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 高廷耀 第三版 课程学习重点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高廷耀版
完整版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答案高廷耀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作业标准答案第一章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1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
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关系。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件 第三版 高廷耀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十章文库
即F3 = F1-F2 λA(ρLu2/2)=Vg(ρS –ρL) 层流时Λ=24/Re e=ud /γ γ = μ/ρL
面积; u——颗粒在水中的运 动速度,即颗粒沉速。 μ ——液体的动力粘 度
球状颗粒自由沉淀的沉速公式
解方程得球状颗粒自由沉淀的沉速公式:
u=[4(ρS –ρL) g d/3λρL]1/2
格
栅
的
建
筑
尺
寸
4.格栅的总建筑长度L
L L1 L2 1.0 0.5 H1 / tg
5.每日栅渣量W
W Qmax W1 86400 K Z 1000
式中:L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 的长度,m;
B B1 L1 2 t g1
其中:B1 ——进水渠道宽度m; α1 ——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 展开角度,一般α1=20°; L2 ——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 接处的渐窄部位的长度,一般 L2=0.5L1 ; H1 ——格栅前的渠道深度,m。
0
0
u1 / u0 dP
1 0 u1dP u0 0
而沉淀池能去除的颗粒包括u≥u0以及 u1<u0的两部分,故沉 淀池对悬浮物的去除率为:
1 P0 (1 P0 ) udP u0 0
式中:P0——沉速小于u0的颗粒在全部悬浮颗粒中所占的比例; (1-P0)——沉速≥u0的颗粒去除率。
沉砂池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主要参数
城市污水厂一般均设置沉砂池,并且沉砂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不 小于2;工业污水是否要设置沉砂池,应根据水质情况而定。
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 最大时流量、最大组合流量、合流制流量 沉砂池去除的砂粒相对密度为2.65,粒径为0.2mm以上。 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m3污水沉砂0.03L计算,其含水率约为 60%,容重约1500kg/m3。 贮砂斗的容积应按2d沉砂量计算,贮砂斗壁的倾角不应小于55º , 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 沉砂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类别(必修/选修):专业必修课课程英文名称: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总学时/周学时/学分:72/4/4其中实验/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环境学导论、环境微生物学、给水排水工程等授课时间:松山湖/周三、周五1-4节/1-18周授课地点:7B-410授课对象:2016级环境工程卓越开课学院: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任课教师姓名/职称:吕斯濠教授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上课的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每次发放作业时,采用集中讲解方式;3.课外时间在12H301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使用教材:《水污染控制工程》(下),高廷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01,第4版。
教学参考资料:1)《水污染控制工程》,成官文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02。
2)《排水工程》,张自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第4版。
课程简介: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对各种污/废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基本技术进行学习,为后续水污染防治类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为学生将来工作中从事环境工程的水处理方面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
课程教学目标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
这些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了解污水处理方法的分类,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处理方法的原理、作用、计算方法、构筑物构造及运行方式、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工艺流程的组成以及其处理效率。
了解污水厂的建设程序以及设计步骤,掌握工业废水的常用处理方法,了解不同工业废水的特点及采用的工艺流程。
具备一定的污水特征分析能力,简单的工艺系统选择与优化能力,具备一定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能力,以及相应的方案制定能力、绘图能力等。
水污染控制工程 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重点一、名词解释1.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物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mg/L),间接反映了水中可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P32.化学需氧量(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mg/L)。
