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论文

合集下载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更加匮乏,农村小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更是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深化对本土文化的认知。

本文将从实施的理论依据、具体方案和效果评估等方面来探讨这一举措。

一、理论依据1. 本土文化资源理论本土文化资源是指在本土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传统、风土人情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资源,是农村地区的独特宝库。

开发本土文化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方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2. 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将阅读、写作、口头表达、词汇、语法等语文知识和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综合性实践中学习,增强语文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感知和思考,丰富学科知识和情感体验。

3. 实施的必要性农村地区的小学生普遍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而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二、具体方案1. 教材编写针对农村小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编写一套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教材,内容涵盖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传统、风土人情和艺术表现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的编写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注重情感体验和情感沟通,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2. 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结合本土文化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文化体验、文化探究和文化创作等活动。

通过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体验传统手工艺、参与民俗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理解和体验本土文化。

3. 评价方式在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评价,注重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收获的评价。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融入乡土文化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融入乡土文化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融入乡土文化盐池县第一小学冯建芳从2005年秋季开始,我县小学语文使用人教版实验教材。

我有幸第一轮使用这套教材,面对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这一语文课程新的呈现方式,我认真阅读课标,准确把握“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义,恰当选择各学段“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以积极而审慎的态度开展了“语文综合性学习”。

经过实践,总结出“综合性学习”的思路:每次综合性学习,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布置,有的甚至在开学初就布置,让学生有足够的、充分的时间准备、实践、研究、分析、展示,使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真正地落到实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乡土文化资源就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最有利的课程资源之一。

盐池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历史上中国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

县境由东南至西北为广阔的干草原和荒漠草原,以盛产“咸盐、皮毛、甜甘草”著称。

驰名中外的宁夏滩羊是盐池主要经济来源。

县城北、东、西南分布着大小20余个天然盐湖,因此得名“盐池”。

盐池是宁夏唯一的革命老区,1936年6月西征红军右路军78师解放了盐池县城,建立了宁夏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是宁夏解放最早的一个县,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

我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恰如其分的融入这些乡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语文教学服务。

让我们来看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

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一下,再商量商量,还可以收集哪些资料,并讨论打算怎样展示活动的成果。

这时教师引入县情教育,盐池民间的歌谣、剪纸、盐池书法家写的春联,传统节日春节拜年、贴春联、吃饺子,五月端午吃粽子等。

同时,教材结合综合性学习设计的“展示台”,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课内外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有利于引领、鼓励学生自觉挖掘乡土文化,展示盐池,宣传盐池,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路径探究

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路径探究

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路径探究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蕴藏着强大的育人功能:它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主要途径,我们应积极倡导。

立足于“语文味”和“综合性”两个特点,笔者在用足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语文元素,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通过挖掘本土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和形式;找准融合点,打通课内外联通的壁垒;以“项目式学习”为抓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本土文化资源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融合路径一直以来,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许多老师都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就是一个附属、添头,可有可无。

深入探究才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原来蕴藏着强大的育人功能:它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主要途径,我们应积极倡导。

那么如何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出新意呢?立足于“语文味”和“综合性”两个特点,笔者在用足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语文元素,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以此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具体做法如下:一、挖掘本土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和形式。

《新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潜力,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类课程资源,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

学校要整合区域和地方特色资源,设计具有学校特色、区域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增强语文课程的丰富性和课程实施的开放性。

”而大埔县是文化积淀深厚的千年古邑,素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的美誉,并且是广东省首个“中央苏区县”、“全国小吃名县”、“客家民居大观园”、“名人故里”。

这些本土文化资源有着丰富的内涵,都是极好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内容。

基于此,我引领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挖掘大埔本土文化资源,引领学生迈进大埔特色文化的殿堂,了解和传承家乡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异彩纷呈。

丰富的传统文化为我们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和大量的课程资源。

同时,传承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它为青少年提供传统文化的滋养,对延续中华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基于此,本文详细论述了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如何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来深化语文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发前言:任何课程都是以一定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和前提的,可以说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开展的有力保证。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一方面可以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更丰富,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加深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因此,研究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一,做好选题指导。

好的主题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教师在选题指导时要引导学生透视文化焦点,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关注度和兴趣。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单元中,关于传统文化研究的有很多,如《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这一单元就属于典型的以传统文化内容为主的单元。

