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平阳窑瓷枕艺术
平阳窑的“前世今生”
平阳窑的“前世今生”创于上古 产于尧都清代以前,关于平阳窑的最早记载见于《大明一统志》,卷二十:平阳府,“土产瓷,霍、吉、隰三州及临汾、赵城、汾西、岳阳、河津五县俱有窑。
”清代兰浦著《景德镇陶录》记载:“平阳窑亦西窑也,平阳府所烧。
唐宋皆陶,有砖窑,大而容器多;有土窑,小而容器少。
”该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条件相当优越,附近有丰富的瓷土资源,交通便利,经济繁荣。
可见,平阳窑早已是北方古代著名瓷窑,也是山西南部规模较大,烧造水平较高的重要窑场。
根据窑址考察及相关资料研究,平阳窑窑址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龙祠东北至山根 2 平方千米范围及峪里村一带,距尧都区约 4 千米。
1980 年出版的《简明瓷器词典》载:“平阳窑,唐代重要窑址,在今山西临汾,其产品胎色较白,但釉欠细润。
”20 世纪 50 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冯先铭、李辉炳两位专家在龙祠村龙泉源滩一带对窑址进行考察,经研究考证,在唐代,龙祠一带制瓷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烧造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发展于宋 展现辉煌宋代属于平阳窑的快速发展期,品种丰富。
由于宋代有“斗茶”习俗,上行下效,因此宋代烧制的黑釉油滴、兔毫窑变类茶盏是该窑口的代表产品,在釉、胎、器形方面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当时所生产的油滴曾进贡皇宫,是该窑辉煌成就的见证。
在平阳窑油滴釉面上,可以看到许多橘黄色光泽的小圆点,形似水面上漂浮的油滴,大小不一,是平阳窑特有的装饰。
除了这种“红油滴”外,还有“银油滴”、兔毫以及鹧鸪斑等窑变类茶盏,均十分精美。
金代平阳窑钧瓷达到鼎盛,胎质细密,大部分为土黄色或灰白色胎质,独具特色的地方是在釉层下布满密密麻麻的白色小珍珠一样的效果,这是其他窑口钧瓷未见的。
金元时期,由于制酒业的发展,酒具也 尧都历史悠久,史称平阳,因4 700多年前帝尧在此建都而得名。
平阳人文底蕴深厚,史传文字、华表、围棋、诗歌、印刷、戏曲等文化经典都发源于此。
金元平阳窑白釉划花诗句长方形枕金元平阳窑褐釉高脚杯金元平阳窑黑釉行炉Inheritance传承19是这个窑口的主打产品。
精美雅致的河北博物院藏瓷枕
枕头是人们日常起居的重要生活用具。
我国最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开始使用初步加工过的石块。
以后逐步扩大到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枕头,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
历代留存下来数量最多的则是瓷枕,瓷枕是一种生活日用品,它是中国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造型。
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
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精美雅致的河北博物院藏瓷枕冯 宁1. All Rights Reserved.AppreciatION鉴赏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所展现出的工艺、艺术成就也越来越辉煌。
当时的瓷枕造型非常丰富,较为流行的有几何形枕、兽形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等,造型精巧,制作细腻。
同时在装饰技法上也有很大的发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使得这些造型精美的瓷枕,不仅是生活中的实用品,更成为雅俗共赏的工艺品。
中国南北各地的许多著名瓷窑都曾烧制过精美的瓷枕,各地所产的瓷枕在工艺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也各有特色。
北方瓷枕尤以磁州窑和井陉窑所烧制的瓷枕最具有代表性。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民窑,在今河北磁县观台镇和彭城镇一带,晚唐、五代开始生产,北宋最为兴盛,一直持续到清代。
因磁州窑是民窑,窑工创作时无拘无束,故而磁州窑系瓷枕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装饰技法及纹饰上,都具有质朴、洒脱、明快、豪放的艺术风格,有着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时尚追求。
井陉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北部和井陉矿区,隋代始烧,直至明清,是一处分布面广、烧造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窑址群。
井陉窑瓷枕以白釉为多,装饰手法以划花、刻花、印花、镂空为主,造型多样,精巧细致。
河北博物院育才街院区收藏有多件磁州窑及井陉窑瓷枕,形制多种多样,装饰题材丰富多彩,涉及人物风景、花鸟鱼虫、诗词歌赋、建筑图案等内容,画面风格洒脱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极强的感染力,展示了北方瓷枕高超的艺术成就。
