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黄帝内经》辨证论治浅谈中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体会
经典医籍体会
经典医籍体会经典医籍是中医学的重要基础,它们记录了中医学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传承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下面列举了十本经典医籍,以及对它们的体会。
1.《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其中包含了关于阴阳、五行、经络、脏腑等理论,以及关于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我深刻体会到中医学注重辨证论治的观点,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
2.《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创作的中医经典之一,它系统地总结了伤寒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
通过学习《伤寒杂病论》,我了解到了诸如六经辨证、四气辨证等概念,这些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3.《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是张仲景创作的另一部中医经典,它主要讲述了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学习《金匮要略》,我了解到了诸如寒热、虚实、气血等概念,以及温经、扶正等治疗原则,这些对于中医内科学的理解和应用非常重要。
4.《千金方》《千金方》是孙思邈创作的药物学经典,它收录了大量的中药方剂和药物知识。
通过学习《千金方》,我了解到了许多中药的功效和应用,以及药物的配伍禁忌等内容。
这对于中医药的临床应用非常有帮助。
5.《外科正宗》《外科正宗》是华陀创作的中医外科经典,它总结了丰富的外科治疗经验。
通过学习《外科正宗》,我了解到了许多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操作技巧等内容。
这对于中医外科学的学习和应用非常重要。
6.《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是李时中创作的中药学经典,它收录了大量的中草药知识。
通过学习《本草纲目》,我了解到了许多中草药的性味、功效和应用,以及药材的采集和加工等内容。
这对于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非常有帮助。
7.《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黄帝学派创作的针灸学经典,它总结了丰富的针灸治疗经验。
通过学习《针灸甲乙经》,我了解到了许多针灸的穴位选择、针刺技巧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这对于中医针灸学的学习和应用非常重要。
从《黄帝内经》看中医的辨证施治法则
从《黄帝内经》看中医的辨证施治法则《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
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文献,对于中医的辨证施治法则有着深刻的阐述。
本文将从《黄帝内经》中提取出几条重要的辨证施治法则,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医的治疗原则。
首先,《黄帝内经》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全面的辨证分析,确定病因病机,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同样的病症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因此,中医师需要通过仔细观察和详细询问,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辨证分析,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黄帝内经》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的核心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中医师可以通过草药、针灸、推拿等多种方法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病情的好转。
同时,中医还注重调整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再次,《黄帝内经》强调“辨证施治”的时机和方法。
中医认为,治疗疾病的时机非常重要,只有在合适的时机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黄帝内经》中提到了许多辨证施治的方法和技巧,如察脉、望舌、问诊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中医师准确地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此外,中医还注重治疗的持续性和循序渐进性,通过逐步调整治疗方案,逐步改善患者的病情。
最后,《黄帝内经》强调“辨证施治”的整体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器官和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而不仅仅是局部症状。
《黄帝内经》中提到了许多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法,如“上工下药”、“治未病”等,这些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中医师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辨证施治法则,这些法则对于中医的治疗原则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总结
中风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总结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中风的病因病机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气虚邪中。
病机:基本病机一一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病位一一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
病机六端一一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
病理因素一一风、火、痰、瘀。
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上盛下虚。