P33.好氧生物处理:污水中有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但主要是好氧细菌)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P894.厌氧生物处理:在没有分子氧及化合态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P905.污泥体积指数(SVI):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污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mL/g)。
P1086.活性污泥:由细菌、菌胶团、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群体及吸附的污水中有机质和无机物质组成的,有一定的活力,具有良好的污水净化功能的絮绒状污泥。
P1077.高级氧化工艺:采用两种或多种氧化剂联用发生协同效应,或者与催化剂联用,提高·OH的生成量和生成速率,加速反应过程,提高处理效率和出水水质的工艺。
P3228.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最重要的性能,定量地表示树脂交换能力的大小,单位mol/kg(干树脂)或者mol/L(湿树脂),包括全交换容量和工作交换容量。
P3429.膜析法: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作推动力对水溶液中某些物质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的统称。
P35610.反渗透法:一种借助压力促使水分子反向渗透,以浓缩溶液和废水的方法。
P360二、填空题1.污水的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污染雨水、城镇污水P12.污水污染指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P23.污水物理性质的污染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等P24.污水排放标准:浓度标准、总量控制标准、国家排放标准、行业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P125.污水处理的方法:物理处理法、化学及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P136.污水处理的程度: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P147.理想沉淀池的五个区域:进口区、沉淀区、出口区、缓冲区和污泥区P348.稳定塘的分类: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P2589.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四种工艺类型:慢速渗透系统、快速渗透系统、地表漫流系统、地下渗滤系统P27210.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水温、水质、水力条件P31211.常用的吸附等温式:亨利吸附等温式、朗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式、弗罗因德利希(Lreundlich)吸附等温式、BET方程P33112.离子交换的运行操作步骤:交换、反洗、再生、清洗P34413.膜析法的分类:扩散渗析法、电渗析法、反渗析法、超滤法P35614.两类常用的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水、超临界CO2 P36415.污水回用系统的类型:建筑中水系统、小区中水系统、城市污水回用系统P376三、选择题(参考)1.沉淀的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压缩沉淀P302.沉淀法可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沉砂池)、污水的初级处理(初沉池)、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沉池)、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P303.造成活性丝状污泥膨胀的因素:污水水质、运行条件、工艺方法P1994.运行中针对膨胀类型和丝状菌特性,抑制措施:①控制曝气量,保持适量溶解氧;②调整pH;③如碳氮比失调,可适量加含氮化合物或含磷化合物;④投加一些化学药剂;⑤城镇污水经过沉砂池,越过初沉池,直接进入曝气池。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和养护)
第七章 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和养护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表7-1 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模式统一管理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 分散管理分级管理排水管渠疏通排水管渠的维护 管渠清掏 通沟污泥的运输与处置 管渠检查的意义 排水管渠系统的维护 地面巡视等传统检查方法 进入管渠检查 管渠检查 电视和声呐检查染色和烟雾试验 水力坡降试验主要损坏原因排水管渠系统的修理 开挖修理和管渠封堵非开挖修理排水管渠系统维护的安全作业 排水管渠系统的管理和养护二、排水管渠系统的维护1.排水管渠的维护(1)排水管渠疏通《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要求:各种管道的积泥深度不能超过管径(或高度)的1/5。
一旦接近或超过这个要求就应及时进行疏通。
表7-2 管渠疏通的方法(2)管渠清掏将污泥等沉积物从检查井或雨水口中取出的作业称为清掏。
铁铲、铁勺和手推车是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清掏工具,现已逐渐使用灵巧的手动污泥夹和小型污泥装载车,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则大多采用真空吸泥车进行。
目前我国开始采用抓泥车,液压抓泥车污泥含水率较低,其缺点是井底少量污泥残渣难以清掏干净,工作效率也没有吸泥车高。
(3)通沟污泥的运输与处置排水管渠清掏作业产生的污泥又称通沟污泥。
其含水率各地差异很大,上海管道的水位高,雨水口设有沉泥槽,因而污泥含水率经常高达85%~90%;而北京等城市则相反,污泥含水率较低。
①污泥运输污泥运输大致可分为由作业点运至中转站的市区短途运输和由中转站运至填埋场的郊区长途运输两个阶段。
市区短途运输一般采用污泥罐车或拖斗等专用设备;郊区长途运输则采用吨位较大的自卸卡车。
含水量过高的污泥,在运输前宜进行脱水减量处理。
②污泥的最终处置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各城市的通沟污泥大多和粪便一样作为肥料被用于农田,近年来则基本采用填埋处理。