解读陶瓷枕上的人物形象
解读陶瓷枕上的⼈物形象2019-09-16历代瓷枕的装饰纹样,题材⼴泛,⼈物图案即为其⼀⼤宗。
也正因此,瓷枕不失为传统⽂化的⼀个载体。
⼴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作为⽬前国内收藏瓷枕最多的博物馆,馆藏瓷枕中的⼈物形象丰富多彩,本⽂择其⼏种作以简要分析。
⾦代磁州窑⽩地⿊花“屈原投江”纹长⽅形枕(图1),根据《楚辞·渔⽗》中的情节描绘了屈原投江之前,与江⾯渔夫之间对话的场景。
画中三⼈,屈原⾝着素⾐,披头散发,神情忧伤,独⽴于江边。
渔夫戴⽃笠,划⼀叶⼩⾈徐徐靠岸。
屈原⾝后⼀⼈疾奔⽽来,似欲劝阻屈原。
屈原破旧⾐衫随风飘摆,呈现出⼀⽚凄凉景象,借此表达出诗⼈的忧愁苦闷之情。
寥寥数笔,却展现了屈原不愿同流合污的孤傲品⾏。
此枕画⾯不论是从艺术形式还是在⽂化内涵上都体现了⾦代磁州窑这⼀最⼤民窑的卓越品质。
从枕⾯构图来看,采⽤以景达意、以象表意的艺术⼿法,刻画了被流放的屈原忧国忧民的故怀。
磁州窑作为当时北⽅地区最⼤的窑⼝,其产品之所以能够独步⼀时,说明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百姓的⽇常⽣活,更在于能够贴近当时⼈们⼼理上的需求。
宋⾦时期,宋王朝⾯对北⽅⼥真铁骑的南侵,抵抗⽆⼒,⼀次次地遣使乞和,割地赔款,使得国破家亡,民不聊⽣。
在此枕画⾯中我们不难发现磁州窑匠师的⼀颗拳拳爱国之⼼——在深沉的意境中,借古喻今,既有对昏庸⽆能的宋皇帝的不满,⼜期待出现屈原这样的爱国⼈⼠来警醒萎靡的宋王朝。
元代磁州窑⽩地⿊花望⼦成龙纹长⽅形枕(图2),画⾯中有⼀长者⼀童⼦和空中的云龙,长者须眉皓然,⾝着⼤袖⼴袍,右⼿指向空中的云龙。
童⼦⼀⼿指向天空,⼀⼿夹持风筝,⼀副天真烂漫的神态。
空中的云龙蟠曲矫健,见⾸不见尾,体现出神龙兴风作⾬的⽆限神⼒。
画⾯简洁明了,⼈物勾画到位,充分表达了⼈们望⼦成龙的美好愿望。
元代磁州窑⽩地⿊花“⾼⼠卧床”纹长⽅形枕(图3),枕⾯描绘⾼⼠⼀⼿托⾸侧卧于树下床上,眼望长天,呈惬意的神态。
⾼⼠脚后有⼀鱼篓。
画⾯表达出这种世外桃源般的渔猎⽣活所带来的⼼理上的满⾜感和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之⼼(编者注:此枕⼈物图的内容可能为宋代陈抟⾼卧故事)。
一枕清凉入梦来瓷枕
一枕清凉入梦来瓷枕瓷枕瓷枕是中国古代汉族瓷器造型中较为流行的一种,枕上用彩釉绘成精美的图画或题上诗句。
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代以后开始大量生产,并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床上枕具。
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造型非常丰富。
在今天能见到的瓷枕中,以宋代的艺术成就最高。
宋代以磁州窑、当阳峪窑、登封窑所出瓷枕为多。
据说开始时是作为陪葬的冥器,以后又作寝具和诊脉之用。
宋代,瓷枕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不仅器形较前代有所增大,而且装饰技法也突飞猛进,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性。
宋/金代磁州窑剔花瓷枕1400多年前的隋朝人发明了用瓷做成的枕头,它们完全按照头颈部的生理结构制作,虽然质地坚硬,但头枕其上却非常舒适。
为保证颈椎在睡眠时不受压迫,古人还专门为颈部设计了托盘,使整个身体呈自然状态躺在瓷枕上,舒适地入睡。
瓷枕不仅是实用品,更是集造型、绘画、诗文于一身的艺术品,尤其在宋代,瓷枕的艺术设计更是达到高峰,摆脱了千篇一律的风格,每个瓷枕都像一个精美的艺术品。
在古代,以瓷做出的枕头,在炎炎夏日也起到了降温消暑的功能。
瓷枕的枕面上有釉,头枕其上会感到凉快至极。
唐代耀州窑黑釉如意型瓷枕脉枕,对上岁数的人来说并不陌生,是中医把脉时放在病人手腕下的小枕。
它是由寝具——瓷枕演化而来的。
是中空的,一头有一个气孔,一来可通风散热,让病人的手腕搭上去感觉清凉,二来便于医者探知脉象虚实。
宋代耀州窑黑釉脉诊宋代绞胎脉诊宋金时期,窑工还发明烧制了便携式瓷枕,以便出行时方便携带。
器物的形状略小。
在宋代,磁州窑的观台窑出现大量带有“张家造”款识的瓷枕标本,说明当时有专门烧造瓷枕的窑场。
吉州窑绿釉瓷枕是一种低温釉瓷,瓷化程度较低。
吉州窑绿釉瓷枕作为一种低温釉瓷,先将拼接并装饰好了瓷枕坯胎放入低温窑炉中进行素烧,出窑后以铅为熔剂、氧化铜为着色剂进行施釉,施完釉再二次入窑烧造,并控制窑温使之在氧化焰下将所施的釉形成纯绿的颜色。
陶瓷枕与宋金元戏曲
陶瓷枕与宋金元戏曲内容摘要:宋金元时期是古代陶瓷枕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的陶瓷枕装饰题材丰富,技法造型无穷。
陶瓷枕作为中国古代传播和传承文化的一类重要媒介载体,其承载的文化几乎涵盖了古代中国所有领域的文化元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戏曲、体育、民俗、地理、历史、儒释道等。
而北宋、金/南宋、元时期也恰恰是中国古代戏曲经过漫长的孕育之后,开始正式走向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
本文结合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脉络,系统梳理了宋金元时期古戏曲在陶瓷枕上的各种表现形式(如勾栏瓦舍、宋金诸宫调、杂剧和元曲等),从一个侧面揭示陶瓷枕是研究中国戏曲文化的一类重要的实物资料,是世界陶瓷史上最具文化价值的一个瓷器类型。
