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以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高校就业工作的战略管理模式

以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高校就业工作的战略管理模式

在战略资源配置基础上 , 战略变革指组 织在 战略资源保障 下开展组织变革的过程 。
( ) 八 战略执行 在战略变革基础上 ,战略执行指组 织在 战略变革支持下 , 通过 业务流程全面执行战略规划的过程 。
( ) 九 战略转折 在战略执 行基础上 ,战略转折指组 织在 战略 执行推动下 , 实现 组织生命周期阶段性转 折的过程 。 三、 高校就业工 作的战略管 理模式 : 以培养学 生就业核 心 竞争 力为 中心 在 战略管理一 般过程基 础上 , 结合 高校就业 工作 , 文运 本
( ) 四 制定战略 目标 在战略定位基础上 , 制定战略 目标 指组织根据机遇 、 挑战 、
优 势与 劣势 (W OT) S 的最佳组 合方式 , 一定时期 内 , 在 执行 组 织 使命达到全 面发展预期 效果的过程 ,包括 制定财 务绩效 目 标、 人员成长 目标 、 流程 改善 目标 和市场绩效 目标。 ( ) 五 战略规划 , 在制定战略 目标基础上 , 战略规划 指组织为实现战略 目标 而制定 发展规划 的过程 , 包括制 定业务战略 规划 、 竞争 战略规 划和职能战略规划。 ( ) 六 战略资源 配置 在战略规划基础上 , 战略资源配置指组 织根据战略规划分 配资源 , 以保障战略变革和战略执行的过程 。


立 自身的社会 角色和社会责任的过程 。
( ) 略定位 三 战
下 ,高校 如何 应对就业 环境 变化对就业 工作 带来 的机 遇和挑 战?如何审视自身的办学 资源和办学能 力对就业工作带来的优 势和 劣势 ?如何适应就业工作 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角色变化?如 何 实现就 业工作的持续发展?如何开展就业工作改革?这 都需
本文提 出一个较 为前 瞻和 系统的“ 以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 力为 中心的 高校就业工作战略 管理模式” 。

论当代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论当代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 科学管理◇
科技 置向导
2 0 1 3 年3 3 期
论当代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刘 昌
(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摘
吉林
长春
1 3 0 0 1 2 )
要】 高校毕业 生的就业率是衡量一 个学校 办学质 量好 坏的重要 标志。在毕 业生数量 日 益增 多的 同时, 大学生就业难 问题也越来越 受
2 . 2积 极参 与 社 团 活 动
社团是校园里的同学 为了某一个共 同的兴趣 、 某一个共 同的 目的 所组 织起来 的业余 团体 。每一个社 团都会 围绕 自身的特 点 . 定期组织 社团活动 。学 生可以根据 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 择适合 的社 团活动参 加, 既可 以丰富 自己的课余生活 、 培养兴趣特长 、 更能拓宽专业 知识 , 提高基本职业 素质 2 - 3寻找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过 程中 . 要求学 生将平时所学 的和社会 问题 、 社 会现 象相结合 , 有创意 地构 思活动方案 , 通过实践分 析问题 、 研究 问题 , 最 终解 决问题 , 是锻炼策划 、 分析 、 组织能力 的好形式 整个 社会实践 的 过程需要花费一定 的时间和精力 . 并需要一定 的专业知识作 支持 。因 此. 时间充裕 的暑期通常是社会实践开展的高峰 2 . 4利用各类竞赛提高 自己 大 学校园是学子 展示 才华 的大舞 台 .校园里时 常举 办的各类 竞 赛, 这都是展现风采 、 培养能力的好契机。如专业技能大赛 、 语言 文字 比赛 、 数学建模竞赛等 . 这些 比赛多数是以团队形式完成 . 比赛过 程能 有效地培养毅力 、 团队协作 、 执行力 , 比赛的成绩更是。 2 . 5在实习 中检验 自己专业 能力 实 习既是学生接触社会 的窗 1 : 3 . 更是 深入了解职业 岗位 、 确定 职 业发展方 向的机会 , 因此 . 实习不等于写一份实习报告 . 不等于拿几个 学分 的成绩 . 对处于职业 生涯选择期 的学 生 . 实 习有着 更为深刻 的意 义 。是帮助 自己检验专业学习情况 、 确立职业规 划方 向的有效途径 。 2 . 6参加创业培训或实践 当前 . 大学生创业 已成为解决毕业生 就业难 的一种途 径 . 已被社 会和高校广泛认同 。各高校纷纷加强创新 创业教育 . 举办各类培训 和 比赛 , 创办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实践基地等 , 在这 一形势引导下 . 大学 生可 以尝试参加创业培训或实践 .从不 同角 度体 验职业 人素质要求 . 也可以为有创业想法的人扫除更 多的障碍 综上所述 , 面对严峻 的就业 形势 以及激烈 的人才竞争 . 大 学生需 要从 自身 的专 业知识方面 和综合能力方 面结 合 自身实 际抓住 一切机 会提高就业能力 , 做到 “ 未雨 绸缪” . 根据 自 身 的兴趣和专业 规划好大

大学生就业核心培养方案范文(二篇)

大学生就业核心培养方案范文(二篇)

大学生就业核心培养方案范文一、前言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而各行各业岗位供给不足,导致大量毕业生难以顺利就业。

为此,我们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核心培养力度,提高他们应对就业挑战的能力。

本文拟提出一种大学生就业核心培养方案,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目标本方案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就业。

三、方案1.提供专业能力培训要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确保他们在自己专业领域具备足够的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专业能力培训。

这可以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组织实践活动、进行实习等途径实现。

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与专业相关的实践经验。

2.提供就业技能培训除了专业能力,大学生还需要具备一些就业必备的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就业讲座、组织团队活动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技能培训。

同时,可以鼓励大学生参加一些培训班、实习等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

3.提供职业规划咨询职业规划是大学生就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提供职业规划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并提供相应的职业建议。

可以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举办职业规划讲座,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个人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职业规划中的困惑和问题。

4.提供创业培训和支持对于一些目标明确、有一定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可以提供创业培训和支持。

可以开设创业课程、举办创业讲座,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技能培训。

同时,可以为有创业计划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创业支持,如提供创业基金、创业指导等。

5.提供实习机会和优惠政策为了增加大学生就业的机会,可以与相关企业合作,提供实习机会给大学生。

同时,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对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补贴,鼓励他们录用大学生。

这样既增加了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又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6.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发布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找到就业机会,我们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的发布。

