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3)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共18张)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课件(共18张)

议一议: (1)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用
关系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 其中的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
(2)在上述关系式中,耗电量每增加1KW·h,二氧
化碳排放量增加___________。 当耗电量从1 KW·h增加到100 KW·h时, 二氧化碳排放量从_______增加到________。
V 4 r2
3 ______________
做一做
如图,圆锥的高度是4厘米,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 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3)当底面半径由1厘米变 化到10厘米时,圆锥的体
积由 4 厘米3
3 变化到 400 厘米3 。
3
议一议:
你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低碳生活” 是指人们生活中尽量减少所耗能量,从而降 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一种方式。
做一做
如图,圆锥的高度是4厘米,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 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
圆锥的底面半径的长度 是自变量
圆锥的体积是因变量
做一做
如图,圆锥的高度是4厘米,当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小 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产生了变化。
(2)如果圆锥底面半径为 r (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v (厘米3)与r的关系式为
800,1000时,计算相应的T值,
并用表格表示所得结果。
1、到今天为止我们一共学了几种方法来表示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列表格与列关系式两种方法
2、列表与列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各有 什么特点?
通过列表格,可以较直观地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 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考点讲解)(含解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考点讲解)(含解析)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学习目标】1.知道现实生活中存在变量和常量,变量在变化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范围(即变量的取值范围); 2.感受生活中存在的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3.能读懂以不同方式呈现的变量之间的关系.4.能用适当的方式表示实际情境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考点总结】要点一、变量、常量的概念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特别说明:一般地,常量是不发生变化的量,变量是发生变化的量,这些都是针对某个变化过程而言的.例如,60s t =,速度60千米/时是常量,时间t 和里程s 为变量. t 是自变量,s 是因变量. 要点二、用表格表示变量间关系借助表格,我们可以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特别说明:表格可以清楚地列出一些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值,这会对某些特定的数值带来一目了然的效果,例如火车的时刻表,平方表等. 要点三、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关系关系式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利用关系式(如3y x =),我们可以根据任何一个自变量的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特别说明:关系式能揭示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较抽象,不是所有的变量之间都能列出关系式. 要点四、用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用图象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特别说明:图象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变量的变化趋势,而且对于一些无法用关系式表达的变量,图象可以充当重要角色. 【例题讲解】类型一、常量、自变量与因变量例1、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对一个新概念的接受能力y 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 (分钟)之间有如表所示的关系:(1)上表中反映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多少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3)学生对一个新概念的接受能力从什么时间开始逐渐减弱?【答案】(1)“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自变量,“对概念的接受能力”为因变量;(2)13分钟;(3)从第13分钟以后开始逐渐减弱【分析】(1)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量的变化关系,得出答案;(2)根据表格中两个变量变化数据得出答案;(3)提供变化情况得出结论.【详解】解:(1)表格中反映的是:提出概念所用时间与对概念的接受能力这两个变量,其中“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自变量,“对概念的接受能力”为因变量;(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提出概念所用时间是1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达到59.9;(3)学生对一个新概念的接受能力从第13分钟以后开始逐渐减弱.【点睛】本题考查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理解自变量、因变量的意义以及变化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训练】某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每月的乘车人数x(人)与每月利润(利润=收入费用﹣支出费用)y(元)的变化关系如表所示(每位乘客的公交票价是固定不变的).(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每月的乘车人数x与每月利润y分别是变量和变量;(2)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每月乘客量达到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3)当每月乘车人数为4000人时,每月利润为多少元?【答案】(1)每月的乘车人数,每月利润;(2)2000人;(3)4000元【分析】(1)根据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表格可得:当每月乘客量达到2000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即可求解;(3)有表中的数据推理即可求解.【详解】解:(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每月的乘车人数是自变量,每月利润是因变量;故答案为:每月的乘车人数,每月利润;(2)根据表格可得:当每月乘客量达到2000人以上时,该公交车才不会亏损,故答案为:2000;(3)有表中的数据可知,每月的乘车人数每增加500人,每月的利润可增加1000元,当每月的乘车人数为2000人时,利润为0元,故每月乘车人数为4000人时,每月的利润是(4000-2000)÷500×1000=4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表格与函数知识,正确读懂表格,理解表格体现变化趋势是解题关键.类型二、用表格表示变量间关系例2、一辆小汽车在告诉公路上从静止到起动10秒内的速度经测量如下表:(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如果用时间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那么随着t的变化,v的变化趋势是什么?(3)当t每增加1秒,v的变化情况相同吗?在哪个时间段内,v增加的最快?(4)若高速公路上小汽车行驶速度的上限为120千米/小时,试估计大约还需几秒这辆小汽车的速度就将达到这个上限.【答案】(1)时间与速度;时间;速度;(2)0到3和4到10,v随着t的增大而增大,而3到4,v随着t的增大而减小;(3)不相同;第9秒时;(4)1秒.