本虚一一肝肾阴虚,气血衰少;标实——风火相扇,痰湿壅盛,气血逆乱。
轻者一一风痰横窜经络而为中经络;重者一一肝阳肝风夹痰夹火上闭清窍而为中脏腑。
轻重之间的转化往往发生在疾病的初发阶段,且变化迅速,与预后密切相关。
中风的诊断依据1.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謇涩等特定的临床表现。
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中风的辨证论治风痰入络证候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骞,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
证机概要: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常用药:半夏、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当归、白芍、鸡血藤、稀莶草。
加减:1.语言不清一一加菖蒲、远志祛痰宣窍。
2.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细涩一一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等活血化瘀。
风阳上扰证候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骞,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概要: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窜络脉。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常用药:天麻、钩藤、珍珠母、石决明、桑叶、菊花、黄苓、山栀、牛膝。
从《内经》谈调阴阳、平为期治疗中风
从《内经》谈调阴阳、平为期治疗中风【关键词】中风治疗;调阴阳;平为期;中医理论1 阴阳概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提出阴阳为自然界的本源,自然界的变化运动,万物的产生与消灭的规律即“阴阳”,阴阳代表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而统一的矛盾的两方面。
人体生命在活动的发展变化和关键亦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言”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张景岳提出“诊病施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
阴与阳之间相互交感,对立制约,相互依存,互相为用,相互转化,相互反照,及阴阳自和而在这一系列复杂的生理活动过程中,二者保持相互对平衡是极其重要的,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所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均强调只有通过阴阳之调和,人体内外才能协调统一,所以“和平”既是人体生理活动的目的,又是其生理活动的体现,故《内经》提出”以平为期”明确指出治病在于调节人体阴阳,恢复人体正常机能,在于“治人”而不是“治病”。
现代病理生理学者亦认识到疾病是机体在内外环境中一定致病因子的作用下,人体“自稳态”被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和生命活动的障碍,治疗的目的要放在恢复人体“自稳态上,而不是单纯地消灭病邪,故《内经》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为治病之大宗。
2 中风病机阴阳失和中风的发生是阴阳失调,是在气血阴阳亏虚的基础上,风、火、痰、瘀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于脑而产生,从中风病发病年龄和体质看,其本为阴阳亏虚,气血衰少多属于“阴阳俱虚”之体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也...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经典医籍体会
经典医籍体会经典医籍是中医学的重要瑰宝,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对后世医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经典医籍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中医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体系。
1.《黄帝内经》:被誉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其中,《素问》主要讲述了人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灵枢》则侧重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提出了中医学的核心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
2.《伤寒杂病论》:由张仲景撰写,是中医临床诊疗的重要参考书。
该书详细记录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对于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有着重要的贡献。
3.《本草纲目》:由李时中编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药物学著作之一。
该书将药物进行了系统分类,并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和应用方法。
《本草纲目》对于中医药的研究和应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4.《千金方》:由孙思邈所著,是中国古代医学的一部重要著作。
该书总结了孙思邈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对于中医的药物应用和方剂配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千金方》中收录了大量的方剂,对于治疗各种疾病有着丰富的案例和经验。
5.《医学衷中参西录》:由吴鞠通所著,是中国古代医学与西医学相结合的一部重要著作。
该书将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对比和整合,对于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千金翼方》:由杨上善所编,是一本介绍脉学的医籍。
该书详细记录了人体脉搏的变化规律和脉象的诊断方法,对于中医的脉诊和辨证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7.《针灸甲乙经》:是古代针灸学的重要著作之一,由黄帝内经《灵枢》和《九针十二原》等经典内容编排而成。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针灸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治疗应用,对于中医的针灸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