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

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

人力资源市场化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摘要]大学生就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是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文章分析了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特点,以及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对大学生就业提出的新挑战,提出应增强生涯指导的系统性和延续性,增强教学教育的时代性和灵活性,增强实践教育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等,以此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调节已成为人力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这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诠释,对高校毕业生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培养优秀人力资源的高校,应该及时转变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他们在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背景下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结构性人才过剩的形势下,顺利实现差异化竞争就业。

一、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特点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创造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的人们的总称,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国民经济、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人力资源的配置是指人力资源要素在地区、部门间的分配及其流动的排列组合。

它产生于社会生产中的劳动分工,是继人力的培训、开发后进入实用阶段的重要环节,不同的配置方式会产生迥异的效益。

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就是人力资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在各地区、部门、单位或岗位间合理流动,最终实现优化配置的过程。

它使过去的统包统分的命令服从关系转变为双向选择的平等契约关系,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促使人的价值的实现,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出 友

: 至 孽警 蔫 鐾 生、 孽 童 押, 膏 学 至 曩 砉 姜 荏 , 荔 募暑茹 x 要萋 教_ 的 磊 雪 欠 晷毫 芦嚣 霎 纂 襄 幸 雾 上_ . ; 人J J  ̄ 睢 ],- 差 M ‘ ; 羞 耍 譬 譬 笔 墨 通科 过 箍 茎 重 絮 詈 蠢 喜 , 。 i 纛 雪 警 耋 最笔 至 高 量 皇 : 争 主 裹 芋莩 蒺 函 N仅 几 ̄件” "N N 力 不 冀 圭 茎矗 蔷 ‘ 萎 行, 为使 大
论 大 学 生 核 心 竞 争 力 的培 养
陈伟 伯 ( 西安科 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 程学院)
1点 耋 登 皇 毫 ・ ’ 堡竺 … .大 生 长成 、才 需 于 学 来 ,心 争 堂 4 成 、熟成 的 要对 大 生 讲核 竞 搴 学 J O :9 …鲁 1 0 9 随 翟 妻 警 孽 差 篁 币 展 享 警 耋 能 荽 姜 力 ; 。 缸子 : 芽 藉 篓 舍警 化 墓 孳 :乏 妻 苎 茬 至 摹 蒜 确 辜 曼 蕃 莘 南 ’ , 釜鑫 螽 堡 产 苎詈 、 孥 的 导 , 的 : 妻 晶 彖 自 : ~ 一。 ~ :苎 塞 一 量 。 莘 晶 蓑 一。 特 殊尊 : 星 .心 争 是 使 司 客 带 . 核 竞 力 能 公 为 户 来 。 莘 霍 :大 的 体 学 , 学 主 是 生大






13 5
论《 服装 市场调查 与预测》 程开设 的意 义 课
周会 兴 张黎 ( 北女子职业 河 技术学院)
摘 要 : 装 行 业 在 经 济 危 机 影 响 下 , 方面 出 口减 少 , 多 出 口 加 工 型 企 有 选 择 、 服 一 很 有侧 重 的 学 习 。 些 认 识 , 是在 课 程 实践 调 查 中得 来 , 象 这 都 印 业 纷 纷 倒 闭 ; 一 方 面 国 内竞 争 愈 演 愈 烈 , 润 下 降。 在 这一 环 境 下 , 装 企 更 深 刻 。 另 利 服 业 的 竞 争 越 来 越 表 现 为 人 才 的竞 争 , 拥 有 高 素 质 的 人 才 , 就 会 在 下 一 轮 谁 谁 的竞 争 中生 胜 出 , 则 , 要 面 临 淘 汰危 机 。服 装 专业 毕 业 生 知 识 结 构 如 何 ・ 否 就 能否 适 应 行 业 需求 , 为服 装 行 业 急 需 的人 才 , 有待 于 市 场 的 检 验 。 成 还 关键词 : 场调查与预测 市 人才培养 职 业 技 能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浅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摘要:大学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提高就业率成为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

要提高就业率必然要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文从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意义,以及造成就业竞争力缺失的原因,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探寻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不仅关乎学生个人,关乎家庭、学校,更关乎到整个社会的民生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曾经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面对就业问题已经毫无优越感可言。

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为找工作这个问题犯愁的同时,用人单位出现“找不到人”的无奈局面。

面对这种两难的现状,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让毕业生符合社会及用人单位要求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就业竞争力概述“就业竞争力是指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自身才能发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的能力,即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

”[1]由此可见,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并不单纯与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相关联,它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而且还应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就业竞争力可以归结为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方面力。

核心竞争力是指该毕业生所积累的知识和养成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都将影响到学生在今后从业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

二、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意义就业竞争力与就业率息息相关,一旦学生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势必会提高。

就业率是高校办学质量的一种评价标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流向,为学校未来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提供决策依据。

就业率也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仅是高校生存和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体现,也一定程度上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长效动力。

高职院校培养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渠道研究

高职院校培养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渠道研究

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知识和 从业经验, 指导范围包括职业意识的培 养, 择业 目标的确定 ,
求 职 的 各种 准 备 , 职 过程 中注 意 的 问题 ,需要 掌 握 的 技 巧 求
以及 就 业政 策 、法 律 法规 等 等 。就 业 指 导应 从 思 想 、 心理 、

高职院校培养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渠道研究
刘 文 文
( 商职 业 学院 ,安徽 徽 合肥 2 02 ) 0 2 3
[ 内容提要] 现阶段,高职 院校 毕业 生就业形势 日趋严峻 ,其就业核心竞争力受到知识、实践、心理 、环境
和 方 法 等 方面 因 素 影 响 。高 职 院校 应 通 过 以下 七 个 渠道 来 培 养 毕 业 生 就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一 是 突 出办 学 定 位 和 特 色 教 学 ; 二 是重 视 双 师 型 教师 队伍 建 设 ;三 是 全 面 提 高 教 育 教 学质 量 ; 四 是 强化 毕业 生 实 践和 应用 能力 的培 养 ;五 是注 重 毕业 生 关键 能力 的形 成 ; 六 是 加 强 毕 业 生 职 业 道 德 的 培 养 ;七 是 切 实 做 好 就 业 指 导 工 作 。 [ 键 词 ] 高职 院校 ; 毕业 生 就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培 养 ;渠 道 关 [ 中图 分 类 号 ] G7 2
师) 。三是指教师个人 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水平 的能力构成。 只有拥 有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 才能培养出多能型、应用型
人 才 。为 此 ,学校 应 积 极 引进 高 素 质 人 才 、加 强 对 专 业 教 师 的 培 训 、建 立 兼 职 教 师 队 伍 。 3 .全 面提 高 教 育 教 学质 量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研究
业 的优 势 与 劣 势 分 析
高 职 院校 毕 业 生 和 其 他 高 等 院 校 毕 业 生 相 比 ,具 有 定 的优 势 , 存 在 着 竞 争 中 的劣 势 。 也
( ) 势 因素 分 析 一 优
1 毕 业 生 符 合 社 会 需 求 。高 职 院 校 注 重 与行 业 联 系 、
持竞 争优势 的一种竞争力 。此外 , 就业核心竞争力还是毕
业 生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一 种 能 力 ,是 毕 业 生 的 知 识 积 累 或 素 质 养 成 达 到 一 定 水 平 ,具 备 可 自主 开 发 、能 动 挖 掘 的潜
有无竞争力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 高职院校毕业生
就业 核 心 竞 争 力 可 以成 为 影 响 社 会 对 毕 业 生 需 求 的 决 定 性 因素 。

