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11.3 动能和势能》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其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学生看书讨论问题。
学生思考、分析,找出重力势能的本质特征。
学生举例。
学生猜想并讨论如何验证自己的想法。
(可以从物体下落时的破坏力来比较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
情感
态度
通过探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心态,敢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及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教学难点
势能的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自制纸盒、弹簧、橡皮筋、斜面、不同质量的铁球、玻璃球等.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情境引入
举例:被拉长的弓能把箭射出去;被拉长的弹弓等。
总结: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势能。
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样,也是焦耳,简称焦,符号J。重量为1N的物体(质量约为0.1Kg),被提升1m所获得的能量,就是1J。
阅读课本第116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动能。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动能、什么是重力势能、什么是弹性势能,以及他们各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了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一致,会判断物体动能、势能的变化。
情景一:在电视剧《鹰隼大队》中,肖邦驾驶的歼10飞机返回途中被飞鸟撞坏了发动机,结果飞机坠毁。小飞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威力?
情景二:在上学的路上,某学生从一高楼下经过时,从楼顶掉下一瓶子,正好砸在他的头上造成重伤。瓶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威力?
合作探究
一、能量:演示实验:(1)、风车实验
(2)、水流冲击水轮机模型。

人教版物理八下11.3《动能和势能》教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下11.3《动能和势能》教学教案设计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 3 节动能和势能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①初步认识能量的观点。

②经过察看、剖析演示实验,理解动能的初步观点及影响动能大小的要素。

③经过设计并进行研究实验,知道势能的初步观点及影响势能大小的要素。

④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及机械能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①经过教师的启迪、指引,经过剖析、推理、归纳等思想过程的训练,使学生脑筋中的感性资料上涨为理性资料,进而形成物理观点,导出物理规律。

②使学生经过详细的直接经验获得足够鲜亮真切的感性资料,为新知识的学习成立坚固的感知基础。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培育学生在实验中的合作精神。

二、教课要点:动能和势能的观点及影响其大小的要素。

三、教课难点:能量观点的成立。

三、教课资源:(1)教师用:钢球 1 个、小车 1 个、弹簧 1 根、玻璃槽 1 个、铁锤 1 个、松土若干、木楔1个、动能和势能演示器、实物投影仪、计算机(2)学生用:体积相同的钢球、塑料球各1 个、小纸杯 50 个、小烧杯 50 个、铁架台(固定1 个试管夹) 25 个、白纸 50 张、玉米渣若干四、教课环节1.创建情境,导入新课学生看一段有关海啸的视频,泥石流拥有什么形式的能量,为何损坏性这么强,引入新课 .(说明:从生活到物理,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2.研究新知(一)能的定义和单位1. 能量定义:物体可以对外做功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拥有能量.2. 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 J(二)剖析流动的水,被举高的重锤,拉弯的弓可否对外做功,能否拥有能量?剖析:流动的水——运动被举高的重锤——被举高拉弯的弓——发生弹性形变师:生活中拥有能量的物体有好多,请同学们剖析下边的物体因为何拥有能量,是运动仍是其余原由,请分类?奔驰的汽车、流动的水——运动——动能:物体因为运动而拥有的能 . 全部运动的物体都拥有动能 .高悬的苹果、高举的重锤——被举高——重力势能:物体因为遇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而拥有的能。

八年级物理教案:11.3动能和势能 (1)-物理八年级下

八年级物理教案:11.3动能和势能 (1)-物理八年级下

动能和势能一、教学内容及分析1、内容:本节所涉及的现象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容易产生兴趣的现象,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不追求概念的严密性,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经历探究本实验的过程,总结得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并且会用本实验得出的结论分析物体的动能变化,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是通过本实验得出的结论分析物体的动能变化,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经历探究本实验的过程,总结得出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会用本实验得出的结论分析物体的动能变化,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2.掌握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

3.通过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一定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意识。

三、教学问题分析:本节课是一节实验课,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而部分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本节课的分组实验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团结合作过程中取长补短;同时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里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点,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

教材中用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些探究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因此要注意研究方法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基本流程课前回顾——揭示(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当堂训练——课后小结——课后作业●教学情境(一)、课前回顾在利用如图所示“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1)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让小车从斜面的 自由下滑,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叫 法。

(2)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判断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大小。

这种科学探究方法叫 法。

(3)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运动得越 ,速度减小得越 。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第3节动能与势能教案1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第3节动能与势能教案1