本单元教材要求中指出,阅读本单元所选的先秦诸子时期的散文“有助于我们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单元设计给出的建议是“孔孟小档案”、“不朽的孔子和孟子”,均与孔孟的生平历史、思想文化有关。

因此,在小组选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这些方面进行准备:孔、孟的生平和主要经历;孔、孟的主要思想;《论语》、《孟子》中的成语、格言、警句;记录孔、孟言行的著作对周边国家文化产生的影响;孔、孟的弟子及门人等。

第二,搜集好材料。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在进行材料搜集阶段,要让学生开阔传统文化视野,根据所确立的主题,注重把握材料收集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同时还要突出重点。

融本土文化于语文教学之探讨

融本土文化于语文教学之探讨

融本土文化于语文教学之探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一门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学科,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认同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然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趋势,许多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感较低,这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如何将本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首先,融本土文化于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作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本土文化是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美学价值。

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本土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欣赏自己的文化,可以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品味。

比如,可以选用古代经典诗词、传统戏剧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美学内涵和情感表达。

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址、艺术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本土文化的魅力。

其次,融本土文化于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土文化作为学生熟悉和生活环境中存在的文化,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通过引导学生用本土文化的视角去审视和表达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本土文化研究项目,让学生探索和发现本土文化的鲜为人知的方面,并进行相关的写作和演讲活动。

同时,也可以组织辩论、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运用本土文化中的典故、谚语等元素,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第三,融本土文化于语文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学生对自己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同,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会得到增强。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充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搞好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搞好语文课程资源开发

充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搞好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摘要: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越来越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可是我们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于本土民族文化的态度令人遗憾,他们对本土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陌生感和嫌弃感是语文教育的缺憾,所以基础教育应该加强本土民族文化的教育,而作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和义务去深入研究民族地区中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本土民族文化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策略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5-00058-02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西与云南相接,北与贵州毗邻,东与南宁紧连,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365公里,是滇、黔、桂三地区的中心城市,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民间文化。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神奇绚丽的民族民间艺术,使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但随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崛起、民俗的嬗变、经济大潮的冲击,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已在悄悄流失或被遗弃,不少著名的民族民间艺术品种日趋衰败,有的甚至濒临灭绝。

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也存在着严重的断层现象。

有的中学生对于一些外国的东西非常热衷,而对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却知之甚少,甚至不屑一顾。

学校教育非常有必要把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放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和实践。

一、把民族文化资源引入语文课文教学,解决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问题语文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

不少课文的内容都与本土的课程资源挂钩。

比如教学鲁迅的《社戏》时,我就把文中描写的“社戏”情景和我们百色本地的壮剧文化进行比较。

“社戏”即旧时某些地区的农村中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

与土地长相厮守的农民,从某个意义上说,只能靠天吃饭,因而总是用最大的虔诚来祈求神佛庇佑。

文中描写的唱戏情景和我们本地的壮剧非常相似,只是具体内容、形式不同,同学们大多在婚嫁喜庆期间或节日、歌圩才能观看到这样的演出。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何利用与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呢?我们尝试着这样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活用文本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

利用好文本资源,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1.抓住单元导语,开展综合性学习人教版第八册第八单元导语中有这样的提示:下面的课文讲的都是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

让我们阅读本组课文,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教学完这一单元课文后,我们开展了一次“名人故事知多少”的活动。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拉近了与故事中人物的距离,并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人物良好品质的熏陶。

教材中的单元导语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的,通过延伸拓展,其主题往往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综合性学习更广阔的空间。

2.根据课文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能使语文学习变得趣味十足,有声有色,使语文学习在学生眼里变得富有魅力,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既要依据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真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例如:我校教师在教《草船借箭》之前,先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少儿读本。

弄清楚周瑜在草船借箭之前发生了什么事,了解各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再组织学习《草船借箭》,学生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之后又开展了“走进三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像这种“以一带多”的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的能力。

3.挖掘教材信息,开展综合性学习语文教材集中体现了编者的意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材料。

新教材的每个栏目,像“课外书屋”、“趣味语文”、“阅读链接”、“资料袋”、“展示台”、“宽带网”等都为综合性学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以闽南美食文化为例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以闽南美食文化为例

