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张老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案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2)学会如何欣赏和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分享和为他人着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和词语的正确运用。
(3)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2)如何欣赏和评价一篇优秀的文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知识。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进行课外阅读,找寻类似的优秀文章进行欣赏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理解课文的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的理解程度。
4.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教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原文。
2. 相关资料:作者简介、背景知识。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等。
七、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表达的美好情感。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解决问题。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12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生态平衡的语文课堂就应是和谐的课堂,本节课的设计以生态和谐为理念,透过引导学生听读、声情并茂地朗读、用心自主地探究、圈画重点词句、旁批分析赏析,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体会德国景色的奇丽与民族的奇特,了解德国独特的民俗风情,同时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语文潜力。
预设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了解季羡林:(1)出示季羡林的图片:你认识照片上的这位老人吗?(2)关于季羡林你了解什么?2、揭示课题。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脑子里自然而然会出现怎样的问题?(预设:为什么说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的花为什么要让别人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3、读了课文,德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4、是啊,季羡林先生在重游了德国以后也发出了同样的感慨,请你找出这一句话。
交流出示: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
三、细读课文,感受独特1、季爷爷第二次来德国,故地重游时,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呢?默读课文1-3段,边读边思考,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并圈出重点词句。
2、交流奇丽: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齐,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板块一:感受景色美丽重点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指导感情朗读,读出花的美丽。
板块二:感受景色的奇丽重点理解家家户户、任何一条街、汇成了、花的海洋感情朗读,读出花的奇丽。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德国人养花的情景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欣赏美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德国人养花的情景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为他人着想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课文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并加以运用。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所描述的德国人养花的情景及其特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四、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养花的短文。
3. 思考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学生热爱生活、欣赏美的情感表现。
5. 学生为他人着想,道德品质的体现。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不同国家的养花习惯,对比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开展以“我眼中的美”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美。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5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5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象、感受德国美丽的风土人情。
并尝试背诵。
2.抓住关键词句,例如“都”字,从德国人的言行中感受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友善、热情的品质,理解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3.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领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象、感受德国美丽的风土人情。
并尝试背诵。
教学难点:从德国人的言行中感受他们处处为别人着想、友善、热情的品质,理解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好。
于老师非常高兴能够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上一节语文课。
老师呀,如果有外国游客来到我们这儿,想游览一下的话,同学们有什么景点可以推荐给我呢?(学生可能提到文庙、太阳岛等)听了同学们的话,游客们一定会对我们花儿滨这座美丽的风光景色有一定的了解,对中国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儒家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这个文明之邦、礼仪之邦最值得骄傲的。
那这节课,让我们去了解外国风光、异域文化。
板书课题。
齐读,抓住关键词朗读。
质疑?二、教学新课1.首先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
第一自然段,注意重音爱美花德国第二自然段。
读准脊梁一词,脊是三声。
知道脊梁是什么意思吗?指人的后背。
师:一般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人的脊梁啊?师:联想到我们人体,即使是直立着也不容易看到脊梁,必须努力向前弓着身子,并且把头尽量伸拉出去,脊梁才会显现出来。
师:在文中花的脊梁指什么呢?生:在屋里只能看到花的枝干。
莞尔一笑的意思理解一下。
第三自然段。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注意读准,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注意断句,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
第四自然段。
读顺即可。
3.同学们,课文又读了一遍。
五年级语文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李志民,了解他的代表作品和成就;2.理解课文的主题,并通过阅读理解和讨论的方式分析课文含义;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以花为话题,通过问答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花的兴趣和观察力。
- 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 花有哪些特点?觉得花的颜色和形态有什么作用?- 你们见过哪些特别漂亮的花?它们是如何吸引你们的注意力的?2.导入课文主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 你们认为“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什么意思?二、阅读和理解(15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并标注关键词和不理解的词汇。
2.让学生交流阅读体会,提出问题和疑惑。
3.课文导读,老师讲解生词和关键句,培养学生对课文主题和情节的理解。
