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的金代定窑瓷器初步探讨_刘淼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河北定窑陶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窑口之一,曾经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但在明代后逐渐衰败。
本文将对河北定窑陶瓷的兴衰历史进行探究,并对其现状进行阐述。
河北定窑陶瓷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河北定窑的陶瓷工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定窑陶瓷制作工艺精良,瓷器质地坚硬,釉面光泽细腻,以青绿釉为主色调。
定窑的瓷器种类繁多,包括碗、盘、瓶、壶、碟等。
其中以青瓷最为著名,其釉色清雅,釉面有波浪纹饰,以及雕刻花纹精美细腻。
在宋代,定窑瓷器的质量卓越、工艺精湛,因此备受朝廷和贵族的青睐。
定窑瓷器不仅供应到北方,还远销海外。
定窑的繁荣使得河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南宋的灭亡和元朝的建立,河北定窑陶瓷逐渐走向衰败。
元代时期,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大规模移民的原因,定窑的生产规模逐渐减小。
明代时期,定窑更是陷入了低谷,几乎停产。
到清代,定窑陶瓷虽有一些恢复迹象,但整体上已经无法恢复元代及以前的辉煌。
目前,河北定窑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
中国的陶瓷学界对定窑的研究一直持续不断,通过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对定窑陶瓷的制作工艺和历史地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为了保护和传承定窑陶瓷的独特技艺,相关机构和艺术家也在努力推动定窑陶瓷的复兴。
定窑的传统工艺技术得到了传承和创新,一些工艺师傅通过融入现代元素和创新设计,使定窑陶瓷焕发新的生命力。
河北定窑陶瓷作为中国古代的名窑之一,曾经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但在明代后逐渐衰败。
定窑陶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珍宝,仍然受到学术界和艺术界的重视与保护。
定窑陶瓷的独特技艺和历史地位,以及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使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尽管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河北定窑陶瓷仍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窑火真传铸瓷魂——解析定窑
窑火真传铸瓷魂——解析定窑写在前面:万事开头难!从事收藏行业近二十年来,经过不断的知识输入,品鉴各类藏品,无数次的计划总结分享各类鉴定要点,也无数次的因为各种原因推迟拖延。
此次疫情期间,终于不再有理由推脱,总结了一些收藏鉴定要点,以文字配图、真假对比的形式呈现给大家,以求共享交流,共同学习。
开始正文:定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自五代、北宋时期就已开始大量外销,在国外的古玩店中经常有实物出现。
另外在国外的博物馆中也经常可以看到精美的藏品,如在日本奈良、印度尼西亚、伊朗沙布尔、伊拉克萨马提、菲律宾、埃及、坦桑尼亚等海上丝绸之路的众多遗址及地层中都有定窑白瓷的瓷片出土,还见到有“官”字款的瓷片。
定窑“官”字款花口碗定窑的发现与烧造历史:1、定窑流行着“从唐代邢窑白瓷发展而来,在五代后代替了邢窑”这种说法。
定窑的窑址,古文献记载是在河北定县,但是历史上从未找到其遗址。
1934年经叶麟趾教授仔细调查,在河北曲阳县剪子村(涧磁村)及东西燕川村一带找到了其遗址,发掘整理后,对此次考察的结果,图文并茂的著入其所主编的《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中发表。
到了五十年后,故宫博物院、河北省考古研究所对其遗址进行了数次大面积发掘,进一步了解了定窑的烧造及发展关系。
2、1969年在定县静志寺发现两座宋代塔基,地宫出土一百多件精品,经过同时对江南地区两宋时期与北方地区的金代墓葬出土的定窑精品进行比对,证实了定窑烧造年代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北宋,衰于元代,前后有700多年历史,修正了定窑废于北宋末年金人南侵的说法。
历代定窑的发展:1、唐代定窑:早期定窑还没有自己的真正风格,产品以越窑青瓷器形为主。
此时烧造的品种主要是烧粗胎的黄釉、褐釉、黄绿釉、白釉及外黄内白釉,制作较为粗糙,早期的定窑碗标本,碗较浅,碗多45°斜出,宽圈足或少数玉璧底,里外施釉,胎体开始变薄,无刻划工艺。
唐代中期定窑制品釉质粗劣,施釉不匀,呈色极不稳定。
定瓷基本特征和仿定瓷的窑口鉴别
宋金时期定窑产品质量高、销路好, 因 此很多窑场生产仿定白瓷, 下面将个人所见 诸窑仿定产品特征作扼要介绍, 并与定器作 对比如下:
1. 磁州窑: 磁州窑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 民用窑场之一, 窑址在今河北磁县观台镇、东 西艾口村、冶子村、彭城镇等处, 曾经过数 次调查发掘Á 。磁州窑所产白瓷可以明显分
( 2) 金代: 金代定瓷继续发展, 胎、釉 特征与北宋相比差别不大。碗、盘一类的装 烧方法仍采用支圈覆烧, 釉质略次于北宋, 印 花成为主要装饰手法, 但这时的印花图案与 北宋时期有所不同, 花纹不如宋印花精美, 而 且还常见以凸线界出若干个画面 ( 一般是五 或六个) 的作法。定窑遗址附近曾出土过带 金世宗、章宗年号纪年的印花模子¿ , 可为同 类器物的时代鉴别提供佐证。
宋代素面定瓷仍不在少数, 但带花纹的 器物已经比较普遍。匣钵单件和支圈正烧器 物有刻花、划花等装饰, 划花为侧锋剔划, 有 浓淡层次, 花纹比较简单, 多施于器物内壁。
·64·
刻花多在器外壁, 时代较早, 大都是匣钵正 烧器物, 主要是莲瓣纹。支圈覆烧器物有素 面者, 也有刻划花和印花。印花是最具时代 特色的装饰, 花纹繁密, 宛若织锦, 图案内 容也十分丰富。
2. 山下窑: 山下窑在河北临城城南山下 村, 属于广义的邢窑窑址之一, 其产品主要 是盘、碗等生活用器, 烧造时间从唐末至金 末元初bk 。与定窑产品相比, 山下窑宋金白瓷 制作稍嫌粗糙, 划花、印花均不如定窑同类 器物精美, 图案亦不如定器清晰, 胎釉颜色 明显泛青灰, 胎的石质感较强。该窑的装饰 技法和烧造方法明显受到定窑的影响, 特别 是烧造方法与定窑几乎是同步发展的。
( 3) 晚唐五代: 此期器物胎釉特征与前 一期基本一致, 唯更加精细, 器物造型丰富, 有一些模仿自金银器, 造型总的特征是精细 薄胎, 碗类已为圈足, 口沿多作花口。制瓷 工艺明显比前期进步。这是定窑长足发展时 期, 宋代以前定瓷精品多出此期。与前两期 不同, 此期定瓷除素面无纹饰者外, 还有不 少施以刻花、划花装饰, 刻划精美, 有些纹 饰是直接模仿自浙江越窑同类器物上。
金代定窑瓷器的初步研究
金代定窑瓷器的初步研究
定窑瓷器的历史地位
定窑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世纪南北朝时期,但真正成熟和辉煌的时期是在金代。
金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而丰富的时期,定窑瓷器正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
