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生物监测资料
生物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治理
生物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治理环境污染是当代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其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中,生物环境污染物的检测和治理是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生物环境污染物检测和治理的相关知识。
一、生物环境污染物的种类生物环境污染物指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圈造成破坏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生物体内,如食物链、呼吸和皮肤接触等。
生物环境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其中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农药、化肥等。
有机污染物是指长期被广泛使用的一类化学物质,例如三氯乙烯、苯并芘等。
这些物质分解缓慢,具有高毒性和高生物蓄积性,能够累积在食物链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重金属是环境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主要来源于冶炼、金属加工、化肥生产、电镀等。
重金属的毒性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放射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核工业和放射性医疗设备,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巨大。
农药和化肥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化学物质,但滥用不当会导致环境和生态系统受到危害。
二、生物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生物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三类。
物理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荧光分析、电子显微镜等。
这些方法可以对样品进行元素分析、结构分析、特异性检测等,具有高准确度和高灵敏度。
化学检测方法包括样品前处理、分离富集、色谱分析、反应分析等。
这些方法进行的是化学反应,往往需要依靠化学试剂。
同时,这类方法对样品的预处理过程也非常重要,可对样品进行清洗、提取和分离等操作,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生物学检测方法主要是使用微生物、植物或动物等生物材料。
这类方法可以对生物体内的污染环境进行检测,包括污染物的吸收、蓄积、排泄等过程。
同时,生物学检测方法也可以结合分子技术,对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
三、生物环境污染物的治理生物环境污染物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在治理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制定相应政策法规。
环境污染监测情况
环境污染监测情况概述文档旨在提供有关环境污染监测情况的详细信息。
下面是环境污染的监测方法及结果。
监测方法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通过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监测空气质量的各项指标,包括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2. 水质监测:通过采样分析,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化学需氧量等。
3. 土壤监测: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监测结果1. 空气质量:根据最近几个月的监测数据显示,空气质量整体上较为良好。
尽管偶尔会出现短暂的污染事件,但总体来说,大气污染状况相对较轻。
2. 水质: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水体的水质处于良好或中等水平,但部分区域的水质出现了轻微的污染,可能与附近工业排放有关。
3. 土壤:土壤监测结果显示,大部分土壤的有害物质含量在安全范围内,但部分地区的土壤存在一些重金属超标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污染治理。
排污源分析为了更好地控制环境污染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还对可能的排污源进行了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主要的排污源包括工业企业、交通尾气和生活污水处理不规范等。
治理措施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以下治理措施已经或将要采取:1. 加强工业企业排污监管,确保排放达到相关标准。
2. 推广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减少尾气排放。
3. 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处理水平。
4. 开展环境教育宣传,提升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结论通过持续的环境污染监测和相应的治理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但是,仍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治理工作,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用微生物监测环境污染
污染物致突变性检测
Ames实验——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 门氏菌( Salmonella typhimurium ) 原理:组氨酸营养缺陷型鼠伤寒沙门氏菌 的回复性突变性。 成效:157 种呈阳性反应,吻合率达 90 %。 将 108 种已知非致癌物进行测定,结果其 中 94 种呈阴性反应,吻合率为 87 % 。
污染物生物毒性检测
发光细菌检测法 发光细菌( lnminescent bacteris.luminousbacteria)是一类G-、长 有极生鞭毛的杆菌或弧菌,兼性厌氧,在 有氧条件下,能发出波长为475~505nm的 荧光,多数为海生。
原理:发光细菌在生长对数期发光能力极 强,当环境条件不良或有毒物质存在时, 发光能力减弱,其程度与毒物的毒性大小 和浓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优点:利用发光细菌来检测有毒物质,由 于有毒物质仅干扰发光细菌的发光系统, 发光强度的变化可以用发光光度计测出, 费时较少且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 确。
用微生物监测环境污染
生物污染监测
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生物需要不断地直 接或间接从环境中吸取营养,进行新陈代谢, 维持自身生命。当环境受到污染后,生物在吸 收营养的同时,也吸收了污染物质,并在体内 迁移、累积,从而遭受污染,受到污染的生物, 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 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或反应, 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 法,称生物监测法。
