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课《望月》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望月(第二课时)_苏教版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望月(第二课时)_苏教版

《望月》(第二课时)教案一、复习导入1、引背文中诗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望月》这篇课文,有滋有味地诵读了文中一些古人望月所写下的诗句。

咱们来温习一下。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朗月行》中写道——他在《峨眉山月歌》中吟道——他的《静夜思》更是脍炙人口——同样面对夜空,苏轼的感慨是——孟浩然的感受是——在诗人张继的眼里——看来,多情的诗人在有月的夜晚个个都失眠了,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有月的诗在人间传诵呢!2、赛诗会古往今来,吟诵月亮的诗句多如繁星。

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个小小赛诗会,有信心吗?师生赛诗学生赛诗二、诵读概括“诗中月”1、分角色读3-13自然段月,在诗人的眼里是多情的、奇妙的。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吟诵这些多情的诗、多情的月。

打开书,我们分角色读3-13自然段,女生读“小外甥”,男生读“舅舅”,我来读旁白。

2、概括板书多美好的境界呀!这一部分写的是(板书:?月)什么月?用心想一想,看谁能把这一段文字读成几个字。

是啊,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

这就是(板书:诗中月)三、品读感受“眼中月”夜深人静,作者独自一人在江轮甲板上,他眼里的月亮又是怎样的呢?请轻声读课文的1、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在脑海里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

1、轻声自读2、出示句子,示范批注我特别喜欢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师范读)读了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水中出现了千点万点的光斑,好似满天的繁星,在调皮地跳动,真是波光粼粼,令我神往。

3、请你也来学着我的样子,在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句上做上记号,再仔细的品味,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独特感受,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都行。

4、交流读书体会预设问题:A、“安详”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谁?读出你心中那轮安详的月亮。

B、“剪影”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几幅雁荡山的照片。

(出示图片)月光下,那山、林只留下了黑色的轮廓,真像用黑色的纸剪下来贴在远处似的。

理解了,就能读出意境来了,再来读读这句话。

25望月第2课时

25望月第2课时

第二课时一、教学要求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名气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去感知世界。

二、教学重点知道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三、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名气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去感知世界。

四、教学准备有关课文内容的材料、教学课件等。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1.板书“月”字。

2.师述:轻轻地读一读,想一想看到这个词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景象?生自由交流。

3.情境导入。

多媒体课件示“月夜图”,配以轻柔舒缓的音乐,师述:月色是清幽的,柔和的,迷人的,面对皎洁的月光,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把月亮作为吟咏的对象,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月亮在天上,在水中,也在我们的心中,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著名作家赵丽宏登上江轮,一同望月。

4.板书课题,齐读。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月色美1.师配乐范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像,浮现画面。

2.学生各抒己见,同桌谈谈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认为写得最美的一句话标出来,读好它,准备读给大家听。

4.交流: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美?这里将运用语言渲染法、示范读、有意比较法、以评促读法、借词发挥法等多种朗读方法,重点欣赏、评析重点词句。

(顺序不固定,根据学生的选择可任意调换)(1)第一句。

a.学生读。

b.将“安详”与“安静”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安详:不仅包含了静和安宁的意思,作者还把月亮当人来写,给人以亲切和亲近感。

)c.齐读。

(2)第二句。

a.学生读。

b.分别指导读好“千点万点”、“晶莹闪烁”、“跳动”等词。

(这句话写出了月光下的江景有一种动态美;“千点万点”说明江面上跳动的光斑极多,数不清;“晶莹闪烁”说明光斑有光泽,像星星一样一闪一闪,很美;“在跳动”说明光斑有节奏。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描绘和赋予的意义;2.学会运用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对月亮的感受;3.提升学生的诗歌欣赏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古代月亮诗词欣赏;2.学习《望月》这首古今名篇;3.创作自己的月亮诗。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古代月亮诗词的选辑;2.教师准备《望月》的原文和翻译;3.教师准备白纸和钢笔/铅笔。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月亮的音乐,营造出宁静的氛围;•教师展示古代月亮诗词的选辑,引发学生对月亮的思考和想象;•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月亮在古代诗人眼中的形象和意义。

步骤二:朗读《望月》•教师给学生朗读《望月》的原文和翻译;•教师解读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月亮的赞美和思考;•教师强调诗歌的节奏和韵律,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步骤三:分析诗歌结构和语言运用•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望月》的诗歌结构:四行一首,每行五个字;•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和夸张手法,提升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步骤四:诗歌创作•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学生可以选择以《望月》为启发,写一首描绘月亮的诗,或者表达自己与月亮相关的情感和思考;•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步骤五:诗歌分享•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教师指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对方的作品;•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促进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

