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历史《百家争鸣》Ppt精品课件1

合集下载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PPT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PPT
9月28日,辛卯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里曲阜的孔
庙内举行。9月28日,辛卯年祭孔大典在孔子故
里曲阜孔庙内举行,纪念这位中国先贤诞辰
2562年。此次祭孔大典仪式分为开城、开庙门、
大成门启户、献礼乐、献花篮等步骤,2000多
名来自全球各地的嘉宾参加了此次大典。
1
诸子百家 2
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图强,打击旧贵族,强化诸侯 国君的专制权力;同时为了应付战争,统治者百姓征 收沉重的赋税、兵役徭役,人民大众不堪其苦,阶级 矛盾不断激化。在这种背景下,根本没有君主采纳儒 家学派所说的施仁政、爱护百姓的主张。
结合P77中的材料,思考: 为什么儒家思想没有受到重用,而法家 思想却受到秦国统治者的青睐呢?
当作自己,像爱自己一 的刑法,这个小孩罪大
样爱这个小孩,并以自
己对自己做的儒处家罚弟的子标
恶作道出极家严,弟厉应子的该处对罚这,个以小树孩
准,来处罚这个小孩。 立社会的风气,才能维
不能宽以律己墨,家严弟以子待 护法国家家弟的子统治。
人。
17
如果你想拜师学艺,你会 投入谁的门下?为什么?
而当时的诸侯 国,是不是像 你们的选择一 样呢?
孔子 孟子 墨子 韩非子 老子 孙子
21
整理古籍: 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 (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 周游列国时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 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 《道德经》
22
百家学说
阅读教材P76第二段的内容, 结合教材中的故事,说说:
(1)孔子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
提出了“仁”的思想 A.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仁者爱人) B.要“克己复礼”。 主张以“德” 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PPT课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PPT课件
阅读下列材料:
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 想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知识归纳:
仁政:提出“政在得民”
主要思想
孟子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评价: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 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 意义,影响深远。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想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想
为政以德 足食…民信之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
教育理论: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
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 维护社会稳定: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荀子
阅读下列材料:
天行有常,不为尧 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 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荀子》
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等
知识归纳:
荀子
主要 思想
政治:主张“仁义” , “君舟民 水”
哲学:“天行有常”、“制天命而 用之”等唯物思想
材料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儒欲也家。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道知善家之为善,斯
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法义而家丧其国,
是仁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

历史课件部编版《百家争鸣》教学课件1

历史课件部编版《百家争鸣》教学课件1
基础,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 争鸣课 件 (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 争鸣课 件 (共23张PPT)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8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 他不畏 困难的 坚强意 志和为 阿拉伯 民族统 一与幸 福而奋 斗的远 大抱负 。
9.掌握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联 系当今 考试的 实际培 养分析 问题的 能力; 学生对 唐朝人 衣食住 行的时 尚和博 大宏放 的精神 面貌的 了解, 感知科 举制度 的创新 对社会 进步的 促进作 用;想 象唐朝 人的生 活,培 养学生 丰富的 想象力 。
材料二:(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
获敛……百姓饥寒而死者,不可胜数。——非攻
材料三:尚贤者,政之本也。……虽在农与工肆 之人,有能则举之。
——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墨子》
三、百家争鸣 2、儒家学派
《孟子》
三、百家争鸣 2、儒家学派
归纳孟子的思想: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百家”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 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 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 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争鸣
三、百家争鸣
1、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
《墨子》
①主张:“兼爱”、“非攻”
② 提倡:节俭
材料一: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
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
儒家 孟子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战国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统编版初中历史百家争鸣优质PPT课件1

统编版初中历史百家争鸣优质PPT课件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经常复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具有老实、谦虚好学的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要虚心向别人学习、求教
孔子的教育 名言中,对你的学 习有什么帮助或指 导?
第8课 百家争鸣
什么是
“百家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的
局面是怎样 墨家
形成的?
“百家争鸣”指各家学
墨子
派纷纷著书立说,广
”些学主派要?指各哪法家
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 保持独立的人格。
主张“兼爱”、“非攻”等
战国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 央集权专制统治
春秋末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 1.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2.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
是( ) A. 《道德经》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 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 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
不问马怎么样了。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 人看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 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 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 “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 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
ü主要思想:
(1)顺应自然 (2)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如果请你给孔子设计一张 名片,你打算如何设计?
1.姓名:孔子(孔丘) 1.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 )