SOS显色实验 原理:致突变物作于DNA所产生的某些 损伤,可诱导细菌的SOS修复系统的反映, 通过检测这些物质所致的细菌SOS修复的 能力,来查明其是否具有致突变性。 优点:SOS 显色试验对各水样的检测结果 与Ames试验基本一致;与Ames 试验相比, SOS显色试验还具有快速、简便、灵敏、 准确等特点 。
生物环境监测
生物环境监测生物环境监测是一种通过对生物群落和生物过程进行观察和评估,得出生物环境质量的方法。
它是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评估自然环境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一、概述生物环境监测是在自然条件下对生物环境进行观测、检测和评估的过程。
其目的是了解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和特征,评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并提供科学依据,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
生物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动植物群落、微生物群体、动物群体、生态系统等。
通过对这些生物体的密度、生物量、物种组成、功能特征以及生态学指标的观测和测量,可以了解到生物环境的真实状态。
二、监测方法1. 野外观测法野外观测法是在自然环境下直接观测和记录生物体的信息。
通过采集样品、观察行为、记录生境特征等手段,获取生物群落的信息。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生物环境的情况。
2. 实验室分析法实验室分析法是通过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化学、生化、分子等分析,得出生物环境的质量和污染情况。
这种方法可以更精确地评估生物环境的变化,并获取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指标。
3. 环境遥感技术环境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或卫星等远距离感应设备获取地面生物环境信息的方法。
通过对遥感图像的解译分析,可以获得大范围的、连续的生物环境数据,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和评估。
三、意义与应用生物环境监测对环境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价值。
1. 生态系统健康评估通过监测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变化,可以及时预警生物多样性的退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识别生态系统中的问题点,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2. 环境污染监测生物在环境中处于食物链的上层,对环境污染非常敏感。
通过监测生物群落中生物体的状况,可以评估环境中污染物的累积程度和毒性效应,为环境污染防控和治理提供科学参考。
3. 自然资源管理生物环境监测可以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通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变化,可以制定合理的资源保护和管理策略,保障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
第六章 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
四川农业大学优质特色课程
2、监测氟化氢的植物有:杏树(Prunus armeniaca)、北美黄杉
(Pseudotsuga menziesii)、美国黄松(Pinus ponderosa)、唐菖蒲 (Gladiodus hortulanus)、小苍兰(Freesia hybrida)以及地衣等。
举例:在磷肥厂附近放置氟化物监测植物唐菖蒲,监测磷肥厂周围大 气的氟污染状况。如果几天以后,唐菖蒲出现了典型的氟化物危害症 状(叶片先端和边缘产生淡棕黄色片状伤斑),表明该厂周围已被氟
水渗出并起皱。这几种症状可以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出现。
随着时间推移,症状继续发展,成为比较明显的失绿斑,呈灰 绿色,然后逐渐失水干枯,直至出现显著的坏死斑。
四川农业大学优质特色课程
2、监测二氧化硫的植物有一年生早熟禾、芥菜、堇菜、百日草 (Zinnia eleguns)、欧洲蕨(Idium pter)、苹果树(Malus)、 颤 杨 ( Populus tremuloides ) 、 美 国 白 蜡 树 ( Fraxinus americana ) 、 欧 洲 白 桦 ( Betula pendula ) 、 紫 花 苜 蓿
最广的方法。
需要区分的两个概念
指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产生各种定
指示植物
性反应,指示环境污染物的存在。
监测植物
不仅能够反映污染物的存在,而且能 够反映污染物的量。
监测生物必然是指示生物,同时它还 要回答环境中污染物多少的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优质特色课程
第二节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的慨念:利用生物对大气污染的这些
发育,并且加速植物组织的老化。
2、 监测C2H4的植物通常有兰花(Cattleya spp.)、麝香石竹 (Dianthus caryaphyllus)、黄瓜(Cucumis sativus)、西红柿 (Lycopersicon esculentum)、万寿菊(Tagetes erecta)、皂荚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引言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尽管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但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群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环境污染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生物监测是一种有效的环境污染监测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和分析生物物种在污染环境中的生活指标和生物指标变化,可以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重要性。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原理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原理基于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可以进入生物体内,影响其生活指标和生物指标。
生物体对环境污染的反应可以作为环境质量和污染程度的指示器。
在监测过程中,研究人员通常选择一种或多种具有生态重要性的生物物种作为监测指标。
这些生物物种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其选取取决于所研究的污染物种类和环境条件。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生物物种的生活指标和生物指标,可以了解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程度。
生活指标常用来描述生物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包括生境利用、种群大小和分布等。
生物指标则反映了生物体自身的状态和过程,如生长速率、繁殖能力和免疫功能等。