思考题1.你觉得《望月》这首诗有什么特别之处?2.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绘、赞美和思考月亮?3.你对月亮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和想法?是否能用诗歌来表达出来?扩展活动•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代月亮诗词进行欣赏和分析;•学生可以尝试创作其他主题的诗歌,如描绘大自然、表达情感等;•学生可以组织诗歌朗诵和创作分享会,与其他班级共同交流。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月亮诗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欣赏,学会了创作自己的月亮诗,并且养成了对诗歌的欣赏和创作的习惯。

《望月》第二课时

《望月》第二课时

25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本文作者和小外甥眼中不同的月亮,从而树立人物形象,激发学生喜爱月亮,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感。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课文语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感受月下江景的美丽和清幽旷远的氛围2.感受作者“言由心生”,体会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从而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望月》,一起读课题,同一轮明月,由于望月的人不一样,望月时心境不同,那就会对月亮产生不同的感受,读出自己心中的月亮。

再读课题。

2.在本文中,一共出现了哪几个人物?(我和小外甥),整体把握文章写作顺序。

二、月下江景1. 自由朗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此时作者眼中的月下江景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师生交流:江景之美交流重点:安详之美动态之美朦胧之美指导朗读2.师介绍作家赵丽宏生活经历,指导学生再次感悟文本,体会作者蕴含的情感,并交流人物形象。

3.指导朗读。

三、月下对诗1.出示古诗,指导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2.关注对诗段落,进行发现之旅,感悟诗中所含情感3.学生对诗,补充拓展相关“月”的古诗。

四、月下谈论1.分角色朗读“我”和小外甥的对话。

2.指导朗读品味小外甥奇特的想象,能绘声绘色地朗读。

3.面对小外甥对于月亮的幻想,作者内心感受如何?此时你脑海中又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五、月下幻想1.出示课文最后一点,理解“凝视”,交流:此时“我”会想些什么?2.交流体会人物情感变化,完善人物形象。

六、拓展总结1.拓展赵丽宏相关作品,赏析。

2.总结本课所得,背诵积累相关段落。

《望月》第2课时教学设计之1完整篇.doc

《望月》第2课时教学设计之1完整篇.doc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富于幻想而感到自豪,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板书:我小外甥)2、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一个在江轮甲板上赏月,看到的月光照耀下江上景色是怎样的呢?(板书:赏月)3、出示月夜江上美景图。

学生看图后,出示第2自然段文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过渡:正当我尽情地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

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段,想一想,我与小外甥在赏月的过程中交谈了什么呢?(板书:交谈)1、默读,思考。

2、检查、交流,小结,板书:颂月、论月。

3、讲读5 12自然段。

过渡:我和小外甥是怎么我一句你一句地对背诵颂月古诗的?(1)同桌分角色朗读。

并想一想,他们对背了几次,每一次对背的诗句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联系呢?(2)分角色对背古诗。

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三次,每一组诗的作者教师都是明知故问,第二组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第三组都是写在江上看月亮。

)(3)小结。

(4)多媒体出示情景,学生背诵。

(5)想一想,读了我和小外甥对背古诗的情景,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对背诗不是随随便便的,你背的诗还得跟我背的诗有一定的联系呢!小外甥自信、聪明、机灵,我真不愧是一位大作家。

)(6)指名表演背诵。

6、讲读14 20自然段。

过渡:小外甥不仅向我挑战,对背诵月的古诗,而且问我月亮像什么?(1)指名朗读。

思考:我有没有直接回答小外甥的问题?为什么?(2)检查交流。

(3)自读,思考:小外甥把月亮比作什么?划出有关的句子。

(4)出示句子,指名朗读,要求绘声绘色地叙述。

(5)小结。

三、讲读第三段。

过渡:我和小外甥在月光下进行交谈,交谈了多长的时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结束的?1、范读。

2、交流。

3、指名朗读。

四、总结深究课文。

1、作者写小外甥主动向我挑战,对背颂月古诗,问我月亮像什么。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望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活动:请同学听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朗诵。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望月》。

齐读课题。

深情一点,再来一遍。

对呀,这才是月亮的声音,月亮的感觉!请大家回忆一下,望月所望的三个月亮是——生: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