部编版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PPT

部编版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PPT

孔子 孟子 荀子

仁的思 爱人

仁政
仁义
民本思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想

人性论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墨子的思想主张:
1.“兼爱”、“非攻”
2.“尚力” 3.“节用”、“节葬”
4.“尚贤”、“尚同”
评价:1.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2.战国时期,一度被视为显学.(WHY?)
B
学以致用
3.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命题,突 出地体现了他
(1)“性恶论”的主张 (2)礼法并施的政治主张
(3)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4)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A、(1)(2) C、(2)(3)(4)
B B、(3)(4)
D、(1)(2)(3)(4)
B、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 工业者的利益 C、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曾被其他 学派广泛吸收征引 D、战国以后其思想继续备受人们重视
4、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国家的思想家是( )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5、战国时期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 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反对儒 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的是( )
图治的理论武器。
“儒政、道哲、法变革”
孔子 孟子 荀子 庄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无为、逍遥 仁 仁政 制天命而用之 兼爱、非攻 懂得战争的规律
严刑峻法
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教育、职业教育等

《百家争鸣》部编版ppt1

《百家争鸣》部编版ppt1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统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8课 百家争 鸣课件 (24张)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 件免费
第8课 百家争鸣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历史原因?
1.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 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面对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 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廷揽人才。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统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8课 百家争 鸣课件 (24张)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 件免费
动 脑 筋:
材料研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你此“俭“认之富朴贫为谓贵素贱孟大不,不子丈能洁能的夫淫身移这。”自”段”,好,—话表,表—体现不现《现了奢了孟了富侈在子什贵淫穷·么后 靡困滕精,的中文神仍精,公?然神矢下节。志》 不不受移富,贵意诱志惑坚,定不,为正贫直贱高动洁摇,,不不阿为谀武奉力承 屈的服精,神这。才叫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行为, 表“现威出武了不英能雄屈气”概,,表我现们了今对天不就怕叫强做权有,骨勇 气敢。无畏,不卑不亢,一往无前的精神。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浩然正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统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8课 百家争 鸣课件 (24张)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 件免费
课件优秀课件课件下载统编版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8课 百家争 鸣课件 (24张) 课件优 秀课件 ppt课 件免费
第8课 百家争鸣
学派 人物
思想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荀子
历史地位: 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思想: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
人们应顺应自然;一切事物都有对立 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善于从 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主张“无为而 治”。

百家争鸣优质课件(部编版)1

百家争鸣优质课件(部编版)1


这可是我的老本行,不管是修房子的人还是住房子 的人,都应该身体力行在领导者的指挥下添砖加瓦。
大厦将倾,急有何用,大厦已倾,扶有何用;随遇
丙 而安即可。若无此大厦,就无此烦扰。依我看,还
不如以天为盖地为庐来得潇洒!
颓颓将倾了,留有何用!不如干脆推倒重建新的,
丁 国君命令众人,监督众人认真修建,敢滥竽充数,
春秋
儒 孔子
仁;有教无类; 以德治国;恢复西周制度
战国
战国 战国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 儒
荀子
“礼治”
道 庄子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
墨 墨子
“兼爱”;“非攻”;节俭; “尚贤”
战国
法 韩非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思想 之辩
面对社会剧变,如何治理国家
春秋
儒 孔子
仁;有教无类; 以德治国;恢复西周制度
材料五
民之饥,以其上食 税之多;民之轻死,以 其上求生之厚;民之难 治,以其上之有为。
——《道德经》
无为而治
材料六 福兮,祸之所倚; 祸兮,福之所伏。
——《道德经》 顺应自然
64岁重返卫国
被嘲丧家犬
5658岁回离到开鲁国
匡城桓受魋困挑衅


绝粮七日
流落到黄河一带去了…
——《论语·微子》译文
礼崩乐坏
假设你是当时的周王室\诸侯\卿大夫, 想想这些急剧的变化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孔子 没落的贵族 墨子 卑微的工匠 韩非 高贵的王族
先秦诸子百家主张
生活 主要 代表 时代 派别 人物
主要主张
春秋

老子 万物有其对立面且可转化;顺应自然; 无为而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共40张PPT)