监测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程度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的方法多样化,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种类和监测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监测和分析。
1.生物指标调查法:通过采集生物体样本,分析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和代谢产物的变化。
常见的方法包括采集鳃鳞和血样分析,以及测定体内的酶活性和代谢物浓度。
2.生物土壤指数法:通过采集土壤样本,测定其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含量,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土壤的健康状况和环境污染程度。
3.生态地理信息系统(GeoEcoGIS):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知识结合起来,以空间分析的方式进行生物监测。
通过收集地理空间数据和生物数据,可以构建生态环境评估模型,并定量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体的影响。
生物监测的原理和应用
生物监测的原理和应用1. 原理生物监测是一种利用生物体作为监测对象,通过采集和分析生物体内的信息,来了解环境污染程度和生物体健康状况的技术手段。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生物指示器:生物体对环境中的变化具有敏感性,可以反映环境质量的好坏。
通过观察和测量生物体的特征,如生长状况、死亡率、疾病发生率等,可以得知环境的污染情况。
•生物传感器:生物体内的生物传感系统可以感知和转化环境中的生物化学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可测的形式。
通过检测生物体内的这些信号,可以实时监测环境的污染程度。
•生物标志物:生物体在受到环境污染或其他刺激时,会产生一些特定的物质,称为生物标志物。
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存在和含量,可以判断环境污染的程度和类型。
2. 应用2.1 环境监测生物监测在环境监测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监测水体、空气、土壤等环境中的生物体,可以了解环境的污染情况,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应用包括:•水质监测:生物监测可以通过检测水中的藻类、浮游动物等生物体来评估水体的营养状况、水质污染程度等。
例如,高含氮和磷的水体会导致藻类过度生长,通过监测藻类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空气质量监测:生物监测可以通过观测生物体的呼吸和生长状况来评估空气质量。
例如,苔藓植物对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敏感,可以用作评估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
•土壤污染监测:生物监测可以通过检测土壤中的蚯蚓、细菌等生物体来评估土壤的污染程度。
例如,土壤中的蚯蚓数量和活动情况可以反映土壤的质量和健康状况。
2.2 生态系统监测生物监测在生态系统监测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通过监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生物量等指标,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演替过程。
具体应用包括:•物种监测:生物监测可以通过定点观测和生物清查等方式,对物种的存在和数量进行监测。
例如,通过观测鸟类的迁徙规律和数量变化,可以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功能监测:生物监测可以通过检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群体、生态位等指标,评估生态系统的功能状态。
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与监测
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与监测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及时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和影响,科学家们利用生物作为环境污染的指示器并进行监测,以此来评估和预防环境污染。
本文将介绍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与监测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
一、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是利用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物学参数来反映环境质量的好坏。
生物对环境污染的指示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和物种丧失。
例如,大气污染导致植物叶片受损,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生命力。
通过观察不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可以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
2. 生物生理指标的变化:环境污染会对生物的生理功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水体污染会导致水生生物的呼吸道受损,从而影响其呼吸和代谢过程。
通过监测生物的生理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变化:环境污染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导致生物种群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通过观察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变化,可以判断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二、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为了进行环境污染的监测,科学家们开发了许多不同的生物监测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 生物标志物监测法:通过研究生物在污染物暴露下的反应,找到可靠的生物标志物,通过监测这些标志物的变化来评估环境污染程度。
例如,一些水生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利用它们的生理和生化指标来评估水体的重金属污染程度。
2. 生态毒理学监测法:通过观察生物在不同污染程度下的生态毒理效应,评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毒理学监测法常用于评估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程度。
例如,通过研究土壤中蠕虫的种群和行为变化,可以推测土壤的污染程度。
3. 生物积累监测法:通过分析生物体内富集的有毒物质的含量,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技术
