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考试 分章重点总结

合集下载

核医学重点知识整理

核医学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核医学:是一门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我国核医学分为临床核医学和实验核医学。

核素(nuclide):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中子数和核能态的一类原子同位素(isotope):是表示核素间相互关系的名称,凡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质子数)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或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isomer):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中子数,处于不同核能态的核素互称为同质异能素。

稳定性核素(stable nuclide):原子核极为稳定而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变化或者变化的几率极小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变化,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同时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核衰变(nuclear decay):放射性核素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变为另一种核素的过程,核衰变实质上就是放射性核素趋于稳定的过程衰变类型:α衰变(产生α粒子);β–衰变(产生β¯粒子(电子));β+衰变(正电子衰变)与电子不同的是带有正电荷;电子俘获;γ衰变。

α粒子的电离能力极强,故重点防护内照射。

β-粒子的射程较短,穿透力较弱,而电离能力较强,因此不能用来作显像,但可用作核素内照射治疗。

γ衰变(γdecay):核素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发射出γ射线的衰变过程,也称为γ跃迁。

γ衰变只是能量状态改变,γ射线的本质是中性的光子流。

电子俘获衰变:一个质子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

电子俘获时,因核外内层轨道缺少了电子,外层电子跃迁到内层去补充,外层电子比内层电子的能量大,跃迁中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放出,称其为特征x射线,若不放出特征x射线,而把多余的能量传给更外层的电子,使其成为自由电子放出,此电子称为俄歇电子内转换(internal conversation)核素由激发态向基态或由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时,除发射γ射线外也可将多余的能量直接传给核外电子(主要是K层电子),使轨道电子获得足够能量后脱离轨道成为自由电子,此过程称为内转换,这种自由电子叫做内转换电子衰变公式:Nt=No e衰变常数:某种放射性核素的核在单位时间内自发衰变的几率它反映该核素衰变的速度和特性;λ值大衰变快,小则衰变慢,不受任何影响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λ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即单位时间的核衰变次数;A=dN/dt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元素或同位素每秒衰变的原子数,目前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为贝克(Bq),也就是每秒有一个原子衰变,一克的镭放射性活度有3.7×1010Bq。

医学资料复习:2核医学大纲重点

医学资料复习:2核医学大纲重点

第一章:核医学物理基础1.核素,同位素,同质异能素,稳定与放射性核素,核衰变规律与半衰期,放射性活度的概念;2.带电粒子,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方式第二章核医学器械☆核医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原理,类型、功能和主要用途;SPECT,PET及图象融合技术的特点和用途第三章放射性药物放射性药物的定义和主要特点,放射性药物的主要来源。

第四章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脏器显像放射性核素示踪原理,显像原理及特点,类型与特点第五章体外分析技术☆1.体外放射分析(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受体放射分析)的定义,基本原理,类型与特点2.体外放射分析(免疫分析,免疫放射分析)质量控制的目的及常用质控指标。

第六章分子核医学概论分子核医学概念,理论基础,研究主要内容和主要技术问题第七章神经系统1.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基本原理,方法,影象特点,适应症和临床应用2.脑代谢显像的原理和方法,适应症及临床应用3.神经递质和受体显像原理,适应症和临床应用4.脑脊间隙显像原理,方法,适应症,临床应用第八章内分泌系统☆1.甲状腺功能测定的方法及临床意义(甲状腺摄131I功能试验,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甲状腺兴奋试验和过氯酸钾释放试验)2.甲状腺静态显像,甲状腺血流灌注显像,甲状腺阳性显像,甲状腺激素抑制和3.甲状腺刺激显像原理,适应症和临床应用4.甲状旁腺显像和肾上腺髓质显像原理和临床应用第九章心血管系统☆1.心肌灌注显像的基本原理,适应症,正常和异常图象分析和临床价值2.心脏功能测定:门控心血池显像的心功能测定基本原理和常用诊断指标,适应症和临床价值3.心脏负荷实验(运动负荷实验和药物负荷试验)的原理和方法4.心肌细胞活性测定的方法及原理(心肌灌注,代谢,乏氧显像)第十章胃肠道显像胃肠道出血显像,异位胃粘膜显像,胃排空功能测定,十二指肠胃反流显像的基本原理,优缺点,方法选择和适应症和临床意义第十一章肝胆显像1.肝胶体,肝血流血池,肝胆动态,肝脏肿瘤阳性显象,脾脏显象(放射性胶体2.脾脏显象和热变性红细胞脾脏显象)的基本原理,适应症和临床意义。

核医学章节复习重点(八年制)

核医学章节复习重点(八年制)

第一章核医学物理基础同位素isotope :凡原子核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

核素nuclide:具有一定质子数、质量数和能量状态的原子。

同质异能素isomer: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相同,但能量状态不同的核素。

稳定性核素stable nuclide:原子核能稳定的存在,不会自发地发生变化的核素。

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不稳定核素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出各种射线同时变成另一种核素。

核衰变decay: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出射线,同时转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过程。