关键词:陶瓷枕,宋金诸宫调,勾栏瓦舍,杂剧,元曲陶瓷枕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据考证,陶瓷枕始于隋代,发展于唐、五代,繁盛于北宋、金/南宋、元时期,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百花争艳的黄金时代。
陶瓷枕的生产窑口地域从北向南跨越河北(磁州窑、定窑、井陉窑、邢窑)、山西(大同窑、怀仁窑、浑源窑、榆次窑、平定窑、交城窑、平阳窑、介休窑、霍州窑、河津窑、长治窑等)、河南(相州窑、鹤壁窑、安阳窑、辉县窑、当阳峪窑、新安窑、巩县窑、新密西关窑、登封窑、郏县黄道窑、禹州窑场、鲁山段店窑、宝丰清凉寺窑等)、山东(淄博窑、德州窑等)、陕西(耀州窑)、安徽(寿州窑)、浙江(越窑)、江西(景德镇窑场、吉州窑)、湖南(长沙窑)等诸省区域。
这一时期的陶瓷枕装饰题材丰富,技法造型无穷。
陶瓷枕作为中国古代传播和传承文化的一类重要媒介载体,其承载的文化几乎涵盖了古代中国所有领域的文化元素,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戏曲、体育、民俗、地理、历史、儒释道等。
而北宋、金/南宋、元时期也恰恰是中国古代戏曲经过漫长的孕育之后,开始正式走向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
上个世纪初叶王国维断言“真正之戏剧,起于宋代”,并盛称“真戏曲”在“形式”与“材质”两方面的“大进步”至迟在金代末年已接近完成。
夏日好眠话“瓷枕”
夏日好眠——话“瓷枕”据考证,瓷枕早在隋代便已经出现,唐朝时期开始大量生产,宋、金、元时期最为鼎盛。
古代实用的小型陶瓷枕有很多种:一种是袖枕,因当时交通不发达,人们外出长途旅行风餐露宿时,常随身带个小枕,便于在休息时使用;一种是腕枕,在人们长期书写时,为防腕子发酸,将小枕垫于腕部;再一种就是脉枕,脉枕是中医大夫诊脉时放在病人腕下起衬垫作用的用具。
体积很小,重量很轻,为的是大夫出诊时携带方便。
箱型脉枕下面一般有一两个小孔,它们是烧制时为防止爆裂而设的排气孔。
古代脉枕中最具收藏价值的,一般为瓷枕。
白釉剔花花鸟纹枕,金邛窑绿釉警枕,唐磁州窑白地黑花竹纹枕,宋磁州窑白地黑花马戏图枕,宋褐釉彩绘虎形枕,金在瓷枕的发展史上,以宋代(公元960~1279年)北方磁州窑系所烧的瓷枕最具有代表性。
这一时期生产的瓷枕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包括几何形枕、兽型枕、建筑形枕、人物形枕等。
瓷枕的装饰纹样也多彩多姿。
较为普遍应用的纹饰有动植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文字纹等。
瓷枕的造型与纹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文化、习俗、时尚、追求等方面。
这一点尤其以带有文字纹饰的瓷枕所表达出的最为明显。
密县窑珍珠地鹦鹉纹枕,唐三彩剔划花兔纹枕吉州窑绿釉刻花枕,宋古代瓷枕的装饰手法按照不同朝代、不同产地也各有差别。
唐和五代(公元7~10世纪)以前的瓷枕多以模印、细划绞胎等为主;宋金时代(公元10~13世纪)则以绘画为主,同时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装饰手法。
随着制瓷业在工艺技术、造型装饰手法等方面的不断改进,瓷枕所展现出的工艺、艺术成就也越来越辉煌。
绞胎小脉枕,唐长沙窑白釉绿彩枕,唐巩义窑绞胎枕,唐除了宋代的磁州窑系之外,中国南北各地的许多著名瓷窑都曾烧制过精美的瓷枕,各地所产的瓷枕在工艺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其总体风格与相应的时代和瓷窑特色相一致。
白釉剔花花卉纹枕,宋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八方枕,宋谈瓷枕,离不开宋。
古代瓷枕文化
古代瓷枕文化枕为荐首之物,凡夜寐小憩不可或缺,自古而然。
大致枕有软硬两类,古诗中所谓“花枕”、“沉香枕”、“丁香枕”之类,当为以织物填充香料或植物之软枕,因实物难存,其源起渺难考证,而硬枕则往往历经历史淘洗而犹有遗物或遗迹可寻。
新石器时代山东大汶口遗址墓葬中发现的人骨90%以上枕骨扁平,其枕部变形绝大部分属于轻微程度,即所谓的“枕型”,应该是人类长期枕睡硬物所致。
《诗经》中有“角枕粲兮,锦衾烂兮”的描述,说明先秦时代已有角制或以角为装饰的硬枕。
此外,历代诗词中提到的各种“琥珀枕”、“水精枕”、“石枕”、“瓦枕”、“金枕”、“玉枕”、“瓷枕”等也都是硬质的枕头。
而历代留存或考古发现的硬枕中,则以陶瓷的质地为最多见。
陶瓷枕的最早烧制使用源于何时,目前尚没有明确可寻的记载。
但河南安阳隋开皇15年张盛墓出土的明器中有长仅3.9厘米的瓷枕模型表明至少在隋代瓷枕已经开始使用。
唐代是陶瓷枕开始流行的时期,实物遗存不少。
唐诗中虽未见到关于“瓷枕”的记载,但提到“玉枕”处不下40余次。
唐代瓷器最著名者为越窑青瓷,有“如玉”之誉,而瓷枕清凉却暑,亦有如玉之美,故可推测文献中所谓“玉枕”者,有不少其实是瓷枕。
这一现象在宋代诗词中也有反映,如欧阳修《玉楼春》描写“云垂玉枕屏山小”,林季仲《选冠子》“正连山玉枕,回波瑶席”,描写枕上花纹有云垂连山之象,显然是画有山水的瓷枕了。
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产地遍及全国,可谓繁盛,形制和装饰手段也最丰富。
明清以降瓷枕制作不再流行,但据丁文江《漫游散记》记载,他1911年5月在广东旅次,尚可见客店中“放着一小瓷枕头”,则直到清朝末年,瓷枕还是被人日常使用的。
几何形枕和象生形枕古代瓷枕的造型大致可分两大类:几何形枕和象生形枕。
几何形枕是最古老原始的枕形,一般都以泥胎捏成各种类型不同的枕面、枕底、侧墙,然后黏合起来,成为一个中空的匣子,故又称“箱形枕”。
其外形呈各种不同的几何形状,如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束腰形、如意形、叶形等。
瓷枕,古人“睡”出来的艺术!