紧密 ,及时 了解 当前 和一段时期 内行 业的人才状况 和人 才需求 , 且 围绕培养 目标 进行专 业设置 、 学安排 、 并 教 毕
业实践 , 因此 所 培 养 出 的毕 业 生 基 本 切 合 社 会 需 求 。

高校 毕 业 生就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的概 念
2 专业 技能优势 。高职院校 以就业为导 向, 、 大都选用
既 有 教 学 经 验 , 有 实 践 经 验 的 “ 师 型 ” 师 为 学 生 授 又 双 教 课 。由 于 这 些 教 师 了解 所 教 专 业 最 前 沿 的发 展 动 向 , 把 并 最 新 的 信 息 和 动 态 带 到课 堂 上 来 ,使 学 生 学 到 的知 识 与 当前 社 会 要 求 紧 密 结 合 。 3 高 职 院 校 普 遍 实 行 毕 业 生 多 证 制 度 。 职 业 资 格 证 、 书 是 基 于 职 业 准人 制 度 而 形 成 的 , 国 际 上 , 达 国 家普 在 发 遍 采 用 了职 业 资格 准 入 制 度 。 高 职 教 育 中 学 历 与 职 业 资 格 并 重 这 一 趋 势 已 然 形 成 , 就 业 市 场 中 , 有 职 业 资格 在 持 证 书 的 毕 业 生 往 往 体 现 出较 强 的竞 争 优 势 .而 许 多 高 职 院 校 学 生 在 毕 业 前 就 获 得 了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例 如 高 职 金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

3. 创新观 施 炜 等 人 (2010)认 为 大 学 生 就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是 个 人 以 其 拥有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不断学习中创新,在不断创新中 整合各项可供利用的资源, 充分凸现资源要素的效用而使自 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6] 4. 综合素质观 赵 波 (2010)认 为 大 学 生 核 心 竞 争 力 是 大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的 集中体现,是相对于其他学生的优势能力,是人文精神、创新 能力、专业技能和健全人格的有机统一。 [7]陈忠平等人(2012) 也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体 现,包括良好个性、人文精神、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 [8] 5. 整合观 施 炜 等 人 (2010)将 大 学 生 就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界 定 为 :在 大 学生能力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竞争中 取得竞争优势并可持续发展的、 独特的并不易被人模仿的一 种综合性能力。它处于大学生能力系统中的核心层,能为大学 生 带 来 核 心 价 值 和 持 续 竞 争 的 优 势 。[6]黄 雪 等 人 (2012)将 大 学 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定义为:通过学习获得的、在就业市场竞争 中取得竞争优势并可持续发展的、独特的、不易被人模仿和替 代的一种综合性能力。 就业核心竞争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 竞争优势而言的,具有比较性;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基于市场竞 争条件下学生独有的、 别人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 具有独特 性 。 [9] 综上所述, 学者们从不同侧面对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 界定,整合观的界定较为全面。 笔者认为,大学生通过学习和 实践,会形成独特的就业能力系统,它由就业力、就业竞争力 和就业核心竞争力三部分组成, 就业核心竞争力处于大学生 就业能力系统中的核心层,是就业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在 就业能力中起主导作用。在就业市场中,个体与竞争对手相比 所体现出的竞争优势,正是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行为表现。 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独特的、可持续发 展的、不易被模仿和替代的元认知能力,它能为大学生带来持 续的竞争优势。 就业核心竞争力具有异质性、整合性、稳定性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研究

些 . 习过 程 中理 论方 面 的要 求也 相 学
结合 就业 和核 心 竞 争力 的概 念 . 笔
者 认 为 高 校 毕 业 生 的 就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资格准 入制 度 高职 教育 中学历 与职业
就业核 心竞 争力 的人 才 , 需要 学 校 和 大 学 生 的 共 同 努 力 。 分 析 了 高 职 院 校 毕 业 生就 业 中 的 优 势 和 劣 势 , 提
出了培 养 高职 院校 毕业 生就业 核心 竞争 力的相 应措施 。
关键 词 : 职 院校 ; 业生 ; 业 ; 心竞 争 力 高 毕 就 核
学 生在 专业 知识 的掌握上 处于劣 势 ( ) 习能力 、 挖 掘潜 力 等劣 势 。 3学 可 专 业技 术技 能 是最 基本 的要 求 . 想取 如 得 更高 层次 的 发展 .必 须具 有深 厚 、 扎 实 的理论基 础 和创新 能力 但高 职院校
毕 业 生 在 入 校 前 的 起 点 不 高 . 本 科 院 与
很 多 学者 认 为 核 心 竞 争 力 这 一概 念 的 内涵具有 广泛 的应 用 空 间 . 也可 以移植 到个人 身上 笔 者认 为高校 毕业 生也需
要为 自己创造 这样 的就业 优势 . 证 自 保 己 在 参 与 就 业 竞 争 时 . 够 赢 得 用 人 单 能 位 的 青 睐
学毕 业生 每 年 以 2 %的速度 递 增 .0 0 达 到 一 定 水 平 . 备 可 自主 开 发 、 动 0 2 1 具 能
年 我 国高 校 毕 业 生 达 到 6 0万 人 左 右 . 3 而 全 国 就 业 的 增 长 率 仅 为 1 %. 校 毕 . 高 1 业 生 就 业 问 题 已 引 起 社 会 各 界 的 高 度 力 .主 要 包 括 毕 业 生 的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

