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类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林木育种实习报告

林木育种实习报告

林木育种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在林业学院的课程安排中,林木育种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通过实习,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林木育种的理论与实践,并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

本次实习报告将记录我在林木育种实习中的所学所感,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二、实习内容1.实习地点本次林木育种实习我被分派到了某知名林业研究所,这是一个专门从事林木育种研究和应用的机构。

在这里,我有机会亲眼目睹并参与到各种育种实验和项目中。

2.实习学习任务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任务:(1)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学会合理设计育种实验,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为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2)病虫害防治:了解病虫害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学习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提高林木育种抗性。

(3)DNA标记辅助选择:了解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知识,学习使用分子标记进行育种选择,提高传统育种方法的效率。

(4)杂交种选择:学习遗传学和杂交育种理论,了解不同杂交种的特点与应用,为林木育种项目提供可选方案。

3.实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让我对林木育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首先,我认识到育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树种特性、环境适应性、抗性等。

其次,我也发现育种工作需要长期坚持,从实验设计到结果分析,整个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最后,在实际操作中,我也理解到了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习,我对林木育种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对于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我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我学会了一些常用的防治措施;在分子育种方面,我了解了DNA标记的应用及其意义;对于杂交育种,我学习了相关的遗传学知识,明白了杂交育种的原理与方法。

2.思维方式与科研素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仅学到了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科研思维方式和科研素养。

我学会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且能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

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精选5篇)

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精选5篇)

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园林树木学实习报告植物序号:75 中文学名(别名)苹果(采兰杂志)奈(西京杂记),西洋苹果(中国树木分类学)拉丁学名(包括命名人的姓名)Malus pumila Mill.科、属(中文及拉丁名)蔷薇科 Rosaceae >> 苹果属 Malus生长类型:乔木,高可达15米,多具有圆形树冠和短主干;小枝短而粗,圆柱形,幼嫩时密被绒毛,老枝紫褐色,无毛;冬芽卵形,先端钝,密被短柔毛。

叶片椭圆形、卵形至宽椭圆形,长4.5-10厘米,宽3-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具有圆钝锯齿,幼嫩时两面具短柔毛,长成后上面无毛;叶柄粗壮,长约1.5-3厘米,被短柔毛;托叶草质,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密被短柔毛,早落。

伞房花序,具花3-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2.5厘米,密被绒毛;苞片膜质,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被绒毛;花直径3-4厘米;萼筒外面密被绒毛;萼片三角披针形或三角卵形,长6-8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内外两面均密被绒毛,萼片比萼筒长;花瓣倒卵形,长15-18毫米,基部具短爪,白色,含苞未放时带粉红色;雄蕊20,花丝长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下半部密被灰白色绒毛,较雄蕊稍长。

果实扁球形,直径在2厘米以上,先端常有隆起,萼洼下陷,萼片永存,果梗短粗。

花期5月,果期7-10月。

观赏性观果用途本种是著名落叶果树,经济价值很高。

全世界栽培品种总数在一千以上。

我国现在栽培的重要品种有自欧美直接输入者,也有自日本转来者,也有自己培育成的新品种。

早期栽培的中国苹果品种有片红、彩苹、白檎等,属于早熟种,不耐储藏,经久质变,俗称绵苹果。

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有小量生产。

近期传入中国的苹果,俗称西洋苹果,系在1870年开始引入烟台,以后在青岛、威海卫以及辽宁、河北等地陆续栽培。

现在我国苹果的生产以辽宁的熊岳、大连、金县,河北的昌黎、秦皇岛,山东的烟台、龙口、青岛等地为重点产区。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一、引言林木育种学是林业科学中的重要分支,通过选择和哺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林木品种,可以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经济价值。

在我参加的林木育种学实习中,我有幸接触到了育种工作的各个环节,从实地调查到杂交配制,再到育种材料的选择和哺育,这些经历让我对林木育种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是林木育种学的基础工作之一,通过对不同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下的林木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了解其生长状况、形态特征和遗传背景。

在实习中,我们前往了不同的林区,对不同品种的树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我学会了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树木的高度、胸径和冠幅,同时还观察了树木的树皮、叶片、果实等特征。

通过这些调查,我了解到了不同品种的林木在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上的差异,为后续的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杂交配制杂交配制是林木育种学中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将具有优良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可以获得具有更好性状的后代。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杂交的原理和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首先,我们选择了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进行配制,然后进行了花粉采集和授粉,最后进行了种子的采集和哺育。