那么,这三个月亮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月亮?多数人印象最深的是心中月。

看来,与你们年龄差不多的小外甥对月亮的想象的确让你们也惊讶了。

但是,你们也一定清楚,离开了对月亮的观察,是不可能有心中月的想象的,是吧?现在,我们就来读读“江中月”。

(板书)二、赏江中月,感受月色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出美感,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并谈谈你的感受。

出示投影。

2、从这段文字的内容看,它是写景呢还是写事呢?(写景。

)师:没错,是写景。

(板书:写景)请在江中月这段文字的旁边注上“写景”二字。

3、读完这么优美的文字,你画了哪个词,有什么感受呢?安祥:写出了月夜的安静。

隐隐约约:写出神秘。

镀:为什么不换成铺、蒙、洒、涂、罩呢?好在哪?写出月光很强。

黑色剪影:写出了一种朦胧的美。

因为有月光,才会有剪影,所以也是写月光。

4、这么美的文字,让我们来读一读。

听老师说,你们读有关的句子。

那么,作者又是怎么写望月之景的呢?我们不妨一句一句地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师:抬头仰望夜空,只见——谁能接着读?生:(接读)“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

” 师:好,我们继续读。

低头凝望江面,只见——生:(接读)“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25望月(第二课时)

25望月(第二课时)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明白“一切景物皆情语”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 月升月落,月圆月缺月亮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神圣的象征,它以其旷远和神秘宗寓着人们幽远的思念和无尽的遐想。

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陶醉,为之思绪万千,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诗篇。

2. 今天,我们就随着著名作家赵丽宏和他的小外甥一同去“望月”(学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感受到了文中所蕴的美。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美丽的月色和优美的诗文。

3.出示图:谁能用一段优美的文字,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述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面?二.品读第2节,感受月色美1. 学生自由朗读第2节,把你认为最美的一句细细品读,谈谈体会。

指名交流,学生跟读,也可喜欢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第一句“安详”和“吐洒”两个词把月亮当作人来写,给人以亲切和亲近感。

第二句“千点万点”、“晶莹闪烁”、“跳动”写出了月光下的江面的幼态美。

第三句“隐隐约约”、“黑色剪影”,写出了月光下江景的朦胧美和神秘美。

第四句“银色的花边”写出了江景的色彩美。

2. 同学们读得真是太美了,月光如银,水波映月,那幽静旷远的气氛使认为之沉醉,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美好的月下江景,来感受月亮的安详和美丽。

(学生齐读第二节,配乐《春江花月夜》)三.读悟第二段1.过渡:其实,喜爱这美好景色的有何止作者一人呢?月亮将作者的小外甥给叫醒了,他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小外甥聪明好学,他向我挑站,要跟我——赛诗。

2.自由读3~13节,反复品读他俩赛诗的诗句,读出诗的意境来。

望月教案(第二课时)

望月教案(第二课时)

望月教案(第二课时)一、课程背景《望月》是中国传统诗词中著名的月亮诗篇,其诗意深远,感人至深。

本课程以《望月》为主题,通过阅读和解读这首诗,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美好。

二、教学目标1.理解《望月》的基本诗意,感受月亮的美好;2.能够正确朗读《望月》;3.掌握古诗词韵律,培养感性语言表达能力;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课程的主题:“月亮”,并利用图片、录音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月亮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等。

2. 课文学习(30分钟)1.教师进行课文的朗读,让学生跟读,掌握课文的基本语调和韵律。

2.分析、解读课文内容,讲解生僻字词及词语的意义和联想,让学生准确理解并感受到诗歌的美妙。

3.进行多角度的课文解读,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诗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 诗歌创作(3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月亮的感知,创作一首诗歌。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思考并写成作品,倡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并提供必要的指导。

4. 诗歌分享(10分钟)选择几篇优秀的诗歌,由学生进行朗读和分享,让大家欣赏、体会自己和他人的创作,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和热情。

5.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整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月亮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诗歌创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创作中深入思考月亮的意义和美好,提升了学生的感性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诗歌分享让学生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针对下一节课的课程安排,可以进一步挖掘《望月》的深层含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这首诗的美妙。

《望月》第二课时

《望月》第二课时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有关诗句。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小外甥对月亮的喜爱,进而体会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富于幻想。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在江轮甲板上赏月,看到了一幅月夜江上美景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文字。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过渡:正当我尽情地欣赏着月夜江上美景的时候,小外甥也来赏月了。

