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城市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我国城镇发展动力探索
Q:
学 术 论 坛
SCI CF & TF I FN CF NOLO0Y Ij0fM^1ON N I
我 国城镇发展动力探索
李福平 ’ 丁志敏 (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赣州 3 10 :2 同 大学 上海 2 0 9 ) 、保 护资源 、节 .. 约投 资 、有效利 用现 有基础 条件 以及近 、远 期相 结合 的思想 ,把 以往 只侧 重经济利 益改 为 以人 类发 展为 主来 衡量 城市 规划 建设 。 313 打破以往以行政 定界的规划体制 , .. 形 成多城 镇集 中规划 ,从 整体 上推动 产业积
摘 要 :本文通过 对我 国城 镇发 展表现 出动 力不 足的环节 进行分析 研究 ,提 出相应的措 施 ,来 合理构筑 和优化城 镇发展的 动 力系统 。 从 而为 增 强城 镇发 展 动 力 ,提 高城 市 化水 平 ,实现 城 乡一 体化 奠 定基 础 。 关键词 :城市化 发 展动 力 城镇 中图分 类号 :F 9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7 12 0 ) 0b 一 2 9 0 f22 6 2 3 9 (0 61 ( ) 0 1 - 1 城 镇要 素流 动主要 包括 人 口、资 金 、技 城 市 化 是 一 切 国 家 社 会 发 展 的 必 经过 程 ,带 有 : 规 律性 ①。 加快 城 市 化进 程 , 术和 文化的 流动 以及 土地产 权的 流转 ②。 目 观 是 解 决 当 i 国经 济发 展 问题 的 一把 钥 匙 。 前 ,城镇 存在的 一些 制度对 要素 流动 限制表 中 城 镇的发 展是 “ 农” 问题 得以 解决 的主要 现 在 :城 乡 户籍制 度限制 了农 民的流 动 ,造 三 途径 , 实现 城 乡经 济社 会 良性互 动 发 展 、 成城 镇 内需 动 力 不足 ;农村 企 业遍 地开 花 , 是 促进 国民经济 良性循环和社 会协调 发展的重大 城镇 开发 区往 往开而 不发 ,不具规 模和 积聚 效应 ,造 成农 业产 业工业 化 、现 代化 难 以实 举措 。 现 ;土地 产权 的集体 所有 ,不利于 土地 的集 约 化经营 ,市场 在资源 配置 中起 不到 应 有作 1我 国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发展方针 用 ,给 合理流 转造 成阻 力 ;城 镇基 础设施 薄 1 1 我 国的城市化进程 . 我 国是 一 人 口大 国 ,又是 一个 以 农业 弱 ,环境 质量 不高 ,对 资金 和技 术没有 吸引 个 为主 的发展 中 国家。 新中 国成 后 ,我 国开 力 ,城 镇 只 是 个 大 的 农 民聚 居 点 。 始 了大规模 工业 化建设 ,城 市 化进程 明 显加 2 3 结构调 整升级 缓慢 。造 成城镇经 济直接 . 快。由于 国家在各个时期 的指导 方针不 同 , 城 动 力不足 市化 走的是 一 条 曲折 的道路 。建 国后城 市化 首先 ,就业 结构 调 整滞 后 。截 至 2 01 0 历程 大体 可分为 四个 基本阶 段 :①正常 推进 年 底 ,农 业就 业 比重 占 6 8 ,工业 ,服 % 5. 6 3 68 阶段 。这 一 阶段 ,城市化水 平 由 1 .% 上升 务业就业 比重分 别占 1 . %和 1 .%,知识 一 06 到 1 . %。 ②大起 大落阶 段 。这一时 期 由于 产业 就业人 数 则不足 2个百 分 点 ;农 业生 产 4 5 工业项 目大 上大下 , 城市人 口大进大出 。 促使 边 际效 益为零 乃 至为 负数 ,阻碍 了农业 集约 城 市化水 平急升 至 1 . %, 又骤 降至 1 化经营的发 展。其次 , 7 后 9 6. 产业结 构转换滞后 。 城 8 %。③徘 徊停滞阶段 。这一时期受 ” 文革 ” 的 镇 工业 的低水 平 和小 农经济 的低 效率造 成的 影响 , 市化水平 在 1 .%波 动 。④加 速阶 城 乡产业的 双重 落后 ,成 为城镇 进一步 发展 城 9 7 段。 改革开放大大推动 了城 市化进程 。 2 0 的制 约条件 ③ 。我 国农业 的弱 质地位 和比较 到 04 年我 国的城市化水 平 已升至 4 . %。 18 效 益 差 ,难 以满 足小 康社会 百姓 对农产 品的 1 2 我国城市 发展的基本方针 . 消费需求 。再次 , 社会结构转 换滞后 。 国的 我 建 国以来 ,我 国在城 市 发展的方 针 问题 城 镇 化明显 低于 世界平 均水 平 ,严重 滞后于 上 ,是通 过总 结正 反两个 方 面的 经验 后 逐渐 经济 发展 。这 种状况 阻碍 了农业 劳动 力向非 市 形成 的。并于 18 年颁布 的 “ 9 9 中华人 民共和 农产 业的 进一 步转移 ,限 制 了农村 _ 场的扩 国城市规 划 法 中首次 以法 律的 形式对 我 国 大, 制约了工业化 的发展 , 影响 了农村经济的 城 市发展的 基本方针做 出了明确的规定 :“ 国 发展 速度和 质量 。 家实行 严格控 制大城 市规 模 ,合 理发 展中 等 2 4 滞后的 政策制度不 能满足发 展需要 ,成 城 市和 小城 市的 方针 ,促进 生产 力和 人 I 的 为城镇 发展的遏 制力 : 1 改革开 放 以来 ,对城镇 的政 策制 度进行 合理布局 。 20 年 6 l ” 00 月 3日, 中共 中央、国 务院 关于促进 小城镇健康 发展的若 干意见 了一 系列 的改革 ,但 这些 改革 仍带有 很大 的 指出 : “ 展小城镇 ,是 实现 我 国农村现 代 局限性和 不彻底性 。 发 主要有 : 公平 的户籍制 不 度 ;与县 、村关 系不协调 , 没有形成一个宽松 化 的必 由之 路” 。
吴靖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
!""#$ %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探析
!吴
(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广东 广州 !"#$%")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诞生和发展所 需动力的产生机理, 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 经济关系、 组织制度所构成的综合系统。从本质意义上考 察,持续的经济发展是城市化进程得以稳定、健康延续的 动力机制。 一、 中国城镇化动力机制的表现形式 ( 一) 农业发展的基础作用 农业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主要表现为农业剩 余的贡献。城市化首先产生于那些农业分工完善、 农村经 济发达的地区, 这些地区在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 后产生了农业剩余, 为城市化的发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产生和发展的核心动力, 具体表现 在农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作用。 尽管农业对城市 化的推动作用是全方位的, 但在城乡经济的动态发展过程 中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 农业为城镇人口提供生活所必 需的粮食、 蔬菜、 油料等农产品。 城镇居民所需的基本生活 资料无一不来源于农业的剩余产品。 " 农业为城镇工业提 供原材料,尤其在城镇化的起步时期,在以加工业为主体 的工业化初期, 这一特点十分明显。# 农业为城镇工业的 发展积累原始资金。在我国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 “ 剪刀差 ” , 从农业中抽取原始资金。政府还通过农产品出 口换取外汇,换回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国外的先进设备、技 术、 管理经验等, 在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 这种短期内获得 技术后发优势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 农业为工业提 供市场。