8.《温病条辨》:由吴昆所著,是中医温病学的重要著作。
该书详细介绍了温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于温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9.《诸病源候论》:由杨上善所著,是中医疾病诊断学的重要著作。
从《黄帝内经》了解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从《黄帝内经》了解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圣典。
它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文献,对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有着深刻的阐述。
本文将从《黄帝内经》中探讨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一、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黄帝内经》中提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辨证论治、辨证施治、辨证施治的方法和辨证施治的要点等。
1.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方法,也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
辨证论治强调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病因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确定病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的核心是辨证,即通过观察、问诊、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确定病情的特点和病因,进而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
2. 辨证施治辨证施治是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辨证施治强调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辨证施治的核心是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推拿、艾灸等。
3. 辨证施治的方法《黄帝内经》中提出了多种辨证施治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等来判断病情;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等来判断病情;切诊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病情。
这些方法相互结合,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4. 辨证施治的要点《黄帝内经》中还提出了辨证施治的要点,包括辨证的基本方法、辨证的要领、辨证的重点等。
辨证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观察、问诊、望闻问切等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辨证的要领是根据病情的特点和病因,确定治疗的方向和方法;辨证的重点是确定病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辨证施治的具体内容《黄帝内经》中还详细介绍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具体内容,包括辨证的分类、辨证的方法、辨证的要点等。
中风后遗症的经方及时方辨证论治展望
要结合性地考虑前期中风阶段的病机关键,正是由于中风的病机未加以诊治,才会演变为当下的诸般遗留疾病。
在《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曾有中风相关疾病与足厥阴肝经有密切联系,即“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阳上亢、肝风妄动是中风的病机所在。
因此,当疾病演变至中风后遗症的环节时,应主要解决肝风内动及肝阳上亢问题。
肝为将军之官,从属风木,水火炽盛,容易自内生风,当肝阳上亢、肝风妄动时治法上要潜阳降逆、平息肝风,在中风急性发作时,镇肝熄风汤常常被医家所引用。
此方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善于治疗内生之肝风,以患者素体肝肾阴虚为主,使得肝阳偏亢,阳亢易化风而致气血逆乱,因为肝肾阴虚,阴液不足滋养,所以会出现烦热、面红、耳鸣的现象,当疾病急性发作时以治标为主。
当疾病已然发展至中风后遗症时,疾病处于缓和阶段,当以治本为主,故在治疗时以滋养阴虚为本,渐而平肝熄风。
方中龙骨、牡蛎、龟板、白芍都可潜阳滋阴、镇肝息风,玄参、天冬又可滋补阴液,滋水涵木,可引动肺脏的清肃之气下行,制约厥阴肝木的妄动,原方中有一味茵陈,其性娇嫩,张锡纯评价该药为青蒿之娇嫩者,用以疏理肝气,顺应足厥阴肝性,在众药中对足厥阴肝经的治疗起到恩威并施的作用。
书中记载,临床中有患者脑中常自觉发热,烦躁不宁,现代医疗系为脑充血证,医家谨守病机,论为阴虚阳盛,肝阳上亢,予原方内服治之,牛膝一两、龙骨、牡蛎、龟板、杭芍、玄参、天冬各五钱,麦芽、茵陈二钱,水煎服,连服数剂,脉象平和,疾病向愈而将药停服。
有研究团队就镇肝熄风汤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研究表明,镇肝熄风汤能够明显改善中风后遗症的诸多症状,兼具开通之效。
百病皆由于脾胃虚弱所生,太阴脾与阳明胃为后天之本,许多后世医家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却容易忽略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的调制,若太阴脾经与阳明胃经长期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则厥阴肝脏也难以储藏足够的血液,故在疾病治疗中可辨足太阴脾经及足阳明胃经而论治。
健脾胃二经以促气血化源,充养肝血以补养足厥阴肝经,以达到潜阳补阴的效果。
“中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体会
中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体会中风是一种常见病,是因为脑血管的供血出现问题,导致大脑组织缺氧坏死。
中风在中医上又称“卒中”或“中卒”,其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
但是,中医观点认为,中风是由于人体的经络、气血出现了阻塞所致。