【分析】(1)根据表中的数据,即可得出两个变量以及自变量、因变量;(2)根据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v的变化趋势;(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得出V的变化情况以及在哪1秒钟,V的增加最大;(4)根据小汽车行驶速度的上限为120千米/小时,再根据时间与速度的关系式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上表反映了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时间是自变量,速度是因变量;(2)如果用t 表示时间,v 表示速度,那么随着t 的变化,v 的变化趋势是0到3和4到10,v 随着t 的增大而增大,而3到4,v 随着t 的增大而减小;(3)当t 每增加1秒,v 的变化情况不相同,在第9秒时,v 的增加最大; (4)由题意得:120千米/小时=12010003600⨯(米/秒),由33.328.9 4.4-=,且28.924.2 4.7 4.4-=>, 所以估计大约还需1秒.【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表示方法,常量与变量;关键是理解题意判断常量与变量,然后结合图表得到问题的答案即可.【训练】某路公交车每月有x 人次乘坐,每月的收入为y 元,每人次乘坐的票价相同,下面的表格是y 与x 的部分数据.x /人次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 y /元1000200040006000…(1)上表中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请将表格补充完整.(3)若该路公交车每月的支出费用为4000元,如果该路公交车每月的利润要达到10000元,则每月乘坐该路公交车要达到多少人次?(利润=收入-支出费用)【答案】(1)反映了收入y 与人次x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2)表格见解析;(3)7000人次. 【分析】(1)根据表格即可得出结论;(2)由表格可知:每增加500人次乘坐,每月的收入就增加1000元,即可得出结论; (3)先求出每增加1人次乘坐,每月的收入就增加2元,然后求出总收入即可求出结论; 解:(1)反映了收入y 与人次x 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2)由表格可知:每增加500人次乘坐,每月的收入就增加1000元, 表格补充如下:÷=(元)(3)10005002()÷(人次)4000+100002=7000答:每月乘坐该路公交车要达到7000人次【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变量与常量的应用,掌握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类型三、用关系式表示变量间关系例3.按如图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用x来表示餐桌的张数,用y来表示可坐人数.①题中有几个变量?②你能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吗?【答案】①有2个变量;②能,函数关系式可以为y=4x+2.【解析】试题分析:①根据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可得结果;②由图形可知,第一张餐桌上可以摆放6把椅子,进一步观察发现:多一张餐桌,多放4把椅子.x张餐桌共有6+4(x﹣1)=4x+2.试题解析:①观察图形:x=1时,y=6,x=2时,y=10;x=3时,y=14;…可见每增加一张桌子,便增加4个座位,因此x张餐桌共有6+4(x﹣1)=4x+2个座位.故可坐人数y=4x+2,故答案为:有2个变量;②能,由①分析可得:函数关系式可以为y=4x+2.【训练】已知,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90°,AC=10,BC=6,AB=8.P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从点C向点A运动时,运动到点A停止,设PC=x,△ABP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关系式.【答案】y=﹣125x+24.【分析】过点B作BD⊥AC于D,则BD为AC边上的高.根据△ABC的面积不变即可求出B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出S△ABP=12AP•BD,代入数值,即可求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详解】如图,过点B作BD⊥AC于D.∵S△ABC=12AC•BD=12AB•BC,∴BD=8624105 AB BCAC⋅⨯==;∵AC=10,PC=x,∴AP=AC﹣PC=10﹣x,∴S△ABP=12AP•BD=12×(10﹣x)×245=﹣125x+24,∴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y=﹣125x+24.【点睛】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列关系式的方法,能理解图形中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得到高线BD的值是解题的关键.类型四、用图象表示变量间关系例4、巴蜀中学的小明和朱老师一起到一条笔直的跑道上锻炼身体,到达起点后小明做了一会准备活动,朱老师先跑.当小明出发时,朱老师已经距起点200米了.他们距起点的距离s(米)与小明出发的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不完整).据图中给出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2)朱老师的速度为_____米/秒,小明的速度为______米/秒;(3)当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时,求小明距起点的距离是多少米?【答案】(1)t,s;(2)2,6;(3)小明距起点的距离为300米.【分析】解析(1)观察函数图象即可找出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2)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分别算出朱老师以及小明的速度;(3)设t秒时,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列出关系式即可解答【详解】解:(1)在上述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t,因变量是s;(2)朱老师的速度420200110=2(米/秒),小明的速度为42070=6(米/秒);故答案为t,s;2,6;(3)设t秒时,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根据题意得6t=200+2t,解得t=50(s),则50×6=300(米),所以当小明第一次追上朱老师时,小明距起点的距离为300米.【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中数据【训练】如图是甲、乙两人同一地点出发后,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此变化过程中, 是自变量, 是因变量;(2)甲的速度乙的速度(大于、等于、小于);(3)6时表示;(4)路程为150km,甲行驶了小时,乙行驶了小时;(5)9时甲在乙的(前面、后面、相同位置);(6)乙比甲先走了3小时,对吗?.【答案】(1)t;s;(2)小于;(3)乙追赶上了甲;(4)9;4;(5)后面;(6)不对.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含义得到时间是自变量,路程是因变量;(2)甲走6小时行驶100千米,乙走3小时走100千米,则可得到他们的速度的大小;(3)6时两图象相交,说明他们相遇;(4)观察图形得到路程为150千米,甲行驶9小时,乙行驶了7-3=4小时;(5)观察图象得到t=9时,乙的图象在甲的上方,即乙行驶的路程远些;(6)观察图象得到甲先出发3小时后,乙才开始出发.试题解析:解:(1)函数图象反映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t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2)甲的速度是100÷6=503千米/小时,乙的速度是100÷3=1003千米/小时,所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3)6时表示他们相遇,即乙追赶上了甲;(4)路程为150千米,甲行驶9小时,乙行驶了7-3=4小时;(5)t=9时,乙的图象在甲的上方,即乙行驶的路程远些,所以9时甲在乙的后面;(6)不对,是乙比甲晚走了3小时.故答案为(1)t;s;(2)小于;(3)乙追赶上了甲;(4)9;4;(5)后面;(6)不对. 考点:函数的图象.【训练】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哪两个变量间的关系?(2)A、B两点代表了什么?(3)你能设计一个实际事例与图中表示的情况一致吗?【答案】(1)时间与价钱;(2)A点表示250元,B点表示150元;(3)这可以表示某户人家在“五一”长假中的消费情况:5月1日花150元5月2日花100元5月3日花250元5月4日花200元5月5日花300元5月6日花150元5月7日花250元【解析】试题分析:认真分析表中数据再结合身边的事例即可得到结果.(1)图中表示时间与价钱的关系;(2)A点表示250元,B点表示150元;(3)这可以表示某户人家在“五一”长假中的消费情况:5月1日花150元5月2日花100元5月3日花250元5月4日花200元5月5日花300元5月6日花150元5月7日花250元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函数的图象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得到图象的特征及规律,再根据这个规律解决问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归纳(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归纳(新版)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1、表示变量间的关系的方法(1)表格(2)关系式(3)图象2、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如果一个变量y随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则把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3、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1)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

