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说课参赛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班级:大班课题:《粽子里的故事》教学目标:通过听讲、动手等各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培育幼儿口语表达本领和思维本领,理解小故事中的道理,懂得珍惜食物和节省资源的紧要性。

一、活动准备:1.主题图片:粽子图片3张,为三个不同颜色的粽子图片。

2.幼儿玩具:玩具厨具、不同颜色的粘土、颜色笔等。

3.食品呈现:生粽子、糯米粉、红枣、枸杞、豆沙等食材。

二、课前准备:1.老师提前准备好讲解材料、主题图片。

2.布置好教室课堂,摆放好需要用到的物品。

3.老师要呈现生粽子、糯米粉、红枣、枸杞、豆沙等食材,并介绍粽子的历史传说。

三、活动过程:1.集体讨论(1)老师出示三个不同颜色的粽子图片,询问幼儿对粽子的了解和感受。

(2)幼儿自由发表看法,老师激励幼儿提出问题和不同想法,并把不同颜色的粽子调配给幼儿自由探究。

2.玩具角色扮演(1)老师带领幼儿利用玩具厨具进行角色扮演,激励幼儿尝试制作小粽子或小饺子等。

(2)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话题,例如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等,营造愉悦的气氛。

3.手工制作(1)老师引导幼儿制作粘土粽子,自由组合不同颜色的粽子图案。

(2)老师在表扬幼儿的同时,可以对贴心的同伴进行点赞和表扬。

4.小故事赏识(1)老师依据幼儿个体阅读本领,选择《粽子里的故事》等儿童故事。

(2)老师可以依据幼儿的表现,引导幼儿参加其中,激励幼儿表达本身的想法,并从故事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理。

四、课后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很高的喜好,通过玩具角色扮演和手工制作,幼儿们能够尽情发挥本身的想象和制造力,释放本身的个性和情感。

但是,在赏识小故事时,部分幼儿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幼儿关注力的培育。

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活动的结合,让幼儿学会了珍惜食物和节省资源,同时也更好地呈现了幼儿的个性和才能。

幼儿园端午节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端午节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端午节教案《粽子里的故事》教育目标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幼儿应该能够:•理解端午节及相关传说的含义;•学习制作传统的端午粽子;•培养探究及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端午节的资料和图片;•彩纸、笔、剪刀、胶水等制作粽子的材料;•讲述经典故事的书籍或儿歌。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在课堂开始前,老师可以先询问幼儿端午节是否有所了解。

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观看有关端午节的图片或视频,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相关传说。

2. 讲故事(15分钟)在介绍完端午节的含义之后,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更深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

这里推荐《屈原投江》和《粽子的故事》。

3. 制作粽子(30分钟)在了解了端午节的传说后,接下来是制作粽子的环节。

老师可以事先将材料分配好,让幼儿一起动手制作粽子。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幼儿传授有关制作粽子的技巧和知识,与幼儿共同探索制作这个传统美食的过程。

4. 分享(10分钟)制作完毕后,让每个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粽子。

分享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分享的同时也观察不同的粽子的制作方式差异,培养共同分享和欣赏的能力。

5. 总结(5分钟)在分享环节结束后,老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总结学习过程和收获。

同时,可以强调幼儿要好好品尝手工制作的粽子,感受端午节的气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扩展•老师可以引导幼儿绘制端午节的图画,发挥想象力来表现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感受。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传统的端午节游戏,如龙船赛、踩高跷等,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文化的内涵。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

同时,课程中的合作和探究环节也有助于幼儿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个性。

幼儿园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传统文化我知道》中的第三节《粽子里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粽子的起源、传说及制作过程;学习有关粽子的儿歌、故事;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粽子的起源和传说,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儿歌、故事的欣赏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粽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粽子的起源和传说,掌握粽子的制作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粽子实物、图片、视频、儿歌、故事音频等。

2. 学具:彩泥、剪刀、胶水、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粽子实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粽子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述粽子的起源和传说,让幼儿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 实践活动:a. 学习儿歌《粽子歌》,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边唱边做动作。

b. 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粽子的制作过程。

c. 播放故事《粽子里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例题讲解:结合粽子制作过程,讲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如数量、形状等。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动手操作,用彩泥、剪刀等学具制作简单的粽子。