微生物与环境污染监测技术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而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监测技术中的应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1.微生物监测技术的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等。
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虽能准确测定某种特定污染物,但无法全面评估环境质量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微生物监测技术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2.微生物监测技术的种类微生物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微生物计数、菌群结构分析和功能基因测定等。
微生物计数是最简单的监测方法,通过直接观察和计数微生物来评估环境中的微生物数量。
菌群结构分析则通过测定微生物的DNA 序列来研究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组成比例。
功能基因测定则是通过测定特定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存在与否来评估该功能的表达水平。
3.微生物监测技术的优势微生物监测技术相对于传统化学分析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微生物具有较高的更新速度和适应性,能够迅速响应环境变化,并提供及时的监测结果。
其次,微生物监测技术能够全面评估环境质量,包括对不同污染物的响应情况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危害程度。
此外,微生物监测技术成本较低,操作简便,能够快速得出结果,适用于大规模监测。
4.微生物监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尽管微生物监测技术有诸多优势,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微生物监测技术的结果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因此需要建立融合多种技术的多指标评价体系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微生物监测技术需要大量的样品处理和数据分析,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
此外,微生物监测结果的解读和应用也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5.微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微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它可以用于监测水体、土壤和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如有机物、重金属和农药等。
微生物监测技术还可以用于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并指导环境治理和污染物的降解。
生物学对环境污染的监测与治理
生物学对环境污染的监测与治理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变得尤为重要。
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提供了许多方法和工具来监测环境污染并实施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学方法和技术,以及它们在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方面的应用。
一、生物指示剂生物指示剂是生物学中常用的一种监测环境污染的方法。
它利用某些生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来判断环境中是否存在污染。
例如,苔藓植物对空气中的重金属敏感,可以用来监测大气污染;底栖动物对水中的有害物质敏感,可以用来监测水体污染。
通过观察这些生物的生长情况和生活活动,可以评估污染程度和污染物的类型。
二、生物监测技术除了生物指示剂外,生物监测技术也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监测方法。
这些技术利用生物体或其组织对污染物的吸收、富集和转化能力来进行监测。
例如,通过分析植物叶片或鱼类的体液,可以检测出大气中或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
这些生物监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的优点,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污染物的变化。
三、基因工程与生物修复生物治理是一种环境治理方法,它利用具有抗污染物能力的微生物或植物来降解、转化或吸附污染物。
基因工程可以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使其对污染物具有更强的降解能力。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造某些菌株,使其能够降解有机物或重金属。
生物修复则是利用植物的吸附和富集能力来治理污染土壤或水体。
通过种植特定的植物,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四、环境污染监测网络生物学还可以通过建立环境污染监测网络来实现对污染物的全面监测。
这种网络利用不同地点、不同生物指示剂或生物监测技术同时进行监测,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污染信息。
通过建立这样的网络,可以实时掌握环境污染的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建模,预测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为环境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生物学在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五章 生物监测
第五章生物监测一、生物监测的概念二、监测生物和监测指标选择监测指标包括个体、群体、亚个体、分子水平等方面,涉及到“生物标志物”和“生物预警”的内容。
三、监测方法孔的教材从水、大气环境分别讲述,但都不外乎从生理生化、分子、群体水平的监测,所以建议参考熊和段的教材,在此基础上突出自己的特色。
小结思考题拓展阅读第五章生物监测第一节生物监测概念一、生物监测的基本概念生物监测系指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生物监测是一种古老而具有生命力的监测方法。
矿工们在下井之前先以绳缚鸡投入井中,观察鸡的反应,若鸡死则证明井中有毒气。
在国外,矿工在矿井坑道或易生毒气处喂养金丝雀,依照其反应判断是否有毒气发生。
这些都是生物监测方法的早期实践。
在当代,尽管人们配备越来越先进而精密的理化监测设备,古老的生物监测仍然有用武之地,能与理化监测相互补充,使环境监测更趋完善。
生物监测以环境污染物或环境变化与生物之间的浓度-反应关系为基础。
浓度-反应关系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即使属于同一浓度-反应关系,不同的化学物或不同的生物其曲线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建立具体的生物监测技术之前,人们首先要对监测生物对待监测污染物的反应有一个明确的阐述和了解。
这需要大量的实验研究,以便建立浓度-反应关系。
生物监测的基本任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对环境的污染或变化进行监查,包括污染物类型和污染程度的鉴别和测定,污染对生物的直接危害症状及程度的测定。
其中,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三致物”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对环境的污染或变化状况进行监视。