它所生产的瓷器技术和品质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成为中国传统瓷器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
定窑瓷器的特点
定窑瓷器以其纯洁、素雅的造型和独特的釉面效果而闻名于世。
首先是其独特的陶质,经过多次高温烧制,定窑瓷器的陶质非常坚硬,坯体致密而细腻,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
其次是釉面的特点,定窑的釉料主要是传统的青白釉,釉面细腻光滑,釉色沉稳而自然。
最为精湛的是其釉面的烧制效果,在烧制过程中,定窑瓷器釉面会产生裂纹、鱼子纹等独特的纹理效果,被人们称为“釉裂”。
定窑瓷器的影响
定窑瓷器在艺术界的影响非常深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在造型上,定窑瓷器秉承了中国古代陶瓷的传统线条美学,很好地保持了古朴、自然的风格,对后来的瓷器制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次,在技术上,定窑瓷器的烧制工艺极为复杂,对瓷器烧制技术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此外,定窑瓷器还对后世的瓷器艺术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对后世瓷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金代定窑瓷器作为中国瓷器艺术的巅峰之作,在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通过对金代定窑瓷器的初步研究,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中国陶瓷史上的杰作,并从中汲取灵感,推动瓷器艺术的发展。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摘要】河北定窑陶瓷作为我国传统的名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本文通过对河北定窑陶瓷的兴起与发展、衰落原因、现状分析等内容的探讨,深入了解了该陶瓷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历史文献资料搜集和分析的方式,对河北定窑陶瓷进行了系统性研究。
通过对其历史变迁和未来发展的展望,揭示了河北定窑陶瓷的价值与意义,为传统工艺的保护和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旨在唤起社会对河北定窑陶瓷的关注,促进相关研究的开展,为其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现状、影响因素、发展前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兴起与发展、衰落原因、历史变迁、展望未来1. 引言1.1 河北定窑陶瓷的定义河北定窑陶瓷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传统工艺品,起源于唐代晚期,盛行于宋代。
定窑陶瓷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风格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的“四大名窑”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定窑陶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器型独特、胎体细腻、釉色明快、花纹精致等方面。
其釉色独特,常以青白为主,清澈透亮,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花纹精细,多以几何纹、植物纹等装饰,线条流畅、舒展,富有变化。
定窑陶瓷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如制胚、刻花、上釉、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需经过匠人们精心打磨和细致处理。
定窑陶瓷的烧制技术独具特色,其烧成的陶瓷制品坚韧耐用,不易破损。
河北定窑陶瓷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丰富的花纹和独特的釉色,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珍贵遗产。
1.2 研究意义河北定窑陶瓷作为中国古代陶瓷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河北定窑陶瓷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陶瓷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有助于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工艺的全面认识。
河北定窑陶瓷的研究可以为考古学和历史学提供重要的实物依据,有助于还原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
通过对河北定窑陶瓷的研究可以促进陶瓷行业的发展和传承,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
金代瓷器考古
黑釉凸线纹双系罐
(4)低温绿釉和黄绿釉瓷器增多,器型多数照搬白釉 器物,凡是白釉器物上可见的装饰都可移植到绿釉器上, 且别有韵味。
3、关于翠蓝釉瓷器
翠蓝釉,又称孔雀蓝釉、翠绿釉,是一种以铜为呈色剂, 以硝酸钾为助熔剂的低温彩釉。这种瓷器在9~10世纪的伊斯 兰地区(伊朗、伊拉克等地)便已出现,延续到15世纪,唐、 五代时期已输入我国。
2、金代中后期
(1)新出现诸多陈设用瓷,另有宗教用瓷、建筑用瓷。
(2)固有的各种装饰工艺和品种有了增加和发展,并 新出现了各种模印器和釉上红绿彩瓷。
(3)磁州窑典型的装饰品种——白地黑花在金代中后 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内容更广泛,品种更多样,纹饰更流畅、 生动、成熟、复杂,器型更大。
牡丹纹梅瓶
芍药纹梅瓶
金代 耀州窑 印花碗
金代耀州窑“犀牛望月”刻花碗
金代耀州窑印花、模贴、刻划纹三足炉
模印的变形夔 纹堆贴于腹部,其 间刻划瓦楞与竹节。
大同阎德源墓(1190年) 出土翠兰釉玉壶春瓶
经过调查,发现在河南修武当阳峪窑址和禹州 扒村窑址发现有相同造型的翠兰釉瓷片,此两处窑 址均属“磁州窑系”窑场。
另外,在东北地区的一些辽代墓葬里也出土了 几件与典型的金元时期较为接近的翠兰釉、翠绿釉 瓷器,釉易脱落。
因此有学者预测,“磁州窑系”或是东北地区 的某些窑场可能在元代以前烧制成功翠兰釉瓷器, 只是到了元代这种工艺更加成熟,使这一时期所见 器物较多。
金代定窑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胎釉:白胎或灰白胎,次者灰褐胎,釉色变黄。 2、器型:金代定瓷多为碗、盘、执壶、瓶等实用器。
3、制法:盛行覆烧印花碗、盘。窑址标本中还有一 定数量的粗瓷,碗心一周刮釉,即所谓的砂圈,然后放置 在匣钵内一件一件叠置,产品内底无釉处露出胎。
浅谈定窑及定窑系
浅谈定窑及定窑系定窑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北宋是定窑发展的鼎盛时期,到了在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由于连年兵灾,逐渐衰落和废弃。
金朝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后,定窑瓷业很快得到了恢复,有些产品的制作水平不亚于北宋时期。