(2)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

(3)常量(不发生变化的量)(4)在一个变化的关系式中只有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因变量需要写在等号左边。

4、图像法。

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又称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用竖直方向的数轴(又称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5、速度图象1、弄清哪一条轴(通常是纵轴)表示速度,哪一条轴(通常是横轴)表示时间;2、准确读懂不同走向的线所表示的意义:(1)上升的线:从左向右呈上升状的线,其代表速度增加;(2)水平的线:与水平轴(横轴)平行的线,其代表匀速行驶或静止;(3)下降的线:从左向右呈下降状的线,其代表速度减小。

6、路程图象1、弄清哪一条轴(通常是纵轴)表示路程,哪一条轴(通常是横轴)表示时间;2、准确读懂不同走向的线所表示的意义:(1)上升的线:从左向右呈上升状的线,其代表匀速远离起点(或已知定点);(2)水平的线:与水平轴(横轴)平行的线,其代表静止;(3)下降的线:从左向右呈下降状的线,其代表反向运动返回起点(或已知定点)。

七、三种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达方法与特点:表达方法特点表格法多个变量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张表格中关系式法准确地反映了因变量与自变量的数值关系图象法直观、形象地给出了因变量随自变量的。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案与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案与反思

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教学目标一、基本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境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找出题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教学难点】根据关系式找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66~P67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教材P66引入问题)如图,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高是6 cm.当三角形的顶点C沿底边所在直线向点B运动时,三角形的面积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底边BC长,因变量是△ABC的面积;(2)如果三角形的底边长为x( cm),那么三角形的面积y( cm2)可以表示为y =3x;(3)当底边长从12 cm变化到3 cm时,三角形的面积从36 cm2变化到9 cm2.2.(教材P67“议一议”)“低碳生活”是指人们生活中尽量减少所耗能量,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一种生活方式.如下表:排碳计算公式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量(kW·h)×0.785开私家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油量(L)×2.7家用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量(kg)=天然气使用量(m3)×0.19家用自来水二氧化碳排放量(kg)=自来水使用量(t)×0.91(1)用字母表示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公式为y=0.785x,其中的字母表示y表示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x表示耗电量;(2)在上述关系式中,耗电量每增加1 kW·h,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0.875 kg.当耗电量从1 kW·h增加到100 kW·h时,二氧化碳排放量从0.875 kg增加到87.5 kg;(3)小明家本月用电大约110 kW·h、天然气20 m3、自来水5 t、耗油75 L,请你计算一下小明家这几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解:110×0.785+75×2.7+20×0.19+5×0.91=297.2(kg).即小明家这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97.2 kg.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互学)【例1】一个小球由静止开始沿一个斜坡向下滚动,通过仪器观察得到小球滚动的距离s(m)与时间t(s)的数据如下表:写出用t表示【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观察表中给出的t与s的对应值→分析数据→归纳得出关系式.【分析】t=1时,s=2×12;t=2时,s=2×22;t=3时,s=2×3;t=4时,s=2×42,…所以s与t的关系式为s=2t2,其中t≥0.【答案】s=2t2(t≥0)【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1)关系式一般是用含有自变量的代数式表示因变量的等式;(2)关系式通常把因变量写在等号的左边,含有自变量的代数式写在等号的右边;(3)利用关系式可以根据任何一个符合条件的自变量的值求出因变量的值,但已知一个变量的值求另一个变量的值时,一定要分清已的是自变量还是因变量,不要代错了.【例2】一辆加满汽油的汽车在匀速行驶中,油箱中的剩余油量Q(L)与行驶的时间t h)的关系如下表所示:(1)请直接写出Q与t的关系式,并求出这辆汽车在连续行驶6 h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2)辆车在中途不加油的情下,最多能连续行驶的时间是多少?【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每行驶1 h耗油量为7.5 L,由此可写出油箱中剩余油量Q(L)与行驶时间t(h)的关系式;(2)由(1)知,汽车每小时耗油7.5 L,油箱原有汽油54 L,用后者除以前者即可求出油箱中原有汽油可以供汽车行驶多少小时.【解答】(1)Q=54-7.5t.把t=6代入,Q=54-7.5×6=9.即这辆汽车在连续行驶6 h后,油箱中剩余油量为9 L.(2)54÷7.5=7.2(h).即这辆车在中途不加油的情况下,最多能连续行驶7.2 h.【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观察表中的数据,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其增减趋势写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式.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变量x与y之间的关系式是y=x2-3,当自变量x=2时,因变量y的值是( C )A.-2 B.-1C.1 D.22.图中的圆点是有规律地从里到外逐层排列的,设y为第n层(n为正整数)圆点的个数,则下列函数关系中正确的是( B )A.y=4n-4 B.y=4nC.y=4n+4 D.y=n23.如图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x的值为1时,则输出的数值为2.输入x―→×-1―→+3―→输出4.已知水池中有800立方米的水,每小时抽50立方米.(1)写出剩余水的体积Q(立方米)与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式;(2)6小时后池中还有多少水?(3)几小时后,池中还有200立方米的水?解:(1)Q=800-50t(0≤t≤16).(2)当t=6时,Q=800-50×6=500.即6小时后池中还剩500立方米水.(3)当Q=200时,800-50t=200,解得t=12.即12小时后,池中还有200立方米的水.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求变量之间关系式的“三途径”:(1)根据表格中所列的数据,归纳、总结两个变量的关系式;(2)利用公式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3)结合实际问题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素材积累】1、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教案)

