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Internet》说课稿
第五课第2课时访问因特网
2、授课班级:95-1024、课型:新授课5、赛课科目:信息技术第五课访问因特网教学内容在所在单元的描述: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用户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
因特网的学习是本单元重点。
学习目标:(1)理解记忆电子邮件的概念及电子邮箱的组成、格式及协议。
(2)了解论坛、远程登录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记忆电子邮件的概念及电子邮箱的组成、格式及协议。
教学难点:远程登录教学过程:一、侯课教师:站立在教室前门口,组织学生迅速进班并且快速静下来,做好上课前的四项准备。
小组长负责检查落实,完毕后报告老师。
学生:1、入室即静,入座即学,坐姿端正,精神抖擞。
2、准备打开书第五课、打开练习本、准备好双色笔,笔尖向外。
3、认真看第五课的P44-46,随时准备大声、规范的回答问题。
1、看本节课知识结构图,背记知识结构图。
二、导入板题:师: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网络知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学习关于网络的第五课访问因特网(同步板题)。
三、出示目标:(见多媒体)同上四、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44页-46页的内容,根据思考题边看边思考,在通读课本的基础上,用黑、蓝笔色划出答案要点,抓住关键词快速理解记忆,不明白的地方用红笔作出标记,8分钟后指名学生口头检测,比比看哪位同学回答得最准确流利!教师:看懂自学指导的同学,好,放下手,自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4分钟通读课本。
第二部分,4分钟完成检测题。
检测题:1、电子邮件的作用是什么?电子邮箱地址的组成,其格式是什么?电子邮件要遵循的协议分别有什么?2、论坛是作用是什么?3、远程登录的作用是什么?五、先学学生根据自学指导看书。
首先,老师站在讲台上进行目光巡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自学状态,确保每一个学生专心自学,然后,进行行间巡视,了解学情:(1)看书的进度(2)思考题的完成情况及存在的倾向性问题。
(3)在巡视中注意纠正学生错误行为,书写的不良习惯,并观察学生的自学效果,自学状态,做到心中有数,为后教做准备。
《访问网站》说课稿
《访问网站》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面试小学信息技术第**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访问网站》)(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第说课。
《访问网站》选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1单元的第1课。
本节课属于技能课的范畴,主要介绍来在使用IE浏览器访问网站的方法。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网址的组成部分,这为本节课第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的提高我的教学效果,我将学生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我所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求知欲强,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他们已经掌握了打开IE浏览器的方法,但访问网站的能力有待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有待增强,这些都将是我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技的影响,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掌握IE浏览器访问网页的一般方法,了解首页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访问具体网页的实际操作,学会访问网页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浏览网页内容,体会计算机强大的处理数据的能力,激发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操作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IE浏览器访问网页的一般方法,了解首页的概念,教学难点是能够熟练运用IE浏览器访问网页。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根据本课的特点,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采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环节,所以,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著名的教育家涟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住学生”,在上课之前,我会先和学生分享在动物园拍的照片,并问学生有没有去过动物园,有没有办法帮助没去过动物园的同学看一些动物的照片,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
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访问因特网》教案
3.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够采取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如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保护个人信息、识别网络诈骗等。他们能够意识到网络安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能够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教育和宣传。
4.提升信息交流和共享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因特网平台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共享信息。他们能够利用电子邮件、社交媒体、论坛等工具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能够分享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源。
5.激发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通过因特网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并能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他们能够通过因特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能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学生能够意识到因特网对于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并能够积极利用因特网进行自我提升和发展。
在课堂上,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需要更多的教育和引导。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并能够积极参与网络安全教育和宣传。
