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交通布局及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a2fd75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9b.png)
1. 贴近生活:本节课以交通运输布局变化为主题,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通过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和变化,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 情境创设: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生动展示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真实情景。这些情景的创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某个具体的交通运输布局变化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 实践性强:本节课的作业环节,我布置了一项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调查和分析某个交通运输布局变化案例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这项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我设计了一堂以“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为主题的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本节课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为教材,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因素、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作用以及实际案例分析。
在讲授新知部分,我首先介绍了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包括从“马车时代”到“汽车时代”的转变,以及我国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的发展。接着,我阐述了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作用,如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可达性、优化空间结构等。此外,我还讲解了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在讲授过程中,我结合实际情况,以北京为例,介绍了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二--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高中地理必修二--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4192d854caaedd3383c4d34e.png)
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交通网的变化特点应从线路长度、
站点的数量、运输方式及分布区域变 化(运输网的形式和 布局),运输网 的层次等角度分析。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 密度增大;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 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 局更加合理;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 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运费低;
2.受自然因素影响 小、连续性好。
缺点 1.造价高,金属材
料多;
2.占地广,短途成 本高。
公路运输
优点 机动灵活, 周转速度快, 装卸方便, 对各种自然条 件适应性强;
缺点 运量小,耗能 多,成本高。
水路运输
优点 运量大,投资少, 成本低。
缺点 速度慢,灵活性差、 连续性差; 受航道水文状况、 气 候等自然条件影响
短,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
B
D
A A
5、世界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高速化 —提高速度,缩
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
磁悬浮列车
●高速化:日本新干线
高速铁路: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最 高时速达210千米的新干线。
法国高 速火车
高速铁路:1983年法国巴黎-里昂的高速列车最高时速达 到270千米。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第一条准高速的铁路 是广州-深圳。
生产效率
由大到小为:海运—河运—铁路—航空—公路
按连续性
由好到差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按稳定性
由大到小为: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思考: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考虑了哪些因素?
运距
运量
运费
出行目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51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51张)](https://img.taocdn.com/s3/m/597ad068e518964bcf847cb8.png)
京沪铁路的建成
观察并回答问题:
日 本 筑 波 科 学 城
日本筑波科学城呈 什么形状,原因是 什么?
南北狭长的带状
城市沿南北长达9千米 的中轴路分布
思考:聚落空间形态与交通干线之间往往具 有什么关系? 聚落空间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流等)扩 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交通运输布局 的重要变化源自交通运输网的形成大城市带巩固练习:
1、现在,株洲市的聚落空间形态主要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C
)
A、河流
B、地形
C、铁路
D、气候
) D、上海
2、下列城市的区位因素与石家庄相似的是( C A、扬州 B、华盛顿 C 、 株洲
3、石家庄市兴起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人口
C
)
D、公路
星 状
嘉兴市的城市形态变化,是随着水路和陆 路运输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
时间 唐宋时期 明清时期 1909年 新中国初期
城市形态及变化特点
变化原因
团块状地域形态
沿环城河道向东、北两 个方向伸展 沿铁路迅速延展 仍以沿河伸展为主 向外扩张,呈松散状
初始状态 城区河流频繁淤塞
沪杭铁路通车 陆路交通发展缓慢 外围建立许多工厂
案例:扬州的变迁
扬州位于长江和京杭运河的交汇处。 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几 度繁荣,曾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 中心, “扬州雄富冠天下”“十里长街 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 。到了清 代,扬州城市人口超过50万,为当时世 界上著名大城市之一。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 和海运兴起,铁路修建,扬州城市发展 缓慢,甚至停滞,昔日繁荣的扬州变得 “门前冷落鞍马稀”。城市空间形态基 本保持不变。
高中地理:交通布局及其影响
![高中地理:交通布局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93628ee3b3567ec112d8a2a.png)
夯实基础
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他们的优缺点?
