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基本规律——自由组合规律
遗传的三大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和交换定律
• C、AE//ae B//b (♀)和ae//ae b//b(♂)
• D、ab//ab e//e (♀)和AE//ae B//b(♂)
• a图为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模式图。 • (1)下列哪一图不可能是这种生物所产生的配子
未交换精子 Ab aB
交换精子 AB ab
80个未交换 80*4=320 160 160
20个交换 20*4=80 20 20 20 20
100
400 180 180 20 20
精原细胞的交换值为20% 2A %
交换值为10%
A%
一种交换配子为5%
A/2%
三、交换值(率)的计算
基因之间的交换比率,又称交换频 率或重组率
分离规律: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规律:
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基因重组 为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连锁和互换规律: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非 同源染色单体的局部互换而互换,从而导致基 因重组
名称 基因的分 基因的自由
类别
离规律 组合规律
基因 连锁互换规律
亲代相对性 一对相对
• 1.测交:
测交后代中重组型(新类型)数 交换值=
测交后代总数
或者:=
重组型配子数
配子总数
灰
F1 ♀ 身
Bb Vv
×b
v
b 黑身 v 残翅
配子
长 B翅 b Vv
B v
b V
b v
比例 42% 42% 8% 8%
测交 B b 后代 V v
bb vv
Bb b b vv Vv
遗传学三个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
遗传学三个基本规律的主要内容
遗传规律有三大规律,分别是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
第一规律,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活动的,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第二规律,是自由组合定律,就是当具有两对或者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在此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第三个定律,就是连锁与互换定律,连锁与互换定律是指原来为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连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成为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定律的发现,证实了染色体是控制性状遗传基因的载体,通过交换的测定,进一步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具有一定的距离的顺序,呈直线排列。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之验证、单显与双显
基因自由规律之: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1.若有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甲(基因用E、e 表示)和白化病(基因用A、a 表示),某男性的基因型为AaEe,且产生AE 精子细胞的几率为20%,则下列示意图所代表的细胞中,最有可能来自此男性的是()2.香豌豆的紫花和红花由A/a控制,长形花粉和圆形花粉由B/b控制。
将纯种紫花长形花粉和纯种红花圆形花粉的植株做为亲本进行杂交,F1全表现为紫花长形花粉。
让F1测交,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1)如要验证长形花粉和圆形花粉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最直观的方法是。
(2)测交后代出现如图所示的结果,说明F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是。
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
(3)香豌豆的另外一对相对性状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
为探究D/d基因与A/a、B/b 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从三个纯合品系(甲:aaBBdd;乙:aabbDD;丙:AAbbdd),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实验。
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和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3.(2017课标全国Ⅲ)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正常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现有三个纯合品系:①aaBBEE、②AAbbEE和③AABBee。
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1)若A/a、B/b、E/e这三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2)假设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4.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下列三种类型的豌豆各若干,请写出符合要求的所有亲本组合。
验证分离定律的所有亲本组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遗传的三大规律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 连锁和交换规律
摩尔根
孟德尔的试验 (一)孟德尔的选材
• 孟德尔所用的材料:
---豌豆
选择豌豆的理由:
稳定的,可以区分的性状。
自花(闭花)授粉,没有
外界花粉的污染;人工授
豌豆
粉也能结实。
讨论:科学研究的成 功与材料方法的关系
质量性状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之间不存 在连续性的数量变化,而呈现质的中断性变化的 那些性状。
两对性状的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颗粒式遗传的另一个基本概念
遗传因子是相互独立的
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F1 黄圆 (YyRr) X (yyrr)
F1配子 YR Yr yR yr