《动能和势能》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知道动能势能的观点。

(2)在研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要素。

(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剖析简单的实质问题。

2、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

(2)经过归纳归纳获得动能势能的观点。

(3)在议论研究实验中总结影响动能势能的要素。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研究实验和合作学习,培育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敢于研究创新的科学精神及沟通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课要点:经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教课难点:指引学生研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要素。

教具: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压缩弹簧等。

教课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听一则新闻:《一铁路员工“中弹”昏迷》,为何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理解。

出示斜槽,并演示钢球从斜槽上滚下,在水平桌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挪动了一段距离。

让学生剖析碰撞过程中,做没做功?教师: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拥有能量。

可见物理学中,能量和功有着亲密的联系,能量反应了物体做功的本事。

不一样的物体做功的本事不一样。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2、新课学习教:物体拥有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的,此后我将逐渐各样形式的能量。

才的中球撞木能做功,但若将球停靠在木一( 演示 ) ,的球并不可以推木做功。

只有运的球才能推木做功。

我假如想他七个名字,叫什么好呢?学生:能,运能⋯⋯教:物体因为运而拥有的能量叫做能。

你能出一些例子?学生:运的空气、水和各样物体都能做功,而拥有能。

教:全部运的物体都拥有能。

运的物体拥有的能多少不尽相同。

如狂能吹倒大,而微只好使枝。

决定物体能大小的要素是什么呢?学生:速度、量。

教:下边我来探一下。

演示本,可分三步:①将同一个球,从斜面不一样高度下,学生察球将木推的距离。

木被推的距离不一样,明球木做的功不一样。

木被推得越,表示球的能越大。

明:从不一样高度下的网球,拥有不一样的能。

②上边的表示球从高下拥有的能大。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3 动能和势能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3 动能和势能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
3.如何看出小球具有动能的大小
4.实验注意事项
分析、回答。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为学生成功进行实验做好准备。
4.实验验证
巡视指导
分组实验
让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5.分析论证
让学生汇报实验成果,得出正确结论
汇报实验成果
培养学生做实验时严谨,求实的习惯。
6.随堂练习
出示练习1、2
二、
进行新课
1.初步认识能量
课件展示六幅具有动能和势能事例的图片。
1.流动的风
2.压弯的跳板
3.高举的重锤
4.高处的巨石
5.拉弯的弓
6.飞行的子弹
分类,并说出分类依据,
本节课讲授的能量形式较多,所以采用分类法帮助学生理解各能量之间的差别,同时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
得出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将动能和势能进行分类,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思考、讨论、回答
练习1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练习2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渗透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教育。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1.提出问题
提出探究课题: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思考
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2.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猜想,并说出理由。
新课引导
播放蹦极视频,学生思考回答老师问题
思考、回答
对下节课知识进行关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知
板书设计
15.4动能和势能
能量:能够对外做功单位:J
m
动能
v
m
重力势能
势能h
弹性势能弹性形变程度
形成知识网络,增强学生对整节课的认识。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11.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11.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绘制一个示意图,展示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滚到底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2. **综合应用题**:
-设计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实例,如秋千的摆动、弹跳球的弹起等,分析其中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并撰写简要的报告。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一个物体最终会停止运动。
3. **实验探究题**:
-利用图表、模型和模拟软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能量转化的过程。
2.通过小组讨论、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设计小组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合作探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条件和应用实例。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评价不同能量转换方案的效率和可行性。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1.请举例说明动能和势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分析实验中,小球从斜面滚到底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3.讨论能量守恒定律在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进度,适时给予提示和建议。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学生对动能和势能的理解,我会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3.重难点三: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难以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可能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技巧。
解决设想: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质疑和讨论。在小组活动中,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运用信息技术,如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架轻型飞机相撞,飞机挡风玻璃被撞碎,并且这只飞鸟还砸
驾驶员最终成功地安全降落在机场。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题问:飞鸟为什么能把飞机撞碎?馒头为什么能把人砸伤?
1.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2.复习提问: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3.老师:要想对物体做功,就必须对物体施力,还要让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距离,什么样的物体能做到这一点呢?
流动的水冲动竹排前行打桩机将木
桩打入地下
拉弯的弓把
箭射出
流动的水举