2、如何进行交通交通运输的因素有哪些? 自然因素: 地形、气候、水源、矿产 社会因素:政策、民族团结 经济因素: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技术因素:科技水平的提高
4、新产生的交通运输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历年会考回顾、分析及预测
总结
本部分内容在会考中难度较大,交通近五年来每 年都在考察,是高频考点。主要考察交通方式的选 择、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交通运输的影响三个方 面。
考察方式上,选择题和综合题均有可能。
五种主要的运输方式
五种主要的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的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有利影响 1)对交通网的影响:完善了交通运输网;节约了运输时间 2)对经济的影响: 加大了两地的信息交流;
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旅游、矿产) 3)对社会的影响: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民族的团结
不利影响 1)占用耕地 2)破坏当地环境
4、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对城市形态和商业网点产生哪些影响
城市形态:城市会沿交通线分布
商业网点:交通影响商业布局、密度、规模
特别是一些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等商业网点, 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知识框架的构建
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
和布局 交通布局的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布局 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总复习第25讲第十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人教版高中地理总复习第25讲第十单元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85e89d351e79b8968022677.png)
1第25讲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1.通过对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值、时效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的分析,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
(综合思维) 2.运用交通区位理论分析某一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3.通过对交通运输点、线区位的分析,建立人地协调观,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1.以区域交通建设典型案例为背景,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考查形式主要为选择题,考查频度一般。
2.分析典型交通线建设的影响及意义,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形式主要为综合题,考查频度中等。
[梳 理 知 识 体 系]2[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方式 优点 缺点 适合运输的货物铁路运输运量大,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长途运输的货物,如矿石、金属、木材、牲畜等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河运历史悠久、运量大,投速度慢,灵活性、大宗、远程、时间运输海运资少,成本低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要求不高的货物,如粮食、矿产等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最快捷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运量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气体或液体状货物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易错辨析1】高铁的建设对哪种交通运输方式影响最大?提示高铁速度较快,运输量较大,安全性能高,对航空运输影响最大。
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32.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5章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共6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5章第2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课件(共6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46e53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5.png)
(3)× 商业网点除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外,还 有市场最优原则、便民原则等。
(4)× 一般来讲,山区地势起伏,交通线路 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较 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商业网 点密度较大。但在热带、寒带地区的平原, 如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由于气候 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的生存,故人口密度小, 商业网点密度也小。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主要交通线的影响
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 (1)表现形态的变化
带动
聚落空间
交通方式的 衰落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嘉兴市:随 水路 和 陆路 运输的 发展而变化 (2)典例大运河沿岸城市:因清末大运河的淤塞、 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建成,发展缓慢
2.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表现 ①聚落空间形态沿_交_通__干__线__扩展,交__通__干__线__成为聚落的 主要发展轴。
归纳提升
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一个地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其中,交通运输的影响至关重要。例 如,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密度不同,具体 原因如下图所示:
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商业网点的分布一般是遵循市场最优原则, 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是遵循交 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 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图示如下:
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
后来,由于海上运输的发展、京沪铁路的建成及大运河的淤塞,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
A.该地商业网点的规模大,密度小 第11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交通的通达性好。
2025届高中地理复习第56课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5届高中地理复习第56课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cf9974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c.png)
第56课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依据材料,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必备知识梳理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主要表现(1)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_。
(2)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_,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_其他区域。