绿皱配子 测交子代合子
YyRr
yr
Yyrr
yyRr
yyrr
多基因杂种的分离
杂交中 显性完 子一代 子二 子一代 分离
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某一性状
的不同形态的基因。
纯合子与杂合子
五. 分离假说的验证
*分离定律的实质
测交法 自交法 花粉测定法
*孟德尔法则的普遍性
基因分离规律的验证
1. 测交法(test cross)
测交:被测个体与隐性纯合亲本的交配。 例 Cc×cc → Ft Cc 红:cc 白 =1:1
饱满 满
荚果颜色 绿 黄 绿
着花位置 腋生 顶 腋
生
生
株高 高 矮 高
F2 性状 显形 隐性
5474 圆 6022 黄 705 灰 882 饱满
428 绿 651 腋生
1850 皱 2001 绿 204 白 299 不饱
遗传的基本规律(二)—独立分配
h
17
基因 型
1/4 RR 2/4 Rr 1/4 rr
1/4 YY 2/4 Yy 1/4 yy 1/4 YY 2/4 Yy 1/4 yy 1/4 YY 2/4 Yy 1/4 yy
1/16 RRYY 2/16 RRYy 1/16 RRyy 2/16 RrYY 4/16 RrYy 2/16 RRyy 1/16 rrYY 2/16 rrYy 1/16 rryy
h
24
四、基因互作的遗传分析孟德尔分析的扩展
一个基因决定了一个性状。一个性状并不一定由一个基因所决定。事实上,很多性状由一系列基因所 决定。当考察性状的遗传方式时,是以在其它基因相同的条件下,仅仅列出了差别的基因。
h
25
(一)、等位基因间相互作用
1、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用一对相对性状不同的个体杂交,F1完全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
h
8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分析
棋盘方格(punnett square )
h
9
(三)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
1、 测交法 2、 自交法
h
11
1、 测交法
F1 黄圆 (YyRr) X (yyrr)
F1配子 YR Yr yR yr
绿皱配子 测交子代合子
YyRr
yr
Yyrr
yyRr
yyrr
h
12
F1与双隐性亲本回交测出F1代共产生四种类型配子
h
14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设计试验证明F2 代中有9种基因型。
h
15
二、分支法分析遗传比率
1.分枝法:首先分别算出每对基因的基因型和表型概率,然后把这些概率相乘。由此,可以推算出许多 独立分离的不同基因型的亲本杂交后代中某一特定基因型的概率。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引言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实验证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I.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分离并独立地传给子代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到了验证。
A.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他选取了具有明显差异的性状进行杂交,例如花色、种子形状等。
通过连续进行多代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观察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B.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孟德尔总结出了三个基本定律: 1. 第一定律:也称为单因素遗传定律或分离定律。
即在杂交过程中,两个互相对立的基因副本(等位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本的两个基因组合,并独立地传给子代。
这就保证了基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的维持。
2. 第二定律:也称为双因素遗传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即两个不同的性状在杂交过程中独立地传递给子代。
这说明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3. 第三定律:也称为自由组合定律的互换定律。
即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互换(交叉互换)来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C. 孟德尔定律的意义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规律,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变异以及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孟德尔的定律还为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I.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独立地组合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科学家在20世纪初通过果蝇实验得到了验证。
A.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交配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交配
自由组合定律和自由交配是生物学中重要的遗传基础原理之一。
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两个杂合子进行交配时,基因互相组合的方式是
随机的,从而导致后代基因的组合具有多样性。
自由交配是指在同一
物种中的个体之间进行交配时,没有固定的交配方式和规律,也是导
致后代基因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自由组合定律是一项重要的遗传原理,它是由奥地利的植物学家
门德尔在19世纪中期发现的。
门德尔发现,当他将两种不同的豌豆植
株杂交时,后代的表型和基因组成都具有一定的特点。
门德尔经过数
次交配和统计,发现了自由组合定律,即在两个杂合子进行交配时,
每个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会随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不同的基因型。
这种现象被称为“分离再组合”,是基因分离和重新组合的重要
原理之一。
自由组合定律意味着,在同一物种中的两个杂合子进行交配时,
它们产生的后代基因组成是随机的,同时也具有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
对进化和适应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增加一个物种的生存机会,使其更具有适应性和生命力。
