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学习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委的意义,掌据正负数表达方法2、结合现实情景,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情分析重点、难点: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易混点、易错点:感受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学生认知基础:生活中见到过负数时间分配学20讲10练10教法学法自主探索法,练习法,讲授法教学准备第一课时一、自学例11、通过查资料了解“C”和“”的含义,并学会看温度计的方法2、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上海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北京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3、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4、那你知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的呢自学例21、了海的意义2、考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3、试着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学生活动教师助学课后改进第一课时第一板块: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第二板块:根据预习情况,学习例1(1)交流“C”和“”的含义,说明我国是用“C”来计量温的,并指导看温度计的方法(2)交流: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上海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样?北京的气温和南京比,怎么(3)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儿?那你知道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和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的呢?(零上4摄氏度记作+4°C或4°C季下4摄氏-4C)第三板块: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根据课本要求,记住读写方法学生看温度计,选择合道的卡片表示各地气温第三板块:交流学习例2交流: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交流: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共同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844米,通常称为海拔8844.43米,可以计作+8844.43比海平面低155米,通常称为海拔负155米,可以计作-155米。

学生根据今天所学知识把这些教分类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先指名读一读,再用正数或负数表示图中数据先读一读,再说说这些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教学例1出示例1的三幅分别显示三个城市某一天最低气温的温虚计图.根据学生的预习,共同学习交流认识新知(4)上海的气温是委上4摄氏度,北京的气温是委下4摄氏度,以0摄氏度分界,一个在0摄氏度以个在0摄氏度以下。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小数、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运算。

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学习计算其表面积和体积。

学习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等图形变换。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敢于质疑的态度。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
小数与分数:小数、分数及其加减法运算。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

长方体与正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图形变换:轴对称、平移和旋转。

综合与实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与分数的运算,方程的解法,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图形变换的识别与运用。

教学难点:方程解法的理解与应用,图形变换的思维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直观演示法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软件等。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包括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反馈机制:根据学生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时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中括号的应用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0课时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中括号的应用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第10课时 -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中括号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运用中括号来表示小数运算中的次序。

3.能够解决小数运算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中括号在小数运算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小数运算中涉及的多步运算的顺序处理。

2.加减乘除的优先级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一个小数的综合运算题,要求学生逐步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小数运算的顺序,明确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关系,缓慢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内容。

2. 学习讲解(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指整数、自然数、分数和小数间的运算,要求对小数加减乘除时,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问题。

举例:计算 3.6 + 0.8 - 1.4 ÷ 0.2。

解:首先进行除法运算,1.4 ÷ 0.2 = 7,把题目转化为3.6 + 0.8 - 7。

然后进行加减运算,3.6 + 0.8 = 4.4,4.4 - 7 = -2.6,所以答案为 -2.6。

总结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2.接着进行乘、除法运算。

3.最后进行加、减法运算。

(2)中括号的应用当小数运算中涉及括号,需要按照括号的顺序,即先解决紧贴括号的运算问题,再处理括号外的运算。

如果小数运算中有多个中括号,则先处理最内侧括号内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再处理外侧括号内的小数运算,以此类推,直至将所有括号内的小数四则运算全部解决。

3. 讲解练习教师针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中括号应用进行案例分析,随机出题并讲述解题思路,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4. 巩固练习教师将一些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中括号应用的练习题投影到屏幕上,要求学生课堂内完成,巩固本节课的知识点。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中括号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新版】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0.72× 5(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 5 × 53. 6 0 3 6 0缩小100倍(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

(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

(5)专项练习①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 3.5 0.201 5.02②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③判断13.5× 22. 7 0(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计算7 ×4 0.7×425×7 2.5×7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①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②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专项练习自主练习 4二、运用填空。

4.5 ( ) 0 .7 4 ( )× 3 × 3 × 2 × 2几道题目考考你,有信心迎接挑战吗?1、出示课件:生活中包含的有平行四边形的场景。

你能从下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2、研究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1)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用四根硬纸条做的平行四边形的框架,用手捏住它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动,看看有什么发现?(2)学生汇报。