3.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并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2.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间的关系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预测.教学重点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并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教学难点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预测教学过程一、出示目标1.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并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2.能从表格中获得变量间的关系信息,能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尝试对变化趋势进行初步预测.二、动手自学王波学习小组利用同一块木板,测量了小车从不同高度下滑的时间,他们得到如下数据;(1)支撑物高度为70cm时,小车下滑时间是多少?(2)如果用h表示支撑物高度,t表示小车下滑时间,随着h逐渐变大,t的变化趋势是什么?(3)h每增加10cm,t的变化情况相同吗?(4)估计当h=110cm时,t的值是多少。

你是怎样估计的?(5)随着支撑物高度h的变化,还有那些量发生变化?那些量始终不发生变化?三、展示分享1、我国从1949年到200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如下(精确到0.01亿)(1)如果用x表示时间,y表示我国人口总数,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从1949年起,时间每向后推移10年,我国人口是怎样变化的?2、(1)(2)哪个月份电动车的产量最高?哪个月份电动车的产量最低?(3)哪两个月份之间产量相差最大?根据这两个月的产量,电动车厂的厂长应该怎么做?课堂小结: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之为常量。

四、课堂检测研究表明,当每公顷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时,土豆的产量与氮肥的施用量有(2)当氮肥的施用量是101kg/hm2时,土豆的产量是多少?(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时比较适宜?说说你的理由。

(4)粗略说一说氮肥的施用量对土豆产量的影响。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2)方法点拨:已知自变量的值,利用关系式求因变量的值实质 是求代数式的值;已知因变量的值,利用关系式求自变量的值 实质是解方程.
2.(1)在关系式y=2x+5中,当自变量x=6时,因变量y的值为 ( C) A.7 B.14 C.17 D.21
(2)若一个长方体底面积是20 cm2,高为h cm,则体积 V (cm3)与 h (cm)的关系式为 V=20h ; 当h=5时,体积V= 100 cm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2节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况,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 感受模型思想. 2.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 系.
知识要点
知识点一:用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两个变量及数 学运算符号的等式来表示,这种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叫 做关系式法.
栽后年数n/年
1
2
3
4

高度h/cm
105 130 155 180 …
按照表中呈现的规律,树苗的高度h与栽后年数n的关系式为 h=25n+80 ,栽后 8 年,树苗能长到280 cm.
4.【例2】有一种粗细均匀的电线,为了确定其长度,从一捆上 剪下1 m,称得它的质量是0.06 kg. (1)写出这种电线长度l(m)与质量m(kg)之间的关系式; (2)如果一捆电线剪下1 m后的质量为b kg,请写出这捆电线的 总长度. 解:(1)由题知,l= m .
(2)关系式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关系式法 能准确反映整个变化过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3)方法点拨:写关系式的关键是写出一个含有自变量和因变 量的等式,将表示因变量的字母单独写在等号的左边,右边为 用自变量表示因变量的代数式.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3.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3.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情况,列关系式表示某些变 量之间的关系;
2.能根据关系式求值。
△ABC的底边BC= a , BC边上的高为h,
若用 y 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A
则面积 y =___12_a___h_____.
h
B
C
决定一个三角形面积的因素有哪些?
预习检查一
1. P66页做一做之前的内容,
2、有些问题中,自变量是有范围的, 列关系式时要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实际问题中有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不一定能用关系式表示出来。
自学检测一
1.将一个长为20cm,宽为10cm的长方形的四个角, 分别剪去大小相等的正方形,若被剪去正方形 的边长为 x cm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y(cm2) ,
则 y 与 x 的关系式是 y=200 - 4x2 .
变式
圆锥的底面半径2cm,高由小到大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 圆锥的高 ,
因变量是 圆锥的体积 .
(2)如果圆锥的高为h(cm),
那么圆锥的体积V(cm3)
与h之间的关系式为 V