农村是一个现实和潜在巨大的市场, 随着农业发 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农民对农业生产资料和生活消 费资料的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将不断提高, 从 而使城镇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范围不断扩大, 使城市化动力 不断增强。中国的情况可能更为特殊, 城乡之间在消费理 念和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的时空错位, 这种城乡间在消费 领域的时滞客观上为城镇饱和的工业品的销售寻找到了 合适的场所。 % 农业为城镇的发展提供劳动力。城镇的发 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城镇 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农村源源不断向城镇输送 农村剩余劳动力, 尤其是人力资本含量较高的劳动力。同 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工业化速度必然也随之提高, 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 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成功转移无疑为农业规模化、 产业化和现代化 经营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 二) 农村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 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 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工业化过程中, 在规模经济和产 业聚集经济效益的驱使下, 人口与资本等要素不断向城市 聚集, 城市规模不断扩张, 城市数量急剧增加, 农业发展对 城市化的作用逐渐减弱, 工业化则逐步成为城市化的主要 推动力量。 工业化之所以是城市化直接产生和发展的推动 力量,原因在于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一是在 要素按比较利益原则自由流动条件下,劳动力、资本等要 素从获利低的地区流向获利高的地区, 形成工业企业聚集 区,构成了城市化的开端;二是工业布局与城市布局存在 空间匹配关系,工业发展要依靠规模化与专业化,导致企 业资源、 要素的空间聚集, 为城市的发展创造条件, 构成城 市化的实质内容;三是工业化通过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 形成协调发展的产业链,推动城市的扩张,强化城市的聚 集与扩散功能。 审视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不难发现:工业化 进程中产业结构的转换也影响城市化的发展。一般来说, 工业化过程中, 产业结构沿着轻工业—重工业—第三产业 的轨迹演进,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也表现出与之相适应动态 调整特征。然而,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呈现出某种程度 的背离, 即: 重工业—农村工业化—第三产业。 中国的城市 化道路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国家, 其原因就在于建国初期重 工业发展战略主导了城市化发展方向, 行政力量的超强作 用扭曲了城市化发展的普遍模式。 与重工业发展战略相适 应, 当时的城市化战略以大城市发展为取向。农村工业化 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一种独特形式, 即生产要素 在农村地域特定空间上的聚集过程, 这一过程必然会推动 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而农村剩余生产要素向非农产业和城
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1.产业的空间集聚同其它国家发展趋势一样,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最基本动力也是由于产业的空间集聚,而产业的空间集聚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的必然过程。
18世纪后期爆发的产业革命,使工业化成为近代经济的主要内容。
工业化的根本特征是生产的集中性、连续性和产品的商品性,所以要求经济过程在空间上要有所集聚。
正是这种工业化的集聚要求,才促成了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的高度组合,从而促进了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近代工业城市上海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这一过程的缩影,而中国“一五”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所显现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也证明了城镇化的基本动力确实是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发展形成的。
2.产业的结构转换产业的结构演进会改变城镇的形态和规模进而影响城镇化的发展过程。
在工业化初期主导产业均为劳动密集型,如纺织、煤炭、基本工业消费品生产等,产业间的联系较少,依存度低,因此城镇规模一般均较小,城镇化过程相对缓慢。
到工业化中期,主导产业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如钢铁、机械、电力、石油、化工和汽车工业等,产业间的依存度提高,导致产业在空间集聚范围上迅速扩大,引起城镇化过程加速。
在工业化后期,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制药等),工业生产过程的管理步入到更现代化阶段,致使工业生产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大大下降。
但同时又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对城镇生活产生了新要求以及生产现代化对城镇服务设施的需求更多,因此城镇的地域范围会进一步扩大,第三产业会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第三产业的发展赋予城镇新的活力,会使城镇化进入到更高层次。
中国城镇的经济成分多元化,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均有所表现,但在不同地域和不同规模城镇,其特征是极不相同的。
在特大城市或沿海若干发达地区的城市中,工业化后期的特征已相当明朗,而在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城镇里,却还明显存在着工业化初期的特征。
3.城乡间以及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城乡间、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是城镇化发展的又一基本动力。
试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对策
用 我国的 G P从 18 D 9o年 的 457 8亿 元人 民币增 加到 2 0年 的 1. 0 0
8 0 .4元 人 民币 , 民的生 活得 到 了重 大 的改 善 , 9436L 人 一部 分人 依 靠勤 劳 和特长 先富起来 , 多数人 达到 了生 活上 的小康水 平 大 随着经 济实 力 的不断 加强 , 国在 国际上的地 位空前 提 高 , 市场 为 我