生1:我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是不固定的,它可以是比较高的,也可以是比较矮的。

生2:我这个平行四边形先是往右倾斜的,慢慢拉动对角,渐渐地它就斜的不那么厉害了。

再拉,它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

继续拉,它渐渐地又往左倾斜了。

(3)课件动态演示拉动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角的过程,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在平行四边形的这一变形过程中,究竟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生答,师小结:在变形过程中,边的长短没变,但角的大小变了,高的长度也在变。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篇二: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课题:小数乘整数(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时间:2013年月日第一课时教学时间:2013年月日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

2、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

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前置性学习研究: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根据算式38×7=266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组内交流后,小组推荐代表参与全班交流)38×70= 3800×7= 3.8×7=2、你用什么方式了解了三峡工程的哪些情况?有何感想?3、我认真观察情境图后,能提出以下数学问题:二、探究活动(一)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写出答案,教师巡回指导)1、每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可发电58.6万千瓦时。

求6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发电多少万千瓦时,也就是求()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可列式为:还可列式为:我发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

2、如何计算小数乘整数,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二)全班交流方法。

1、全班交流中,我了解到的方法:3、尝试练习:(1)计算2.36×7时,先把2.36(),转化成(),计算出()×()的积后,再将积(),就得到2.36×7的积。

(2)竖式计算3.74×3= 5.24×6=(三)巩固应用1、这个月我家用电45千瓦时,每千瓦时0.62元。

应付电费多少元?试试你能正确解答出来吗?如果有问题可以和同桌商量一下!2、结合全班交流,我的想法和做法以及要注意的问题:3、根据以上学习活动,我认为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整数的方法是: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同步探究》第一课时。

五、总结提升:询问学生本节课有何收获。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边形的面积(一)》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边形的面积(一)》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边形的面积(一)》青岛版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边形的面积(一)》青岛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五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具体是青岛版教材中的《多边形的面积(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多边形的定义,以及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多边形的定义,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难点在于如何理解并推导出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多边形的模型,以及计算工具。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多边形物体,如足球、篮球等,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多边形的定义。

然后,我会给同学们讲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讲解,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随堂练习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同时,我会及时给予同学们反馈和指导,帮助同学们纠正错误和提高解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多边形的定义,以及面积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为了巩固同学们对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理解和掌握,我设计了一道作业题:计算一个五边形的面积。

答案不唯一,同学们可以根据所学的计算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同学们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课堂上,我发现有些同学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还有一定的困惑,我将在课后对这些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我还将引导同学们进行拓展延伸,思考除了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我们还可以如何应用这些知识,例如在设计图形时如何最大化面积等。

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亲自参与操作和实验,在经历天平由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中,加深对方程及等式意义的理解。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图片。

(课件出示信息窗1的三幅动物图片) 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

今天这节课,就以这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1、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提问: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白鳍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濒临灭绝。

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2)根据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根据“1980年约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这句话写出等量关系式。

(3)先自己写一写,再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2004年只数 + 300只=1980年只数 1980年只数 - 2004年只数=300只 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4)教师板书“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并提问:你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吗?先自己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汇报:如用a表示2004年的白鳍豚只数,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a+300=400。

(5)教师小结:刚才大家用了不同的字母来表示未知数。

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字母x来表示未知数。

上面的等式就可写成x+300=400(板书)。

2、借助天平理解等式的意义。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青岛版3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青岛版3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青岛版3篇五班级数学上册的教学方案青岛版1一、同学状况上学期,村小撤并,重新编班。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磨合,对大部分同学已比较生疏。

从现有状况看,本人所任教的五班级X班优等生很少,女生偏多(女生__人,男生__人),后进生的面偏大,其中有10名左右的同学,数学学习难度较大,有4名同学数学学习难度很大。

大部分同学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学问和阅历动身猎取学问,抽象思维水平有了确定的进展. 基础学问把握比较结实,有确定的学习数学的力气。