其中有些城市和垃圾混合填埋,有些则单独填埋,如填入废矿坑、废弃河道或砖厂的取土坑。
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第三版 复习总结
1、污水依据来源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污染雨水、城镇污水。
2、污水污染指标分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
3、表现污水物性的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等;表现污水化性的指标:有机指标(BOD.COD.TOD.TOC)、无机物指标;生物性质: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病毒。
4、污水物理处理法去除对象是污水中的漂移物和悬浮物,方法:筛滤截流法:格栅、筛网,过滤重力分别法:沉沙池、沉淀池、隔油池、气浮池等离心分别法:旋转分别器,离心机。
5、格栅作用:用来截流污水中较粗大的漂移物和悬浮物,防止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曝气器、管道阀门、处理构筑物配水设施,进出水口,削减后续处理产生的浮渣,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6、格栅分类:按栅条净间距(粗50-100mm、中10-40mm、细1.5-10mm)按外形(平面、曲面)按清渣方式分为(机械和人工清渣)。
7、筛网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用于短小纤维回收的筛网(振动筛网、水力筛网)8、沉淀法是采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别的过程9、沉淀池的类型,依据水中悬浮颗粒的性质、分散性和浓度,沉淀通常可以分为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压缩沉淀。
10、自由沉淀的三种假设:沉淀过程中颗粒的戴奥外形重力等不变;颗粒为球形;颗粒只在重力作用下沉淀,不受壁器和其他颗粒的影响。
11、沉砂池的目的:去除污水中的泥沙、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12、常用的沉砂池类型:平流池、曝气池、旋流池;运行方式有间歇性、连续性两种。
13、沉淀池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常见的有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辐流式,斜板/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在功能上满意了澄清和污泥浓缩的要求。
14、废水中的油存在的形式:可浮油、细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
15、破乳的方法:投加换型乳化剂;投加盐类、酸类物质可使乳化剂失去乳化租用;投加某种本省不能成为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同错猛烈的搅拌震荡或转动使乳化的液滴猛烈相碰撞而合并;如以粉末为乳化剂的乳状液,可以yoga过滤法篮协被固体粉末包围的油滴;转变乳状液的稳定(加热或冷冻)来破坏乳状液的稳定。
高廷耀第三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经典笔记2018版(精品笔记+同类院校真题答案+习题集+课件)
本套笔记由环境考研中心倾力打造,适用于考高廷耀第三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这本书的院校。 主要内容包括:
1、高廷耀第三版《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课堂笔记及考试重点、难度解析 各校出题虽然各具特点,但作为一门学科或一本书来说,其侧重点大体类似。同类院校之间指定同一 本书,出题无外乎书上的侧重点+外延。我们积累各个同类院校的相关出题,并将真题插入到笔记的各知识 点中,那么每一章普遍的考点、考法、有无外延等情况,一目了然。 2、同类院校 6 年初试真题答案详解 同类院校的真题及答案,应对考试有两个作用:一是供参考侧重点;二是供大家模拟练习。题目作答, 关键点在于思路,在于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回答,而不是问此答彼或胡乱去写,答满为止。希望大家通过 我们提供的参考答案,进一步锻炼自己答题能力。《水污染控制工程》是很多高校环境工程的参考书目, 但是大部分高校不仅考水控的内容荣,还会考到大气污染控制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的内容,所以本中心 提供的真题试卷仅是水污染控制部分的题目。 3、环境考研中心之《水污染控制工程》精品课件 本课件是本中心收集的高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上课课件。参考书为高廷耀第三版《水污染控制工 程》下册,可供梳理教材知识之用。课件是课堂上老师给该校本科生课堂上教学时使用的引领学生入门及 基础知识的汇总,更多体现了老师对该学科的注解。根据课件上老师要求掌握的,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考 点、老师更关心什么章节可以做一个总结,对接下来使用笔记和试题有更好的方向性。 4、环境考研中心经典笔记之《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后习题是对各章节内容的一个考核,很多学校的真题就是来源于课后习题。本中心将课后习题参考 答案提供个大家,供大家练习参考使用。 二、资料更正说明 上文即环境考研中心设计这份全套笔记的初衷和缘由。本套笔记在编纂的过程中,听取了学弟学妹们 的很多意见,使得我们这套笔记日益完善。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多给我们提意见,以便更 好的打造更优秀的笔记。特别感谢环境小组的辛勤工作,同时感谢参与资料编辑的其他师弟师妹,还有负 责审核和检校的工作室同仁们,有了大家的支持,我们会做的更好。由于所有内容都由键盘输入,再加上 校核水平有限,如果资料里面有错别字或不恰当内容等,希望大家能够批评和指正!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下册 高廷耀主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1.简述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答: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3)臭味(4)固体含量,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体性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总固体3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TOD > COD >BOD20>BOD5>OC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化学需氧量COD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仅需要数小时,并且不受水质的影响。