的拉



他物体做功?
指导学生学习课本第67页有关内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十一章第 3 节《动能和势能》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一)知识与技术1.能经过实例从做功的角度描绘能量。

能说出能量与做功的关系。

记着能的单位。

2.能利用实例或实验初步认识动能、势能的观点,并能运用其解释有关的现象。

3.能经过实验研究,认识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要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1.经过察看认识动能势能的存在,经过归纳归纳获得动能势能的观点。

2.在认识动能、势能的大小跟哪些要素有关的活动中,学会用科学研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拥有从能量的角度剖析物理问题的意识。

2.经过科学研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研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形成尊敬事实、研究真谛的科学态度。

二、教课重难点本节内容由“动能”“势能”两部分组成。

此中,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观点的引入均以能做功的物体拥有能量的思想为基础。

教科书先简单介绍功和能的关系,而后经过大批实例让学生感觉到动能、势能的存在。

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要素是本节教课的要点,也是难点。

此中波及丈量量的变换问题。

教科书安排了相应的实验,让学生经过察看实验认识动能的大小与什么要素有关。

这个实验是进一步认识势能的基础,能够指引学生利用身旁的器械设计实验,增强他们的实践体验。

教课要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要素。

教课难点: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要素。

三、教课策略第一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观点,不追求严实性,这是因为初中只需修业生对能量的观点有初步的认识。

接着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拥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详细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微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

由此引出了动能的观点,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育学生的察看剖析能力,势能的教课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观点,再由实验或察看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决定势能大小的要素。

四、教课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木块、弹簧、橡皮筋、斜槽、不一样质量的钢球、玻璃球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1.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11.3《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1.3节《动能和势能》。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其条件;4. 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掌握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2. 让学生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条件,能够运用动能和势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条件的理解和应用;2. 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册、实验器材(如小车、斜面、砝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如运动员投掷铅球)引入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讲解:讲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3. 课堂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加深对动能和势能的理解;4.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动能和势能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 随堂练习:安排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其条件4. 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小球从高处落下过程中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答案:设小球的质量为m,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在下落过程中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初始势能:Ep1 = mgh初始动能:Ek1 = 0下落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即:Ek2 = Ep1最终势能:Ep2 = 0最终动能:Ek2 = mgh2. 题目:一辆质量为1000kg的小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求其动能。

人教版八级下册物理11.3《动能和势能一》优秀教案.docx

人教版八级下册物理11.3《动能和势能一》优秀教案.docx

第 3 节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一)整体设计动能、势能所涉及的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也是容易产生兴趣的现象,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不追求概念的严密性,通过功和能的关系,建立起能量的概念即可。

在进行动能的教学中教材从日常生活中最密切的物理现象人手,在列举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动能的概念,学生印象深刻,易于接受。

在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因素的活动过程中,从发现问题、提出猜想、实验验证、质疑讨论到分组交流汇报的各个环节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完成的,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感受认知上的冲突,并能主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实验交流与展示,还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这个活动中,不论是进行了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前面所学习的科学方法。

这个探究既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还包含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的教育,因此要注重研究方法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实验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迎合学生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初中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中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维目标....。

- 。

- 。

. _知识与技能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掌握分类法、控制变量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2.通过合作探究,养成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和与人共处、合作学习的习惯。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教案

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教案

教案:初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3 动能和势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3节,主要包括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具体内容包括:1. 动能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 势能的概念和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掌握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2. 能够运用动能和势能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难点: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判断;动能和势能大小变化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小球等)。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滚摆上升和下降过程中速度和高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动能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势能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与物体的质量、高度和形变程度有关。