板书设计
2.基本概念
3.网络结构
4.搜索技巧
5.安全意识
6.交流共享
7.创新学习
8.课后练习
课堂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因特网的实际应用或作用。
3.因特网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因特网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因特网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因特网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因特网解决实际问题。
《用IE浏览器浏览信息》说课稿
《用IE浏览网页》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用IE浏览网页》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单元第一节课题。
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学过简单的知识,开没有开始真正接触过网络,从这个课开始学生要接触网络,在网络世界不断探索。
2.《用IE浏览网页》是实践的课程,安排1个课时。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了解因特网和IE浏览器;(2)学会IE浏览器的基本界面及操作;(3)通过网页中设置的“超链接”,可以浏览相应的网页过程与方法1.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真实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
2.培养探究意识、创新精神、竞争意识。
、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正确的使用浏览器;三、教学方法1.演示法:在计算机教室让学生观看教师操作;2.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讨论;3.任务驱动法:教师安排任务,学生独立完成三、教学过程1. 引入( 3-5分钟)讲课之前简单的介绍一下本教科书所学的内容,并针对本学期提出要求。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动画片,通过展示《迪士尼中国网站》首页,激发学生兴趣,引入到本节课知识。
2. 受新课(20-30分钟)在讲授本节课的过程中,突出教材的重点,分析教材的难点。
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
这样可以是抽象的内容具体化。
3.课堂小结(5-10分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大概理顺学生的思路。
联系生活,进行总结。
四、说课小结1.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适当课外延生,丰富学生的学习。
2.教学策略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不枯燥。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并扩充知识。
甘肃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浏览网上信息》说课稿
甘肃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浏览网上信息》说课稿一、说教材《浏览网上信息》是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的网页浏览技能,并培养学生安全、有效地获取网上信息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使用浏览器打开网页、输入网址进行搜索,并初步学会筛选和评估所获取的信息。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将学会使用浏览器进行网页浏览,掌握基本的搜索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网上信息的查找与获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搜索技巧以及信息的筛选与评估。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安全、有效地浏览网上信息,避免不良信息的干扰。
四、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四年级学生已初步体验了互联网的便利,但主要局限于手机端的简单应用。
他们对电脑浏览网页的操作相对陌生,缺乏正确使用浏览器的经验和有效浏览网站的意识。
同时,学生们也缺乏收藏常用网站的习惯,对如何整理和管理网络资源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网站浏览方法,并培养他们有效收集和整理网络资源的能力。
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进步。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网页浏览的实际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教学准备】1.教室配备联网的电脑,每位学生一台。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互联网概念介绍、浏览器使用方法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学习网上信息浏览的兴趣。
(2)展示互联网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互联网的魅力。
2.认识互联网与浏览器(1)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介绍互联网如何连接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实现信息的共享。
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五课访问因特网——睁开慧眼看网络(网络安全教育)
为了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本节课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网络用户和网络犯罪分子,通过模拟真实场景,提高他们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认识。
-实验: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如何设置密码、使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等,增强他们的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游戏:设计一款网络安全知识问答游戏,以竞赛形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此外,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网络安全问题,对网络安全有初步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他们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来获取知识。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喜欢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社交工程:提高警惕,不轻信他人,不随意下载未知文件。
-数据泄露:使用强密码,定期更改密码,使用加密工具保护数据。
3.网络社交安全及隐私保护