通过这个过程,我深刻体味到了杂交育种的复杂性和技术性,也明白了杂交育种在提高林木品种的重要性。

四、育种材料选择和哺育育种材料的选择和哺育是林木育种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可以加速育种进程并提高育种效果。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母本和父本,以及如何进行育种材料的繁殖和哺育。

我们使用了不同的育种方法,如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等,成功地繁殖了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林木品种。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育种材料选择和哺育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林木育种学的实习,我对林木育种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我学会了实地调查的方法和技巧,了解了不同品种的林木在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上的差异;我掌握了杂交配制的原理和方法,深刻体味到了杂交育种的复杂性和技术性;我还学会了育种材料的选择和哺育技术,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最终版)

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最终版)

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最终版)第一篇:林木育种学实习总结(最终版)2013秋季学期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上周历经了为时三天的林木育种学实习,此次实习的首要地点为鄂西山区龙坪乡渣树坪,209国道旁的国营长岭林场。

其是中国南方最大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基地、特色种苗基地、科研基地,具有全国最丰富的日本落叶松基因。

此次实习的重要目的是了解种子园的营建规范及设计要求,熟悉种子园的的构成及其意义,学习种子园对于林木育种的方法和管理所起的作用。

建始县长岭岗始建于1957年,经营的总面积为25343亩。

长岭岗林场属北亚热带气候,海拔1600~1900米,平均坡度25°。

林场年平均气温11.7℃ , 极端最高气温29 ℃ , 极端最低气温一17.2 ℃ , 年降水量 1884.3毫米, 相对湿度85%。

其先后从日本引进467个杨树无性系,从中国林科院引进国内的杨树品系24个,加上本地的杨树品种形成了494个无性系,通过在长林岗林场进行选育造林试验,最终选育出50个无性系,于2001年开始在长林岗林场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并获得成功。

我们观看了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种子园,日本落叶松种苗是长岭岗林场的特色产品和传统优势项目。

湖北省建始县以长岭岗林场为中心,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基地。

在林场副厂长及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了到1987年止, 已营造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6000 亩, 生长旺盛。

运用日本落叶松混交林营造技术造林,该技术的广泛推广,还可进一步增强森林水土保持、水源涵养、调节气候、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也将成为新的自然景观,具有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我们了解到该林场还兼具林下黄连种植业,黄连立体栽培具有100亩。

其中森林植被丰富, 主要乡土乔木树种有水冬瓜、擦木、漆树、鹅掌揪、桦木、锥栗等.主要引进树种有日本落叶松、华山松等。

林场立地较好, 差异不大, 自然条件优越。

然后我们在此林场中进行了落叶松人工林的优树选择实验。

林业实践教学报告(3篇)

林业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林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资源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培养林业专业人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林业实践课程。

本报告以某高校林业专业实践教学为例,对林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

二、林业实践教学现状1. 实践教学体系林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野外实习、室内实验、实训基地实践等环节。

野外实习是林业实践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实践。

室内实验主要是对林业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训基地实践则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教学资源林业实践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实训基地等。

目前,我国林业高校普遍拥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实验设备也较为完善。

然而,实训基地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

3. 实践教学效果林业实践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学生掌握了林业生产、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二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三是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林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课时不足林业实践教学课时不足是制约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部分高校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实践教学课时被压缩,影响实践教学效果。

2.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训基地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实验设备陈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林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3.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林业高校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实践经验匮乏,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4. 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脱节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与实际生产脱节,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不符。

四、林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1. 合理安排实践教学课时高校应根据林业专业特点,合理调整课程设置,确保实践教学课时充足。

林学类实习报告

林学类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前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林学类的实习活动。

这次实习是我学习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我迈向职业人生的重要步骤。

通过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林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增强了实践操作能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实习内容1. 林木种植与养护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林木的种植和养护工作。

通过实地操作,我了解了不同树种的特点、生长习性和适应环境,掌握了种植密度、造林方式、施肥、浇水等养护技术。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判断林木生长状况,进行修剪、疏枝、除草等管理工作。

2. 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森林资源的调查与监测工作。

我们运用GPS、全站仪等设备,对森林进行了定位、测距、测高等工作。

通过实地调查,我了解了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和数量,掌握了森林资源调查的方法和技巧。

此外,我还学习了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知识。

3. 林业政策法规与经营管理在实习过程中,我对林业政策法规和经营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单位组织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使我对我国林业法律法规体系有了整体的认识。

此外,我还了解了林业经营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如林业规划、森林资源评估、林业项目申报等。

4. 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实习期间,我参加了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活动。