这需要在一定期间内对环境污染物的类型、程度和危害进行重复监查。
此项任务可为环境污染状态的变化或污染物的消长提供动态记录。
第三,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监控,即不断地将环境现状的监查资料与先前所设定的环境标准进行比较。
这可以及时发现超标污染物的类型及程度,并为制定管理提供依据。
8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第八章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其中,生物需要不断直接或间接地从环境中吸取营养,进行新陈代谢,维持自身生命。
当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受到污染后,生物在吸收营养的同时,也吸收了污染物质,并在体内迁移、积累,从而遭受污染。
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或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
生物监测结果能够反映污染因素对人和生物的危害及对环境影响的综合效应。
生物监测方法是理化监测方法的重要补充,二者相结合即构成了综合环境监测手段。
这类监测方法主要有生态(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监测,生物测试(毒性测定、致突变测定等),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的测定等。
第一节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一、水环境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和监测项目对水环境进行生物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状况,判别和测定水体污染的类型和程度,为制定控制污染措施,使水环境生态系统保持平衡提供依据。
二、生物群落监测方法未受污染的环境水体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水生生物,这是长期自然发展的结果,也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平衡的标志。
当水体受到污染后,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个体数量就会发生变化,使自然生态平衡系统被破坏,最终结果是敏感生物消亡,抗性生物旺盛生长,群落结构单一,这是生物群落监测法的理论依据。
(一)水污染指示生物水污染指示生物是指能对水体中污染物产生各种定性、定量反应的生物,如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微生物等。
鱼类状况能够全面反映水体的总体质量。
进行鱼类生物调查对评价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物指数监测法运用数学公式反映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的变化,以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
1、贝克生物指数;2、贝克-津田生物指数;3、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4、硅藻生物指数(三)污水生物系统法(四)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简称PFU法)三、生物测试法利用生物受到污染物质危害或毒害后所产生的反应或生理机能的变化,来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确定毒物安全浓度的方法。
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监测方法生物监测方法是指利用生物学特征和生物学过程来监测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状态的一种方法。
生物监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程度,评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
首先,生物指示剂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指示剂是指利用一些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生物种群或个体来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
例如,苔藓植物对大气中的重金属污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利用苔藓植物来监测大气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另外,水生生物如藻类、浮游植物、底栖动物等也常被用来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其次,生物标志物是另一种常见的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标志物是指在生物体内受到污染物质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生物学指标。
通过监测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可以评估环境中的污染程度。
例如,鱼类体内的酶活性、生长发育、DNA损伤等都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来监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
此外,生物多样性调查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和监测,可以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分布和结构,从而评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状况。
最后,生物传感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监测方法。
生物传感技术利用生物体内的生物传感器来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质。
这些生物传感器可以对特定的污染物质产生特异性的反应,通过监测这些反应可以实现对环境中污染物质的快速、准确的监测。
总之,生物监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环境监测手段,可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的生物监测方法可以相互补充,共同应用,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环境中的污染情况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随着生物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生物监测方法将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环境监测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比较实验:对同一样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比较结果的符合程度来估计测定准确度。
2、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10 微米的颗粒物,又称作飘尘。
3、硫酸盐化速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演变为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速度。