六、板书设计1. 粽子的起源和传说2. 粽子制作过程3. 儿歌《粽子歌》4. 故事《粽子里的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动手制作粽子,并讲述粽子的起源和传说。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描述粽子的起源和传说,展示自己制作的粽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针对不同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粽子的制作过程,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

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说课参赛

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说课参赛

大班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执教:茶陵县世纪星陈霞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重点)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难点)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粽子活动过程:一、谈粽子导入1、观看图片猜测故事的内容,幼儿自由发言。

1、说粽子你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吗?(引出故事的名字)二、听粽子里的故事、玩粽子里的游戏1、欣赏故事前部分提问:老奶奶的愿望是什么?2、欣赏故事中间部分提问:小动物们帮老奶奶实现愿望了吗?为什么?3、玩游戏游戏一:听话游戏二:词语接龙游戏三:悄悄话4、继续欣赏故事提问:你愿意帮助老奶奶实现愿望吗?三、吃粽子、讲故事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一起吃粽子、讲故事吧!四、延伸活动帮助老奶奶实现愿望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快乐、开心)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尽量去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小朋友。

注:说课稿见下一页。

大班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说课稿执教:茶陵县世纪星陈霞一、设计思路、教材根据大班年级《幼儿园创新活动课程》教材,主题是《快乐的节日》。

在讨论有关主题——节日的活动时,孩子们说到了“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

还有孩子说到了端午节,知道端午节是吃粽子的时候等等。

根据《新纲要》: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取材时要贴近孩子的生活,通过那次谈话,我发现孩子对“端午节、粽子”很感兴趣,所以,我设计了本节课——《粽子里的故事》。

本活动是《快乐的节日》主题下的一个延伸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段特点、以及《指南》的教育要求,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三个维度将活动的目标制定为: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知识,重点)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能力,难点)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情感)三、说教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要注重各个领域的整合,本活动我将语言与社会知识点的进行了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幼儿园大班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幼儿园大班教案《粽子里的故事》(精选12篇)幼儿园大班教案《粽子里的故事》篇1活动目标:1、仔细观看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2、大胆想象并叙述故事内容;3、愿意参加集体嬉戏。

活动预备: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观看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想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爱好。

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谜语:三角四楞长,珍宝里面藏,要吃珍宝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伴侣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爱吃什么味道的粽子?师:今日老师给小伴侣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1、老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熟悉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看图片内容,大胆叙述故事情节。

2、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爱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仔细、用心致志)3、出示ppt3,提问: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

老奶奶很焦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方法吗?(鼓舞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⑴师:小伴侣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4、出示ppt4,提问:⑴上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⑴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⑴老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5、出示ppt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提问: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3篇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3篇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精选3篇(一)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识别和发音中文拼音字母“z”,并认读汉字“粽子”;2. 听懂、理解课文《粽子里的故事》;3. 学会运用词语“粽子”、“马上”、“惊喜”等表达方式,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汉字“米”和“粽子”的读音和写法。

2. 新课呈现:播放课文《粽子里的故事》的录音,让学生先完整地听一遍,了解课文的大意。

3. 听力理解:根据录音内容,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词汇学习:教授新词汇“马上”、“惊喜”的意思和发音,并与学生一起读和写这些词汇。

5. 句型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课文里的句子,进行几个简单的对话练习。

6.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个小练习,通过口语交流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7. 小结:总结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8. 拓展活动:使用课外材料,让学生自由绘制插图或写下自己对《粽子里的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9. 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对发音和理解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学习兴趣不够高,表现出较为被动的态度。

可能是因为教学过程中没有足够的互动和趣味性的活动。

下次可以通过更多的游戏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气氛。

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发音上还存在困难,因此在下一堂课中,需要在发音练习上更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例如通过情境模仿和口语练习等方式,保证他们能够准确地发音。

另外,还需要将语言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总之,要提高教学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更多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精选3篇(二)科目:科学年级:大班(3-4岁)教案教学目标:1. 给幼儿提供了解种子成长及其旅行过程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粽子里的故事》一、教案目标通过学习绘本《粽子里的故事》,培养大班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认知,同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1.绘本《粽子里的故事》一本;2.PowerPoint课件;3.黑板、粉笔;4.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纸张;5.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6.闹钟。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打开PowerPoint课件,展示绘本封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节日叫什么,以及节日的来历;2.学生观察绘本封面,回答问题;3.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第二步:阅读故事(15分钟)1.教师以朗读的方式呈现故事,《粽子里的故事》;2.学生跟读故事并注意细节,教师适时停下并引导学生思考;3.通过提问,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和意义的理解。