我们参观了林业科研基地,了解了新型树种、造林技术、木材加工技术等。

此外,我还学习了林业技术推广的方法和途径,如举办技术培训、撰写技术报告、开展技术咨询等。

三、实习收获1. 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通过实习,我掌握了林木种植、养护、资源调查、政策法规、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今后从事林学领域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

这对于提高我的综合素质和今后的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3. 林业情感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林业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对林业工作者产生了敬意。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3篇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3篇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精选3篇)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精选3篇)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篇1 实习目的:了解种子园在现实林木良种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种子园的分类方式,和园址的选择要求,还有种子园内无性系的数目、树种传份距离、无性系配置距离、无性系或家系的同步程度、去劣伐疏强度等。

了解种子园内无性系的配置的方式和施工管理方法,知道怎样提高种子园的产量的措施。

在课堂上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育种学原来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它以遗传理论为指导进行林木改良和选育以及林木的良种繁育,以提高森林生产力,我们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种子园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林木育种方面的调查讨论和实际操作,达到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终目的。

实习内容:一、都匀市马寨种子园介绍:贵州省都匀市马寨马尾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

该种子园位于北纬26。

16 ,东径107。

31的贵州省南部。

属中亚热带潮湿区,年平均气温16℃,最低气温一6.9 ℃ lO ℃积温4 879.9℃,年平均降雨量1423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日照时数1145.5h,生长期达300 d以上。

园区为低山丘陵。

海拔860~950 m,地势开阔,坡度平缓,土壤为pH值在5.03 5.2之间的原积型山地黄壤。

土壤屑状至块状结构,肥力中等。

贵州省都匀市马寨马尾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现有5个大区,65个无性系配置小区。

I一Ⅳ大区初植株行距为4m 5 m,V大区株行距为6 m 8 m。

无性系配置方式采纳挨次错位设计。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通知》(林场发〔20xx〕11号)文件精神,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进展和现代林业建设对林木良种的需求,推动我国林木良种基地的持续健康进展,在国家林业局充分调查讨论、严格筛选和科学评定的基础上,贵州都匀马寨马尾松良种基地被列入我国第一批131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之一。

贵州都匀马寨马尾松良种基地建于1992年,基地位处马寨营上石榴坡,基地建设的核心项目为综合遗传增益达15%以上的48个优良无性系营建,面积为38.33公顷,主要营建马尾松1.5代种子园。

树木学实验实习劳动报告

树木学实验实习劳动报告

树木学实验实习劳动报告一、前言树木学实验实习是林学、生态学及相关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树木学基本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热爱林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本次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实习地点为我国某高校树木学实验室及实习基地。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按照实习要求,认真参与各项实验操作,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1. 树木识别与测量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树木的基本形态特征,包括树皮、树叶、树枝、树根等结构。

在实验室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前往实习基地进行树木识别与测量。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树木的胸径、树高、冠幅等参数的测量方法。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树木信息数据化管理。

2. 树木生长与发育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定期观察树木的生长状况,了解树木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树木的生长速度与气候、土壤、水分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树木的物候期,掌握了不同树种的开花、结果、落叶等特征。

3. 树木遗传与育种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树木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了解了遗传变异、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过程。

同时,我们还参与了实验室的树木遗传多样性研究项目,掌握了DNA提取、PCR扩增、电泳分离等分子生物学技术。

4. 树木营养与施肥树木营养需求与其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树木营养诊断的方法,掌握了土壤、叶片等样本的采集与分析。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的实验,探讨了施肥对树木生长的影响。

5. 树木病虫害防治树木病虫害是林业生产的一大障碍。

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病虫害的识别、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等。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剪除病虫枝、喷洒农药等防治技巧。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公害防治方法。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树木学基本技能。

通过实习,我们掌握了树木识别、测量、生长观察等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林业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林业实习报告(通用5篇)

林业实习报告(通用5篇)

林业实习报告(通用5篇)林业实习报告(通用5篇)在生活中,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林业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林业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时间:20xx年8月-8日至20xx年8月14日(二)实习单位:xx县林业局(三)实习单位简介:xx县地处东经110°8′~111°57′,北纬26°51′~27°22′。

东西长80.15公里,南北宽65.3公里,总面积2199.38平方公里,约占xx省总面积的1.04%。

位于xx省西南部,雪峰山东麓,资江上游。

东接隆回,南接武冈,北临XX县,西南邻XX县,西北界黔阳县。

东经邵阳至XX市328公里。

全县通行赣语。

全县区域面积2200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1个管理区,565个行政村、25个社区,总人口83万。

xx县是xx省重点林区县,全县有林地面积11.7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7.4%,活立木蓄积量8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7.03%。