自由交配是指在同一物种中的个体之间进行杂交时,不存在固定
的交配方式和规律。
这种交配方式和自由组合定律一样,导致基因的
多样性和后代的多样性。
自由交配在自然界中经常发生,可以增加一
个物种的变异程度,提高适应性和生存机会。
总之,自由组合定律和自由交配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
原理。
它们提供了遗传学与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工具,为我们更
好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变化提供了帮助。
必修2专题三 遗传的基本规律
必修2专题三遗传的基本规律考点1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豌豆作为研究对象:自花传粉、闭花授粉,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合子,有较明显的相对性状。
人工授粉的方式:去雄(未成熟期)、套袋、人工授粉、套袋过程:首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研究,进而研究两对相对性状,通过数据统计得出结论。
考点2 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1、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生物的性状是指生物的外在特征和生理特性。
表现方式有显性性状(杂交F1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和隐形性状(杂交F1代没有显现出来的亲本性状)。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杂交(X):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相互交配测交:待测个体与隐形纯合子相互交配表现型: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
例如高茎与矮茎基因型: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
例如DD或Dd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
例如D与d,A与a。
2、遗传的分离定律①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高茎×矮茎↓高茎↓自交高茎矮茎3 : 1②对分离现象解释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③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④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遗传的自由组合规律自由组合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补充:遗传学的解题方法-----乘法定理,隐性纯合突破法,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考点3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人的白化病是由于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②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是因为编码跨膜蛋白(CFTR)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所引起的2、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而且呈线型排列,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是生命延续过程中一个神秘而又奇妙的现象。
从我们的外貌、性格,到身体的机能和对疾病的易感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的影响。
而遗传的基本规律,就像是一本生命的密码手册,指引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化。
在探讨遗传的基本规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指令集,决定了生物的各种特征。
孟德尔是遗传学领域的先驱,他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揭示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生物体的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比如说,豌豆的高茎和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假设控制高茎的基因是 D,控制矮茎的基因是 d。
那么纯合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就是 DD,纯合矮茎豌豆的基因组成就是 dd。
当纯合高茎豌豆(DD)和纯合矮茎豌豆(dd)杂交时,它们产生的子一代(F1)基因组成都是 Dd,表现为高茎。
当 F1 自交时,D 和 d 这对基因会分离,产生的配子中,一半含有 D,一半含有 d。
这些配子随机结合,就会产生 DD、Dd、dD、dd 这四种基因组合,比例为 1:2:1。
由于 DD、Dd 和 dD 都表现为高茎,dd 表现为矮茎,所以高茎与矮茎的比例为 3:1。
自由组合定律则是说,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还是以豌豆为例,假设豌豆的黄色子叶(Y)对绿色子叶(y)是一对相对性状,圆粒(R)对皱粒(r)是另一对相对性状。
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合的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产生的 F1基因组成是 YyRr。
F1 自交时,Y 和 y 分离,R 和 r 分离,然后 Y 可以和 R 或 r 组合,y 也可以和 R 或 r 组合,最终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YR、Yr、yR、yr 四种,比例为 1:1:1:1。
最强原创:02遗传基本规律 自由组合定律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黄色圆粒
×
F2 数量 比例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显显(双显) 隐显(单显) 显隐(单显) 隐隐
(双隐)
315 9
: 108 : 3
: 101 : 3
: 32 : 1
2、推理和想象 (1)两对相对性状是否遵循分离定律? F2中,种皮颜色比例为黄色:绿 色=3:1。说明种皮颜色遗传遵循分 离定律 F2中,粒形比例为圆粒:皱粒 =3:1.说明粒形的遗传也遵循分离定 律 综上:两对相对性状分别遵循分 离定律 (2)为何最终出现了不同于亲本的绿色圆粒和黄色皱 粒?9:3:3:1这一比例与3:1有什么联系?