( ) 一 我国坚 持经 济 改革 开放 的政策 取 向 , 步 建立 了市 场 竞争 的有 初
效 机 制
改 革开放 以来 , 国政 府始终 把 发展经 济作 为党 和 国家的 中心 工作 , 我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了深入的改革, 从单一的国家独资 的国营体制转
变为股份 制 、 资 、 外 民营 、 中外 合 资经 营 ; 计 划 的统 配 、 产 、 从 生 统销 , 渐 逐 向由市场决 定 配置 、 生产和 销 售 的方 向发 展 。尽 管 这种 改革 还 有 不尽 人 意之 处 , 是 , 已经 打破 了 国有企 业 长期 垄 断市 场 的局 面 , 进 了市 场 但 它 促 的竞 争 , 使资 源配 置效 率 提高 , 国 民经 济的 发 展起 到 了一 定 的推 动作 对
我国经济真正 与世界经 济接轨 , 还将从 多个方面 对我 国的政 治体 制改革 产生深 远 的影 响。全球 大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制
我们有一个潜在的后发优势 , 即可以在发达 国家 的技术进 步过 程 中受益 。随着科 学技术 的跳跃式 发展 和我 国科技 投 资 力 度 的 加 大 , 国经 济 发展 中 的技术力量将越来越强大
和决 策 的能力而 定 。
一
些 经 济学 家认 为 : 术 变 革 是经 济体 系 的 技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城市化的推进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城市化能够促进劳动力的集聚和资源的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速度。
首先,城市化将农村劳动力转移至城市,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减轻了农村就业压力,还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其次,城市化进程加速了资本的集聚和流动。
大量的投资进入城市建设,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再次,城市化的推进带动了消费需求的扩大,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城市化的发展为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规模,进而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二、城市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 社会结构的变迁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深刻影响了社会结构。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逐渐减少,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了现代社会的形成。
城市化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如城市贫困、社会流动性的增加等。
因此,建设和管理好城市,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2. 文化的融合与冲击城市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的地方。
城市化的推进促使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群相互接触和融合,使城市文化更加多元化。
然而,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文化冲击,农村的传统文化逐渐流失,城市人文精神的缺失问题也凸显出来。
因此,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推动新旧文化的融合,实现文化的多元繁荣。
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对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大量的工业和交通排放,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的大规模建设,导致了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考研真题
一、概念与简答题(共 65 分) 1、城乡规划区(6 分) 2、城市空间形态(5 分) 3、解释城乡规划中紫线,蓝线和绿线的含义(8 分) 4、简述勒,柯布西埃的城市集中理论要点(8 分) 5、简述曹魏邺城在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方面的革新 (6 分) 6、简述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总体趋势(6 分) 7、近代城市外国独占城市规划与建设有哪些特征(6 分) 8、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规划思想(7 分) 9、雷德伯恩体系(7 分) 10、试述 1960 年代后西方大城市内部主要问题及其更新改造的规划方式(6 分)
三. 问答题(74 分) 1、论述优化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方法和作用(20 分) 2、论述古代的筑城技术与防御(18 分) 3、试述 1960 年代以来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环境—行为研究(20 分) 4、试举例分析城市集聚区(城市群)特征与规划要点(16 分)
2007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概念题(每题 4 分,共 16 分) 1、城市用地 2、城市总体规划修改 3、城市规划区 4、“一书两证”
二、简答题(共 60 分) 1、简述原始居民点的分区特点(5 分) 2、简述淹钓鱼城的布局特点(5 分) 3、简述德国帝国主义占据时期制定的青岛市城市规划特点(7 分) 4、简述巴黎城市主轴线(5 分) 5、简述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的要点(7 分) 6、简述昌迪加尔城市规划的特点(7 分) 7、城市步行街主要类型有哪些(6 分) 8、简述城市公共中心系类内容(6 分) 9、简述城市能源规划内容(6 分) 10、写出我国城市的主要类型(按性质分)(6 分)
三、问答题(共 56 分) 1、分析山地城市布局形式和特点,并绘制三种主要布局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20 分) 2、论述中国古代居住区的发展和演变。(18 分) 3、试论述我国都市区(圈)规划的研究与实践进展。(18 分)
浅谈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一、 规划背景1.城市需要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分析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发展。
从表格(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是符合经济规律的。
经济高速增长会带来许多问题,例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城乡差距扩大;破坏环境,不利于持续发展等。
[1]所以要想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我国的城市发展就需要遵循经济规律。
中共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论断。