林业系统现有职工3131人,其中在职职工2164人,离退休职工1007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06人,专业技术人员392人。

县林业局设办公室、政工股、计划财务股、林政法规股、营林股、森林资源管理股六个股室,设xx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林业检察股、林业审判庭、林木种苗站、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国有林场管理站、林业基金征管站、xx县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xx县集体林权改革办公室和xx县林权交易中心十个二级事业机构,下辖22个乡镇林业站、2个管理所、5个国有林场、林科所、木材管理站、木材公司、森林公安局及5个森林派出所。

近五年来,xx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强县”为目标,以营林为基础,以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的林业方针,狠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

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

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1一、实习背景种子园是由优良遗传特性的林木组成的人工林,其目的是生产大量优质的种子。

种子园在实现林木良种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学习和了解种子园的总体规划和区划、建园技术等对我们的林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

二、实习目的了解种子园营建及管理工作之全过程,初步掌握种子园花粉管理技术。

三、实习内容种子园概况了解,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观察。

1、种子园概况了解:参观马尾松种子园,由种子园工作人员讲解该种子园的类别,种子园的总体规划和区划,种子园建立技术,种子园的经营管理技术等相关知识。

2、种子园无性系开花习性观察:选取一定数量的无性系及单株,进行雌雄球花的形态发育阶段观察,不同无性系的授粉期和撒粉期观察,各无性系的雌雄花分布观察,各无性系雌雄花比研究,在种子园内设定若干观测点,进行种子园花粉密度观察。

四、实习地点贵州都匀马尾松种子园五、实习总结贵州都匀马尾松是一个无性系种子园,位于都匀马寨营上石榴坡。

该种子园是在1996年建成的,到20xx年开始结实,占地面积500亩左右。

株间密度是比较合理的,为4×6米,共48个无性系。

该种子园在20xx~20xx年的产量较高,种子总产量到达200~300公斤。

从20xx开始,国家每年补贴60万人民币用于种子园的建设和管理。

该种子园的土壤是酸性山地黄壤的、土层较厚,比较适合马尾松的生长。

清早起来,我们就向我们的实习地出发。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到了我们的目的地,贵州省都匀马尾松良种选育基地。

种子园的位于远离城区的'马寨营上石榴坡。

我们下车后,就步行到种子园中心地区。

远远看去,种子园还是比较连续的,由几块大面积的林子构成。

一路上我们发现,种子园的周围几公里的距离内都没有马尾松林子,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种子园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的污染,把周围的马尾松天然林都伐去了,有的改良成为农田,有的种植茶树,这很有效的防止了外来花粉的污染。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

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森林培育实习报告(共3篇)第1篇:森林培育学实_报告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森林培育学实_报告学生姓名:专业名称:林学年级:级学号:090402指导教师:冯金玲教师职称:讲师二O一二年十二月一、前言(一)、实_目的要求1、基本掌握造林绿化的工序,技术环节的实践知识,操作技能;综合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森林培育施工设计2、纪律:必须参加所有现场调查,现场考察,现场评估,独立完成实_报告。

(二)、计划安排1、时间:1.5周。

12月10日星期一(下午竹种园),星期二校内两山体调查,星期三灵石林场。

2、组织方式:划分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老师现场总介绍后,各小组独立调查;3、内业整理:星期一、星期四实_辅导4、实_报告:实_结束后完成(三)、实_内容1、造林地立地类型(立地级)评价表、造林效果调查与评价;主要树种生长效果(山地与校园、灵石林场)2、造林施工作业设计(灵石林场)3、林分改选设计校园内4、典型设计表5、园林绿化树种评价与选择(四)、外业实_方法1、观测、目估2、测定小班因子(标准地调查,样地调查,样圆调查等方法)树种组成、混交比例、造林密度半径3.26米、立地级、树高、胸径、冠幅等;3、竹林调查、造林地调查、杉木、湿地松调查4、后山台湾相思林改造城市森林、生态风景林5、校园绿化树种二、调查地区概况(一)福建农林大学两山及创业园竹园1社会经济概况:位置、范围、面积、劳力、人口、交道、工农业生产概况、林业生产比重福建农林大学位于福州西郊,面积2700多亩,交通方便,学校注重生态建设,有以观音湖、创业园等为主体的校园景观生态风景。

2自然概况:地形、气候、土壤、现有林情况农大南山海拔150m左右,北坡,坡度较缓,土壤为砖红性土壤,土层厚度50cm 左右,表土层厚20cm左右,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主要树种为人工种植樟树,密度过稀,可补植耐阴树种。