新形势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研究

新形势下大学生核心就业力研究

二、 大 学 生 核 心 就 业 力 的构 成 要 素
大学 生 的核 心 就业 力 主要 由 四项 能 力 构 成 :
持续 学 习能 力 、 开拓创新能力 、 寻 的不断 发展造 成 了高等 教育 的大众 化 倾 向 。顺 应 基 本工作 能力 、 大众化倾 向的 是 中 国 普通 高 校 的大 规 模 扩 招 , 使 找 职业 能力 。 得 高校毕 业 生 逐 年增 长 , 增 长 的程 度 远 远 超 过 了
பைடு நூலகம்
力 即高校 毕业 生 在 就 业 市 场 上拥 有 的 有 价值 的 、 生 自视 高人 一等 , 对 职业 的选 择 也 多番 挑剔 , 不 考 独特 的 、 不 易被竞 争对 手模 仿 和替 代 的竞 争 能力 , 虑 自身能力 而好 高骛远 。其实 很 多 大学 生 在大 学 是相对 于竞 争 对 手 的 竞 争 优 势 , 能 使 高 校 毕业 生 里仅满 足于 所 学 专业 的课 程 , 缺 乏 广 博 的 专 业 外 战胜竞 争对 手而 找到 能够发 挥 自身才 能 和实 现 自 知识 和实 际解 决 问 题 的 能力 , 又没 有 参 与 社 会 实 身价值 的 工 作 岗 位 的 核 心 能 力 。而 国 内学 者 认 践或 工作实 习 的经 验 。 自身综 合 素质 不 高却 不 愿 使 得就业 困难成 为必然 。 为, 大 学生 的 核心 竞 争 力 是 以个 人 拥 有 的 知识 技 从 事较 低层 次 的工作 , 能为基 础 , 在 不断 学 习的过 程 中发 挥创 新 精 神 , 充 分 体现 资源要 素 的作用并 使 自己活 得 持续 竞 争优

大 学 生就 业 困难 原 因分 析
位 以学 历为 门槛 , 抬 高用人 标 准 , 有重 学历 而 轻 实 践 与能 力 的倾 向。

提高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提高工科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GUAN LIGONG cHE NG sHi
题组 在郑州航 空工 业管 理 学 院和华 北 水 利水 电学 ∞∞ ∞ 们 ∞鲫 0 院工科 专业近千 名求 职毕 业生 ( 本科 生 ) 到校 招 和 聘 的数百家用人 单位 , 进行 大面积 的 问卷 调查 。根 据 调查统计结果 , 企业对高校 毕业 生综合 素质 的要 求, 按关 注程度 如图 1 所示 ( 按百 分 比统计 ) :
业 导 向、 提升 大 学生 创 新 力 、 争 力 , 校 应 从本 竞 学 专业 、 学校 及本地 区 的实 际出发 , 本 培养 实用 型 的 专 多 能人 才 ; 专业 教 学要 以应用性 为 基础 , 以培 养 能力 为 目标 , 养学 生 的综 合素 质 , 而 提升 学 培 进
难 问题 。
关键词 : 工科 大学 生 ; 就业 ; 竞争力
近年 来 , 高校 毕业生 就业难 问题愈来 愈 突 出 , 已经成为 我 国政 府 面 临 的一 大 民生 考 验 , 同时 也 是 制约我 国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的一 个 不 容 忽 视 的 问 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直接受到国内外经济形 势、 国家产业 政策 、 才 选拔 制 度 的影 响 , 受 到 人 更 高等教育改革 、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的影响。高校 人 才培养 必须 跟上 市场 人才 需 求 的变 化 , 深化 教 育教学 改革 , 提高 大学生 的就业 核心竞 争力 , 培养 出能 够 满 足 社 会 需 要 的、 构 合 理 的 “ 才 产 结 人 品” 才能 从根 本 上解 决 “ 才滞 销 ” , 人 的就 业 难 问 题 。笔者根据 工 科 院系 的实 际情况 , 合 工 科 大 结 学生 的 自身 特点 , 力 探讨 工 科大 学 生就 业 核 心 着 竞争力 的培养 与提升 。

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力的培育

基于核心竞争力视角的大学生就业力的培育

来, 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激增, 1 年已 2 1 达六百多万 0 再加上历年不能 按时就业的 大学生和农民 工以及城市 实践能力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 根基。年轻的大学生 人, 需要就业的 人数在两三千万以 上。 在这样一个 刚刚 进入职场, 没有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 又不是高级职 失业人员, 业技术人才, 他们只有具备良 好的实践能力才能应对社会 如此庞大的待就业群体中, 如果不大 学生不能把自 己的专 专长, 就很难在激烈 和企业对他们的技能要求。 企业大多要求新员工缩短适 业发展成未来从业的业务和技术上的 应岗 位的时间, 尽快独当 一面, 尽快创造财富和价值, 减 的竞争中 以 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这些大学生退而求其次, 转 少企业的人才培养费用, 减少因 工作适应造成的资源浪费 而尝试新的专业和领域, 就更增加了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 标就是, 把大学生所学 和工作效率低下。高 校要加大 对大学生实践能力、 动手能 淘汰的可能性。
二 、 养 大学 生 扎实 的专 业能力 培
至发展的 关键因素。 实践表明, 一个人的 核心竞争力与其
的特质越明 核心能力 显, 越突出, 就越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理、 能力、 兴趣、 爱好、 格、 性 品质、 意志、 情感、 世界观、 人生
这种核心竞争力的 异质性决定了 个人之间差异性, 而这种 观、 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这一特质表现于 差异正是企业乐于接受的, 为这种差异能力能够为企业 因 外, 就是他的创造方式、 言语方式、 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 创造其他人不能创造的 效益。 等。 人都 每个 是有自 的个性, 己 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个性

