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及对策
最新-旅游管理之校企合作研讨 精品
旅游管理之校企合作研讨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1校企合作能有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责任、爱岗和服务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业无尊卑高低贵贱之分,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2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讲,其最迫切需要的是有某种职业能力的、有专长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校企合作能促使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规格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使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培训和劳动成本,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1政府相关政策的缺失在中国这样一个以政府改革和发展为主导的国家,国家的法律、政策的支持将会成为推动我国企业界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强大动力。
从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国家尚未出台校企长效合作的激励机制、尚未出台约束校企双方权利和义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设置专门负责和管理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
因此,制度层面的制约是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展开的关键因素。
2企业参与程度低由于缺乏政策上的倾斜和有力保护,企业毫无安全感可言。
校企合作中,企业普遍认为校企合作只对学校和学生有利,而企业却无利可图。
比如强化了学生的操作技能,为学校提供了实习基地,培养了双师型教师,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等;而对企业来说,只不过暂时缓解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尽管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最终还是未能解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问题。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校企合作对他们而言采取的仅是被动接受且给学校提供的资助,亦都停留在提供实习基地、员工上岗前的粗略培训、以体力劳动为主的重复性工作岗位等方面。
3学校在观念和管理上存在偏差首先,校方认为校企合作是企业的神圣职责,企业应将产学结合教育作为自己的义务和使命。
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的任何行为都以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回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院系未能从学生的实际技能需求和身心发展考虑,往往只是根据教学任务把学生推向旅游企业,而不管酒店企业的等级和设备设施条件如何。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深度合作的问题及思考
2602014年12月下半月刊现代教育管理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可见,深化校企合作,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条根本之路,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高职教育中实践性较强的一个专业,要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大量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走校企合作之路不失为最佳 选择。
一、校企深度合作的内涵校企合作是教育机构与相关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的各项合作活动,其目的是培养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校企深度合作是相对于校企浅层合作而言的,主要是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是“结果”的合作,更是“过程”的合作,校企之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
这种校企深度合作拓宽了校企合作面,使双方接触点增多,相互依赖性增强,合作程度自然加深。
其基本内涵是产学结合、双向参与,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指作为人才需求一方的企业与高职院校在合作协商的基础上,高职院校按照企业所需人才的数量、知识、业务技能等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向企业提供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源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学校与企业按市场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订单用人单位实习、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目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比较常见的一种校企合作模式。
(二)校企互动式教育模式校企互动模式是指校企双方通过积极互动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模式。
企业积极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学生的培养过程当中,不仅为学校提供实习场地,进行实习指导,还与学校进行教学领域的合作。
教师可以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理论的提升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理论水平。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问题分析1. 校企合作模式不够灵活在一些职业院校中,校企合作模式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内容和方式较为单一,缺乏创新,不能及时的满足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变化。
2. 职业院校师资力量不足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影响了校企合作的质量。
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背景直接影响着校企合作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3. 企业参与度不高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对学校的支持和合作意愿。
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企业积极参与进来,才能实现校企合作的良好运行。
4. 学生实践环节不足一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环节不足,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
这就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和发展。
二、对策建议要加强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学校和企业双方应当加强沟通,灵活地调整合作内容和方式,及时满足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变化。
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企业则应当提供行业实际情况,主动积极地与学校合作。
职业院校应当在招聘教师时注重其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开展进入企业实践岗教师制度,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实践教师队伍。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其行业背景。
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合作,积极主动地寻找合作机会,推动企业的参与。
学校和企业之间要加强沟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企业对校企合作的信心和支持度。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学校期间获得充分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培训。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实际运行中也会存在不少问题。
学校和企业双方要加强沟通,灵活地调整合作模式,共同努力推动校企合作良性运行,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做出贡献。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研究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研究引言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培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
本文旨在研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校企合作的现状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合作关系,旨在通过共同开展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校企合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习招聘合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经常与旅游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旅游企业可以提供实践环境和实战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管理理论,培养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专业课程合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需要与旅游企业的需求相匹配。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校可以了解行业最新趋势和发展需求,更新课程内容,保证教学的实效性和适应性。
项目研究合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与旅游企业合作开展研究项目,深入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这种合作不仅有利于高校的科研能力提升,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建议。