(3)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滚摆上升时势能增大,下降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通过PPT展示几个典型例题,讲解动能、势能的计算及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动能和势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影响因素:质量、速度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影响因素:质量、高度(重力势能)、形变程度(弹性势能)3.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3 动能和势能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11.3 动能和势能教案
建议学习方法为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什么是弹性势能;举例说明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可以做功;分析压缩弹簧被放松而做功的实例;列举并分析弹性势能大小比较和弹性势能变化的实例.
3、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都属于机械能,即机械能有两种表示方式:动能和势能.一个物体既可以有动能也可以有势能.
三、小节
四、作业
二次备课
业设计
分析过程:钢球和木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处滚下,到达斜面底部时速度相同,钢球的质量大,把木块推得远,做功多,具有动能大,所以动能的大小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综上所述:物体的动能大小和物体的质量、运 动速度有关.
2、势能
1)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及其大小的决定因素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重锤具有做功能力,因而具有能量:重锤被举高, 当下落时,能够把木桩打入地里,对木桩做功,所以它因能够做功而具有能量,我们把这种能量称为重力势能.
重点
动能和势能概念的建立
难点
动能和势能概念的建立
拟提问学生名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回顾问题:怎样才算做功了;功的必要条件和单位
分析具体实例引入能量的概念.
实验:演示钢球从斜面上滚下,在水平面上撞击木块,使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学生分析在碰撞过程中,做功的情况.由分析结果“钢球对木块做了功”引出能量的概念“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 能量.可见在物理学中,能量 和做功有密切的联系,能量反映了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做的 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越大.
2),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
学生猜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利用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1:让同一个 钢球在斜面的不同位置上滚下,观察小球撞击木块的现象,并分析得到的结论.
分析过程:同一个钢球,原来的位置越高,滚到斜面下端时的速度越大,把木块推得越远,做的功越多,说明具有的动能越大,所以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教案新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教案新版

第3节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理解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相关因素。

过程与方法:1.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对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

2.进一步了解利用“控制变量”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发现探索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

3.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动能和势能;知道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难点: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实例讲授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准备】可以改变倾斜度的斜面(或斜槽)、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或金属滑块)、木块一个、玩具弹簧枪、弓和箭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中引入“能量”这个词。

运动员在激烈运动后,我们说消耗了体内储存的能量;燃烧煤可以取暖,我们说煤燃烧时放出了能量;电灯发光,电炉发热,电扇吹风,我们都说消耗了能量。

在这些不同的现象中,有一个共同的东西把它们联系起来,这就是能量,引入本节课题。

(二)新课教学1.能量:“能量”是什么?能量的概念和前面学过的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

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简称能。

2.动能:(1)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吗?(启发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运动物体能做功。

例如,风可以吹转风车,流水可以推动水磨,挥动的铁锤可以把桩打进地面等。

当学生举例中固体、液体、气体都有了时,教师总结:固体、液体、气体都是物体,只要它们运动,即具有速度,就具有动能)提问:运动物体做功后静止,它还具有动能吗?动能到哪里去了呢?(启发学生得出物体不运动就没有动能以后,教师讲解:物体原有的动能用来做功了,即能量可以做功,做功要消耗能量。

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13动能和势能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1.3动能和势能章节(课题)名称11.3动能和势能学时 1 总课时26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初步了解能量的概念和单位。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过程方法1. 通过探究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建立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实例。

2. 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具有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的一系列物理实验,学习观察物理实验现象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因素”的实验活动,养成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事物的兴趣;2. 在动能和势能知识的学习中融入“遵守交通规则、尊重生命”的生命教育,以及将科学知识服务社会、服务生活的观念。

项目内容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探究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探究动能、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札记一、创设环境,引入新课引入1 教师引入有趣的为什么?让学生针对问题开展自由讨论;有趣的为什么?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为什么小小飞鸟会撞坏大飞机?为什么夏天滑旱冰的小朋友要戴上护膝、护腕、头盔?公路小常识:为什么汽车在弯道上一定要减速行驶?你知道道路上的这些数字的意义吗(车辆限速标志)?为什么同样的道路上,载重越大的汽车限制的车速越低?教师:大家的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这些问题都和一定形式的能量有关。

学习了本节知识《动能和势能》后,相信你们会对彼此的答案做出更准确的评价。

二、师生互动,共同进行新课(一)关于本节概念的学习教师要求学生自学本节概念:能量、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势能。

学生自学并记忆答案。

教师请学生识别一些物体具有什么能量,并说出判断的原因。

对学生的答案,教师要做出相应的鼓励性评价。

你能看出下面这些物体具有什么能量吗?展示图片:1.自行车运动员正骑车上小山坡(答案:动能、重力势能)2.游乐园的空翻车正旋到最高处(答案:重力势能,最高处速度为零,故动能为零)3.水电站高高的大坝里平静的水、下面奔腾的水(答案:上面的水有重力势能,下面的水有动能)4.球类被打击后发生变形(答案:弹性势能)(说明:统一出图片,学生讨论后,教师可再点击,在对应的图上显示答案)(二)关于本节的实验探究第一部分:与动能有关的实验探究和生活应用教师:“人命关天”。