孟子
儒家学派代表人
孟 子
生平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 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 想家、教育家。儒家的主要 代表之一。
思想主张
提出“春秋无义战”, 反对战争,“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著作
《孟子》
孟子故居
位于山东省邹城市 约前372~前289 孟轲 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后世尊为“亚圣” 继承并发展孔子思想 提出“仁政”
山东曲阜孔府三堂内景
也称之为退厅
是处理家族内部纠纷和事务的地方
贪奎楼:明代四层方型砖结构建筑,为孔府最高 建筑物。房内一层有三米多深井一口,用盖板罩盖, 外人不能进入,可以应付不测,作避难之用,实际上 是孔府的“金库楼”。
山东曲阜孔府贪奎楼
山东曲阜孔林洙[zhū]水桥
山东曲阜孔林享殿
洙水桥北,是祭孔时摆香坛的地方。殿 前有翁仲、望柱、文豹和角端等石兽。
思想主张 “兼爱”、“非攻” 著作 《墨子》
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
《墨子》书影 清光绪湖北崇文书 刻本。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 其后世门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墨翟(dí ) 约前479~前381 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墨子故里
位于山东省滕州市东北部
墨子,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科学家、人权活动家。曾提出“兼爱”、“非攻”等 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出生于山东滕州,也有少数学术界人士认为墨子出生于河南鲁山。
二、孔子
2)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影响:孔子的儒家学说被历代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2000多 年的封建正统思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31张PPT)
3. 地位
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 大教育家 。
2
孔子像
孔子和儒家学说
思想和政治主张【阅读P37第二自然段】 1、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爱人”,并将“仁”作为处
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
2、孔子在政治上推出西周的政治制度,主张 以德治国 ,要求统治
第二单元
早期国家的产生 和 社会变革
温故知新 1 早期国家的产生
温故知新 2 社会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 期,同时也是一次社会大 变革的时期。结合所学知 识,这一时期的变化表现
在哪些方面?
经济方面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 用进一步推广
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
A 老子 B 庄子 C 墨子 D 孟子
5、“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其中强 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面对春秋战国局 势,你认为哪一学派 的主张对当时的统治 者来说最有用?
1994


界 遗 产 名 录 》
年 山 东 曲 阜 孔









百家争鸣

3
趣味百家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高低;
百家争鸣

3
何谓“百家争鸣”?【阅读教材P39倒数第 2 自然段】
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创办私学,
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部编版百家争鸣PPT标准课件(初中历史)1-PPT精美课件

部编版百家争鸣PPT标准课件(初中历史)1-PPT精美课件
①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 基人,被称为“亚圣”。 ②唐代后,《孟子》被 当做经典。南宋朱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
孟 子 的 重 义 轻 利 思 想-----义利观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手工业崛起,私商成为商人的 主体。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生冲突。
重义轻利: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是对君比孔臣子、的民“共克同己遵复礼守”的?东西。 术:君主驾驭群臣的方法
(神秘、决策、御臣) 势:君主的权势、权威。
法、术、势三者结合,势是前提。
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 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 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三、 “百家争鸣” 的影响
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
对后世 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 百家思
文化学 准则(仁与礼、仁政等); 想,共
墨子 年代: 战国 生平 地位:墨家的创始人
国籍: 鲁国 著作:《墨子》
墨 子 的 思 想 学 说
墨子 的影响
“兼爱”或“仁”对比孔子的“仁”? 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平等、厌恶战争,希望 有安定生产生活环境。
尚力、尚贤 对比孔子的“礼”?
反映了劳动人民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
(五)兵家
军事思想: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
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已的 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25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共25张PPT)

关系
从这些主张,你能看出百家“争鸣”的哪些情况?
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情况简表 学派 代表 重要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治国, 战乱 节俭 纷争 儒家 孟子 “仁政”、得民心而得天下 荀子 “礼治”、明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国家 道家 庄子 治国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 治理 由和独立人格 人生 法家 韩非 治国靠法、术和势,中央集权 兵家 孙膑 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关系
从这些主张,你能看出百家“争鸣”的哪些情况?
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情况简表 学派 代表 重要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治国, 战乱 节俭 纷争 儒家 孟子 “仁政”、得民心而得天下 荀子 “礼治”、明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国家 道家 庄子 治国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 治理 由和独立人格 人生 法家 韩非 治国靠法、术和势,中央集权 兵家 孙膑 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论语》记载: 子贡曰:“如有博施 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 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孔子像
孔子认为 “仁”是什么?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春秋时期的老子和孔子
1、老子和《道德经》 “道”是道家核心思想 “无为而治”、与世无争 2、孔子和《论语》 “仁”是儒家核心思想 治理国家要实行德政 创办私学并整理古代文化经典
关系
从这些主张,你能看出百家“争鸣”的哪些情况?
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情况简表 学派 代表 重要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治国, 战乱 节俭 纷争 儒家 孟子 “仁政”、得民心而得天下 荀子 “礼治”、明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国家 道家 庄子 治国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精神自 治理 由和独立人格 人生 法家 韩非 治国靠法、术和势,中央集权 兵家 孙膑 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