校企合作的优势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有以下几个优势:实践能力提升通过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实战机会,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这种实践经验对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专业课程更新旅游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可以帮助高校了解行业的最新需求,为课程的更新提供依据。
管理理论与实践结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
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管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使他们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实效。
双方互利共赢高校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
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培养和选拔人才;而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增加就业竞争力。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应用对策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组成体系中,实训实习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打下职业基础,促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岗位,发挥自身的专业价值。
校企合作则是开展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保证,因此,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校企合作,开展研究很有必要。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应用问题首先,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在进行合作期间,较形式主义。
在合作的过程中,有些旅游企业只是简单地为学生准备一些实习的岗位,而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所形成的状态、所产生的问题不闻不问,导致学生的实习活动毫无目标,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其次,部分高职院校在选择合作旅游企业时,并没有对旅游企业的行业信誉度以及运营资历进行调查。
当学生进入旅游企业后,会发现企业所安排的实践项目对于自身的发展来说,并不能够形成有效影响。
但由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限制,学生又不能随时离开,这不仅会耽误学生的实习发展,同时,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职业热情。
再次,校企合作有待于进一步加深。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校企双方的合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合作内容、合作范围、合作深度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旅游管理专业除了在校学习,也需要到企业中深入学习,但目前的校企合作状态下,学生在企业中并不能学到真正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第一步,但目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盈利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旅游企业对来实习的高职学生没有进行统一、全面的职业规划,校企合作的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深,校企合作的内容与范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对策(一)完善校企合作教学机制总体来说,校企合作属于一种双赢性质的教育工作。
在该项工作开展期间,不仅学校方面能够从中获取一定的收益,对于合作企业来说,也会形成一定的积极影响。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及对策
能力 的需 求 。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类型的专业 , 高职学生毕业后 更多的在旅行社 、 酒店等行业从事工作 , 这些行业对学生 有一些基本要求 : ( 1 ) 身心健康 : 而就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 学生体检状况的调查 , 每个班都有个别由于身体原因不适 合做服务行业的同学。 ( 2 ) 注重形象 : 旅行社及酒店等行业
同学无法满足企业对服务形象的要求 。 ( 3 ) 知识和技能 : 专 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生将近五年在学校期间的学 习, 基本
对校企合作不太关 注, 往往学校 比较主动 , 大多数旅游企 业只是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 ,为教师提供实践场所。 只有部分企业愿意派企业员工作为兼职教师 为学生授课 或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另外 , 只有少数企业愿意与学 校教师合作开发实训教材 、 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 、 为学生 提供奖学金等 , 可以说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经深 度访谈 了解到, 企业人士认为与学校合作不能给企业带来 多少效益 , 企业付出多 、 收益少。 比如学校与旅游景 区谈合 作, 景 区方面认为只是单方面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 , 学校 不能为景区做什么。 旅游企业一般只在旅游旺季用工紧张 时, 才会希望学校派学生参与实习 , 但往往会与学校 的教 学计划冲突 , 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措施和途径 ( 一) 开展市场调研 , 把握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要加强专业与产业 、 企业 、 岗位的对接 , 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 加强教学过程与生 产过程 的对接 ,加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 的对接 , 加 强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 , 这已经是职业教育界 的共 识。 这五个对接中专业与产业 、 企业 、 岗位的对接是前提和 基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了实现对接, 必须搞好市场调 研, 做到知己知彼 , 把握旅游企业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
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困境与政策建议
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困境与政策建议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类专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贫困地区的高职院校在开设旅游类专业时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特别是在与企业合作方面。
本文将从贫困地区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困境,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两方面展开讨论。
贫困地区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困境在贫困地区,由于地理和经济条件的限制,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类专业的条件相对较差。
其主要困境包括:1. 专业设置不合理:部分贫困地区的高职院校往往缺乏市场调研和专业需求的分析,导致开设的旅游类专业与市场需求脱离,学生就业压力大。
2. 师资力量不足:在贫困地区,高水平的旅游专业师资相对匮乏,高职院校缺乏具有实际旅游从业经验的教师,难以提供学生实践操作和实习实训的机会。
3. 就业渠道狭窄:贫困地区的高职院校往往难以与旅游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学生就业渠道有限,难以实现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1. 增加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可以加大对贫困地区高职院校开设旅游类专业的支持力度,包括财政资金支持、专业建设与改革支持等方面,为高职院校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2. 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政府可以引导旅游企业和贫困地区的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共同打造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 鼓励企业参与教学实践: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鼓励旅游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机会、提供专业培训等,加强校企合作。
4. 推动教育改革:政府可以推动贫困地区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对旅游类专业的师资力量投入,并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5. 加强行业对接:政府可以通过行业组织或协会,积极引导旅游行业企业对接贫困地区的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
6.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一种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训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
校企合作意义重大,它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有效途径,是为企业提供有用、实用劳动力的渠道,有利于解决学校和企业间的人才供需矛盾,减轻学生就业压力,促进高职院校、企业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但是校企合作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1.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l.i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现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多通过顶岗实习和订单班形式进行合作,但对校企合作的意义认识不到位。