在课堂上大部分同学能主动主动地参预学习过程,具有确定的观看、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力气,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相互沟通合作,但自主探讨力气不高。

有10名左右的同学基础学问差, 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

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编排了七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在“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来教学,还支配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联系上述几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材还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学问。

编排一些思索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班级数学教学的学问量比中班级大,同学的学习力气和自我意识比中班级强。

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与老教材相比,增加了图形的变换、统计、数学广角等内容,容量明显偏大。

三、教学目标(1)基础学问:①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边形的面积(一)》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边形的面积(一)》 青岛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多边形的面积(一)》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多边形的概念。

2.学生能够了解多边形的分类。

3.学生能够了解计算多边形面积需要知道的公式。

4.学生能够应用公式计算不同形状的多边形的面积。

5.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情境运用多边形面积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1.多边形的概念。

2.不同形状的多边形面积计算。

三、教学内容与活动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图形引出多边形的概念,让学生在认识多边形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

2. 学习活动2.1 多边形的概念讲解多边形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形状来确定多边形的种类。

全班讨论不同图形是否为多边形以及为什么。

2.2 多边形的分类介绍多边形的分类,让学生分辨出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两种形状,并掌握各自的特点。

2.3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讲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公式的由来。

2.4 计算多边形面积以具体图形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多边形面积。

例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2.5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自行创设多边形图形并计算面积,锻炼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总结归纳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多边形概念、分类和计算公式等知识点,巩固记忆。

4. 课后作业完成教师布置的计算多边形面积练习题。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用具体图形进行教学演示。

2.讨论法:通过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进行具体练习。

4.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探求多边形知识。

五、教学资源课本、练习册。

六、教学评估平时成绩统计、课堂测验、小组练习成果考核等。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课 题: 一个数除以分数 课 型:新授课课 时: 3 累计课时: 35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并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

教具:学具袋、多媒体教学方法: 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布艺手工劳动吗,会做什么呀?看我们布艺小组同学做的书信袋,既环保又实用,多么有创意。

多媒体出示信息窗 2 的第一幅图:兴趣小组的同学用2 米布做书信袋。

一个小书信袋需要 1米,一个大书信袋需要 2 米55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问:说说你了解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提出问题: 2 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引导学生自己观察。

师:要求2 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就是求2 米里面有多少个1 米。

怎样5列算式?生:215师: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就是:2 里面有几个1。

52、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小组讨论,如何计算呢?引导学生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211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分析过程。

“1〞里面有 5 个1,2 里面就有〔 2×5〕个1。

1=×5 5也就是 10 个1。

也就是2 =。

所以结果等于 。

5 125101055师:那么, 5 和1有什么关系呢?53、那么 2 米布能做几个大书信袋?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果。

22=2×5=552从而我们也可以得出:2 除以5 也就是2 乘5的倒数。

224、教学绿点局部。

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算式的意义和算法。

比拟“21〞、“22〞和“44〞,他们计算方法有什么一样点?55525归纳总结: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

三、稳固练习:1、自主练习的第1 题。

2、自主练习的地2—4 题。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6篇)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6篇)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通用6篇)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篇11、教材名称、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2、全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十个单元的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领域教学负数的初步知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四则计算,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周期现象。

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较大的计量土地面积的单位。

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联系上述三个领域的教学内容编排3次实践活动,教学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材离编排了一些“你知道吗”,介绍数学背景知识。

编排一些思考题,作为弹性的教学内容。

教材编写时,考虑了高年级数学教学的知识量比中年级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我意识比中年级强。

教材适当调整了编写体例,设置了例题、试一试、练一练、练习、整理与练习等栏目与版块。

3、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①通过合理的分类,并借助直观,让学生体会正负数与0的关系。

②要借助直线上的点,使学生初步体会负数的大小。

③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完整过程。

④把握探索小数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思路。

⑤联系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⑥要鼓励学生画图列举寻找规律。

⑦理解用计算器探索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活动线索。

⑧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⑨引导学生依据具体数量关系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丰富对乘除法运算的理解。