城市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
表1 1950-2015年我国GDP增长率(数据源自网络)2.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解读十九大指出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内涵包括:高质量的供给、高质量的需求、高质量的配置、高质量的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收入分配和高质量的经济循环。
高质量发展不是指发展不追求速度,只注重质量。
提高发展质量,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发展的速度也会提升。
所以说高质量发展的“质与“量”是辩证统一的。
高质量发展六大内涵的解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公民、生态、国家。
从公民层面来说,高质量发展就是改善城乡差距,让区域发展均衡,能够让经济的发展更加公平地惠及公民。
高质量要以人为本,提高社会公平性,高质量发展需要人民的努力,发展的成果应该人民共享。
要始终明确发展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2]。
从生态层面来说,发展要顺应经济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持生态平衡。
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为未来更加长远的发展做打算。
[3]再者,高质量发展也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要保护好生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从国家层面来讲,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求产业组织结构日益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合理,并且不断深化融合发展。
高质量发展强调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产业实力的综合反映,是竞争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我国产业转型的发展支柱。
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
3.多元化主体推动的动力机制。政府、企业、农民以及城市居民等各种经济主体对城市化及郊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单一的或以二元为主的城市化动力。
4.产业结构变迁演进型动力机制。农业发展给城市化提供基础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核心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给城市化以后续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直接产生和推动力量;经济结构的优化演进为城市化的进程提供了持续动力。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产业向城市集聚以获得聚集效益;科技的进步,必然使城市的产业结构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换,进而推动城市化;信息化促使市场体系演进,推动着城镇体系升级;信息化带来新型城市间劳动地域分工,参与全球城市体系竞争,发展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区成为城市化的一条途径。信息化在四个方面对城市化有促进性作用。
6. 要素推进型动力机制。从比较利益的角度, 强调区域要素在定了资源、劳动力、资本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主要受市场支配, 它们总是流向那些比较效益高的地区。
7. 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城市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良性的互动关系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教育也不能例外。同时, 城市化的外延表现为城市数目的增多、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张、城市人口数量的膨胀; 城市化的内涵则强调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关键在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规则教育)。教育是农业劳动力提高素质步入现代城市生产活动的前提, 是农村人口打破传统生存和生活观念, 融入现代城市生活的基本要求。没有现代化的教育支撑的城市化是低质量的城市化, 是没有发展后劲的。教育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城市化的最终目标:人口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上。
2.城市起源与发展动力
2005 年
2007 年
0.0%
5.0%
中国城市化水平
英国南部城市带 欧洲西部城市带
美国-加拿大五大湖城市带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 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3、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郊区化:20世纪5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开始出现人口 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现象。 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一些大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 郊区人口也迁往更外围的小城镇和乡村,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 负增长的现象。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小城镇 郊区化 逆城市化
思考:为什么发达国家会产生逆城市化现象呢?
原因: 大城市人口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导致 人口向空气清新、生活闲适的中小城镇和乡村。 交通、通信的发展。 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差别缩小。
此外还因为城市地价过高、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2.2 现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历程(2/2)
四次发展浪潮的动力分析:前两次靠的是政治的推力 ,而后两次靠的是市场取向的推力。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城市发展最根本的推力; 资本的自由流动是城市发展的第二推力; 注意:市场的推力也不完全是自发调节的,需要政府从宏观上 进行规划和调控。
讨论
你是如何看待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源动力? 选取考察未来5年内吴江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哪 里?将遇到的哪些主要瓶颈?