学校会定期与企业联系,主要表现为实习指导教师与企业就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很少有院校主管教学的教师与企业进行定期交流,探讨人才培养的问题,甚至个别院校在学生实习过程中没有将实习情况及时总结反馈到教学和管理中,安排学生实习实为旅游企业提供的是一定时间的廉价劳动力,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以至于多年来学校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方面几乎没有大的调整,无法根据企业需求、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在授课环芾,教师自然不能按照企业需求进行授课。
另一方面是校企合作主要在学生中进行,高职院校教师很少进人企业进行深人系统地学习,导致“双师型“教师缺乏,企业的技能型人才也鲜有进人高校课堂进行教学。
总之校企合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企业缺乏合作积极性校企合作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的积极参与,但现在很多企业在学校多次请求之后才同意参与,主荽是因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后流动率较髙,企业参与培养学生后,不能保证学生长期为本单位所有,所以他们不愿过多的投人人力、财力、物力,一些企业甚至为接受廉价劳动力而被动与学校鉴定校企合作的协议。
同时学院却非常积极,主要原因为: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目标之一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院校需要与企业进行合作,教学中保持技能的先进性?,另一方面就业难问题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与企业保持沟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瓶颈及解决途径
、
高职 院校 旅 游 管 理 专 业 校 企 合 作 的现 状及 存 在 的 问题 争 能 力 。 ( ) 掘 校企 合 作 的潜 力 二 挖 1双方共同制定详尽 的校企合作计划 , . 签署具体合作协议并 严格
随 着 我 国 旅 游 业 的 迅 猛 发展 , 设 旅 游 专 业 的 高 职 院 校 数 量 呈 急 开
共 模 式 , 是 高 职 教 育 适 应 经 济 发 展 需 要 , 质 高 效 培 养 服务 经 济 建 设 应市 场需求 的人才培养模式 ,共同制定符合企业需求 的教学计 划 , 也 高 同 为 该 专 业 的学 生 制 定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 造 专 业 品 牌 , 高 学 校 的 竞 打 提 人 才 的 良好 途 径 , 现 今 高 职 教 育不 断 发展 的必 由之 路 。 是
“ 只想 吃 桃 , 想 栽 树 ” 追 求 的是 学 生 能 不 能 最 短 时 间 为 我 所 用 , 我 不 。 为 定 岗刨 造 利 润 ;学 校 只 求 对 方 提 供 一 个 时 期 的 实 习或 实 训 的 机 会 , 给
多 旅 游 企 业 缺 乏 主动 参 与 合 作 的积 极 性 , 只管 用 人 .不 管 培 养 ” 该 迈 向多 层 次 . 元 化 。 “ . ( ) 行 发 展 “ 单 式 ” 育 与冠 名 定 向培 养 。 1推 订 教
绩 职 拿 从旅游企业角度看 . 多数企业只是 限于人力资 源部门层次参 与校 相 应 的薪 酬 . 效 考 核 、 位 晋 升 等 配 套 措 施 。 从 而 摒 弃 只 顾 眼 前 , 享 企 应 企 合 作 。 层 重 视 不 足 , 能 将 校 企 之 间 的 合 作 定 位 于 企 业 长期 人 力 来 就 用 , 用 现 成 的 短 视 行 为 。 业 不 能 置 身 实 习 生 培养 工 作 之 外 , 高 未 同 资 源 规 划 ; 从 学 校 角 度 看 , 企 合 作 往 往 是 保 持 简 单 的联 系 , 有 将 主 动 承 担 相 应 的 社 会 责 任 和 企业 义务 。 时 计 划 和 协议 中也 必 须 强 调 而 校 没 如 安 培 养 模 式 、 业 建 设 、 程 设 置 、 能 训 练 乃 至 学 生 职 业 生 涯 规划 等 融 学 校 的义 务 , 结 合 企 业 的 实 际 经 营 情 况 , 排 好 学 生 去 企 业 实 习 实 专 课 技 训 . 量 在 时 间 和 部 门 岗 位安 排 上 不要 与企 业 冲突 。 尽 入 到 校 企 合 作 中去 。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探究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探究【摘要】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要求,校企合作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从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校企合作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通过案例分析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讨。
实践表明,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创新的合作模式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校企合作在旅游管理专业领域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为行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创新、发展前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旅游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产业之一,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
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实用性技能的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旅游管理专业在高职院校中也备受关注。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模式,分析校企合作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讨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对于人才培养的意义。
通过对校企合作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为未来校企合作在旅游管理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前景展望。
通过对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求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实践经验和作用机制,本研究旨在为推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和旅游行业的融合发展和合作共赢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弥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环节不足的问题。
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学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实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校企合作的对策建议
校企合作从全国范围来看,正处在不断的探索的实践中,从目前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想进一步完善,必须要加大理论研究力度,对合作理念进行更新,不断对合作模式进行创新,对保障机制进行完善。
一、加强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素质1、引入竞争机制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增强,要引入竞争机制,在整个学习和实习过程中,通过学生测评、教师和企业考评,再加上学生的平常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测评结果直接引入到实习单位的分配和学期末的评优评先中来,对学生形成压力,可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其在实习期间的动力。
2、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高职教育能否培养出一批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合格人才,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前途命运问题,因此要遵循“多方面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多方面的素质教育”的原则,加大素质教育改革的力度。
第一个“多方面”指参与方,要求从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第二个“多方面”是强调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加强心理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等的培养,使高职学生真正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并形成具有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的格局。
二、推进教学改革,完善教学管理1、创新“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将“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纳入教学过程,按照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岗位技能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构建教学活动,深入推进“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将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提高期、完善期、成熟期5 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实行校企合作。
整个教学过程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不断向前推进。
起步期:第一学期,以学校为主,以公共学习领域和专业学习领域为主,旨在夯实基础,并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认知性的实习。
成长期:第二、三学期,以学校为主,企业为辅。
在专业学习领域的基础上,建立周末、黄金周、寒暑假实训机制,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困境与政策建议
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困境与政策建议一、困境1.企业缺乏参与积极性贫困地区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缺乏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因此难以积极主动地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项目。