农大北山主要树种为台湾相思,包括少部分竹子,台湾相思长势良好,但密度过大,应适当间伐。

树木实习报告3篇_实习报告_

树木实习报告3篇_实习报告_

树木实习报告3篇树木栽培工程范文一、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校园、南京市各个公园、广场绿地景观植物区。

:通过对植物换盆,公园中大树移植栽植,及后期养护管理的学习,联系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把树木栽培知识更好的学习与应用。

指导老师:杨秀莲报告者:栗丹丹学号:0292108二、实习路线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南京宝穿船厂遗址公园——树种调查——南京滨河——南京石头城——南京国防园三、实习过程为期五天的实地实习,我们学习了蒲葵植物的换盆技术,亲手进行了换盆,到公园里观看树木的栽植养护管理是实习的重要部分,下面将会重点报告,最后还附录一张树木调查表,这也是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着重介绍树木的栽植与养护。

在栽培学中,常言道“种三管七”,绿化中种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单位在园林绿化时,往往规划设计高标准,施工养护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长。

所以园林施工过程中要重点抓好绿化树种栽植及其养护管理的工作。

1、绿化苗木的载植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

春栽宜早不宜迟;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

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

移植树木除应注重季节外,在栽植中应该注意的个问题有:(一)、精耕细作对土壤要求精耕细作,植树造林用的土地往往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进行深翻,深度在40厘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墒的能力。

整地要细致,采用沟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沟,以利灌溉,也比较美观。

(二)、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到树木植株枝叶的色彩、形态、风韵,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虑到树木的抗污、抗毒、净化空气的特殊功能,又要考虑到树种是否适应土壤性质,如柳树耐湿性强,栽培分布广。

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松、柏、杜鹃类等;土层较肥厚的可栽植杨树、核桃楸等;盐碱地可进行改良换土,栽种耐盐碱树种,如柽柳、沙棘、沙枣、榆树、小叶杨、紫穗槐等,苗木必须健壮,无病虫害。

2023林业实习报告5篇

2023林业实习报告5篇

2023林业实习报告5篇林业实习报告篇1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简介屏边苗族自治县林业局成立于1976年7月1日。

近30年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林业干部职工以山为家,艰苦创业。

采种、育苗、造林,积极开展杉木地理种源试验研究、杉木壮苗培育试验研究、杉木种子园建设、杉木速生造林试验等多项科研课题,杉木林基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国务院和省、州的表彰。

到,全县以杉木为主的人工林达40多万亩,林业促进了屏边经济的发展,大批山区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杉木林走上了致富路。

至1984年以来,林业累计为乡村基本建设贡献超过了5000多万元的资金。

(二)实习目的本次实习目的是为了了解林业岗位的日常工作,实践林业工作的理论知识。

(三)实习内容:屏边县造林工程验收地点:新现时间:3月3日至5日验收人员:所需工具:地形图、皮尺、记录表、铅笔,橡皮擦工作内容:桤木造林工程验收1. 成活率验收方法:样地调查,随机选取一个点,以5.65m为半径的圆形的样地,数出里面的桤木总棵数和死亡棵数,随机测量株行距,计算出成活率和株行距是否达标。

桤木喜温、喜光、喜湿、耐水,适合生于15~18℃,年降水量900-1600毫米的丘陵山地。

天然桤木林多分布于溪沟两旁,在土壤和空气湿度大的地方生长较好;在土壤较干燥的荒山、荒地亦能生长,通常组成纯林。

①造林密度设计:根据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桤木造林密度设计为167株/亩,株行距为2m__3m,造林配置方式采用品字形配置。

②幼林抚育管理:从栽植后的第二年起连续抚育两年,每年抚育两次,于每年7月和10月进行砍草抚育,以保证苗木在生长季节得到充分的光照和养分。

防止牲畜践踏和森林火灾发生,针对新造林地现有林木病虫害种类、蔓延的程度和规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

由主管单位制定预防和防治方案,避免大面积人工造林地病虫害的发生。

2. 实地勾图①在地形图上找到目标地,精确落实四至界限,准确在地形图上勾出造林地。

②计算面积,方法有数方格和软件ArcGIS计算。

林木育种学实验报告

林木育种学实验报告

林木育种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旨在了解林木育种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掌握常用的育种技术,培养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并加强对林木育种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实验原理林木育种学是研究如何选择和培育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林木的科学,主要有两种常用的育种方法: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