培养 大 学生 良好 的实践 能力

明你学到什么程度和水平。自1 8 9 年我国高校扩招以 9

浅谈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浅谈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
的不足 。
3 解决措施
3. 1紧 抓思想 教 育工作 , 出核 心竞争 力培 突
养 对 学 生 世 界 观 、 生 观 和 价 值 观 的 引 人 导 , 生健 全 的 人 格 的 培 养 、 业 心 理 的调 学 就 适, 要贯 穿 于 日常 思 想教 育 中 。 校须 加 强 高 传 统 美 德 教 育 , “ 展游 戏 ” “ 战 杯 ” 以 拓 、挑 、 “ 业E P 企 R 沙盘 ” “ 业生 涯规 划 大赛 ” 创 、职 等 新 型 活动 为载 体 , 强 学 生 创 新 能 力培 养 , 加 让学生真正学会做人 、 事、 学问。 做 做 3 2搭 建专 业 实践平 台 , 强基 础竞 争力培 . 加 养 高 校 要 根 据 社 会 需 要 状 况 , 整 专 业 调 人才 培 养 方 案 , 强 教 学 和 实 践 的联 系 , 加 发 挥 高 校 “ 务 地 方 ” 职 能 , 强 与企 业 的 服 的 加 合作 , 产 、 、 相 结合 的 道 路 , 极 探索 走 学 研 积 “ 预就 业 ” “ 单 式 ” 才 培养 模 式 [ 为学 和 订 人 2 】 , 生 搭 建 专 业 实 践 、 习平 台 。 实 高校 还 需加 大 实验 、 实践 环节 的 投 入 , 例如 各 类 模 拟 实务 操 作 软 件 的 购 买 。 外 , 强 对 学 生 参加 各 此 加 类 技 能 鉴 定 考 试 的指 导 , 量 避 免 考 证 的 尽 盲 目性 。 3. 3健全 就业 指导 体 系 , 改善 环境 竞争 力培 养 大 学 生 就 业 竞 争 力 的培 养 是 一 个 循 序 渐 进 的有 机 过 程 , 于 大 学 生 职 业 生 涯 规 对 划 和 就 业 指导 体 系 的构 建 必 须 结 合大 学 教 育每 个 阶 段 的不 同特 点 , 不断 完 善 , 穿 始 贯 终 。 如针 对 不 同专 业 特 点 , 制 个性 化 的 例 编 就 业 指导 授 课 大 纲 , 课教 师集 体 备 课等 。 授 当前 大 学 生 就 业 市 场 仍 然 不 够 规 范 , 学 校 要 创 造机 会吸 引更 多 企 业 到学 校 进 行 校 园 招聘 , 学 生 创 造 公平 的 竞 争 环 境 , 为 消 除 学校 、 域 、 地 专业 等 歧 视 , 降低 家庭 出身 、 社会关系 、 别歧视等求职壁 垒。 性 与 此 同 时 , 校 还 需 加 强 个 性 化 就 业 学 指导 , 如 成 立 “ 业 工 作学 生 协 助 会 ” 培 例 就 , 养…批具 有一定就业指导 技能的学生 , 结 合大 学 生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大赛 , 助辅 导 员、 协 班 主 任 对 学 生 开 展 个 性 化 指导 , 及 时 掌 并 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 。

浅谈高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浅谈高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管 科 研究 理 学
团困图闰
浅 力
朱丽娟 秦龙 ( 山东理工大学 山东淄博 2 5 4 ) 5 0 9 【 摘要】 在 当前 严峻 的经济形势下 , 如何培 养和提升 大学生核心 竞争力 , 摆在我 国高等教育者和 受教育者 面前 一项重要 而紧迫的任 务。 是 高校应积极 关注市场动态 , 客观分析 市场需求 , 适时 调整办学思路 , 从转 变人 才培养 方式 .加 强教师队伍建 设和构建 完善 的大学生服 务体 系 方 面努 力 , 断提 升 大 学 生 核 心 竞 争 力 。 不 【 键 词 】 大 学 生 就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关 【 图分类 号】 G 6 中 2 4 【 献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编 号】 1 7 — 0 ( 1 ) — 0 — 1 8 9 2 0 0 9 0 63 2 00 5 0
多个方 面入手 , 不断 提高学 生综 合素 质 , 提升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2 1 确立 以就业为导 向的人 才培养方 式 . () 1 科学 构建 屎程 体 系 , 改革 教 学内 容 。 课程 设置和课 程体 系的构 建是实现 培养 目标 , 增强学 生就 业竞争 力的关键 。只有坚持 “ 以学 生为 本”的办学 思想 , 不断增 强课程的适应性 和综 合性 , 所培 养的 学生 才具有 就业 竞争 力 。 高校 应 优化 教 育资 源 配置 , 大选 修 课程 比 加 例, 让学生在学 业 } 二 有最 大限度的 自主权 、主 动权 , 分挖 掘 学生 的 潜 力 、发挥 学 生的 特 充 长 ; 增强通 识教 育课程 , 人通 识教育的 力 要 加 度 , 升学生的 人文素养 。特别对 于工科 专业 提 的大学生 , 更要 重视处理好 人文科学 与专 、 知 识间 的关 系。 同时 , 校应 突 出应 用 为核心 , 高 改革 课程教 学 内容 。教学 内容 的安 排要 突 出 实用性特 点 , 使学 生感受剑 知 识的现 实性 、有 用性 , 而激 发 学生 会 的学 习 兴趣 。 从 () 2 更新教 育理 念 , 创新 教学模 式 。高校 要 革新教 育理 念 , 对不同的 培养对象 和教 育 针 需求, 不断 创新 教学模 式 , 强学生 的核 心尧 增 争 力。第一 , 改革课堂教 学方法 , 注重 启发式 、 瓦 动式教学 , 导学生 自主学 习 , 倡 突出学生 的 教学主 体地位 。第二 , 强化社 会灾践 。改 革实 践 课程 教学 方法 , 增强 实训时 数 , 莺实践 课 注 程教学 方法 , 实践教学 立体化 。要加 强毕业 使 实 习的管 理 , 立必要 的激励 、约 束机制和 有 建 效的监督 管理机制 , 切实 加强对毕 业实习的 全 过 程 跟 踪 管 理 与指 导 。 2 2 建立高水 平的创新 型教 师队伍 . 培养 大学 生核 心 竞争 力的 关键 是创 新 型 教 师队伍的建 设 , 教帅品格直接 关系到 育人的 质量。 因此 , 必须着 力提高教 师队伍的知 识水 平 、学 术水平 、文化素 养等整体素 质 , 就一 造 支政冶 素质过硬 、 于创新实践 、 术科研 能 勇 学 力 强的 高 水 平教 师 队 伍 。 () 1 深化高 校人事制度 改革 , 完善教 师队伍 的拔培 训 与考 核聘 任制 度 , 引入竞 争机制 , 形 成优胜劣汰 、 才辈出的 良好 局 。 人 在净 重基 础 理论 、基 础知识教学 研究 的同时 , 加强重 点 学 科建设 , 培养学 术带头人 与提高队 伍的整 把 体 素质结合起 来 , 大科研奖励 基金和 拔尖人 加