经济学解释
三大主要因素: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聚集经济效益
贸易交换 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大城市的诞生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与理论解释。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梳理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分析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提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逻辑框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界定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本文将回顾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演变,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揭示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包括区域经济学、地理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以及国家宏观战略和政策导向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提出构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逻辑框架的思路和方法,包括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优化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和区域联动等方面。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逻辑框架,本文旨在为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形成全面开放、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二、中国区域发展的现状分析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其区域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现状。
从东部的沿海发达地区到西部的内陆欠发达地区,再到中部的崛起地带,不同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早期的政策优势,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
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
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也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压力、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土地,但由于历史、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这些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考核答题纸(20 -- 20 学年第学期)课号:课程名称:阅卷教师:班级:学号:姓名: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1 导论我国近十年来的城市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化1水平显著提高,但巨大的城市化浪潮也带来了诸多战略性问题,如城区扩张的无序与无度、城市经济的内聚和粗放、环境污染的加剧和转移、区域资源利用的过度与低效、城市社会的分层和内卷等,这些问题对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准确把握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从根源上把握发展的问题。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索动力因素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来研究当今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2。
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城市化动力机制的论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城市、城市化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分工,是社会生产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
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于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同时还指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
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
”3 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3.1 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内涵的研究关于城市化动力机制内涵的研究,学术界代表性的观点有:所谓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城市化发生和发展所必需的动力的产生机理,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作用机理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构成的综合系统的总和。
(孙中和,2001;高云虹,2003;钟秀明,2004)城市化的动力机制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变化,在不同时段、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其城市化动力结构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3.2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问题的研究张进洁、沈体雁、郭秀丽、侯敏(2012)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框架进行分析:城市化1城市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和趋势,它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而逐渐转化为城市经济要素、城市成长为经济发展主要动力的过程。
城市发展史讲义:王权、商业与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的动力及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迟滞问题探索
城市发展史讲义:王权、商业与城市发展——城市发展的动力及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迟滞问题探索整个一部城市发展史,可以归纳为裂变与整合的过程。
之所以称之为裂变,是较之与一般的变革,其具有革命的意义,此前城市固有的秩序在某种外力的作用下离析解构,与介入的参变因素及其引发的新的功能要素一起,重新组合,寻求新的整体功能和结构方式。
裂变之后,是一段整合时期,新秩序在尝试和协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以至达到它最终的形式。
裂变和整合,在登高和平步两个方向上,共同构成城市进步的阶梯。
纵观历史,城市的发展就是这么一种实质。
王权、商业和工业,是城市产生和发展史上的三大参变因素,相应构筑了城市发展的三个台阶。
一、王权在城市诞生中的作用城市在根本上讲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但在它集聚、生成以及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朝着一定的方向定型的具体过程中,总是要受控于一些具体的力量。
一面是生活的自然需求,一面是王权的意志,这是概括了的城市在初始阶段所遵循的全部主客观原因,它们共同决定了城市的物质要素及其结合方式。
相比之下,作为主观原因的王权意志表现得更为活跃,正是它的种种表现使得城市同以往的村落有了本质的差异。
应该说,村落过去所有的功能和要素基本上都被城市所承继,但在王权的介入下,一切又有了新的变化。
现在,人们将分散和集中作为区别村落和城市的基本特征,但集中不仅是物质要素在空间上的简单聚拢,更重要的在于集体力量的凝结和统一意志的形成,而这种状态是在王权的驯服下才得以实现的。
因此,城市的诞生不是人们欣喜的创造,而是充满着激烈的冲突和残酷的斗争。
历史,总是这么一种无奈的二律背反,文明往往要用不文明的形式来创造。
剩余的人力,剩余的粮食及种种,虽然村庄为城市生活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并且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孕含着城市的胚胎构造,但它不会自动转化,向更高的形式迈进。
