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步》自主广场 (2)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课件【】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课件【】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课件【】《散步》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

本文讲述了作者和家人在一次散步中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深深眷恋。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情感。

2. 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课文原文3. 笔记本4. 文具盒【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方法。

2. 提问:你们对家人有什么样的情感?二、新课学习(15分钟)1. 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 学生自读,勾画出自己觉得美的句子。

3. 分享句子,讨论为什么觉得美。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方法,现场描绘一个自然景物。

2. 分享并互相评价。

四、拓展延伸(5分钟)1. 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板书设计】1. 课题:散步2. 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3. 表达情感的方式【作业设计】1. 回家后,选取一个自然景物,试着用学到的方法描绘出来,并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情感。

答案:选取一个自然景物,如花园、山川等,运用描绘方法,如颜色、形状、声音等,将其描绘出来。

在描绘的基础上,写出自己对这个景物的情感,如喜悦、平静、感动等。

【课后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是否到位?2. 学生是否掌握了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拓展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向家长展示自己的作业。

2. 组织一次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描绘景物。

重点和难点解析《散步》这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情感,同时学会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步》学案1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步》学案1

23 散步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嫩.芽(nèn)分qí(歧)一shà(霎)时水泡.(pào)
水波粼.粼(lín)
2.读准多音字
(1)分.成两路:fēn其他读音:fèn 组词:分外
(2)说.话:shuō其他读音:shuì组词:说客
二、重要词语
1.信服:原意是相信并佩服,文中是相信而听从的意思。

2.熬:忍受,艰苦支持。

3.随意:任凭自己的意思,文中形容新绿到处都是。

4.分歧:意见不一致。

5.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6.粼粼:文中形容水的明净。

1.这篇短文在用词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分析这样使用有什么作用。

点拨: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

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一处在结尾,“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这一篇文章大有深意,作者想表达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他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深刻的道理。

2.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点拨: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我们”走小路走得很小心,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

从深层意义理解,中年人的责任是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
3.核心图解。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步》的语言美1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步》的语言美1

《散步》的语言美《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

下面从三个方面作具体分析。

(一)情趣盎然。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二)含义丰富。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

“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句话含义深刻。

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三)意在言外。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步》示范教案3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步》示范教案3

23 散步总体设计教材分析《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情感温馨的美文。

作者抓住日常生活的琐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焕发出亮丽多彩的人性美,是一篇以小见大的典范作品。

文章语言平易朴实,但内涵丰富,具有幽兰般的清新淡雅美和形象灵动的诗意美;整齐对称的句式,增添了语言的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随意、分歧、各得其所、委屈、粼粼”等词语。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教学重难点1.感受文章浓浓的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2.体会娓娓道来的叙事风格和晓畅素雅的语言美,加强学生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3.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突破方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唤起学生对家庭生活的温馨回忆,通过教师配乐朗读、教师指导朗读、学生诵读等环节,使教师、学生、文本三位一体,使整个课堂氤氲在浓浓的亲情及和美温馨的家庭生活氛围之中。

这样,学生就能沉浸于文本,培养了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重难点。

通过组织“鲜花献给可敬的人”这样一个语文活动,让学生深入文本,通过对文字作细致揣摩,感悟文章的语言魅力。

然后通过小组讨论或班级交流的方式,对文字进行深刻的体味,品味其蕴涵的深刻的思想情感。

这其中,教师一定要进行全面的总结并正确地导航。

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浓厚的亲情氛围。

2.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亲情美,欣赏语言美。

3.语文活动式教学法:结合七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语文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对文字的感悟能力。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2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2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内容精选学知识要点,背诵课文,基础知识很重要!人教版初中语文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1散步教案教学目标:1.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1.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你们一家人经常一起散步吗?散步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请两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共享。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泛读,初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2.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3.检查阅读效果:(屏幕显示)A.散步的人有哪些?B.散步的季节呢?C.散步的地点?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E.结果如何?三、研读课文探究主旨:1.你说说这一家子四口人中,谁的权力最大,谁有真正的决定权?——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1)“我”听母亲的:(2)母亲听孙儿的:(3)妻子听“我”的:(4)儿子听“我”的:2.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3.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那么郑重其事?——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探讨一下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

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四、探究课文,品味语言:本文语言优美,值得我们好好的揣摩揣摩,下面我们采用鉴赏法来仔细品味一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散步》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散步》教案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得相当积极,能够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实践活动中的写作练习,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潜力,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描写过程中,修辞手法运用不够自然,甚至有些生搬硬套。为此,我打算在课后给他们布置一些类似的写作任务,加强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步》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修辞手法和情感变化。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步意义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会散步带来的快乐。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此外,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这可能是因为我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决定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对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提问,确保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散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单元《散步》教案
1.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词:恬淡、信服、取决、分歧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散步时的情感变化;
(3)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
(2)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内容,提高理解能力;
- 课文内容感悟:《散步》中作者的心情变化,从起初的紧张到后来的放松,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变化。
- 修辞手法分析:文章中“树叶轻轻地摇曳,像是在跳舞”一句,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树叶以人的动作,学生需分析这种表达的效果。

