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9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9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9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

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

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

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

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

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课文最后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

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音。

陡攀辫决勇(2)字形难点。

颤:左右结构。

第十三笔是“—”。

(3)理解词语。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6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6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6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研究目标:1.认识6个新生字,掌握11个新词语的写法,正确读写12个生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表达不同人物的语气和情绪。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和老爷爷相互鼓励、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培养学生善于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格。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回顾二年级时研究的《黄山奇石》,引出本次课程的主题——黄山天都峰。

2.让学生介绍他们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引出本课的关键词——天都峰。

3.提问,本篇文章讲述了谁爬上了天都峰?他们是怎样爬上去的呢?自读课文,研究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带着问题让学生听懂课文大意。

2.学生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相听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3.学生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自学状况。

a。

小组内互相认读、正音生字、词语卡片。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研究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2.按照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用自己的话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学生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述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紧扣课题,承前启后1.提问,为什么作者在写爬天都峰时用了“爬”这个词而不是“登”?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爬”这个词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删除有问题的段落。

改写: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6个新生字、11个新词语的写法,正确读写12个生词语。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5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5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5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吸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练习运用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词语,读懂每句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生字新词,练习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写好思考题的幻灯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今天,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爬天都峰》,看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从中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一)老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天都峰。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

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二)看录像片让学生了解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两脊旁是万丈深渊。

二、学习新课(一)借助汉语拼音读书,特别是要读准本课生字的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二)指名读书,订正读音。

《天都峰》读dū不读dōu,“假”“似”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应该读“jià”、“sì”。

(三)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读准字音。

出示字词卡片认读:暑假铁链似乎犹豫奋力攀着手脚并用终于辫子鼓舞决心居然(四)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本课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文是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取:吸取。

5.再读书,读后知道全文共有几自然段,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案7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案7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案7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生字,了解字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一、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回顾自学生字词的方法步骤。

1、读:自读课文。

2、画:画出文中生字词。

3、查: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中查找所学的生字。

4、找:根据词义,从字典中找出难解字的字义。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文,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2、注意字形:3、理解词意。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

终于: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

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

汲取:吸取。

犹豫:拿不定主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文指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自由读文,巩固生字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讲读全文,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奋发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的品格。

2、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交流资料。

同学们去过天都峰吗?谁能介绍一下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去过天都峰的同学可说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没去过的同学可介绍一下自己从网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资料。

) 如:天都峰:是黄“七十二峰”中的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约有1.5公里长,坡度在70度之上,最险处近乎于90度。

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1934年才修凿了石凳,增设了铁索。

解放后又修凿了1000多级石阶。

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脊。

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围绕课题,质疑。

1、谁爬天都峰?2、怎样爬天都峰?3、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4、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三、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1、了解大意: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谁爬天都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6篇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6篇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6篇《爬天都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让学生体会到,一老一小之所以能爬上天都峰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努力以及彼此之间的鼓励,从而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3.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了解这一老一小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是因为他们个人的努力,以及都能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由此深入地理解他们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难点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具准备投影片、图片。

教学设计一、揭示课文题目,启发谈话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区,那里景色秀丽,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大景观著称于世。

自古就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

天都峰是黄山的奇峰之一,海拔1810米。

(课件出示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小作者的脚步一起来爬上这著名的天都峰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3)《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了假日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顶的事。

2.学生交流查找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如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三、初读课文,认读字词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

教师可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2.认读词语(课件出示4)石级、铁链、攀登、照相、小辫子、笑呵呵3.读准下面的多音字。

(课件出示5)4.以小组为单位,轮流读生字、新词。

5.推选读得好的同学担任领读员。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把要求会写的生字用幻灯片展示,让学生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6)陡、级、链、颤、攀、猴、鲫、辫、呵2.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7)辫—辩、辨:左右均相同,关键是分析中间。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5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5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5篇)篇一:小学语文《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⑴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⑵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⑶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

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12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生字,回顾内容。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再全班齐读。

2、指名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直奔课题,导入新课。

1、写作者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设计意图: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

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出示天都峰的图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三、体会“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爬上峰顶。

1、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

3、根据课文内容质疑选出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4读读议议,释疑。

a、出示“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讨论体会:为什么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

(设计意图: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指导朗读: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

《爬天都峰》教案(通用20篇)

《爬天都峰》教案(通用20篇)