2021.03(中)如今,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已经成为小学阶段语文教育的重要教育形式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关教育资源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资源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应当衡量资源是否具有相应的教育价值和可操作性。

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恰巧符合上述要求,因此有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传统文化素材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探讨闽南美食文化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的运用,有利于小学生对于当地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同时也是建立学生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要形式。

一、闽南美食文化发展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融合的必要性闽南美食文化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闽南劳动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社会实践所积累下的智慧结晶。

闽南美食文化内涵丰富,受到历史因素影响,其中包含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等多个外来文化的特质以及因素,表现出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因此,将闽南美食文化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以闽南美食文化为例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实验小学 林美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摘 要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包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其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视野,从而实现对小学生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提高。

将闽南美食文化作为优秀本土文化资源应用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性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加强关于闽南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培养学生有关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民族自豪感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闽南美食文化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应用于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闽南美食文化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成为其融入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的重要前提条件。

闽南美食文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和渠道都具有丰富作用,能够带来更多的实践渠道和方式,对于小学生有关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个人品位的增长都具有积极意义。

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开发利用本土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

[摘要]本土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吸纳了本土文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灵动而又亲切的。

基于本土资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其资源开发有文献式、访问式、考察式这三种方式,其资源利用有结合课文式、课堂探究式、实践体验式、阅读体会式和专题讲座式等这五种方式。

这些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本土资源;课程资源[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9)31-0017-02在学生人格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地方文化是始根。

它就在学生身边,能给学生深刻的影响,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因此,它应成为我们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主持研究省级课题《小学中高年级本土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我对综合性学习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模式进行了探究。

一、本土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方式(一)文献式这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使用十分频繁的资源开发方式。

即针对本课题,检索并阅读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

我们查找了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的许多材料,如靳彤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黄伟、陈尚达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等。

我们还搜集了大量的有关泾县的书籍、报刊等资料,如《泾县志》《泾县旅游》《泾县民间故事》《四色泾川》等。

我们建立了本土语文课程资源资料库,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访问式与其他方式相比,访问式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交谈获取资料。

它可以作为搜集研究所需资料的主要方法,也可以作为辅助方法去验证或补充其他方法获得的资料。

在研究“红色记忆”“泾川历史”和“泾川风俗”这些本土资源内容时,我们较多地使用了这种方法。

首先,我们请在泾县电视台工作的家长给学生讲述采访技巧,并在班级模拟采访。

其次,在班级开展了系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新闻采访、播报活动,培养了一批能干的“小记者”,搜集了大量的本土语文资料。

其三,我几次带领学生去拜访88岁的老红军郑爷爷,引导学生撰写详细的采访方案,并将采访内容编辑成册,名为《身边的老红军》。

也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本土开发

也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本土开发

也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的本土开发作者:叶卫萍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9年第23期摘 ;要: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注重开发本土化课程资源,可以丰富小学语文综合性的学习内容,改进小学语文综合性的学习方式,达成小学语文综合性的学习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本土化课程资源开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发、利用当地蕴藏着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梳理了本地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衔接相关资源、挖掘生活资源,优化整合成为可供学生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资源包。

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积累了大量过程性材料和可贵的经验,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实践操作系统,更充分认识到了本土化课程资源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

一、开发本土化课程资源,丰富小学语文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不少学校和教师把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忽视生活资源,缺乏充分利用文本以外课程资源的能力和信心,广阔丰厚的资源被闲置一边,“沉睡”不语。

以致学生所关注的教学内容比较匮乏,课堂教学成为搬运教材和教参的过程。

实际上,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

我们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不仅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更把当地资源引进语文学习,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当地资源紧密联系和结合起来,把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与实践活动的经历与体验融入语文学习中,构建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我们在充分考虑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的原则,通过合理规划,搭建起一个集本土特色、学生意愿与新课程理念相融合的开放的多元的校本课程框架。

课程包含了有山水景观、民俗风情、特色物产、环境保护四个系列。

內容包括: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多媒体赏析课《清远旅游资源》;与音乐教学融合的《景区歌词赏析》、《连南、连山歌舞》;与美术教学融合的《我为清远做“名片”》、《给家乡的特产—竹笋做广告》;与劳动课相结合的《学做家乡美食—擂茶与擂茶粥》;与科学教学相融合的《追寻母亲河—北江河》和各种环保性质的调查活动,还有与家乡民俗节日相关的《清远的风土人情》、《话说连南盘王节》;与地方文化相联的《学宫街的文化渊源》、《凤城的由来》《连州国际摄影节》、《景区对联赏析与创作》等。