中医药在中风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辨证论治体会。
中医药的治疗原则中医药辨证论治,首先要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治疗中风,主要是要按照脏腑经络论治。
中医主要的治疗原则是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等方法来保障身体的生命机能是否正常。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疏通经络中风是由于脑血管阻塞造成的大脑组织的缺氧而导致大脑神经元坏死。
中医的疏通经络理论是通过借助针灸、按摩等手法,刺激体表的经络和穴位,疏通体内的经络,以促进气血的顺畅流通。
特别是在中风的治疗中,疏通经络可以帮助溶血栓,恢复局部组织的供血,恢复脑功和体力。
活血化瘀因为中风患者的神经细胞存活都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并存在缺血状态,很容易导致局部血液凝固现象。
中医药的活血化瘀技术就是要破坏、逐出这种凝血状态,保障神经细胞的充分供血,以防患者出现意识丧失。
中药可以通过加速血液循环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比如常用的“桂枝汤”就是有助于活血化瘀。
祛风通络脑血管阻塞所导致的中风通常与风火有关,比如一些患者在起病时出现了部分身体肢体经常性抽搐等症状,这都是风火病态的表现。
此时,治疗中风一定要祛风通络,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中医药一般根据中风患者的证候特点分为气滞、痰浊和湿热问一类。
其治疗方法如下:气滞证如果患者出现了气滞、中气常呕、口干口苦、头重胸闷等症状,中医诊断为“气滞”证。
气滞证的治疗方法,应通过运用丸、散、水以通气滞以去邪,活络医目,让患者体内的经络得以畅通,达到治愈的目的。
治疗中,一般以“柴胡加芍药汤”“香附使君子汤”为常用方。
痰浊证如果患者出现了咳嗽,痰多等症状,中医诊断为“痰浊”证。
此证出现时,需要控制痰的生成并化解体内已有的痰,往往使用清热化痰法来治疗。
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
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什么是中风?中风病,是以猝发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舌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突发口舌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见症多端,与自然界善行数变的风邪特征相似,故名“中风”。
多属气血逆乱,内脏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内风”。
与中风病记载类似的病证,最早见于《内经》,其中,把有半身不遂表现者称为“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把中风突发昏迷称为“大厥”、“薄厥”、“击仆”。
东汉张仲景首提“中风”之名,但其含义却有邪在经、在络、在腑、在脏的不同。
单以口眼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称为中风,又叫“口僻”,实属另一类疾病。
历代文献中还有“真中风”、“类中风”、“卒中”、“风痱”、“风痹”等病名,其内涵与中风病有相同者,也有相异的。
为规范中医病名,现今大多数专家趋向于统称“中风病”,不包括伤寒论桂枝汤证之“中风”和属于西医面神经麻痹的“口僻”。
西医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等均按中风病论治。
由于此病发病率、病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病因繁多,病机复杂,辨证类型多,治疗时间长,疗效慢,后遗症多,康复较为困难,在古代即被列为风、痨、鼓、膈四大内科病证之首,故属于疑难病。
西医学认为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急性非外伤性局部脑供血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分为缺血性(脑血栓形成,约占50%;脑栓塞,约占7%)和出血性(脑出血,约占28%;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15%)两大类,与中医的中风病临床特征极为相似。
故中西医可互相联系和参考。
但西医学之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癔病性瘫痪等疾病,虽也有突发瘫痪或口舌斜等症状,但没有半身不遂之主症,故不属于中风病范畴。
[病因]中风病之发生虽较突然,但其形成却有一个较长的渐进的过程。
医家将其病因主要归纳为虚、火、风、痰、气、血六端。
由于养生不慎,正气渐亏,心、肝、肾等内脏阴阳失调,精、气、神日渐不足,加之情志抑郁或亢奋、嗜酒过度、房室不节、劳倦过度、气候变化剧烈等作为诱因,致气虚精亏,气滞血瘀,筋脉肌肉失养,或肝肾不足,肝阳暴张,血随气逆,夹痰夹火,上闭清窍,横窜经隧,气血逆乱,病发于一旦,遂成本病。
浅谈中医学对中风病证候与治疗的认识【最新版】
浅谈中医学对中风病证候与治疗的认识【关键词】中风中风又名卒中,因其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
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其病名有大厥、薄厥、仆击、偏枯、痱风等。
中风病名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其曰:“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1 对证候的认识有关中风的证候,历代文献记载较多。
例如《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即是突然晕倒而半身不遂。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等,皆属此类论述,后世许多医家都认为本病属昏瞀猝仆之病。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除指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的主症外,还首先提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的证候分类方法。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于中风证候做了较详细的描述,有中风候、风癔候、风口候、风痱候、风偏枯候等,对中风的症、脉、病机、预后也一一做了叙述。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论杂风状第一》指出:“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
偏枯者,半身不遂;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风懿者,奄忽不知人;风痹者,诸痹类风状。
孙氏所述的中风是从广义角度去认识的风病。
