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03我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

合集下载

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2009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简要分析报告2009年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农业粮食生产连续6年丰收,GDP2009年增速预计达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30%,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8%,零售总额预计达到12万亿左右,进出口总额虽然下降,但下半年已止跌回升。

企业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明显,整个国家创新意识加强,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形势喜人。

一、取得成绩原因及存在问题分析为什么会取得那样好的成绩,首先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正确决策的结果。

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4万亿投资实施,刺激消费的一榄子计划实施,对于我国经济减少经济危机冲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次是中央和地方积极性发挥作用结果。

面对金融危机,中央制订政策和计划,地方密切配合,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在中央和地方资金配套、投资项目审批上,效率是高的,为抢得时间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保障。

第三:金融危机下,2009年国人生活水平并不受多大的影响,市场商品琳琅满目,生活必需品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社会政治经济安定团结,并举行了建国60周年阅兵和群众游行,安定团结局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但即将过去2009年,是不是我们就没有不需要总结的方面?也不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个人认为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在信贷供给方面我们供给不够均衡,波动比较大,信贷结构不是很好。

第二:在投资监管方面还不到位。

第三:财政收支矛盾比较突出。

这些是需要在新的一年注意和改进的。

二、建议和对策这些成绩取得,我们就没有必要怀疑我们的过去一年的做法。

新的一年就要来到了,总的来讲既然我们过去的一年做得好,我们现有的政策就要坚持,要采取进攻、主动的态度,调控和发展好国民经济。

首先是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现在有些人讲政策方向要收缩了,也有人讲,GDP增长悠着点,我想问一下他们,是不是他们喝西北风就可以生存了。

物质财富生产和增长任何时候都是第一位的,没有物质资料持续生产和增长,其它什么生产建设那是不可能的。

2009-2010经济形势分析(含图表)

2009-2010经济形势分析(含图表)

经济学2009-2010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09经‎济形势分析‎2009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出‎现四个新变‎化,同时,又维持着一‎个不变。

理解这些变‎和不变是把‎握当前和未‎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关键。

四个变化是‎:经济出现复‎苏信号、社会预期开‎始转好、通胀预期出‎现、宏调政策呈‎现调整迹象‎;一个不变是‎:经济依然处‎于危机之中‎,危险和威胁‎依然存在,这个大格局‎没有变。

一、四个新变化‎1、经济出现复‎苏信号一些经济指‎标数据开始‎转好,经济呈现回‎暖迹象,譬如GDP‎增速、房地产市场‎情况、发电量、大宗商品市‎场、以及股市等‎。

GDP增速‎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GDP增速‎从一季度的‎6.1%增加到二季‎度的7.9%,上半年为7‎.1%。

房价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涨幅比6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9%,涨幅比6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已连续五个‎月上升。

发电量7月单月发‎电量同比增‎长4.21%(统计局中旬‎公布数据,历史上看有‎一定出入),6月当月同‎比增长3.6%(都是国调中‎心的口径);已连续2月‎同比增速为‎正,形成复苏趋‎势。

大宗商品价‎格纽交所的原‎油价格已经‎由年初的4‎0多美元反‎弹至如今的‎70美元以上,国内的汽、柴油价格经‎过几次调整‎后,也分别提高‎了930元‎/吨和800元/吨。

在4月中旬‎到8月上旬‎这段时间,国内钢材价‎格也出现连‎续第17周‎上涨,涨幅在50‎%左右,接近200‎7年高点,不过到8月‎中旬出现调‎整。

股市上证综指由‎年初的20‎00多点一‎度冲高至接‎近3500‎点,涨幅超过7‎0%,只是到8月‎中旬才开始‎调整,目前回落至‎2900点‎左右。

2、社会对经济‎增长预期开‎始转好随着一些数‎据的走好,中央6月份‎开始重新对‎经济形势定‎调,研究机构也‎纷纷调高对‎经济增长的‎预期,详情见下表‎。

2009年经济形势展望及政策取向的观点综述

2009年经济形势展望及政策取向的观点综述

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和国内严峻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由上升转为下降趋势。

对此,人们十分关注。

现将理论界关于2009年经济形势展望作一综述,以飨读者。

一、2009年经济增长走势分析及预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认为,2009年的经济走势很大程度取决于政策的调整情况。

从三大需求分析,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 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升级存在减慢可能。

受股市走弱影响,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速减缓。

随着企业困难增加和劳动工资成本的提高,就业增长也将受到一定影响,并进而影响居民收入增长。

经济趋冷的苗头,可能会从多方面影响到居民的消费信心,改变居民的消费预期。

考虑到目前买房需求的变化,油价提高和用车条件的变化对家庭买车需求的影响等,应该注意未来消费需求增长放缓、消费结构升级步伐放缓的问题。

2.房地产投资和企业投资可能减慢。

2008 年,我国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和环比涨幅均呈现持续同落态势,这一变化引起了普遍的看跌预期,导致住房销售量减少。