最新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第三版课程学习重点..资料
水污染控制工程 Wastewater Treatment 一、水质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一) BOD 5( 5日生化需氧量):指5天内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mg/L )(二) 水体自净作用:以河流为例,指河水中的污染物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 现象。
(1 )物理净化:指污染物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2 )化学净化: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3 )生物净化: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作用而使河水污 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污水的物理处理(一)格栅(Screening ):在水处理中,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阻塞水泵机及管道阀门的较粗 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备能正常运行的一种装置。
Screening to remove large subjects,such as stones or sticks that could plug lines or block tank in lets.(二)沉淀的基础理论 1•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 的一种过程。
2•沉淀法的四种用法:(1 )自由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单独进 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
发生在沉砂池。
(2) 絮凝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 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 的。
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3) 区域沉淀(成层沉淀或拥挤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 以上):颗粒的沉降 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降,与澄清水之 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下册).高廷耀,顾国维,周琪.高等教育出版社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下册).高廷耀,顾国维,周琪.高等教育出版社.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都是用来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都是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部分要点整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部分要点整理第十二章第一节基本概念活性污泥法本质上与天然水体自净过程类似,都是好氧生物过程,只是活性污泥法净化强度大,有人工的因素在里面。
污泥泥龄: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
活性污泥的组成:有活性的微生物(Ma);微生物自身氧化残留物(Me);媳妇在活性污泥上不能被微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Mi);无机悬浮固体(Mii)。
活性污泥性状:活性污泥是粒径在200~1000μm的类似矾花状不定性的絮状物。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指曝气中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之为污泥浓度,它包括(Ma、Me、Mi、Mii)。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是指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质量,它包括(Ma、Me、Mi)。
一般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混合液的MLVSS/MLSS在0.7~0.8.污泥沉降比:污泥沉降比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两桶测定污泥沉降比。
污泥体积指数(SVI):是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单位之恋干泥形成的是污泥体积,常用单位也mL/g。
SVI=沉淀污泥的体积/MLSS。
SVI在100~150时,污泥沉降性能能娘好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主线是进水——曝气池——沉淀池——出水。
分线沉淀池污泥回流至进水处,同时剩余污泥量排出。
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的过程分为:吸附阶段和稳定阶段。
吸附阶段:主要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
稳定阶段:主要是转移到活性污泥上的有机物被微生物所利用。
耗氧量可以反映污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耗氧量的下降就是有机物浓度的降低。
耗氧量和BOD5下降量相同时说明污水中取出的有机物已经全部被微生物所利用。
如果不相等,则两者之差就绪昂党羽尚未被微生物所利用的那部分有机物。
第二节活性污泥的发展曝气池实质是一个反应器,他的池型与所需的水力特征级反映要求密切相关,主要分为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封闭环流式和序批式四大类。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第三版课程学习重点