明·戴思恭《证治要诀·中风》对中风的临床症状做了比较细致的描述:“中风之症,卒然晕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声,或口眼歪斜,手足瘫痪,或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语。
”说明卒然昏倒是起病时的主要症状。
清·程钟龄《医学心悟·中风不语辨》则按心、脾、肾三经进行分证:“若心经不语,必昏冒全不知人,或兼直视摇头等症。
盖心不受邪,受邪则殆,此败症也。
若胞络受邪,则时昏时醒,或时自喜笑;若脾经不语,则人事明白,或唇缓,口角流涎,语言蹇涩;若肾经不语,则腰足痿痹,或耳聋遗尿,以此为辨。
中医辨证心得体会(热门19篇)
中医辨证心得体会(热门19篇)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
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实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心得体会中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而中医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方式,对于中风的治疗也有着独到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从个人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中风中医辨证论治的心得体会。
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诊疗方法,它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并对不同的病症进行综合分析和治疗。
这样的治疗方法在中风治疗中也同样适用。
中风分为主病和兼病,主病指中风的原病,而兼病则是指在原病的基础上出现的其他病症。
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在于确定中风的主病和兼病,根据不同病症进行综合治疗,从而达到治愈中风的目的。
首先,在辨证过程中要准确判断中风的主病和兼病,这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医学知识和辨证能力。
同时,医生还需要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仔细询问病史和症状,从而得到更全面和准确的诊断。
其次,在论治过程中,医生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中风的早期阶段,医生可以采用中药逐渐调理身体,增强病人的体质和免疫力。
而在中风的晚期阶段,则需要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针对性治疗,并结合药物治疗,加速病人康复。
最后,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应该在指导病人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加速病人的康复。
相较于西医的治疗方法,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在于注重综合治疗。
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整体,注重从整体上调理身体,而不仅仅是对症治疗。
同时,中医还注重病因病机,通过辨证论治,病人不仅能够得到当下的症状缓解,还可以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从根本上解决病症。
而且,中医药物的治疗作用温和,较少出现副作用,非常适合长期服用。
第五段:结论。
总之,中风是一个严重的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而中医辨证论治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相信将在中风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探讨古医籍对中风病的论述
探讨古医籍对中风病的论述中风之名首见于《内经》,而后历代医家文献对本病的论述颇详,诸方书将其列为首论,以其为人之大病,动关生死。
在《内经》、《金匮要略》、《医方类聚》、《丹溪心法》等著作中都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脉证方药及后遗症的治疗都有很详细完整的论述,卷帙繁多,内容丰富为后人论治中风起到了奠基作用,被后世广泛应用,现就个人心得试论述如下。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综观历代医论,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很全面,或正气不足,或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或劳损而发病。
1.1 虚损所致《太平圣惠方•卷第二十》曰“夫脏腑久虚,气血衰弱,腠理开泄,阴阳不和,真气散失,荣卫虚竭,邪气毒风,从外而入,伤于经络,固名卒中风也”。
《新编妇人良方补遗大全•卷之三》曰“夫中风者,虚风中于人也”。
《医学指迷》云“人必先虚,而后风入之。
气虚之人,腠理不密,故外风易袭;血虚之人,肝木不平,故内风易作。
盖虚之所在,邪必凑之,腑虚则中腑,脏虚则中脏,血脉虚则中血脉。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肝血肾液内枯,阳扰风旋乘窍”。
都说明了劳损正气不足经络空虚使风邪入中。
1.2 饮食所致《内经•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云“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丹溪心法•中风》云“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风木过动,中土受伐……饮食变痰……痰火阻窍,神志不清”。
说明了饮食不节,脾失健运,酿湿生痰阻络蒙窍而发中风。
1.3 情志所致《内经•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医方类聚•卷十三》云“夫中风……喜怒过伤,饮食无度,嗜欲恣情……风邪之气中于人也”。
《素问玄机原病式•火类》曰“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甚故也”。
说明了五志过极生风动火,气热郁逆蒙闭清窍而发本病。
学《黄帝内经》辨证论治——浅谈“中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体会
1.1年 老 体 衰 、阴 阳失 调 、将 息 失宣 , 以致 肾元 不 固 、 虚 风 内 动 、挟 痰 浊 雍 阻 、蒙 闭心 神 、 神 明 失用 ,而 发 “中 风 ”。 1,2 五 志 过 急 ,心 火 暴 甚 ,或 肾 阴亏 损 、水 不 函 木 ,刚虚 阳实 , 热 气 佛 郁 ,心 神 昏蒙 ,而 致 “巾 风 ”。 1_3 气 血 虚 哀 ,风 邪 乘 虚 而 入 经 络 而 “中风 ”。 1.4 长 期 饮 食 不 节 、脾 失 健 运 、骤 湿 生痰 、痰 郁化 火 、 肝 火 挟 痰 热 上 逆 、 蒙 闭清 窍 或 痰 热 流 窜经 络而 发 奉 病 。