从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看,预计这一态势会进一步发展。

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带来了一系列严重问题,必须加以控制,但也要注意大涨之后出现大落的可能。

如果仅仅由市场进行调节,预计未来住房市场将继续低迷,加之贷款紧缩因素,估计会有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因现金流断裂而陷入困境。

近年来的投资调控,重点控制政府主导的行政性投资,投资增长更多地依靠市场引导的投资。

房地产和企业投资是市场引导投资的主体,其中,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0%强,企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也较大。

这些投资增幅下降,预计对全部投资增长将产生明显影响。

因此,2009年投资增长有可能明显下降。

3.外贸出口增长速度可能继续降低。

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实体经济在2009年将出现走弱态势,就业减少与收入下降的问题将进一步加剧,美国市场需求将进一步疲软。

受美国的影响,欧盟和日本经济也会呈现走弱态势,国际市场需求也将进一步疲软。

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上一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发展,加之国内突发自然灾害,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009年GDP增长率虽然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仍有望保持9.3%左右的较快增长。

在新形势下要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并要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实施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灵活审慎的货币政策,减缓和抵御外部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表明,经济增长受发展条件的约束。

外部环境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与经济全球化水平以及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正相关。

内部环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个国家经济环境的变化是与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互动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会引致内部经济环境的紧缩。

世界经济调整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面临十分复杂与严竣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由美国金融危机深化和世界经济调整所带来的外部环境恶化,以及由外部环境恶化引致的中国经济紧缩和产业结构失衡矛盾的凸显。

美国金融危机被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为百年一遇,其表象是由次贷危机引致的信用危机,而实质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美国实体经济萎缩与虚拟经济膨胀所导致的金融泡沫破裂。

金融泡沫破裂的后果之一,是大量持有金融衍生品的美国及国际金融机构,因金融衍生品价格大幅贬值而蒙受重大损失。

由此引发的金融机构倒闭浪潮,使银行间信用以及金融机构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信用大幅萎缩,从而出现全球流动性紧缩现象。

当经济的血液——资金,因金融危机而出现大量流失和严重梗阻时,生产者得不到应有的贷款,消费者收入减少、消费环境恶化而不得不减少消费需求,从而导致企业利润大幅减少和失业人群的不断增加,经济衰退因此而不可避免。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其经济与贸易总量居世界首位。

美国又是一个消费主导型经济体,消费占美国GDP的80%。

2009年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09年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09年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0年1月29日)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企稳向好,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活跃、进出口在下半年快速回升,工业生产明显恢复。

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

2010年宏观调控面临的局势更为复杂,保持物价稳定,优化信贷结构,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

一、经济增长持续回升,经济主体信心日益加强初步统计,2009年GDP 增长8.7%。

从当季同比增速看,一、二、三、四季度GDP 分别增长6.2%、7.9%、9.1%和10.7%,经济增速在逐季加快。

从季节调整后环比数据看,2008年四季度GDP 环比折年率为4.3%,是2003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点,2009年一季度开始明显回升,折年率为9.5%,而同比GDP 增速则在二季度开始反弹。

2009年二至四季度GDP 环比折年率分别达11.4%、11.0%和11.3%,平稳较快增长。

图1 GDP 当季同比继续增长,环比平稳增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80.7%,比上季度上升5.3个百分点,自去年四季度探底到近十年来的最低值(60.9%)后,已累计提升19.8个百分点,达到了2007年3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60.7%,比上季上升2.6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出现上升。

企业家对宏观经济信心显著增强。

图2 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季度走势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二、工业生产增长强劲,企业利润状况不断改善 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增幅较上年低1.9个百分点。

其中1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同月高12.8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12月份工业月环比为1.15%,增幅比上月低0.54个百分点。

2009年下半年经济形势

2009年下半年经济形势

2009年下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投资策略一、2009年前中国的经济增长分析2009年以前中国经历了2次明显的经济下行周期,即“89-91年下行期和1997-1999下行期。

我们下面简单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并结合当时采取措施分析一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89-91年下行期” 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错误计划与社会动荡的产物,当时社会制度基础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国家调控力度很强;所以在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一轮政府主导的投资冲动迅速展开,经济随即大幅增长。

“1997-1999下行期是亚洲金融危机与经济制度转型结合的产物,发生时中国正处于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

这期间,98年中国政府采用了累计3600亿的财政刺激方案,同时实行了两项措施:一是银行坏帐的大规模冲销(包括通过债转股等方法)。

数据显示这期间累计冲销的银行坏帐总额超过13000亿,大大高于财政刺激的规模;二是大规模的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破产关闭和对员工的下岗分流等。

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报表,提升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同时,中国加入WTO,大大改善了中国企业的外贸环境,出口大幅增加,并最终转化为私人投资的全面扩张,由此形成直到2008年的一轮经济扩张周期。