《爬天都峰》教案《爬天都峰》教案(通用20篇)《爬天都峰》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词语以及文中的长句,理解课文的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人物语气和感情。

3、德育目标:⑴教育学生学会从别人的身上汲取力量。

⑵培养学生从小就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风格。

【教学重难点】体会句子的含义,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过程】一、分析题眼,疏理线索1、图片欣赏,介绍天都峰。

2、抓住题眼“爬”,进行议论:⑴爬山的“爬”是什么意思?你认为用“爬山”好还是用“登山”好,为什么?⑵你爬过山吗?请你说说是怎样爬的。

3、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指名读课文有关的自然段。

二、品释词语,明白道理理解句子“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讨论:⑴天都峰有哪些特点?它的高和陡课文是怎么写的?找出课文中描写天都峰“高”和“陡”的句子来读一读。

⑵指名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并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天都峰的高和陡。

2、抓住“不再犹豫”“奋力”“终于”这些关键词语,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三到七自然段,体验人物的动作。

语言:⑴爬山前我是怎样的?⑵“我”是怎样“奋力”向峰顶爬去的?课文是怎么写的?想象一下,如果是你,将如何向峰顶奋力爬去。

再读课文,通过上下文理解“奋力”这个词。

⑶最后大家都爬上峰顶了,用了“终于”一词,体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3、自读八至十自然段,讨论:⑴老爷爷为什么要谢“我”?“我”为什么又要谢老爷爷?“居然”是什么意思?在这里用上“居然”这个词强调了什么?如果用上别的词语效果一样吗?举例。

分角色读“老爷爷”和“我”的对话。

⑵齐读爸爸说的话,讨论:“吸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吸取”力量的?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三、综合练习,巩固迁移1、把老爷爷和小妹妹见面时的情景,编成对话演一演。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7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7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优秀7篇设计思路:从内容上看,本课写如何“爬”的文字并不多,而用了大量笔墨去写天都峰的特点,写小妹妹与老爷爷的两次对话;再从中心思想看,并非只在表现不怕困难、奋力攀登的精神,而是要说明应该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据据课标、教材内容和三年级的学生认知特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重要的问题:(l)课文是怎样描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的?(2)“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以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这实际上就是本篇课文的重、难点和学习思路。

在刚进入课文的学习后,就用课件出示这两个研究问题。

新课标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专题研究法”。

这样一方面能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究中心的兴趣,有利于促进主体性发展。

另一方面虽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但只有在“研究问题”的定向中,“鸟”才能在茫茫的天空中不失“飞”的方向,“鱼”才能在浩瀚的大海中找到“跃”的目标。

设计理念:1、众所周知,多媒体的最大特点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

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生动、形象、直观的画面,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为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与创造空间,我把学生搜集发到“作业天地”的资料整理后做成课件,运用到课堂上。

我利用INT软件制作了一个课件。

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六张图文是“第二自然段”、“天都峰简介”、“第一次对话”、“勇攀天都峰”、“第二次对话”、“爸爸说的话”。

点击图文,我们可以看到超级链接而成的介绍天都峰的图片文字。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6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6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6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悉18个字,学会其中的15个。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用词的精准及对于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作用。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天都峰的险峻,体会“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吸取力气,战胜困难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读书感悟“我”与老爷爷是如何相互鼓励着爬上天都峰的,在读中学会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教学难点:读懂文中爸爸说的话。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课时:2节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大家观赏一组风景图片,认真看,看你能看出这是哪吗?这就是漂亮的黄山。

黄山的美景还不仅是这些,今日,我们再学一篇有关黄山的课文,板书:爬天都峰。

黄山有“七十二峰”,其中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它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

现在我们就去见识一下天都峰,熟悉一下爬天都峰的人。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请大家翻开书,自己把课文读一遍,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读,打乱挨次指读。

3、学生接读课文,留意读准生字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精读自悟,边读边想(一)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读了课文后,天都峰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又高又陡高: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陡: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天都峰海拔1829米,登山石级约有1500米长,坡度在70度以上,最险处接近90度。

2、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可怕畏惧的心理。

3、这就是又高又陡,让人望而生畏的天都峰。

谁来有感情朗读其次段。

4、结果小姑娘爬上峰顶了吗?是谁让小姑娘有信念、决心爬上峰顶的呢?遇到了一位老爷爷。

一位什么样的老爷爷?白发苍苍(头发灰白,形容人的苍老)老爷爷怎么说的?小姑娘又是怎么说的?“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为什么他俩要这样问呢?都带个“也”字。