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作者:李秀玮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29期提要: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作为教师要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本土文化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能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本土文化传统文化语文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新型地学习方式。

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

”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学科性、主体性、生成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要求教师要善于搭建语文教学通向学生生活实践的阶梯,善于捕捉本土文化中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让学生在现实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并在此过程中更加了解家乡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但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却一直被忽略,人们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忽视了课程的生成性与构建性,使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

面对教材,多数教师也是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也就不会把一些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引进课堂了,语文教学也变得枯燥而僵化,学生学语文的目的仅是为了考试,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在语文学习中,很有必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文化,感受文化。

也就是说,教师要认识本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并积极开发与利用,以便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幸运的是,我们生长在曲阜,而曲阜作为孔子故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诞生地。

在历史传承中,儒学思想已成为国学的主体和核心,二千多年来,无论朝代怎样更迭,儒家思想一直都是朝廷和民众遵循的主流价值,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统一,已经完全渗透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心理模式、价值观念、伦理精神中,成为中华儿女精神家园的中流砥柱。

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习资源开发利用

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习资源开发利用

浅谈农村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明确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范畴,理解制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四个因素,掌握农村中学开发与利用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原则并灵活应用显得十分迫切。

一、综合性学习资源的范畴如果对照一下,我们会发现新课标中所融入的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位,而在新课标中却有具体明确的表述: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3.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自然也包括综合性学习资源,所以这就为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资源指明了方向。

二、制约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四个因素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制约:1.社会发展水平。

2.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

3.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

4.教师的观念、素质与风格。

这四个因素在农村初中所达到的水平及其协调中决定着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

作为教师来讲,社会发展水平和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我们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但是,教师自身的观念、素质与风格却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的,并且教师自身观念素质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又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发展水平。

所以,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高是四个因素中必须先行的一个方面。

三、农村中学开发与利用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原则及对策虽然教材在每一册中已经设计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但是因地区、学校间都有不同的文化资源,就连同一所学校的不同班级也有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此,开展此项活动时必须本着“立足实际、广挖资源、开拓创新”的原则,为综合性学习提供更为实际、更为广阔的空间。

论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

论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

论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摘要:综合性学习对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语文教师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也是语文教学获得发展的机遇,因此,农村语文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开发利用校内校外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建设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现代语文课程体系。

关键词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新课改中从小学三年级直至高中设置“综合性实践活动”,并且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将综合性学习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与“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字教学”共同构成语文教学的五大板块,打破了传统封闭的语文课程形态。

新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旨在锻炼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培育学生的大语文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呵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时深刻体现了“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

那么作为课程需要以一定的材料和资源作为依托,才能够得以顺利开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程资源其实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具备发现资源的“眼睛”。

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建议”中指出:“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浅谈本土文化与初中语文学习的整合

浅谈本土文化与初中语文学习的整合

浅谈本土文化与初中语文学习的整合郭鉴喜(纳雍县第二中学贵州·毕节553300)摘要部编版语文教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合性学习应更多关注本土文化,本土化与综合性学习活动自当整合。

通过提升本土文化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适当移花接木,用本土文化取代教材活动内容;做好本土文化的宣传工作;多途径拓展本土文化探究的活动形式四种途径实现本土文化与综合性学习活动整合。

关键词初中语文本土文化学习整合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机融合、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人格培养与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合性学习强调活动、体验,重视语文综合实验中获得语文能力。

结合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列的实际,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就应更多关注本土文化,使课程具备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那么本土化与综合性学习活动自当整合。

两者如何整合,有以下几点建议。

1提升本土文化的地位,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华夏文化在包容开放中对外来文明兼收并取,增添我们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今天,许多学生对洋节追捧有加,但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

这是对教育的挑战,是教育的一种文化自信的生态危机。

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加大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力度,从国家层面而言,那些广为流传,至今延续的优秀成分,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化。

就地方而言,为了凸显本土文化的优越性,发掘身边文化遗产,以提升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甚至于适当放大本土文化的内容,这也是可取的。