-保护个人隐私:不要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过多个人信息,设置隐私保护。
-网络欺凌和骚扰:及时举报和制止,寻求帮助,保护自己的权益。
-网络交友:谨慎选择网络朋友,不要与陌生人见面,保持安全意识。
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五课访问因特网——睁开慧眼看网络(网络安全教育)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冀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五课《访问因特网——睁开慧眼看网络》,旨在通过对网络安全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安全识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访问因特网ppt课件初中信息技术冀教版七年级
方法:右击网页中的图片,选择快捷菜单中的“图片另存为”, 将图片保存到计算机。
初中信息技术苏科课标版七年级全一 册课件 内蒙古 鄂尔多 斯东胜 区正东 中学八 年级数 学上册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3单 元秦汉 时期统 一多民 族国家 的建立 和巩固 复习课 件新人 教版整 理版清 华机械 工程操 纵基础 课件
说明:关键词搜索:是根据给出的关键词来查询网站及相关资
料的方法。关键词的输入很重要,可以是单个关键词,也可以 是多个关键词,当输入的关键词是多个时,空格(或)、+(和 )、-(不包括)都有不同的意义,推荐两个常用搜索引擎:百 度、谷歌
分类搜索:是按照信息所属的类别逐层查找的方法。常用的分 类搜索网站有新浪、网易、雅虎、搜狐等门户网站。
网页
超链接 ——网页的重要特征
初中信息技术苏科课标版七年级全一 册课件 内蒙古 鄂尔多 斯东胜 区正东 中学八 年级数 学上册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3单 元秦汉 时期统 一多民 族国家 的建立 和巩固 复习课 件新人 教版整 理版清 华机械 工程操 纵基础 课件
任务:以“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 为关键词搜索你感 兴趣的相关内容。
在因特网上浏 览信息需要通 过浏览器来实 现,浏览器种 类很多,常用 的有 WINDOWS自 带的Internet Explorer、腾讯 TT、遨游、 360浏览器等。
浏览器
初中信息技术苏科课标版七年级全一 册课件 内蒙古 鄂尔多 斯东胜 区正东 中学八 年级数 学上册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3单 元秦汉 时期统 一多民 族国家 的建立 和巩固 复习课 件新人 教版整 理版清 华机械 工程操 纵基础 课件
Internet教案
Internet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培养学生掌握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浏览器操作、搜索引擎使用、电子邮件收发等。
3.培养学生具备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
二、教学内容1.Internet的基本概念(1)定义: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众多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
(2)发展历程:从美国的ARPANET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现在的Internet。
(3)特点:跨地域、跨领域、开放性、自由性。
2.Internet的应用领域(1)信息检索:通过搜索引擎获取各类信息。
(2)电子实现全球范围内的邮件传输。
(3)社交网络:如、微博、Facebook等,用于人际交往和信息分享。
(4)在线教育:如慕课、网络课程等,提供便捷的学习途径。
(5)电子商务:如淘宝、京东等,实现线上购物。
3.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1)浏览器操作:学会使用浏览器访问网页、收藏网页、设置主页等。
(2)搜索引擎使用:掌握关键词搜索、高级搜索等技巧。
(3)电子邮件收发:学会注册、发送邮件、接收邮件、管理等。
4.网络安全知识(1)网络安全意识: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泄露账号密码。
(2)防范措施: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不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和。
三、教学安排1.第一课时: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第二课时:Internet的应用领域和基本使用方法。
3.第三课时:网络安全知识和防范措施。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等。
2.演示法:展示浏览器操作、搜索引擎使用、电子邮件收发等实际操作。
3.讨论法:针对网络安全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安全意识。
五、教学评价1.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Internet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基本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大全《INTERNET》说课稿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大全《INTERNET》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XX中心学校的XXX,随州是古乐编钟之乡、炎帝神农故里,今天能代表XXXX来参加说课比赛,我很荣幸。
我说课的题目是《INTERNET》,其内容包括四部分: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国际互联网,是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鄂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信息技术》第一册中的第八,九两课演化而来的。
2、三维目标:A、知识目标:我设计这课的意图是:让学生明白INTERNET的基本知识,消除网络在学生心中的神秘感.B、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辩证看待网络的能力。
c、情感目标:1、通过对上ccIE的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的上进心。
2、通过《焦点访谈》的播放,让学生远离网吧,远离网络游戏。
3、重难点:1、重点: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难点:网络的连接图和带宽的概念。
二、说教法1、培养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讨论INTERNET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北京到台湾的路由有几种,有老师讲述,有多媒体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2、以现场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说学法1、结合实际,精细地讲解。
当讲到TcP/IP,把其比做交通规则。
INTERNET就像是道路,数据就像是车辆。
2、合理引导学生。
3、适时变换教学方式。