4πh 3
.
2㎝
(3)当高由1cm变化到10cm时,圆锥的体积
由 4 π cm3变化到 40 π cm3
3
A. an 50 C. n 50
a
B. a 50 n
D.以上书写均不规范
2.张老师带领 x 名学生到某动物园参观,已知 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设门票 的总费用为y元,则 y = 5x+10 .
根据表格列出关系式 3、观察下表: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x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初中数学试卷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基础训练1.有一本书,每20页厚1 mm,设从第1页到第x 页的厚度为y mm,则( )A.y=120x B.y=20xC.y=120+x D.y=20x2.某油箱容量为60 L 的汽车,加满汽油后行驶了100 km 时,油箱中的汽油大约消耗了15.如果加满汽油后汽车行驶的路程为x km,油箱中剩油量为y L,则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和自变量取值范围分别是( ) A.y=0.12x,x>0 B.y=60-0.12x,x>0 C.y=0.12x,0≤x ≤500 D.y=60-0.12x,0≤x ≤5003.已知圆柱的高为3 cm,当圆柱的底面半径r(cm)由小变大时,圆柱的体积V(cm 3)随之变化,则V 与r 的关系式是( )A.V=πr2B.V=3πr2C.V=1πr2 D.V=9πr23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0,则长方形的面积y与长方形一边长x的关系式为( )A.y=x(15-x)B.y=x(30-x)C.y=x(30-2x)D.y=x(15+x)5.百货大楼进了一批花布,出售时要在进价(进货价格)的基础上加一定的利润,其长度x与售价y如下表:下列用长度x表示售价y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y=8x+0.3B.y=(8+0.3)xC.y=8+0.3xD.y=8+0.3+xx2+1,当自变量x=2时,因变量y的6.变量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y=12值是( )A.-2B.-1C.1D.37.某地海拔高度h与温度T的关系可用T=21-6h来表示(其中温度单位为℃,海拔高度单位为km),则该地区某海拔高度为2 000 m的山顶上的温度为( )A.15 ℃B.9 ℃C.3 ℃D.7 ℃8.一个长方体的体积为12 cm3,当底面积不变,高增大时,长方体的体积发生变化,若底面积不变,高变为原来的3倍,则体积变为( )A.12 cm3B.24 cm3C.36 cm3D.48 cm39.根据图中的程序计算y的值,若输入的x值为32,则输出的y值为( )A.72B.94C.12D.9210.已知三角形ABC的底边BC上的高为8 cm,当底边BC从16 cm 变化到5 cm时,三角形ABC的面积( )A.从20 cm2变化到64 cm2B.从64 cm2变化到20 cm2C.从128 cm2变化到40 cm2D.从40 cm2变化到128 cm211.如图,梯形的上底长是5 cm,下底长是11 cm.当梯形的高由大变小时,梯形的面积也随之发生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2)梯形的面积y(cm2)与高x(cm)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3)当梯形的高由10 cm变化到1 cm时,梯形的面积由____________变化到____________.12.有一种粗细均匀的电线,为了确定其长度,从一捆上剪下1 m,称得它的质量是0.06 kg.(1)写出这种电线长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式;(2)如果一捆电线剪下1 m后的质量为b kg,请写出这捆电线的总长度.提升训练13.某市出租车车费标准如下:3 km以内(含3 km)收费8元;超过3 km 的部分每千米收费1.6元.(1)写出应收费y(元)与出租车行驶路程x(km)之间的关系式(其中x≥3).(2)小亮乘出租车行驶4 km,应付车费多少元?(3)小波付车费16元,那么出租车行驶了多少千米?14.如图,在三角形ABC中,底边BC=8 cm,高AD=6 cm,点E为AD上一动点,当点E从点D附近向点A运动时,三角形BEC的面积发生了变化.(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2)如果设DE的长为x cm,三角形BEC的面积为y cm2,那么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15.自行车每节链条的长度为2.5 cm,交叉重叠部分的圆的直径为0.8 cm.(1)观察图形,填写下表:链条的节数/节 2 3 4 …链条的长度/cm …(2)如果x节链条的长度为y(cm),那么y与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3)如果一辆某种型号自行车的链条(安装前)由60节这样的链条组成,那么这辆自行车上的链条(安装后)总长度是多少?.........16.某超市为方便顾客购买,将瓜子放入包装袋内出售,其质量x(kg)与售价y(元)之间的关系如下表(售价中的0.10元是包装袋的费用):(1)观察表格,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式.(2)买8 kg这种瓜子需花费多少元?(3)用100元去买这种瓜子,最多能买多少千克?参考答案1.【答案】A解:每20页厚1 mm,则每页厚120mm,故y=120x.2.【答案】D解:由题意知每千米的耗油量为15×60÷100=12100=0.12(L),所以行驶xkm 消耗汽油0.12x L.所以剩油量y=60-0.12x,60 L 汽油最多行驶500 km.故选D.3.【答案】B4.【答案】A5.【答案】B6.【答案】D7.【答案】B8.【答案】C9.【答案】C解:因为x=32,所以它在1<x ≤2这个范围内.所以应选择的关系式为y=-x+2.当x=32时,y=-32+2=12,故选C.10.【答案】B11.【答案】(1)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 (2)y=8x (3)80 cm 2;8 cm 2 12.错解:(1)设电线的长度为l m,质量为m kg,则根据题意有m=0.06l. (2)设这捆电线的总长度为L m,把l=L,m=b 代入m=0.06l,得L=b 0.06,即这捆电线的总长度为b 0.06m.诊断: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用质量来确定电线的长度,把长度看成是随着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量.因此在这个问题中,质量是自变量,长度是因变量.第(2)问的结果忽略了已经剪下的1 m. 正解:(1)设电线的长度为l m,质量为m kg,则有l=m 0.06.(2)设这捆电线的总长度为L m,则L=b 0.06+1,即这捆电线的总长度为(b0.06+1) m.13.解:(1)根据题意,可得y=8+(x-3)×1.6,所以y=1.6x+3.2(x≥3).(2)当x=4时,y=1.6x+3.2=1.6×4+3.2=9.6.答:应付车费9.6元.(3)当y=16时,16=1.6x+3.2,解得x=8.答:出租车行驶了8 km.14.解:(1)底边BC的长是常量,DE的长和三角形BEC的面积是变量.×8×x=4x(0<x≤6).(2)y=1215.解:(1)4.2;5.9;7.6(2)y=2.5+(2.5-0.8)(x-1),即y=1.7x+0.8.(3)当x=60时,y=1.7×60+0.8=102.8.102.8-0.8=102(cm).所以这辆自行车上的链条(安装后)总长度为102 cm.16.解:(1)y=15x+0.1.(2)当x=8时,y=15×8+0.1=120.1.所以买8 kg这种瓜子需花费120.1元.(3)当y=100时,15x+0.1=100,x=6.66.所以用100元去买这种瓜子,最多能买6.66 kg.解:先列出售价y(元)和质量x (kg)之间的关系式,再求变量的值.。

