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第四章)课件 太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课件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 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有制
私人 劳动
社会分工
社会 劳动
具体 劳动
抽象 劳动
使用 价值
价值
商品
(四)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 量决定,劳动量按照劳动时间来计算。
决定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劳动 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 量的决定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
二重性 (三)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
盾 (四)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变化规律 (五)货币的起源、职能及流通规律 (六)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
价值量的决定
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 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 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 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图示
是商品价值的源泉
是劳动的特殊社会形式, 是一个历史范畴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 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同一劳动过程
特性——具体劳动
共性——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关系 :
(三)私有制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 盾
私 有制 商品 经济 的基 本矛 盾
⑵统一:
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 一不可。两者互相依赖、不可分割。 商品是使用价 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马哲第四章》课件
识而存在;相对性表现为时空的具体形态和量度依赖于物质的分布和运
动状态,以及观察者的参考系。
02
一维性与三维性
时间通常被认为是一维的,即先后顺序;空间则是三维的,即具有长、
宽、高三个维度。时空的一维性表现为时间的不可逆性,三维性表现为
空间的具体形态和结构。
03
有限性与无限性
时空是有限的,表现为物质运动存在的时空范围是有限的;同时,时空
又是无限的,表现为时空可以无限延伸和扩展,不断容纳新的物质运动
。
0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
矛盾定义
总结词
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 一关系
详细描述
矛盾是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 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事物发 展的始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总结词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 发展的过程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 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 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 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构成 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 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物质具有可知性,即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物质决定 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 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 展具有阻碍作用。
物质与实践的关系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马哲第四章》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第四章的引言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空观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 • 第四章的总结与思考题
最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件第四章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3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论,它 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 认识论是唯 物主义和辩 证法的高度 统一。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4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及其现代价值
在中国哲学史上,知行关系问题是一个 重大的哲学问题。“知”与“行”的关系就 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行关系随着中国传 统哲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唯物主义和唯心 主义两条路线的对立,也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24
第三节 认识的真理性和检验标准
一、真理的客观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5
一、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 学范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 正确反映。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6
真理的本质特征是客观性
再次,主体在提出假说、猜测以及进行想象时, 也伴有意志、情感、灵感、直觉等非理性因素 的作用。主体的精神素质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是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的重要表现。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2
4.马克思主义能动反映论的特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是反映论。唯 心主义的认识论是先验论,主张“从感觉和 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论是 反映论,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 路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5
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知行关系的研究对于我们丰 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认识理论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课件ppt精编版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练一练: 你认为下列哪些是商品?为什么?
自然界 的空气
母亲为你 织的毛衣
雪山上待 售的氧气
你在使 用的笔
朋友送的 商店里的 生日礼物 羽绒服
思考
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
物品 劳动产品 商品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1.社会分工——交换的必要性;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
种需要的属性,是商
品的自然属性,是价
值的物质承担者。
使用价值
商
价值的表现形式
品
(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
二
交换价值
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 量的关系或比例)
因
素
交换价值的基础
价值
或内容(凝结或物
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
劳动)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⑴对立:
两者相互排斥、不能兼得。即要获得商品的价值, 就必须放弃/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 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 新的界定。
•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 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五、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马原理第四章课件
2、扩大价值形式
一商品的价值可通过无数其他商品来表现, 因为是由无数简单价值形式组合而成的, 因而称之为总和的或扩大价值形式。 公式: 1只绵羊 = 2把斧子 或 =1件上衣 或 = 20斤粮食 或 =1块布 或=一定量的其它商品
3、一般价值形式
全部商品价值都通过同一种商品来表现 公式: 2把斧子 = 或1件上衣 = 1只绵羊 或2把斧子 = 或一定量的其它商品 =
3、商品的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抽象劳动)。 (1)价值的质: A、是什么? 就是价值的内容,即抽象人类劳动。 B、交换价值:价值的质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 价值质的表现形式就是交换价值。 C、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 础、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D、由价值的质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价值的特 点: a、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的 东西; b、形成价值实体的抽象人类劳动,不是个 别的劳动,而是共同的社会劳动; c、形成价值实体的人类抽象劳动是凝聚状 态或结晶状态劳动。
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 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 度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分工协作、劳动组 织、生产管理等)形式 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自然条件的优劣 上述5个因素的作用是不平等的:科技发展 水平及在工业上的运用程度越来越重要。
4、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1)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性: A、一物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没 有价值,不是商品; B、一物有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但只满 足生产者自已需要,也不是商品; C、一物有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并且是 为别人、为社会生产的产品,但不是通过 交换而是无偿地交给别人使用,也不是商 品。例:地租、什一税。
商品价值形式运动(商品流通)图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PPT 第四章 (第一节)
例:某人买了一栋100万的 支付手段 房子,首付30万,按揭70 万,每月还款3000元,问 涵义: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的职能; 其中货币分别执行了什么 产生的前提:商业信用 职能?