此外,由于企业自身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使得他们需要借助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来帮助自身发展。
2.学校资源匮乏由于贫困地区高职院校的资金、师资力量等等方面的限制,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条件都有一定程度的不足,严重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同时,由于缺乏合适的合作企业,学生往往难以得到足够的实践机会,导致毕业后的就业形势堪忧。
3.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在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往往缺乏当地实际市场需求,内容存在一定的脱节。
这也是导致学校无法吸引更多有实战经验的企业合作的原因之一,单纯依靠文化旅游等非实务类教学难以让学生获得更有用的就业技能和经验。
二、政策建议1.加强行业需求分析高职院校应该进一步了解贫困地区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开设更多实战性课程,包括行业实验室、课程实践、实地考察等等,以加强实操能力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所以要建议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参考当地实际市场需求,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跟踪调整,让课程更贴近当地市场需求。
2.建立联合办学模式高职院校可以与当地的知名企业共同建立联合办学模式,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资源与学校的教学资源相结合,共同协作开展旅游类专业的课程教学和实践练习,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实践机会,从而培养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同时,此举还能促进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共享人才和技术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向更好的路径转型升级。
3.加强政策扶持政府可以针对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的校企合作项目,通过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措施,给予企业更多的政策扶持,促进企业增加投入并积极参与合作项目。
同时,政府还可以为学校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实践课程提供资金支持,鼓励高职院校与当地企业合作,推动校企合作进入实际落地阶段。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问题与措施
高职 专 论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的问题 与措施
杨香 花 余 琳
廖晓 中
f 山职 业技 术 学 院 东 佛 山 5 8 3 佛 广 227 摘要 : 校企 合作 、 学 结合 作 为高职 旅 游管 理专 业 的人 才 培养 模 式 已受到 越 来越 多 的关注 。 工 目前 , 各高职 院 校旅 游 管理 专 业校 企 合作 都 在不 同程 度地 进 行 , 仍 然存 在 一些 普 遍性 问题 , 运用 访 谈 、 作 交流 、 卷调 查 等手 段 了解 存 但 应 合 问 在 的一 些主 要 问题 , 并结 合 高职 院校 的实际 , 借鉴 国 内外 的成功 经验 , 讨解 决 这 些 问题 的中观 、 观层 面 的措 施。 探 微 关 键 词 : 职 院校 ; 游 管 理 专 业 ; 企 合 作 ; 高 旅 校 问题 ; 施 措
认 为 与学 校 合 作 不 能 给企 业 带 来 多 少 效 益 , 业 付 出 多 、 益 少 。 比 如 学 校 与旅 企 收 游 景 区谈 合 作 .景 区 方 面 认 为 只 是 单 方 面 为 学 校 提 供 景 点 实 习场 所 .学 校 不 能 为 景 区做 什 么 旅 游 企 业 一 般 只 在 旅 游 旺 季 用 工 紧 张 时 .才 会 希 望 学 校 派 学 生 参 与 实 习 .但 往 往 会 与 学 校 的 教 学 计 划
中 图 分 类 号 : 1 G7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 5 2 2 1 ) 7 0 2 — 3 1 7 — 7 7( 0 1 0 — 0 7 0
目前 . 在 国 际 上 有 关 旅 游 管 理 专 业 校 企 合 作 的 研 究 与 应 用 已 经 比较 成 熟 . 并 且 在 实 践 中不 同 程 度 地 取 得 了 成 功 .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环境,提高专业技能。
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一、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1. 校企合作缺乏深度目前一些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多为名义性的合作,缺乏深度,双方缺乏真正的合作精神。
一些合作项目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没有真正的实施和落实。
2. 合作项目不合理一些校企合作项目选题不合理,难以解决实际问题。
在一些实际项目中,学校缺乏对企业的深入了解,导致合作项目过于理论,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3. 师资力量不足一些职业院校的教师在实践中缺乏经验,很难指导学生从实际角度去解决问题。
4.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一些校企合作中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学校、企业和学生缺乏积极的参与动力。
二、对策学校和企业需要在项目合作的内涵上进行深度交流和协商,确定合作项目的内容和目标,并在实践中进行具体实施。
学校师生需要深入企业了解实际问题,企业也需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和实践项目,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和企业需要在合作项目选题上进行深入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选取能够体现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项目。
3. 加强师资建设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培训,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和企业之间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合作项目的教师和学生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合作项目中。
5. 加强校企交流学校和企业需要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加强交流,共同探讨合作项目的进展和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教学和实践。
6. 树立合作文化学校和企业需要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共同推动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树立合作文化。
通过各种途径加深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了解,搭建起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平台。
高职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深度探讨
高职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深度探讨引言旅游业是全球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教育中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挑战和最佳实践。
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对于高职教育中的旅游管理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校企合作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鸿沟。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校企合作可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提供学生实习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了解行业需求并培养实际工作技能。
最后,校企合作有助于促进高校和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促进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校企合作面临的挑战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要协调学校教学计划和企业的运营需求。
教学计划通常较为死板,不易调整,而企业的需求经常发生变化。
因此,学校和企业需要密切合作,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其次,校企合作需要充分了解两者之间的需求和期望。
学校需要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企业也需要了解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机会。
最后,校企合作还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
学校和企业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合作,而这些资源在一些学校和企业中可能不足。
最佳实践为了克服校企合作中的挑战,可以采取一系列最佳实践。
首先,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学校和企业应建立定期沟通的机制,如定期会议、工作组等,及时交流需求和反馈。
其次,建立双向选择机制。
学校和企业可以互相选择合作伙伴,确保双方需求的匹配程度。
第三,开展实践课程和实习项目。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课程和实习项目,提供学生实践机会。
第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困境与政策建议
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困境与政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贫困地区是指经济相对落后、资源相对匮乏、基础设施较为欠缺、人民生活贫困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范围内贫困地区的发展状况也在逐步改善。