4、分贝: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例A1 和A0)之比取以10 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
5、总氧化剂:空气中除氧以外的显示氧化性质的物质,一般指能氧化碘化钾析出碘的物质。
主要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氮氧化物等。
6、总离子强度调节剂:一种含有强电解质、络合剂、pH缓冲剂的溶液。
7、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8、臭阈值:水样稀释到刚好闻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
9、工作曲线:绘制校准曲线的标准溶液的分析步骤与样品分析步骤完全相同。
10、混合水样: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
11、浊度: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12、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简单说:监视环境变化、测定变化量。
13、等效连续A声级:一个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影响的问题,即等效连续A声级。
14、烟度:使一定体积排气透过一定面积的滤纸后,滤纸被染黑的程度,用波许单位表示。
15、质量采样效率:就是所采集到的气溶胶(颗粒)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16、污泥沉降比:将混匀的曝气池活性污泥混合液迅速倒进1000mL量筒中至满刻度,静置30 分钟,则沉降污泥与所取混合液之体积比为污泥沉降比(%),又称污泥沉降体积,以mL/L表示。
17、指示生物:生物群落中生活着各种水生生物,它们的群落结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能反应水质污染状况。
18、污泥浓度:一升曝气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
以g/L或mg/L表示。
19、光化学氧化剂:指除去氮氧化物以外能氧化碘化钾的氧化剂。
20、噪声剂量:实际噪声暴露时间除以容许暴露时间之比。
微生物环境监测
微生物环境监测微生物环境监测是指对各类环境中微生物的定量和定性监测。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大气和生物体等环境中,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及时准确地监测微生物的存在和分布情况对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环境监测的目的、方法和应用。
一、微生物环境监测的目的微生物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评估环境中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及其对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通过监测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可以追踪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确保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二、微生物环境监测的方法微生物环境监测主要采用培养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等手段。
1. 培养法培养法是一种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中的微生物分离于富营养培养基上,经过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观察并计数可见的菌落数。
这种方法可以获取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信息,但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不能及时得到监测结果。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荧光定量PCR、荧光原位杂交等。
这些方法利用微生物的DNA或RNA进行检测,能够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地鉴定微生物,并快速获得监测结果。
3.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包括生物传感器、光学传感器、微流控芯片等,其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即时监测和实时报告,在环境监测和突发事件中广泛应用。
三、微生物环境监测的应用微生物环境监测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1. 环境保护微生物环境监测可用于评估土壤和水体的污染程度。
通过监测指标微生物的存在和多样性变化,可以判断环境中是否存在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超标现象,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食品安全微生物环境监测在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监测空气、水源和食品接触表面等环境中的微生物,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3. 医疗卫生微生物环境监测在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优先污染物:指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搞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3.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为了环境水体质量,对排放污染物的一切企,事业单位所作的规定。
5.水样类型瞬时水样:某一时间或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
混合水样:等时混合水样:在某一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间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等比例混合水样: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
适用于流量和污染物浓度不稳定的水样。
综合水样:把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哥哥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水样。
6.四分法:如果样品取得过多,可用四分法将多余的土壤弃去。
四分法的做法是:将采集的土壤样品放在干净的塑料薄膜上弄碎,混合均匀并铺成四方形,划分对角线,分成四份,保留对角的两份,其余两份弃去,如果保留的土样数量仍很多,可再用四分法处理,直至对角的两份达到所需数量为止。
7.湿式消解法:用液体或液体与固体混合物作氧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样品中的有机质,此过程称为湿式消解法。
干法灰化是在一定温度和气氛下加热,使待测物质分解、灰化,留下的残渣再用适当的溶剂溶解。
这种方法不用熔剂,空白值低,很适合微量元素分析。
8.氨氮:水中的氨氮是以游离氨(NH3)和离子态氨(NH4+)形式存在的氮。
9.凯氏氮:是以凯氏法测得的含氮量。