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 n对相对性状
细胞学
基础
减数第一次分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 裂后期同源染 体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 色体彼此分离 色体自由组合 2n种,比例 相等
F1的配
子类型 2种,比例相等 4种,比例相等 及比例 F1的配 子组合 4种 42种
4n种
比较
项目
基因的分
弓腿无毛膝丙 ×内翻腿无毛膝 戊
二
三
四
弓腿毛膝乙× 内翻腿无毛膝戊
1/4弓腿毛膝,1/4弓腿无毛膝 1/4内翻腿毛膝,1/4内翻腿无毛 膝
• •
A.AaBB、AABb、aaBB、Aabb、aabb B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C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D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 aabb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3/4弓腿毛膝,1/4弓腿无毛膝 3/8弓腿毛膝,3/8弓腿无毛膝 1/8内翻腿毛膝,1/8内翻腿无毛膝 全部为弓腿无毛膝
自由组合规律_
1RR︰2Rr︰1rr
∴ F2基因型及其比 例是:
表现型——分支法 ∵在F1后代中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都是3 :1,
3黄 :1绿
3圆——9黄圆 3黄 1皱——3黄皱 F1黄圆 3圆——3绿圆 1绿
3圆 :1皱
∴F2表现型 及其比例是:
(YyRr)
1皱——1绿皱
F1产生4种配子:YR、yR、Yr、YR 比例是: F2 1 : 1 : 1 : 1 表现型4种 基因型9种 9 黄圆: 1YYRR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体自花传粉: d.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几率是:27/64 AaBbCc
×
(AA+Aa+aa)(BB+Bb+bb)(CC+Cc+cc)
(显性+隐性)
(显性+隐性) (显性+隐性)
¾
¼
¾
¼
¾
¼
64-27= 37
e. 后代中出现新表现型的几率是_________ 37/ 64 f.后代全显性的个体中,杂合子的几率是_ _ 26 / 27 27A_B_C_(全显)— 1AABBCC(纯合)= 26
F1代性状 数量(个)
紫茎 495
绿茎 502
缺刻叶 马铃薯叶 753 251
(3)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在形成配子时,等 位基因A与a的分开时期是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4 ,F1中基因型为 AABb的几率是 1/8 。 ←1/4AA×2/4Bb (4)在番茄地里发现一株异常番茄,具有较高的观 赏价值,采用 植物组织培养 方法可获得大量稳 定遗传的幼苗。 (5)若用14CO2饲喂番茄叶片,光照一段时间后,放 射性14C最先出现在 三碳 化合物。
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一、分离定律(一)基本内容: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的基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后的基因分别进入不同的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二)适用适用生物: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也可以用于多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情况。
(真核生物的细胞质遗传不符合,原核生物及病毒的遗传也不符合。
)发生时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减数分裂产生配子过程中。
(三)分离定律的提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进而得出结论,总结出规律。
1、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F1全为高茎,F2中总是出现3∶1的比例?2.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生物的性状是由(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
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雄配子的数目远远多于雌配子。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⑤遗传图解3.演绎推理:设计测交实验,F1为杂合子,若将其与隐性纯合子矮茎豌豆杂交,根据假说推测,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应为1∶1。
(纸上谈兵)4.实验验证:实际进行测交实验,验证演绎推理,出现了1∶1的比例。
5.得出结论:假说正确,总结出分离定律。
二、自由组合定律(一)基本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二)适用: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上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三)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单独分析每对相对性状还是会出现3:1的比例,而此时出现了性状的自由组合,且出现了9:3:3:1的比例。
三大遗传规律—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交换定律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统计分析
孟德尔选择如下7个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豌豆品种进行有性杂交试验。F1只表现1个性状,