从有龙凤纹饰的一些器物上看,定窑产品也是金代统治者喜爱的瓷器品种。
到了元朝,定窑终于逐渐没落。
定窑窑址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窑场,分布在今曲阳县涧磁村北一带,这里有十几处高大的堆积,最高的15米,堆积着众多的瓷片、窑具、炉渣、瓷土等。
从遗址地层叠压关系看,遗址分晚唐、五代和北宋三个时期。
宋代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
因为定窑瓷器有芒口,所以进贡的产品多以金银铜等包口。
南宋学者叶寘在其《坦斋笔衡》中道:“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
以至于大多数人都认为定窑瓷器有芒口,是一种瑕疵,所以后来宫廷就不再用定窑产品了。
实际上另有原因,大家知道宋代的帝王多信奉道教,特别是宋徽宗更是以道君皇帝自居。
而道教是崇尚青色的,所以,受到道教的影响,这些帝王也大多喜好青色,尤其是供奉用的瓷器,更需要青色的。
在封建社会,帝王的喜好就影响了全国风尚。
定窑生产规模宏大,品种繁多。
多为碗、盘、瓶、碟、盒和枕,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但数量极少,主要是作为贡品进入宫廷。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定州白瓷孩儿枕”,是定窑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定窑产品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
经过对定窑的考古发掘,学术界认可的定窑品种:白釉、黄釉、褐釉、黑釉、紫釉、红釉、绿釉、金花、鹧鸪斑、加彩、白釉刻划印花、黑釉白花、褐釉刻印花、黑釉刻印花、白釉剔绘黄花、内外刻花、内外划花、内外印花、外刻内印花、白釉酱口、黑釉酱口、豆青地剔白花、白地绘黑釉花、唐三彩、咖啡色釉绘花、白釉剔黑花、青釉剔划白花、白釉黑花等等。
促进历史发展的金代瓷器鉴赏探析
促进历史发展的金代瓷器鉴赏探析
于亚非
【期刊名称】《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卷),期】2012(000)019
【摘要】金代陶瓷业在中国窑瓷史上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金代陶瓷
资料的不断发现,对金代陶瓷的了解认识也日渐清晰。
本文就金代瓷器的艺术特征及对历史发展的特殊贡献进行了分析,以此展示中国陶瓷世界异彩纷呈的艺术特征。
【总页数】1页(P108-108)
【作者】于亚非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历史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6.4
【相关文献】
1.金代钧窑瓷器探讨 [J], 李雷
2.山西、河北地区出土的金代红绿彩瓷器的比较研究 [J], 吕军;周高亮
3.外销瓷器中的西洋风格瓷器鉴赏
——以"爱情、风俗、神话"主题瓷盘为例 [J], 曹源
4.外销瓷器中的西洋风格瓷器鉴赏——以“爱情、风俗、神话”主题瓷盘为例 [J], 曹源
5.金代红绿彩瓷器的艺术风格及成因 [J], 山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摘要】河北定窑陶瓷是中国古代制瓷业的重要代表之一,曾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
本文将从河北定窑陶瓷的兴起、繁盛时期、衰落以及现状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全面呈现该瓷器的历史沿革。
定窑陶瓷在唐宋时期曾经风靡一时,成为皇室贵族的宠爱之物,后来随着制瓷技术的发展,定窑陶瓷的制作技艺不断提升,迎来了繁荣的时期。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演变,定窑陶瓷逐渐式微,原有的辉煌渐渐消失。
如今,虽然定窑陶瓷已经不再是主流,但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通过对河北定窑陶瓷的历史探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瓷器产业的发展脉络,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思考和展望。
【关键词】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现状,兴起,繁盛时期,衰落,历史价值,未来发展1. 引言1.1 河北定窑陶瓷兴衰历史探究及现状阐述河北定窑陶瓷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瓷器之一,其兴起、繁盛、衰落以及现状都反映了定窑陶瓷产业的发展历程。
定窑陶瓷的兴起可以追溯至唐代,当时以定州为中心的定窑窑址开始开采高质量的瓷土,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烧制工艺。
在宋代,定窑陶瓷达到了巅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宫廷贡品和外交礼物。
随着历史的变迁,定窑陶瓷在元代以后逐渐衰落,窑址逐渐废弃,烧制工艺逐渐失传。
如今,虽然还有少量定窑陶瓷作为珍贵文物流传至今,但整个产业已经不复存在。
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定窑陶瓷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和政策,以保留其历史价值和传统工艺,并为其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将是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2. 正文2.1 河北定窑陶瓷的兴起河北定窑陶瓷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唐代。
在唐代,定窑是中国北方陶瓷的主要产地之一,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质地而闻名于世。
定窑陶瓷的兴起得益于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定窑的瓷器主要以青瓷为主,色泽青绿通透,釉面细腻光滑,造型简洁典雅。
定窑陶瓷在兴起阶段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重视,得到了皇室和贵族的青睐。
在唐代,定窑的瓷器被广泛用于宫廷和寺庙,成为了当时社会的奢侈品。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金代定窑印花盘赏析
综合考古发掘资料可以看到, 金代定窑的生产依旧繁盛,并在北 宋晚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器形和 刻划花纹饰上体现着一定的延续 性;到了金代中晚期,印花装饰大 量出现和流行,逐渐取代了刻划花 装饰,其纹饰与装饰艺术风格较为 独特,达到较高水平。以上所列柳 孜运河遗址出土的定窑印花盘不仅 具备北定的典型特征,还集中体现 了金代定窑产品的特色,是我们认 识金代定窑瓷的珍贵标本。■
参考文献: [1]冯先铭.中国陶瓷·定窑[M].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2]刘 淼 .考 古 发 现 的 金 代 定 窑 瓷 器 初 步探讨[J].考古,2008(9):69. [3]王 莉 英 , 穆 青 .定 窑 瓷 鉴 定 与 鉴 赏 [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54.