贫困地区的高职教育依然存在一些困境,特别是在旅游类专业方面。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游类专业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在贫困地区,高职教育的资源相对匮乏,院校办学条件不够完善,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成为制约旅游类专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校企合作模式在促进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贫困地区高职教育领域中,校企合作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影响了专业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在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中,急需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以推动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促进产教融合发展,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2 问题提出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是一个既有潜力又面临挑战的领域。
一方面,贫困地区高校在旅游类专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资源,但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缺乏现代化的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无法有效培养学生。
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求迫切,希望与高校开展合作,但存在合作领域不明确、利益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如何解决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中的困境,促进企业与高校紧密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如何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贫困地区高职旅游类专业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
2. 正文2.1 贫困地区高职教育现状分析贫困地区的高职教育现状相对落后,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学校设施和师资力量相对匮乏,无法提供与发达地区相匹敌的教学资源和条件。
这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贫困地区的高职教育缺乏与实际产业需求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及方向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明显的改善,人们开始想了解自己生活区以外的地方———旅游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各大学开始成立旅游管理专业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同时由于行业的发展,使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压力得到有效的缓解.旅游业所吸纳的人才高职业院校输送的毕业生在大多旅游企业的员工中占了相当的比例.2007年,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强调了,要重点发展职业教育,让教育真正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人才,同时,为响应国家号召,职业教育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应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也逐步开始推行校企合作机制,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产生的,开展职业院校与企业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学生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能力和竞争力出发,利用学校及企业等不同的教育环境及资源,培养适应企业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增加企业与高职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最终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合作模式具体的操作方式上仍存在欠缺,很多模式有待改进提高.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得到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办法.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1.1校企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充分的贯彻执行在现在的大多数高职的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虽然都能相应国家号召开办了校企合作机制,但是真正的把校企合作发展起来的,却寥寥无几,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如果说具体的有什么企业和进行和有效的合作,学校学生真正的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找到旅游专业的工作,却少之又少,这些都是源于企业和学校没有对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质认识不够深刻所致.有些学校虽然在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后,适当的修改了人才培养计划的方案,但是只是开展了浅层次的实训合作,召开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便确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除了偶尔请旅游企业的专职人员给学生做讲座,并且带领有意向的学生参观企业以及做适当的推荐之外没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合作.学校把校企合作简单地理解为学生的顶岗实习,目的就是简单有工作,根本不能达到企业对专业学生的需求.在企业方面来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缺乏热情,合作层次浅,缺乏成熟的合作教育思想,认为培养人才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而自己只负责选人才,不愿参与人才的培养过程,更不用说校企合作需花费的一定精力、物力和财力,进而出现学校“一头热”现象.而参与学校的校企合作的企业,也不是本着招聘人才的目的,只是为了给企业打广告,提高其知名度,更有甚者,有些旅游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只是想得到更多的商业价值,让学生时期,只是为了缓解在旅游高峰期时,人员缺乏的情况,把学生当成是廉价的劳动力来使用,而学生却没有学到有用的旅游管理知识.而且由于类似企业只有在旅游旺季需要学校派学生实习,却不管学校的教学计划是不是与之相冲突,这就和校企合作的目的相违背,并不能完成大力发展和促进职业教育、为社会提供实用性人才的目标,因而很难有实质性的成果.1.2校企合作应该向多元化发展现阶段校企合作只是在表面层次上,没有充分的落实到位,还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主要表现为共建实习实训基Vol.30No.7Jul.2014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 cience Edition )第30卷第7期(上)2014年7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及方向研究王宏兰(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福建厦门361008)摘要: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校企合作在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中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当前仍存在种种问题,本文就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未来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只要找到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可行模式,这对高职院校和旅游企业来说可以实现双赢.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方向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4)07-0258-03258--. All Rights Reserved.地、“订单培养”模式、顶岗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加强师资培养等基本模式.校企合作不能只停留在单一层面上,这样无法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例如:“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求,与用人单位共同定制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就业订单的签订,并在设备、技术、师资等办学条件,企业、学校两个教学点教学等方面的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解决在校学生的职业针对性、技术应用、岗前培训和就业的根本的问题,是关于市场经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这种做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的招人难的问题.学校对教师也得到了相应的补充,但是,在推广实施过程中这种培养方法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如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结构要求顾虑较多,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时,有意识地选择不同院校同等专业的毕业生,不想新员工来自同一学校来了,以避免小团体,小帮派的形成;企业的发展不够稳定,一旦订单培养企业发生意外,比如企业主要负责人员的变更、金融危机、经营不善、破产等,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发展.这样就很难实现将教育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的合作目标.1.3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虽然说我国各职业院校都开始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但是由于都是初次试行,都是处于尝试阶段,这是一方面的原因,第二方面的原因是,我国旅游行业由于兴起速度过快,很多企业只看重经济效益,对本身的经营管理缺乏认识,管理规范性较差,而国家对旅游企业的保护性也较弱,这些都导致了企业对校企合作所报希望不大;第三方面国家对“校企合作”的指导力度不够,政府的主导性不强.同时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的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对于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保障学校和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使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责任混淆的现象,所以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是保障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有效方式.