(3)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2.典例二、影响聚落发展1.交通枢纽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2.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1)原因(2)典例3.为促进农村的发展,使新建乡村聚落一般临近区域主要公路【知识体系构建】关键能力提升能力点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经济效益2.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形态变化的影响3.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速度及形态的影响[典例][2021·全国乙卷]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
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
据此完成(1)~(3)题。
(1)建设陆港使海港()①扩大承载规模②缓解用地紧张③增加用地成本④提高设备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A.缓解交通拥堵B.提高通关效率C.拓展腹地范围D.减少环境污染(3)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A.服务外包产业B.高科技产业C.资源加工产业D.前瞻性产业[解题能力培养][答案](1)(2)(3)[2023·新课标卷]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家用汽车普及,我国区域公路干线(国道或省道)在经过平原地区县城时,一般经历从穿城到绕城的变化。
高中地理人教必修件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人教必修件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1a0cd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f.png)
调整方案制定过程和实施效果评估
调研分析
通过对区域交通状况进行深入调 研,了解交通拥堵、运输效率低 下等问题的根本原因,为制定调
整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案制定
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 经济发展需求和交通运输实际情 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运输布
局调整方案。
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对调整方案实施前后的交通 状况进行对比分析,评估调整方 案的实际效果,为今后的交通运
输布局调整提供经验借鉴。
经验教训总结和未来展望
经验总结
在交通运输布局调整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需 求和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科学规划道路布局和交通信号灯 设置,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教训反思
在调整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方案 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监督管理,确 保调整方案得到有效落实。
优化运输结构
根据区域内运输需求和特 点,优化运输结构,提高 综合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
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各 种交通方式之间的信息共 享和互联互通,提高运输 智能化水平。
04 案例分析:某地 区交通运输布局 调整实践
调整前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交通拥堵严重
运输效率低下
由于道路规划不合理、交通信号灯设置不 科学等原因,导致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影 响了市民的出行效率和生活质量。
02 交通运输方式对 区域发展影响
铁路运输对区域发展影响
铁路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01
铁路建设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
。
铁路运输优化资源配置
02
铁路运输具有大运量、长距离、低成本等优势,有利于优化资
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1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作业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1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45b345e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3a.png)
第十一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基础题组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速铁路贵阳至昆明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我国东西向最长高铁——沪昆高铁全线通车。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2019山东烟台期中)沪昆高铁修建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障碍是( )A.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B.雪峰山脉,坡度大C.冰川广布,冻土深厚D.多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答案 C2.(2019山东烟台期中)下列著名旅游景点位于沪昆高铁沿线的是( )A.桂林山水B.长江三峡C.都江堰水利工程D.雪峰山答案 D甲、乙两城间的直线距离为590 km,连接甲、乙两城的交通线路有三条。
下图为甲、乙两城间三条交通线路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甲、乙两城间三条交通线路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3.(2019湖北八校二模)线路M、N、P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B.公路、航空、河运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D.航空、高铁、村村通答案 C 线路M长度为622千米,沿线海拔基本没有变化;线路N长度为651千米,沿线海拔变化很小;即线路M、N具有距离近、线路平直的特点,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有可能是高铁、高速公路。
线路P长度为899千米,长度较长且沿线海拔变化大,有可能是省道。
4.(2019湖北八校二模)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长度最短。
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A.运价最低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D.终点在乙城外32 km答案 B 首先依据上题确定线路M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为高铁。
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隧道较多。
“红谷隧道”位于南昌市八一大桥与南昌大桥之间,是下穿赣江连接红谷滩区与老城区的过江通道,隧道采用沉管法。
下图为“红谷隧道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5.红谷隧道沉管安装工作,原计划2015年5月份实施,后推迟到10月进行,推迟的原因是5月份( )A.水位低B.气温高C.台风影响D.雨水较多答案 D 南昌属于季风气候区,5、6月份正好受雨带影响,降水较多,河水上涨给施工带来不便;10月降水相对较少,利于施工。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d978a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6b.png)
交通运 输线路 的变化 对集镇 商业的 影响
航道的起点、终点或 交通的交叉点
因航道延伸或交通线 路的改线
促进集镇商 业繁荣
使集镇商 Leabharlann 衰落兴盛:水运便利; 衰落:滁河阻隔,公路改线
公路和铁路
全椒县城市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对比P84读图思考) (1)山地地区:地势___起__伏_大_,交通运输线路稀少,
__交_通__运_输__方__式____单一,商业网点密度____。小 (2)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_____公分布路,密度____。 大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1)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有____便__捷__的__交_通_,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沿交通干线扩展 基本不变或萎缩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对密度影响
平原密度大