可见,中国推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关键因素是投资。

二、本轮经济下滑期分析本轮经济下滑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条件下形成的经济萧条,现有的经济主体较原有的国有经济主体对于繁荣和萧条反应更为灵敏,市场预期对他们的影响更为强烈,国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调控能力会更差。

经济主体对于政府的反周期政策调整的相应动力相对较弱。

制度基础的差异决定了政府宏观调控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效果不会立竿见影。

因此,本轮萧条持续的时间可能较长。

本轮下滑期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双重冲击的经济萧条,纠其根本原因是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的内在矛盾的全面爆发。

一方面总需求在实际投资增速下滑和外需增速下滑的引领下迅速回落,另一方面总供给却在2002-2007年固定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的推动下迅速提升,投资增长型模式在短期与中期所固有的内在冲突的全面爆发决定了2008年宏观经济必然急转直下。

2009年~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09年~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09年~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09-12-29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经济周期性回调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2009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降低到6.1%。

在“一揽子“计划的支持下,依靠自身发展优势,我国经济在2009年很快企稳回升,全年经济增长率预计达到8%以上。

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承受各种冲击、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能力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将使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幅度进一步缩小。

展望2010年,我国经济面临增长内容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的双重任务,内外需比例变化要求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内外向经济格局调整,经济增长需要从政府力量推动为主转向市场力量推动为主。

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宏观调控面临新的严峻考验。

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政策重点宜逐步由侧重需求转向侧重供给。

一、2009年经济形势的主要特点(一)总需求增长主要依靠内需推动2009年出口大幅度下降,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减少。

2008年出口增长17.3%,2009年预计为-18%,出口增幅下降35.3个百分点,出口增长下降影响2009年总需求增长降低5个百分点左右。

外贸顺差预计为2000亿美元左右,较2008年减少近1000亿美元,影响GDP增长率降低约2个百分点。

国内投资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2%;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33%,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左右,投资实际增长率提高40个百分点以上。

投资增长支持总需求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消费增长稳中趋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

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5.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左右,消费实际增长率提高2个多百分点。

消费增长支持总需求增长率提高4.2个百分点。

综合三大需求的变化,2009年外需增量为负值,而国内投资消费则加快增长,弥补了外需减少部分,并使总需求实现了14%左右的增长,支持经济增长达到8%以上。

2009年~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09年~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09年~2010年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D年预计为-18%,出口增幅下降35.3个百分点,出口增长下降影响2009年总需求增长降低5个百分点左右。

外贸顺差预计为2000亿美元左右,较2008年减少近1000亿美元,影响GDP增长率降低约2个百分点。

国内投资增长率大幅度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加大。

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2%;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33%,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1%左右,投资实际增长率提高40个百分点以上。

投资增长支持总需求增长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消费增长稳中趋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

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5.5%,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左右,消费实际增长率提高2个多百分点。

消费增长支持总需求增长率提高4.2个百分点。

综合三大需求的变化,2009年外需增量为负值,而国内投资消费则加快增长,弥补了外需减少部分,并使总需求实现了14%左右的增长,支持经济增长达到8%以上。

内需成为推动2009年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二)内需增长加速主要由于政府力量推动今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4.87万亿元,增长39.9%,占投资的比重由2008年的28.2%提高到43%。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8月份投资到位资金13.2万亿元,同比增长39.1%,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82.7%,国内贷款增长47.4%,自筹资金增长33.3%,利用外资下降12.1%,国家预算内投资和国内贷款是推动投资增长加快的主要因素。

这些数据表明,到目前为止的投资增长加速主要由政府力量推动。

(三)市场力量对内需增长的推动力正在恢复我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由住、行等消费结构升级活动带动的工业化、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主要内容。

2009年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的分析报告

2009年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的分析报告

2009年度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的分析报告——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与“无就业增长”下的战略性财政政策构想摘要:2009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出前降后升的增长态势。

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以新能源、低排放、可持续为显著特征的“绿色经济”开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驱动力量。

实体经济的恢复并未带来就业的有效增长,“无就业增长”既为全球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也给世界各国政府带来了棘手的社会问题。

美国作为世界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其“绿色经济”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并有可能以此为基础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

中国经济于下半年伊始率先进入了复苏轨道,呈现出下列特点:宏观经济呈加速增长态势,总体复苏形势良好、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投资持续快速增长,重点倾斜民生领域,房地产投资已现过热;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相关政策的激励效果突出;全年进出口总额下降,但总体形势逐步好转;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市场信贷急剧膨胀,外汇储备水平再创新高;工业生产企稳回升,企业利润恢复增长,农业生产保持稳定。