从学校和企业自身看,目前没有任何专职部能够对校企合作进行有效管理,当校企合作当中有矛盾出现时,不能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1.4旅游专任教师实践能力不强,为企业服务不多通过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沟通发现,大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都是从大学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而且所学习的专业也是五花八门,很多都是学习中文、历史、地理等与之相近的专业,而本身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很少,其中有旅游管理经验的的老师就很少了,所以他们成为校企合作指导教师的时候,很少能对旅游企业当中出现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方法,所以虽然这些教师理论知识体系强大,能够教授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但是对于把理论知识和现阶段我国旅游企业现转相联系的方面,有所欠缺.这就是旅游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作用不报期望的原因.1.5企业实际需求较少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例如:文秘专业、会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等,这些专业专业性极强,而企业对于这类专业的学生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因为这类人员变动情况都很少,一般企业对于这类专业的人员招聘都很少,不会大规模的招聘,所以这类专业很难找到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来进行校企合作,所以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但是效果却不明显的原因.2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2.1深入对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的认识第一,一定要明确开展校企合作的主要目标,不要盲目的为了单纯响应国家号召而流于形式.国家大力提倡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高职院校能够充分的了解企业需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改革教学方法,使各高职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都是各企业需要的,所以学校和企业才开办了校企合作机制,所以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应该以企业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从而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第二,校企合作的模式应该随着企业的发展和需求随之改变,采用多途径多方法的培养学生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2.2学校与旅游企业可以资源共享,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实习与就业相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企业和学校进行合作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其实其他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相类似,他们的区别在于,哪一方面做主导的问题,原来的校企合作中,学校作为教育主体,但是都是集中的教育之后,学生再利用实习时间统一到企业其实习,学生在接受理论的时候不能了解企业需求,而在企业实习时又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记了,所以就造成了大多数学生都是到企业中才开始从新学习,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与旅游企业可以资源共享,改变教学计划与旅游企业的用人需求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实践技能,然后再回到学校经过理论见证.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精准.进而在就业当中有明显优势,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赢.2.3健全合作保障机制,加强国家的指导力度学校应该就校企合作工作做好相应的制度规范性工作,建立完善的考试制度,明确责任和奖惩制度,并把其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企业共同协商,并且要定时的检查和考核,对各部门乃至每个人进行259--. All Rights Reserved.考核,工作完成到位的人员予以奖励,工作懈怠的人员予以惩治,做到责任到人,并且对不合理和制度进行不断调整和改善,校企双方对合作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和状况也该及时有效的沟通,共同完善其规章制度,使校企合作做到到双赢.政府应加强其在职教育中的主导性,开展校企合作化办学模式,应在政府主导下,着眼长远发展,建立由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行业组织、企业代表、学校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指导委员会,对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指导.行业协会应该起到指导作用,为“校企合作”搭建桥梁等.同时,国家应建立有关法律,法规,约束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权利,责任和企业的义务,从法律上参与职业教育.加强管理和行业组织的监督作用,行业组织对企业形成约束机制.政府应鼓励建立公法机构的非政府非市场行业组织,通过立法给予应有的法律地位,在政府的引导下,使行业组织参与企业管理.作为行业组织的桥梁,建立连接企业,学校和政府的中介机构,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对企业和学校宣传,促进校企合作,形成了业内良好氛围职业教育.扩大贸易组织的管理和协调职能,如制定企业参与联合办学法规,人才培养标准,职业教育的发展等,使行业组织在维护企业利益的同时,企业履行他们的职业教育义务.2.4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调整开发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该与旅游企业共同开发,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旅行社岗位的,应根据旅游企业及社会的实际需要来开设相应的课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在设置专业,安排课程、修改教学计划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企业岗位需要学生学习那些知识,那些技能,由于学校只是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对企业需求了解不深入,所以可以从企业聘请专职人员,让其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当中来,让其和老师沟通,使学校了解什么样的知识才是企业迫切需要的,什么样知识已经不适应现在企业的高效发展当中,然后学校针对企业需求进行调整教学计划,使在校企合作中探索多样化实现形式,面向各类人员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与合作行业企业共同制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培训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等.调整开发课程体系,首先就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课程,其次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课程,然后是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课程,再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并且,在教学中,传播理论知识已经不再适用于职业院校的发展,在课程传授的目的开始向实用技能型人才转变,把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带入到教学当中,并且逐渐加到实训课程在整个教学当中的比重,做到产学结合.高度重视教师到行业企业的实践锻炼,制定相对应的政策,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学生的考试方式也应该随之转变,应该把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课程的考察重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好的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2.5加强校企交流的深入不能把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重点,更不能单纯的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而工作.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的成功需要双方加强交流,因为只有多交流,才能增加了解和信任,才能巩固合作成果,深化合作.企业学校应该经常沟通,首先,领导应该对校企合作充分重视,定期和和企业领导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制定同时满足学校和企业的计划.其次,应该把学校和企业当做是一个整体共享资源系统,例如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健身娱乐设施、图书管等资源,企业定期让学生去实习了解企业,从而更好提高专业技能,这样才能不断的加强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做到真正合作共赢.再次,在学生实习阶段,学校有义务做好宣传的动员工作,让学生都在实习当中积极学习,最后,学校和企业在实习之后应该工作就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来改善状况.而在这个阶段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往届毕业生座谈会、专业咨询委员会,建立联络小组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各高职院校可以指定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不用遵循一成不变的模式进行,因为各院校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多元化”.采用开放式办学思路,最大程度上实现旅游企业和高职院校的双向优化,从而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参考文献:〔1〕宋晓燕,宋继东.旅游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2011(8):79-80.〔2〕贺绍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展与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22-23.〔3〕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3-44.〔4〕张炼.校企合作模式及具体操作办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5):55-56.〔5〕王爱华.校企合作办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3):47-48.〔6〕徐洪波.探析校企合作共建的双赢特征和发展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陈宏.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模式探索与研究[R].湖北省教育厅通报表彰文件(鄂教职研[2011]11号).260--. All Rights Reserved.。