11.3动能和势能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1.3动能和势能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1.3 动能和势能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物理教材,主要涉及第11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动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势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影响因素;2. 让学生能运用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解释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计算;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物理实验器材(如小车、斜面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运动员跑步的场景,让学生观察运动员的速度、高度等,引发学生对动能和势能的思考。

2. 知识讲解:(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2)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如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3)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如小车从斜面下滑的实验。

4. 例题讲解:运用动能和势能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小车滑坡后的速度。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巩固对动能和势能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计算一个小车滑坡后的速度。

2. 举例说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1. 小车滑坡后的速度计算公式为:v = √(2gh),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h为滑坡的高度。

2.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滚摆上升时,动能转化为势能;下降时,势能转化为动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景引入、实验演示、例题讲解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3 动能和势能》教案
【设计理念】
本节教案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写的《探索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以动能和影响动能的因素为线索,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把势能作为学生课后学习探究的内容,把课堂教学和课后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课堂教学采用集体思考、讨论的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着和参与者,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2.知道动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
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
订简单的科学计划和实验方案
3.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
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
流的愿望,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
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放弃或修正自己
的错误观点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
教具和媒体多媒体、学具盒、两个小钢球、火柴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学生看一则新闻:《一铁路职工“中弹”昏倒》。

(多媒体播放课件)
师:为什么小小的馒头能把人砸伤?学完这节课大家自然会明白。

(说明:从生活到物理,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能的定义和单位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形式的能量?看谁知道的最多。

生:光能、电能、热能、声能、太阳能、风能……
师:同学们知道的能量可真不少。

下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四个情景。

(多媒体播放课件:流水推动水磨转动,风推帆船、吹动风车,子弹击穿木块,汽车撞击木块。


师: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流水、风、子弹、汽车是否具有能量?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讨论后回答:它们都是运动的。

师:根据它们的特点,大家认为这种形式的能应该怎样命名?
生:讨论后回答:应该叫动能。

师:好,就叫它动能。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能。

(板书课题:动能)
师:同学们能否试着给动能下一个定义?
生:讨论并给出定义。

师:(板书:1.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除了刚才的四个物体,大家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动能?请讨论回答。

生:讨论并举例。

如奔驰的骏马、飞行的小鸟、游动的鱼、地球、月亮……(说明:此处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师:指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并指出动能的单位。

(板书:2.动能的单位:焦耳。


(二)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师:请同学们看第90页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动能,由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说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生:讨论并提出问题。

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与生:共同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例猜想一下,动能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讨论猜想。

师:哪个小组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讨论回答。

师:综合不同学生的猜想,有选择地板书学生的各种猜想:
1.与速度有关
2.与质量有关
3.与速度和质量都有关
(说明:学生的猜想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偏离主题,教师切不可简单地加以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可引导学生进行反驳并通过有选择的板书保留有价值的猜想。


师:究竟哪种猜想正确呢?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证明一下。

生:讨论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师:巡回指导并参与讨论。

师:哪个小组愿意起来交流一下你们设计的方案和结论?
生:部分组到前面展示自己的方案并说明得到的结论,其他组指出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

(说明: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对于认为动能大小只与质量或速度有关的组,学生实验时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在研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为什么要用同一个铁球?
2.在研究动能大小与质量关系时为什么要让大小不同的铁球从同一高度滚下?
此处体现的是控制变量法,可使这些组的同学意识到自己的观点是片面的,进而使他们的观点得到完善。


师:实验证明哪一种猜想正确?
生:回答。

师:由实验你得到了怎样的结论?
生:集体讨论得出结论。

师:评价后板书:(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

在速度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在质量相同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说明:此处学生的思维会聚。


师:这两个因素哪一个对动能影响更大?请同学们讨论并举例说明。

生:讨论并举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刚得到的结论解决几个问题:
1.同学们能否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解释小小的馒头为什么会伤人?这则新闻对你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什么启示?
2.交通部门为什么要对车辆进行限速?为什么同一路段不同车辆限速不同?
(说明:多媒体显示。

此处体现从物理到生活。


生:讨论并做出回答。

三、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这节课对你的日常行为习惯有哪些启示?
生:讨论总结。

四、布置作业
1.写出探究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报告。

2.课本P91.5.
3.课后自学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并探究影响它们大小的因素。

【板书设计】
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
具有的能。

2.单位:焦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