北师大版七年级系数学: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章末题型讲义(非常全面非常好!)

北师大版七年级系数学: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章末题型讲义(非常全面非常好!)

第三章《变量之间的关系》一、变量、自变量、因变量的概念在—个变化过程中, 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叫做变量, 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例如在表示路程关系式s=50t中, 速度50恒定不变为常量, 随t取不同数值时也取不同数值, s 与t都为变量. t是自变量, s是因变量.二、变量之间关系表示方式1.关系式法: 可以定量表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给定自变量的值可以求因变量的值);2.表格法: 可以大致确定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趋势;3.图像法: 可以清晰地观察自变量随因变量的变化趋势.三、重要数学模型1. 小车下滑的时间;2. 变化中的三角形;3. 温度的变化;4. 速度的变化.四、知识网络图(1)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2)当所挂重物为4kg时, 弹簧多长?不挂重物呢?(3)若所挂重物为6kg时(在弹簧的允许范围内), 你能说出此时弹簧的长度吗?2. 如图6—1所示, 梯形上底的长是x, 下底的长是15, 高是8.(1)梯形面积y与上底长x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2)用表格表示当x从10变到20时(每次增加1), y的相应值;(3)当x每增加1时, y如何变化?说说你的理由;(4)当x=0时, y等于什么?此时它表示的是什么?3. 地壳的厚度约为8到40km. 在地表以下不太深的地方, 温度可按y=35x+t计算, 其中x是深度(km), t是地球表面温度(℃), y是所达深度的温度(℃).(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 自变量、因变量各是什么?(2)分别计算当x为lkm, 5km, 10km,20km时地壳的温度(地表温度为2℃).4.图6—4是某地一天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回答, 在这一天中:(1)什么时间气温最高?什么时间气温最低?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各是多少?(2)20时的气温是多少?(3)什么时间的气温为6℃?(4)哪段时间内气温不断下降?(5)哪段时间内气温持续不变?设某户该月用水量为x, 应交水费为y(元).(1)求a、c的值, 并写出用水不超过和超过时, y与x之间的关系式;(2)若该户5月份的用水量为, 求该户5月份的水费是多少元?6.如图6—26表示一骑自行车者和一骑摩托车者沿相同路线由甲地到乙地行驶过程的函数图象(分别为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两地间的距离是80km. 请你根据图象回答或解决下面的问题:(1)谁出发的较早?早多长时间?谁到达乙地较早?早到多长时间?(2)两人在途中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请你分别求出表示自行车和摩托车行驶过程的函数解析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指出在什么时间段内两车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端点);在这一时间段内, 请你分别按下列条件列出关于时间x的方程或不等式(不要化简, 也不要求解):①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前面;②自行车与摩托车相遇;③自行车行驶在摩托车后面.练习题1.如图1, 射线,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所走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则他们行进的速度关系是()A. 甲比乙快B. 乙比甲快C. 甲、乙同速D. 不一定2. 为节约用水, 某冲厕水箱经改造后, 当水箱水满后就按一定的速度放掉水箱的一半水, 随后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注水, 等水箱的水满后, 又立即按一定的速度放掉水箱一半的水. 下面的哪一幅图可以大致刻画水箱的存水量V(立方米)与放水或注水的时间T(分钟)之间的关系()3. 某山区今年6月中旬的天气情况是: 前5天小雨, 后5天暴雨. 那么反映该地区某河流水位变化的图象大致是()4. 父亲节, 学校“文苑”专栏登出了某同学回忆父亲的小诗: “同辞家门赴车站, 别时叮咛语千万, 学子满载信心去, 老父怀抱希望还. ”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和学子在行进中离家的距离, 横轴x表示离家的时间, 那么下面与上述诗意大致相吻的图象是()A.B.C.D.5.已知△ABC的底边BC上的高为8cm, 当它的底边BC从16cm变化到5cm时, △ABC的面积()A.从20cm变化到64cm B、从64cm变化到20cm50 80 100 150C.从128cm变化到40cmD.从40cm变化到128cm6.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个实验的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处落下时,弹跳高度b与下降高度d的关系,下面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是()db 25 40 50 75A. B. C. D.7.如图是某市一天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通过观察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这天15点时温度最高B. 这天3点时温度最低C. 这天21点时温度是30 ℃D. 这天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是13 ℃8.李明骑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时间,于是加快了车速.如用s表示李明离家的距离,t为时间.在下面给出的表示s与t的关系图中,符合上述情况的是()9.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只能用关系式表示B. 图象不能直观的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C. 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D. 以上说法都不对10.经测量,人运动时心跳速率通常和人的年龄有关.如果用x表示一个人的年龄,用Y表示正常情况下这个人在运动时所能承受的每分钟心跳的最高次数,那么Y=0.8(220-x),根据此关系式计算一个18岁的青少年所能承受的每分钟的最高心跳次数是(取整数)()A. 80B. 100C. 162D. 161二、填空题(每空2分, 共30分)11. 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了t小时, 路程s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______是自变量, ______因变量.12. △ABC的高是3cm, 则面积S与底边x间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______. 13.在圆的面积公式中, ______随______变化而变化, ______是自变量.14. 购买单价8.50元的书x本所要的钱数y=______.15.某种储蓄的年利率为1.5%, 存入1000元本金后, 则本息和y(元)与所存年数x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 3年后的本息和为______元(此利息要交纳所得税的20%).16.小明和弟弟进行百米赛跑,小明比弟弟跑得快,如果两人同时起跑,小明肯定赢.如图2所示,现在小明让弟弟先跑______米,直线______表示小明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大约______秒时,小明追上了弟弟,弟弟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是______米/秒.17.如图3, 小明用3秒的时间跑了______米.18.如果没盒圆珠笔有12支, 售价18元, 用y (元)表示圆珠笔的售价, x 表示圆珠笔的支数, 那么y 与x 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 共40分)19.某文具店出售书包和文具盒,书包每个定价30元,文具盒每个定价5元.该店制定了两种优惠方案;①买一个书包赠送一个文具盒;②按总价的9折(总价的90%)付款,某班学生需购买8个书包、文具盒若干(不少于8个),如果设文具盒数x(个),付款数为y(元).(1)分别求出两种优惠方案中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2)购买文具盒多少个时, 两种方案付款相同, 购买文具盒数大于8时, 两种方案中哪一种更省钱?20.为了了解某小区居民的用水情况, 随机抽查了该小区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 结果如下:月用水量(吨)10 13 14 17 18 户数 2 2 3 2 1(1) 计算这家庭的平均月用水量;(2) 如果该小区有500户家庭, 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 估计该小区居民每月共用水多少吨?图2图321.已知长方形的相邻两边的长分别是和, 设长方形的周长为.①试写出长方形的周长y与x之间的关系式;②求当长为, 时的周长;③求当周长分别为, 时的值.22.小明晚饭后外出散步, 遇见同学, 交谈一会, 返回途中在读报厅看了一会报. 下图是根据此情景画出的图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在距家多远遇见同学的, 交谈了多少时间?(2)读报厅离家多远?(3)小明在哪一段路程中走得最快, 速度是多少?。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变量之间的关系知识点汇总在数学学习中,变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变量之间的关系更是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