瓷枕,古人“睡”出来的艺术!书画文化金·白釉戳印花草纹银锭形枕·井陉县柿庄金墓出土异彩纷呈的“枕头”发展史“枕头”一词竟是曹操发明?“枕头”一词到底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呢?这个故事还要从三国曹操谈起。
相传一天夜里,曹操在中军帐中挑灯夜读,到三更时分犯困,身旁的书童请其上床休息,床上的几本木匣兵书一时也没地方存放,书童就将其平摆在床的一头。
宋人物故事纹长枕曹操太困,稀里糊涂地将头枕在木匣上就睡了,而且睡得很香。
书童见此情况便依兵书木匣的形状,用软物制作出了一种垫头用具呈给曹操,曹操问此物何名,书童只答垫头之卧具,曹操便将此种物件命名为“枕头”。
唐磁州窑麒麟送子纹瓷枕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枕,卧所荐首者。
从木。
”由此可见,最初或最常见的当是木质的。
五彩龙凤纹戏曲瓷枕据考古学家的考证,汉代以前,虽有铜枕、玉枕,但枕头多为竹、木所制;西汉出现了漆枕和丝织枕头,甚至用天然香草做枕芯;到了唐宋时期,瓷枕最为盛行;明清以后,纺织印染业发达,枕头遂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万历五彩人物纹瓷枕今天的枕头样式则更为丰富多彩,化纤枕、海绵枕、羽绒枕、橡胶枕,乃至水枕、气枕,不一而足。
唐三彩莲花手脉枕唐三彩莲花手脉枕千姿百态的古枕之美古人“睡”出的一门艺术!在古人眼中睡觉也是件大事儿,虽然没有现代人那样舒服,不过比现代人舒心,在一些细节上的讲究更是叫现代人惊叹!我国古代枕头种类丰富,按材质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木枕清木枕、竹枕枕中贵重之品,在古代是黄杨木枕,黄杨生长期长,取材不易,历来视为高级木料,《酉阳杂俎》卷十八就提到:“黄杨木,性难长,世重黄杨以无火……为枕不裂”。
以黄杨木枕馈赠亲友,可以说是上乘礼物。
清黄花梨木枕2、藤枕用藤萝之条编制而成,做工极为精简,是古代人夏季使用之物。
吕舸《藤枕》诗曰“藤枕消闲处,炎风一夜凉”。
3、瓷枕:青花五彩博古纹元宝形瓷枕把瓷器制成枕头状,其形色多种多样,造型奇异,富有艺术性。
宋代瓷枕探析——以磁州窑、定窑为例
061宋代瓷枕探析——以磁州窑、定窑为例摘要:本文以宋代陶瓷中独特的艺术形式——瓷枕为研究对象,对宋代磁州窑、定窑系中的典型瓷枕进行分析。
磁州窑以“白釉文字枕”为例;定窑以“白釉孩儿枕”为例,分别对每个窑系中的典型作品进行分析,概括瓷枕造型和装饰背后隐含的寓意,并总结时代背景对瓷枕造型和装饰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宋代;瓷枕;磁州窑;定窑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1) 02—061—(03)An analysis of the porcelain pillow in the Song Dynasty — Taking the porcelain kiln of Zhizhou and Dingyao as an example0前言 宋代重文抑武,是文人的天下。
不注重军事发展,这也是宋朝受到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侵略的原因。
但就是这样的宋朝,为我们留下了举世瞩目的艺术瑰宝,书法、绘画、诗词歌赋、陶瓷、雕塑等。
下文中笔者将对宋代陶瓷艺术中的一个支流——瓷枕进行探析,分别对“白釉文字枕”文字装饰性的形成原因和“白釉孩儿枕”造型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不同类型的瓷枕背后隐藏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使瓷枕中图案及文字的魅力尽显无遗。
1宋代社会背景 宋代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时期,起到上承动乱的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作用。
北宋和南宋的统治时间共达到320年,总时长超过了繁华的大唐王朝。
在宋代的统治下,割据政权势力逐渐被消亡,结束了前期战乱的局面。
但宋朝并没有完全的统一,一分为二为北宋和南宋。
宋代经历了频繁的战乱,国号为契丹的辽,金国的女真族、元朝的蒙古族、西夏的党项族都威胁了宋代社会的稳定与统一。
宋代于内,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土地兼并情形恶略,这些矛盾严重时可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于外,少数民族政权的侵略,内忧外患导致宋代的社会统治错综复杂。
最终,北宋和南宋都灭亡于少数民族所统治的政权之下。
元,明,清,时期的瓷枕造型
元,明,清,时期的瓷枕造型
1.元磁州窑山水人物瓷枕
瓷枕具有清凉去热的物理特性,从而古人把它做为驱火明目,延年益寿的理想夏令寝具。
此件磁州窑长方枕比例协调,轻重适度。
纹饰线条娴熟流畅,构图严谨,典雅古朴,先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然后再用黑彩装饰,其釉色光润亮泽,图案清晰明快,形成黑白对比鲜明的艺术效果。
造型与装饰能够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为磁州窑瓷器中佳品。
2.金磁州窑孩儿戏莲纹瓷枕
磁州窑做枕,追求造型美,装饰美,此枕为花叶形,主题纹饰为开光褐地,剔雕童子把莲图,雕工精美流畅,寓意连生贵子,民趣十足。
3.清素三彩瓷枕。
漫话瓷枕之古韵
比皆是 。李 清照在 《 醉花 阴》 中写道 :
“ 薄雾浓云愁永 昼 .瑞 脑销金兽 。佳 节 又重 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 透 。 ”当
年 乾 隆 皇帝 非 常钟 爱 定 窑 孩 儿 枕 ,有 一
娃。过 了半年 。妻子竟 然真的怀孕 了 。 这夫妻二人喜 出望外 ,认为是孩儿枕起
像苏绣质押融资事件只能作为个 案 ,银 行 的艺 术 品质 押融 资业 务很 难形 成 规
模。
一
家艺 术 机构 艺 术 总监 黄先 生 表
示 ,要想突破这些难题 ,一个完善的艺 术 品评 估 体 系是 至 关 重 要 的 。他 说 : “ 艺术 品的价值评估 需要权威 机构来 把 控 .而且艺术价值 的权 衡 ,是一个历 史
的沉淀 。需要一个体系来评估 ,而不是
单靠专家组。 ”
不 过 .业 内人 士 普 遍 认 为 ,艺 术 品
评估体 系的真正建立还需要一个相当长
的 时期 ,并 且 这 个 体 系 是 否 能 够 衡 量 出
窑孩儿枕 ,在我 国民间流传
着 一 个 故 事 。 在 北 宋 时 期 的 定 窑 窑 场 里 .有 一 对 夫 妻 同 为 烧 窑 能
