间隙顺序自下而上叩至第二肋间隙为止
3. 测量心界: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心脏叩 诊
正常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肋 间 左界(cm)
2-3
2-3
Ⅱ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思考题
➢见《实习指导》 ➢下一次实习课提问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熟练及背诵
下发体检内容及顺序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参考书目
《诊断学》实习指导 《诊断学》第6版 《体检录像》西安版
贵阳医学院《诊断学》教学组
2 力度:均匀,尽可能轻叩 3 顺序:先叩左界,后叩右界
自下而上,由外向内
心脏体格检查诊断学
舒张早期奔马律(一)
• 舒张早期血液极快的充盈到扩大的心室 引起室壁的振动或振动房室瓣所产生的 声音,常见于严重的心肌损害、左心衰 竭、瓣膜关闭不全、大量左至右分流等。
舒张早期奔马律(二)
• 病人左侧卧位用钟型听诊头在心尖部听 诊最清楚,是一种低调的声音。如果是 右心病变则应在胸骨左下缘听诊最清楚。
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出现的第三音
• 这种心室充盈增加性第三音习惯上不称 为奔马律,如果听诊器加压则可以听不 到。
收缩期前奔马律(一)
• 也称为舒张晚期奔马律、房性奔马律或 第四心音奔马律,实际上也就是加强的 第四心音。一般正常人听不到,但有时 在40-50岁以上的老年人能听到,心房增 大时亦听到,但房颤时消失。
• 血流经过关闭不全的部位会产生漩涡
舒张期血 流
收缩期 血流
心脏杂音(五)
④心腔或大血管之间异常通道导致血液分 流时产生的心脏杂音,例如VSD时在胸 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可以听到由于血液 从左向右分流产生的这样一个响亮、粗 糙的杂音。
异常通道
• 血流通过心腔内、或大血管的异常通道时, 形成湍流。
• ②瓣膜口狭窄,半月瓣口狭窄产生的是 收缩期杂音,请听主动脉瓣狭窄时在胸 骨右缘第二肋间听到的这种杂音。
• 房室瓣口狭窄产生是舒张期杂音,请 听二尖瓣狭窄时在心尖部听到的这种杂 音。
瓣膜或通道的狭窄
诊断学心脏体格检查1
实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
视、触、叩、听在心脏检查中的应用 能比较准确的叩出心界 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 辨别第一心音、第二心音、 收缩期和舒张期 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 血管的检查方法
实习内容
▪ 体格检查必要的器械
▪ 听诊器、硬尺、棉毯、血压计、清洁玻璃片
▪ 体格检查注意事项 ▪ 视、触、叩、听四种体检方法
右界(cm) 肋 间 左界(cm)
2-3
2-3
Ⅱ 2-3
Ⅲ
3.5-4.5
3-4
Ⅳ 5-6
Ⅴ 7-9
方法
心 脏听 诊
病人体位 听诊顺序
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 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心 脏听 诊
内容
1. 心音 2. 心率 3. 心律 4. 杂音 5. 心包摩擦音
心 脏听 诊
S1和S2的鉴别
心脏视诊
方法
胸廓的切线位平视
胸部正位观察
心脏视诊
内容
1. 心前区是否隆起 2. 心尖搏动最强的位置、范围 3. 心前区其他部位有无搏动
心脏视诊
内容
正常心尖搏动 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
0.5-1.0cm处 搏动范围直径2-2.5cm
心脏触诊
方法
右手手掌尺侧(小鱼际)触诊 或食指、中指、环指指腹并拢触诊
鉴别点
《诊断学》心脏视触叩
视诊
心前区搏动
胸骨左缘 3、4肋间搏动:
右心室收缩期搏动,为右心室肥厚。如房缺
剑突下搏动:
可能是右心室收缩期搏动,也可能为腹主动脉搏动产生。 鉴别方法有二种。一是深吸气后搏动增强为右心室搏动, 减弱则为腹主动脉搏动;二是用手指平放从剑突下向上压 入前胸壁后方,右心室搏动冲击手指末端,而腹主动脉搏 动则冲击手指掌面。
视诊
心尖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 内 0.5~1.0cm,直径2.0~2.5cm 生理性心尖搏动移位:卧位略上移;左侧卧 位左移2.0~3.0cm;右侧卧位右移1.0~ 2.5cm ;肥胖、小儿、妊娠心脏呈横位;瘦 长者心脏呈垂位
视诊
心尖搏动
病理性心尖搏动移位:
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 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向下移位 左、右心室均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但常 伴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纵隔移位;横膈移位