衰变常数λ:放射性核素每个原子核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几率。

N=N0e-λt.物理半衰期T1/2:放射性核素数目因衰变减少到原来一半所需的时间。

T1/2=0.693/λ。

生物半衰期T b:进入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核素或其化合物,由于生物代谢从体内排出到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有效半衰期Te:由于物理衰变与生物的代谢共同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至原来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Te=1/ T1/2+1/T b。

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A: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

单位Bq(贝可),Ci(居里)。

1Ci=3.7*1010Bq. 1mCi=37MBq.比活度specific radioactivity:单位质量或单位摩尔物质中含有的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浓度radioactivity concentration: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的放射性活度。

1.放射性核衰变类型。

①α衰变:不稳定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α粒子而变成另一个核素的过程。

Z A X→Z-2 A-4Y+42He+Q②β-衰变:放射性核素的核内放射出β-射线与一个反中微子的衰变方式。

Z A X→Z+1 A Y+β-+ν+Q③β+衰变:由于核内中子缺乏致使放射出正电子的衰变,成为正电子衰变,也叫β+衰变。

Z A X→Z-1 A Y+β++ν+Q④电子俘获衰变electron capture,EC:原子核内质子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

核医学重点归纳

核医学重点归纳

核医学重点归纳核医学第一到第四章绪论 1定义: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学科。

2核医学的内容出来显像外还有器官功能测定体外分析法放射性核素治疗第一章1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I和127I; 2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Tc、99Tc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3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Tc、99Tc 。

4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5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6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

7 ?衰变粒子得到大部分衰变能, ?粒子含2个质子,2个中子射线射程短能量单一对开展体内恶性组织的放射性治疗具有潜在的优势 8 ?衰变发生原因――母核中子或质子过多β射线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Β粒子穿透力弱,射程仅为厘米水平,可用于治疗如I 131治疗甲状腺疾病。

9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核外的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10 ?衰变发生由于原子核能量态高,从高能态向低能态跃迁,在这个过程中发射? 射线,原子核能态降低。

射线是高能量的电磁辐射―― ?光子 11放射性衰变基本规律对于由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源,每个原子核都可能发生衰变,但不是所有原子在同一时刻都发生衰变,某一时刻仅有极少数原子发生衰变。

放射性核素衰变是随机的、自发的按一定的速率进行,各种放射性核素都有自己特有的衰变速度。

放射性核素原子随时间而呈指数规律减少,其表达式为: N=N0e-λt 指数衰减规律 N = N0e-?tN0: (t = 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数值越大衰变越快12 半衰期(half-live):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衰变到N0的1/2所需的时间 13放射性活度(activity, A) 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1Bq=1次× S-11Ci=3.7×1010 Bq 1Ci=1000mCi14比放射性活度定义:单位质量或体积中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

大三上学期核医学核医学考试必考老师画的重点

大三上学期核医学核医学考试必考老师画的重点

核医学考试重点(老师画的重点)绪论1.核医学定义: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包括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2.核医学的提点:1灵敏度高2方法简便、准确3合乎生理条件4定性、定量、定位研究的相结合5专业技术性强3.1896年Becquerel发现铀【238U】的天然放射性,从而打开了核物理学的大门第一章1.核素:是指质子数、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级状态的原子2.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α粒子流,实际上就是氦原子核β射线: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本质是中性的光子流4.衰变常数(考简单计算:P12)5.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是贝克6.电离与激发:电离与激发是射线探测器测量射线的物质基础,也是射线引起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机制7.湮灭辐射: +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能在介质中运行一定距离,当其能量耗尽时可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的 光子而自身消失,称之湮灭辐射,是符合探测正电子显像的基础。

第二章1.放射性探测器的基本原理:1电离2激发3感光第四章1.根据影像获取的状态分为静态显像和动态现象静态现象动态现象:是显像剂引入体内后,迅速以设定的显像速度动态采集脏器的多帧连续影响,通过各种参数定量分析脏器和组织的运动或功能情况,是核医学显像的一个突出特点2.通过显像剂多病变组织的亲和力分为阳性现象和阴性显像阳性现象:指显像剂主要被病变组织摄取,而正常组织一般不摄取或摄取很少,在静态影像上病灶组织的放射性比正常组织高而呈“热区”改变(如心肌梗死灶显像)阴性显像:指显像剂主要被有功能的正常组织摄取,而病变组织基本上不摄取,在静态显像上表现为正常组织器官的形态(如心肌灌注显像)3.根据显像时机体的状态分为静息显像和负荷显像静息显像负荷显像:是受检者在药物或生理性活动干预下所进行的显像称为负荷显像,可以判断脏器或组织的血流灌注储备功能,从而提高显像诊断的灵敏度4.根据显像剂发出射线的种类分为单光子显像和正电子显像单光子现象正电子现象:是用于探测正电子的显像仪器通过显像剂中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正电子进行的显像技术,用于正电子显像的仪器并非探测正电子,而是探测正电子产生湮灭辐射没辐射时发出的一对能量相等(511keV)、方向相反的光子5.放射性核素显像特点一)可同时提供脏器组织的功能和结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二)可用于定量分析三)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四)安全、无创缺点:1、对组织结构的分辨率不及其他影像学方法2、任何脏器的显像都需使用显像剂第八章1.当量剂量H TB单位为J/kg,国际制单位是希沃特(Sv),旧制单位是雷姆2.辐射生物学效应分类一)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核医学重点摘要