三、讨论与思考(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你们理解了吗?- 你们认为作者的“花”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作者的意图是什么?他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发表意见,并交流讨论结果。
四、互动探究(1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讨论“你们的花是给谁看的?”并找出几个有趣的观点。
2.老师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归纳。
3.学生分别介绍他们小组的观点,做一个小结。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学生针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主题,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并谈谈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理解。
2.学生可以选择绘画、音乐、舞蹈、文学等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进行介绍,并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
六、课堂小结(5分钟)1.老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主题。
2.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案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观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文章的背景介绍,包括作者、时代背景等。
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如何体现“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文章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情趣,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文章的主题思想。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文章的观点。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相关的视频、音频或图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使用教学道具或实物,如花朵模型或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
使用互动式白板,方便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参与讨论。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活动3.1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和观点。
分析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应用拓展: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或创作活动,将文章的观点应用到生活中。
3.2 教学活动观看与文章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在阅读后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文章的主题思想。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进行小组展示。
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或创作活动,将文章的观点应用到生活中。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对文章主旨思想和观点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应用能力。
通过学生的创作活动,评估学生的表达和创造力。
4.2 教学反馈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提供反馈和建议。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共5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共5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会写本课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问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
2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1·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自己心中最美的东西吧!(指名自由交流)2·是呀,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有一位季羡林老爷爷他也深有同感,让我们一起随着他认识一个爱花的民族吧!(板书:25花)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字音读准,生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出示生词,读并释义。
(结合图片)接力读课文。
3·这个民族指谁?你从哪里知道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自读自悟,升华情感:1就让我们和季爷爷一起去感受一下德国对花的独特的爱!浏览课文,季爷爷一共几次去德国?2四五十年前,季爷爷第一次到德国就对德国人的爱花之情有了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读出来,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5年下《自己的花大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3德国人是如何爱花真切的呢?哪个自然段描写了?4·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把你感受到的德国人爱花之情用你的语言记录下来,并画出相关的语句。
*大家知道“脊梁”是什么吗?“花的脊梁”是什么?德国人种花自己只看花的脊梁,最美的朝向别人,你的体会是?指导感情朗读。
5·正是这样,德国人种花都是种给?(板书课题、读题)6·也确实不错,就让我们一起走上德国的大街,去欣赏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看课件)一边看图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看到以及看图的感受。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的本店铺精心为您带来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5篇)2022-12-1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15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词,掌握“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
2、根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初步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从“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季羡林与小作者的对话内容。
一、开门见山,直入课题。
出示季羡林简介。
师:今年已经九十八岁高龄了,从1935年起,曾经留学德国十年,被德国这个爱花的民族,被德国人与众不同的养花深深感动。
1985年他又一次来到德国,勾起了他的回忆,写下一篇精美的短文(齐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题目中有一个地方很有意思(反义词),注意读好,一齐再读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季老的介绍去欣赏德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二、初读课文,把握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注意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完后想想,围绕着花,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出示两个新词。
wǎn莞尔一笑抽读。
师:“莞尔一笑”是怎样的笑?chàyān姹紫嫣红抽读。
师:“嫣”写的时候哪儿要特别注意?在生字表边上写一写。
再齐读一遍。
3、交流:说说围绕着花,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4、师:我们已经看到了全文的脉络,接下来,请同学们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们可以试着根据重点段落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四个自然段,二、三自然段是重点。
谁来把两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三、研读课文,领略风情。