浅析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与提升

浅析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与提升
直接反映 了高校培养学生 的质量,对于一个学校的长期发展有着直接
的影响。
形成合力共 同努力 。 站在高校 和学生 的立场上 , 大学 生如何实现更高质
量 的 就业 呢 ?
提升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实现途径主要表现为 : 首先 , 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力度 , 突出学生就业的危机意识 , 这是思想政治工作 较为薄弱 的一个环节。目前, 大多数高校通过开展多
生的就业竞争力 。 不断提升大学生 的就业竞争力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一 定的推动作
会若 干重 大问题 的决定》 中提出的“ 要注重增强 学生的实践能力 、 创造
能力 和就业能 力 、 创业 能力” . 党 的十七大报 告明确提 出“ 优先发展 教 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 国” , “ 实施扩大 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 进 以创 业带动
创业激情 。 事实上 .高校核心竞争力 的形成离不开每个学生个体的核心竞争
就业 ” , 要求“ 完善支持 自主创业 、 自 谋职业政策 , 加强就业 观念教育 , 使
更多 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等一些具体措施来实现“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
社会 建设 ” 的 目标 .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 步提出“ 推动实现更 高质量的 就业 ” 。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 的热点 问题 , “ 就业是 民生之本” ,
低 的现状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各种束缚,才能
从根本上解决大学 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问题。
其次 ,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构建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

突 出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 ,前瞻 陛的科 学构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
系。 加强实践教学 ,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对职业生涯规划的 目标 的选择 会最大化 。 职业生涯规划的 目标 就是提升 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就业竞争力具 体包 括思想品德 , 专业 和非专 业的知识, 以及在人 与人之间体现 出来 的 学习 、 表 达、 管理 、 适应 、 实践、 心理等综合能力 。 其 中良好的道德品质是

浅议我国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

浅议我国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 业形势 , 可以用“ 两旺两难” 来形容 。 两旺” 郎 “ , 毕业生的供应旺盛和毕业生的需求旺盛。“ 两难” 一是用人单位找毕 , 业 生 难 , 别 是 找 到 理 想 的人 选 特 别 难 ; 是 毕 业 生 就 业 难 , 工 作 特 二 找 难, 特别是想找到一个 好工作或理想 的工作 就更难 。 也就是 “ 大学毕业 生 找 不 到 合 适 的工 作 , 业 也 找 不 到 合 适 的人 才 ” 就 业 鸿 沟 ” 渐 企 的“ 逐 形 成 。 家 认 为 , 跨 越 这 个 “ 业 鸿 沟 ” 大 学 生 就业 力 的提 升 迫在 眉 专 要 就 , 睫。
2 00 5 0 1
2大 学生 就 业 力 的 内涵 及 目前 存 在 的 问题 .
21大 学 生 就业 力 的 内涵 .
能力通常指一个人 完成一定 活动 的本领 , 就业能力就是获得和保 持 工 作 的 能 力 。 一 概念 内 涵 丰 富 , 单来 说 , 以从 三 个 基 本 层 次 来 这 简 可
科技信息
O高校讲坛0
S IN E&T C N L G F R T O CE C E H O O YI O MA I N N
20 年 09
第 1 期 7
浅议我国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
李 小璐 ( 山东农 业 管理 干部 学 院 山东 济南
1目前我 国大 学 生 的就 业 现 状 .
认 识。 第一个层次是基本工作能力 。 包括适应环境 的能力 、 组织管理能 力 、 际 沟通 能 力 、 队协 作 能 力 、 语 和 计 算 机 运 用 能 力 及 从 事 实 际 人 团 外 工作 必需的思想素质和 心理素质 , 如爱 岗敬业 、 于吃苦 、 观 自信 、 敢 乐 诚 实守信等。基本 的工 作能力 、 良好的职业道 德、 职业意识 和职业精 神 , 大学生作 为社会人 、 是 单位人应该具备 的基本 素质 。 是用人单位挑 选 大学生 的首要标准 。第二个层次是专 业技能。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 业训 练. 全面 系统地掌握 了本学科 、 本专业的基本理论 和方法 , 能够运 用 它 指 导 实 践 的 能 力 就 是 专 业 技 能 . 括 实 践 动 手 能 力 、 析 问 题 解 包 分 决 问题 的 能 力 、 习 能 力 、 新 能 力 等 。 它 是 大 学 生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基 学 创 础 。 大 学 生 就 业 核 心 竞 争 力 之 所 在 , 是 用 人 单 位 挑 选 大 学 生 的 关 是 也 键标准 。 第三个 层次是求职技 能。 求职不仅需要实力 , 更需要勇气和智 3 .高校要以市场化为导向 , .3 2 培养特色人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 慧。 大学生掌握 了求职技巧和方法 , 就会使求职活动更科学有效 , 就会 高等教育外 部环境发生 了 在竞争 中脱颖而 出。求职能力包括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 准确 定位能 化 的逐步实现和高等教育改革 的不断深入 , 社会对 人才提 出了许多新 的要 求 , 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在许 力 、 住机遇的能力、 达能力、 抓 表 自我 决 策 能 力 、 自我 推 销 能 力 、 自我保 很大变化 , 作为高校来说 , 当务之急就是要 以市 场为导向 , 护能力等 , 这是 决定大学生 能否实现劳 动者和生产资 料的结合 , 多方面表现出不适应 , 达到 面向企业 , 使之适应社会需求 , 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 , 改革现 有课程 人 职 匹 配 的 重要 因 素 。 体系在培养 目标、 人才规格的制定上注意加强基础 , 拓宽专业 , 注重高 22目前大学生就业力存 在的问题 . 强能力 、 会创新、 能创业的学生培养计划 , 以市场为导 向, 使学生 221综 合 素 质 不 过 硬 。就 业 能 力 不 单 纯 指 某 一 项 技 能 , .. 而是 大学 素质、 生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 当前 , 在部分大学生 中出现 了重专业轻基础 、 构 建 起 能 够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变 化 需 要 ,具 有 不 断 学 习 和 更 新 知 识 的 能 针对加入 WT O后与 国际交往 日趋密切 的状况 , 增设专业英语选修 重 书 本 轻 实 践 、 功 利 轻 素 质 、 共 性 轻 特 长 、 实 用 轻 人 文 的 “ 重 力 , 重 重 重 五 课程等 , 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 。 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 建立 学生 见 五 轻 ” 向 , 展 不 全 面 , 合 素质 不 高 。 倾 发 综 实践实 习基地. 聘请 企业高级技术 人员作 为导师 , 加深其 与企业 、 222核 心 竞 争 力 不 突 出 。就 业 是 大 学 生 参 与 社 会 活 动 的 一 种 主 习 、 .. 通 向 要方式 , 就业能力的高低必须在实践 中体现 出来 , 经过社会的检验 , 得 社 会 的 交 往 , 过 暑 期 实 践 供 需 见 面 会 . 企 业 推 荐 优 秀 大 学 生 等 形 培 到社会的承认 。 就业 不仅是综合素质 的展示 , 更是核心竞争力 的较量 。 式 , 养 学生 的社 会 适 应 能力 。 33 职 技 能 的培 养 -求 部 分 大 学 生 缺乏 “ 无 我有 、 有 我 优 、 优 我 特 ” 特 色 意 识 , 争 优 人 人 人 的 竞 当代 大学生在 提高基本工作 能力 和专业技 能的同时 。 加强求职技 势不明显。 223求 职 技 能不 熟 练 。 就 业 是 大 学 生 和 用人 单 位 双 向互 动 的 过 能 的培 养 也 很 重 要 。 -. 首先应提高大学生 的人际沟通能力 , 教育培养 学生树立一种与市 程, 要求 大学生充分准备 、 准确定位 、 主动 出击 、 果断决策 。 个别大学生 大 职业 意识模糊 、 自我定位不 准、 自荐材料无 特色 、 职业 心理准备不 足 , 场 缺 乏与 人 有 效 沟 通 的技 巧 会 限 制 事 业 的发 展 。 学 生 在 人 际 交 往 中 不尊重 他人 、 不善于交 流 、 性强不 合群 等问 个 出现缺乏 自信、 过于理想化、 目从众、 盲 瞻前顾后 、 见异思迁 、 高不成低 存在 不 自信羞 于开 口、 题, 通过对 大学生的人 际交 往培训 、 前五分钟演 讲等第二课 堂活动 课 不就等现象 。 的 开 展 , 仅 培 养 其 良好 的 沟 通 技 巧 , 且 还 促 使 其 树 立 团 队 协 作 意 不 而 3提 高 大 学 生 就 业 力 的 培 养 途 径 .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浅析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浅析