我国财政部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全面推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以“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为目标,大力推动财政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根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的新形势,我们提出并构建了适合我国当前经济环境和公共财政建设要求的“战略性财政政策”体系,形成了以供给管理、选择性支持、自动稳定安排和相机抉择于一体的战略性财政政策组织建议和运作模拟,并针对全球金融危机恢复期的经济环境提出了战略性财政政策运行的具体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2009年,宏观经济,财政政策,全球经济“绿色复苏”,“无就业增长”,战略性财政政策2009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呈现出前降后升的增长态势。

在各主要经济体大规模反危机宏观经济政策的推动下,遭受全球金融危机重创的国际资本市场开始复苏,市场的定价功能、资源配置功能、风险控制功能和投融资功能等逐步恢复,实体经济获得金融支持的可得性、便利性和主动性明显提升,世界经济初步形成止跌企稳,“V”形复苏的良好势头。

《形势与政策》第二专题: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形势与政策》第二专题:中国经济形势分析
(一)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
4. 市场销售增长平稳较快,部分产品销售快速增长。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16.9%,实际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 5. 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价格全年下降,年底出现上升。
2009年:风雨中砥砺前行的中国经济
2009年:风雨中砥砺前行的中国经济
(一)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
6. 进出口总额全年下降,自11月份由降转升。
2009年:风雨中砥砺前行的中国经济
(一)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
7.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形势好于预期。
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85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长 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长8.2%,扣除价格 因素,实际增长8.5%。 全年城镇就业人员比上年净增910万人。年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49亿人,比一季度末增加 170万人。企业经济效益由大幅下降转为有所上升,使得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10 万人,也超额完成了预期目标。
2009年:风雨中砥砺前行的中国经济
(一)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
3. 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
2009年:风雨中砥砺前行的中国经济
(一)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
3. 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 资增长明显加快。
四万亿投资计划实施近一年,取得明显成效
2009年:风雨中砥砺前行的中国经济
2009年:风雨中砥砺前行的中国经济
(一)中国经济成功实现“V”型反转
3. 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涉及民生领域的投资增长明显加快。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846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个 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4139亿元,增长30.5%,加快4.4个百分点;农村 固定资产投资30707亿元,增长27.5%,加快6.0个百分点。

形势与政策(2009)

形势与政策(2009)

中国形势与政策(2009)一、中国2009年面临的形势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

国际市场需求继续萎缩,全球通货紧缩趋势明显,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经济环境更加严峻,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

二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

一些行业产能过剩,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三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有的还很突出。

消费需求不足,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仍在扩大。

四是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根本缓解,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方面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是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监管和执法不到位,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

食品安全事件和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接连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十分深刻。

二、中国2009年实行的主要政策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

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面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行结构性减税,扩大国内需求;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规划,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一是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这是扩大内需最主动、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二是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

采取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增强微观经济活力。

2009年经济形势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

2009年经济形势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

2009年经济形势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丛 明 朱乃肖内容提要:本文集中阐述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严重冲击;中央适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大力度刺激内需和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增长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企稳回升,预计全年增长8%以上。

本文分析2010年,尽管经济回升势头较好,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比较严峻,经济回升基础不稳固,变数较多,关键是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和稳定,继而论证了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政策取向上应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同时不放弃外需,不失时机地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健全市场机制,激活民间力量,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持续健康地保持下去。

关键词: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 宏观调控作者简介:丛 明,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巡视员、经济学博士,100038;朱乃肖,暨南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经济学博士,510632。

中图分类号:F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102(2009)12-0014-08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 为标志,国际金融危机在美国率先爆发,并迅速向全世界蔓延,演变为20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严重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果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一步,我国经济走势与经济政策取向如何,至关重要。

本文重点就2009年经济形势与2010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一)经济增长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外贸占GDP的比重超过60%。

自2008年9月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增长开始急剧下滑,当年三、四季度GDP增长分别为9%和6.8%,9-12月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1.4%、8.2%、5.4%和5.7%。

2009初至2011年末我国金融形势

2009初至2011年末我国金融形势

2009年我国金融形势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12年04月20日 09时44分来源:人民银行【字体:大中小】一、2009年货币信贷概况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

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2009年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3.5万亿元,同比增长8.7%,经济增速逐季加快。

居民消费价格(CPI)下降0.7%,年底出现上升。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认真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

总体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得到了有效传导,对扩张总需求、支持经济回升、遏制年初的通货紧缩预期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十分重视信贷平稳可持续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前瞻、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

经过努力,三、四季度信贷增长比上半年有所放缓,节奏更趋平稳,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可能影响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风险。

(一)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2009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比上年高10.0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2.0万亿元,同比增长32.4%,增速比上年高23.3个百分点。