tf 风 的病 因病 机 不 管 虚 实 ,均 与 心 、肝 、 肾三 脏 之 络 的 平 衡 失调 关 系 密 切 。 因此 辨 证 治 疗 必 有 择 重 。
2 辨 证 分 型及 治 疗
2.1 }1经 络 型 2.1.1 虚证
卡 症 :肌 肤 不 仁 、手 足 麻 木 , 突 然 口眼 喁 斜 、 语 言 小 利 , 甚 者半 身不 遂 ,或 见 寒 热 、身 体 拘 急 , 舌 苔 门腻 ,脉 浮 滑 。
CJCM 中 医 临床 研 究 2黄 帝内 经 辨证 论 治 一 浅 谈 “中 JX- ̄" 的 中 医 药 辨 证 论 治 体 会
Treatment in differentiation of Huangdi Neijing
—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eatm ent in differentiation of Stroke in TCM
岳 代 锐 廖 庆 波 (1.四 川 省 南江 县 中 医 院 , 四 川 巴 中 ,636600; 2.四 川 省 南江 县 下 两 中 心卫 生 院 , 四 川 巴 中 ,636600)
中风病辨证论治体会
中风病辨证论治体会中风的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机证侯。
风为主要病因有外邪侵袭而引发者,称之为外风,又称中风或真中;无外邪侵袭而发病者称为内风,又称类中风或类中。
从临床看,本病仍以内因引发者居多,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
症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腰酸腿软,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言蹇,半身不遂,舌质红或苔黄,脉象弦滑或弦细而数。
治宜育阴潜阳,镇肝熄风,方以中风Ⅰ号,处方如下:天麻10g,双勾15g,石决明30g,菊花20g,白芍5g,生地15g,牡蛎20g,麦冬10g,龟板15g,石菖蒲12g,远志12g,怀牛膝30g,桑寄生30g,茯神10g,大黄6g,水蛭6g,地龙10g。
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菊花平肝熄风;龟板、牡蛎镇肝潜阳,同为主药;白芍、生地、麦冬滋养阴液,柔肝熄风为辅药;佐以菖蒲、远志、桑寄生、茯神化痰开窍;重用牛膝引血下行,虫类药水蛭、地龙祛痰通络直达病所。
虚为病之根本烦劳过度,病后体虚,年老体衰,阴阳失调。
因精血不足,肝肾阴虚,肝失所养,肝阳日见亢盛。
在人体阳气严重偏胜的情况下,加以情志过极,劳倦过度,或嗜酒劳累,气候影响等诱发因素的作用,致使阴亏于下,肝阳鸱张,阳化风动,气血上冲,心神昏冒,发为中风。
症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赤足冷,烦躁不安,脉浮大无根,宜峻补真阴,摄纳浮阳,方以中风Ⅱ号,处方如下:熟地30g,山芋肉15g,大云15g,肉桂6g,附子6g,巴戟天10g,麦冬10g,五味子10g,石菖蒲12g,炒远志10g,茯苓10g,枸杞子30g,党参15g,杜仲15g,菟丝子10g,鳖甲15g。
方中熟地、山芋肉、大云、五味子、麦冬、枸杞子、巴戟天、菟丝子补肾益精,滋阴敛液;菖蒲、炒远志、茯苓、豁痰开窍;少量附子、肉桂温养真元,摄纳浮阳;另以党参、杜仲、鳖甲健脾益气,补肝肾。
浅谈中医中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
浅谈中医中药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我国的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而且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用药方法经验。
特别是近十余年,通过对中医药治疗中风病及后遗症的系统研究,国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风病的证治理论,在继承前人经验,发掘古方综合各类手段的基础上,遴选出众多的治疗方药和方法,并利用现代科技方法与手段,提高了治愈率。
脑中风后遗症为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后仍存在的一系列症状,包括口眼歪斜、言语謇涩、吞咽困难、精神及智力的异常、一侧肢体麻木萎软(动则乏力、久卧在床)或痉挛(常见的上臂“挎筐”、下足“内翻”)或肢体无力(走路画圈)等。
中医称本病为“痿病”“偏枯””偏风“ ”身偏不用”,概因其“气血不足,脑髓失养,痰瘀阻络,半身不遂”,主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深浅不一,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症。
临床上这一类的病人很多,大多数人一是缺乏脑中风后续康复治疗的概念;二是觉得急性期治疗之后,多在家卧床休养;三是经济条件达不到而无法更好的得到调理和康复治疗。
其实,度过急性期之后对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才是重点。
中药调理中风后遗症病位在脑,病机为气血逆乱、脉络阻滞、脏腑功能失调,因此使用中药调理时,要注重益气活血通络,平衡脏腑气血,以及对应出现的病症做出相应的调理。
清代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名方补阳还五汤,方中大量使用生黄芪以补益正气,气行则血运,逐五脏间恶血,同时还能承载其他药物运行周身;中药不同部位就有不同的作用,方中应用当归尾破血而不伤血,专治积滞肿痛;此病病位在脑,而川芎具有活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之用,引药上行于头脑;地龙是生活中之常见动物药材蚯蚓,具有活络通经、周行一身之血的作用,现在临床主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余者桃仁、红花、赤芍均有通血逐瘀之效。
方7味药君臣佐使,攻补兼施,共奏补气活血之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出现兼有其他症状,如出现失语,中药采用“凉血通瘀”法,有学者认为瘀热阻窍为急性脑血管病的病因,针对病因采用天麻、半夏、胆南星、陈皮、地龙、僵蚕、全蝎等药物,以及采用补血益气法,加用人参、五味子、石菖蒲、鹿角’等药物治疗。
浅谈我对中医治疗中风的体会
浅谈我对中医治疗中风的体会祖国医学的“中风”又名率中。
本病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嘴斜,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为主要症状。
包括现代医学的脑溢血、脑血栓形式、脑栓塞,面神经麻痹等疾病。
历代中医对中风的认识,众说纷纭,在治疗上也多种多样。
笔者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借鉴先哲的宝贵经验,结合自己40多年来运用中医治疗中风的实践。
现将我临床经验作一整理,以供参考。
1.对中风的认识: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较早。