选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父本和母本,再通过交配、选择和繁殖的方法,逐步筛选出优良品种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有效传递只有一个基因或少数几个基因控制的性状。

杂交育种是指通过不同个体间进行人工授粉,使基因进行交流、重组,从而培育出具有良好性状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有效传递多个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器材:生物安全柜、移液器、试管架、离心机、PCR仪等。

试剂:DNA提取试剂盒、引物、dNTP、聚合酶等。

四、实验步骤1. DNA提取从林木样本中提取DNA,以获取遗传信息。

采用DNA提取试剂盒的方法,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将提取得到的DNA样品保存至低温冰箱备用。

2. 引物设计根据所选育种目标,设计合适的引物,用于检测目标基因是否存在。

3. PCR扩增按照PCR实验的标准操作步骤,进行反应体系的配制,并设置PCR程序。

将提取得到的DNA样品与引物进行反应,扩增所需的目标基因。

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PCR扩增产物与DNA标记物一同加入琼脂糖凝胶槽中,进行电泳。

通过电泳,根据扩增产物的迁移情况判断目标基因是否存在。

5. 分析结果观察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像,根据PCR扩增产物的大小和目标基因的迁移位置,判断样本是否具备所需基因。

五、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获得了琼脂糖凝胶电泳的结果图像,根据扩增产物的大小和目标基因的迁移位置,判断样本是否具备所需基因。

通过对多份样本的分析,我们得到了相应的育种数据,确定了适合育种的优良个体。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林木育种学的实验操作,详细了解了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林业实习报告最新9篇

林业实习报告最新9篇

林业实习报告最新9篇林业实习报告篇一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林业技术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

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林业技术专业公认的人才。

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林业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因此,我作为一名林业技术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经过了大学四年林业技术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林业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

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

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1.1实习目的①为了将自己所学林业技术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林业技术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林业技术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

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③通过实习,了解林业技术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

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

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

树木栽培实习报告4篇

树木栽培实习报告4篇

树木栽培实习报告1树木栽培实习报告1精选4篇(一)实习报告实习单位:树木栽培实习基地实习时间:2020年9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一、实习目的和任务: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际操作,了解和掌握树木栽培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在树木栽培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任务包括:1.了解树木的生长特点和生理需求;2.学习树木的繁殖方法和技术;3.掌握树木的修剪和造型技巧;4.学习树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5.参与树木的栽培和养护工作。

二、实习过程和成果:在实习期间,我积极参与实习单位的树木栽培工作。

通过跟随老师的指导和教学,我学到了很多实际操作的技巧和经验。

1.了解树木的生长特点和生理需求:通过实地观察,我了解到树木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肥料和适宜的环境温度。

我学会了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和湿度,并了解了不同种类树木的生长习性。

2.学习树木的繁殖方法和技术:在实习单位的繁殖区,我学会了树木的扦插和嫁接技术。

我学会了如何收集树木的种子,并进行适当的保存和处理,以便后续繁殖使用。

3.掌握树木的修剪和造型技巧: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树木的修剪和造型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树木修剪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例如去除枯枝、疏松树冠等。

我还学会了使用修枝工具和电锯等设备。

4.学习树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在实习单位的病虫害防治区,我学到了树木常见病害和害虫的防治方法。

例如喷洒农药、使用生物防治等。

我还学会了识别树木的病虫害症状,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5.参与树木的栽培和养护工作: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树木的栽培和养护工作。

我学会了树木的移栽和定植技术,以及树木的浇水、施肥、松土等养护工作。

我还学会了树木的浇水量和施肥量的控制。

三、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树木栽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地操作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体会到了实际工作的艰辛和需要细心和耐心的一面。

通过实习,我对树木的生长和繁殖过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树木的修剪和造型技术有了更多实践经验。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

林木育种学实习心得
林木育种学实习对我的职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不仅
对林木育种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学到了很多实践技巧和方法。

首先,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各种育种活动,如采集种子、繁殖苗木、培养幼苗等。

这让我更加熟悉了林木育种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

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采集种子,
如何进行合理的繁殖和培养,以及如何对苗木进行定量评估。

其次,在实习中,我还有机会与专业人员一起合作,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和技术。


过观察他们的操作和交流,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林木育种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术。

同时,我也学到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处理病虫害问题,如何利用
遗传技术优化育种效果等。

最后,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一些研究项目,并负责一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这不
仅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以及数据统计和分析的方法,还提高了我的实际操作
能力和科研能力。

总的来说,林木育种学实习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让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很
大的提高。