-27-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金代定窑印花盘赏析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解华顶
文物鉴定与鉴赏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2014(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wwjdyjs201409004.aspx
3.白釉印花芒口盘(见图4)。 残,口径17.8厘米,底径6.4厘米, 通 高3.5厘 米 , 釉 厚 约0.1厘 米 。 敞 口,芒口,弧腹,浅圈足。除芒口 内外满施白釉。器内从上至下可见
依次饰印细弦纹、卷云纹、细弦 纹、水波纹、莲花纹、荷叶纹、草 叶纹。因器物较残,图案并不完 整。但可清晰看到一大片荷叶上方 托着一朵稍倾斜的莲花图案,周围 的水波纹大多由内向外呈圈状辐 射。
柳孜运河 沉瓷精粹
▲图7
▲图8
▲图9
▲图10
-25-
金代定窑瓷器的初步研究
金代定窑瓷器的初步研究作者:刘淼【关键词】金代;定窑;瓷器研究【摘要】金代定窑瓷器的丰富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定窑提供了很好的资料,也使金代定窑的生产情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本文在广泛搜集相关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对考古发现的金代定窑瓷器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其行销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历来在关于定窑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强调定窑生产的鼎盛时期是北宋晚期,尤其是宋徽宗时期。
这种观点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往往忽略其他时期定窑的发展,而且常把一些精美的刻划花、印花定瓷作品都归于北宋晚期。
近年来,随着金代和南方南宋墓葬及其他有明确纪年的遗址中定瓷的不断发现,金代定窑瓷器的生产情况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定窑》[1]一书中,充分利用金代包括南方南宋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金代定窑瓷器的资料,从原来归于北宋晚期的定窑瓷器中划分出了不少的金代产品。
这种研究方法在窑址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为我们研究金代定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后来研究定窑的学者们所广泛采用。
一、金代定窑瓷器的考古发现情况窑址地层资料的缺乏是人们对定窑的研究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许多问题无法深入探讨,人们在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和观点时也不得不小心翼翼,为自己留有余地。
各地金代遗址中定窑瓷器的考古发现资料相对要丰富得多,且纪年资料也较多,这毫无疑问为金代定窑瓷器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标准器。
发现金代定窑瓷器的遗址、遗迹包括有绝对纪年的墓葬、有钱币出土可供年代参考的遗址以及非纪年墓葬、窖藏、古城址、水井等(见表一、表二、表三)。
纪年墓葬是研究瓷器绝对年代和分期断代的有效的重要资料。
目前发现的出土有金代定瓷(包括南宋范围内)的有绝对纪年的墓葬有16座(表一)。
另外,河北曲阳定窑遗址金代纪年印花模子的发现,为金代定瓷的研究提供了绝对的年代资料[2]。
宋、辽、金时期货币使用较为混乱,尤其是金代多使用辽、宋旧钱,因此这一时期出土的钱币是不可以作为墓葬纪年标准来使用的。
黄骅市海丰镇遗址出土的金代定窑瓷片
黄骅市海丰镇遗址出土的金代定窑瓷片作者:张宝刚来源:《文物春秋》2011年第03期【关键词】黄骅市;海丰镇遗址;金代;定窑;印花瓷【摘要】海丰镇遗址位于黄骅市羊二庄乡海丰镇南至杨庄村之间,面积约228万平方米。
经专家认定,此遗址主要遗存的年代为金代,证实此地是当时集水陆交通为一体的以瓷器为主的经贸集散地。
遗址出土的大量瓷片中,以定窑瓷器的刻印花装饰最为精美,本文介绍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定窑刻印花瓷片标本。
海丰镇遗址位于黄骅市羊二庄乡海丰镇南至杨庄村之间,1986年,黄骅市博物馆在进行全市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在2000年、2003年、2004年三次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超过2500平方米。
遗址内出土器物以瓷器为大宗,荟萃定窑、井陉窑、磁州窑、耀州窑、钧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窑口的产品。
经专家认定,此遗址主要遗存的年代为金代,证实此地是当时集水陆交通为一体的经贸集散地,而且是以瓷器贸易为主。
遗址出土的大量瓷片中,以定窑瓷器的刻划花、印花装饰最为精美。
其中刻花较少,印花标本则丰富多彩。
这些标本虽大多残损较严重,但其胎体坚致细薄,釉色润白,装饰华美,应是定窑外销的合格产品,很好地反映了金代定窑白瓷的工艺成就,为金代定窑刻印花装饰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的出土资料。
1、刻花折枝莲纹盘莲花造型简洁明快,硕大的花头位于盘心中央,占据了大半个盘面,下部象征性地点缀几片枝叶。
纹饰主次分明,线条流畅,寥寥几刀就把一朵盛开的莲花刻画得栩栩如生(图一,1)。
2、刻花折枝莲纹小碗原裂为两半,经粘接,是该遗址出土的唯一一件完整器。