⑩要让学生感受复式统计表与复式条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方面的特点。

(2)基本技能:充分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知识间的迁移、类推、比较、拓展,将新知识点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联系起来进行教与学。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②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青岛版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将掌握一些基础数学知识,包括整数、小数、四则运算、图形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等。

过程与方法:学生将通过观察、操作、猜想和验证等活动,发展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数的世界:学生将学习整数、小数的概念,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图形与几何:学生将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学习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基本变换。

数据的奥秘:学生将了解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能够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呈现数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整数、小数的概念及四则运算顺序和方法;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基本变换;简单数据收集与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与整数的数位关系,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理解平移、旋转和对称的基本特征和性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来呈现数据。

四、教学措施创设情境:通过创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动手实践: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及时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结合生活实际: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日常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动手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问题所在。

测试评价:通过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价。

教师自我反思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测试结果进行教学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我们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拍球比赛,下面我们请甲队的(3人),和乙队的(4人)到前面来,每人拿一个球。

注意:比赛的规则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哪个队拍球的总个数最多,哪个队就获胜,听懂了吗?(听懂了)师控制时间(5秒),根据拍球的个数板书,如:甲队:6+7+8=21(个)乙队:10+4+3+6=24(个)结束后要求学生把球轻轻的放在这里,慢慢的走回座位。

师:下面两个队以最快的速度把你们这个队拍球的总数求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将上面的板书补完整。

师:我们来看看,在规定的时间里,甲队拍了21个,乙队拍了24个,哪个队赢了?(或问我们能说明乙队赢了吗?) 生发现不行!师:你为什么说不行?生:我们是3个人拍的,他们是4个人拍的。

(你什么意思啊?)就是这样不公平。

师:甲队的队员听了他这么一说也都觉得不公平了,是吗?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比较总数就不公平了,可在我们生活中就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刚刚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我们是怎么比较三个班的成绩的呢? (比较平均数),我们这里就可以比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个?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1、初步感知平均数产生的需要生1:分别用21÷3=24÷4=分别求出等于多少师:比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个?先来帮甲队算一算,为什么“÷3”?再来帮乙队算一算,为什么“÷4”?师:我们以乙队为例,这“6个”是表示什么?(可能有学生正好拍了6个)问有没有不同意见?(平均每人拍了6个)2、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师:1号你明明拍了10个怎么变成6个了,多的哪儿去了(多的补给拍的少的人了)那么拍的少的2号拍了4个怎么变成6个了(拍的多的给了我几个,就慢慢增多了,)师:多的补给了少的,多的就慢慢(少了),少的就慢慢(多了),最后他们4个人就慢慢变得相等了。

这个6就是4个人拍的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问:这个平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先加再除)师:我们再来看看,多的10个给了少的,少的就慢慢增多,多到什么程度了?生:每个人的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生在解决问题一的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这里放手让学生在探讨尝试解决0.48×0.6 的过程中,进一步验证了上面初步建立的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3、发现规律,及时总结。

同桌互相说说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三、自主感悟,得出规律
师:通过解决以上问题,你发现小数乘小数有什么规律吗?
1、鼓励学生在同桌讨论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后,将讨论后总结出的计算方法说给全班同学听听。

这里可让多个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2、在学生纷纷说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进一步总结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

师:你会用刚才总结的计算方法计算0.483×0.06吗?
生:(跃跃欲试)会!
通过计算0.483×0.06 使学生体会到积的小数位数不够需要补“0”占位。

进一步完善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4、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尝试练习,学生初步形成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有序练习,促进发展
1、下面各题的计算不完整,你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接着算下去吗?
(试做教科书第7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集体订正。

(练习目的:正确判断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2、巩固练习教科书第8页第2题。

师:你能正确计算下面各题吗?先估一估计算结果可能是多
少,然后再计算。

(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2题)
课后反思
重点引导学生说说每道题错在哪里?注意区别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组织交流,探究新知
1、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4.9×0.01=
5.8×1.2= 3.15×1.4=
4.9×1 =
5.8× 1 = 3.15× 1 =
4.9×0.99=
5.8×0.9= 3.15×0.6=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
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2、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第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3、不计算,你能在○里填上“>”、“<”或“=”吗?
教科书第8页第8题。