传统的优秀成分强化了,舶来品的糟粕才会淡而化之。

各地的文化遗产有其区域性、民族性的特色。

就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而言,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充分挖掘其红色文化,自然资源方面的旅游文化,本地的文学成就。

开发本土文化资源 开展语文综合学习

开发本土文化资源 开展语文综合学习

吉林教育·教研23/2016连云港依山傍海,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丰富的课程资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传奇人物、民间传说、民俗民谚这些丰富、鲜活性的地方文化资源给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提供了丰富而又广阔的课外资源库。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师有意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活动中,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充分地展示自己,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提高个体语文素养,培养热爱家乡的感情。

一、领略自然风光连云港大沙湾,浪平沙细,是开展水上运动、水上娱乐的极佳去处;苏马湾森林邻海,郁郁葱葱,充满神秘色彩。

花果山因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老家而闻名于世,自古就有“东海第一胜境的美誉”。

渔湾享有“江苏九寨沟”的赞誉,郁郁葱葱的树丛中一条白色银瀑倾泻而下,冲击山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令人流连忘返;三月的桃花涧桃花成片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赞叹;孔望山的每一座奇峰危崖,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些都是激发出学生心中的乡情素材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感受自然风光时,笔者设计了《风景这边独好》活动,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当地的风景点走走、看看,并搜集相关的资料,包括风景背后动人的传说,名人的不朽之作等,做成某一景物的专题。

学生有去花果山的,有去孔望山的,有石棚山的,有去渔湾的,有去苏马湾的。

笔者把学生搜集和创作的内容融合在一起,出了一期《最是港城好风光》的班刊,并整理成旅游版,让全班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风光。

二、采撷民俗风情连云港古称海州,积淀着丰厚的民间文化:白虎山庙会、徐福节、水晶节、玉兰花节……近年来,许多民俗渐渐淡化,学生甚至教师对连云港的民俗风情也非常陌生,知道甚少。

笔者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在寒假中利用走亲访友的机会,搜集当地的民俗风情。

开学初,学生带着采风资源回到了学校。

一位学生普查了当地流传的人生礼仪,包括出生、满月、剃头、出嫁、回门等30多条俗语记录。

地方文化,也难免有其糟粕之处,但这恰恰是人类最原生态最本真文化的因子。

如农村俗话、农业小诗、气象农谚等都是很具有生命活力的语言,是宝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资源。

浅谈中段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中段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浅谈中段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有很强的整合性。

在教学中如何充分发现并利用学习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呢?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语文综合学习必须立足于语文,因地制宜,师生共同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

一、学会发现生活中的学习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其内容有的来源于教材,有的来源于生活实际,有的来源于社会视角,其学习形式、方式手段都是开放的。

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的开发,要形成浓郁的语文学习文化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使之长期受到熏染,进而培养个人素养。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可从课外进行拓展,从教材和课外读物中选取有价值的主题,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实践论证,与其他学科知识有机融合,优化学习资源,有效解决问题并通过有序的过程达到学习效果的优化。

二、选择的学习资源要有趣味性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选择好有探究价值的学习主题。

选题时要注重其内容的趣味性,让主题与内容贴近学生实际,适合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容易调动起来,就会产生好的学习效果。

在选择资源时,可以倾向趣味化,比如幽默的、调查、紧跟时代等呈现的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资源作为载体,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知识点都转换成趣味化的内容,这样课堂就会充满灵气和活力,学生才能兴致勃勃地进行学习。

三、注重学习资源选择的多元性学生的活动的内容要满足不同的发展水平,满足具有同兴趣、爱好、特长学生的多方面需要,才能促使学生通过对资源内容、方式的自主选择,主动参与,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

所以,在开放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有预见、有准备,以保证学习的资源与活动内容具有选择性。

如,学习《田园风光》系列主题的文章后,教师因势利导开展了以《走进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当小导游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可以当诗人、歌唱家、画家赞美家乡;还可以当设计师展望家乡的美好明天……学生既能得到锻炼,又能陶冶情操。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随着中国农村教育的不断改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综合性学习。

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科目,不仅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是文化传承和本土文化资源的发掘和传承的载体。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土文化资源作为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喜爱本土文化。