其图案与上述折枝莲纹盘如出一辙,莲花为七瓣,花头位于碗心,线条简练,刻划流畅,栩栩如生(图一,2)。
3、印花莲荷水鸭纹瓷片为盘残片。
一只水鸭悠闲地从硕大的荷叶下昂首游过,盘心处亦可见一只鸭子的头部和莲荷纹(图一,3)。
4、印花双鱼纹瓷片为碗心残片。
碗心模印两条同向游动的肥美鲢鱼,周围满饰纤细的涡形水波纹。
定窑研究
定窑研究1、定州、保定、正定、曲阳等地由于城市建设,出土的大量标本。
定州当年为定瓷集散地,同地点、同层位、同时出土的标本很多,只要地层不十分混乱,一般利于大量标本的横向对比和时代判定。
对买来的标本,我更是细心请教挖瓷片的人士,这些人多数有收藏历史,也都喜欢定瓷并懂得一些知识,细心求教,经常会有很大收获。
我非常感谢这些捡拾瓷片的朋友,是他们从工地把这些珍贵捡拾了回来,又是他们源源不断为我提供大量标本和信息。
其中更有康满水、张英敏两位令人敬重的老先生,他俩热爱定瓷,痴迷文化,本身也具有极高的文化素养。
多年来,不但自己亲临工地捡拾,而且研究、整理分类,同时也购买了大量标本。
后来,两位老先生把多年收藏近两万片精品标本及心得,全部转给了我,那也是饱含着对定窑研究的期盼。
康满水老师送我一个细白瓷平足乳丁小瓶,只说了一句:“代表中唐高度。
”张英敏老师送给我一箱别人认为一文不值的粗瓷标本,也只说了一句:“研究定窑有用。
”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需要多少知识,需要多少心血,又需要多少对定窑的热爱之情,才能有这么深的认识啊。
在定州生活这些年,我经常深入工地,对城市地层叠压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城市地层历朝历代都有搅动,多数地方并不是有次序的沉积,序列非常复杂。
在对地层认识的过程中,我发现定州当年肯定生产诸如描金、印花模具、镶嵌金银口这类艺术性较高的产品,同时也采用灵山原料,生产少量精细定瓷。
由于涉及政治、文化及艺术,这些慢慢变成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定州之外的保定、正定、曲阳等这几个集**土定瓷标本的地方,我也结识了很多捡拾瓷片的朋友。
接触定瓷者,均为吾师。
悉心讨教之下,收获颇丰。
通过筛选,城址标本共计买了15万片左右,这是几十年间此地出土的大部分精品。
由于定窑遗址文管所成立较晚,以前遗址窑具、标本也流落到该地区,尤其这几位老先生也有收藏,我也全部买了下来。
这大量的标本结合遗址、塔基、墓葬等更为详实的考古资料进行对比和时代认定,同时从工艺技术、文化艺术角度又进行分析,我们夫妇对定窑确实有了一定的认识。
宋代定窑瓷器赏析
宋代定窑瓷器赏析一、揭开定窑神秘的面纱定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生产的白釉刻花、印花瓷器享誉中外,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从金代后期起,定窑开始一步步走向衰亡,元代以后彻底停产。
昔日烟囱林立、炉火冲天的繁荣景象不复存在,庞大的窑厂被复辟为耕地。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曾经显赫一时的著名窑厂逐渐被人们淡忘。
尽管临时文献中不乏对定窑的记载,但关于窑址地理位置的记录大多笼统简略,诸如“古定器俱出北直隶定州”、“古定器宋时所烧,出定州,今直隶真定府也”等。
最早发现涧磁村定窑遗址的是我国近代著名陶瓷学者叶麟趾先生。
叶麟趾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陶瓷学者和教育家,他于1934年发表了《古今中外陶瓷汇编》一书,在这本书中,叶麟趾先生以亲自考察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向世人公布了定窑遗址的准确位置在曲阳县涧磁村。
定窑遗址位于曲阳县城以北约25千米的灵山盆地,这里蕴藏这丰富的煤炭资源,是曲阳县的主要产煤区。
著名的涧磁村定窑遗址和东、西燕川定窑遗址分别坐落在盆地的东北角和西南角。
二、定窑的时代风格及艺术特色1.北宋早期至中期——装饰艺术的转变期在模仿中不断创新是定窑的一大特点。
唐代金银器中的熏炉和越窑青瓷熏炉均由盖、炉和底座三部分组成,而定窑熏炉为了加强器足的抗热变形能力,将五只器足直接固定在环形托座上,使炉体结构更加符合瓷器材料的特性。
北宋早期定窑瓷器上有限的几种纹饰如双蝶纹、莲瓣纹以及云凤纹等,都是唐宋金银器中常见的图案,同时也是越窑瓷器上常用的纹饰。
与之相比,定窑瓷器的纹饰似乎与越窑更为接近。
静志寺塔基出土的两件白釉刻花莲瓣纹碗,碗的外壁刻有宽大肥厚的莲瓣纹,尽管碗类的胎体要比瓶罐薄,但所刻的莲瓣纹仍然保持着浅浮雕效果,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模仿金银器的造型与纹饰是唐宋各大窑厂共同的特点,但各个窑厂之间相互学习、模仿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而北宋早期则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越窑瓷器中受金银器影响的器皿。
这种兼容并蓄,善于从相同艺术门类和不同艺术门类中学习、模仿的优良传统,正是中国陶瓷长期以来能够不断推陈出新、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北京万泉寺遗址金代白瓷胎釉配方的锶同位素特征研究
北京万泉寺遗址金代白瓷胎釉配方的锶同位素特征研究
刘乃涛;刘思然;尚珩;吴同
【期刊名称】《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年(卷),期】2024(36)3
【摘要】北京丰台万泉寺遗址位于金中都遗址内,遗址出土金代白瓷样品在形制上符合金代定窑白瓷特征。
白瓷胎体成分和锶同位素比值综合研究确定了三种制胎原料,其中:高铝黏土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3左右;白云岩化石灰岩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2左右且钙含量较高;草木灰原料的锶同位素比值在0.71左右,且锶含量在1000μg/g左右。