核医学重点摘要

Nuclear Medicine核医学第一章第二章核物理基础和放射性药物1、核衰变方式:α衰变、β-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γ衰变穿透能力比较:γ>β>α,电离能力比较:α>β>γα衰变用于防护,β衰变用于放射治疗,γ衰变用于显像。

2、临床应用的放射性核素获取途径:加速器生产、反应堆生产、从裂变产物中提取。

第三章核医学仪器和核医学检查法1、γ闪烁探测器的组成:准直器、晶体、光电倍增管和前置放大器。

2、显像仪器包括:γ照相机、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

3、发射型CT和穿透型CT的比较发射型CT(ECT)穿透型CT射线来源引入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体外X射线管发出的X线射线种类γ射线X射线分辨率低高原理示踪剂在组织中摄取代谢有差异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值有差异第六章内分泌系统一、甲状腺摄131I试验1、原理:甲状腺摄取碘的量和速度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

被甲状腺摄入的131I发出的γ射线量可反映其功能状况。

2、注意事项:检查前停用含碘食物和药物。

3、临床意义:摄131I功能增高:甲亢(峰时前移)、单纯性甲状腺肿。

摄131I功能减低:甲减、亚急性甲状腺炎。

二、甲状腺激素抑制试验1、原理:正常人给予外源甲状腺激素后,负反馈启动,TSH减少,摄碘受抑制。

但甲亢者不受抑制,抑制率<50%。

2、临床意义:特异性诊断甲亢。

三、甲状腺显像1、常用显像剂:131I、99Tc m O4-2、临床应用(1)诊断异位甲状腺;(2)判断甲状腺结节功能(冷、凉、温、热结节,功能从无到高依次增强);(3)冷、凉结节恶变率较温、热结节高;(4)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甲状腺动脉灌注显像局部放射性增浓即恶性,局部减低缺损即良性;(5)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6)判断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注射T3、T4后热结节仍保留,正常部位影像减淡。

第七章神经系统一、脑血流灌注显像1、原理:脂溶性显像剂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分解成水溶性物质滞留于脑组织中,其剂量与脑血流量成正比。

核医学知识点笔记复习整理

核医学知识点笔记复习整理

核医学知识点笔记复习整理第一章中枢神经系统1.脑血流灌注显像及负荷显像的原理、方法、适应症、结果判断和临床应用。

2.脑脊液间隙显像的原理、方法、适应症、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第二章骨骼系统1.骨显像原理,骨显像的放射性药物,骨显像的方法以及适应证。

2.影像分析要点正常影像,异常影像。

3.骨显像的临床应用第三章泌尿系统1.肾图的原理、适应症、检查方法、正常肾图及其分析指标、异常肾图及临床意义。

2.肾动态显像的原理、适应症、正常影像、异常影像及临床意义。

3.介入试验巯甲丙脯酸试验的原理、适应症、方法及结果分析;利尿剂介入试验的原理、适应症、方法、及曲线结果分析与临床意义。

4.肾有效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原理、适应症、显像剂、方法、影像分析与临床价值。

5.肾静态显像的原理、适应症、显像方法、正常影像、异常影像及临床意义。

6.膀胱输尿管返流测定的原理、适应症、显像方法及结果分析。

7.生殖器官显像阴囊及睾丸显像的原理;放射性核素子宫输尿管造影术的方法及影像解释第四章消化系统1.胃肠道出血的原理、方法、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2.异位胃粘膜显像的原理、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3.唾液腺显像的原理、方法、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4.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的原理、显像剂、方法、适应症、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5.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的概述、原理、显像技术、适应证、影像分析和临床应用。

6.胃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原理、方法、适应证、结果分析和临床应用第五章内分泌系统1.甲状腺摄131碘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影响因素和临床意义;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的原理、正常值、影响因素和临床应用;甲状腺功能测定的综合评价。

2.甲状腺显像的原理、方法、正常影像和临床应用;甲状腺结节的功能判断。

3.甲状旁腺显像的原理、方法、正常影像和临床应用;肾上腺髓质显像的原理、方法、正常影像和临床应用。

第六章血液、淋巴系统1.血液和淋巴显像的原理。

2.血液和淋巴显像的显像剂。

核医学考试重点

核医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即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态的原子为一种核素。

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的原子是不同的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核的能量状态不同的核素互称同质异能素,如99Tc和99m Tc。

基本衰变类型:α衰变;β–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γ衰变α衰变:本质是氦原子核β衰变: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电子俘获γ衰变:本质是中性的光子流,不带电荷衰变规律定义:放射性核素原子数随时间以指数规律减少。

N=N0e-λt衰变常数λ:原子核发生衰变的几率,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数值越大衰变越快(衰变速度取决于衰变常数)。