本文将对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关于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一、平方和平方根的关系在数学中,平方和平方根是常见的两个概念。

平方是指一个数与自己相乘的运算,可以用 x²表示。

而平方根则是指一个数的平方的逆运算,用√x 表示。

对于两个正数 a 和 b,它们满足以下关系:a² + b² = (a + b)² - 2ab√(a + b) = √a + √b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正比例和反比例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术语。

正比例是指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相应增大的关系。

而反比例则是指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相应减小的关系。

在数学中,可用如下公式表示:正比例关系:y = kx (k为常数,y和x为变量)反比例关系:y = k/x (k为常数,y和x为变量)三、函数的关系函数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它描述了每个自变量(输入)对应唯一的因变量(输出)的关系。

函数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形如 y = f(x)。

其中 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f(x) 是函数关系。

函数也可以用函数图像表示,这样更直观地反映了变量之间的关系。

四、等式的关系等式是指两个表达式通过等号连接的关系。

等式表示两个值相等,可用 x = y 表示。

在等式中,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从而实现变量之间的关系。

五、不等式的关系不等式是指两个表达式通过不等号连接的关系。

不等式描述了大小关系,可用 x < y、x > y、x ≤ y、x ≥ y 等形式表示。

不等式表示一组值的范围,更适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关系。

六、递推关系递推关系是指通过已知的一些值,推导出其他值的关系。

递推关系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个初始值和一个递推公式。

通过递推公式,可以计算出后续的值,从而揭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用关系式法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用关系式法表示变量间的关系

《变化中的三角形》教学设计——陕西师大附中张敏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化的世界中,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变量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预测未来。

同时,研究现实世界中的变化规律,也使学生从常量的世界进入了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在七年级上学期中,教材在代数式求值、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本章集中讨论变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理解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运用数学的语言、方法、知识去理解、刻画现实世界中的变化规律。