水污染控制工程Wastewater Treatment一、水质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一)BOD5(5日生化需氧量):指5天内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mg/L)(二)水体自净作用:以河流为例,指河水中的污染物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1)物理净化:指污染物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2)化学净化: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3)生物净化: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二、污水的物理处理(一)格栅(Screening):在水处理中,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阻塞水泵机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备能正常运行的一种装置。
Screening to remove large subjects,such as stones or sticks that could plug lines or block tank inlets.(二)沉淀的基础理论1.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2.沉淀法的四种用法:1.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沉砂池—预处理手段去除污水中易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2.污水的初步处理(初沉池)(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3.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次沉淀池,简称二沉池)4.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污泥浓缩池)3.沉淀类型(1)自由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
发生在沉砂池。
(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
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化学考研考点复习
高廷耀《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化学考研考点复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污水性质与污染指标★★★★1污水的类型及特点(见表9-1-1)表9-1-1 污水的类型及特点2污水的性质与污染指标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1)污水的物理性质与污染指标(见表9-1-2)表9-1-2 污水的物理性质与污染指标(2)污水的化学性质与污染指标①有机物有机物的主要危害是消耗水中溶解氧。
在工程中一般采用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或OC)、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等指标来反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见表9-1-3)。
表9-1-3 主要有机物污染指标除此之外,其他有机污染物类别如表9-1-4所示。
表9-1-4 其他有机污染物指标②无机物a.主要无机物指标(见表9-1-5)表9-1-5 主要无机物指标b.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有毒物(见表9-1-6)表9-1-6 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有毒物(3)污水的生物性质与污染指标(见表9-1-7)表9-1-7 污水的生物性质与污染指标考点二: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自净过程★★★1污染物对不同水体自净过程的影响(见表9-1-8)污染物排入水体后受到稀释、扩散和降解等自净作用,污染物浓度逐步减小。
表9-1-8 污染物对不同水体自净过程的影响2河流的自净作用河流的自净过程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1)净化机制(见表9-1-9)表9-1-9 河流净化机制(2)重点研究内容①污水排入河流的混合过程(见表9-1-10)表9-1-10 污水排入河流的混合过程②持久性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当难以生物降解的持久性污染物随污水稳态排入河流后,经过混合过程到达充分混合段时,污染物浓度可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出河流完全混合模式:式中,c为排放口下游河水的污染物浓度;c w、Q w为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c h、Q h为上游河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件_第三版_高廷耀_高等教育出版社_第十一章
ATP
磷酸根 能量
细胞合成
生理需要 热能释放
高能化合物
+
ADP
微生物的呼吸
一切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呼吸,没有呼吸就没 有生命。 呼吸作用的生物现象: 呼吸作用中发生能量转换:供细胞合成、其他 生命活动,多余的能量以热量形式释放。 通过呼吸作用,复杂有机物逐步转化为简单物 质。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和同化各种营养物质。
复杂物质分解为简单物质
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新陈代谢
释放能量 能量代谢 吸收能量 物质代谢
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简单物质合成为复杂物质
能量循环:三磷酸腺苷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 AMP+~P→ADP+ ~P →ATP ADP磷酸化生成ATP;ATP水解产生能量。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ADP磷酸化 光合磷酸化 低能化合物 电子传递磷酸化
C H O 6O 6CO 6H O 2817.3kJ 6 12 6 2 2 2
C H O N 14O H 11CO 13H O NH 能量 11 29 7 2 2 2 4
异氧微生物又可分为化能异氧微生物和光能异氧微生物。 化能异氧微生物:氧化有机物产生化学能而获得能量的微生 物。 光能异氧微生物: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为供氢体还原CO2, 合成有机物的一类厌氧微生物。