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氨盐而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
10.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间内的采样次数。
11.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
12.硫酸盐化速率:由大气中的含硫污染物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等经过一系列的氧化演变过程生成对人类更为有害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大气中硫化物的这种演变过程。
生物的生物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
生物的生物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日益加剧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物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逐渐成为了解环境变化和监测污染物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生物的生物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一、生物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生物监测是通过对生物体的生理、生化和行为等特征的观察和分析,来判断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水平的一种监测手段。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体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通过测定生物体的指标反映环境质量状况。
常见的生物监测指标包括生物多样性、种群结构、生长状况、生殖力等。
生物监测技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标志物技术:通过监测某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积累和代谢情况,判断环境中的污染程度。
比如利用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积累情况来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2. 生物标志物技术:通过监测生物体内的特定化合物或指标物质的含量,来评估环境中的污染物种类及其浓度。
例如,利用脂肪组织中的多氯联苯含量来判断环境中的多氯联苯污染程度。
3. 生物毒理学技术:通过评估生物体对污染物质的毒性反应及其生物效应,来判断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
常用的生物毒理学检测方法有细胞毒性试验、酶活性测定等。
4. 生物元素鉴定技术:通过分析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同位素比值,来判断环境中的污染来源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常用的生物元素鉴定技术有元素分析仪器、同位素比较等。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案例环境监测技术是指对环境中各种环境指标参数进行实时监管和数据收集的技术手段。
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监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监测水中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评估水质状况。
例如,水中富含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和数量丰富,说明水质良好;相反,底栖动物缺乏或种类单一,可能意味着水质受到了污染。
2. 空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生物监测技术也可以用于评估空气质量。
例如,通过监测苔藓植物上的污染物积累情况,可以判断空气中重金属污染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6-2污水系统生物学、化学特征
多污带 (polysaprobic zone )
α- 中污带 ( α-mesosaprobic zone )
β-中污带 ( β- mesosaprobic zone ) 寡污带 ( oligosaprobic zone )
(四) 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法(PFU法)
毒物最大允许浓度 (Maximum allowable toxicant concentration, 简称MATC): 指在 承受排放的天然水体中可溶许存在而不对生 产力或其他用途有不良影响的浓度 MATC也是在慢性试验中,毒物对受试生物 无影响的最高浓度和有影响的最低浓度之间 的阈浓度
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污染历史
1、指示植物
2、受害症状
SO2监测植物——矮牵牛
(二)监测方法
利用植物对大气污染物的反应,监测有害气体的成 分和含量,达到了解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称之为大 气污染的生物监测 栽培指示植物监测法 植物群落监测法 其他监测法
1、栽培指示植物监测法: 先将指示植物在没有污染的环境中盆栽培植,待生长 到适宜大小时,移至监测点,观测它们受害症状和程度。 植物指示器如图所 示
1、方法原理 2、测定要点 3、结果表示(参数)
方法原理
微型生物群落是指水生态系统中在显微镜下才能看 到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和 小型后生动物等。它们彼此间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在 一定的生境中构成特定的群落,其群落结构特征与高 等生物群落相似。当水环境受到污染后,群落的平衡 被破坏,种数减少,多样性指数下降,随之结构、功 能参数发生变化 PFU法是以聚氨酯泡沫塑料块(PFU)作为人工基质 沉入水体中,经一定时间后,水体中大部分微型生物 种类均可群集到PFU内,达到种数平衡,通过观察和测 定该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各种参数来评价水质状况
3、其他监测法
调查树木的年轮:剖析树木的年轮,可以了解所在
地区大气污染的历史。一般,污染严重或气候条件恶劣 年份树木的年轮较窄,木质比重小 还有生产力测定法、指示植物中污染物质含量测定 法等
二、利用动物监测
在一个区域内,利用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特别是对污染物敏感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也
可以监测该区域空气污染状况 。
(二)发光细菌法 (三)其它方法 生产力测定: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能力、固氮能力等;
致突变和致癌物质的检测方法有:微核测定、艾姆斯
(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等。
四、细菌学检验法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以检验细菌总数,特别是检验作为粪 便污染的指示细菌,如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粪链球 菌、肠道病毒等,来间接判断水的卫生学质量 1、水样采集 采集细菌学检验用水样,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 行;防止在运输过程中被污染,并应迅速进行检验。一般 从采样到检验不宜超过2小时;在10℃以下冷藏保存不得超 过6小时 采集江、河、湖、库等水样,可将采样瓶沉入水面下 10—15cm处,瓶口朝水流上游方向,使水样灌入瓶内。需 要采集一定深度的水样时,用采水器采集。采集自来水样, 首先用酒精灯灼烧水龙头灭菌或用70%的酒精消毒,然后放 水3分钟,再采集约为采样瓶容积的80%左右的水量。