以学生讨论,老师讲解,学生四、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四部分进行:A、引入(3分钟)1、以跨国公司的网络拓朴图为引子,让学生写出由北京到台湾有几种方法,来引出今天的课题:INTERNET。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基本知识讲解。
(15分钟)2、引出INTETNET的概念、然后讲到他的起源,发展。
把INETNET 比作公路,车辆比作数据,那么数据是怎么传输的呢,比作像交通规则一样的TcP/IP协议。
3、通过展示一组数据分析比较,说明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
第五课 访问因特网
第五课访问因特网【教材分析】本课是冀教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五课教材在本课设置了以下栏目:浏览信息、搜索信息、下载信息、电子邮件、论坛、远程登录的相关知识,目标是想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网络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系统的了解网络的应用。
由于本课容量较大,因此分两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侧重网络信息的浏览、下载。
第二课时侧重电子邮件的申请。
【学生分析】学生对上网的兴趣是很浓厚的,但在实际操作时水平差异较大。
【设计理念】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采取任务驱动法,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网址的含义;2.学会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搜索信息、下载信息3.了解电子邮箱的特点,能够申请电子邮箱,能够收发电子邮件;4、了解网络信息安全以及计算机病毒方面的知识等(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对感兴趣问题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在快乐中大胆实践,反复尝试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学生自我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激励,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2、下载信息3、申请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教学难点】1、查找到的信息的下载与保存2、用附件发送信件【课时】2课时【课型】新授【教法】讲解法、任务驱动法【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提问:“同学们,北京2008年奥运会带给国人很多惊喜和感动,同时也有一些遗憾。
其中让国人最感慨的莫过于刘翔的退赛。
因为刘翔是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当时可以说是举国欢庆,因为他改写了黑人在田径110米栏上的垄断历史。
请问同学们有谁知道在刘翔之前的110米栏奥运冠军都有谁?”下面我们就到网上去寻找答案。
二、新授(一)浏览信息(了解)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需要通过浏览器。
浏览器有很多种,比较常用的就是WINDOWS自带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也就是IE浏览器。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7课《浏览网上信息》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7课《浏览网上信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浏览网上信息》这一课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浏览技能,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合作学习,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浏览网上信息的基本技能,包括了解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在浏览器中打开和关闭网页、能够使用搜索引擎查找需要的信息、理解网页链接的作用和点击方法,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网络浏览的基本概念,认识浏览器的界面及其主要功能。
(2)学生能够掌握使用浏览器进行网上信息浏览的基本方法,包括输入网址、打开网页、使用标签页等。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熟悉浏览器的基本操作,并能在浏览过程中运用搜索技巧查找所需信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信息筛选和整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和网络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引导学生正确、健康地使用网络资源,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浏览器的界面组成及基本操作方法。
■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查找的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筛选和整理网上信息。
-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和信息素养。
【教学准备】1.硬件准备:每位学生配备一台可上网的电脑。
2.软件准备:安装常用浏览器,如谷歌浏览器、火狐浏览器等。
3.素材准备:准备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网址,供学生实践操作使用。
四、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网络资源和信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网络世界的魅力。
2.了解学生上网经验:提问学生平时如何上网获取信息,了解他们的上网方式和习惯,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沪教版)信息技术说课稿通过校园网访问因特网
通过校园网访问因特网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通过校园网访问因特网》,本节内容选择沪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节课内容是学生熟悉的访问因特网,对于上网,主要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学生完全可以在机房上机操作亲历体验,但是本节课的知识点:网络服务器、域名系统、B/S和C/S 模式,又是学生要用到,却知之甚少的事物,在教学中如何穿插解释好,是本课的主要问题。