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浅析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而就业市场却没有相应地扩大,使得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为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一、知识和素质方面1.学科知识储备在当今社会,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是通过招聘面试的第一项要求。

学科知识储备是评估一个人能否胜任一个职位的关键。

因此,大学生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考研或者其他途径提高专业水平,保证自己的学科储备够丰富。

2.素质教育素质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涵盖了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多方面。

在今天的社会中,这些素质的重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企业更倾向于聘用素质优秀的员工,而不是学科成绩好、缺乏素质的人。

二、经验方面1.社会实践经验社会实践经验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加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更好地为自己以后的事业奠定基础。

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企业的招聘需求。

2.实习工作经验企业更加看重学生的实习经验,因为这意味着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职前工作经验,可以快速适应工作和实现工作任务。

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工作的细节和流程,学习管理技能,从而为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人际交往能力方面1.良好的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大学生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进行个人交往还是工作中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表达和应用。

可以通过多方面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阅读、观察、练习、引导、体验。

2.团队协作能力大学生体现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也是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一大方面。

现代管理观点给大学生成为一个一流的团队人员的要求,他们需要具备诸如合作精神、成熟的合作技巧、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

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砝码 。
学生 的 基 本 能 力 要 求 依 次 为 :环 境 适 应 能 力 占 6 . % .人 际 交 往 能力 占 5 . % , 自我 表 达 能 力 59 68 占 5 . % ,专 业 能 力 占 4 . % , 外 语 能 力 45 77
占4 . % 。 77
然 而 ,大学生 并 不 能很 好 地 满 足 “ 职 资 格 任 模 型” 。对个 人而 言 ,就 业 能力 取决 于他 们 所拥 有 的知识 、技 能与态度 等资产 ,他们使 用 和配置 这些 资产 的方式 与 向用人 单位展示 这些 资产 的方式 以及 他们 寻找工作 的特 定 环 境 ( 人 环 境 与 劳 动 力 市 个 场环 境 ) 。由于大学生 是作 为一 个 “ 品 ” 在高 等 产 教育 系统 中被 制造 出来 的 ,因此就业 能力不足 主要 是与 大学联系 在一起 。这既与 传统上相对 集 中的高 等教育 管理体 制有关 ,也与高校 本身 的教育能力不
基 于 以就业 为导 向的大学生 核心竞争 能力 ,我 们 可 以试 着从 以下几个方 面去培 养和提 高。 1 .品德 个人 的人 品如何直 接决定 了这个人对 于社会

的价值 ,同样 ,品德也是 就业成 功的核心 因素 。从 中外用人组 织 的择 才标准看 ,品格 事实上 已成为社 会选 择人 才 的 核 心 要 素 。品 格 是 做人 的 准则 和 范 式 ,主要包 括行为 品格 、情 态 品格 、心理 品格 、意 志 品格 。品格 的核 心是 道 德 ,道德 的核 心 是诚 信 ,
关键词 :就业;大学生 ;核心竞争能力
中图 分 类 号 :C95 7 文 献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4 9 20 ) 804 - 6 250 (0 9 0 - 80 0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毕业生德育实践与就业能力答辩材料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姓 名 熊乙锦学 号 22院 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班 级 信计08-1班指导教师 刘华利装订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摘要:自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人左右,而全国就业的增长率仅为 1.1%。

如此悬殊的比例,以及“就业难”、“毕业就等于失业”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毕业生如何才能实现顺利就业,怎样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本文认为关键在于从大一开始就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开篇从企业家俞敏洪的故事以及大学生就业典范的事迹引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了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缺陷。

接着从学校和学生两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文章最后对全文作出总结,强调高校和学生共同努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字: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就业培养一、希望与梦想齐飞,执着共奋斗一色(一)俞敏洪与新东方俞敏洪出生于江苏江阴,参加三次高考才考入北京大学,班级50名同学中,他是唯一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刚进大学时不会讲普通话,尽管大学期间一直勤奋学习,但是直到大四毕业时成绩还是班级倒数,在同学们眼里他是最没有出息的人。

而如今他已经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委员。

被媒体评为最具升值潜力的十大企业新星之一,20世纪影响中国的25位企业家之一。

是什么造就了他今日的辉煌?那就是他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俞敏洪最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是:第一,明确目标是什么;第二,需要多少努力才能把这一件事情做好。

例如高考,目标明确:要上大学,第一第二年没考上,那是努力不够,第三年继续拚命学习,终于进了北大。

又如背单词,目标明确:成为中国最好的英语词汇老师之一,于是开始一个一个单词的背,虽然背过的单词会不断遗忘,但是他始终明确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最后终于背下了两三万个单词,成为一名顶级的词汇老师。

再如创建新东方,目标明确: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于是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给学生上六到十个小时的课,很多老师倒下了或放弃了,但俞敏洪没有放弃,十几年如一日。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新东方已经成为中国最大最著名的私立教育机构。

(二)团结一致,并驾齐驱在大学生中也存在着不少成功就业典范。

赵林,边凯,廖小利,蒋艳军,刘永辉,闫大俊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数据库07-1班学生,新生开学时分到了一个寝室,从此成为了四年的室友。