1、师:文中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找出来。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一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训练重点是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异国风情、拓展搜集资料。
作为本组教材的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季羡林1935年在德国求学时的亲身经历,描绘了德国家家户户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并用凝炼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出示):1、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披文入理,积累语言,体会文本语言美。
3、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感受风土人情美。
教学重点在于揣摩、积累语言,了解德国风土人情;教学难点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文熏陶。
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让教学立足学生的实际,教学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学情。
1、课后生字词已经会读会写的有哪些?2、这篇课文,你想怎么学?3、你对课文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已经熟练掌握生字词,具备初步阅读的基础。
80%的学生选择以朗读课文的方式学习。
95%的学生对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最感兴趣。
根据这样的学情,我选择这样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朗读法,重点词语品味法,并辅助采用结合实际法、情境渲染法、实物演示法等。
学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用读文想象,品味词句的方法来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课前,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能力特点,请他们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设置三个小专题季羡林与德国、鲜花胜地德国、德国的风情我知道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这样更有针对性,避免盲目无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质课教学设计.doc(2)(教学实录试讲稿)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3 个生字,会写7 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的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民俗特色,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民俗特色,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三、教学准备:了解有关季羡林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屏幕上的老人吗?----对,他就是季羡林先生,季羡林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语言学家散文家,他精通12 国语言,2006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精美的散文,请同学们举起手和老师共同读出并书写课题。
二、预习交流,小组展示:课前同学们根据老师制作的微视频和预习单对本节课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同学们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各小组先组内检查,然后小组代表来展示。
表现好的小组老师有惊喜哦!各小组已经准备好了,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本节课的生字词,请一组代表来展示,你的声音真洪亮,吐字非常清晰,二组代表,你读出了词语应该有的感情,并且还注意了平翘舌音的区分。
同学们都读的非常好。
真是不分上下呀,读不成问题了,大家写的怎么样呢?三组、五组上台展示,其余的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同学们看哪个小组写的更规范些呢?对,三组写的更规范些。
掌声送给三组。
大家注意-脊梁这个词的读音,请同学们跟读,很好!过度:同学们预习的非常好,字词掌握的好了就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1、下面我们进入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我阅读,我了解。
自己的花式让别人看的 教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临沂华盛实验学校张文娜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从中受教育。
教学过程:一.由作者导入:1.课前出示:德国风光图T:同学们,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爷爷, 1935-1945年,在德国留学整整十年,德国人民爱花、养花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后,当他再到德国时,感慨万千,不禁写下了这样的名篇。
一起读!(课前板书好课题)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注意!谁的花?又是让谁看的?请,再读!二.交流预习收获。
1.交流本节课达成的目标:课件出示⑴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⑶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读出感情。
2.检查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课文内容T:通过咱们对课文的预习,同学们你们觉得德国是个怎样的民族?季老又是怎么评价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T:读过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三.品读感悟。
1.请大家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课文,同时找出文中描写景色绮丽的句子,画出能体现景色绮丽的词语。
(出示自学要求)⑴.学生汇报:“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个人交流。
结合具体的词语,谈读后的感受。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花的海洋”花多,花美)⑵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多么富有意境的两个词啊!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怎样的景象呢?花团锦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姹紫嫣红……说一说,你想到的画面。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通用18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通用18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3.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那棵大树还记得是谁吗?对,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季羡林爷爷。
今天,我们要同季爷爷一起去德国,去看看德国的花。
(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2.出示生字,生齐读,指名读,师注意纠正字音:注意“莞”是个多音字,本课中读wǎn,表示地名时读“guǎn”,如,广东省的“东莞”;“姹”(chà)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生指出书写上的疑难字,指导书写生字:暇:与“瑕”区分记忆,偏旁表义锦:与“绵”区分记忆。
嫣:右部的上下结构分配要合理。
(师可范写)4.生写生字,师巡视。
5.投影仪展示书写,师生评议。
6.结合预习情况,理解文中疑难词语:房东: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对“房客”而言)。
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姹紫嫣红:嫣:娇艳。
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初读课题的时候,同学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谁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为什么要给别人看?)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找答案。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为我们讲述了“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
在奇特的风景里,抒发了内心真实的感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