农村小学的学生大多身处在农村环境中,他们的生活和成长环境多与本土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通过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本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当地的地方方言文学、当地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等内容,使学生增加对本土文化的亲近感和热爱度,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和传承本土文化。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语言文字的传授和阅读写作的能力培养,但是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艺术、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传授,更是文化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方言文学的学习、当地历史文化的了解、乡土风景的表达等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综合素养的现代化人才。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很难与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环境联系起来,因此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枯燥乏味和缺乏兴趣。

而基于本土文化资源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让学生亲近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成长背景,使他们可以在学习中得到身临其境的体验和真切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从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当中,提高学习效果。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

在将介绍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中,分析本土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方式,评估实施效果,探讨潜在挑战和应对策略,并进行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将强调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对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意义,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并进行总结。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提供新思路和实践借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本土文化资源开发、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方式、实施效果、挑战、应对策略、案例分析、重要意义、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中,语文教学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

为了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能力,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开展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宝贵资源。

通过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村教育改革的推进,语文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

传统的分科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综合性学习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探索基于本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1.2 研究意义农村小学是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环节,而语文教学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拓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论文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拓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论文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拓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论文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拓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论文摘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通过组织学生适当参与实践活动,利用地方的网络、名胜古迹、古今名人、民俗风情等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了解家乡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的活动中,成为继承和弘扬本地区仇良传统的新一代。

关键词:地方资源;语文综合性学习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语文教学仅仅依靠教科书进行课堂教学已难以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语文,深入拓展语文的外延。

所以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

《课标》里说“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资源,通过组织学生适当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了解家乡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的活动中,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继承和弘扬本地区优良传统的新一代。

我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东临乐清湾,北依括苍山。

这里气候温和、水土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素有“旅游胜地”、“鱼米之乡”之称。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远在四千年前,东瓯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

乐清历史上曾有过王十朋、翁卷、李孝光、赵士桢、章纶、高友玑等名人。

这些都折射出了乐清市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

上述所有的一切都是学生开展探究和实践活动的好内容,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内容体系设计以专题综合的形式组织活动,将地方资源转化为形成专题内容的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将传统的课堂传授方式转变到与学生同步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近几年来我依照本地区的资源陆续开展了“寻访王十朋”、“关注环境污染”、“探究民俗风情”、“走进雁荡山”、“家乡的古桥”等语文综合性活动,取得了理想效果。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兴趣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激发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兴趣
得天独厚 的红 色历史文化资源 , 启 动了“ 红色文化 、 优秀传统文 化 走进语文课堂 ” 的教育教学活动 , 充分挖掘地域 文化 资源 , 促进 了
文化的理解 ……我们对方案进行筛选整合 , 推 出了五六个操作 性 强、 较具意义 的学 习方案 , 并根据学生 的选择 重新 调整组队人员 , 之后便有条 不紊地展 开了这次研究性学 习 。 这次活动效果 良好 ,
情怀的系列节 目: 《 红都小 女兵 》 ( 舞蹈) 、 情景剧《 血战铁桥头》 等 节 目, 再现 1 9 3 0年的龙 州起 义的壮 阔情景 , 让大家都接受一 次富有
内涵的思想 洗礼 。 4 . 组织课题研究 , 提升学生对红色文化 的认识 。 我们 以“ 红色
文化 、 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 为 总课题 , 鼓励学生或组织或个人 申 请 子课 题进 行研究性 学习。 半个月 内就收集了十来个精彩纷呈的
3 . 在多彩的活动 中熏染 。 由校 团委组织特长生编排畅抒 红色
宝 贵的文化资源 , 更有 一大批革命老 前辈在这里生 活战斗过 , 留 下 了不朽 的作 品, 这些都为我们龙 州的莘莘学子学 习语文提供 了
丰富的课程资 源。 因此 , 在语文教育 中, 我们 要十分注重这些本 土 文化资源 的挖掘 , 真正做 到从 生活中学 习语文 。 龙州 , 特别是 2 0世纪 2 0 、 3 0年代红色起义 时期 的文化 、 文 艺
2 . 掌握 。 在了解 的基础上 , 我们会鼓励学生进 一步提高 自己, 强化他们 的文化 、 文学熏 陶 , 培养他们 良好 的道德情 操和人文 精 神, 涵养他们 的家园意识 ; 让他们在学习 中理论联系实际 , 提高综 合运用知识能力 、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3 . 探究 。 对于程度较好 的学生 , 则要求他们在 了解 、 掌握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综合性学习需要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
提要: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作为教师要认识到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本土文化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能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本土文化传统文化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新型地学习方式。