原子核发生衰变的几率。

半衰期: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衰变到N0的1/2所需的时间。

T1/2=0.693/λ湮灭辐射:正电子与物质的电子结合,电荷消失,两电子质量转化为两个能量相等各为511KeV,方向相反γ光子。

湮灭辐射:正电子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具有一定的动能,能在介质中运行一定距离,当其能量耗尽时可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而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为0.511mev的γ光子而自身消失,称之第三章动态显像:在显像剂引入人体内后,迅速以设定的显像速度动态采集脏器的多帧连续影像或系列影像。

阳性显像:热区显像,显像剂主要被病变组织摄取,而正常组织一般不摄取或摄取很少,在静态影像上病灶组织的放射性比正常组织高而呈“热区”改变,如心肌梗死灶显像、亲肿瘤显像、放射免疫显像等。

负荷显像:介入显像,受检者在药物或生理性活动干预下所进行的显像。

核医学影像在医学中应用的特点和优势(1)可同时提供脏器组织的功能和结构变化,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2)可用于定量分析(3)具有较高的特异性(4)安全、无创(5)核素显像的不足之处(对组织结构的分辨率不及其他影像学方法、任何脏器的显像都需使用显像剂)第七章当量剂量国际制单位是希沃特(Sv)放射性对人体的影响确定性效应: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核医学完整版-复习考试必备,全面有重点资料

核医学完整版-复习考试必备,全面有重点资料

第一章核物理1、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2、元素(element)——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I 和127I;3、核素(nuclid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Tc、99Tc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4、同质异能素(isomer)——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Tc、99Tc 。

5、同位素(isotope)——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6、稳定核素(stable nuclide)——原子核稳定,不会自发衰变的核素;7、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8、放射性衰变(radiation decay)——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9、放射性衰变方式:1)α衰变;2)β- 衰变:实质:高速运动的电子流;3)正电子衰变(β+衰变);4)电子俘获;5)γ衰变。

10、半衰期(half-live):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衰变到N0的1/2所需的时间11、放射性活度(activity, A)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12、韧致辐射(bremsstrahlung)湮灭辐射(annihilation radiation) 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γ光子与介质原子碰撞,把能量全部交给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而发射出来,而整个光子被吸收消失。

r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哪些效应?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13、物理半衰期:表示原子核由于自身衰变从N0衰变到N0/2的时间,以1/2T表示,是恒定不变的。

核医学考点总结

核医学考点总结

核医学考点总结第一章1.放射性核素:是一类原子核能自发的,不受外界影响也不受元素所处状态的影响,只和时间有关而转变成其它原子核的核素。

2.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

3.元素:指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化学性质都相同的同一类原子。

4.核素:质子数,中子数,能量状态均相同的原子称为核素。

5.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称同位素。

6.同质异能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而处于不同能量状态的元素。

7.电离: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和物质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静电作用,使电子脱离原子轨道而形成自由电子的过程。

8.激发:原子的电子所获得的能量不足以使其脱离原子,而只能从内层轨道跳到外层轨道,是原子从稳定状态变成激发状态的作用。

9.湮灭辐射:正电子衰变产生的正电子,在介质中运行一定距离,当其能量耗尽时可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结合,而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能量各自为0.511MeV的γ光子而自身消失的现象。

10.光电效应:γ光子和原子中的内层壳层电子相互作用,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成为自由光子的过程。

11.康普顿效应:能量较高的γ光子与原子核中的核外电子作用时,只将部分能量传递给核外电子,使其脱离原子核束缚成为高速运行的自由电子,而γ光子本身能量降低、运行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12.有效半衰期:由于物理衰变与生物代谢共同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3.放射性核素的特点是什么?放射性核素具有核衰变和物理半衰期两个特点。

1)核衰变是指不稳定的核素自发放出射线转变成另一种核素的过程,包括α,β+,β-,γ衰变。

2)物理半衰期是指放射性核素从No衰变到No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4.核衰变的方式?1)α衰变:不稳定原子核放出α粒子(即一个氦核)转变成另一个核素的过程。

每次衰变母核便失去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2)β+衰变:指放射性核素放出β+的衰变。

每次衰变时核中一个质子转化为中子,同时释放出一个正电子及一个中微子。

核医学重点总结

核医学重点总结

核医学重点一、填空1.凡原子核内、和均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2.1微居里为3.核衰变的方式有,,,,此外还经常伴随出现。

4.EC衰变的特点为形成和,都不是直接来自核内,而是一种次级辐射。

5. 在液体闪烁测量中,淬灭结果为使光电倍增管,使,。

6. 和属于单光子,引起计数率升高。

7.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将辐射的有害效应分为和。

8. 放射工作人员任何一年的有效剂量限值为,眼晶体的年的有效剂量限值为,四肢或皮肤年的有效剂量限值为。

连续五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为。

9.辐射自分解的方式有,,。

10.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的基础,与被示踪的元素(或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和,及不同的,而可以被仪器所检测。