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年低0.9个百分点。

全年现金净投放4027亿元,同比少投放71亿元。

货币总量增长较快,货币流动性不断增强。

前11个月,M2和M1增速总体呈上升势头,其中上半年加速态势更为明显。

12月末,两者增速均有所回落,但仍保持较高水平,这与上年同期基数较高也有一定关系。

年初,M1增速相对较低,1月末仅为6.7%,比同期M2增速低12.1个百分点。

此后M1增速明显加快,年中已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9月份后,M1增速开始高于M2,第四季度持续维持30%以上。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我国的经济形势我国经济的运行情况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走势良好一、2009、2010年的中国经济全球经济运行进入了“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进一步稳固和加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2009年,任务非常明确—应对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2008年底中央出台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率先走出危机阴影,经济增长逐步恢复到正常轨道,并对世界经济复苏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的困难程度不如2009年,但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是最复杂的一年。

现在回头看,这些问题还是很好地应对过来:在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中国积极作出努力,维持了欧元区的经济稳定,虽然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脆弱状态,但是二次探底没有出现。

在房地产问题上,遏制了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2010年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关键一年,为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奠定基础的关键一年。

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稳步回升,正在恢复到平稳、较快增长的轨道上。

可以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战胜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经济较快增长,农业基础得到增强,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不仅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成果,而且基本上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做好经济工作的有利条件1.我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2.“十一五”为“十二五”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继续提高,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

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内需驱动增长的模式得到进一步强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扩大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投资的适度增长是保持经济平稳、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基础。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

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和调控对策建议
2008年我国经济经受了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的冲击,通过精心有效的宏观调控,基本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格局,预计GDP增长10%左右,CPI上涨6.3%左右。

2009年,国际经济环境更趋严峻,我国经济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调整双重压力,预计2009年GDP增长9%左右,CPI上涨4%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6%,贸易顺差2350亿美元,同比减少约9%。

建议宏观调控将“保增长、促转型”作为基本取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9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09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09年三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 2009年10月30日)2009年三季度,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向好的积极因素继续增多。

GDP 增速同比回升,环比继续增长;工业生产进一步加快,投资高位运行,进出口有所复苏;贷款稳步增长。

2009年三季度,GDP 同比增长8.9%,CPI 同比上涨-1.3%,当季新增人民币贷款1.30万亿元。

当前,应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做好通胀预期管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增强贷款增长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经济增长持续回升,经济主体信心日益加强 图1 GDP 当季同比继续增长,环比增速放缓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三季度GDP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季回升1.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累计增长7.7%,比上半年高0.6个百分点。

季节调整①后,GDP环比折年率为8.7%,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① 本文中对数据的季节调整统一使用的是PBC 版X-12-ARIMA ,具体方法参见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的《时间序列季节调整与PBC 版X-12-ARIMA 方法(软件)介绍》。

经济增长的持续回升,伴随着市场信心的恢复。

人民银行景气调查显示,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75.4%,比上季高7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最低值(60.9%)回升14.5个百分点;银行家信心指数为55.4%,较上季大幅回升15.4个百分点。

二、工业生产增速快速提升,制造业景气指数稳步上行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比一季度5.1%和二季度9.1%的增速分别提高7.3和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增长13.9%。

剔除季节因素后,工业增加值季环比增速为3.7%,高于上年四季度-1.3%的环比增速,增长态势强劲。

反映工业生产活跃程度的发电量和用电量增长加快。

9月份,发电量当月同比增长9.6%,较去年同月高6.2个百分点,这是自去年6月份发电量增长下滑以来,当月同比增长率连续两月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2009-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

2009-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

2009-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取向一、对2010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态势的研判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有望明显好于2009年。

一方面,全球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并逐步反弹复苏,我国的国际发展环境将有所改善,这有利于2010年我国贸易出口的恢复;另一方面,得力于中央政府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的实施,国内经济呈现“一稳双升”(消费稳定增长、投资大幅回升、工业强劲反弹”)的良好势头,由于信心已大部恢复,政策稳定,因此,2010年这一态势将会延续。

(一)企稳回升态势将进一步稳固,但不会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2009年二季度以来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态势在逐步稳固。

在大幅度增加信贷、四万亿国家整体投资计划及实施“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一揽子方案作用下,2008年三季度以后经济大幅调整的严峻形势得以扭转,2009年宏观经济呈逐季明显回升的态势,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下半年估计将超过9%,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将增长8.1%(31.6万亿左右)。

预计2010年经济增长8.3%左右,与2009年基本持平,但经济增长结构将发生一些新变化,2009年是内需增长很强、外需极为疲弱,而2010年则会是内需增长有所放慢、外需则有一定的回升,同时,政府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市场内生的增长动力有较明显的增强。

市场对经济增长拉动力量的增强(外需反弹、民间投资上升、服务消费逐步加快等)为下一步国家的一些应急性宏观政策逐步退出创造了重要条件。

2009年下半年至整个2010年都是经济企稳的整固期,不会像一些过于乐观者预计的那样中国经济将很快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理由有:(1)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没有根本消除,危机末期及危机后的世界经济仍会较为疲弱,对我国外需增长的约束仍然很强,这意味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全面恢复短期难以实现。