315×0.9○315 0.98×1○0.98
5.42○5.42×3.8 0.58×0.99○0.58
4.16×1.1○4.16 32.5×1.4○3.25×1.4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

然后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自主练习
1、基本练习,说一说积是几位小数,再算一算。

3.2×2.1 1.82×0.45 3.1×0.45
2、教科书第8页第5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解答后,全班交流。

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教科书第9页第9题
(1)学生独立解答,你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解答后,让学生说一说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4、教科书第9页第12题
(1)学生独立计算黑板和数学课本封面的面积后,全班交流。

(2)如果数学课本封面长0.24米,宽0.17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鼓励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选择喜欢的物品,测量有关数据并求出它们的面积。

四、趣味探索
1、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道题,再直接填出后两道题的得数。

0.3×0.3=
0.33×0.33=
0.333×0.333=
0.3333×0.3333=
0.33333×0.33333=
2、找规律,填一填。

教科书第10页第13题
(1)0.3 0.6 1.2 2.4 ()()()(2)3.2 4 4.8 5.6 ()()()
(3)0.2 0.6 1.8 ()16.2 ()()学生自主探讨,全班交流。

四、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讲解:这道题同学们都是用小数的连乘进行计算的。

在计算的时候,都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提问: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运费的问题,而且思路清晰,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

现在,如果是你来付钱,需要付多少钱呢?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收现款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把18.075保留两位小数,取近似值18.08。

在生活在中,很多地方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或者按照要求求积的近似值,因此,要学会灵活应用这一知识。

练一练:
(1)计算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1.4×0.8 (保留一位小数) 0.43×
2.5(精确到百分位)
(2)把这6.4吨小麦从万州再运到巴东,需要运费多少元?
学生集体练习,教师巡视,订正。

2、补充例题:
(1)72×0.81+10.4 (2)7.06×2.4-5.7
观察题目,看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特点?
同桌两人分工任选一题解答,集体订正,问:这道题中包含哪些运算?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含有乘法与加法两种运算,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加法。

含有乘法与减法两种运算,先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设计意图] 新授部分教师大胆放手,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通过适当的引导,实现学生知识的迁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方法,掌握、运用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三、应用知识,自主练习
1、判断对错并改正。

(1)5.4×1.95-1.9 (2)37.6×0.25+25.8
=5.4×0.05 =0.94+25.8
= 0.27 =26.74
说明错误原因,并改正,教师强调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2、计算:教材第11页第一题第一竖行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板演,让板演学生说明每道题的运算顺序,重点
强调:在计算的时候,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列式计算:
(1)3.2与0.8的积乘以1.6,得多少?
(2)5.1与4.6的差乘以3.8,积是多少?
4、实践应用:
(1)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2)甜瓜每千克7.5元,妈妈买了2.6千克,付出20元,应找回多少钱?
四、总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进行小数连乘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时候,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
板书设计:
先算1千克绿豆多少钱,再算2.5千克绿豆需要多少钱?。

计算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82×1.5×2.5
= 7.23×2.5
=18.075
=18.08(元)
3.观察第三个情境图
谈话:根据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比一比谁提的问题最多。

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问题解答。

集体订正,自我评价
4.练习巩固
(1)不计算,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4.85×1.025 ( )
68.57×4.62 ( )
52.1 x 2.7 ( )
0.001×5.7 ( )
0.123×2.005 ( )
(2)观察下面的算式,估计它们的结果,再计算
4.6×5.32=4.6×0.532=
0.46×53.2=460×0.0532=
你有什么发现?
5.根据57×49=2793,你能很快地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吗? 5.7×49= 5.7 ×0.49=
570×4.9= 0.057×0.49=
0.057×4900= 57000×0.49=
四、课堂总结
这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