古代《内经》早有论述。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始也,虚邪偏客于身半,发为偏枯。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云:“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者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
”以上两段话意思,论述了中风的病因是“络脉空虚”为风邪所中,并依邪中之浅深,把中风的分为四型,即中络、中经、中腑、中脏。
金元以后,中风的病因学说,有了进一步发展。
四大名医,师古不泥古,对中风的病因提出新的看法。
李东垣曰:“中风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
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忿怒伤其气也,多有此疾。
”刘河间曰:“中风非外来之风,亦非肝木之风,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
”朱丹溪曰:“有气虚、血虚、痰饮。
”明朝张景岳曰:“此症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愤,本皆内伤积损而热,原非外感所致。
”又曰:“气血弱人,受六淫或七情所感,以损元气致气血衰败而发。
”综上所述,河间主火,东垣主气,丹溪主痰和风,景岳则谓之积损元气致气而衰败而发,提出“非风论”。
可见,金元时代四大名医对中风发病的认识,飞跃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提出了“内风立论”的学说,补充了前人认识不足,至今仍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笔者根据自己临床经验,认为各家学说,是从不同的侧面反应了疾病的本质,均不可偏废。
中风辨证论治体会
中风辨证论治体会【关键词】辨证论治;中风;中医药疗法中风之发,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治疗不宜机械套用成方。
虽然该病证无定型,治无定方,但在治疗中则有定法可循,笔者体会如下。
1 首分标本缓急中风来势猝急,主要症状为昏迷、偏瘫、失语、呃逆、痴呆等。
其轻者眩晕轻瘫,其重者则昏迷、偏瘫、失语、呃逆并见。
昏迷之后,或偏瘫、失语并见,或瘫痪、痴呆并存。
病情复杂,治疗时须分清标本缓急,按顺序施治,绝不可标本不分,前后倒置。
凡见昏迷者,必首治昏迷,或主治昏迷佐治偏瘫;昏迷、呃逆、偏瘫共存者,必须昏迷、呃逆并重,或佐治偏瘫;眩晕、轻瘫者,或首治眩晕佐治轻瘫,或仅治眩晕;呃逆、偏瘫并见者,则重治呃逆,或主治呃逆佐治偏瘫;痴呆、偏瘫并存者,重在治痴呆,佐治偏瘫。
2 中脏开窍为先中风之发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症。
其中神志清者为中经络,神志不清者为中脏腑。
中脏腑多表现为闭证,常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两目直视,呼吸气促,两手握固,二便不通,脉弦有力。
闭而得开,可望生机;闭而不开,一闭到底,病情凶险;由闭转脱,目合口开,气息低微,手撒肢瘫,汗出肢冷,二便自遗,脉微欲绝,命在顷刻。
所以及早使用开窍剂,以促使神志转清,对本病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开窍之法除灌服汤药外,主要使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等。
前四药属凉开,主要用于痰火壅盛的阳闭。
其中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作用较强,至宝丹长于醒脑开窍,紫雪丹尚可熄风止痉。
苏合香丸属于温化,主要适用于痰浊偏盛的阴闭。
牙关紧闭者可用冰片、天南星研末擦牙,或用乌梅肉亦可,有利于闭开。
在使用开窍剂时,一要辨证选用;二要注意及早使用;三要反复使用,直至窍开。
3 火盛通腑为要中风之中脏腑闭证多为痰火之盛,常有胃热积滞,腑气不通,大便秘结,舌苔厚腻。
此时,病情每多危重,施予清火化痰药势所必须,但往往难取速效,惟攻下之法方可速涤肠腑积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黄帝内经》辨证论治—浅谈“中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体会Treatment in differentiation of Huangdi Neijing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reatment in differentiation of Stroke in TCM岳代锐1廖庆波2(1.四川省南江县中医院,四川巴中,636600;2.四川省南江县下两中心卫生院,四川巴中,636600)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860(2010)20-0077-02 证型:ADI【摘要】《黄帝内经》是中医学最早,最完善的中医基础理论书籍,几千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特别辨证论治观点贯穿着中医学始终,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风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中,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与现代医学的心、脑、血管疾病相关。
适宜的中医药治疗,有着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内经;中风;中医药;辨证论治;体会【Abstract】Huangdi Neijing is the oldest medicine, the most complete book basic theory of TCM, for thousands of years guidance has been of TCM clinically, particularly in the TCM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differentiation has always been permeated, is worth being clinically applied.【Keywords】Neijing; Stroke; TCM; Treatment in differentiation; Experience中风多起病急骤,见证多端,与六淫中风性“喜行而数变”的特点相似,共同症状以突然昏朴、不省人事,或口眼喎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特点,故称“中风”。
历代医学古典和现代中医教科书中均有相应的明确记载和论述,笔者只将临床经治过的“中风病”的辨证论治,谈谈个人的见解,供同行参考。
1 病因病机1.1 年老体衰、阴阳失调、将息失宣,以致肾元不固、虚风内动、挟痰浊雍阻、蒙闭心神、神明失用,而发“中风”。
1.2 五志过急,心火暴甚,或肾阴亏损、水不函木,阴虚阳实,热气佛郁,心神昏蒙,而致“中风”。
1.3 气血虚衰,风邪乘虚而入经络而“中风”。
1.4 长期饮食不节、脾失健运、骤湿生痰、痰郁化火、肝火挟痰热上逆、蒙闭清窍或痰热流窜经络而发本病。