链接:信用卡透支2年2万变20万
链接:个人不良信用
链接:个人负面信息
世界货币
涵义:超出国界,在世界市场执行一般等价物 的职能 职能:价值尺度、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平衡 贸易差额、财富转移。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
商品市场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各种
商品之间总有一定的比价。 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 格与价值是一致的。 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价格与 价值是一致的。
链接:红木家具遭遇炒作
链接:蒜你狠
(3)价值规律的作用 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 自发地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
奴 隶
原 始 社 会
封 建 社 会
社 会
商品经济
以交换为目的 的经济形态
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基本特征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
三次社会 大分工
商品经济
三次社会 大分工
以交换为目的 的经济形态
张-马克思主义原理基本概论第四章PPT1
马克思在1867年写就的资本主义分 析巨作《资本论》经历了长时间的沉寂 之后,如今一跃成为德国畅销书,这是 学术出版商卡尔-迪茨始料未及的。
-4-
该出版社的董事总经理约恩·许埃特伦普夫告 诉路透社,今年迄今这本大部头名作已经销售了约 1500本,是2007年全年销量的三倍,更是1990年销 量的100倍。“甚至连银行家和经理都开始读《资 本论》”.
-23-
大地主和资产阶级借助于野蛮的暴 力来加速这两个条件的形成,这就是 资本的原始积累。“所谓原始积累 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 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 ‘原始的’, 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 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
-24-
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与生产 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 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33-
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亦称小商品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个 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在这一阶 段,商品生产者生产的目的是通过交换满足自己的 需要。市场规模狭小,市场发育不完善。
-3பைடு நூலகம்-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到了资本 主义社会,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了分散的、以个 体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劳动产品的商品化 程度很高,市场体系日臻完善,市场机制在配 置社会资源中起着基础作用,商品经济进入高 度发达的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40-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商
使用价值
品
使用价值是商品 能够满足
二
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作为物
因
的有用性)
素
价值
-41-
交换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用来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 它是通过交换用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因 而作为商品又具有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 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 或比例。 例如:一只羊交换100斤谷子,100斤谷子就是一只 羊的交换价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ppt第四章
在,从而唯物地、辩证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第四章
正文
第7 页
一、
人类社会产生的物质基础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概 论
(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人 类 社 会 基 本 结 构
从自然界演化到人类社会,是自然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这次飞跃的产生,既有生命 以及类人猿产生的自然前提,还有以劳动为转化基础的现实条件,其中劳动是自然界得以 演变到人类社会的最重要因素。劳动作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和能量变换的过程,是 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其根本标志在于制造工具。劳动还需要有借以进行的社会形 式,这就是所谓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构成了人类社 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 类 社 会 基 本 结 构
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自然界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是统一的 物质世界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比起来,是一种更高级、更特殊 的运动形式。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社会存在由地理环境、人 口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构成。简单而言,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 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指的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各种条件的总和。它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其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与之相对的是社会意识,社
社会存在的物质性活动过程。但是,社会生产实践作为物质胜的活动,具有不同于物质实
体的复杂性,必须把它抽象为生产方式范畴,才能准确地把握。从这点来看,生产方式是
第四章
把握社会生产实践的逻辑范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第一节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 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必备的条件:
(1)凡商品必须是有用物品
(2)有用物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3)劳动产品必须用于交换
2. 商品的二因素
A.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 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 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 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 内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甲
8 小 时
10 小 时
12 小 时
个别劳动时间
亏损 10 小 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甲
丙 乙
8 小 时
10 小 时
12 小 时
个别劳动时间
熟练掌握“十大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反比
社会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量 个别劳动时间 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
商品价值总量
3. 价值规律 (1)含义:
二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过程, 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五)私有制基本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商品价值量的含义 商 品 的 价 值
本质
价值的实体是什么,价值的量 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 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大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课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PRESENTED BY OfficePLUS第四章章节内容•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第三节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节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01 PART ONE TITLE HERE 资本主义的形成交换生产有用买卖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所有者决定性能够满足有用性自然属性本质的因素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社会属性。