到 了作 用 。依 照 民 间习 俗 ,他 们 让 这 孩
儿枕享受家 中长子的待遇 。 定窑孩儿枕 ,从整体上看如孩儿伏 卧于床榻状 .以孩儿背做枕面 ,孩儿两 臂环抱垫起头部 ,右手持一绣球 ,两足 交叉上跷 ,身穿长衣坎肩 ,显得神形兼 备 、富有情趣 ,反映出宋代定窑工匠们 对生 活情景 的真实捕捉和高超的艺术再
年夏季 .他偶然得 到一件 。使用后雅兴 大发 ,题诗一首 : “ 瓷枕通灵气 ,全胜
玳 与 珊 。 眠 云 浑 不 觉 , 梦 蝶 更 应 安 。 ”
论传统民间瓷枕艺术审美的象征张力
【 参考文 献 】
[] 1田自秉 中国纹样 史[ ,北京 :高等 教育 出版社 ,2 0 . M] 0 3
[] 2向思楼 . 中国 民间 美术 意象 结 构的 审美 特 征 [ 论 J],成 都 :西南 民
族 学 院学报, 0 3 第2 20年 期
性 ,乌 喻 男性 。这 之 中 , “ ”的 图象 所体 现 内 在意 义 绝不 莲 止 于 祝福 ,而 是人 与 物 的 “ 渗 ” 。 “ 互 互渗 ”正是 象 征 艺术 的思 想 源泉 ,是包 括 瓷 枕 在 内的所 有 民间 、意 象 美 ,忌 讳简 单 、直露 的 生理 再 现 。在 传统 瓷 枕 图
像 一再 反 复 出现 的 体现 生 殖 祟拜 的 象 征一 一 莲花 ,则展 现 了 人 类生 命 的 延绵 、人与 自然 、环 境 的和 谐 等 等 ,采 用 的是 象
征 物 的 比拟 。这 种 艺 术 审美 背景 的 象 征图 像 展示 ,呈现 出的 另 类神 奇 的 审美 效 应 ,被 黑 格尔 的 《 学 》赞誉 为 是最 具 东 美 方 特色 的前艺 术 。
律 …… ’。瓷枕 艺术 的 象征 意 像是 我 国特 有 的生 态文 化环
产 物 。构 筑 在 中华 文化 基 础 上 的吉 样观 念 带 有浓 厚 的族 群 色 彩 ,独特 的 对生 命 生 活 的感 悟 。虽 然 它最 初 是依 赖 于 农耕 社 会 的生 产 生 活 习俗 的 ,附着 于传 统 的 岁时 节 日人 生 礼仪 和 农 业 生产 技 艺 之上 的 ,但这 种 观念 在 代 代的 传 承 中深 深 已经 植 根 于 每 一 个 中 华 民 众 的 心 理 ,形 成 了 独 特 的 民 族 文 化 认 同
梦之缘起——清雅集古珍藏古代磁枕
梦之缘起——清雅集古珍藏古代磁枕梦之缘起清雅集古珍藏古代磁枕序“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这是《诗经·陈风·泽陂》中的诗句,说明早在周代已有“枕”字。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释为“卧所荐首者。
从木,冘声。
”从字面上解释了先民们选择的主要制枕材料是取用便利、制作便宜的木料。
考古资料显示汉代枕的材质有木、玉、石、铜等,出现于高级贵族的墓葬中,广州西汉南越王墓还出土过素绢珍珠囊枕,是早期最软、最保健、最奢华的荐首用具。
陶瓷作为制枕材质大约出现在唐代,最初的陶瓷枕为近方形的长方箱式三彩枕,这种枕的边角往往不加处理,棱角硬折,似为按照当时制度定制的高档陪葬明器。
而陶瓷价廉物美的特性吸引时人将陶瓷枕进行符合人体舒适度的柔滑改良,遂成为“无贵贱通用之”的实用枕具,它不仅仅可以睡觉时荐首、枕颈,也可以写字时枕腕,还可以诊病时托脉。
从出土情况看,这种硬质的枕具主要流行在长江以北地区,此后五代宋金元也以北方为主。
有意思的是日本出土的唐代瓷枕非常多,反映了唐人生活方式对东瀛之国的影响之深。
瓷枕是荐首用具,同时也是一件瓷器,宋代时期经济强劲发展,促进了瓷业的繁荣,也使得瓷枕在样式上和装饰上丰富多样。
样式有方形、长方形、圆形、腰圆形、多边形、如意形、花瓣形、银锭形、台座形、仿生形等等。
装饰几乎涵盖了瓷器所有的表现方法,有刻划花、色地剔花、模印戳花、珍珠地划花、绞胎、彩绘、书写诗文、颜色釉、仿生瓷塑等等。
由于瓷枕的枕面相对于其他瓷器比较平整,特别适合彩绘艺术的表现,宋代繁盛的绘画和书法艺术找到了新的表现载体,这是两种国粹的激情碰撞,也促使了陶瓷装饰从硬质工具刻花瓷胎向软质毛笔彩绘瓷面的装饰方法发展,是装饰理念的一大进步,也为后来的青花及其他彩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彩绘不仅形式新颖,且内容丰富,透露出当时的经济、文化乃至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信息,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受赠的“墨彩诗文长方枕”,枕面书写“枕赋”一首,由此我们知道瓷枕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是在炎热的夏季它还具有消暑纳凉的功效。
以枕慰首话瓷枕
以枕慰首话瓷枕以枕慰首乃人生大事也。
人生之时日无常,每日以枕为伴凡十之二三,因此,可以说枕头是人生最重要的伙伴;人死之时日长眠,枕头则是人们在另一个世界永远的朋友。
有关枕头的起源及其原始形态现在已难以准确考证,但是,从常理常情推测,远古时代的先民们完全可以享受到以枕慰首之乐。
按《说文解字》的解释:“枕,卧为所荐首者也”。
“荐”者,草垫子也。
由此可以推知,人类早期使用的枕头应该是用草制成的,既简单又实用。
到战国时,枕头就已经相当讲究。
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个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有一件竹枕,这是我国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枕具,证明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已普遍使用枕头睡觉了。
200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一次抢救性发掘中,墓中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现在争议颇大,如果得到考古确认,应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石枕。
瓷枕最早出现在我国的隋、唐时期,隋开皇十五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长仅3.9厘米的箱形瓷枕模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瓷枕。
从收藏的角度看,瓷枕属于陶瓷美术的范畴,瓷枕上的每一种装饰,包括绘画、雕塑、书法、诗词乃至细小的辅助性装饰纹样,无不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和追求。
马未都先生在其《茶当酒集》“宋人与宋枕”一文中表达的三个观点代表了藏界对古代瓷枕的基本认识和流行观点,值得商榷。