通过釉层的成分分析及胎釉成分的对比研究,发现釉层主要使用高硅原料与白云岩化石灰岩配制而成,并受到了部分熔融胎体的强烈影响,根据与草木灰关联性较强的P_(2)O_(5)含量推断,釉层中可能也含有一定量草木灰。
万泉寺遗址白瓷的研究丰富了有关金代定窑白瓷胎釉配方的认识,确认了白云岩化石灰岩为胎釉的主要钙质助熔剂,揭示了草木灰类助熔剂在胎和釉中可能存在各自独立的来源。
【总页数】11页(P52-62)
【作者】刘乃涛;刘思然;尚珩;吴同
【作者单位】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6.3
【相关文献】
1.沣西遗址出土西周原始瓷胎釉特征的初步研究
2.福建闽清义窑青白瓷胎釉组成配方的EDXRF研究
3.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出土青花瓷胎釉的成分分析
4.平潭“大练岛Ⅰ号”沉船遗址出水青瓷胎釉性能测定分析
5.辽阳冮官屯窑址白瓷胎釉成分特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宋——定窑瓷器鉴赏交流
宋——定窑瓷器鉴赏交流定窑,是继唐代邢窑而起,在邢窑的影响下烧造白釉瓷的中国北方的一个著名窑口,也属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此窑原为民窑,北宋年间,因一度烧造宫殿定烧瓷而声誉鹊起。
定窑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东西燕山村。
这个当地,在唐宋时属定州,定窑也就因而而得名。
本来,定窑的瓷器烧造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期间,五代时开端烧造以白瓷为主,到宋金年代,是这个窑口开展的鼎盛期间,元代今后逐步式微,至明代宣德年间终至落幕。
定窑的瓷胎特征是胎质非常坚密精密,胎薄而显轻,胎色白皙而略显微黄。
不管白定仍是各种彩色釉定,均是如此。
定窑施釉较薄,釉薄处能见胎色,白定釉色大都为白中微闪黄色;黑定所上的黑色釉犹如黑漆通常,釉面格外亮光;紫定本来并非紫色,而是酱黑色釉,釉面施釉不太均匀,常呈现深浅纷歧的景象;书载有红定一说,但至今没有见到什物,所见残片上也只是在酱釉上有红斑罢了。
因而如在商场见有红定呈现,须格外小心对待。
北宋前期选用正烧法,因而盘碗口沿多有釉。
中期今后盘碗选用覆烧法,为防口部粘釉,因而将施满釉的盘碗在口沿处刮去一圈釉,显露胎骨,烧成后盘碗的口沿就有一圈露胎毛边的“芒口”。
为了漂亮,在一些高级的盘碗口沿上,常镶上金、银、铜质的扣,所谓“金装定器”。
这是定窑创烧的一个共同的制瓷技术特色。
仿品通常选用硬器将口沿敲毛,再涂以尘垢做旧,假充“芒口”;或许在没有“芒口”的盘碗口沿上也包上包口。
仔细观察,容易辨别。
要有玉质感。
宋代制瓷寻求玉质效应,以有玉质感的为上品,格外是作为宫殿烧造的瓷品,更是必需要烧出玉质感来的。
因而,一件定瓷器物上手(不管是白定,仍是色釉定都是如此),首要要看有无玉质感。
真品应是釉水莹润,富有灵动之气,就如白玉通常的。
仿品因胎釉质料和烧造温度等不易把握,很难烧出玉质感来。
通常都是气韵板滞、釉色苍白,无玉质感可言。
单个能烧出玉质感来,但多见色彩显新,有火爆之感。
二、釉色如象牙之白。
五代以后,定窑器施釉前已不施化妆土了。
北宋后期至金代定窑瓷器造型艺术鉴赏
北宋后期至金代定窑瓷器造型艺术鉴赏北宋后期至金代是定窑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造型方面,此时的大宗产品以盘、碗、洗等圆器为主,瓶、罐、壶类立体琢器相对较少。
由于定窑产品此时主要以精美的刻花、印花见长,因此器物造型不如前期丰富。
盘此时盘类造型常见的有花口盘、折沿盘、侈口盘、折腹盘等。
花口盘是定窑的传统造型之一,最早源于对唐代金银器的模仿。
北宋晚期至金代定窑生产的花口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覆烧工艺的特点对器型进行了改进,其中最其特色的是菊瓣式花口盘。
这种盘的器腹很浅,腹壁设计成密集的多曲连弧形,看上去宛如菊花的花瓣,菊瓣的数目多少不等,大多在30~50瓣左右,多的可达60余瓣,均为模制法成型。
口部的处理有侈口和折沿两种,侈口的一尺寸较大,例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印花莲塘水禽纹盘口径为29cm。
折沿的尺寸相对较小,例如河北省曲阳县文保所收藏的印花缠枝牡丹纹盘口径为15cm,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几件同类菊瓣式花口盘尺寸也均在20cm左右。
折沿类花口盘口部边缘处有一道凸起的立棱,这道立棱不仅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在覆烧时有效防止器口与窑具发生粘连,此外也更加方便包镶金银棱扣。
这类盘的底部除了少数为矮小的圈足外,绝大多数是浅浅内凹的卧足。
北宋定窑白釉印花牡丹纹盘菱花式花口盘口沿的起伏较大,看得出是承续晚唐、五代时期那种单脊式花口盘的风格。
花口的瓣尖微微突起,盘形非常漂亮。
口部花瓣的数目不等,例如法国国立居美东方美术馆收藏的印花狮子纹盘为7瓣,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划花花卉湖石纹盘为10瓣。
这种花口盘口沿边缘也有一道凸起的立棱,浅腹,大平底,底部同菊瓣式花口盘一样,也是浅浅内凹的卧足。
折沿盘也是定窑此时较为常见的一种盘形,造型与菊瓣式花口盘中折沿的那一类基本相同,浅浅的盘腹,宽宽的折沿,口部有凸起的立棱,底部亦为卧足。
从以上几款造型可以看出,此时浅腹、大平底、卧足在小尺寸的盘类中十分流行(口径在25cm以下)。
转载:“定窑”颜色釉
转载:“定窑”颜色釉导读:“定窑”瓷器是我国宋金时期最宝贵的艺术珍品之一,从晚唐、五代到宋、金,定窑一直为宫廷和官府烧造贡瓷。
定窑所取得的成就博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誉,明清时期品评古瓷的书籍中,更是将定窑与汝窑、官窑、哥窑、均窑并称为“宋代五大名窑”。
自晚唐至金代,白釉一直是其最主要的烧造品种。