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
这篇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设计理念】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以中心句切入教学,以此贯穿教学。
教学时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通过不同层面、不同方式的“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并提升审美情趣,陶冶情操,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
2、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
教学准备: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读题激趣:同学们,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的教案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德国人种植花、欣赏花的独特方式,以及这种方式所反映出的德国人的精神境界。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感悟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他人情感的品质。
3.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德国人种植花、欣赏花的独特方式。
2. 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现的德国人的精神境界。
2. 培养学生关注他人情感、热爱生活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全文。
2. 相关背景资料,如德国人的生活环境、文化特点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引导学生朗读课题。
b.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初读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b. 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解答疑问。
3. 精讲细读:a.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德国人种植花、欣赏花的方式。
b. 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c. 讨论课文中所表现的德国人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关注他人情感、热爱生活。
4. 拓展延伸:a.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例子,说明自己是如何为别人着想、关注他人情感的。
b.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培养热爱生活的品质。
b. 引导学生树立为他人着想、关注他人情感的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品质。
6. 布置作业:a.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b. 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为别人着想、关注他人情感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评价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德国人种植花、欣赏花的独特方式方面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作文、讨论发言等,评价学生在关注他人情感、热爱生活品质方面的提升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理解德国人种植花、欣赏花的独特方式。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优秀4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是怎么写出景物、风情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听同学们谈及自己家中养了很多鲜花,老师真想一一参观,但这是不可能的,别人家里的花我们怎么能随便看到呢?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德国,只需漫步于街头,你就可以随意欣赏到家家户户种植的鲜花,因为在那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著名的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先生一起去走进德国,感受那里与众不同的异国风情。
好,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过渡:课文预习过了吧,下面咱们就来检查一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1、检查读词:⑴ 出示第一组:宇宙天性真切奇丽奇特脊梁① 指生读,纠正“脊梁”的读音及写法。
“脊”的上半部分是先两边后中间。
② 齐读。
过渡:看来这组词语比较简单,没有问题,那咱们就增加点难度,来看第二组,自己先练习一下。
⑴ 出示第二组:莞尔一笑应接不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① 指生读。
②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有魅力最有韵味的的语言,它集音形义一体。
我们在读词的时候如果能够加上自己的理解,就一定会把词语读得有滋有味,听老师来读这两个词。
谁再来读。
齐读。
2、质疑导读:看来词语大家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不知大家对课文又了解多少呢?下面,老师想出几个小小的问题来考考大家: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个国家?那里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们本文的作者季老先生曾在德国留学十年,那么德国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提示:可以到文中的最后一自然段中寻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是一篇五百字的美文,篇幅不长,却包容了一个相当广阔的世界:德国的人情风俗,作者的求学经历,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以及奇花共赏的奇情异景,再加上作者独特而精深的思想感悟,创造出一个浪漫温馨的美好世界。
走进文本,就仿佛走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一个花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一个充满温情的世界,一个意蕴深远、耐人寻味的世界。
季羡林先生从德国人独特的养花方式中,领悟到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境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
文文字简练,语言比较朴实。
其中也有一些学生需要理解或者深究的词语。
词义较难理解的是“莞尔一笑”我想可以在课堂上当场找出不理解的字“莞”查字典理解是形容微笑。
再连字成词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样子(多指女性)。
我认为女房东这样的微笑很有深意。
一是作者发现花是给别人看的,女房东发出了会心的笑、和蔼的笑,二是女房东为自己的民族人人都有的分享的意识而自豪的笑、快乐的笑。
需要深究的词语“应接不暇”以前学过,所以在这里主要回顾“暇”的意思是:没有事情的时候,指空闲,强调这个字是日字旁。
继而深究什么事物使作者的眼睛应接不暇,相机出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两个词。
“花团锦簇”: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聚成一团,和“团”字同义。
这个词语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
“姹紫嫣红”:姹──美丽;嫣──娇艳。
这个词语专门形容花儿万紫千红、五彩缤纷、娇艳绚丽。
理解完这两个词语就请学生想象作者看到的景观,再出示德国的实景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的形容,其中用上“应接不暇”“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这几个词语。
“耐人寻味”:耐──经得起;寻味──探索体味、体会、品味其中的含义。
这个词语说明德国人这种行为经得起人们去仔细体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反复体味。
那么可以问问学生:你体味到了什么呢?本课有一些需要深刻理解的句子:1、“……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再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略讲)这两句话进一步点明了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之处。
因为花朵栽在屋外,都朝外开,那么在屋里看到的“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