刚进大学校门,来自不同省份的六个学生各怀梦想,有的想考研,有的想考公务员,有的想创业。

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六人都一致决定就业。

赵林比较外向,喜欢活动,善于演讲辩论,有较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所以他的侧重点在社团活动上,着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大二一年担任学校英语俱乐部会长,并代表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参加学校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

边凯喜欢平面设计,刚开始时受到班主任郑国禹老师的强烈反对,郑国禹老师几次找他谈话,告诉他需要有自己的专业技能才能在就业中脱颖而出。

边凯虽然也曾彷徨,但是很快并不再犹豫,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老师被他的执着所打动,支持并建议他学习平面设计之余也要学习计算机语言,边凯听取老师意见,参加了培训班,跟着老师做项目,不断充实自己。

廖小利,蒋艳军,刘永辉,闫大俊确定自己就走计算机编程之路,刚开始与其他同学一样,很排斥计算机编程,觉得其非常乏味枯燥,尤其是程序出错,反复调试后还是无法正常运行时,十分让人泄气。

转折点在于大一暑假,由于家远选择了留校,四人没事时就看看编程的书籍,偶尔敲敲代码,就这样逐渐产生了对编程的兴趣,到大三时,四人技术已经远远超过其他同学,参加学校科研立项,计算机应用作品大赛,帮他人做项目等。

现在六人都有了不错的工作,赵林从事IT行业销售软件的工作,大四实习时被公司派去新加坡工作,短短一个月销售额达人民币5万元。

边凯现在就职于当当网,从事网页前端开发。

蒋艳军就职于中软国际,闫大俊就职于中科软,工作性质都为Java工程师,受到公司青睐。

刘永辉所在公司不大,但是他现在已经在项目开发中处于核心位臵。

廖小利就业于一家外企,2011年拿到毕业证时,工资即转为6000元。

他们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有团队合作精神,相互学习,积极向上,共同进步。

在校期间,他们每周会举行“寝室卧谈会”,倾诉这一周自己的学习生活与想法,或指出室友的缺点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时会聊到深夜。

还组织过“四六级突击队”,大家一起学习,互相督促,到大四毕业时,寝室有五人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其中三人通过英语六级考试。

二、谁敢横刀立马,唯我核心竞争(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上文举了两个核心竞争力的例子,到底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呢?核心竞争力理论起源于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的分析。

核心竞争力最早是指企业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

很多学者认为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的内涵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也可以移植到个人身上。

高校毕业生也需为自己创造这样的就业优势,保证自己在参与就业竞争时,能够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结合就业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是一种能使之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一种竞争力。

此外,就业核心竞争力还是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能力,是毕业生的知识积累或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能动挖掘的潜能。

它是一种隐性素质或能力,主要包括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习能力、创新力等。

(二)高校在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存在的缺陷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方,在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直接关系到毕业生的就业成功与失败,直接决定着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就业状况。

目前,高校改革的速度和力度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招生、培养、就业等一系列工作中还有许多拭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结构性矛盾的不断加大,高校更是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而进行专业设臵、学科结构调整等一系列问题。

1、高等教育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招生录取是高等教育的超前性,但经过四年培养后毕业生常常会发现所学专业已经落后于市场的发展和变化,这就是高等教育的滞后性。

高等学校在进行招生时没有提前进行人才需求预测,由此导致招生人数过多。

此外,高校没有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进行课程设臵,这样使得学生不能及时学习和掌握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跟不上时代和科技发展的步伐。

2、高校没有按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调整近年在毕业生就业上作出的反馈信息表明,虽然一些专业的毕业生属于社会发展大量急需的,高校出于经济和师资力量等原因,要么没有设臵专业、要么未能及时调整招生计划,致使社会急需专业的毕业生得不到满足;而一些社会已不大需要的专业,高校也不能及时缩减招生,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而就业困难。

3、在素质教育环节十分薄弱由于专业课程过多、压力过大,导致很多高校不注重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使毕业生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格考核,而导致就业失败。

因材施教是很多年前的口号,但是却没有在各大高校真正实施起来。

例如,许多高校在大学里没有开设语文课,这样除了人文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人文素养就止步于高中水平,所以企业叹息毕业生缺乏文学欣赏能力,文字驾驭能力。

而且,对于中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灿烂文学瑰宝,大学生没有得到很好的鉴赏和继承,势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造成影响。

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应做的努力1、重视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调查研究的统计结果来看,在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会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作为最重要的因素进行考虑,也就是说,毕业生首先要具有基本的技能和基本素质才能进入用人单位的视野。

尽管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但是,目前的教育教学中,大部分高校都存在轻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倾向,认为那些知识太容易,根本不值得在大学的讲坛上教授。

然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夯实学生的基本知识?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这是需要学校统筹考虑的方面,也是每一个学生应该认真对待的事情。

受了多少教育并不能单靠获得多少奖励、参加多少活动来体现,而是学生个人学的知识是否扎实,理论知识掌握得是否牢固。

2、加强学生特色能力培养,塑造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如果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决定学生能否顺利毕业,而团队合作精神、踏实刻苦精神、社会适应能力、持续的学习能力则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这也是能否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关键因素。

除此以外,创新精神、实践经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也需要在校大学生注意平时的积累。

所以,高校除了要倡导学生认真刻苦地学习专业知识外,更要鼓励学生多看文学类书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

3、实施全程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植新的就业增长点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评价的高低主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这些素质决不是学生在临近毕业前就能提高的。

学生在顺利实现就业及其在就业后的发展所要具备的素质应该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上日程。

知识及其基本的运用技能只是用人单位衡量学生是否基本合格的标准,具备了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后,如何发掘学生个人的优势和专长,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都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予以培养和指导。

例如,在教学期间,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做出一个详细的规划:将来想做什么,想在哪个城市发展,怎样才能争取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如何实现在喜欢的岗位上走得更加长远。

通过这样的规划,学生就能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在学习中就会有意识的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朝着目标而努力。

(二)学生在增强自身就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应做的努力1、给自己合理的定位定位就是个人所要达到的目标。

明确定位、顺需而变,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胜人先胜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两者相比较,更容易被忽视的,是“知己”。

个人发展的第一步也是“认识你自己”。

个人的成才可以定位为成为通才、专才。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永远不变的定位。

“定位”本来是指找准自己的坐标,形成竞争优势,但若存在“定位惯性”,环境改变、要求改变而目标不变的话,也就无法保持优势。

现在国际上流行一种MBTI职业性格测试, MBTI人格共有四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方向,共计八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