通过这段实习经历,我不仅更加熟悉了林木育种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也
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我相信,这段实习经历对于我的将来职业发展会起
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林学实习报告(精选)

林学实习报告(精选)

林学实习报告(精选)一、实习背景我是林学专业的学生,在本次实习中,我选择了一个林业科研院所进行实习。

该院所是一所专门从事林木育种和人工林培育研究的机构,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该院的林木育种和人工林培育方面的实验和调研工作。

二、实习内容1.林木育种实验在林木育种方面,我参与了一项关于松树种质资源筛选的实验。

该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收集不同产地的松树种子,对其进行苗木生长和抗病虫害能力的鉴定,筛选出适合该地区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

在实验中,我主要负责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工作,并参与了苗木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通过这项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松树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和育种工作的重要性。

2.人工林培育调研另外,在人工林培育方面,我参与了一项关于林地复垦的调研工作。

该调研的目的是评估不同种植方式对林地复垦效果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种植模式和管理建议。

在调研中,我主要负责实地考察和数据采集工作,通过测量样地的生物量和土壤养分含量,评估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质量和植被恢复的影响。

通过这项调研,我了解到了人工林培育的技术要点和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林木育种和人工林培育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要点,提高了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同时,我还与实验室的老师和同学们保持了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和交流。

实习过程中,我积极主动地向老师请教问题,深入参与实际操作和研究工作,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通过处理大量数据和参与实地调研,我深刻认识到林业科研工作的细致性和艰巨性。

这项实习更加坚定了我在林学专业的选择,并对将来的科研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实习结束后,我将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为林业科研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实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林业科研事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我将以此为动力,继续努力学习和工作,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不断超越自我,为林业科研和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树木学实习报告(共7篇)

树木学实习报告(共7篇)

树木学实习报告(共7篇)树木学实习报告(共7篇)第1篇:树木学实_报告园林树木学实_报告学院:农学院专业:园林班级:10级姓名:XXX学号:512439老师:权俊萍老师一实_时间年6月23号-27号二.实_地点石河子大学、西公园、游戏广场、石河子宾馆三.实_目的与要求1、目的:(1)基本掌握常见园林树种主要形态特征,学会野外鉴定和识别树种的基本方法、技巧。

(2)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了解不同树种的园林绿化用途、配植应用特点、园林观赏效果、栽培环境以及栽培管理、生长状况等,从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2、要求:(1)认真记录指导教师介绍的不同树木科、属、种名称及其主要识别特征以及园林观赏效果等,并请自观察了解每一树种的主要形态、应用情况等,以便搜集实_报告资料。

(2)严格纪律,遵守实_时间安排,按时到达指定地点,不得实_中途擅自离开,遵守实_地点的主管单位有关规章制度四、实_项目内容石河子大学树种调查:调查大学内与公园内树种,内容包括每一树种的科、属、种名称(中名、拉丁学名)及其主要识别特征及应用等;(2天)(1)、西公园、游戏广场部分树种调查:调查该地点的树种,并按地点分别记录所调查的内容(具体调查内容同上),并将不熟悉的物种以照片形式记录。

(2)撰写实_报告:根据野外调查及室内整理鉴定所搜集到的材料撰写一分园林树木学课程教学实_报告。

(2天)五、实_作业地质环境:石河子地区位于4320N4520N,84458640之间,海拔高度差异较大。

年降水量为125.0207.7mm之间。

历史上日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年8月14日达39.2mm,日最大降雪量出现在__年1月3日达19.6mm。

石河子地区日照充沛,平均风速1.5m/s,静风占32%,偏南风占22%,偏西风17%,偏北风占15%,偏东风占14%。

石河子垦区地形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风成沙漠区。

土壤多系灰漠土、潮土、草甸土,土质多系砾质土、沙质土、粘质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类林木育种学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了解种子园在现实林木良种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了解种子园的分类方式,和园址的选择要求,还有种子园内无性系的数目、树种传份距离、无性系配置距离、无性系或家系的同步水准、去劣伐疏强度等。

了解
种子园内无性系的配置的方式和施工管理方法,知道怎样提升种子园
的产量的措施。

在课堂上学习到了理论知识,育种学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它以遗传理论为指导实行林木改良和选育以及林木的良种繁育,
以提升森林生产力,我们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种子园的生产实
际情况,实行林木育种方面的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达到理论应用于
实践,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的最终目的。

实习内容:
一、都匀市马寨种子园介绍:
贵州省都匀市马寨马尾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