即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如紫色、腋生、高植株、饱满、绿色、黄色、圆形;未 显现出来的性状,即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如白色、顶生、矮植株、皱缩、黄色、
第二章
三大遗传规律
遗传规律包括1865年孟德尔发现的分离定律、自由组 合定律和1928年摩尔根等发现的连锁、交换定律。
孟德尔(Gregor. Mendel) (1822-1884)
捷克共和国 (奥地利)人, 是遗传学的奠基 人。他通过豌豆 杂交实验,发现 了遗传的分离定 律和自由组合定 律。1865年2月8 日和3月8日宣读 了《植物杂交的 试验》论文,被 誉为现代遗传学 之父。
F1代杂种
(Aa) Aa
Aa
隐性纯种
aa (aa)
a
a 配子
F1代杂种 (Aa)
Aa
高茎
aa
隐性纯种
(aa)
矮茎
子代 Aa
Aa
aa aa
显性杂种(1)比 隐性纯种(1)
(Aa)
(aa)
子代 Aa Aa aa aa
合计
64株其中: 高茎30株(1) 比 矮茎34株(1.13)
(Aa)
(aa)
五、孟德尔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
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相对性状(relative character)的遗传因子(hereditary factor)成对存在(如AA,Aa,aa)、不相融合,一个来自父方的花粉、另一个来自母 方的卵细胞; 在杂合子中(Aa)能够表现其相对性状的(如A)称为显性遗传因子 ( Dominant factor )、不能够表现其相对性状的(如a)称为隐性遗传因子( Recessive factor)。AA、aa为纯合子( Homozygous ), Aa为杂合子( Heterozygous)。决定显 性性状的遗传因子有两种(AA,Aa),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仅一种(aa)即隐性 性状只有在纯合子(aa)中才能表现。在形成配子(精子或卵子)时成对遗传因子(AA, Aa,aa)必须分离,每个配子只能获得成对遗传因子的一个(A或a),通过精、卵随机 结合形成带有成对因子( AA,Aa,aa)的合子,从而决定新个体的相对性状的形成。
基础三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9
亲本类型
黄色、皱粒 Y—rr 绿色、圆粒 yyR— 绿色、皱粒
3
重组类型
3 1
重组类型 亲本类型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的F2代基因型和表现型
二、 多对基因的分离和组合
当三对或多对异质结合的基因分别存在于不同对 同源染色体上时,其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与两对基 因的分离和组合的原理一样,不过异质结合的基 因对数越多,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就越多,后代的 基因型与表现型就更加多种多样。。 下面以子叶黄色、圆粒、开红花的豌豆与子叶绿 色、皱粒、开白花的豌豆杂交为例加以说明。
分离规律是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它研究的是一对基因 的分离与组合规律。孟德尔在研究了一对性状遗传规律的基 础上,又进一步研究了两对和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并 从中发现了第二大遗传规律---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自由组合现象). 孟德尔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中,选用了豌豆的两 对相对性状,即子叶颜色和种子形状。 子叶颜色:黄色子叶和绿色子叶; 种子形状:圆粒和皱粒。 孟德尔用黄色子叶、圆滑种皮的豌豆与绿色子叶、皱缩种皮 的豌豆进行杂交,结果F1的籽粒都是黄色、圆滑的。说明子 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皮的圆滑对皱缩为显性。F1自交 后,F2得到了四种表现型。如下图:
基础三 独立分配(自 由组合)规律
2017年8月
独立分配规律又称“自由组合规律”:两对及两以
上相对性状(等位基因)在世代传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相互关系。
本节内容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二、独立分配规律的原理 三、独立分配规律的验证 四、基因的多效性与基因互作 五、 独立分配规律的意义和应用
模块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遗传的基本规律
AaBB 1/16 AaBb 1/16 aaBB 1/16 aaBb
1/16 Aabb 1/16 aaBb 1/16 aabb
a b
总
分离律 自由组合律
结
一对等位基因 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位于 两对或两对以上同源染色体上
A
a
A
a
B b
18
第五章
单基因遗传病
如果一种遗传性状或疾病的发病仅仅 涉及到一对基因,这对基因称为主基 因(major gene),这种遗传称为单基因 遗传(single-gene inheritance)。
A B a b AaBb
A b
a B
细胞学基础
减数分裂后期I,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 合在一个生殖细胞中
A a B b
A
B
a
b
A
or
b
a
B
亲 代
AABB
aabb A—颜色 B—高矮
子 一 代
x AaBb
子 二 代
9
:
3
:
3
:
1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1/16
a b 1/16 AaBb
(1) 患者的双亲表现型往往正常,但均为致病基因的携
带者。 (2) 患者同胞中有1/4的人患病,表现型正常的同胞中有
2/3为携带者,男女发病机会均等。 (3) 在系谱中往往看不到本病的连续传递现象,患者 常常是散发的。 (4) 近亲婚配时可使后代发病风险显著增高。
为什么近亲婚配时子女发病风险明显增高?