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段,想一想,我与小外甥在赏月的过程中谈了些什么呢(板书:交谈)1、交流,小结,板书:诵月、想月。

2、讲读3;一;12自然段。

过渡:我和小外甥是怎么我一句你一句地对背诵颂月古诗的(1)分一分,他们对背了几次同桌分角色朗读。

(2)想一想,从我和小外甥对背古诗的情景中,你们体会到小外甥有什么特点(小外甥自信、聪明、机灵;对背诗不是随随便便的,要靠平时的积累。

)(3)多媒体出示情景,学生背诵。

(4)那你想不想和聪明好学的小外甥一样呢。

(请同学扮演小外甥和老师对诗)出示对诗的部分。

(5)引导:是啊,每一句诗词里都镶嵌着一轮明月,这就是(师板书):诗中月(6)只有这些诗词里镶嵌着明月吗(生:还有很多很多的诗)你从哪里知道的(双省略)你还知道哪些(请同学交流自己积累的诗)过渡: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吟诵这些多情的诗、多情的月!(出示对诗的部分,配乐朗诵)3、讲读13;一;21自然段。

(1)(出示月的变化图)引导:你看得懂这幅画吗指名学生说。

过渡:月亮给了诗人以灵感,也给了小外甥以灵感,令他产生了奇妙的幻想,那小外甥幻想中的月又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3;一;;一;21小节。

过渡:就是这样的一幅月亮每个月变化的图,在小外甥眼里成了;一;;一;(生:天的眼睛)(2)指名一个学生读一读,出示:像眼睛,天的眼睛。

小外甥不假思索地说。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预案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预案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预案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预案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预案
度假区中心小学徐苹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赏月”部分
1、出示画面一个词语描述作者笔下的月光,相机引导学生结合画面,体会月色之美。

2、再读第2自然段,学生边读找出写得特别美的词,在下面加点。

3、组织交流,感悟月色的美。

4、配乐感情朗读。

三、精读“诵月”部分
1、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

2、多媒体出示诗句,引导理解品读诗句。

3、配乐感情朗读。

4、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诵月的诗句。

5、引读“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浸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四、精读“论月”部分
1、小外甥眼里的月亮又是怎样的呢?自由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
2、指导读小外甥说的几句话,读出童趣。

3、读改编的诗歌,读出诗意。

4、想象:在你的眼里,月亮像什么呢?
五、延伸拓展。

(略)
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网页底端输入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搜索!。

望月教案(第二课时)

望月教案(第二课时)

望月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小外甥对月亮的喜爱,进而体会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富于梦想。

3.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展开梦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5、研究为什么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不一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迁移运用,开展学生个性。

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梦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具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上课前,老师先让同学们听几首曲子,试试谁的耳朵最灵,能告诉老师乐曲的名称。

〔播放: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月光曲〕2、月亮的美不仅被创作出一首首动听的乐曲,还被写成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写的一篇课文,题目是望月,一起读课题。

这样读课题,老师感觉这月亮也太刺眼了吧好好想想,你平时望见的月亮是怎样的我们在什么时候望月啊想好了谁来再读一读课题〔指名读〕看,有月的夜空是多么的宁静而优美,望着画中的月儿在想象中沐浴着它的清辉,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课题!3、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这一片江上月色,请同学们把书翻开,同学们预习课文的时候最喜欢读课文的哪个局部〔板书:我;一;;一;散文、诗人;一;;一;诗歌、小外甥;一;;一;童话〕4、我眼中望见的月是怎样的我们先来欣赏作者用散文的语言描写的月景。

二、欣赏我眼中的月景夜深人静,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看到了什么呢1、课件播放配乐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生闭上眼睛听,展开想像,浮现画面。

同学们都被这月光下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江景陶醉了,并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来到江轮甲板上望月。

此时,你望到些什么请学生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

望月 第二课时

望月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继续学习
2、课文围绕“月亮”写了三部分(望月谈月想月)
二、复习第二段
昨天我们已经领略了一幅月下美景图,让我们把这段文字美美地背一下
四、理解“幻想”部分,体验幻想的奇妙
1、小外甥还爱幻想。

表现在————?横线画出来。

2、小外甥的幻想多奇妙呀,他也向我们发起了挑战!你觉得月亮像什么?也练习写一写。

五、回顾全文,美读感悟
1、小外甥的聪明好学和奇妙幻想,让人佩服,让人回味。

难怪作者说“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2、作家赵丽宏的旅行在幻想中结束了,而我们则在幻想中开始了人生的旅途。