(2)我国经济的中期调整仍然没有结束,2008年开始的我国经济增长调整不是一般性周期调整,而是三种周期调整的叠加(处于30年的长周期、10年中周期、3-5年短周期的调整交汇点上),像房地产业、重化工业的调整都很不充分,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产能的淘汰仍然很缓慢,按照以往经验,这样大级别的增长调整将至少持续三年(建国以来我国经济一直存在“3上8调”的规律,上升6至7年,调整3年),这次调整除了处于三大周期调整的交汇点外,还受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因此,调整时间难以缩短。

2009-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任务及政策建议

2009-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任务及政策建议

摘要: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地区经济平稳发展,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社会消费等方面呈现不同区域特征,重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2010年,我国要从加强国际国内区域合作、着手编制城市群规划、加大对“老少边穷库枯”地区支持、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等多方面制定政策措施,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2010年是“十一五”和“十二五”承前启后的关键年份,要在系统总结“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取得各项成效的基础上,加快实施“十七大”提出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战略,为“十二五”时期初步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奠定基础。

关键词:经济平稳发展,资产投资,协调发展,政策措施一、2009年前三季度地区经济发展基本情况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经济数据和省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呈现如下特征:(一)东部、中部地区工业生产复苏加快,但山西、上海依然为负增长2009年以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工业生产均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特别是6-8月的增速明显加快。

1-8月,四大区域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别达到8.61%、10.17%、12.66%和12.03%,比1-5月加快4.91、3.67、0.46和1.73个百分点。

东部、中部的工业增加值增幅明显要高于西部和东北地区,呈现加快复苏的势头,东部、中部地区的增幅分别高出西部地区4.45和3.21个百分点。

图1:2009年1-8月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增加值增幅(%)今年1-8月,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29个省份工业增加值呈现正增长,特别是天津、四川、内蒙古分别达到20.7%、19.5%和19%;但与此同时,山西、上海工业增加值却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1%、-3.7%,全国工业生产增速最高的是天津,增速最低的是山西。

究其原因,山西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全国经济增长需求拉动,在全国基础原材料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经济复苏节拍要慢于全国;与此同时,山西还加大了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影响。

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09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2009年四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2010年1月29日)2009年中国经济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国民经济企稳向好,投资快速增长、消费市场活跃、进出口在下半年快速回升,工业生产明显恢复。

与此同时,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通胀预期增强。

2010年宏观调控面临的局势更为复杂,保持物价稳定,优化信贷结构,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

一、经济增长持续回升,经济主体信心日益加强初步统计,2009年GDP 增长8.7%。

从当季同比增速看,一、二、三、四季度GDP 分别增长6.2%、7.9%、9.1%和10.7%,经济增速在逐季加快。

从季节调整后环比数据看,2008年四季度GDP 环比折年率为4.3%,是2003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点,2009年一季度开始明显回升,折年率为9.5%,而同比GDP 增速则在二季度开始反弹。

2009年二至四季度GDP 环比折年率分别达11.4%、11.0%和11.3%,平稳较快增长。

图1 GDP 当季同比继续增长,环比平稳增长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5000户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80.7%,比上季度上升5.3个百分点,自去年四季度探底到近十年来的最低值(60.9%)后,已累计提升19.8个百分点,达到了2007年3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

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60.7%,比上季上升2.6个百分点,连续3个季度出现上升。

企业家对宏观经济信心显著增强。

图2 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季度走势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二、工业生产增长强劲,企业利润状况不断改善 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增幅较上年低1.9个百分点。

其中12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5%,增幅比上年同月高12.8个百分点;季节调整后12月份工业月环比为1.15%,增幅比上月低0.54个百分点。

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0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从中央政府确定的重点投资方向看,基础设施无疑是2009年的主要投资对象。

尤其是以高速铁路和城市地铁为代表的全国交通网建设,不仅投资规模大,产业链长,持续性强,能够对目前市场需求不足的钢铁、水泥、建筑等产业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而且可以改善目前中国交通运输中铁路和地铁建设滞后,重要能源和物资运输通道不足等状况,加强交通运输的协调性和有效性。

这是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的有效途径,是以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产业载体。

民生工程中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也是扩大投资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家建设部的规划,三年将投资9000亿元,建设200万套廉租房和400万套经济适用房。

2009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有助于调整和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稳定房地产业投资规模。

鉴于中央政府对保障性住房的重视,以及地方政府保持房地产业投资规模的积极性,在房地产市场整体调整的氛围中,社会保障性住房投资和建设的力度会有所加大,对社会投资的带动性会加强。

中国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较多,发展明显滞后。

生态环境的公共福利性,使私人投资不愿意涉及,公共投资在经济繁荣时也难以顾及。

经济调整使政府有可能利用公共投资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2009年生态环境建设的预计投资规模较大,投资项目涉及面广,它的效应更多地体现在对投资环境和社会福利的改善上。