同时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具有特定的形式、目的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原有价值新创造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正常生产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价值个别劳动时间个别价值社会价值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复杂的劳动价值量换算为多倍的简单劳动来实现。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劳动复杂度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最基本私人劳动社会劳动(1)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存在转化命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条件商业的发展促进作用原始积累加速02 PART ONE TITLE HERE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增殖剩余价值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P180(单选)(1)劳动者是有人身自由的;丧失了一无所有价值决定因素P180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历史道德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无偿占有超过劳动力价值生产资料形式劳动力形式生产资料形式存在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叫不变资本劳动力形式存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且产生出剩余价值产生了量的变化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可变资本3.剩余价值率P183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产生的,为准确地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应该用剩余价值同可变资本相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9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原始积累的起止时间 15世纪30年代_19世纪初
2、最早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国家 葡、西、荷、英、法
3、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和货币财富
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它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3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的矛盾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4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形成
段
段
段
度 量
交 换
保 存
赊 欠
电子 货币
世 界 货
纸 币
币
铸
币
国
际金
银
货币的形式
34
货币产生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贵金属货币、 铸币、纸币、信用币和电子货币等形式。
货币产生后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商品和货币两极, 它将商品二因素的内在矛盾发展为外在商品与货币的对 立。
35
盾( 五 ) 私 有 制 基 础 上 商 品 经 济 的 基 本 矛
私人劳动 决定 社会劳动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 价值
36
商
品 经 济
社会 分工
社会总劳动 的一部分
产
生
条 私有 劳动是生产
件
制
者的私事
社会劳动
矛 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件第四章
1640~164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 着人类社会从封建主义时代进入了新的资本主义 时代。继英国之后,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先后 在18世纪后半期,也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有力地 推动着其他国家的反封建斗争。到19世纪上半叶, 德国、俄国、日本等国,经过各种形式的资产阶 级革命,也相继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
14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的关键 性因素——产业革命
(1)产业革命发生和完成的主要标志 产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
一次飞跃。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等新技术的发明创 造和机器的广泛使用为发生标志。 到了19世纪上半期,大约经过一百余年,英国 率先完成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完成的主要标志, 是以使用机器生产为基础的近代工厂,取代了以 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厂和家庭手工业。大机 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6
2、资本原始积累的动因
要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起来,必须同时 具备两个基本经济条件:一是要有大量的货币财富 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二是要有大量的自由劳动者 ──无产者。在封建社会内部,通过自然经济的解 体和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已经逐渐形成了这两个 条件。然而,单靠这样的途径来积累财富,发展资 本主义生产,就会象蜗牛爬行一样,将经历一个相 当缓慢的过程,它远远不能适应15世纪末以来地 理大发现所造成的世界市场对商品的需求。
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准备了 大量雇佣劳动者和巨额货币财富这两个最基本的条 件。可以说,没有资本原始积累就没有资本主义。
10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 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来到世间, 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 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精华课件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
劳动
抽象劳动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决定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是自然意义上的劳 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量的决定
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 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 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 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商店里的 生日礼物 羽绒服
思考
商品、劳动产品、物品的关系
物品 劳动产品 商品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社会分工使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三次社会 大分工
具体劳动: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
劳动,它制造商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也称为 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
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它形成 商品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
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 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 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
世界货币职能
支付国际 收支差额
购买
作为财富
外国商品 转移到别国
简单商商品品经济经 发济市达场商品经经济济
商品 用于交换 (含义)
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 商品 价 值 (属性)
点拨: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得到实现。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 性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价格上涨 供不应求
获利增加 生产缩小
生产扩大 获利减少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价格 价值
(3)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积极作用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可能导致垄断发生,阻碍技术 进步 消极后果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2、所有权的含义 国家、集体或个人对于生产资料或 生活资料的占有权。 3、所有制与所有权的相互关系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 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 态。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1、资本主义前各种社会形态的所有制的性质 (1)奴隶社会 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并完全 占有奴隶的人身和劳动成果,奴隶与生产资料的 结合是以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 础的。
(3)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 动为基础的,所以复杂劳动有必要还原 为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是加倍的简单劳 动。
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受供求不一致影响自发地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 (3)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其他一系列经济理 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的。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 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 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 劳动时间。
●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 率的变化而变反 反比 比 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价值量
无关
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 个别劳动时间
反 比 正比 反比
无关
个别劳动生产率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 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 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2)复杂劳动 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 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能从事的劳动。