这个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欣赏它的眼睛和心灵,老师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爱美的心,老师更相信,你们会发现和创造更多的美!。

《望月》第二课时教案

《望月》第二课时教案

《望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创设研究专题“为什么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不一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形成研究成果,并迁移运用,发展学生个性。

教学重、难点:营造研究氛围,以学定教,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迁移运用能力,发展学生个性。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望月》。

2.上节课主要研究了什么内容?(生回答主要是两方面。

一是研究了怎么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二是研究了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即舅舅和外甥在江轮上望月、谈月、想月,分别写了舅舅眼中月、诗人眼中月和外甥眼中月。

)3.舅舅、诗人、外甥眼中月一样吗?(不一样)他们眼中的月亮到底怎样又为什么不一样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4.怎么研究?大家可以提出建议。

二、自主探索选择自己喜欢的××眼中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研究。

(分组合作研究)喜欢研究舅舅眼中月的同学在……喜欢……自由组合,展开研究。

)(一)舅舅眼中月组织策略。

1.学生汇报(估计学生会说“舅舅眼中月很美,我想试试,试着读一读”→学生评价:“我觉得他把舅舅眼中月亮的美读出来了,我也想像他那样读一读”或者“我认为他基本上读出来了,但“……”还美中不足,我想给他示范一下”→既然这么美,也让老师来美一下好吗?(好)→生评价→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月色美景,你看到了吗?→出示.课件(边看边读边想)→此时,作者会想些什么呢?(主要是出来旅行能看到如此美月心里太高兴了。

))2.月色迷人!还有补充吗?(生:像这样的月之美景还有许许多多,我来读一篇给大家听听→指名上台实物投影→学生自己实物投影并介绍)3.真是赏心悦目。

建议大家再来读一读。

有一句诗叫“葡萄美酒夜光杯”,美的月为大家配点曲(请一生选择)→(美,还它个美!)齐读。

4.过渡:刚才这一小组汇报的舅舅眼中的月亮,其他小组呢?(二)外甥眼中月组织策略学生汇报(我们觉得外甥眼中的月亮很天真、可爱……,我们也像那一组一样把它给读出来(分角色)→注意“偷偷地、圆圆地、月亮困了”→生评价→直接读外甥话→师评:赵丽宏的小外甥(外甥女)来了!很神奇,他好像看到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阴晴圆缺图”→看着这变幻而俏皮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生:“想到外甥想象真丰富”或“月亮真是变幻莫测”或“外甥很天真,月亮也变得可爱了!”或“想到一句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过渡:妙!说着说着,读也出来了。

望月第二课时精品课件

望月第二课时精品课件
我瞥了一眼她手中的钱包,眼睛一亮,这正是我丢的! “是,是!”我连声说着,然后一把抱住她,在她那胖胖的脸 颊上留下一个响亮的吻。 “谢谢!”我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半天才挤出两个字。
片段写作: 《教室里的争吵声》《小草和大 树的对话》《我和妈妈辩论》
我从衬衣兜摸到外衣兜,又从上衣兜摸到裤兜,还是找不到那 个小小的钱包。我们只得顺原路往回走,路已走了大半,我的 心也冷了大半截。这年头谁捡钱包还还呢?唉,找不到也只有 自认倒霉了。 “小姐姐,你找什么?”一个奶声奶气的声音问。 “管你什么事?”我还在气头上,她还来烦我!
“找钱包?”她一双大眼睛眨了眨,轻轻地问我。 “你怎么这么烦人?一边玩去!”我简直忍无可忍。 “我捡到一个钱包,是你的吗?”声音更轻了。
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
安详地吐洒 流动的江水 晶 莹闪烁的光斑 黑Biblioteka 剪影 隐隐约约地伸展 银色的花边。
“老师,小草是怎么钻出来的?”她的身边是
一群好问的 小天使。 “是你们的小脚踩出来的呀,你们不停地跑呀 跑呀,踩破了大地妈妈的衣服,小草就偷偷钻 出来了。” “花儿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是让春风抚的。” “你的嘴唇怎么像花瓣,也是红红的?” “嗯,那是让你们吻的呗!” 笑声在明媚的春光里回荡着,回荡着……

望月教案(第二课时)

望月教案(第二课时)