校企合作问题及解决方案
校企合作问题及解决方案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通过合作共赢,以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
同时,也有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然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如合作纠纷、资源分配、利益分配、合作机制不畅、信息不对称、沟通协调不畅等问题。
为此,本文将从以上问题出发,针对校企合作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一、合作纠纷问题1.问题描述:校企合作中往往涉及双方合作协议的签署,如未能明确合作期限、合作内容及分工等事项,容易产生合作纠纷。
2.解决方案:在校企合作开始前,双方应明确合作范围、合作目标、合作内容等,并签署合作协议。
在合作协议中,应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解决纠纷的方式和程序。
对于可能发生的纠纷,可以事先约定调解协议或仲裁委员会,以降低合作纠纷带来的影响。
二、资源分配问题1.问题描述:在校企合作中,可能会涉及到资源的分配问题,比如实验室设备、科研人员、资金等资源的利用。
2.解决方案:在合作开始前,双方应明确资源的使用规则、共享机制和利益分配方式。
可以通过谈判或签署协议的方式,明确资源的使用范围和对应责任。
同时,可以建立资源共享和利益分配的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共享,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三、信息不对称问题1.问题描述:在校企合作中,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双方对对方的需求、能力、资源等情况不够了解,容易导致合作效果不佳。
2.解决方案:双方应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建立起长期合作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学校可以通过相关调研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期望,根据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工作。
企业也应主动向学校传递信息,包括技术需求、行业发展动态等,以促进合作双方的信息对称。
四、合作机制不畅问题1.问题描述:在校企合作中,由于双方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不同,可能会导致合作机制不畅,影响合作的高效进行。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一、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坚持与企业行业专家及一线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岗位对接,与哈尔滨铁道国际旅行社、太阳岛风景区、亚布力风景区等旅游企业共同合作,在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下,确定本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对岗位(群)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析整理,明确岗位核心能力及具体要求。
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课程设置、商讨实习实训内容、研制教学软件、制订职业岗位考核评价标准,使教学及课程设置更贴近工作岗位的需求。
与企业共同完善旅游管理学生实习制度,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有10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二、加强教学实训,推进产学合作对接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我们不断建设和完善实习实训室及基地建设,完成以旅游观光区为主体的黑龙江省商贸旅游基地建设的后续完善开发,并启动部分建设。
形成黑龙江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教育、培训、交流窗口。
依托专业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化教室、导游模拟数字化实训室、校外旅游实训基地、校外旅行社和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等,加强校企合作,做到产学研结合,形成了比较稳固的专业教学实习和实训基地。
并根据行业营销的淡旺季安排教学内容和实训时间,以职业技能的训练为主线,结合旅游行业的淡旺季,增设实训学期。
在实训课程的设计上,全面开展课内实训、实训周(学期)、顶岗实习三个层次的实训,实施现场教学、角色体验,校内情境模拟实践、案例教学、顶岗实战等教学,邀请行业专家对学生的实训进行专业指导,参与实训课程及线路的设计与开发,建立校企合一的综合性实训基地,实现产学有效对接。
三、建立旅游企业、旅游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确立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学生职业人意识。
把企业职业岗位考核纳入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学习成绩考评办法、教学质量评价办法,按职业考核的标准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学习的情况,将职业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行为,从而缩短学生的适应期,实现“三个零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及对策摘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的实施开展,必须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尤其是与区域旅游经济的特点相适应,必须与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相匹配。
旅游企业对旅游院校旅游专业的办学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的开设,从教学过程到教学评价,从师资培训到教学督导,都要和学校深度合作,全程参与。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36-03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及就业能力出发,利用学校与企业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优势,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育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职教理念和教育改革的趋势。
高职教育中不同的专业,校企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也有差异,因此探索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之路很有必要。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旅游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2)旅游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岗位;(3)旅游企业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4)学校派教师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5)旅游企业员工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6)学校与企业以“冠名班”的形式签订协议联合培养学生;(7)校企合作开发、出版教材。
大多数学校以前三种形式为主,以第四、第五种形式为辅,第六、第七种形式虽也在实行,但处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
另外,大多数学校的校企合作以系部、专业教研室主任和专任教师与企业联系为主,校级领导参与相对较少,同时学校缺少从事校企合作联系与运作的相关部门。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缺乏热情,合作层次浅。
旅游企业对校企合作不太关注,往往学校比较主动,大多数旅游企业只是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为教师提供实践场所。
只有部分企业愿意派企业员工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或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另外,只有少数企业愿意与学校教师合作开发实训教材、共同参与人才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奖学金等,可以说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热情不高。
经深度访谈了解到,企业人士认为与学校合作不能给企业带来多少效益,企业付出多、收益少。
比如学校与旅游景区谈合作,景区方面认为只是单方面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学校不能为景区做什么。
旅游企业一般只在旅游旺季用工紧张时,才会希望学校派学生参与实习,但往往会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冲突,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措施和途径(一)开展市场调研,把握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现代职业教育要加强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加强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加强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加强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这已经是职业教育界的共识。
这五个对接中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是前提和基础。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了实现对接,必须搞好市场调研,做到知己知彼,把握旅游企业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需求。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服务类型的专业,高职学生毕业后更多的在旅行社、酒店等行业从事工作,这些行业对学生有一些基本要求:(1)身心健康:而就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体检状况的调查,每个班都有个别由于身体原因不适合做服务行业的同学。