第十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 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污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第三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
第四节
第五节
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
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第一节
概述(略)
第二节污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高廷耀课后习题答案一、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总论〕。
1.简述水质指标在水体污染操纵、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答:水质污染指标是评判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成效、开展水污染操纵的差不多依据。
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挥发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答: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通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依照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那么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样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关系图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COD〕:在酸性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CO2、H2O所消耗的氧量。
总有机碳〔TOC〕: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除碳外,还含有氢、氮、硫等元素,当有机物全都被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那么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等,现在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这些指标差不多上用来评判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参数。
生化需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化学需氧量不能表示可被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此外废水中的还原性无机物也能消耗部分氧。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的测定差不多上燃烧化学法,前者测定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TOC、TOD的耗氧过程与BOD 的耗氧过程有本质不同,而且由于各种水样中有机物质的成分不同,生化过程差别也大。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下册复习指南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下册 复习指南···重点第九章水质指标:物理性质污染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固体物质等1.温度≤40℃:许多工业企业排出的污水温度较高,使水体温度升高,引起水体的热污染。
氧在水中的饱和溶解度随水温升高而减少。
加速好氧反应,倒是水体缺氧水质恶化。
2.色度:感官性指标3.嗅和味:感官性指标4.固体物质: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为总固体(TS ),包括溶解性(DS )和悬浮固体(SS )。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为溶解性固体,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悬浮固体。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分为挥发性固体(VS )和固定性固体(FS )。
将固体在600℃下灼烧,挥发掉的量为挥发性固体,灼烧残渣是固定性固体。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化学性质污染指标:有机物指标和无机物指标 1.有机物:(1)BOD :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间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
(2)COD :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COD 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B/C 指标:可生物降解性,越大越好。
(3)总有机碳TOC :与总需氧量TOD :都是燃烧化学氧化反应,前者测定结果以碳表示,后者以氧表示。
(4)油类污染物:石油类和动植物油脂。
(5)酚类污染物:酚类化合物是有毒有害污染物。
(6)表面活性剂:生活污水与使用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废水。
(7)有机酸碱:都属于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但对微生物有毒害或抑制作用。
(8)有机农药:有机氯农药与有机磷农药。
(9)苯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染料工业废水,是城镇污水净化难度增加。
2.无机物:(1)pH :指示水样酸碱度。
天然水体的pH 一般近中性。
(2)植物营养元素:污水中的氮、磷为植物营养元素,过多导致“富营养化”。
(3)重金属。