根据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因特网的接入方式,理解域名的概念,解析过程,能辨别B/S和C/S模式结构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升上网探索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思考和分析在现实生活中计算机网络的使用效率和改进方法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1、重点:对网络服务器、域名系统、B/S和C/S架构概念的解释2、难点在于:对B/S结构,C/S结构的理解和域名解析的基本过程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使用:1、直观教学法来讲明知识要点2、任务驱动法来呈现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在学法上,学生对于上网兴趣浓厚,但是对于输入网址的原因,输入后计算机的内部运行并不知晓,所以学生应该带着探究的精神去了解本课内容三、说教学过程结合以上教法,我将把课堂内容分割为小任务的形式进行教学,借助访问因特网的形式,以理解域名系统,B/S、C/S架构为主线贯穿教学1、任务一:了解计算机教室中的计算机访问因特网的方式1、回顾上节所学的IP地址有关知识,在互联网世界,IP地址就如身份证,是表明各个主机的重要标示,但是,IP地址是一连串的数字,犹如身份证号码,实际情况中,较难记忆使用,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带着疑问,上机操作2、在网址栏中分别输入百度网址和百度的IP地址,注意让学生观察“回车”后的结果,老师引导解释刚才的疑问3、进一步延伸到书本中,解释从输入百度网址到百度页面传回浏览器之间,计算机内部运行的机制,即域名系统解析的过程4、简要介绍接入因特网的两种方式:通过网关、通过使用HTTP代理服务器目的:通过学生实际的操作,铺垫出域名系统、网络服务器知识点,方便学生理解2、了解学校的网站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情况首先、输入学校官网地址,或者其他校园网络资源的地址,带领学生浏览校园网的建设情况,让学生提出对校园网建设的建议,拓展学生上网浏览的能力其次、给学生演示使用IP地址访问校园网,通过这一真实事例,再一次给学生展示域名解析的作用,深化知识印象3、体验B/S和C/S模式首先、打开微软自带的桌面邮箱软件Outlook,同时在浏览器中打开163邮箱,让学生自主总结,两者的区别其次、引导学生理解桌面端、浏览器端的概念,进一步延伸到书本中B/S和C/S模式的概念,应用目的:两种模式,如果从字面上,难以理解,但是通过对两者典型应用软件的展示,更能让学生理解,辨别。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7课《浏览网上信息》说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7课《浏览网上信息》说课稿一、说教材《浏览网上信息》这一课是小学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第七课内容。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计算机和网络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学习如何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和获取网上信息。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查询信息的基本方法,为后续的网络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浏览器的启动和关闭方法。
•学生能够了解浏览器窗口的基本组成,如地址栏、工具栏、选项卡等。
•学生能够学会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并在网站中查询所需信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使用浏览器浏览网上信息的过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操作、交流等方式,掌握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激发学生探索网络世界的兴趣,提高他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浏览器的启动、关闭及窗口的基本组成。
-学会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和查询信息。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浏览器的各项功能,特别是在查询信息时的操作技巧。
四、说学情四年级学生经过前面知识点学习,已初步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对上网充满好奇与兴趣。
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于如何安全、有效地浏览网上信息还存在较大认知空白。
同时,由于地域和家庭背景的差异,学生的上网经验参差不齐,这将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普及,同时结合实例加强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观念,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采用任务驱动法,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浏览器的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第四单元第11课一、《访问网站》教案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在知识层面,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他们可能会使用一些简单的网络应用,如搜索、浏览网页等,但对于网络浏览器的使用方法、网页的保存与打印、网页元素的识别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
在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计算机的能力,但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较弱,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提高。同时,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
-链接:点击后可以跳转到其他网页或网页内部的其他部分。
-表单:用于输入信息的区域,如搜索框、登录框等。
5.安全上网注意事项:
-不随意点击未知链接:避免访问可疑的网站或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在不安全的网站上输入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等。
-使用安全的网站:选择信誉良好的网站进行浏览和购物。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浏览器功能挑战”活动,体验浏览器功能的应用。
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浏览器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浏览器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刷新页面:点击浏览器的刷新按钮或按键盘上的F5键。
2.浏览器的常用功能:
-地址栏:输入网址或搜索关键词的地方。
-搜索框:用于在搜索引擎中搜索信息。
-收藏夹:保存常用网站的链接,方便快速访问。
访问因特网教学设计
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
学生习惯于教师灌输的学习方式,开始时不太适应,教师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注意引导诱发。对于典型同学要表扬。
教学难点:
1、查找到的信息的下载与保存
2、用附件发送信件
教学流程示意
课堂引入——自主探究——知识探究——实践与探索——知识链接与总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整体活动任务,收集“嫦娥一号”奔月的有关信息。
2、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欲望,如嫦娥一号经过几次变轨才奔向月球?嫦娥一号何时传回第一幅月图?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访问因特网》冀教版七年级第五课