《爬天都峰》教案6篇

《爬天都峰》教案6篇

《爬天都峰》教案6篇通过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整合教材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爬天都峰》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爬天都峰》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

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热忱,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

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初读课文,认字学词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

教师可有重点地对学生识字的难点进行指导。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检查识字。

a.出现带有拼音的词语: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b.读准多音字:假日、似乎、白发苍苍、照相、应该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读通课文,初步感悟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最新6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最新6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最新6篇】篇一:小学语文《爬天都峰》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年幼,好动。

课堂上应注意诱导和引导。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情境教学和媒体资源播放五、教具准备教学媒体:多媒体、风光片、幻灯片。

六、教学流程一)资料交流,导入新课(检查课前搜集有关关于本课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1、讨论、交流、汇报有关黄山(或天都峰)的资料。

2、板书课题。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

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二)自学课文,合作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组内同学合作,检查生字读音,相机指导个别生字的书写。

3、指名分节接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

4、了解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质疑问难。

(1)读了课文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三、精读自悟,边读边想(一)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

2、再读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读,齐读。

4、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1)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2)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画画天都峰(课件显示天都峰的高和陡。

)6、根据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读第二段。

7、小结:望着高耸入云的天都峰,看着登山的石级是那么笔陡,小妹妹惊叹之后,已经感觉到登山的艰难,需要有勇气才能登上去。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7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7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7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颤、攀、鲫”等6个生字;会写“辫、仰、似、勇”等11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终于、白发苍苍、居然、似乎”等词语。

2、在理解自然段意思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整体感知有所体会。

3、背诵第二自然段,积累语言,迁移内化。

4、学习从人物对话中品味人物性格和品质。

[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天都峰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交流热身(一)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天都峰的文字图片资料。

1、学生互相交流。

2、教师补充资料,课件出示:天都峰文字图片资料,游人爬天都峰片断。

(二)学生交流、概述各自眼中的天都峰。

(三)教师相机小结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观看和交流,对天都峰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爬天都峰》(相机板书课题)里的内容和我们看到的内容会不会相同呢?[设计意图]通过搜集文字图片资料,培养学生根据需要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实践,丰富他们对天都峰的了解和认识,为学习课文奠定感性基础,为走进文本打开一扇窗户。

同时在交流中相互补充,培养合作精神。

二、读题质疑(一)学生读课题。

(二)抓住动词“爬”,名词“天都峰”,展开探究。

1、谁?怎样爬天都峰?2、天都峰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三)梳理疑问。

谁爬天都峰?怎样爬天都峰?课文里写的天都峰和我们了解到的天都峰是否相同?[设计意图]读题质疑,由疑而思,阅读的欲望生发了;由思而追问,探究就有了方向。

于是阅读伴着思维,伴着探究开始了。

良好的阅读习惯,便转化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循疑读书。

(一)带着疑问初读课文。

(二)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一拼,读一读。

(三)师生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整体印象。

要点:爬天都峰人物,课文里写的天都峰和我们了解的天都峰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对生字初步认读,对人物有初步认识,对内容有大概了解,即对文本有个初步的整体感知。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通用14篇)爬天都峰篇1【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1个。

能正确读写笔陡、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相应的网络素材,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使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4、指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的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说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初步了解事情的经过。

3、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部分生词的意思。

二、精读课文,分层感悟1、激发兴趣,借助地图,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及主要的风景点。

2、提问:天都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运用,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抓住重点词语“云彩”“笔陡”“天上”“挂”等,感受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高不可攀;读好文中的问句“我爬得上去吗?”和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体会“我”的畏难情绪。

)3、质疑:这么高的山峰,“我”和老爷爷是怎么爬上去呢?4、分组开展自主合作学习:⑴每个组员都要充分地朗读,积极地思考,抓住“我”和老爷爷的三次对话体会他们是怎么互相鼓励,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