七上第二单元《散步》教案

七上第二单元《散步》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散步》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尽管我通过提问和引导,试图帮助他们体会作者散步时的愉悦心情和对家庭的深厚情感,但部分学生似乎仍然难以完全融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描写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散步相关的主题,如“散步中的美好瞬间”或“散步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仿写课文中的一段描写,体验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情感。
七上第二单元《散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
七上第二单元《散步》教案,本节课主要依据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散步》一文进行设计。教学内容包括:
1.熟读课文《散步》,理解并掌握生字词,如:悠闲、萎缩等。
2.分析课文的结构和写作特点,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散步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感悟生活中的美好。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个人发言环节,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散步》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语言特色和情感表达。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散步意义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感悟散步的美好。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2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散步》2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
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 去,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 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 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 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 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 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 内容吗?)
2、从中你体会到了人间什么样的 情感?
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 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 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 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 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散步》2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生动有趣的课程,搭配各个互动环节助理您教学成功
感谢所有辛勤付出的人民教师
学习目标:
1、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中感受 亲情之美,生活之美。培养 尊老爱幼的品格。
2、学习文章巧妙的构思,体会 文章朴实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1、 本文写了哪些人? 他们之间 是什么关系?在这一天的活动中发 生了什么事,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 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 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 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 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 关头时那样。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 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 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 随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步》教案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步》教案
学生分组讨论,积极提问,课堂氛围活跃
总结归纳人物的优秀品质:
“我”:孝敬体贴,有责任感。
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小辈。
妻子:温柔贤惠,尊老爱幼。
儿子:聪明乖巧,非常懂事。
让学生能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学会运用精炼的词语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4.语言学习
1.找出你认为很有特色的语句。
2.用真情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我们要感谢父母,向你的父母说些你最想说的话,把这些话写在你们自制的贺卡上,献给你们的父母。
3.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因此,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多次进行提问,让学生大胆交流回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导入学习
出示问题:你们一家人一起散步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学生回忆并表达交流。
学生初步感受亲情。
2.感知学习
教师出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
5.朗读学习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实现。
男女生分段朗读,自由朗读。
通过朗读达到背诵课文目的。
6.比较学习
请同学们速读课后短文《三代》,思考问题:
①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②《三代人》、《散步》相互比较,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通过比较,体会《散步》写的精彩之处,可以从语言、写作方法等进行比较。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词句含义,品读文章清新质朴的语言。
②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一篇美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心去发现感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步》示范教案2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步》示范教案2

示范教案二十二散步教学目标1.把握课文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2.感受亲情,理解中年人的责任感以及生命传承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细节描写。

难点:感受亲情,理解中年人的责任感以及生命传承的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家是爱的港湾,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甚至是一次平常的散步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莫怀戚先生的散文《散步》,去品味这份满溢着亲情的浓浆……推进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一个初春的季节里到田野去散步。

母亲身体不好,要走大路,儿子觉得小路有趣,要走小路。

“我”选择走大路照顾母亲,母亲却变了主意要走小路。

母亲和儿子累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我”感觉到“我”和妻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2.你觉得文中的四个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明确:“我”:孝敬母亲;妻子:贤惠善良;母亲:体贴儿子,呵护孙子;儿子:天真可爱。

3.从这篇文章中,你读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明确:(1)一家人的互敬互爱;(2)中年人对生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尊老爱幼的颂歌;……二、合作研讨,品读课文1.品内容。

(1)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2)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提示:母慈儿从,儿孝母顺。

这句话写出了母子之间几十年来互相尊重、相处和谐的关系,充满着骨肉之间的浓重深情。

而这种和谐关系也必将影响下一代。

2.品语言。

文中有不少语句是大致对称的,请你为它们划分节奏。

读读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3)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4)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两则 课后训练2

最新人教课标(2017)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两则 课后训练2

课后训练一、基础知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撒.盐()差可nǐ()尊君在不.()相委.而去()柳xù()无奕.()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1)下车引.之()(2)俄而..雪骤()(3)撒盐空中差.可拟()(4)去后乃.至()3.翻译下列句子。

(1)待君久不至,已去。

(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王冕读书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②,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③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⑤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⑥。

(选自《宋学士文集》)陆少保卖宅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

家人将受直⑦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

”买者闻之,遽辞⑧不买。

子侄以为言⑨,元方曰:“不尔⑩,是欺之也。

”(选自《宋学士文集》)注:①窃:暗暗地。

②已:止,罢。

③已而:过后。

④曷:何,怎么,为什么。

⑤依,投靠。

⑥恬若不见:安然得好像没有看见土偶。

⑦直:通“值”,价钱。

⑧遽(jù5.翻译下列句子。

(1)曷不听其所为?(2)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不尔,是欺之也。

6.简析这两则故事的选材和立意。

7.请举出与这两则故事类似的古人事例各一个,各用一句话概述。

三、综合运用8.教师节来临时,一位同学给老师发了一条手机短信。

阅读这条短信,请从修辞和内容的角度写出你的点评,不超过30字。

老师,是您充实了我的头脑,是您净化了我的心灵,是您带着我走出了无知的世界,是您教育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即使用尽一生,我又怎样报答您?答案:1.sǎ拟fǒu wěi絮yì2.(1)拉(2)一会儿,不久(3)大致,差不多(4)才3.(1)等了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广场
我夯基我达标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拆.散()嫩.芽()分歧.()霎.时()
提示:此题考查常用字的读音,要注意形近字的区别,比如“歧”要与“支”的读音分开。