望月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望月”所表达的情感;2.掌握词语“浮现”“孤独”“谦让”等的意思和用法;3.学会运用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及短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望月诗意的表达;2.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逆向思维;2.在表达个人思想感情时,准确运用所学词汇及短语。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集体诵读《望月》一课,并简要讲解朗读的技巧并感受其情感。

2. 精读(30分钟)本节课的中心是望月,这是一首抒情诗,让我们一起读过,先默读,再由班长读出来,再让学生分组,小组内让一名学生读一句,直到课文朗读结束。

3. 理解(2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讲述他的理解,老师要求课堂上的班级同学讲述课文给自己的一些情感,也可以自由谈及个人心情。

4. 拓展(30分钟)课文讲解如下:月色皎洁,中秋佳节之夜,人们欢聚一堂,寻觅和平、欢乐,但在诗人的心目中,皎白的月亮背后有一种孤独和冷漠的气息,他既爱月亮,又怜惜月亮孤独之不幸,因此他的心绪感慨万分。

诗人通过望远镜看月亮,发现月亮上有孤寂而美丽的“月海”,斑斓的“月丘”和漂流的“云海”,毕竟月亮是个孤独者。

月亮的“孤独”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诗人借此来表达对“孤独”的体认和反思。

因此,这篇诗歌也有一种悲情抒发的味道。

5. 课堂小结(15分钟)对于重点,难点,知识结构等做出一个小结,同时也帮助学生复习这节课所提出的问题和要点。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次课,学生们对于望月这个课文的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也懂得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师教育学生要去理解望月诗意的表达,这样就可以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在这节课之后,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准确地运用所学词汇及短语来表达个人想法,并学会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25望月第二课时

25望月第二课时

25《望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探究感悟作者、小外甥和诗人眼里的月亮,明白景随情生,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课文语言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教学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和写作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生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2、入境说话:夜幕降临,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望着这轮明月,你想说些什么?3、小结导入:望着同一轮明月,同学们的感受是那样的丰富多彩。

那么文中的“我”、小外甥和众多诗人望月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望月》一课。

二、精读读课文:1、自主探究:清幽的夜空,明月深情地凝视着大地,她是一位天使,把那满腔的爱意普洒人间,月光下的万物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

夜深人静,文中的“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月下江景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作者仰起头,静静地望月,深深地沉醉其中。

谁先来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2、汇报交流:体验—试读—评价—补充—练读—背诵这么美的一段文字,老师真想把它美美地背下来;这么美的一幅图,老师真想把它美美地画下来。

我们分工合作好吗?我来背,你来画。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海中勾勒这幅图,注意先画什么,再画什么?用这种方法帮助我们记忆背诵。

请同学们也来一边背,一边画,不会背的同学一边读,一边画。

3、偶然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小外甥向我发出了挑战,让我和他——。

请同学们自读6-11自然段,同桌先对对看。

你为什么这么读?4、文中用了一组标点符号,仔细看看想想,你想说什么?刚才他俩背得挺起劲,我们也来和他们比比——写月亮的诗真是多如繁星,怎么背也背不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望

五一班 张敏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
1
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
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
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
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月下背诗 月下交谈
他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江中月 诗中月 心中月
想象 观察 回忆
江中月 诗中月 心中月
童话 散文 诗歌
千江有水千江月
闭上了 →指“朔月”
偷偷睁开 →指“娥眉月”
圆圆地睁大 →指每月的农 历十五时“满 月”
月亮像眼睛,天的眼睛。 这是明亮的眼睛。 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 所以每一次闭上了, 又忍不住偷偷睁开, 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你说,月亮像什么?”
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各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
闪闪发光。 “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我笑着反问道。
“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的比喻使我惊讶。我好奇地问:“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小外甥想了一会儿,说:“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
文中用了“…………”,而一般省略号都是6个点,文中的省略号 更说明:我和小外甥知道的诗句还很多,一直在比赛,不分上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1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静美的月亮,自然是母亲了。我半夜醒来,睁眼看见
她,高高的在天上,如同俯着看我,我就欣慰,我又安稳
的在她的爱光中睡去。
推荐书目——冰心 《寄小读者》
作业布置 1.摘抄文中你喜欢的描写月亮的句子。 2.尝试写一首关于月亮的小诗,或编写一个关 于月亮的童话故事。
1
你心中的月亮像什么?
月亮像( 这是( 它很喜欢( 所以( 又( (
),(
)。 )。 ),
), ), )。
1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 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牛乳 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 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推荐书目——朱自清《荷塘月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