如大量胸水或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胸膜增 厚与肺不张则使心界移向病侧,大量腹水或腹腔 巨大肿瘤可使横隔抬高,心脏横位,以致心界向 左增大等。肺气肿时心浊音界变小。
叩诊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本身病变 :
左心室增大:心浊音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 心界似靴形。常见于主动脉瓣病变或高血压性心 脏病。 右心室增大:轻度增大时仅使绝对浊音界增大, 而相对浊音界无明显改变。显著增大时,叩诊心 界向左右两侧增大,由于同时有心脏顺钟向转位, 因此向左增大显著,但虽向左却不向下增大;常 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房缺等。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
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是一套用于评估心脏疾病或异常的工具,它通过观察患者的体征、听诊心脏的声音和触诊心脏的位置和脉搏强度等来判断心脏功能的健康程度。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参考内容。
1. 观察患者
观察患者的外表,包括脸色是否苍白、有无水肿、呼吸是否困难等。
2. 体征检查
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率等基本生命体征。正常的血压范围是120/80毫米汞柱,正常的心率范围是每分钟60至100次,正常成人的呼吸频率是每分钟12至20次。
3. 触诊心脏位置
通过触诊胸部,确定心脏的位置和大小。心脏正常情况下位于胸骨中线左侧的第五肋间空隙,其距离前胸骨尖约2-3厘米。
4. 脉搏检查
检查患者的脉搏强度和节律。正常的脉搏强度应该是有力而有规律的。
5. 听诊心脏声音
使用听诊器仔细听诊患者的心脏四个区域(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和三尖瓣区),观察有无异常心脏音。正常的心脏声包括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而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可
能是心脏疾病的征兆。
6. 川韵反射
在患者卧床的情况下,轻轻敲击其胸骨左缘的第三或第四肋软骨周围,观察腿部或颈部的反应。川韵反射强烈暗示心脏衰竭。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心脏体格检查评分标准的参考内容,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听触诊等操作,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心脏的功能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初步评估的工具,确诊心脏疾病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此外,由于各个医院和医生可能会有些差异,实际的评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检查(心)
(一)视诊
①胸廓畸形
(1)扁平胸:瘦长体型或慢性消耗性疾病。
(2)桶状胸:多见于慢支。
(3)佝偻病胸:多见于佝偻病儿童,沿胸骨各肋软骨与肋骨交接处常隆起,形成串珠状,即佝偻病串珠。若胸
骨剑突处显著内陷,形似漏斗,即漏斗胸。
(4)胸廓一侧变形:多见于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一侧严重代偿性肺气肿。
(5)心前区隆起:多为先心病造成的右心室肥大,或儿童因其他病变引起的心脏肥大。
②心尖搏动
主要由于心室收缩时的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部位而形成。正常人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侧锁中线内
0.5~1.0cm处,搏动范围直径约为2.0~2.5cm(各加1.5)。
(1)心尖搏动移位:
1)肥胖、妊娠或小儿,膈肌上移,心脏横位,心尖搏动多位于第4肋间隙。瘦长或坐位、站位可使膈
肌下降,心脏垂位,达第6肋间。
2)解剖位置上:右心略比左心靠前,所以右心室增
大向左侧移位,左心室增大向左下侧移位。
3)纵隔和膈肌移位可引起心脏移位。
(2)心尖搏动强度、范围改变
1)强度:强度增加见于甲亢、贫血、高热或左心肥厚的代偿期。强度减弱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