(4)无机性非金属有毒有害物:砷、含硫化合物、氰化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污染控制工程 Wastewater Treatment一、水质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一)BOD5(5日生化需氧量):指5天内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mg/L)(二)水体自净作用:以河流为例,指河水中的污染物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1)物理净化:指污染物由于稀释、扩散、沉淀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2)化学净化:指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分解等作用,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3)生物净化:由于水中生物活动,尤其是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作用而使河水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二、污水的物理处理(一)格栅(Screening):在水处理中,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阻塞水泵机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的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备能正常运行的一种装臵。
Screening to remove large subjects,such as stones or sticks that could plug lines or block tank inlets.(二)沉淀的基础理论1.沉淀法:利用水中悬浮颗粒和水的密度差,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
2.沉淀法的四种用法:1.污水处理系统的预处理(沉砂池—预处理手段去除污水中易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2.污水的初步处理(初沉池)(经济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和呈悬浮状态的有机物)3.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次沉淀池,简称二沉池)4.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污泥浓缩池)3.沉淀类型(1)自由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固体之间互不干扰,颗粒各单独进行沉淀,颗粒沉淀轨迹呈直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物理性质不变。
发生在沉砂池。
(2)絮凝沉淀:悬浮颗粒物浓度不高: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相互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轨迹呈曲线。
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沉速是变化的。
化学絮凝沉淀属于这种类型。
(3)区域沉淀(成层沉淀或拥挤沉淀):悬浮颗粒浓度较高(5000mg/L以上):颗粒的沉降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颗粒间相对位臵保持不变,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下降,与澄清水之间有清晰的泥水界面。
二次沉淀池与污泥浓缩池中发生。
(4)压缩沉淀:悬浮物颗粒浓度很高:颗粒相互之间已压成团状结构,互相接触,互相支撑,下层颗粒间的水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被挤出,使污泥得到浓缩。
二沉池污泥斗中及浓缩池中污泥的浓缩过程存在压缩沉淀。
联系与区别: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或成层沉淀,压缩沉淀悬浮颗粒的浓度依次增大,颗粒间的相互影响也依次增强。
(三)沉砂池Grit chamber slow down the flow to allow grit to fall out.1.设臵沉砂池的目的和作用:以重力或离心力分离为基础,即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
2.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和平流沉砂池工作原理的比较平流式沉砂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砂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将进入沉砂池的污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走,从而能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曝气沉砂池的工作原理:由曝气以及水流的螺旋旋转作用,污水中悬浮颗粒相互碰撞、摩擦,并受到气泡上升时的冲刷作用,使粘附在砂粒上的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
曝气沉淀池沉砂中含有机物的量低于5%;由于池中设有曝气设备,它还有预曝气、脱臭、防止污水厌氧分解、除泡以及加速污水中油类的分类等作用。
3.常用的沉砂池形式:平流式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旋流沉砂池。
4.曝气沉砂池存在的问题:(1)砂中含有有机物。
(2)对被有机物包覆的砂粒截留效率不高。
5.曝气的作用:(1)使有机物处于悬浮;(2)砂粒摩擦及在气体剪切力和紊动条件下去除其附着的有机污染物。
(四)沉淀池Sedimentation tankSettleable solids settle out and pumped away,whileoils float to the top and are skimmed off.沉淀池可分为普通沉淀池和浅层沉淀池。
沉淀池按工艺布臵不同,可分为初沉池和二沉池。
沉淀池常按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
沉淀池的组成:进水区、出水区、沉淀区、贮泥区、缓冲区。
反应沉淀池效率的参数—表面水力负荷(溢流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
单位:m3/(m2〃h)(五)隔油池1.废水中油的存在形态:可浮油(大于100um,依靠油水相对密度差而从水中分离出来)细分散油(10—100um,长时间静臵后可以形成可浮油)乳化油(粒径小于10um,因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而呈乳化状态)溶解油。
2.隔油池(自然上浮法)3.乳化油的形成:(1)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而制成的乳化油。
(2)以洗涤剂清洗受油污染的机械零件、油槽车等产生乳化油废水。
(3)含油(可浮油)废水在管道中于含乳化剂的废水相混合,受水流搅动而形成。