答案:chāi nèn qíshà
2.下列句中的“熬”字和“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A.为了写好报告,他又熬了一个通宵。

B.小米熬成的稀饭,吃起来真香!
C.小媳妇熬成婆。

D.回头想想,那年岁还不知怎么熬过来的。

提示:“熬”可以理解为“把食物等放在水里,熬成糊状”,或者理解成“忍受痛苦”。

先弄清楚词的义项,再结合语境去判断具体的意思,作出选择。

答案:B
3.结合语句的意思,解释加点的词语。

(1)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
....,终不愿意。

(2)我决定委屈
..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答案:(1)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委屈:这里是指不按儿子的意愿办事,使儿子受到委屈。

4.填空。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句话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描写初春的景象的。

提示:此题考查对文段整体意思的把握能力。

根据整个句子的前后意思可以知道每一个分号前面是一层意思,然后再去概括。

参考答案:田野浓淡不一的新绿树木密密的嫩芽汩汩流淌的冬水
我综合我发展
一、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完成5~7题。

5.第2段末尾说道:“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亲为什么现在很听“我”的话?
6.文章第4段写道:“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看着这些景象,作者为什么会想到“生命”?
7.文章结尾写道:“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我”和“妻子”为什么有背着“整个世界”的感觉?
答案:
5.提示:“我”正值壮年,而母亲已经老了,她对我充满信任和依赖,所以听“我”的话。

参考答案:母亲已经老了,“我”是这个家庭的支柱。

6.提示:春天往往给人们积极向上的感觉,夏天给人们热情奔放的感觉,秋天是丰收在
望,冬天肃杀冷寂。

而且春天是一年的开始。

不管从那个角度考虑,我们都可以从春天的一般特点再加上文中的具体语句来考虑回答问题的方向,从而找到答案。

参考答案:因为这些景象朝气蓬勃,充满了生命力。

7.提示:我们可以这样来考虑这个问题:先是考虑“整个世界”的含义,从文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定是个比喻义,而不是实在义,“整个世界”给我们一种什么感觉呢,沉重,需要努力撑住才行;再考虑文中“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这句话的意思;我们把它们联系起来就可以找到回答问题的方向了。

参考答案:人到中年,意识到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的责任的重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父亲的爱
艾尔玛·邦贝克
爹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

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过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替他拆箱卸货作为赔偿。

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

爹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

爹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些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

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

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你爸爸是什么样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

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

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

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爹却挥手要她走开。

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要给他点颜色看。

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

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

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没有我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

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

”爹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感觉?
8.全文一共选取了几件小事?从这些小事中你觉得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9.父亲听从妈妈的吩咐,照着妈妈开的清单责骂我们,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10.在照相册里,找不到父亲的相片,而“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品性?
11.文中画线的句子里有一个动词用得十分确切,请找出来,说说父亲当时的心情。

答案:
8.提示:找到第一问的答案不难,第二问可能就会回答得不全面了。

如何全面准确地定格一个人的形象特点呢?要全面地考虑有关他的语言、动作、神态、行为、外貌、心理、嗜好等一系列可能出现在文中的各种因素,从这些地方就可以找到父亲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八件小事。

表面上看是暴躁、粗心、苛刻,实际上是十分善良、诚实、细心、爱护子女的人。

(其他说法合理即可。


9.提示:这是关于父亲的行为方面的记述,从他的责骂来看,他极力反对我们干坏事。

可以从父亲性格方面的正直和对子女的要求严格方面考虑。

在这个问题中用后者更符合题意。

参考答案:父亲从不迁就我们的过错,让我们由此学会自律。

10.提示:“父亲”把照相的机会留给“我们”,可见他性格中的优秀品格。

参考答案:表现了父亲愿意为家庭营造快乐而自甘冷落的好品性。

11.提示:行为动作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他的一个“擤”的动作,可以让我们看到他也是爱他的孩子的,但是不愿意把自己的伤感表现给人看。

参考答案:“擤”。

当时父亲的心情很激动,为了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愿当着孩子的面落泪而破坏了婚礼的喜庆气氛,所以擤了一下鼻子走出房间。

二、语言运用
12.根据所给的句子仿写。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提示:第一句接近于对偶,仿写句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前后分句结构相似,内容相对,句型工整。

第二句要注意前后内容上的相关性,还要注意连词“就像”的使用。

在仿写的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的通顺,并力求语言优美。

答案:(略)
三、拓展延伸
13.“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慢慢地”“稳稳地”“很仔细”等用语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

但这个形象还蕴涵着更深一层的内容,因为,作者说这“就是整个世界”。

请你在理解“整个世界”的意义的基础上,仔细体会父母一辈人的负担和责任,看自己对他们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案:(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