作为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达到巩固的形式代表,村庄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达到了这么一种限度后,因循与守旧等保守成分成为它的主要品质,很难有内在动力去争取进一步的发展。
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主导作用 。我 国建设 中国特色 的社 会 主 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 城镇 义, 必 须坚 持走 中国特 色新 型城 镇化道 化的发展模式是市场经济型的城镇化。伴
路。 《 中共 中央 关 于全 面深 化 改革 若 干重 随着 农 村改 革 的领 先潮 头 ,乡镇 企 业 的异
S OL UT I ONS
论 中国特 色新型城镇化 发展 的体 制机 制
◎ 杨 长 明
摘
要 :建设 中国特 色的社会 主 义 ,必须 坚持 走 中国特 色新 型城 镇化 道路 ,完善城
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 着力推进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着力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 城镇协调发展 ,着力推进区域城市协调发展 ,着力推进城 乡 一体化发展。
济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 , 是社会主义现代 空 间结 构和 管理 格局 ,增强 城市 综合 承 载 化 建设 的龙头 。没有 城市 的发展 ,没有 城 能 力
市 的现 代化 ,也就 不会 有 国家 的发 展和 现
代化。城市的蓬勃发展必然会推动整个国
二 、国际经验对 中国特 色新型城
家的现代化进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镇化发展 的启示 化 强 国 ,必须 高度 重视 城 市 的现代 化建 设
城 市集 中 了2 / 3 的国 内生 产 总值 、3 / 4 的工 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 坚 业 总产 值和 外资 利用 额度 。城市 还 集 中了 持走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 以人 几 乎全 部 的高等 院校和科 研 单位 ,为 国家 为 核心 的城 镇 化 ,推动 大 中小城 市 和小城 培 育 了大批 专业 人 才和科 技 人才 ,加快 了 镇协调发展 、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 促进 科 技产 业 的步伐 。这充 分 表 明了城 市是 经 城 镇化 和新 农村 建设 协 调推 进 。优 化城 市
城市群:形成机理、发展态势及中国特点分析
[ 作者简介 ] 苏雪 串( 9 3一 ) 女 , 16 , 山西运城人 ,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 院教授 、 博士 。主要研究方 向: 城市与 区域 经济 、 宏
观经济 运行 与发展 。
・
4 ・ 5
21 02年 第 2期 理论 经 济研 究
是 一个 城市 分 布 的 区域 系 统 , 因而 城 市 群 的 形成 和 还很 显 著 , 化 作用 还是 主流 。因此 , 极 以大 城市 为核
承载 方式 或空 间形 态 。
一
系, 又理 位
置邻 近 的城 市在 各 自发 展 并 向外 扩 散过 程 中 , 市 城 之 间 的空 间距 离 不 断缩 小 , 城市 之 间 的分 工 和联 系 程度 增 强 , 而形 成 城 市 群 。可 见 , 市 群 是 当 从 城 经济 发 展达 到较 高水平 时 , 城市 规模 扩大 , 形成 大都 市 区 , 多个 大都 市 区逐渐 聚合 的结 果 。 且
鳖.生笪理鳇 .
理论 经 济研 究
城 市 群 : 成 机 理 、 展 态 势 及 中 国特 点 分析 形 发
苏雪 串
( 央财 经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京 中 北 10 8 ) 0 0 1
[ 摘
要 ] 城市群是城市化高 级阶段的城 市空 间形态。城市群 的形成和发展 , 受空 间相互作用 、 产业转 移、 聚
M
e ao oi glp l s
空 间 毗 邻 的 大 都 市 区 聚 合 而 形 成
的 城 市 化 地 域
构 、 市功 能等 相应 调整 , 而城 市地 域空 间形 态不 城 从
断 演变 , 最早 的城 镇发 展 到城市 群 , 从 这一 过程 如表
中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浅析
品化代替了福利性分房,使人们不得不考虑房价问题。这 出现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打工者,促使郊区化更加明
些制度的变迁,转变了人们投资及消费的方向。普通市民 显。同时,原来处于市区的部分企业由于难以承担高额的
为了获得较宽敞且便宜的住房,只好选择在郊区购房,这 地价、房租,再加上企业发展用地的需要,往往选择迁往郊
前我国城市虽然处在集聚发展阶段,但城市郊区化现象也 口等绝对数量的增加或减少作为标准。以广州为例。20 世
是客观存在的。而分歧出现的原因在于对郊区化概念的不 纪 80 年代,广州就出现了明显的郊区化现象。1982 年进
同理解。城市郊区化是否应当以中心城的衰落为标志?中 行 的 人 口 普 查 中 , 广 州 城 市 中 心 区 的 人 口 增 长 率 为
众所周知,集聚是贯穿于城市产生与发展全过程的根 发展趋势。部分大城市出现明显的郊区化现象,我们对郊
本性力量。然而,在关注集聚的同时,人们也不难发现,扩 区化问题的分析势在必行。
散这种反向力量的存在。随着城市的集聚,会出现诸如地
二、我国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价昂贵、空间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这就使得扩散的
心城人口的绝对减少,或者说“空心化”现象是否就是郊区 10.33%,郊区的增长率为 41.43%,郊区的人口增长比率远
化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经 远超过市区。而中心区人口的绝对数量为 1908053,超出
阶段,是一个集聚区范围不断扩大,密度逐渐减少、系统 郊区人口数量将近 300000 人。因此,以中心城人口绝对数
市郊区化。值得注意的是,集聚与扩散这两个变量间的关 时代,经济稳定发展,城郊差别越来越小。汽车等现代化交
系是非线性的。二者的合力有可能重新表现为集聚,也有 通工具的大量使用、交通道路的条件及配套基础设施的不
中国城市化进程[精选]
农业对城镇化 市场贡献(农民需求:生产投入与生活消费品)
的贡献
要素贡献(农业资源的向外转移)
外汇贡献(农产品换取进口设备所需外汇) 赋税方式(农民赋税)
农业对城镇 化 提供剩余 的方式
价格方式(不利的贸易条件—工农产品剪刀差) 储蓄方式(存款;政府、企业债券的认购)
财产剥夺方式(凭借政治力量)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农业的 内部推力
剩余劳动力的增长(土地的有效承载能力) 城乡差距的拉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对农业投入的减少
非农产业的 外部拉力
城乡差距的拉大(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 较好的职业工作条件、文化生活条件、社会环境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3 、动力机制之三:农业剩余贡献 产品贡献(生存的基本需要;工业的原材料)
4、大城市过度集聚,小城镇发展无序 大市过度集聚—城市病(集聚效应、扩散效应) 小城镇缺乏合理的规划—无序自发状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
力的主要途径)
三、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
1 、动力机制之一: 农村工业化推进 (乡镇企业)
乡镇 企业 的 发展
打破“农村搞农业、城市搞工业”的观念 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加速了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集中
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措施 城市化水平最终决定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为什么城市
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我国经济发展 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预计未来15年中国将进入加速城市 化阶段。利用灰色模型预测,到2010年可达到42%—4 5%。考虑到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较为复杂,因此,对 我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前景的预测只能给出粗略的估计。
提高大城市的内涵质量,健全经济功能,强化管理水平,解决 问题(集聚过度、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流动人口);
城市发展趋势的哲学意蕴——从“人”的本质论中国城市发展动力
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以一定 标 准和
目的寻找伙伴 .结成 组织或 团队,从
2 1 现代城 市研究 2 0 04 5
Ts — T
GY
2社 会属 性推 动 力
2 1交往 . . 聚集
和 质 量 .满足 公众 的 需求 。
23心理 需求 .