社会文化事业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民生福利,而且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教育程度。

2009年社会文化事业建设的重点,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文化教育设施改造等,这些建设的投资效应主要在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社会文化教育事业。

总之,按照中央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要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促调整”的精神,并考虑地方政府保增长的积极性,2009年相关投资项目都会进入实施阶段,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经济复苏严重依赖于政策效应
从今年经济总体走势看,所有复苏指标都带有经济快速下滑后的技术性反弹特征,另外就 是政策效应明显。
投资看, 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38.8%,高出整体增长5.4个百分点; 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77.7%,国内贷款增长48%,自筹资金增长 33.1%,利用外资下降13.1%。 从消费看, 全社会零售总额中增长最快的政府消费和企业、居民消费明显慢于 总体水平; 农村消费加快主要是“家电下乡、电脑下乡”等一系列政策所致;
• 潜在的风险: 潜在的风险:两大全国性房地产协会的一份报告预测,2009年末,全国商品房空置 面积可能达到3亿~4亿平方米。 • 一旦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到位,楼市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深度调整期。
• 不管是从美国上世纪70年代滞胀时期的经验看,还是目前美国房地产的走势看,以住 宅作为保值投资手段是不成立的。
-6-
3、经济复苏速度呈现前快后格局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增长33.6%;第三季度增长32.9%; 幅速放慢了近2个百分点。 社会零售总额: 社会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在7月份达到今年以来最高点17.3%, 8月为16.8%,回落0.5个百分点; 9月为16.4%,再次回落0.4个百 分点。 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增长5.1%,二季度增长9.1%,三季度增长 12.4%。二、三季度的加速度分别为4、3.3个百分点。 GDP: GDP: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加速增长1.3个百分 点;三季度增长8.9%,预计四季度10%,全年8.4%左右,均加速增 预计四季度10% 8.4%左右 预计四季度10%,全年8.4%左右, 个百分点。 长1个百分点。 来自政府投资项目节奏和银行信贷的变化是造成这种变化的主 要原因,并对房地产、股市走势带来相应影响。 要原因,并对房地产、股市走势带来相应影响。
-5-
汽车销售加速主要是政府对节能、低排放汽车进行补贴所致。 国内排量≤1.6升的乘用车是今年增长的主力,其1-9月产量 比同期累计增长56.54%,销量比同期累计增长60.43%,该排量范 围的乘用车在国内乘用车消费构成中超过了70% 房地产则是超宽松的信贷环境所致。 1至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资金同比增长38.8%。其中,国 内贷款增长47.2%;利用外资下降26.2%;企业自筹资金增长14.5% ;其他资金增长62.4%。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增长52%; 个人按揭贷款增长107.7%。上述数据显示,开发商资金压力减少 ,主要因为楼市的持续回暖和宽信贷的金融环境。
2、内部环境分析:政策性效应衰退 内部环境分析:
(1)投资方面 政府投资效应将衰退 地方政府投资这一块,今年已经显出投资不济的“败象”。明年各地都会出现不同 的政府债务恶化,这进一步限制地方投资的能力。 民间投资启动可能“雷声大、雨点小” 民间投资启动可能“雷声大、雨点小” 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对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政策约束也会抑制投资增长 目前施工和新开工项目较多,计划投资额较大, 目前施工和新开工项目较多,计划投资额较大,这些项目按时完工仍需要大量投资 因此, ,因此,未来投资将保持惯性增长 明年投资的增长点来自两方面的“由负转正” 明年投资的增长点来自两方面的“由负转正” 房产土地开发:1-9月,前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土地购置面积21451万 平方米,同比下降22.1%;完成土地开发面积1670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 库存投资:库存投资由“负增长(去库存化)”转为“正增长(再库存化)”。
-7-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 (1)产能过剩 目前在建项目粗钢产能5800万吨,粗钢产能将超过7亿吨,而 实际需求可能不足5亿吨, 中国水泥产能将达到27亿吨,而实际市场需求仅为16亿吨,产 能将严重过剩。 电解铝产能1800万吨,占全球42.9%,产能利用率为73.2%。 (2)投资和消费比例关系进一步失衡 我国的投资率从2000年的35.3%上升到2008年的43.5%,大大高 于多数国家20%左右的水平。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贡献了4 个百分点,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净出口为负拉动3.6个百 分点。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
袁卫 博士后
2009年11月 2009年11月16日
一、2009年: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轮经济周期的终结 009年
1998-2009年历时11年的经济周期具有历史性意义 1998-2009年历时11年的经济周期具有历史性意义 年历时11 1、历史上最长景气周期 按照西方教科书的标准,中国经济的表现几乎可以打满分 没有危机,景气上升期会更长 2、进入重化工业时代后的第一个经济经济周期 城市化快速发展 住房、汽车消费结构升级 3、经过了这一轮周期,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实现三级跳 经过了这一轮周期, 亚洲金融危机打击了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中国成为亚洲领袖; 次代危机则打击了整个西方列强,中国成为世界领袖。 4、经济经济周期的调整阶段相对最简短,幅度就激烈 经济经济周期的调整阶段相对最简短, 不管从季度数据看,还是年度数据看,调整时间都相对最短; 急剧的“V型”调整如何形成?