(部编)人教版百家争鸣PPT精美课件1

(部编)人教版百家争鸣PPT精美课件1

4、儒家学派孟子的主张是( C )
A.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B.主张改革、提倡法制 C.反对非正义战争、主张仁政 D.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5、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有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 觉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
因为战国时期出现了( C )
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的局面 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
1.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就应该明确地 指出他 的错误 ,并要 求他改 正。 2.与其在家老坐着,还不如出去找同 学打打 球,做 做游戏 。
3.不但爸爸妈妈没有时间陪我,而且 锻炼了 我的自 理自立 能力。 4.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 看得深 刻,看 得伟大 而坚强 。 5.我想到了抗洪战士,他们不顾危险 ,为了 人民的 生命财 产,不 怕苦, 不怕累 ,日夜 不停在 抗洪最 前线。 他们为 了集体 的利益 ,完全 不考虑 自己, 有自我 牺牲的 精神 6.通过分析案例人大常委与市政府的 关系, 了解加 强宪法 监督的 原因, 以及我 国宪法 监督的 主要内 容。 7.通过搜集观看宪法活动图片,理解 加强宪 法监督 ,需要 增强公 民的宪 法意识 。
(部编)人教版百家争鸣PPT精美课件1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部编)人教版百家争鸣PPT精美课件1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生平:
①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②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2.政治主张:① ②核政心治思上想推是崇西“仁周”的制度(周礼) ③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部编)人教版百家争鸣PPT精美课件1
(部编)人教版百家争鸣PPT精美课件1
墨子 战国 ①“兼爱”“非攻”②选贤任能③提倡节俭 孟子 战国 ①主张“仁政”②提出“民贵君轻”

(部编)《百家争鸣》ppt优秀课件

(部编)《百家争鸣》ppt优秀课件
“百家”主要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论语·雍也》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3.以“礼”治理国家 ——《论语·颜渊》 3、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
后一点。” 13(1)儒家,“仁”。
7、2007年9月,以“走进孔子.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 而合。
思考 孔子这样做,体现了他怎样的教育思想?
孔子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希望大家 遵守周礼,讲仁、信,重建社会秩序。
文化方面:
5、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明同学引 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位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孟子
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 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 思想家的主张不谋 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儒

中文名:孔丘 别名:孔子、仲尼、圣人 国籍:春秋·鲁国 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 职业: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成就:开创儒家学派 代表作:《论语》
政治方面: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①“仁者爱人”
“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②“克己复礼”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随。
当马上就去做。”学生们觉得奇怪,同样一个问题,为 3、主张“兼爱”“非攻”,希望人们互助互爱的思想家是(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在耻且格。

部编历史《百家争鸣》(完美版)PPT课件

部编历史《百家争鸣》(完美版)PPT课件

孔子周游列国
“颠簸流离,游说列 国,惶惶如丧家之犬 不可终日。”
孔子仁礼治国方案为什 么不被统治者采纳呢?
1.(2009·山东基能·42)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
D 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百家争鸣的原因
(二)百家争鸣的原因
1、经济:
铁犁牛耕使用,促使井田制崩溃, 和生产力大发展(物质基础)