该种子园位于北纬26。

16 ,东径107。

31的贵州省南部。

属中亚热带湿润区,年平均气温
16℃ ,最低气温一6.9 ℃≥lO ℃积温4 879.9℃ ,年平均降雨量1423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全年日照时数1145.5h,生长期达
300 d以上。

园区为低山丘陵。

海拔860~950 m,地势开阔,坡度平缓,土壤为pH值在5.03—5.2之间的原积型山地黄壤。

土壤屑状至
块状结构,肥力中等。

贵州省都匀市马寨马尾松1.5代无性系种子园
现有5个大区,65个无性系配置小区。

I一Ⅳ大区初植株行距为4m×5 m,V大区株行距为6 m×8 m。

无性系配置方式采用顺序错位设计。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的通知》(林
场发〔2009〕11号)文件精神,为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林业建设对林木良种的需求,推动我国林木良种基地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国
家林业局充分调查研究、严格筛选和科学评定的基础上,贵州都匀马
寨马尾松良种基地被列入我国第一批131处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之一。

贵州都匀马寨马尾松良种基地建于1992年,基地位处马寨营上石榴坡,基地建设的核心项目为综合遗传增益达15%以上的48个优良无性系营建,面积为38.33公顷,主要营建马尾松1.5代种子园。

迄今为止,良
种基地向国有马鞍山林场及社会工程造林提供良种900多公斤,良种
使用覆盖黔南地区6个县市,造林4000余公顷,极大地缓解了本地区
工程造林对马尾松良种需求缺口的压力。

同时种子园良种的遗传增益
为本地社会种植的25%以上,良种所表现出的优良性状不但为本地林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还为营造4000余公顷的林农净增加25%
以上的经济收益,促动了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我市林业生态建设。

二、种子园园的种类:
种子园安建院苗木繁殖方式,可分为无性系种子园和实生苗种子园;
按林木改良水准,可分为初级种子园;按建院性质,可分为产地种子园、杂交种子园、室内种子园等。

1、无性系种子园与实生苗种子园无性系种子园用无性繁殖苗木建立
的种子园。

无性系繁殖方式有嫁接、扦插和组织培养,多数种子园的
苗木是通过嫁接繁殖的。

无性系种子园在生产中最普遍。

另一类种子
园称为实生苗种子园。

这类种子园是用优树自由授粉或控制授粉种子
培的苗木建立的,继而通过去劣疏伐,保留优良家系中优良单株生产
种子。

2、初级种子园与世代种子园初级种子园通常是从未经改良的天然林
或人工林中选择优树建立的种子园,入园亲本的谱系一般不清楚,遗
传特性有待研究。

根据子代测定的结果,对初级种子园实行去劣疏伐,即可转化为去劣疏伐种子园;根据子代测定的结果,对初级种子园亲
本无性系重作选择,再建的种子园,称为第一代改良种子园。

为了强
调建园亲本是经过遗传测定和选择,遗传质量更优,有别于初级种子园,国外称为1.5代种子园。

利用初级种子园亲本实行控制授粉,在
子代测定林木中选择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通过无性繁殖建立种子园,称为第二代种子园。

3、其他形式的种子园由两个不同树种的繁殖材料建立的种子园,其目的是生产优良的杂交种子。

建立杂交种子园要事先做杂交实验,证明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树种间的花期要一致,入园无性系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较高。

杂交种子园建立时,将不同树种的植株适当排立栽培,以提升不同树种间的杂交率,降低同一树种间的授粉。

三、种植园的经营管理
种子园通过去劣疏伐、整形修剪、施肥灌溉、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能够达到优产高产的目的。

1、去劣疏伐疏伐能使树冠得到充分的阳光,保证树冠正常发育,有利于结实,也有利于改善土壤营养条件,是提升种子园球果产量的重要措施。

疏伐时,应依据子代测定的结果、开花结实量、花期同步性和无性系分株生长势,确定保留的无性系和分株。

去劣疏伐时应做到如下:
①、疏伐要即时
②、疏伐是要注意强度
③、疏伐要分期实行
④、疏伐时应对无性系充分调查,并对无性系实行分类,以确定疏伐对象。

2、辅助授粉辅助授粉就是将具有生命力的花粉直接喷洒在未隔离的球花上。

一般做法是;从通过遗传测定的无性系植株上采集雄球花,调制好花粉,装入瓶中,瓶口用数层纱布包扎,放在干燥器中,用氯化钙保持干燥。

在雌球花可授期内,选择晴朗天气实行辅助授粉。

鲜花粉可添加填充剂。

花粉与填充剂耳朵比例为(2~3):(7~8),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