度地 放 弃 自己 的利 益 .从 而结 成 契
文章 编号 :0 9 6 0 (000 - 0 5 0 10 - 0 021 )4 0 2- 4 中图分类号 : 20 文献标 识码 : F9 A 作者 简介: 马溯川, 汉族 , 女, 武警工程学院基 础部政治理论 教研室。
城市发展趋 势的哲学意蕴
— —
从 “ ”的本质 论 中国城市发展 动力 人
Ur a De e o me t o c a d P e c m e t Th Ch n s b n v lp n L gi n r dia n : e ie e
Ur a De eo m e t bn v lp n Drv s b s d n h E s n e f a kn ie a e o t e s e c o M n id
机 遇 和 挑 战 。 城 市 作 为商 业 中心 、 贸
易 中心、教 育 中心 文化 中心 .掌握 良好 的发展资源,发 展速度必然持续 增长 。尤其改革开放 以来 .中央和地 方确 立经济 开发 区和 高新技 术开发 区. 鼓励 当地整合优 势.优先 发展特殊行
业 ,从 政 策 、 资 金 和 人 员配 备 上 给 予
构 中 在 空 间 征 服 技 术 的 奇 迹 和 享 乐
市政府 的管理提供了可行性。城市管 理 (r n Ub Maae n) a ng met 的目的是 确
新城市化进程_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
Ξ 本研究在上海的调查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49331010(Suppo rted by N ati onal N atural Science Founda 2ti on of Ch ina ),在海南的调查得到美国鲁斯基金会的资助(Suppo rted by L uce Foundati on of U SA )。
论文初稿曾于1996年12月在广州举行的“中国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国际会议上宣读。
来稿日期:1997202;收到修改稿日期:1997207。
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Ξ宁越敏(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和区域发展研究所,上海 200062) 提 要 本文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城市化主体的角度分析了90年代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和特点,认为当前中国正出现新城市化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较为集中的城市开发模式替代分散的乡村企业发展模式,从而使经济绩效得到提高,大、中、小城市齐头并进,城市体系不断趋于完善。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中国1 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评述对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理解,可简化为二元理论模式,即自上而下型和自下而上型。
前者指国家(主要由中央政府)有计划投资建设新城或扩建旧城以实现乡村—城市转型;后者以乡村集体或个人为投资主体,通过乡村工业化实现乡村城市化[1]。
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支配了中国50年代~70年代的城市化进程,至今仍在起作用。
而发端于70年代的乡村工业化从80年代起出现了迅猛增长的势头,由此导致的乡村城镇的崛起和发展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城市化道路而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然而,以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来分析中国8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无疑太简单。
70年代兴起的中国乡村工业化源于长江三角洲。
当时的政治条件只允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即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兴办工业,因此称为“社队工业”。
8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社队管理模式转变为乡或镇和村两级管理模式,社队企业也相应改变为乡镇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着 的经 济演 化过 程 .即 伴 随着经