11. 放射免疫分析法中的基本试剂是、和。

12.碘标方法所必须包含的两个原则:第一,,第二(蛋白质、多肽碘标记技术的前提)。

13. 受体与配基结合的基本特征:、、、。

14.射线探测的基础是和。

15.成为示踪剂的前提:、。

16.有机玻璃防护认识辐射。

17. γ射线和物质相互作用,最主要有三种形式:、、18. β粒子:、二、名词解释1、核衰变一种核素自发地发生核内成分或能态的改变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同时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这种变化过程称为放射性核衰变。

其发生与中质比有关。

2、半衰期(二选一)放射性核素衰变其原有核素一半所需时间,用T1/2表示。

其单位是:秒、分、小时、天、年等。

衰变常数单位时间内原子核发生衰变的几率;是放射性核素的特征性参数,不同的放射性核素有不同的λ值,其单位是1/秒、1/分、1/天、1/年等。

3、淬灭闪烁液中某种物质妨碍了发光过程或光传递过程的某一环节,致使荧光减弱或消失的现象。

4、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次数,用A表示,国际单位为贝克勒(Bq)5、辐射自分解由于标记化合物分子所含放射性核素的电离辐射作用,致使标记化合物分子本身的结构被破坏而丧失原有特性的现象。

三、简答题1. 简述辐射防护的目的,原则及基本方法。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最终版

一、前三章: 1、基本概念:①核医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②核素nuclide :指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③同位素isotope :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核物理特性。

④同质异能素isomer :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处于不同核能状态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

⑤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 简称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量。

⑥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 )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

⑦SPECT :即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是利用注入人体内的单光子放射性药物发出的γ射线在计算机辅助下重建影像,构成断层影像。

⑧PET :即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为显像剂,对脏器或组织进行功能、代谢成像的仪器。

⑨小PET :即经济型PET ,也叫SPECT_PET_CT ,是对SPECT 进行稍加工后,使其可行使PET 的功能。

⑩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是指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⑾放射性核素纯度:也称放射性纯度,指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放射性纯度只与其放射性杂质的量有关;⑿放射化学纯度:指以特定化学形式存在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闪烁现象 (flare phenomenon ): 在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后,临床表现有显著好转,骨影像表现为原有病灶的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更为明显,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消失或改善,这种现象称为“闪烁”现象。

2、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加速器生产11C 、13N 、15O 、18F 、反应堆生产、从裂变产物中提取、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淋洗99mTc 3、核衰变的类型和用途:①α衰变: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α射线的衰变,射程短,穿透力弱,对局部的电离作用强,因此在放射性核素治疗方面有潜在优势;②β衰变:指原子核释放出β射线的衰变,穿透力弱,可用于治疗;③正电子衰变:原子核释放出正电子(β+射线)的衰变,可用于PET 显像;④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电子俘获导致核结构的改变可能伴随放出多种射线,因此可用于核医学显像、体外分析和放射性核素治疗;⑤γ衰变:原子核从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以发射γ光子的形式释放过剩的能量,这一过程称为…,穿透力强,电离作用小,适合放射性核素显像。

核医学重点总结

核医学重点总结

第一张绪论核医学概念:利用放射性示踪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研究疾病机制和诊断疾病的学科;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及其制品进行内照射治疗和近距离治疗的学科。

第二章核医学物理基础、设备和辐射防护衰变类型:α衰变(产生α粒子);β–衰变(产生β¯粒子(电子));β+衰变(正电子衰变)与电子不同的是带有正电荷;电子俘获;γ衰变。

韧致辐射带电粒子受到物质原子核电场的影响,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发生变化,能量减低,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辐射出来电子俘获:质子从核外取得电子变为中子。

由于外层电子与内层能量差,形成的新核素的不稳定常产生:特征性X射线-能量转化;俄歇电子:能量使电子脱离轨道。

衰变规律:放射性核素原子数随时间以指数规律减少。

指数衰减规律e-λtN = N(t = 0)时放射性原子核的数目N0:N: 经过t时间后未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原子核数目λ: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常数大小只与原子核本身性质有关,与外界条件无关; 数值越大衰变越快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电离作用、激发作用)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辐射防护目的: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总之是使一切具有正当理由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

非随机效应有阈值正相关;随机效应无阈值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基本原则:实践正当化;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制。

外照射防护措施:1.时间2.距离3.屏蔽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对机体变化:按效应出现的对象,分为躯体效应(somatic effect)及遗传效应(genetic effect)。

按效应出现的时间,分为近期效应(short-term effect)及远期效应( long-term effect)。

按效应发生的规律,分为随机效应(stochastic effect)及非随机效应( non-stochastic effect)。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核医学知识点总结

一、前三章:1、基本概念:①核医学:是用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②核素nuclide:指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并且原子核处于相同能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③同位素isotope: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性,不同的核物理特性。

④同质异能素isomer: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处于不同核能状态的原子称为同质异能素。

⑤放射性活度radioactivity简称活度:单位时间内原子核衰变的数量。

⑥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

⑦SPECT:即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是利用注入人体内的单光子放射性药物发出的γ射线在计算机辅助下重建影像,构成断层影像。

⑧PET:即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仪,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物为显像剂,对脏器或组织进行功能、代谢成像的仪器。

⑨小PET:即经济型PET,也叫SPECT_PET_CT,是对SPECT 进行稍加工后,使其可行使PET的功能。

⑩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是指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