•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 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 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 所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 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 的东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871页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生产力条件: 大机器生产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的政治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商品经济以及资本 主义的内在矛盾和运动规律进行分析, 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必然 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 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 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 典经济学的合理成分,为剩余价值论的 创立奠定了基础;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 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 供了理论指导。
(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服务劳动如餐饮,旅游,金融等创造价值 2、科技人员、设计师、管理人员的劳动间接 参与了促使劳动对象转化为劳动产品的过程, 因而创造价值 3、科技、知识、信息等非劳动生产要素在价 值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4、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价值形式及其发展 (1)简单的价值形式 公式:一只羊=一把斧子 (2) 扩大的价值形式 = 一把斧子 公式: 一只羊 =一担米 = 5斤盐 =··· ···
(3)一般的价值形式 一把斧子= 公式: 5斤盐= 一担米= ··· = ···
一只羊(一般等价物)
一只羊= (4)货币形式 公式:一把斧子= 1克黄金 5斤盐= 一担米=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原因 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 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两条途径 (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的; (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的。
2、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 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即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 的价值量的尺度 (2)流通手段,即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 (3)贮藏手段,即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 代表保存起来
(4)支付手段,即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 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5)世界货币,即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 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2)抽象劳动 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 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 消耗。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3)劳动的二重性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 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1)对立: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 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创造商品 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 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 属性,创造商品的价值。 2)统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 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 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 方面。
(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 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 表现形式 (4)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1)其对立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 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 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 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
(1)货币并不神秘,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货币作用的范围、形 式即所反映的生产关系是不同的 (3)对待金钱的不同态度,实质上是关于世界观 和人生观的问题 (4)正确对待货币,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的二重性: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1)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 的一部分,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社会性质 的社会劳动。 (2)每个商品生产者作为私有者,都独立地 进行商品生产活动,拥有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 并自负盈亏,他们的劳动又是独立进行的私人 劳动。
教学要点
•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 中的作用 •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 规律 •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重点与难点
• • • • • 重点: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2)封建社会 地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失地农 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封建主,地主阶 级凭借超经济强制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残酷剥 削,农民与基本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农民 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条件的。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特点和本质 (1)特点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 资料和劳动产品,劳动者拥有完全的人身自 由,却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 难点: •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及其发展规律 •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 经济危机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 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因为商品生产者事先并不知道他生 产的商品是否为社会所需要,他的私人 劳动是否能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因 此,二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2)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卖 出去了,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动; 如果产品卖不出去,私人劳动就不能转 化为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 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 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 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 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绝对规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 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者丧失了生 产资料;(2)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 卖自己的劳动力;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简单商 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新阶段
2、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 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 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 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 价值更大。 3、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 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与所有权 1、所有制的含义 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制度,它决定 人们在生产中相互关系的性质和产品分配、 交换的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