作者及工作单位
王秀丽唐山市第十七中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应用全新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综合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应用的实践活动,为信息技术教学营造“宽松、主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创造性、灵活性,使学习变成一种新景象:不再是“苦读圣贤书”,而是“学无止境,其乐无穷”。突破以往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的做法,抛开所谓的“信息技术知识”对学生的束缚!把信息技术视为学生快乐和创造的工具、材料和环境。
学生回答
学生进行尝试、探索、合作学习
总结汇报学习成果(如何操作)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7课《浏览网上信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7课《浏览网上信息》教案一、教材分析《浏览网上信息》这一课在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的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涵盖了网络浏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内容既丰富又实用,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材首先会介绍浏览器的概念和作用,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启动浏览器。
这部分内容旨在让学生对浏览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着,教材会详细讲解如何输入网址并浏览网页。
包括如何正确输入网址、如何识别有效的网址、如何浏览网页中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掌握网络浏览技能的关键。
为了方便学生日后快速访问常用的网页,教材还会介绍如何收藏网页以及如何使用书签。
本课教学皆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网络浏览技能,包括如何启动浏览器、输入网址、浏览网页内容等。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用途。
(2)学生能够了解浏览器的功能,并学会启动和关闭浏览器。
(3)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上网浏览操作方法,如输入网址、浏览网页、使用超链接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模仿、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浏览网上信息的乐趣,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2)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道德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4.教学重点:(1)浏览器的启动、关闭和窗口界面认识。
(2)网址的输入和网页的浏览。
5.教学难点:(1)学生对浏览器界面各部分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2)学生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超链接进行信息浏览。
【教学准备】1.硬件设备:计算机教室,确保每台计算机都能正常上网。
2.软件资源:安装好浏览器的计算机,确保浏览器版本适合学生使用。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适合学生浏览的网址,如科普网站、儿童故事网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遨游因特网》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遨游因特网》
年级:五年级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省编教材小学信息技术下册《遨游因特网》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第一课中Internet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链接等操作的基础上而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是教会学生在Internet上信息搜索的方法,处理信息的能力。
考虑到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出一个感兴趣的任务“做个小导游,介绍九寨沟”,提高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出如何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
以查找“九寨沟有哪些特色”为任务明线,搜索的技巧与方法为暗线,两条线路同时进行。
通过任务的完成,来驱动搜索方法的学习,驱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上贯穿着基于Internet的资源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原则,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在网上搜索“九寨沟”的有关信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内学生各有分工,合作查找所需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有用的信息。
使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同时也扩展了他们的社会知识,培养了他们信息素养、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
2、学生状况分析学生学习成绩可能有差距,天才学生和一般学生及后进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不同会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
3、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在Internet上搜索信息的意义,了解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2)、掌握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的方法和保存网页信息的简单操作,培养学生信息的检索、搜集、筛选、整理、加工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的综合素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学生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通过小组
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利用Internet 查询、收集信息的习惯;用关键词检索信息的方法;将收集到的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2、协作学习法
3、分层教学法
4、赏识教育法