⑾放射性核素纯度:也称放射性纯度,指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放射性纯度只与其放射性杂质的量有关;⑿放射化学纯度:指以特定化学形式存在的放射性活度占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

“闪烁现象(flarephenomenon):在肿瘤病人放疗或化疗后,临床表现有显着好转,骨影像表现为原有病灶的放射性聚集较治疗前更为明显,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消失或改善,这种现象称为“闪烁”现象。

2、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来源:加速器生产11C、13N、15O、18F、反应堆生产、从裂变产物中提取、放射性核素发生器淋洗99mTc3、核衰变的类型和用途:①α衰变: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α射线的衰变,射程短,穿透力弱,对局部的电离作用强,因此在放射性核素治疗方面有潜在优势;②β衰变:指原子核释放出β射线的衰变,穿透力弱,可用于治疗;③正电子衰变:原子核释放出正电子(β+射线)的衰变,可用于PET 显像;④电子俘获: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和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电子俘获导致核结构的改变可能伴随放出多种射线,因此可用于核医学显像、体外分析和放射性核素治疗;⑤γ衰变:原子核从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以发射γ光子的形式释放过剩的能量,这一过程称为…,穿透力强,电离作用小,适合放射性核素显像。

核医学复习重点总结

核医学复习重点总结

以下就是根据老师给得重点总结得,内容有点多,有些遗漏得请同学们告知我,我会再补充上去得。

考试题型就是选择题单选50分,多选20分(每题1分),简答题3道30分。

简答题老师说从各论出,重点放在显像原理与应用方面,老师不愿透露具体哪几章出题。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心血管系统老师都没给重点,我下面就没总结了,我觉得这三章挺重要得,大家根据老师上课重点与课件复习吧。

还有就就是李贵平老师最后几节课得内容复习一下吧。

第一章总论核医学定义: 就是一门研究核素与核射线在医学中得应用及其理论得学科。

主要任务就是用核技术进行诊断、治疗与疾病研究。

核医学三要素: 研究对象放射性药物核医学设备一、核物理基础(一)基本概念:元素---凡质子数相同得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核素---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及核能态均相同得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放射性核素----能自发地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变化,同时从核内放出某种射线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素,这种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

(具有放射性与放出射线)稳定性核素----能够稳定地存在,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得变化。

不具有放射性得核素称为稳定性核素。

(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相同得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同),但质量数(中子数)不同得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质异能素----- 核内质子数、中子数相同,但处在不同核能态得一类核素互为同质异能素。

(质量数相同,能量不同,如99mTc与99Tc)(二)核衰变类型四种类型五种形式α衰变释放出α粒子得衰变过程,并伴有能量释放。

β衰变放射出β粒子或俘获轨道电子得衰变。

β衰变后,原子序数可增加或减少1,质量数不变。

•β-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EC)γ衰变核素由激发态或高能态向基态或低能态跃迁时,放射出γ射线得衰变过程γ衰变后子核得质量数与原子序数均不变,只就是核素得能态发生改变。

放射性核素得原子核不稳定,随时间发生衰变,衰变就是按指数规律发生得。

随时间延长,放射性核素得原子核数呈指数规律递减。

核医学完整版-复习考试必备,全面有重点资料

核医学完整版-复习考试必备,全面有重点资料

第一章核物理1、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研究核技术在医学的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放射性核素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医学研究的医学学科。

2、元素(element)——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I 和127I;3、核素(nuclide)——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Tc、99Tc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4、同质异能素(isomer)——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Tc、99Tc 。

5、同位素(isotope)——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6、稳定核素(stable nuclide)——原子核稳定,不会自发衰变的核素;7、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能趋于稳定的核素8、放射性衰变(radiation decay)——放射性核素的原子由于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9、放射性衰变方式:1)α衰变;2)β- 衰变:实质:高速运动的电子流;3)正电子衰变(β+衰变);4)电子俘获;5)γ衰变。

10、半衰期(half-live):放射性原子核数从N0衰变到N0的1/2所需的时间11、放射性活度(activity, A)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12、韧致辐射(bremsstrahlung)湮灭辐射(annihilation radiation) 康普顿效应(compton effect)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γ光子与介质原子碰撞,把能量全部交给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而发射出来,而整个光子被吸收消失。

r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哪些效应?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生成13、物理半衰期:表示原子核由于自身衰变从N0衰变到N0/2的时间,以1/2T表示,是恒定不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L M N原子核结构:X为元素符号Z为质子数N为中子数A为质量数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I 和127I;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

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如131I、127I、3H、99m Tc、99Tc分别为3种元素的5种核素;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

eg 131i 127i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Tc、99Tc .基态:能量处于量低的稳定能级状态称之为基态。

激发态:原子获得能量时,即具有较高的能级状态时称为原子的激发态。

退激:处于激发态时电子不稳定,非常容易将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辐射释放出来而回到基态的过程称为退激。