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

”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学科性、主体性、生成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要求教师要善于搭建语文教学通向学生生活实践的阶梯,善于捕捉本土文化中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让学生在现实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并在此过程中更加了解家乡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但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却一直被忽略,人们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忽视了课程的生成性与构建性,使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

面对教材,多数教师也是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也就不会把一些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引进课堂了,语文教学也变得枯燥而僵化,学生学语文的目的仅是为了考试,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在语文学习中,很有必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文化,感受文化。

也就是说,教师要认识本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并积极开发与利用,以便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幸运的是,我们生长在曲阜,而曲阜作为孔子故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诞生地。

在历史传承中,儒学思想已成为国学的主体和核心,二千多年来,无论朝代怎样更迭,儒家思想一直都是朝廷和民众遵循的主流价值,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统一,已经完全渗透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心理模式、价值观念、伦理精神中,成为中华儿女精神家园的中流砥柱。

独特的人文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青少年沐浴着传统文化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

在这个家园里,文化呈现形式多样,既有浩如烟海以纸质为载体的文明成果。

如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出色的修身正己观——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独到的辨证思维——“中庸”;提倡“仁政”、以”礼”治国。

此外又有不可计数的名胜古迹、器物文化,还有多姿多彩、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

这些都为我们曲阜的莘莘学子学习语文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十分注重地方课程与教材建设,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在亲近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把学生培养成为爱祖国、爱家乡、讲诚信,懂礼仪的好孩子,开发利用好本土资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近年来,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资源,启动了“传统文化与地方课程研究”“圣城经典诵读”“学孔子,做君子”等教育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地域本土文化资源,促进了语文综合性活动的有效开展。

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社会和家庭资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文化情景,激发学生丰富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亲历亲为,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然而然参与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行列中。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养水平及兴趣程度的前提下,我们根据实际并结合《曲阜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纲要(试行)》,把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了解。

根据调查得知,不少学生虽是生长在曲阜,但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提起孔子认为那不过是个历史人物,只是生在曲阜,跟语文学习无多大关系。

为此,我们把学习的目标定位在普及,只要求学生去了解孔子的传说故事,去参观孔子的诞生地和“三孔”。

有所感悟,有所认识。

2.掌握。

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会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强化他们的文化、文学熏陶,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涵养他们的文化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探究。

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自主选择切入点、实践点,
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以期达到更高的能力要求。

总之,学习要求的多维化、多层次化,其目标就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使学习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要让他们乐于学、学有所得。

为此,我们精选了学习内容,合作、探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1.在资料收集中了解。

多种方式采编民间传说、孔子孟子等圣贤人物美德故事,能主动参与家庭、社区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2.在主题实践中体验。

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和带领学生游览社区内名胜古迹,观赏山川器物图景,关心家乡现代文化建设与发展,参与家乡的对外宣传活动。

3.在多彩的活动中熏染。

4.组织课题研究,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识。

我们以“学孔子,做君子”为方向,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半个月内就收集了十来个精彩纷呈的研究方案:或采编民间传说,或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圣贤人物故事。

或组织“圣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写出专题总结;或登陆电子网站,阅读传统文化学习资料;尝试编辑电子稿展示学习成果……我们对方案进行筛选整合,推出了五六个操作性强,较具意义的学习方案,并根据学生的选择重新调整组队人员,之后便有条不紊地展开了这次研究性学习。

这次活动效果良好,实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学生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了切身的体会,了解更深刻了,而且对自己肩负的继续发展和发扬的重任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也锻炼了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
养了合作精神,收获颇丰。

总之,立足本土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去搜集信息,探究问题,深入生活,了解社会,突破了书本与课本的局限,激发了兴趣,提高了个体综合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开发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他们用心灵与自然对话,与人物对话,与诗文对话、与古迹对话,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培养了热爱家乡文化的感情,全面提高了语文素养。

因此,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项重要举措。

让曲阜的本土传统文化走进语文教学,让曲阜的本土传统文化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从而让儒家圣地的学生受到本得文化的熏陶,是曲阜的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但此路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语文教师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