根据试验水所含毒物浓度的高低和暴露时间的长短, 毒 性试验可分为急性试验和慢性试验 毒性试验方法可分为静水式试验和流水式试验两大类 前者是把受试生物放于不流动的试验溶液中,测定 污染物的浓度与生物中毒反应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污 染物的毒性;后者把受试生物放于连续或间歇流动的试 验溶液中,测定污染物浓度与生物反应之间的关系。
2、细菌总数的测定 细菌总数是指1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 经24小时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CFU)的总数。它 是判断饮用水、水源水、地表水等污染程度的标志 3、总大肠菌群的测定 总大肠菌群是指那些能在35℃、48小时之内使乳糖 发酵产酸、产气、需氧及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的无 芽孢杆菌,以每升水样中所含有的大肠菌群的数目表示 4、其它粪便污染指示细菌的测定 粪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链球菌等
在慢性毒性试验中,常用受试鱼生产指数来测 定毒物最大容许浓度,所谓鱼生产指数,是鱼正 常生长和繁殖后代的指数 应用系数 (Application factor, 简称AF): 根据急性毒性试验求的LC50或TLM推算毒物对鱼类 安全浓度的一种常数 K (应用系数) = 毒物最大允许浓度/ 96小时 LC50
指示植物 指受到污染物的作用后能较敏感和快速地产生明显反 应的植物,可以选择草本植物、木本植物及地衣、苔 藓等 监测方法 (1)、栽培指示植物监测法 (2)、植物群落监测法 (3)、其他监测法
指示植物的作用
能综合反映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能较早的发现大气污染
能监测出不同的大气污染
三、利用微生物监测
空气不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天然环境,故没 有固定的微生物种群,它主要通过土壤尘埃、水 滴、人和动物体表的干燥脱落物、呼吸道的排泄 物等方式带入空气中。
试验特点
静水式生物试验: 适用于试液毒物成分稳定, 耗氧量低的污水或毒物 流水式生物试验:适用于慢性毒性试验,可以 保证试液浓度,防止试验生物代谢产物的蓄积, 保证试液有较高的溶解氧 急性毒性试验:在24~96h内即能显示被测物对 试验生物的致死或其他有害效应的测试 慢性毒性试验:测定低浓度毒物对试验生物全 活动周期的影响试验。常以存活,生长,产卵和 孵化率等为指标
三、 生物测试法
一、水生生物毒性试验 利用生物受到污染物质危害或毒害后所产生的反应或 生理机能的变化,来评价水体污染状况,确定毒物安全浓 度的方法称为生物测试法
进行水生生物毒性试验可用鱼类、藻类等,其中以鱼 类毒性试验应用较广泛。鱼类对水环境的变化反应十分灵 敏,当水体中的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或强度时就会引起一 系列的中毒反应。
常用生物监测手段
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手段:① 利用指示生物进行环境监 测;② 利用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监测水污染;③ 水 污染的生物测试,通过生物生理机能变化来测试水质污 染状况 大气污染的生物监测手段: ① 利用指示植物监测大 气污染; ② 测定植物污染物的含量,估测大气污染状 况; ③ 观测植物的生理生化反应,对大气污染的长期 效应做出判断 土壤 较少
2、植物群落监测法: 调查现场植物群落中各种植物受害症状和程度, 估测大气污染情况。 表6-5 排放SO2的某些化工厂附近植物群落受害情况
调查地衣和苔藓法:通过调查树干上的地衣和苔藓的 种类与数量,便可估计大气污染程度。在工业城市,通常距 市中心越近,地衣的种类越少,重污染区内一般仅有少数壳 状地衣分布,随着污染程度的减轻,便出现枝状地衣;在轻 污染地区,叶状地衣数量最多。
表6-1河、湖、库淡水生物监测项目及频率
二、生物群落监测方法
未受污染的环境水体中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水生生物, 这是长期自然发展的结果,也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 平衡的标志。当水体受到污染后,水生生物的群落 结构和个体数量就会发生变化,使自然生态平衡系 统被破坏,最终结果是敏感生物消亡,抗性生物旺 盛生长,群落结构单一,这是生物群落监测法的理 论依据。
一、水污染指示生物
生物群落中生活着各种水生生物,如浮游生物、着生
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细菌等。由于它们的群落结构、 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能反映水质状况,故称之为指示生物。
水污染指示生物是指能对水体中污染物产生各种定性、定量 反应的生物,如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微 生物等 浮游生物是指悬浮在水体中的生物,可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 植物两大类,它们多数个体小,游泳能力弱或完全没有游泳 能力,过着随波逐流的生活 着生生物(即周丛生物)是指附着于长期浸没水中的各种基 质(植物、动物、石头、人工)表面上的有机体群落 底栖动物是栖息在水体底部淤泥内、石块或砾石表面及其间 隙中,以及附着在水生植物之间的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 物,其体长超过2mm,亦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 在清洁的河流、湖泊、池塘中,有机质含量少,微生物也很 少,但受到有机物污染后,微生物数量大量增加,所以水体 中含微生物的多少可以反映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的程度
4、硅藻生物指数 用作计算生物指数的生物除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外,也有 用浮游藻类的,如硅藻指数: 2A+B-2C 硅藻指数= X100 仅在污染水域才出现 A+B-C 的藻类种类数 不耐污染藻 类的种类数 广谱性藻类的 种类数
(三)污水生物系统法
方法将受有机物污染的河流按其污染程度和 自净过程划分为几个互相连续的污染带,每一 带生存着各自独特的生物(指示生物) 根据河流的污染程度,通常将其划分为四个 污染带,即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和 寡污带。各污染带水体内存在着特有的生物种 群见表6-2(P295-296)
第二节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法是通过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在 环境中的分布,生长发育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和生态系 统的变化来研究环境污染情况,测定污染物毒性。
一、利用植物监测
一、指示植物及其受害症状
1、指示植物
2、受害症状 二、监测方法 1、栽培指示植物监测法 2、植物群落监测法
3、其他监测法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对群落的影响(敏感种消失,抗性强的保留甚至发 展) 对个体的影响 (生长减慢,发育受阻,失绿发黄和 早衰等) 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叶组织坏死,叶面出现伤斑) 对细胞和细胞器的影响 (细胞膜系统的适应性被破 坏,引起水份和离子平衡失调) 对酶系统的影响 (影响生化反应,导致代谢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