第三、 第三、投资持续高速增长 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 6.4个百分点,按不变价计算高出幅度则应该在15个百分点以上。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已经连续6个月保持30%以上的增速。其中,6月 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43.2%,更是达到了改革以来 历史高位。 为了落实4万亿投资计划,各地开工项目快速增长。1-9月新开工项 目269263个,同比增加78580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2170亿元, 同比增长83%。这为固定资本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消费加速增长, 第四、消费加速增长,农村消费增长罕见地快于城市消费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呈现平稳加速增长态势。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89676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7.0%,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1986年至今23 年来的同期新高。城市消费品零售额61013亿元,增长14.8%;县 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28663亿元,增长16.0%。农村消费连续8个 月快于城镇。
- 速发展是的意义: 中国新能源快速发展是的意义:提高我国未来低碳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力、保护环 境和增强经济可持续增长、促进内需。 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大跃进”现象: 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大跃进”现象: 中国在2008年的绿色能源投资超过156亿美元,比2007年上涨18%。北美洲可持续能 源的新投资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8%。中国连续四年实现新增容量翻番,2008年突破 2千万千瓦大关。目前,中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设备制造者。中国已跃 居成为世界第二大风能市场。 一些国有企业的非市场化决策主导投资。 潜在的风险: 潜在的风险: 成本大。 成本大。据初步估算,若以煤电成本为基数,生物质发电成本为1.5倍,风力发电 成本为1.7倍,而光伏发电成本更高达11-18倍。 市场容量小。 市场容量小。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虽然在2008年底已突破1200万千瓦,但其中仅有 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入网发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 表示,“目前我国风电市场的容量,远远不能满足众多风电企业的需求。”
(4)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大
一些地方全市财政收入不过4亿-5亿元,投融资平台动不动就要融资10亿 元、15亿元,将来没有还款保证;有的投融资平台,资本金和贷款杠杆达 到30倍以上。 财政部曾表示,今年地方政府为中央项目的配套资金在6000亿元,但地方 债只有2000亿元的规模,余下仍有4000亿元的缺口。 据人民银行的调研,2009年5月末,全国共有政府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总 资产近9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约60%,平均资产利润率不到1.3%,特别 是县级平台几乎没有盈利。 据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测算,目前中国地方债务总余额超过4万亿元,约 相当于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这还不包括“隐性债务”。
三、2010年:技术性转正的经济增长 2010年
• (一)2010年经济环境分析 010年经济环境分析 • 1、外部环境分析:外需要出口将复苏性低位反弹 外部环境分析:
• (1)全球经济中存在十大不不利因素,将影响经济复苏的进程 • 主要发达经济体自主增长乏力、各国救市政策效应递减、金融系统可能出现二次 风险、各国政府债务风险日益严重、大宗商品价格上推通胀压力、失业率上升、 再储蓄化和再产能化道路漫长、贸易保护主义升级、热钱可能回流新兴市场。 • (2)主要受今年低基数影响,明年世界经济将出现低位反弹 • 联合国:今年全球GDP减2.5%,明年正增长1.6%以下。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全球经济增幅可能略低于3% 。 • (3)受世界经济技术性回升带动,明年我国出口将间歇性复苏 美国制造业去库存化异常猛烈,四季度的工业产出很可能较快上扬,这种订单增 加的趋势在短期内不会骤然转向,对中国出口产生拉动。
(2)股市 在几年内企业业绩无法明显提高的情况下,股市今年最 高上涨60%多。 泡沫的迹象: 泡沫的迹象:一是多数股价已经透支业绩;二是资金推 动型;三是利空当成例好炒作。 潜在风险: 潜在风险:这次是由信贷主导的资产泡沫,其破灭将直 接导致资产负债表型衰退,更集中地体现在银行身 上,对股票市场和经济的伤害将比过去更大。
-8-
2、泡沫经济迹象显现
(1)房地产业
• 我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放大的理由: 我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放大的理由:降息、给第二套房贷松绑、土地出让金可延缓 缴纳、户型比例限制放松、利率打折优惠、调低房地产业项目资本金比率,降低了开发商 的贷款条件和进入房地产行业的门槛。投资企业投向出现了“房产业热,工业冷”的现象 。统计显示,1-7月,外资投向重庆工业54.17亿元,同比下降4.1%,投向房地产业87.76 亿元,同比增长62.3%,投向房地产的资金是工业的1.62倍。 • 房地产价格大幅反弹理由:通货膨胀预期,持有实物资产。 房地产价格大幅反弹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