一、核衰变方式1. α衰变:α粒子得到大部分衰变能,α粒子含2个质子,2个中子α衰变:241Am(镅)→237Np(镎)+4Heα衰变:射程短、能量大、破坏力强、屏蔽用低原子序数物质即可2. β衰变•β-衰变:3215P → 3216S + β- + Ue + 1.71MeV(富中子)β-衰变:3H→3He+ β-••正电子衰变:137N → 136C + β++ υ + 1.190MeV(贫中子)正电子衰变:11C→11B+ β+•β射线本质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β衰变:射程、能量适中适合治疗、显像、屏蔽首先低原子序数物质再用高原子序数物质γ衰变γ衰变往往是继发于α衰变或β衰变后发生,这些衰变后,原子核还处于较高能量状态,由激发态回复到基态时,原子核释放出γ射线。

♦99Mo → 99m Tc + β-→ 99Tc + γ(T: ①66.02d; ②6.02h)1/2♦131I → 131Xe + β- +γ:8.04d)(T1/2γ衰变:99m Tc→99Tcγ衰变射程长、能力低、适合显像屏蔽用高原子序数物质γ衰变特点:1.从原子核中发射出光子2.常常在α或β衰变后核子从激发态退激时发生3.产生的射线能量离散4.可以通过测量光子能量来区分母体的核素类别P26对于由大量原子组成的放射源,每个原子核都可能发生衰变,但不是所有原子在同一时刻都发生衰变,某一时刻仅有极少数原子发生衰变,但其衰变数目与原子核数目的比率是固定不变化,这个的概率称之为衰变常数(λ)带电粒子与物质的作用(α,β)Ionization 电离Excitation 激发Scattering 散射Bremsstrahlung 轫制辐射Annihilation radiation 湮没辐射Absorption 吸收光子与物质的作用( )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Compton scattering 康普顿散射Pair production 电子对生成光电效应: 光子同(整个)原子作用把自己的全部能量传递给原子,壳层中某一电子获得动能克服原子束缚跑出来,成为自由电子,光子本身消失了。

电子对生成:光子能量大于1.022Mev,作用于物质后生成正、负电子的过程。

第二章核医学仪器放射性核素发射γ射线→准直器→晶体→闪烁荧光→光电效应→电子数倍增→电子流(电位降) →产生一个闪烁事件→产生一个脉冲→位置信号决定位置、能量信号决定启辉→闪烁图像→计算机处理→二维图像ECT通过体外不同角度的二维平面采集,经计算机数据重建处理并显示三维图像,门电路采集它以动态帧模式采集为基础,用周期性的生理信号对采集过程进行门控。

典型的门控信号是心电(ECG)R波信号SPECT的性能特点:• 1.获得了真正的人体断层图像• 3.空间分辨率较低:分为系统和固有空间分辨率系统分辨率约为6-10mm,固有分辨率约3-5mm• 4.灵敏度比较低:实际从体外的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到被探头记录一次闪烁事件之间只有极少的射线信息被记录,这也是为什么灵敏度低的原因,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灵敏度是仪器的灵敏度而不是仪器发现某种病灶或疾病的灵敏度。

解剖成像与功能成像的优缺点解剖成像:优点:精确的解剖定位、详细的结构信息缺点:不能反映功能状态、敏感性低、发现疾病较晚功能成像:优点:反映脏器血流、功能、代谢、生化、排泄等缺点:不能准确定位、不能反映详细的解剖结构信息融合技术:CT和SPECT相融合,时间配准,实时,衰减矫正PET无金属准直器电子准直器实际上除了在两个探头的绝对中心位置发生的湮没辐射的两个光子可以达到理论上的等时间进入探测器外,其它部位发生的两个光子进入探头的时间都不是绝对相等的,总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间隔被称为符合线路的分辨时间。

放射性药物放射性核素——非放射性载体(被标记物)例如99m Tc - MDP诊断用放射性药物:显像剂:用于脏器显像的体内诊断的放射性药物称为显像剂。

示踪剂:用于测量体内脏器放射性变化的放射性药物称为示踪剂。

治疗用放射性药物:能够高度选择性浓集在病变组织产生局部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从而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发挥治疗作用的体内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核素发生器从长半衰期放射性母体核素中分离产生短半衰期子体放射性核素的装置。

又称“母牛”。

99Mo-99m Tc发生器99Mo(T1/2=2.7d)99m Tc (T1/2=6h) 99Tc母体核素子体核素99mTc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许多含氧、硫、氮的有机或无机物作用,形成络合物。

pH值、标记率化学鉴定放射化学纯度、化学纯度稳定性、放射性比活度第四章示踪技术基本要求同一性: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分子和相应的非标记化学分子具有相同的化学及生物学性质。

可探测性:放射性核素显影技术方法学原理(放射性药物体内定位机制)•特异性结合:单克隆抗体与抗原配体和受体、反义探针与癌基因等•合成代谢: 18F-FDG 131碘 MIBG等•细胞吞噬: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主要应用在肝、脾、骨髓等•循环通路:首次通过法、心血池显像(RBC)、肺灌注显像(MAA)•选择性摄取浓聚:心肌梗死显像(PYP)、亲肿瘤显像•选择性排泄:滤过型(DTPA)、重吸收型(EC)、肝胆动态(EHIDA)•通透弥散:肺通气(133Xe) BBB(ECD、HMPAO)•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89锶与钙的交换,MDP吸附于骨的无机物中第五章了解第六章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原为示踪剂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原和非标记抗原同时与限量的特异性抗体进行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其竞争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免疫放射分析(immunoradiometric assay,IRMA):以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体为示踪剂,用过量的标记抗体与待测抗原反应,测量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放射性,其反应体系是非竞争性的。