山区密度小
对位置影响
市场最优
交通最优
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 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___交__通__干__线扩展,_____交__通_干_成线为聚落
的主要发展轴。
① 株洲市是沿___铁__路发展起来的,是典型“火车拉来的城市”。 读P83图,株洲市主要是沿哪两条铁路线发展起来的?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3a99fc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e.png)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的关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交通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在古代,北方以陆地(交通)为主。
定居点往往靠近陆路。
南部以水运为主,聚落分布在水边;近代聚落多沿铁路、公路沿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交通条件变化对城市发展、兴衰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条件的变化将对该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营为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带来了繁荣。
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后,这些城市迅速衰落。
沿线城市往往可以快速发展(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和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多个城市组成的经济枢纽(如陇海至蓝新铁路经济区、京九铁路经济区和京广铁路经济区)。
4、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
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69fbd75fab069dc51220185.png)
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三、交通线点的区位选择:1、铁路线(京九线)的区位分析:①合理布局交通网;②促进沿线经济发展;③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发展;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⑤建设京九最大的意义在于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2、公路选线一般方法:①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②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③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④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3、港口的主要区位因素: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②港口腹地是重要的经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③城市依托: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4、汽车站的区位要求:①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②既保证城市与交通的联系,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③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5、航空港的区位要求:①地面开阔,利于跑道建设,与飞机起飞净空条件;②机场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③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④跑道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⑤机场占地面积大,噪音大,应处理好机场与城区的关系,并与快速交通干道连接。
6、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①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②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③属典型的混合交通;④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7、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交通线路拥堵、交通环境污染;解决措施:①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②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③发展城市公共交通;④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⑤错开上下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
高中地理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8d86948b84ae45c3b358cf2.png)
港口优劣的评价: 优: 自然条件好: (1)良好的水域 :水深、水面宽阔、风浪小 (2)良好的陆域:地形平坦开阔 (3)地理位置优越:通江达海,水陆联营 社会经济条件好: 依托大城市,经济腹地广阔 劣: 河流泥沙的淤积,结冰封冻,气象、海况条件 差,交通区位的下降等。
案例(2):汽车站的区位条件
2、影响聚落的空间布局
为何古代著名城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
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 足,便于农耕,且交通便利,是人口集中 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
1、河流冲积平原,城市相对密集
活动
长江三角洲城市的分布有何显著特征?美国三大城市 带的城市分布有何显著特征?
2、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河,沿湖,沿 海发展起来的,沿河设城是我国南 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拓展: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输能力较大,速度较快,成本较低,
适于中长距离货运;公路运输投资相对为小, 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的运输,适于短途客 货运输;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能耗少、成本 低,以及基建设施投资少的优点,但速度慢, 适于大宗散货运输;管道成本低,可连续输送, 适于流体和其他散粒状某些货物运输 ;航空 则速度快,但成本高,适于中、长距离的客运 与邮件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公路运输的客、 货运量居各种运输方式之首。
从经济角度来说:带动沿线地区经济
发展。
从政治角度来说: 维护港澳地区稳定和
繁荣。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聚落的形成
1 聚落的概念 2 聚落的类型 3 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 聚居的场所。 按照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以分为城 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地形、气候、 河流等因素的影响。地形因素的作用 尤为突出。
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高中地理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a30d7a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0.png)
第一节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2.区域发展差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3.交通运输方式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知识点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2.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3.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4.“一带一路”倡议:公路、铁路、航空、水路、油气管道,以及电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知识点2:影响聚落发展1.交通枢纽吸引相关产业集聚,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