那么想一想作为辛苦栽花的主人能看到些什么呢?(枝干和叶子)走在屋外的行人又能看到些什么呢?(娇艳的鲜花)。
显然,德国人养花不是为自己,而是给别人看的。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深挖)我们可以抓住课文中的这句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来帮助学生理解句义。
“这一种境界”在这里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颇”是“很、非常”的意思。
“耐人寻味”指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
助人为乐,我为人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做好事其实就是报恩。
一个人只要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他总会得到来自许多方面的关爱。
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会受到来自医生、护士、父母、兄弟、姐妹、左邻右舍、老师、同学、同事、互不相识的人的关爱。
传统美德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帮助任何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我为人人。
助人是无私的,他使你的心灵得到净化,使你的精神升华,更使你成为社会的一份子,成为一个实际意义上的社会人,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
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这两者之间要辩证看待,整体理解。
如人人都做到我为人人,其结果不是人人为我吗,这个因果关系连小孩子都能推导出来,所以我说我为人人是因,人人为我是果。
如果你想获得,必先付出,舍得舍得,先舍后得。
在课后拓展中可以围绕“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举出身边的实例: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3、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深挖)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当然会见到许多变化,但他说“美丽并没有改变”,结合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说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
4、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作者曾在德国留学十多年,在留学期间时常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祖国。
现在时隔四五十年作者又来到德国,见到那家家户户窗口上的鲜花,不由得触景生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四五十年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
4、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颇耐人寻味的境界。
【教学重点】1、认识3个生字,理解“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
3、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
【教学难点】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颇耐人寻味的境界。
【学情分析】学生与季羡林先生生活的经历、时代都有很大差距。
老师就要酌情增加背景资料的讲述以及图片的对比。
【教学准备】课件。
【设计理念】读悟结合,顺学而导,扎实语言文字训练。
在学生自主实践、习文怡情中落实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过程】一、直接进入课题1、老师板书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的感知了德国景色的奇丽和民族的奇特。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课文哪些语句能体现景色的奇丽,用波浪线画出哪些语句能体现民族的奇特。
二、深入理解课文1、奇丽的景色:(1)课文中哪些语句体现了奇丽的景色?(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地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1)读句子(2)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生自由谈)。
(3)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能具体谈谈吗?。
师:那到底那里的花有多多,有多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图片,学生欣赏)。
师讲解花一朵挨着一朵,一朵紧压着一朵,他们挤在一起,靠在一起,相互簇拥着,有时候都分不出他们谁是谁了。
这用那个词语来形容?(花团锦簇),各色鲜艳的花聚在一起就是-----姹紫嫣红。
这些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连在就汇成了花的海洋。
师:美不美呀?那就让在读读这段话,读出它的美。
(指名读)。
师:老师听完了你读,仿佛又看到了那些美丽花,你读出来美。
师:老师从你的读中也感受到了美。
请听老师朗读。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生倾听、想象)。
师: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生自由谈)。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
其实,德国的大街小巷比你想象中还要美。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展示花街的图片)师:此时此刻假如你就走在这如花的街头,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想做点什么呢?师小结:(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多么奇丽的景色!那课文中哪些语句又体现了民族的奇特呢?2、奇特的民族a、(课件出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家家户户、临街窗户的外面、脊梁)师:哪些地方体现民族的奇?讲解;家家户户.师:家家户户是什么意思?(生自由谈)。
师:你是德国人,请问你家种花吗?(指另一学生)你呢?……这就是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读这个句子。
接着说临街窗户的外面(养花的地点不同)。
讲解脊梁师:“脊梁”是什么意思?(生回答)师:你的脊梁挺硬的。
花的脊梁指的是——(举着一盆花)师:是呀,他们看不到争奇斗艳的花朵,看不到妩媚动人的花瓣,看到的是——看到的是——这是为什呢?(读课题: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很奇特,课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体现了民族的奇特呢?(课件出示):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生自由谈)。
师:那在生活中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生自由谈)。
师:其实像这样耐人寻味让我们受益匪浅文章还很多,请同学们拿出阅读材料打到144页,带着短文上面的问题读一读《德国印象之一------那一树红樱桃》、《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和《传递快乐》让我们再次品味花美、语言美、人更美。
三、拓展阅读:1、德国印象之一------那一树红樱桃2、送人玫瑰手有余香3、传递快乐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但欣赏了花的美,还感悟了人的美。
那就让我们把这两种美写一写吧。
四、小练笔:1、介绍一种你喜欢的花。
(可以仿照课文描写花美的句子)。
2、把你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事情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本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的短文。
文中作者先点明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的德国人非常爱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四五十年以后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
这是一篇语言看似通俗易懂,实际上却包含深刻内涵的文章。
它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文章,不是纯粹的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让我们读后既开阔眼界,又回味无穷,同时受到思想启迪。
教材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换言之,就是要通过学生的朗读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重点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在此过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感,进行人文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