其一,关于瓷枕的兴衰,马先生认为“用陶土堆塑成型,入窑高温烧成瓷枕,隋唐已见。
唐以后,瓷枕渐多,至宋从质到量都达到登峰造极。
金元以后渐少渐衰,直至消亡。
”值得讨论的是瓷枕是否在“金元以后渐少渐衰,直至消亡。
”在14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瓷枕一直是古代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物品,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我国华北地区的一些地方都还有制作,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丧葬制度的根本变革,才逐渐从人们的生活视线中消失。
应该说,自金元以来,明、清两代瓷枕的生产制作呈现出自宋以来的第二个高峰,生产的重心己由广大北方的地方窑口转移到南方的景德镇,风格发生重大转变,无论是造型、胎釉以及装饰都更加精细和实用,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中国古代陶瓷枕文化探析
中国古代陶瓷枕文化探析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 100071在生物界,使用枕头的大概只有人类。
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枕头的呢?最初,枕着什么东西睡,也许只是为了追求舒适的睡眠,而产生的无意识行为。
因此,人类最初使用的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东西,如草、树或者石头。
从直接获取到逐步将它们加工成枕头之间,包含着漫长的文化历史。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枕物的习惯。
江苏邳县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六岁儿童脑颅后部明显扁平,这种情形很可能是婴儿出生后,颅后部长时间枕卧于硬具上而形成的。
[ 韩康信,陆庆伍,张振林:《江苏邳县大墎子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载《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
]中国古代曾出现过草荐枕、木枕、玉枕、盐枕、琥珀枕、琉璃枕、藤枕、布枕、瓷枕等各种枕头。
本文重点对瓷枕功能进行论述,目的是了解瓷枕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瓷枕的功用任何器物产生的最初都以实用为主要功能,陶瓷枕也不例外。
随着人们使用瓷枕经验值的累加和社会需求度的提升,除了当初的实用功能外,往往会衍生或附加许多新功能。
具体而言,瓷枕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功用。
1、消暑纳凉最初人们在使用“枕”时,就是源于生活的需要,因此枕最初造型的创作来源就是使人们在睡觉的时候,头部得以垫高一些,其目的是可以安稳入睡。
瓷枕即为枕,应该也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就寝的需要。
但是,对于已经习惯了软枕的现代人来讲,无法理解古人为何会选择如此坚硬的枕头作为日常的寝具。
古人忠爱瓷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瓷枕可以消暑纳凉,在炎热的夏季可以使人更好的入睡。
关于瓷枕的这一功用在一些史料和出土的文字枕中都有所记载。
北宋诗人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玉瓷枕》诗中写道:“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
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
”[ 熊廖主编:《中国陶瓷古籍集成》江西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齐东野语》载:“纸屏瓦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杨万里选集》中也有关于枕的记载:“竹床移遍两头冷,瓦枕翻来四面凉。
论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艺术及其艺术特征
论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艺术及其艺术特征1. 引言1.1 论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艺术及其艺术特征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艺术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征。
磁州窑作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古代窑厂,曾经繁盛一时,其瓷器在金代尤为著名。
金代时期,磁州窑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绘画技法而闻名于世,其瓷枕更是在绘画装饰方面达到了巅峰。
金代磁州窑瓷枕的装饰艺术呈现出独特的风格特点,如线条简洁流畅,色彩明快鲜艳,图案丰富多样,构图精致生动。
在题材内容上,磁州窑瓷枕的绘画装饰主要以花鸟、人物、山水等传统题材为主,同时也大量绘制了吉祥图案和宗教意象。
其技法特点包括细腻精湛的绘画技巧,烧制工艺与绘画相结合,使瓷枕上的绘画更加生动形象。
磁州窑瓷枕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既有形象逼真的绘画作品,也有简洁明快的装饰图案。
这些绘画装饰不仅美观大方,更体现了时代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
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艺术的独特风格和精湛工艺,为后世瓷器装饰艺术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2. 正文2.1 金代磁州窑瓷枕的历史背景金代磁州窑瓷枕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北宋中后期是磁州窑瓷枕制作的鼎盛时期。
磁州窑位于今天的河北省邢台市,是当时北方最重要的窑场之一,以制作高质量的瓷器而闻名。