4.破乳:由于乳化油油滴表面上有一层乳化剂形成的稳定薄膜,阻碍油滴合并。
如果能消除乳化剂的作用,乳化油即可转化为可浮油。
5.破乳的原理:破坏油滴界面上的稳定薄膜,使油水得以分离。
6.破乳的途径:(1)投加换型乳化剂(2)投加盐类、酸类物质可使乳化剂失去乳化作用。
(3)投加某种本身不能成为乳化剂的表面活性剂。
(4)通过剧烈的搅拌、振荡或转动,使乳化的液滴猛烈相碰撞并合并。
(5)如以粉末为乳化剂的乳状液,可以用过滤法拦截被固体粉末包围的油滴。
(6)改变乳状液的温度(加热或冷冻)来破坏乳状液的稳定。
(六)气浮法1.气浮法是一种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技术。
它是通过某种方法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其与废水中密度接近于水的固体或液体污染物微粒粘附,形成密度小于水的气浮体,在浮力作用下,上浮至水面形成浮渣而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
2.气浮法必须满足的条件:(1)必须向水中提供足够量细微气泡。
(2)必须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能形成悬浮状态。
(3)必须使气泡与悬浮的物质产生粘附作用。
3.按产生微细气泡的方法,气浮法分为:电解气浮法,分散空气气浮法,溶气空气气浮法。
4.加压溶气气浮法基本原理使空气在加压条件下溶解于水,然后通过将压力降至常压而使过饱和溶解的空气以微细气泡形式释放出来。
加压溶气气浮法根据加压溶气水的来源不同分为:全加压溶气流程,部分加压溶气流程,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
a基本流程 特点流程图 优点缺点全加压溶气流程将全部入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
(a )溶气量大,增加了油粒或悬浮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机会;(b )在处理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它较部分回流溶气气浮法所需的气浮池小,从而减少了基建投资。
由于全部废水经过压力泵,所以增加了含油废水的乳化程度,而且所需的压力泵和溶罐均较其它两种流程大,因此投资和运转动力消耗较大。
部分加压溶气流程将部分入流废水进行加压溶气,再经减压释放装置进入气浮池,其他部分直接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a )较全流程溶气气浮法所需的压力泵小,故动力消耗低;(b )压力泵所造成的乳化油量较全部溶气法低; (c )气浮池的大小与全部溶气法相同,但较部分回流溶气法小。
部分回流加压溶气流程将部分清液进行回流加压,入流水则直接进入气浮池,进行固液分离。
(a )加压的水量少,动力消耗省; (b )气浮过程中不促进乳化; (c )矾花形成好,后絮凝也少;气浮池的容积较前两种流程大。
5.加压溶气气浮法的基本原理:空气从水中析出的过程分为两个步骤1.气泡核的形成过程。
2.气泡的增长过程。
6.黏附:微细气泡与悬浮颗粒的三种黏附方式:吸附,顶托,裹挟7.投加化学药剂提高气浮效果:混凝剂、浮选剂、助凝剂、抑制剂、调节剂。
助凝剂的作用是提高悬浮颗粒表面的水密性,以提高颗粒的可浮性。
8.压力溶气气浮法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压力容器系统、空气释放系统和气浮分离设备。
空气释放装臵的功能是将压力溶气水减压,使溶气水中的气体以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并能迅速均匀地与水中的颗粒物质黏附,减压释放装臵产生的微气泡直径在20-100um。
9.气固比(a):溶解空气量(A)与原水中悬浮固体含量(S)的比值。
气固比选用涉及原水水质、出水要求、设备、动力等因素,对于所处理的废水最好经过气浮实验来确定气固比,无实验资料一般取值0.005-0.06,废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不高时取下限,悬浮固体较高时,可选用上限。
10.废水处理中,气浮法与沉淀法相比较与沉淀法相比较,浮上法具有以下优点:①浮上法的表面负荷高,有可能高达12m3/(m2〃h),水在池中中的停留时间只需10~20min,而且池深只需2m左右,故占地面积较少,节省基建投资;②浮上法具有预曝气作用,出水和浮渣都含有一定量的氧,有利于后续处理或再用,泥渣不易腐化;③对那些很难用沉淀法去除的低浊含藻水,浮上法处理效率高,甚至还可去除原水中的浮游生物,出水水质好;④浮渣含水率低,一般在96%以下,比沉淀池污泥体积少2~10倍,这对污泥的后续处理有利,而且表面刮渣也比池底排泥方便;⑤可以回收利用有用的物质;⑥浮上法所需药剂量比沉淀池节省。
缺点:浮上法电耗较大,处理每吨废水比沉淀法多耗电约0.02~0.04kW〃h;目前使用的溶气水减压释放器容易堵塞;浮渣怕较大的风雨袭击。
三、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一)污水生物处理的概念: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将废水中的有机物的一部分转化为微生物的细胞物质,另一部分转化为无机物或简单的有机物的方法。
1.根据参加代谢活动的微生物对溶解氧的需求不同,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存在分子氧),缺氧生物处理(存在化合态氧),厌氧生物处理(既无分子氧又无化合态氧存在)。
2.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悬浮生长法)和生物膜法(附着生长法)。
(二)污水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1.生物处理的有机物去向: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后,通过代谢活动,约有1/3被分解,稳定并提供其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约2/3被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即进行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
2.生物处理有机物的去向:有机物转化分为3个部分:一部分转化为可回收利用的可燃性气体甲烷,一部分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氨、硫化氢等无机物,并为细胞合成提供能量;少量有机物则被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
污水中生物脱氮处理过程中氮的转化主要包括氨化(好氧或厌氧条件),硝化(好氧),反硝化(缺氧)(+同化作用)。
(三)脱氮除磷基本理论城镇污水生物脱氮过程的基本步骤:微生物经氨化反应分解有机氮化合物生成氨,再在亚硝酸盐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经硝化反应生成(亚)硝酸盐,最后经反硝化反应将(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