(2)注重形象:旅行社及酒店等行业的工作多为接人待物之类,对学生的服务形象有很大要求,在每年的企业跟学生双向交流和选择的时候,有部分同学无法满足企业对服务形象的要求。
(3)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学生将近五年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基本可以达到要求,但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4)服务意识:服务行业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有一定的要求,从表情、语言到行动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但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自信、不主动等不能够很好的满足行业要求。
知道了目前本专业学生的现状和企业的需求,就能有的放矢去进行专业和课程改革、建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为校企合作打好基础。
(二)用“冠名班”方式为企业定向培养旅游人才校企合作的实质就是人才培养的合作。
为了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明天的特定企业员工,我们必须将企业的文化、企业岗位要求等知识和技能提前导入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之中,提前让学生进行角色认定。
为企业用“冠名班”方式进行定向培养,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学校可选取知名旅行社和高星级品牌酒店作为合作伙伴,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签订相关协议。
学生入学后,带学生参观合作企业,了解企业情况,企业派专人到校介绍旅游业态和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从而增强对专业的兴趣,进而对企业的认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选择“冠名班”,然后旅游企业人员来校面试,确定入选名单。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订“冠名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教材,由旅游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来学校授课,根据企业的需求定向培养,企业需要什么技能,学校就教什么,尽量满足企业的需求。
学生到冠名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解决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习难的问题。
这样学生可提前了解企业概况、企业文化,实习期间能很快融入企业,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增强学生的满意度。
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定期开展校企合作方面的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奖学金,减免部分学费,以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企业对冠名班的办学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的开设,从教学过程到教学评价,从师资培训到教学督导,都要和学校深度合作,全程参与。
(三)用旅游企业的岗位职业标准设置课程内容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其中的服务为宗旨包含两层含义:学校一要为企业服务,二要为学生服务。
为企业服务就是要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满足其需要毕业生,为学生服务就是为学生提供最合适的课程,用这些课程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我们的学生不太受企业的欢迎,主要原因是我们培养的学生职业能力不强,归根到底毛病出在现有的课程上。
我们现有的课程体系不是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本位,而是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
学生学的课程在实际工作中无用武之地,企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学校又没有教过。
某旅行社老总反映有的学生发传真连纸都不会放,一个毕业生必须经过一年多的再学习才能上手工作。
学校要真正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首先要做到课程设置与企业工作现场无缝对接;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旅游企业有那些岗位,这些岗位需要什么知识和技能,这些都要调研清楚。
有的旅行社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系统,财务单据报表和结算方式等,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校本教材,特别是冠名班的教材。
因此我们要大刀阔斧地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做到课程设置企业化,只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接轨。
(四)用旅游企业行家的要求打造师资队伍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人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很多学校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都非常高。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具有“双师型”身份的教师中,有多少人真正参与过旅游行业一线的实践,是名副其实的“双师”。
很多人将具有双证的教师就定义为“双师”,这种理解是不确切的。
事实是,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双师型”教师都是“有证无业”,只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却没有真正参与生产、管理一线的工作,没有从业的实践经验。
因此,虽然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很多,但是质量却不高。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教师行业和不同的企业所属的行业本质是不同的,如果教师没有行业经验,那么职业教育就犹如隔靴搔痒。
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必须实现师资队伍专家化、行业化。
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聘请行业的资深经理、员工作学校的兼职老师,让他们把行业一线鲜活的经验和操作实务直接教给学生,还可以让他们以师傅带徒弟形式,作学校没有行业经验的专业教师的指导老师;另一方面可以派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工作,以弥补行业经验不足缺陷。
当然旅游行业有其特殊性,竞争非常激烈,各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绝招,轻易不肯示人。
有的老总甚至担心把企业经营理念和操作实务教给学生后,学生会成为自己新的竞争对手。
我们如果签订协议,将班级和企业挂钩冠名,那么学校今天的学生,就是企业明天的员工,给自己的员工上课,你还有什么可以保留的呢?因此,只有与企业实行深度合作,利益休戚相关,企业专家上课时才会像老师那样毫无保留将技能传授给学生。
(五)用全真的旅游企业实体进行教学实训教学实训是职业教育过程中培养职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其实训的手段和平台必须与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否则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机电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实训车间的机床上学会加工切削工艺,因其实训现场与工作现场基本相同,到企业车间马上就会运用。
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就不一样,导游服务的对象是游客,学生必须学会对客服务,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通常部分教师采用模拟导游的授课方式上课,让学生既担当游客的角色又担当导游,这样的授课方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让学生唱主角。
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然而,这种授课方式缺少实地气氛,学生没有陌生感,在练习时与游客交往交流等方面得不到锻炼,结果模拟导游变成了背导游词,达不到实地带团的效果。
因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训环境必须是真实的现场,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顾客,进行全真环境的实景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也就是做到实训实体化。
所谓“实训实体化”,就是将学校现有的现代服务业仿真实训基地打造成对外经营的实体企业,运用企业经营模式、管理模式,教师进行管理与指导,学生进行管理与实践的模式。
实训实体化的途径基本有两种:一是由学校独立开展,独立运营,成为学校内部的教学实体;二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合作,学校提供场地、设施,企业进行投资,移植企业管理与运营模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利益共同体。
笔者所在学校旅游专业的实训实体化建设和实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中旅游系的实习饭店开办的较早,开展实景教学的做法也比较成熟。
实体化实训要根据专业特点、学生现状和已经具备的资源精心设计,统筹安排。
首先经旅游专业教师多次讨论,教研组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景教学的内容,着手编写了实训教学大纲,研究制订实景教学实施方案。
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按照工作岗位要求进行实践,既巩固了专业技能,又使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与饭店的工作,使学生的内心感受完全不同于在学校实训室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
而且,学生在为顾客服务的同时,还会遇到各种复杂而真实的“意外”,需要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理论和知识进行解决。
当学生无法解决时,指导教师会及时进行指导。
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法纪观念等。
这就是实景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