磁州窑在北宋时期主要以生产白瓷和青瓷为主,这两种瓷器主要供应皇室和官方使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代的到来给磁州窑瓷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金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对瓷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金代,磁州窑开始生产瓷枕,并且在瓷枕上进行绘画装饰,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代磁州窑瓷枕的历史背景也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金代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繁盛,这为磁州窑瓷枕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瓷枕在金代成为一种奢侈的文化象征,被用于装饰和陈设,受到社会上层阶级的青睐。
金代磁州窑瓷枕的历史背景丰富多彩,其发展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关于陶瓷枕的故事
关于陶瓷枕的故事
陶瓷枕,又称为瓷枕,是一种用于睡眠或冥想的瓷器,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古代,陶瓷枕被视为一种高雅的家居用品,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医疗保健功能的器具。
据传,陶瓷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
当时,由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佛教用品逐渐流行起来。
其中,陶瓷枕作为一种新的睡眠用品,受到了广泛欢迎。
在唐宋时期,陶瓷枕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工艺品,出现了各种造型和图案。
关于陶瓷枕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宋代名将岳飞的。
据说,岳飞在年轻时曾遇到一位高人,教给他如何通过冥想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岳飞按照高人的指点,每天晚上枕着一块陶瓷枕冥想,最终成为了一位智勇双全的名将。
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陶瓷枕的神奇功效,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精神修养的重视。
除了岳飞的故事外,还有很多关于陶瓷枕的传说和故事。
例如,有些地方传说陶瓷枕能够治疗失眠、头痛等病症,甚至还有传说认为陶瓷枕能够辟邪驱鬼。
这些传说和故事虽然不一定真实,但却体现了古人对于陶瓷枕的深厚情感和信仰。
在现代,虽然已经有了各种现代化的睡眠用品,但陶瓷枕仍然受到一些人的喜爱。
在一些传统的文化场所和寺庙中,陶瓷枕仍然被视为一种高雅的礼品和供品。
此外,随着健康理念的普及,一些人也开始重新认识和利用陶瓷枕的医疗保健功能。
总之,陶瓷枕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工艺品,不仅在古代受到广泛的欢迎和使用,而且在现代也仍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26384273_河南三门峡地区出土宋代瓷枕赏析
2021.12(下)黄河黄土黄种人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两宋文化的繁荣,可以从宋词、宋代诗画中窥见一斑。
而瓷枕在宋代同样发展到了巅峰。
宋词中“云垂玉枕屏山小”“正连山玉枕,回波瑶席”“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玉枕”就为瓷枕。
宋人张耒在《谢黄师是惠碧瓷枕》中写道:“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
持之入室凉风生,脑寒发冷泥丸惊。
”写出了时人对瓷枕的喜爱。
1959年在河南安阳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张盛墓中出土的长仅3.9厘米的瓷枕模型证实,至少在隋代,瓷枕已经开始烧造。
隋唐时期的瓷枕体积较小,装饰较为简单,但用途多样。
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唐代朱书青绿釉枕的实际用途为买地券性质。
唐代虽然已经开始流行瓷枕,但是有明确出土地层的并不多,有明确纪年的更是罕见。
到了宋代,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盛时期,不仅造型有所增加,而且瓷枕的装饰手法也丰富多样,刻、画、剔、印、堆塑等技法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制作工艺。
而瓷枕上的各种花草、人物、山水图案以及诗词均反映了宋人高超的审美情趣和恬静、细腻的气质。
下面介绍几件三门峡地区考古出土的宋代瓷枕。
1.绿釉刻花元宝形瓷枕。
长30.5厘米,宽20厘米,通高10厘米。
枕面呈元宝形,前低后高,枕体下敛,平底。
黄褐胎,枕面边缘及枕体上部施绿釉,枕体下部及底部施白釉。
枕面刻白地牡丹花纹,花为赭色,叶为绿彩。
花纹周边依枕形用褐彩刻画六圈弦纹框,相间的凸棱施黄色。
框外刻画有卷草纹。
(图1)2.白釉珍珠地花卉纹元宝形瓷枕。
长27.2厘米,宽18.1厘米,通高12.5厘米。
枕面呈元宝形,中间凹,两端微翘。
枕体下敛,背立面正中偏上有一圆孔,应为入窑时内部通气所用。
平底。
浅灰胎,通体施白釉,釉面密布有细小开片。
枕面戳印珍珠地,画花卉纹。
枕体上部、下部各一条细线,正立面画一菱形,菱形内饰草叶纹,环体两边饰卷草纹,背立面饰花卉纹。
(图2)3.白釉珍珠地菊花纹元宝形瓷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大明一统志》卷二〇记载:“瓷。
霍、吉、隰三州及临汾、赵城、汾西、岳阳、河津五县俱有窑。
”又有民国时期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记载:“平阳窑,在山西平阳,宋时所建。
其胎与釉皆白中闪黄,微具土色,而制皆仿北定居多,故又称曰土定。