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的基本概念 分离律
自由组合律 连锁互换律
1. 遗传学基本术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YyRr
4/16 杂杂
3 黄皱: 1YYrr 黄皱:
1/16
2Yyrr
2/16
3 绿圆: 1yyRR 绿圆:
1/16
2yyRr
2/16
1 绿皱: 1yyrr 绿皱:
1/16 1/16 纯合子
一纯一杂
4.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4.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假设:F1代产生 种类型配子,且比例为1 代产生4 假设:F1代产生4种类型配子,且比例为1:1:1:1 方法:测交(用F1与双隐性类型交配) 与双隐性类型交配) 方法:测交( F1与双隐性类型交配 预测: 预测: F1 YyRr(黄圆) (黄圆) × yyrr(绿皱) (绿皱)
11.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体自花传粉: 11.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体自花传粉: AaBbCc的植物体自花传粉 d.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几率是 d.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几率是:27/64 后代中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几率是: AaBbCc
×
(AA+Aa+aa)(BB+Bb+bb)(CC+Cc+cc) AA+Aa+aa)( )(BB+Bb+bb)( )(CC+Cc+cc) (显性+隐性) (显性+隐性) (显性+隐性) 显性+隐性) 显性+隐性) 显性+隐性)
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1Bb 3A_ 1bb 1Bb 1aa 1bb 3A--Bb 3A--bb 1aaBb 1aabb
9∶ 3∶ 3∶ 1 3∶ 3∶ 1∶ 1 或 3∶ 1∶ 3∶ 1
AaBb× 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
3.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⑴棋盘法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黄圆 : 绿圆 : 黄皱 : 绿皱 = 9 : 3 : 3 : 1
基因型——分支法 基因型——分支法 YyRr × YyRr ∵F1每对等位基因的 ∵F1每对等位基因的 1YY 分离比都是1 分离比都是1︰2︰1 1YY︰2Yy︰ 1YY︰2Yy︰1yy 1RR︰2Rr︰ 1RR︰2Rr︰1rr ∴ F2基因型及其比 F2基因型及其比 例是: 例是: 1yy 2Yy 1RR 2Rr 1rr 1RR 2Rr 1rr 1RR 2Rr 1rr 1YYRR 2YYRr 1YYrr 2YyRR 4YyRr 2Yyrr 1yyRR 2yyRr 1yyrr
×
)(BB+Bb+bb)( )(CC+Cc+cc) (AA+Aa+aa)(BB+Bb+bb)(CC+Cc+cc) AA+Aa+aa)( 1/4+1/2+ 1/4+1/2+1/4 1/4+1/2+1/4 1/4+1/2+1/4 1/4+1/2+1/4 1/4+1/2+1/4 b.后代出现新基因型的几率是 后代出现新基因型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 b.后代出现新基因型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 1—1/2×1/2×1/2 = 7/8 1/2×1/2× Aa Bb Cc c.后代出现纯合子的几率是 1/2×1/2×1/2=1/8 后代出现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 c.后代出现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 1/2×1/2×
13.甜菜根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3.甜菜根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白
配子 YR
Yr
yR
yr
y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符合预期 假设成立
F2 YyRr Yyrr yyRr yyrr 黄圆1 黄皱1 绿圆1 绿皱1 黄圆1 : 黄皱1 : 绿圆1 : 绿皱1
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测交试验结果 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测交试验结果 P18 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
表现型 黄圆 项目
F1作母本
黄皱 27 22 1
绿圆 26 25 1
绿皱 26 26 1
31 24 1
实际 子粒数
F1作父本
不同性状的数量比
:
:
:
实验结果与孟德尔的理论假设完全相符。 实验结果与孟德尔的理论假设完全相符。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 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细胞学基础 6.细胞学基础 杂合子产生配子时 减数分裂): 杂合子产生配子时(减数分裂): 产生配子时( 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分解组合解题法