基本原理将过量的标记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标记抗体-抗原复合物,分离结合的标记抗体与未结合的多余的标记抗体,测定复合物的放射性,其活度与待测抗原的量呈正相关第八章X SI C*kg-1 jiu R伦琴吸收剂量(absorbed dose)•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平均能量。

•国际单位是戈瑞(gray,Gy),传统单位是拉德(rad) 1 Gy=100rad1Gy 表示1千克受射线照射物质吸收射线能量为1焦耳,简写为j ·(kg)-1 当量剂量(equivalent dose ) • H TR 表示按照辐射权重因子(weighting factor ,W R )加权的吸收剂量(平均值),单位为J/kg 。

H TR = D TR . W R• 针对特定组织或器官的量,是衡量射线生物效应及危险度的辐射剂量,国际制单位是希沃特(sievert ,Sv )。

• 旧制单位是雷姆(rem ), 1 Sv = 100 rem 。

照射防护• 开放性放射源可能通过口、呼吸道、皮肤伤口进入人体。

• 内照射防护的关键是重在预防,尽一切可能防止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把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限值以内。

内照射防护的总的原则是放射性物质围封、隔离防止扩散,除污保洁,防止污染,讲究个人防护,做好放射废物处理临床肿瘤显像肿瘤代谢显像的基础(不重要)机体正常组织细胞的结构完整性和生理功能维持主要是通过糖、蛋白质及核酸等物质的不断合成和分解过程即新陈代谢来进行。

在疾病早期,即在形态结构发生改变之前,机体首先会发生代谢调控的异常,表现为糖、蛋白质、脂肪及核酸单个或多个代谢的异常。

肿瘤不稳定,具有无限增殖特性,对DNA 合成底物过度消耗,葡萄糖、蛋白质和核酸代谢速率明显加快,对一些受体过度表达,易产生多药耐药等特性,从而与正常组织细胞代谢之间具有明显差异。

摄取机制与显像原理大脑皮层代谢主要以葡萄糖为底物,因此FDG 浓聚较高。

(脑灰质摄取最高)心肌利用何种底物依赖于激素水平和代谢状态。

禁食情况下心肌主要利用游离脂肪酸;饭后或给予葡萄糖后,葡萄糖利用率和FDG 摄取增加。

因此,进行心肌研究时,静脉内注射葡萄糖可促进心脏摄取FDG 。

但肿瘤显像时必须禁食,因为血中葡萄糖水平升高会与FDG 形成竞争,导致肿瘤摄取减少。

肿瘤细胞,特别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比正常细胞快,能量消耗相应增加,葡萄糖为组织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常增殖需要葡萄糖的过度利用,其途径是增加葡萄糖膜转运能力和糖代谢通路中的主要调控酶活性。

应用18F-FDG 进行PET 显像可获得可靠的葡萄糖代谢影像,借助生理学模型和参数,对局部放射性经过换算还可以获得局部组织葡萄糖代谢的定量功能图像,清晰地显示与定位葡萄糖代谢增高的肿瘤病灶和葡萄糖代谢减低的其它病灶。

当临床其他检查均为阴性时,PET/CT可以多检出20%的未明原发癌病灶生物靶区的定义:1. 乏氧及血供。

2. 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调控。

3.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改变。

4. 浸润及转移特性。

SPECT:(亲肿瘤)肿瘤细胞摄取99mTc-MIBI原理尚不十分清楚,其特点是摄取快而排泄相对缓慢➢肺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大量摄取,但在延迟像中变淡或消失,则考虑良性病变。

99m Tc-MIBI,从而得到较高质量的影像。

如肺部病灶在早期或延迟像中均为阴性或早期像中有放射性浓聚心血管系统➢尽管血管造影是诊断阻塞性冠心病的“金标准”,但非阻塞性冠心病可以是急性心血管事件/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危人群,且存在诊断和分层裂隙➢SPECT已经广泛用于诊断阻塞性冠心病,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心肌灌注血流储备异常能为固定性狭窄、动力性狭窄和微血管功能障碍多种缺血机制提供生理学信息,并对心绞痛冠脉造影正常的“假阴性”结果提出疑义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冠脉病变与冠脉血流储备(CFR):➢可变程度的冠脉狭窄,通过自我调节直到80—90%狭窄,才引起静息血流减少➢一般中度狭窄(50—70%)可以引起CFR减少➢冠脉内皮功能障碍在CFR异常中起重要作用骨骼系统泌尿:消化美克尔憩室显像特点:1.显影与胃同步,位置固定;2.形态为圆形或近似圆形;3.放射性等于或稍低于胃,且随时间渐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