平阳真者,其胎之色纯似黄土,其质在半瓷半瓦之间;其釉光而且润,细而发黄,多有蛇纹开片。
”
平阳古城,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临太岳,西临黄河,与陕西隔河相望。
北起韩信岭,有汾河水滋养。
地理位置比较低凹,四周环山。
其古有“东临雷霍,西控河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的说法,是古代商业繁荣之地。
当时发达的经济和繁盛的商业规模是陶瓷制造业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土壤。
平阳府一带自古就是商贾云集、贸易繁盛之地。
北宋末期,商人阶层更是富庶。
境内有黄河、汾河、听水河、沁河、鄂河、清水河等七条河流,并有郭庄、龙祠和霍泉等名泉。
采集土瓷石烧造瓷器,既体现了古代平阳人们富庶的生活、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也展现了平阳陶瓷艺人精妙绝伦的艺术。
平阳古瓷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艺术魅力。
依据山西从南到北的地理位置分布划分,山西古制陶制瓷业分布北部以大同窑、怀仁窑、浑源窑为中心,中部以榆次窑、介休窑、交城窑、平定窑为中心,南部以霍州窑、平阳窑为中心,东南部地区以长治、晋城一带为中心。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个相对大片区各窑口的产品大致相同,以民用瓷器为主,器型、釉色、装饰手法方面既互相影响、借鉴,又各具特色。
平阳窑在宋代较为繁盛兴旺(图1)。
陶瓷器物包括瓷枕、瓷碗、瓷盘、瓷盏、瓷瓶、瓷罐等生活器皿;釉色包括黑瓷、白瓷、钧釉、酱釉、茶叶末釉、青黄釉以及化妆土的运用等。
其中,细胎白瓷发现较少,黑瓷发色漆黑或黑中泛蓝,有的装饰铁锈斑,窑变油滴的烧造水平较高。
钧釉器物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产品多粗糙;装饰手法有黑画花、黑戳花、刻划花、划花填彩、刻划诗文等。
“审美意识作为人类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虽然主要侧重于精神的层面,然而就其具象形态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而人类物质文明的创造,一开始就融汇和贯注了人类的意识、精神和情感,在具体的物质创作中,包含着人类心智的活动轨迹。
”
瓷枕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是实用与审美结合的手工艺品,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产物。
它呈现为器物,同时倾注了陶瓷手工艺人的情感和时代的审美趣味。
瓷枕具有物质性,用于人们的睡榻安枕和冥器陪葬,这与当时人们朴素的鬼神思想有关;同时,其具有一定的精神内涵,可用于镇宅和陈设把玩。
古代,人们强调现世生活和离世后阴间生活的连续性,面对死后生活的复杂性,古人追求吉祥和神灵庇佑。
目前,平阳窑出土的瓷枕具有独特的人文内涵和鲜明的晋南地域风格。
大量出土的瓷枕,能使研究者更加深入了解当时的制作工艺和手法。
晋南瓷枕具有实用性,同时具有审美功能,能带给人们美的艺术享受。
平阳窑瓷枕胎土多为土黄色,少量出现灰黄色。
釉色白中泛黄,且有化妆土做底色装饰,往往是瓷枕面施釉,侧面和底面露胎土色,形成自然、随意的古朴感(图2)。
平阳窑瓷枕造型以箱型为主(图3),其制作方法为:圆形箱体素身者以拉坯的形式制作出桶状的枕身,再以不同要求修整形式,最后黏合枕面和枕底部。
同时,圆形箱枕身印花者需要通过模印制作出带花纹陶片,黏合到一起,然后再黏合底部和面部。
方形箱枕需要切出整块泥片直接黏合枕面和枕底部,然后划出花纹和图案。
后者是晋东南地区较为常见的制作瓷枕的方法。
平阳窑瓷枕的纹样以折枝花、云雷纹、蓖纹、鱼藻纹等为主,其意蕴包括祈福、抒情、警示后人等,充满了人文情趣。
划花是平阳窑瓷枕的重要装饰和表现形式。
它是一种整体的装饰手法,也是最能够体现瓷枕艺术魅力之处。
划花图案居于瓷枕的一面。
艺人在侧重造型的基础上有重点地细致刻画画面,笔法遒劲有力、意蕴悠长;成型后,经过窑炉烧造而成。
瓷枕刻画的内容既有具体的游鱼、荷花(图4)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图形,也有抽象的卷草和万字纹样。
二维的画面刻在三维的瓷枕上,具有栩栩动人的视觉美感和意味。
浅谈平阳窑瓷枕艺术
□段彦芳宋雪梅
摘要:该文从历史文献的角度谈平阳窑的起源和地理风貌,分析了平阳窑产生的环境和平阳瓷枕的造型、装饰手法、装饰图案特点,以期展现具有晋南地域色彩的陶瓷艺术,弘扬地方手工艺术。
关键词:平阳窑瓷枕施釉刻划
34
人文研究
A R TE D U C A T I O NR E S E A R C H 图1图2
图3图4
平阳窑瓷枕是山西古陶瓷艺术造型的一种重要门类和表现形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的表现手法。
平阳窑瓷枕充满艺术魅力,蕴含平阳古城人文的沉淀和积累。
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代艺人的细腻情感,带有笔触的寥寥线条所勾勒出的画面意蕴,饱含着艺术的生命力。
陶瓷艺术的神采与意蕴通过瓷枕的结构和装饰手法表现出来,这是诗意般的创造。
结语
笔者从2014年开始确定平阳窑科研组以来,经过四年时间,多次组织实地考察了龙祠平阳窑烧造遗址和峪里平阳窑烧造遗址近10公里的范围,发现了大量留存的陶瓷碎片和为数不多的完整器型以及瓷器堆坑;同时,走访了山西省文物研究学者、平阳窑非遗传承人和考古人员,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图片资料和实物资料。
笔者通过文章整理、介绍对平阳窑一些浅薄的认知,未来笔者会对平阳窑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此感谢为此付出的每一位教师和学者。
注:山西省文化厅项目;项目编号:2014E14。
参考文献:
[1]孟耀虎.磁枕玄珠.三晋出版社,2014.
[2]冯先铭.记志书中一批有待调查的瓷窑.文物,1973(5).
[3]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中华书局,2012.
[4]平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平阳县志.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见习编辑缪健
编辑杨婷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