• 解题步骤: 解题步骤: 1、先确定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确定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此题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2、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基因或性 分解:将所涉及的两对(或多对) 状分离开来,一对对单独考虑, 状分离开来,一对对单独考虑,用基因的 分离规律进行研究。 分离规律进行研究。 3、组合:将用分离规律研究的结果按一定方 组合: 式进行组合或相乘。 式进行组合或相乘。
表现型——分支法 表现型——分支法 ∵在F1后代中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都是3 :1, F1后代中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都是 后代中每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比都是3
3黄 :1绿 3圆 :1皱 ∴F2表现型 F2表现型
F1黄圆 黄圆 3黄 黄
3圆——9黄圆 圆 黄圆
1皱——3黄皱 皱 黄皱
及其比例是: 及其比例是:
自交
yyrr(绿皱) (绿皱)
F1形成配子时 形成配子时, yr F1形成配子时,控 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自由组合
←Y
←R
y→
r→
配子
YR
Yr
yR
yr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间自 产生配子时 由结合,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 由结合,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
8.解题思路 8.解题思路 ⑴找出相对性状(1对、2对、多对) 找出相对性状( 多对) ⑵判断显隐性(一对一对判断) 判断显隐性(一对一对判断) ⑶判断基因型(正推法、反推法) 判断基因型(正推法、反推法) ⑷解释现象、计算概率 解释现象、 •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来 判断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对多对性状的解题方法,先按分离定律一对一对 多对性状的解题方法 的解题方法, 按分离定律一对一对 分析, 根据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将多对基因组 乘法原理或 分析,再根据乘法原理或加法原理将多对基因组 合分析
1∶ 1∶ 1∶ 1
熟记以下比例
基因 对数 1对 F1产生 F1产生 配子数 2 F2基 F2基 因型 3 F2表 F2表 现型 2
F2性状分离比 F2性状分离比
3∶1 (3∶1)×(3∶1) 3∶1) 3∶1) =9∶3∶3∶1 (3∶1)n 3∶1)
2对
4 2n
9 3n
4 2n
N对
熟记以下比例 AaBb× AaBb×AaBb 9A__B__ : 3 A__bb
r
Y
R
Y
y R R
y
r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Y
r
y
R
配子种类的比例 1 :1 :1 :1
熟记以下比例 3黄∶1绿 × 3圆∶1皱
-------------------------9黄圆∶3黄皱∶3绿圆∶1绿皱 黄圆∶ 黄皱∶ 绿圆∶ AA × aa Aa × Aa Aa × aa 1 3∶ 3∶1 1∶ 1∶1
双显 :单显
: 3 aaB__ : 1aabb
: 1
:双隐 = 9 : 6
双显 :单显+双隐 = 9 单显+
:7
双显+ 双显+单显
: 单显 :双隐 = 12 :3 :1
双显+ 双显+单显 :隐性 = 15 :1
例题: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当F2 例题: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9∶7、 15∶1时 性状分离比分别是9∶7 性状分离比分别是9∶7、9∶6∶1 和 15∶1时, 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 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与双隐性个体测交, 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B A、 1∶3、4∶1 和 1∶3 1∶3、 B、 1∶3、1∶2∶1 和 3∶1 1∶3、 C、 1∶2∶1、4∶1 和 3∶1 1∶2∶1、 D、 3∶1 、3∶1 和 1∶4 测交后代基因型→ 测交后代基因型→1AaBb : 1Aabb :1aaBb :1aabb 测交后代表现型 9 :7 → 1 :3 9 :6 :1→ 1 :2 :1 15 :1 → 3 :1
10.已知亲代的基因型,推测子代的各种情况: 已知亲代的基因型,推测子代的各种情况:
⑴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体自花传粉: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体自花传粉: AaBbCc的植物体自花传粉 1/2×1/2× a.后代出现AaBbcc的几率是 1/2×1/2×1/4=1/16 a.后代出现AaBbcc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_ 后代出现AaBbcc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___ AaBb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