三、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以此来实现让课堂活动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的目的。
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
本课尝试引导学生置身于网络这一开放的信息化资源环境中,通过亲身体验,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整理、创造性地加工信息,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升学生探索能力。
1、任务一——搜索信息的方法(1)任务启动:兴趣是学生积极求知的诱因,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时,自然便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结合学生在语文课本中学过的《九寨沟》一课,书中介绍的九寨沟是一个人间仙境,非常得美!如果老师现在想更多地了解一下九寨沟,你有什么办法吗?怎样才能在包罗万象的信息海洋里快速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呢?随即引出“搜索引擎”。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探求的氛围之中。
(2)操作指导:在网上查询信息也需要一个工具—搜索引擎,但是在我们自己的计算机中是没有的,他一般在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中才有,比如有名的网站:搜狐、雅虎、新浪等,那么同学们可以跟我来看一看。
打开两个搜索窗口,让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异同点?一个是IE浏览器自带的搜索窗口,一个是大型门户网站上(如搜狐)的搜索窗口。
搜索引擎常用的查询方法有两种:关键字检索服务和分类检索服务。
教师解说以上两检索的区别:目录检索适用于按主题(某一类别)查
找信息,而关键字检索适用于按只言片语查找的信息。
教师演示操作过程。
(3)学生操作: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可自主交互的网络课件平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有搜索引擎的网站,如搜狐:;中文雅虎:; 新浪:; 等一些相关网站;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网上搜索信息的方法,如分类检索、关键词搜索。
还可以请同学们进入搜狐网站首页,看一看,想想如何在这里搜索信息(他们可以通过网站上的搜索帮助,了解搜索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自学与信息获取能力。
)(4)信息反馈:学生就进入具体的操作过程,在实践与体验中,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与网络工具,在大量的信息源中选择有效方式获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会对资料的检索与分类。
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类检索的区别之处,个别学生操作演示给大家看,他是用什么方法,如何来查找信息的;信息搜索记录有几条,查找到了哪些九寨沟的资料等等。
(5)归纳总结:网上的资料浩如烟海,纷繁复杂,我们只有通过关键词搜索、分类查询的方法,才能很快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素材。
大家通过访问不同的网站,都能发现有自己需要查找的内容,那么想把它为自己所用,又该怎么办呢?
2、任务二—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1)任务启动:把网上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加工,把自己需要的内容保存到下表。
(2)操作指导:学生在保存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时,可以将鼠标移到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上单击右键,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再打开word新建一个文档,将光标定位到新文档中,通过“粘贴”命令,被选中的文字或图片就被复制到word文档中去,再保存word文档。
教师操作演示。
(3)学生操作: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每一步的演示并聆听老师的讲解。
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去尝试新的创作,同时上课环境是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下,这样就使得学生除了获得老师提供的信息资源外还可获取大量新的信息,通过整理加工形成自己所需的信息。
(4)信息反馈:学生将搜集到的各类信息填入老师布置的表格中,形式一份调查报告,以小组合作汇报或展开答辩会等形式。
展示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语言组织能力,这也是与语文学科知识的结合,通过交流,分享成果,拓展了思路,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
(5)归纳总结: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学生在展示作品时,教师多给学生扬长性地评价,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本课是对任务驱动和基于Internet资源型学习的信息技术课的一次尝试,教师由学科专家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学习的主要资源不再是课本而是Internet这一拥有相对无限信息的资源,学生更注重问题,强调学生发现信息的过程。
由于学习是由学生的计算机及网络运用能力控制的,因此我在这一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信息资源的特点,指引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最直接相关的信息上,以最快的速度,查找最准确的信息。
3、分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一方面我在提供的课件中的辅导区里明确分类,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调控过程中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让学生都能完成任务。
因为本节课的特点是一节综合实践课,基本知识学生已经在前一课学习过,因此本节课,教师讲解少,主要任务是适时适当对学生加以组织调控,所以我留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让他们去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4、评价总结,再次深入展开,周而复始最后用1-2分钟的时间简单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内容,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提升。
并对学生在网络中产生的新问题到下一课再次展开研究,让研究再次深入,从而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做到研究不止追求可持续发展。
总之,我的侧重点在于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对各学科知识的整合,协调学生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