以其胎体坚致、釉色洁白、造型精美,以刻花、印花为特色的艺术风格和先进的覆烧工艺著称于世。
除此之外,定窑也兼烧少量的黑釉、酱釉、绿釉以及黄釉和茶叶末釉瓷器等品种(插图1定窑遗址出土定窑颜色釉瓷片)。
在一些著述中统称之为定瓷颜色釉。
其中黑釉、酱釉瓷器在古籍中被称作“黑定”、“定州红瓷”、“紫定”。
绿釉不见历史著述,20世纪50年代发现,以后又出土有完整器物,今人称其为“绿定”。
黄釉瓷器仅见定州博物馆保存的出土于定州宋代塔基地宫的黄釉鹦鹉、盖罐和民间存留的黄釉盘等物,近期出现在河北省文物局主办的“河北民间藏瓷展”的两件宋代定窑茶叶末釉藏品把茶叶末釉创烧年代由清提前到宋。
“紫定”、“墨(黑)定”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曹昭说:“有紫定色紫,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
“黑定”是指北宋定窑生产的黑釉瓷器。
“黑定”,曹昭虽称之为墨定,但形容釉色时称之为色黑如漆,胎土俱白。
后人称之为“黑定”。
黑釉瓷并非定窑独专,早在两晋时期德清窑黑釉瓷(插图2)、唐代邢窑黑釉瓷(插图3),更有与定窑同时期的许多北方窑口均有烧造黑釉瓷器,只是较北宋时期的定窑黑釉瓷胎质粗松、釉面欠佳,不足以与北宋时期的定窑“色黑如漆,土俱白的黑定”品种相媲美。
定窑黑釉瓷器亦有粗细之分,且延至金代均有烧造。
其胎质粗松者与其他同期窑口烧造的黑釉瓷质量没有明显差异,不足为奇。
按照曹昭对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的描写,作者所见从窑址采集的定窑黑釉瓷片中胎质粗松黑釉不到底的标本,显然不能称其为黑定。
只有那些釉质光可鉴人,漆黑光亮质感或呈现宝光内敛的亚光黑釉(有的出现兔毫等窑变现象),器形极其规整,胎质细腻洁白的高档黑釉瓷可称其为“黑定”。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金代定窑印花盘赏析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出土的金代定窑印花盘赏析作者:解华顶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年第09期在对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河道内晚期地层堆积的考古发掘中,金代定窑瓷器的出土让我们格外兴奋。
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中定瓷的不断发现,金代定窑瓷器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定窑》一书中,充分利用金代包括南宋遗址和墓葬中发现的金代定窑瓷器的资料,从原来归于北宋晚期的定窑瓷器中划分出不少属于金代的产品,这也使得金代定窑瓷器更多地得到学术界的关注。
淮北柳孜隋唐运河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这批金代定窑瓷器主要位于河道内文化层第4层以上的金元文化层,但并没有完整器,大多为有口沿有底的残器或瓷片标本。
这些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金代定窑瓷器的出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晚期定窑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
这批出土的金代定窑瓷器以印花盘数量最多,也最具代表性,本文仅就该遗址出土的定窑印花盘进行赏析。
一、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金代定窑印花盘简介金代定窑的生产依旧繁盛,金代中晚期印花装饰大量出现和流行,逐渐取代了刻划花装饰。
定窑印花盘就是流行于金代中晚期的典型器形。
金代定窑瓷器最精美的纹饰大多集中在盘碟上,纹饰多者可达好几层,每层纹饰富于变化,口沿部纹饰多为几何纹、回纹、变形莲瓣纹、草叶纹等,器物中心多为动物、花卉等相结合的纹饰,充满浮雕感,艺术气息浓郁。
现就淮北柳孜运河遗址出土的定窑印花盘标本简介如下:1 白釉印花盘(见图1、图2)。
残,口径17.3厘米,底径5.8厘米,通高3.9厘米,釉厚约0.1厘米。
敞口,圆唇,弧腹,浅圈足,内外满施白釉,白色胎致密细腻。
内从上至下依次印花弦纹、卷草纹、弦纹、荷叶荷花纹、凤鸟纹。
沿内底饰一周凹弦纹,内饰荷叶、荷花纹。
器物整体浮雕感较强,凤鸟纹叠压荷叶纹,荷叶纹又叠压凤鸟纹。
2 白釉印花芒口盘(见图3)。
残,口径12.6厘米,底径7.2厘米,通高2.4厘米,釉厚约0.1厘米。
敞口,芒口,圆唇,弧腹,浅圈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以往
,
学 者 多 认 为 是 北 宋 晚 期产 品 ⑨
。
但 更多 定 窑
葬 从墓 葬形 制 和 精 美 的 随 葬 品 看 墓 主 级别
也较高
。
,
瓷器 在 四 川 窖藏 中 的 发现 并 不 是 个别 现 象
土
,
,
而 且 同 一 类 型 的 瓷 器 往 往 会 同 时有 多 件 出
量 出现
。
,
,
简 单 草 率 素 面 平 底 碟 更 多见 甚 至 有 的平
、
,
、
底 碟 上开 始 出 现假 圈 足
。
虽 然 也 见 有 钵 洗 注子 盒 瓶 等
, 。
、
、
、
、
,
较 早 时期 的 印 花 平 底 碟 见 于 金 代 前 期
的 北 京海 淀 区 南 辛 庄 M Z ( 1 1 5 3 一
、
、 、 、
宋 辽 金 元 时期 特 殊 的历史 背 景形 成
了 独 特 的 瓷 器窖 藏现 象 这些 窖 藏 中也 包 含 了 大 量 定 窑 瓷 器 出 土 有 定窑 瓷 器 的 窖 藏集
。 ,
、
、
、
、
窖藏 等
,
以 及无 纪 年
;
的墓 葬 窖 藏 水 井 城 址 等 ( 附表 一
附表
中 发 现 于 金 代 晚 期 的 北方 地 区 南 方则集 中 发 现于 四 川 地 区 窖 藏 瓷 器 的 重 要 特征 就是
, 。 。
,
,
中 的金 代 定 窑 瓷 器 的 特 征 分析 笔 者 更 倾 向
于 这 些 窖 藏 中 出 土 的 定 窑 瓷 器更 多 的 应 该
,