2、认政识治::分诸封侯制争、霸宗(法环制境崩自溃由;)王室衰微、
原 因: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社
3、阶级: “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4、文化:私 学学术下兴移起:(造“学就在大官批府文”士到)“学在民间” 变 革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 字子舆,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儒 家代表人物。相传师承子思。著有 《孟子》,文章说理畅达,长于论 辩。元代追封他为“亚圣”。
2、儒家思想继承者——孟子(亚圣)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1)思想主张
A、政治思想: “仁政”(核心)
▲“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 ▲“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赋敛,勿夺农时
(1)思想主张
③政治思想: ① 主张礼法并用、王霸并重(法表礼里)
君舟民水(民本);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 亦覆 舟”
④经济思想: 强本节用、开源节流、鼓励农业
(2)评价:先秦思想集大成者,开创了法家学
派,其哲学思想代表了先秦唯物主义的最高水平。
荀子
材料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 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可镂。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件
总结了很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方法 (5)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孔子讲学图
要有区别地施以教育
因材施教
要经常温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要说谦虚乎,多向他人学习 要有老老三实人实行的学,习必态有度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
二、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和儒家学说
学派是( C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9.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
主张是( A )
A.仁和礼 B.因材施教 C.为政以 D.有教无类
10.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曾
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他
思想的是( B )
正义战争 荀子主张:“礼治”明确尊卑。
孟子
道家 代表人物:庄子
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追求
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荀子
庄子
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 主张:实行法
治,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韩非
材料研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翻译: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
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 样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 。
C.孔子
D.荀子
3.下列观点不属于韩非子的是( )
A.反对不义战争
B.反对空谈仁义
A C.权力应集中在君主手中 D.以法治国
4.老子的学说记录在( )
B A.《道德经》 B.《尚书》 C.《论语》 D.《春秋》
5.“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 )
A.老子 B.孔子 C.韩非子 D.庄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班长,如何遏制学生 说话的现象?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
等学生自我觉悟
师生共勉:
让我们拥有“仁” (儒家:孔子)的美德, 抱一颗“兼爱”(墨家:墨翟)之心 , 用发展“辩证” (道家:老子)的眼光, 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 墨家:墨翟) , 为“改革” (法家:韩非)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 吧!
汉朝帝王大都推崇孔子的思想,用最高的祭天 大礼祭祀孔子。
随着祭孔规格和礼仪的不断增加,祭孔大典成 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典”,成为传 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
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学院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呼吁全世界: “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 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百家争鸣的影响
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 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⑵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 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联系实际,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博大精深,我 们学习古代思想文化的关键在于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 用,请你谈谈诸子百家的思想中 有哪些思想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发 扬的?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 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
马棚失火
有一天,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 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 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 不问马怎么样了。
“仁”
苛政猛于虎
• 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在坟墓前哭的妇人看 上去十分忧伤。孔子立起身来靠在横木上,派遣子路 去问讯那个妇人。子路问道说:“你哭得那么伤心, 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 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 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 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 政。”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 要凶猛可怕!”
政治主张:以德治国
孔子-儒家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 想
政治 “仁”(核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思想 “以德治国”实行德政
学 说
教育 思想
8
材料: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 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 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 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 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 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早日成为“一子”“一家” ,
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2016·四川资阳·1)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曾说:“我那坚硬的
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属
于他思想的是( )
A.仁政
B.无为
C.兼爱
D.法治
2(2016·山东滨州·1)人类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的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古代文明。下列各项
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行动和思想?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子-儒家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主要内容
思 想
政治 “仁”(核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思想 “以德治国”实行德政
学 说
教育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思想
8
第8课 百家争鸣
“祭孔”
最早祭祀孔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 死后,鲁哀公令其子孙“岁时奉祀”,以表示对孔 子的尊崇与怀念。
• 主要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课堂活动 猜猜我是谁?
《道德经》书影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 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
学派 代表人物 时代 春秋
儒家
战国
思想主张
祸兮福之所 倚,福兮祸 之所伏
老子
道家
庄子
墨家
法家
春秋 “辩证思想”“无为而治” 战国 “顺应自然”
课堂活动 猜猜我是谁?
热身游戏
请将卡片中关于 春秋战国知识的 卡片贴在黑板上
孔子
温学
故而
而时
知习
新 , 可 以 为 师 矣
之 , 不 亦 说 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2
课标要求
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 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概念阐述
• 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领域形成了不同 的学派,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 抨击,又互相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 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中属于儒家学派治国主张的是( )
A.“兼爱”“非攻” B.“法治”,中央集权 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为政以德”,以“礼”治国
3.(2016·甘肃天水·1)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
家,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面的双方能
相互转化。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4.(2016·山东东营·3)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
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
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
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孔子 儒家 孟子
春春秋秋
“仁”“以德治国”“有 教无类”
战战国国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战国 “礼治”保持人格独立
老子
道家
庄子
春秋 “辩证法”“无为而治” 战国 “顺应自然”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加强中央集权”“以法 治国”
课堂活动
如果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君王,你会采纳 谁的治国方法?请说明理由。
学派 代表人物 时代 思想主张
孔子
儒家
春春秋秋
“仁”“以德治国”“有 教无类”
战国
老子
道家
庄子
墨家
法家
春秋 “辩证法”“无为而治” 战国 “顺应自然”
课堂活动 猜猜我是谁?
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的主要代表之一。
学派 代表人物 时代 思想主张
孔子 儒家 孟子
春春秋秋
“仁”“以德治国”“有 教无类”
战战国国 “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
老子
道家
庄子
墨家
战国
“礼治”
春秋 “辩证法”“无为而治”Βιβλιοθήκη 战国 “顺应自然”法家
课堂活动 猜猜我是谁?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 376年)名翟,战国时鲁国人。墨 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 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学派 代表人物 时代 思想主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