2.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集散地的变化,从而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
一、交通线建设的意义(1)对交通:①缓解交通运输压力;②缩短运输距离,减少运营时间,提高运输效率;③合理布局交通线,完善交通网。
(2)对经济:①促进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②加快商品流通,促进沿线商业、旅游业发展;③加强区域经济文化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对社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五、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交通运输条件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商业网点的位置要求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3.商业网点区位的判读方法。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末知识整合
![高中地理【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章末知识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018cddec4431b90d6d85c791.png)
(3)对城市化的影响 如高速公路及地铁等现代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人们能方 便快捷地往返于城乡之间,为逆城市化现象得以出现和发展提 供了可能条件。
4.对商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的区位,商业网点的密度、效益、组 织形式等影响突出。 便利的交通是形成商业中心的基本条件之一。商业中心必 须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如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 是与其发达的水陆交通分不开的。一般说来,交通越便利,商 业网点的密度越大,效益也越好,组织形式也以固定形式为主。
(2)对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的影响 ①交通运输的通达度影响城市土地地租的高低,从而影响 城市内部功能分区。如城市中心因有多条道路交会,交通便利, 多形成商业区。 ②在进行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置时,工业用地内部、工业 区与生活区之间都要有便利的交通。一方面便于原料、燃料的 运进和产品的输出,另一方面便于工位的影响 ①在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形成的区位有所不同。在 古代,我国南方城市大多布局在河流的汇合处,北方城市大多 在大道的交会处,如古代邯郸就是在两条驿道的交会处发展起 来的。随着铁路、公路的发展,城市分布沿公路线、铁路线集 聚的特点十分明显。株洲、石家庄等城市属于典型的“火车拉 来的城市”。郑州也因所处的交通位置快速发展起来。
3.资源条件 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 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4.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 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 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5.科学技术因素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 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 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四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中地理必修二讲义第四章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90a533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09.png)
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依据材料,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2.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3.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4.“一带一路”倡议:公路、铁路、航空、水路、油气管道,以及电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
判断1.便捷的交通,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
( √ )2.“一带一路”建设将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 √ )3.交通运输不仅促使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还可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 √ )二、影响聚落发展1.交通枢纽吸引相关产业集聚,往往会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
2.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集散地的变化,从而促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
探究点一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
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
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
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
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搭相当。
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
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布局及影响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分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
(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交通运输不仅日益网络化、国际化(二条亚欧大陆桥、四条世界主要航海线),而且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站的区位因素:
a.影响铁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成为决定性因素。
以京九铁路为例(1、合理布局交通网,2、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3、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4、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b.影响公路的建设的区位因素:修筑公路,1、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2、尽量少占农田耕地,处理好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e.港口建设的条件:港口的区位不仅要受到水域条件(如航行条件、停泊条件)的影响,还要受到陆域条件(如筑港条件、腹地条件)的影响。
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有:一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的一个河口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三角洲地势平坦开阔,为港口建设提供了条件,长江一方面为港口提供了淡水,另一方面保证了船舶航行的空间,但是三角洲坡度小,泥沙容易沉积淤塞河道;二是上海港的经济腹地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三是上海港以上海市为依托。
四、重要的交通运输网[记忆]
1、铁路网
五横:
京包—包兰(北京-包头-兰州)
陇海—兰新线—北疆(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阿拉山口)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上海-杭州-鹰潭-株洲-怀化—贵阳-昆明)
滨洲—滨
南昆
七纵
京沪(北京-上海)京九(北京-九龙)京哈(北京—哈尔滨)京广(北京—广州)
焦枝—枝柳(焦作—枝城—柳州)宝成—成昆 (宝鸡—成都—昆明)
兰青—青藏(兰州—西宁—格尔木—拉萨)
2、公路网 1XX—以首都为中心的放射线;2XX—由北向南的纵线;3XX—由东向西的横线
3、港口:广州厦门福州杭州上海连云港(江苏) 青岛(山东) 塘沽港(天津) 秦皇岛(河北) 大连(辽宁)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