⑵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

⑶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后,由小组长综合、总结,准备在班内交流。

5、交流汇报:⑴第一次对话,看似简单,却表现出说话人的复杂心情。

联系具体语言环境,可从“也”字上体会到一老一小都从对方身上受到鼓舞,以至于最后决定“咱们一起爬吧!”朗读时,要强调重点词“一起”“也”,读出彼此称赞的语气。

⑵第六节中的“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词语体现了他们登山的艰难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5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5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5个字,学会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及对于表达文间思想感情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天都峰的险峻,体会“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汲力量、战胜困难的。

4、学习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读课文感悟"我"与老爷爷是如何相互激励着爬上天都峰的,在读中学会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懂的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教学难点]读懂文中爸爸的话;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理解重点句意的能力。

第二课时内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过程: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1、孩子们都十分喜欢天都峰,那么怎样才能对同学的喜欢的描写天都峰的这段留下深刻印呢?我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就是一边读一边想,把你的感受再用画表现出来。

2、先边读边想,然后画出天都峰3、屏显————学生的画a、绘画学生说出自己画这幅画的意图b、评画————同学们,你们认为谁画的好?为什么?4、指导朗读: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你们能不能试着把它读出来呢?(生练习读)抽读————评读————齐读5、提问:这段里有个“似乎”是什么样意思?如果没有个这词,这句话的意思有变化吗?生讨论后回答6、请齐读第二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7、提问:(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圈点句画)从哪些词句可看出“我”的害怕畏惧?(1)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8、问:是什么促使我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呢?请自由读3—7节,找出我心理的变化及产生变化的原因。

生自读勾画3—5节屏显————“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1)为什么都带有“也”字?这话的意思是什么?[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大)怎么也来爬呀?] 春面互相怀疑,实则表示敬慕,说明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9、我是怎么爬的?默读6、7节,用“。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3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3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就难以避开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我们应当怎么写教学设计呢?这次为您整理了《爬天都峰》教学设计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忙到大家。

四班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篇一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峰顶”、“好像”、“突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究”、“辫子”、“勇气”、“决心”、“竟然”、“力气”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重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决信念战胜困难的。

懂得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培育同学从小不怕困难、发奋向上的品行。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课时布置】两课时【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同学搜集有关天都峰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要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峰顶”、“好像”、“突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究”、“辫子”、“勇气”、“决心”、“竟然”、“力气”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重要内容。

3、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把文中的描写变成本身脑中的“画”,体会天都峰的险峻峭拔,难以攀登。

一、导入新课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同学展现本身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

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很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板书课题)3.齐读课题。

说明:介绍、展现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同学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1、媒体出示:自学要求1、选择本身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次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

《爬天都峰》教案(15篇)

《爬天都峰》教案(15篇)

《爬天都峰》教案(15篇)《爬天都峰》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爬天都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爬天都峰》教案1第一课时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以旧引新,扣题导入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自读课文,学习生字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

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7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7篇)《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篇一1、教材分析《爬天都峰》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中的第17课,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描写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在与人相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2、教学目标1.会认“级、链”等5个生字,会写“哩、级”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

能正确读写“假日、抬头、云彩”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和情绪。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从而战胜困难的。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弄清课文是如何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3、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4、教学难点1.弄清课文是如何将“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懂得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的道理。

5、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简介天都峰,导入新课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险的三大奇峰之一。

天都峰有“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课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登上去了,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学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

教师介绍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②读书时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想想他们的意思。

(2)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出示词语,生读生评。

石级、铁链、似乎、发颤、奋力、攀着、辫子、笑呵呵、鼓舞、勇气、汲取(4)出示生字。

生读字、记字、写字、师生互动。

级、链、颤、攀、猴、念、辫、呵、相(5)师生共同梳理难读的句子,生说师评价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导读:本文是关于爬天都峰教学设计,希望能帮助到您!《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能过课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从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5、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探究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

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⑴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⑵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⑶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

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
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2、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3、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4、“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⑴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⑵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5、“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
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⑴学生读书圈划。

⑵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⑶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⑷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⑴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⑵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⑶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

指导朗读。

三、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第三课时
一、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二、完成作业
听写、基础训练练习。

三、课后小结
知识技能目标完成地不错,但是情意目标稍欠火候,对于战胜困难,互相学习鼓励品质,只能初步地培养。

原因可能是学生家庭条件较好,生活较舒适,没有碰到过什么困难,所以没有实际生活的体会。

常规方面今天有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学生读书声音大了,不再细声软语了。

下一步将培养学生大声地回答问题。

【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