不全。
2)范围:增大见于扩张型心肌病。
(3)负性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产生搏动内陷。见于粘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③心前区搏动
心前区即心脏在前胸壁的体表投影。
(1)胸骨左缘3~4肋间搏动:心脏收缩在此处形成强有力持久的搏动,为右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右心室肥厚
现象,多见于先心病所导致的右心室肥厚(如房间隔
缺损)。
(2)剑突下搏动:右心室收缩期搏动(右心肥大),或腹主动脉搏动引起(腹主动脉瘤)。
·鉴别方法
1)患者深吸气后,搏动增强是右心室造成,若减弱则是腹主动脉造成。(深吸气后,肺内负压,抽吸
肺动脉血液,引起腔静脉回心血量增高,右心输出
量增高)。
2)手指平放从剑突下向上压入前胸壁后方,右心搏
动冲击手指末端,腹主动脉搏动冲击手指掌面。
(3)心底部搏动: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多见于肺动脉扩张或高压(此区为肺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搏动,多见于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升主动脉扩张(此区
为主动脉瓣区)。
(二)触诊
用右手全手掌开始检查,后逐渐变为尺侧小鱼际或中间三指并拢触诊。
①心尖搏动与心前区搏动
(1)结合视诊更好地定位两个区域。此外触诊可以检查“抬举性搏动。
(2)抬举性搏动:是指心尖区有力的搏动可以使检查手指抬起并持续到第二心音开始,并伴有心尖搏动范围扩大(左
心室肥厚体征)。
②震颤:
(1)手掌尺侧或指腹感到一种细小的震动感,是血液经狭窄的口径或血流因异常流动造成涡流所致。多见于某些先
天性病变或狭窄瓣膜病变。
(2)相比于听诊检查心脏杂音,触诊检查震颤更为可靠。有些心杂音频率过高难以捕捉,但触诊仍可感到震颤。
③心包膜擦感:在心前区或胸骨左缘第3、4肋间触及,用于检
查心包渗出性炎症。
(三)叩诊
①叩诊方法及顺序
(1)心浊音界:包括绝对浊音界(没有肺组织遮盖)和相对浊音界(有肺组织遮盖)。相对浊音界反映心脏大小,
即心界。
(2)采用间接叩诊法。
(3)先扣左界,再扣右界。左界从心尖搏动外2~3cm开始,由外向内,逐个肋间向上,直到第2肋。右界从肝上界
上一肋由外向内,逐一肋间向上叩诊,直到第2肋。
②正常心浊音界及其组成
③心脏浊音的临床意义
(1)球形心:全心室增大,称普大型,见于全心衰竭或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浊音界向两侧增大。
(2)靴型心:左心室向左下增大,心界似靴。
(3)梨形心:左心房显著扩大,心界如梨形,叩诊可见胸骨左缘2~3肋间心界增大。
(4)烧瓶样浊音:心包积液,坐位时心界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增宽。
(四)听诊
①心脏听诊区
②听诊顺序
③听诊内容
(1)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成人在安静休息时心率60~100次/min,小儿心率可达100次/min。
(2)心律: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心脏节律是窦性心律,心脏病常见窦性心律不齐,但正常青年人生理状态下因呼吸频
率的影响也可导致窦性心律不齐,所以临床价值不大。
常见心律失常有:
1)期前收缩:在规律的心律基础上突然提前出现一次心跳,其后有一段长间歇。
若连续每一次窦性心律之后跟随一次心跳,两次心跳之
间有一段间隔,即为二联律。
正常心律:D-D—D-D—D-D—D-D
二联律:DD—DD—DD—DD--DD
三联律则是每两次窦性心律之后跟随一次心跳,以此类
推。
2)心房颤动:听诊特点有三——心律绝对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率。
(3)心音:正常听诊中通常只能闻及S1和S2,S3少数青中年可闻及,S4通常代表病理性心音。
1)S1:由二尖瓣和三尖瓣在收缩期关闭声音构成,三尖瓣略迟0.02~0.03s,耳音无法辨别,所以融合为一个心音。
S1低顿,心尖搏动时出现,且心尖部听诊最响亮,历时
较长。
2)S2:由半月瓣和肺动脉瓣在舒张期关闭声音构成,肺动脉瓣略迟与半月瓣0.03s,同样融合为一个心音,但生理
情况下也可出现心音分裂,历时较短。
3)S3:跟随第二心音之后,血流冲击心室壁的声音。
4)S4:出现在第一心音之前,是心房肌用力收缩带动房室瓣及其附件产生。属病理性。
(4)心音强度的改变
1)S1增强:主要取决于心室压力升高速率。多见于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狭窄→房室射血时间延长,瓣膜长时间开放→
瓣膜位置低垂→收缩期时关闭幅度加大引起S1增强
※二尖瓣狭窄→心室充盈不足→收缩时压力骤升→
使瓣膜猛然关闭,S1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