济 结构 、社 会 结 构 、政 治 结 构 及 观 念
海南 5 个经济特区,开放 了 l 个 沿海 4 港 口城 市,同时还将珠江三 角洲、长 江三角洲、福建 沿海 ,广西沿海,辽 东 半岛 和山 东半 岛也列 为 对外 开放 地 区, 形成 了 一系刊 发达 的城 市群
维普资讯
试 论 中国城 市 发 展的 动力 与 机制
On te I e u n e h ns o ie eci v lp e t h mp tsa d M c a im fChn s t De eo m n y
陈 先 枢
Ch n X a s u e in h
l 城 市发展 的内涵
社 会 义 市场 经 济 新 的 历 史
建 国后,我国城 市发展有过 4 次 浪潮 。第一次是 “ 一五” 至 ■五” 期 间 苏联 援建 16个建设项 目,以 5 莆 工 的飞 速 发展带 动 了一批 城 市 l k 的发 展 第一次 是 6 0年代国民经济
接 , 间 接 推 动 ,城 『 发 展 . 使 一 的 些 村 龋 演 变 为 城 市 , 使 一 部 分 农 业
或城 l 带 第四次是 1 9 市 9 2年邓小平 南 迢 讲话以 岳 的多层 次、 垒 方位 开
放格 局 . 中国政 府新批 准 长江 沿岸
2 个城 市和 8个地区, 东北 ,西南, 8 西北地区 l个边 境城市 对外 开放 ,l 3 1 个 内陆地 区 省会 城市 实行 沿海 开放 城 市的政 策 ,形 成 了东部 沿海 开放 地 区, 以上 海浦 东开 发为 龙头 的长 江沿 岸地 区 、 周边地 区和 以省 会城
料 的 更 新和 城 市 商 品经 济 的 发 展
网此 ,农 业 结构调 整始 终是 我 国城 市经 挤发 展 的最 捍层 推 力。 应 当指出的是 , 『场取向改 革 I i 对城 市发展 的推 动 也 不完全 是 自发 调 节的 ,它 需 要政府从 宏 观上 进 行 规划和 调摊。
的 演进过 程,并通常赋 予社会 文明、
生态 保 护 等 秘 极 的价 值 评 价 意义
因 此 , 城 市发 展 是 一 个 城 市 不 断 进
p 9 | fC ieemo e ac‘ so hn s d r ± y
嘲l,刚 , e o掘v Ho II t s e f f ;n h p I I e
缀 阶 段 , 这 一 特 表 述 为 展 大 利 润 。
也不例 外 。 中国 n前除 击城 市待 业 人 员不 算.仅农村估计还有 2 剩余 亿 劳动 。因此.无论工・ 发展到何等 程度 ,我国也不会像新加坡、 H本那
样 出 现 劳 动 短 缺 、 工 资 大 幅 度 上 升 的情 况 。在 这 种 情 况 F, 发展 国 民 经 济 的 战 略 应 着 眼 丁 先 逮 没 发达 的
市。可以 兑, 1 9世 纪下半 叶 ,洋务 运动 充 当 ,中 国城 市文 明转 型 的推
进 器 , 它 推 动 ,城 市 摩 间 和 城 市 功
的是 政治 力量 的推 力, 而 后两次 靠
的是 市场取 向的推力
能 的扩 展. 改 变 ,城 『 社会 结构 和
经 济结 构 。
对 城市发展的歌撮作 用
蓑I阕 城市发展内涵;动力; _
力 时 向三线 投人,带动了攀枝花 J 等 一批 新 工 业城 市的兴 起 第三 次 是进人 8 0年 代实行 的沿 海开 放,
先 后 成 ,深 圳 、珠 海 、汕 头 、厦 门、
 ̄
'A T№ RC
曲 却 z n y吨
调 整 时 期的 三 线 建 设 , 大量 人 力、物
| 通过对中 圉 国近代城市发 展
席蓑瓣分析,阐进7市墙取向爱
骧
撬 糍
条 件 F,城 发展 应 钉 新 的涵 义 :() 1
发 展 是城 变 化 的 一种不 可逆 的 长 期 动 志过程 :( ) 展 是城 市质的变 2发 化 ,而不仅仅 是量 的扩张 () 展是 3发 城 市从简 到 复 杂 ,从低 级 到高级
p l 晦 t pr h p e. ea
 ̄ woD 【 q o 埘 .s。 f m c
嘞酶釉 melm e ; hn m 9 n iplsr ai ; s
意 识变 化 或变 革 的持续 的经 济 成 长
过 程。
2 中国近代城市 发展 的历程
中国近 代城 市发展的 动 力源 自外 力的推 功 。清 末洋 务 派是 世界 城 市文 明 的最 早感 知 者, 也是 国 内 城 市发 展 的 启 动者 他 们 办 工矿 , 商 贸.修 铁 路 ,建学 堂 等. 都直
作者简 介 陈先枢,长沙市委宣传部研究员。邮编:长沙, 103 401。
22 越 0. 02
嘲
维普资讯
蔗凭
试 论 中 国 城 市 发 展 的 动 力 与 机 制
3 市场取 向对 城市发展的推 动作用
发达 国家城 巾发展 的基 本推 就 是争 取晟 大 敛 益。 城 市化 的 蜘
人 几被 吸 引到 城市 做 1 、 谋生 ,从 _ = 而 加速 ,城 市人 n的 集聚 。 中国近 代 2 7 城 市,直 接受惠 r洋务运动 0个
的 占 14, 间 接 影 响 则 遍 及 所 有 城 /
市 为 中心 的 中西 部 地区 的 多 层 次 、
垒方 位 开放 格局 , 大中型 城市 得到 ,空 前的发 展 韭而易见,前两 次与后两次的 城 市发展 有 着质 的区别 。 前两 次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