本节课是这一章的第二节,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计算一些面积或体积的基础上,讨论由底边长(或半径、高)的变化引起的面积或体积的变化,并由此引出运用代数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然后运用“机器输入输出图”,渗透自变量和因变量值的对应思想,为以后的函数概念的理解做铺垫。

学情分析1.知识技能基础:在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已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根据题意列代数式表示一些量;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感受到变量之间的关系。

2.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积极参与交流的活动经历,也初步具有了有条理地思考和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这为本课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经历探索某些图形中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2)能根据具体情况,用关系式表示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3)能根据关系式求值,初步体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值对应关系。

2.能力目标: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领悟探索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继续体验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数学对象的过程,发展对数学的认识。

教学重点1.列关系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2.根据关系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将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将它用关系式表示出来。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学课件 3.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教学课件 3.2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三、情境导入
活动1 旧知回顾
1.什么是常量?什么是变量? 答: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常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变 量.
2.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 km,行驶时间为t h.先填写
下表:
t/h
1
2
3
4
5

s/km 60
120
180
240
300

(4)当圆柱的高每增加1 cm时,它的体积增加____cm3.
(家1用)自梯做来形水一面的积做二S氧与化上碳底:长a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5(出__x2租+_)_车5_用_0的1小_0表_、起0_格到_步_表如价_大示_为_图当变_1.2a,从元化1(圆5时0公变锥里,到D以1的圆.5内时高均锥(为度每的1次2是元体增)4加,积超厘1过)也米5,公随S,里的之的当相路应发圆程值生每锥;公了的里变另的收化底2元。面,则半路程径为由x公里(x>4米5厘)时收费y元,y与x的关系式是
练习
9.如图,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 cm,当圆柱的高h cm由大到小变化时,圆柱的体积 V(cm3)随之发生变化. (1)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和因变量各
是什么?
自变量是圆柱的高,因变量是圆柱的体积. (2)写出圆柱的体积V与高h之间的关系式.
V= ( 2 )2 h =πh.
2
练习
9.如图,圆柱的底面直径是2 cm,当圆柱的高h cm由大到小变化时,圆柱的体积 V(cm3)随之发生变化. (3)当h由10 cm变化到5 cm时,V是怎样变化的?
a
50 n
D.以上书写均不规范
2.张老师带领 x 名学生到某动物园参观,已知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 每张5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则 y = 5x+1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1
2
3
4

y
3
4
5
6

A.y=3x B.y=x+2 C.y=x-2 D.y=x+1 3.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S= πR2 .当R=6时,S= 36π .
第三章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3-
4.根据流程图中的程序,当输出数值y=5时,输入数值x是 ( C )
C.y=5x-1 D.y=4x+2
6.某人购进一批苹果到农贸市场零售,已知卖出苹果数量x与售价y的关系如下表:
数量 x( 千克 ) 1
2
3
4
5

售价 y( 元 ) 2+0.1 4+0.2
6+0.3
8+0.4
10+0.5

则售价y与数量x之间的关系式是 y=2.1x .
第三章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A.17 B.-13 C.17或-13 D.17或-17
第三章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4-
5.按图1~3的方式摆放餐桌和椅子,照这样的方式继续摆放,如果摆放的餐桌为x张,摆放 的椅子为y把,则y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 ( D )
A.y=6x B.y=4x-2
第三章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6-
9.南方A市欲将一批水果运往B市销售,若有飞机、火车、汽车三种运输方式,现只选择
其中一种,这三种运输方式的主要参考数据如下表所示:
运输工具 途中速度( km/h )
飞机
200
火车
100
汽车
50
途中费用( 元/km ) 装卸费用( 元 )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5-
7.某车站规定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不超过20千克的行李,超过部分每千克收取1.5元的行 李费,则旅客需交的行李费y( 元 )与携带行李重量x( 千克 )( x>20 )的函数关系式为
y=1.5x-30 . 8.某地区现有果树24000棵,计划今后每年栽果树3000棵. ( 1 )试用含年数x( 年 )的式子表示果树总棵数y( 棵 ); ( 2 )预计到第5年该地区有多少棵果树? 解:( 1 )根据题意得y=24000+3000x. ( 2 )当x=5时,y=39000. 答:预计到第5年该地区有39000棵果树.
16
1000
4
2000
8

1000
装卸时间( h ) 2 4 2
若这批水果在运输( 包括装卸 )过程中的损耗为200元/h,记A,B两市间的距离为x km.
( 1 )如果用W1,W2,W3分别表示使用飞机、火车、汽车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 包括损耗 ), 求W1,W2,W3与x之间的关系式; ( 2 )当x=250时,应采用哪种运输方式,才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小?
变量之间的关系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第三章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2-
知识点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1.汽车离开甲站10千米后,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前进了t小时,则汽车离开甲站所走 的路程s( 千米 )与时间t( 小时 )之间的关系式是 ( A ) A.s=10+60t B.s=60t C.s=60t-10 D.s=10-60t 2.观察表格,则变量y与x的关系式为 ( B )
第三章
3.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7-
解:( 1 )W1=17x+1400;
W2=6x+2800;
W3=12x+1400. ( 2 )当x=250时,W1=5650( 元 ),W2=4300( 元 ),W3=4400( 元 ), 因为W1>W3>W2,所以应采用火车运输,才能使运输时的总支出费用最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