中风的病因病机不管虚实,均与心、肝、肾三脏之络的平衡失调关系密切。
因此辨证治疗必有择重。
2 辨证分型及治疗2.1 中经络型2.1.1 虚证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喎斜、语言不利,甚者半身不遂,或见寒热、身体拘急,舌苔白腻,脉浮滑。
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合营。
方以:大秦艽汤加减。
药用:熟地30g,当归15g,川芎12g,白芍12g,羌活30g,秦艽15g,白术12g,防风12g,独活10g,茯苓15g,甘草6g。
水煎内服,两日一剂,日服三次,每次200ml,连服10~15剂而见效。
2.1.2 实证主症:头痛晕眩,耳鸣目糊,突然发生口眼喎斜,舌强拘挛,或手足重滞,半身不遂,舌质红,苔厚腻,脉滑而数。
治法:平肝潜阳,化痰通络。
方以:天麻钩藤汤为主加减。
药用:钩藤15g,牛膝10g,杜仲15g,黄苓15g,茯神12g,石决明12g,桑寄生15g,夜交藤12g,益母草10g,甘草8g,天麻30g(研末冲服)。
水煎内服,两日一剂,日服三次,每次200ml,连服7~10剂,可见明显效果。
2.2 中脏腑型2.2.1 闭证主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手紧握、牙齿紧闭、面红气粗,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治法:平肝潜阳,熄风豁痰、开窍。
方以:阳闭:先用至宝丹辛凉开窍,再用羚羊角汤为主加减内服:即羚羊角10g,龟板12g,生地30g,丹皮12g,白药12g,石决明12g,石菖蒲12g,柴胡15g,薄荷10g,蝉蜕10g,菊花10g,夏枯草10g,甘草6g。
水煎内服,每日一剂,日服三次,每次200ml,连服3~5剂,后观其病情,随症施用。
阴闭:先用苏合香丸辛温开窍后,再用涤痰汤加减,即:法半夏12g,陈皮12g,茯苓15g,枳实12g,天南星10g,天麻10g(研末冲服),僵蚕12g,石菖蒲12g,郁金10g,甘草6g。
水煎内服,每日一剂,每日三次,每次200ml,连服3~5(下转79页)至8月14日,语言对答尚可,肢烦动依然。
改用《金匮》防己地黄汤合犀角地黄汤:水牛角60g,生地60g,桂枝10g,防己10g,炙甘草10g,田七6g,豨签草30g,川足3条,牡丹皮10g,白芍10g,服用16剂,肢烦动渐减。
9月6号,改拟羚角地黄汤加通瘀活络治疗:羚羊角3g,生地30g,白芍10g,牡丹皮6g,地龙16g,党参10g,甘草6g,牛膝10g,田七5g,红参5g,川足3条,桃仁6g。
嘱服半月,12月5日复诊:语准,行走自如,生活自理,唯左上肢乏力,难入寐,肢酸疼,改用下方善后:北芪100g,防风10g,赤芍10g,丹参20g,柏子仁20g,郁金20g,琥珀5g,女贞20g,桑枝30g,豨签草30g,炙羊藿15g,川足3条。
按语:此例脑干损伤较重,调理论治从缓图之。
仍先通太少阳之瘀热入手,再熄风通络不效,改用防己地黄汤合犀角地黄汤合方加减渐能使肢烦动停止,也是教授初次经验,大剂水牛角代犀角与生地养阴清热生髓,加用活络之品,并用桂枝、防己以防其寒凝沉困,原经方以此治“四肢聶聶动”,果有其验。
案五,小腿拘急麻痹,患者戊,男,48岁,2003年10月28日来诊,左下肢小腿活动时即拘急不解,伴下肢麻痹2个月余,伴近几个月来消瘦,舌红脉弦细,拟属肾阴不足,筋脉营濡不通所致,方选六味地黄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味:熟地25g,山萸肉15g,茯苓10g,泽泻10g,淮山药10g,牡丹皮10g,海马10g,牛膝10g,川足3条,豨签草30g,白芍60g,炙甘草20g,三剂知,六剂已。
按语:两为太阳膀胱经与肾经表里所过,用六味地黄汤滋阴,芍药甘草汤柔筋,用川足,海马,牛膝等活络,故疗效快且好。
案六,小脑梗塞共济失调,患者己,男,65岁,CT查有小脑梗塞月余,行走不稳,无头痛头晕,舌淡红暗苔白,脉弦,2007年10月16日门诊:拟属太阳蓄血症,用桃仁承气汤:桃仁6g,桂枝6g,炙甘草6g,芒硝6g(冲),大黄8g(先煎)连服7剂,无腹泻,步行日渐稳定,后改用黄芪赤风汤善后。
按语:小脑梗塞致共济失调,必然是站立行走不稳,因是太阳经所过,故当太阳蓄血治而效显,但从纯中医角度则未必会悟出用此方。
教授曾用此方治疗一重症脑梗塞致脑疝的重危病人转危为安,也曾用此方治诸督脉所过的诸多脊椎挫伤等症。
但可先夺其血瘀郁之势而有效,还未能以一方收全功。
小结:临床上遇疑难杂病,必先是追寻病因,悟出病机,这是解疑第一步,然后巧用经方的奇效以对应:案1这一奇症是药物引起,故先用薛生白湿热入络方疏解,以期除病因,再也柴羚地黄汤加减和解少阳之邪,濡养厥阴之营血,再加通络之品,以对病机;案4的脑干损伤致瘀热在里,内烦外躁动,先解内烦用大柴胡汤合桃仁承气汤,而肢躁动则用大剂防己地黄汤合犀角地黄汤,凉濡镇潜通络兼顾故有奇效。
其他案例肢体运动症,有些晕动是脑髓之变,有些脊椎之患,或伤瘀,或不足,治疗或内通瘀于太阳,或从外和营卫达邪而解,或从柔阴养筋而调治,均是从诊病审因,辨证察机,随机巧用经方,再对症用药而取效的。
换言之,就是要善于借用经方的效用,必先审因与察机到位,是治疗疑难病的重要临床思维。
概言之把中医的审因察机思维渗入到西医的诊断治疗中去,进行再分析有可能取得新疗效,而领会经方精神,锐意创新,是活用经方的灵魂。
作者简介:王伯章,男,广东省名中医,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导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郝林端,男,中医学硕士,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编号:ER-10100900(修回:2010-10-16)(上接77页)剂后观其病情转归变化,随症施治。
2.2.2 脱症:临床往往先采用现代医学方法救治后,再配合中医药方法辨证治疗。
主症:突然昏朴、不省人事、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尿遗,舌萎缩,脉细弱。
多为脱阳,脱阳者还兼见口干、肢暖,面红目赤,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脱阳以回阳救逆为主,脱阴者重在壮水制火。
临床常二者兼固。
方药:脱阳:用回阳逆汤,即人参30g,制附15g(先煎30分钟),甘草6g。
水煎内服,每次150~200ml,视其病情转归而酌定。
脱阴:用地黄饮子为主加减,即:熟地30g,枣皮15g,五味子10g,石斛15g,麦冬15g,石菖蒲10g,远志10g,制附片10g,肉桂6g,甘草6g。
水煎内服,每次180~200ml,视病情变化而加减,灵活掌握。
3 体会中风病临床较为多见,且症状表现轻重不移,多归属现代医学心、脑、血管疾病,病情多较复杂多变,重者临床多用现代医学方法予以抢救治疗,视其病情转归变化,所留后遗症和恢复治疗及轻症中风者,临床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在准确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适当的遗方用药,再配合中医的针灸、拔罐,电热疗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手段,临床可取得满意的疗效,达到满意的治疗恢复效果。
作者简介:岳代锐,副主任中医师,四川省南江县中医院。
廖庆波,主治中医师,四川省南江县下两中心卫生院。
编号:ER-10092801(修回:201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