是金 代 以 后 的 定 窑 产 品
。
。
定 窑 瓷 器 在 金 代 城 址 中 的 发 现 更 为普 遍 ( 见 附 表 三 ) 也 就 是 说 在 金 代 定 窑瓷器 的 生 产 和 使 用 应 非 常普 遍 和 流 行
d Di g
n
a Y
e e
o
w
t
a s
d la
t
e v e
l p
o
e
d
d
e
o n
t
h e b a s is
g
f D in g w
s o
a r e
r o
d
u et
io
in
u t
t
h e la
t
t
e
N
o
o r t
e
h
s
e r n
o n
g
s
p
io d
e
it in h
e
e r
i t e d d ir
e
t ly
,
史 提 供 重要 依据 也 为 目 前 存在 的 北 宋 晚期
和 金代 定 窑 瓷 器 不 分 等 问 题 的研 究 提 供 线
,
窑 产 品 的大 量发 现 使 人们 逐 步看 到 了 金 代 定窑 的 生 产 面 貌
:
,
。
毫 无疑 问 金 代 应 该 是 定
,
索
。
。
作 者 刘 森 福建厦 门市
第
宋
、
辽 金 时 期货 币使 用 情况 相 对 于 其
,
、
的 宋 蒙 战争 有关 结 合 同时期 其 他 考 古 资 料
。
他 时期 来 说 显 得较 为 混 乱 尤 其 是金 代 多
使 用 宋 辽 旧 钱 因而墓 葬等 出 土 的这一 时 期
的 钱 币 不 可 作 为 断 代依 据 人们 在 判断 这 类 出 土 定窑 瓷 器 的遗 存 年 代 时 更应 谨慎 在 以
河 北省 曲 阳 县 涧 磁
, 、
价
。
。
在 关 于 定 窑 的 研究 中 ( 中 国 陶瓷
·
,
冯 先铭 先 生 在
野北 及 东 西 燕 山 村 一
、
定 窑》
,
③
一 书 中 充分利 用 金 代 以
带 对 定 窑遗 址 的大 规 模 调 查 和 小 范 围 试 掘
工作 始于 2 0 世纪 5 0
了 试掘报 告 ①
的 白 釉刻花
、
,
窑 发 展 史上 的 一 个 非 常 重 要 的 时 期 它 的 重
,
印花 瓷器 及 支 圈 覆 烧 工艺
,
,
在
要 性要 远 远 高 于 我 们 以 往 对 它 的 认 识 和 评
中 国 陶瓷发 展 史 上 占有 重 要 地 位 并对 我 国 南 北 方瓷 窑 产 生 了深 远 影 响 定 窑 遗址 位 于
出 土 遗 物 丰富 且数 量 较 多
, ,
,
二 ; 附表 三 )
。
。
纪 年 墓 葬 是 研 究 瓷器 绝 对 年 代 和 分 期
。
有 的 窖藏 伴 出
断 代 的 有 效 资料
,
从 附表 一 中 可 以 看 出
,
,
出
铜 钱 为窖 藏 形 成年 代 的判 断提 供 了重 要 的
土 有 定 窑瓷 器 的 金 代 纪 年 墓 葬 从 金 代 早 期
,
金 代 纪 年定 窑 印 花 模 子 的 发现 则 为 金
体 现 了 商 品 化 的 特 征 与 四 川 地 区大 量
,
代 定 窑 瓷 器 的研 究 提 供 了 绝 对 年 代 的 标 准
器
④
。
发 现 的 南 宋 末 至 元 初 的 其 他 瓷器 窖 藏 的 年
代 和 形 成 背 景 应 该是 一 致 的 即 与 南宋 晚 期
, ,
。
了 发掘 ② 但 发 掘 资 料 至 今 尚未 公 布
为我 们
。
受 文 献 记载 的 影 响 人 们 传 统 上 认 为定 窑 在 北 宋 晚期 达 到 了 其 历 史 上 的 最 高 水 平 现
。
研 究 金 代 定 窑 问题 提 供 了 新 的 思 路
,
目前
,
更 多纪 年 明 确 及 相 对 明确 的 金 代 定 窑 瓷 器 考 古 资料 的不 断 公 布 使 我 们 能 够 从 考 古 纪 年 资 料 ( 纪年 墓 等 ) 对 定 窑 进 行 进一 步 的 排
, 。
及 南 方 的 南 宋遗 址 和 墓 葬 中 发 现 的 金 代 定 窑 瓷 器 资 料 从 原 来 传统 上 归 于 北 宋 晚 期 的
0 年代 6
,
,
当 时还 发 表
。
0 年 代 又 对 定 窑 遗 址进 行 8
,
定 窑 瓷器 中划 分 出不 少 金 代 的 产 品 这种 研 究 方 法 在 窑 址 资料 缺 乏 的 情况 下
,
。
再 向后 发
,
代定 窑 认 识 的 不 断 深化 近 年来 一 些 学者 逐 渐认 识 到 山 东 临 淄窖 藏 的 年 代 当为 金 代 晚
期或 是金 元 时 期⑧
。 。
,
到 金 大定 以 后
、
,
出 土 定 窑 瓷器 的 纪 年墓
、 、
葬 不 仅 在 河 北 北 京 等地 仍有 较多 发 现 而 且 扩 展 到 了 内 蒙古 辽 宁 吉林 等地 并且 还 广 泛 出 现在 南 方 南 宋 统 治 范围 内 从 出 土 的
参 考 但是 更 多 的 窖 藏 中则 没 有 任 何 纪 年 资 料 在 北 方 出 土 有定 窑 瓷器 的 较 重 要 的
⑥
。
,
一 直 延 续到 金 代 晚 期 从 而 可 以 看到 金 代 定
窑 瓷 器 从 早 到 晚发 展 演 变 的 基本 规 律 金 代
。
2
处
。
窖藏 是 吉 林 农 安 窖 藏 和 山 东 临 淄 窖藏 ⑦
) 右 ) 中 (图 一 5
,
但 数 量极 少 且 多 出现 于 早 期 的 墓 葬 中
( 一 ) 平底 碟1 160年左 Nhomakorabea,
其余 更 多 地 发现 于 窖 藏 之
, 、
敞口
,
、
斜直 腹 大 平底 造 型 的 碟是定 窑
, 。
、
中
。
) 吉 林 农安 窖 藏 ( 图 一 4
。
辽 宁清 原 窖 藏
的 传统器 形 之 一 多 发 现 于 辽 金 统 治 的北 方 地 区 南 方 地 区 也 有少 量 发 现
日 用 瓷 器 而 且 当时墓 葬 中 随 葬 成批 定 窑瓷
, 。
者依 据 2 0 世纪 6 0 年代 定 窑 遗 址 的 调 查 和
试 掘 资 料 将 它 的 年 代推 定 为 北 宋 晚 期 ; 随
着 金 代 定 窑 瓷 器 的 不 断 发 现 以 及 人 们 对金
器 似 乎 并 不是 偶 然 的个 别 行 为 展
考古
年第
期
0 0 究 与探 索 研
考古 发 现 的金 代 定 窑 瓷 器 初步 探 讨
刘
关键 词
定窑 瓷器 金代
一
森
P
J
y
y 口
J
0
,
w hil
e
t
o
h
e
l
a
t
e
p h
a s e
w
p
a s
t
h
e
t
im
n
e
o
f
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