第三步:角色扮演(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角色;2.分发纸张,让学生根据角色特点和描述画出一个简单的面部形象;3.学生根据绘制的面部形象,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对话,复述故事。

第四步:词汇拓展(15分钟)1.教师板书并解释《粽子里的故事》中出现的一些生词和短语;2.引导学生使用新词汇进行造句和对话;3.让学生用彩色铅笔将新词汇标出并练习书写。

第五步:情感体验(20分钟)1.将故事中的粽子制作过程分解成几个环节,给予学生展示;2.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节进行粽子制作,并描述所用材料和步骤;3.学生逐个展示制作过程,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六步:教学反思(10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教学过程,整理教学内容;2.学生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3.教师对课堂上的亮点和不足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本课设计的观点和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是成功的。

学生在角色扮演环节中展示了积极的参与和表达,同时也加深了对绘本故事的理解。

然而,整个教学过程时间控制不够紧凑,下一次需要更好地把握时间,确保教学流畅进行。

幼儿园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粽子里的故事》。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粽子里的秘密”,详细讲解粽子的起源、制作过程以及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关系;第二章“故事里的粽子”,通过讲述与粽子相关的民间故事,引导幼儿了解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粽子的起源、制作过程,知道粽子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关系。

2. 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及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教学重点:讲述与粽子相关的民间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粽子模型、PPT、故事卡片。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粽子模型,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外观特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通过PPT展示粽子的制作过程,讲解粽子的起源及与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关系。

3. 故事环节:讲述与粽子相关的民间故事,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粽子制作,让幼儿亲自动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创作一幅与粽子相关的画作,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粽子的起源、制作过程、与传统节日的关系。

2. 粽子相关民间故事梗概。

3. 粽子制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制作粽子,并讲述与粽子相关的民间故事。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参与课堂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家庭亲子关系。

同时,鼓励幼儿在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传统节日和民间故事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随堂练习。

4. 作业设计。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1. 利用PPT和实物模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粽子的制作过程,使幼儿更直观地理解。

幼儿园比赛教案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学设计

幼儿园比赛教案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学设计

幼儿园比赛教案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粽子里的故事》的情节和主要内容。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复述故事的内容。

3.能够通过观察图片,描述粽子的形状和颜色。

4.能够感知、理解传统节日端午节。

教学准备:1.故事书《粽子里的故事》。

2.绘本故事卡片。

3.粽子实物和图片。

4.用于游戏的竹叶、彩纸、剪刀、胶水等。

5.相关儿歌和古诗。

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准备一些粽子实物和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粽子的形状和颜色。

同时播放相关的儿歌或古诗,让幼儿预习节日端午节。

2.讲故事:教师带领幼儿集体观看绘本故事卡片,并讲述故事《粽子里的故事》,要讲清楚故事的情节和主要内容,并适时问幼儿一些问题,确保他们能够理解故事。

3.复述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复述故事的内容,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并提问引导幼儿复述故事。

4.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制作一个小粽子手工。

教师提供所需材料,如竹叶、彩纸、剪刀、胶水等,并给予指导。

完成后,每个小组成员可以给小粽子取一个名字,并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讲述小粽子的故事。

5.游戏活动:将竹叶铺在地上,教师示范在竹叶上放置几个小物件,如小石子、小纸片等,幼儿们围坐在竹叶旁边,闭上双眼,教师在他们不看的情况下拿走一个物件,然后让幼儿猜一猜少了什么物件,被猜中的幼儿可以说一句古诗或唱一首儿歌。

6.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明确学习目标,对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幼儿互相夸奖和分享。

7.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制作粽子,并观察粽子的形状和颜色,将观察到的结果和感受用简单的语言写下来。

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个主题为“粽子”的教学设计,既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增进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和探索。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主题:《粽子里的故事》年龄:4—5岁时长:40分钟目标:1. 学习有关端午节的学问,了解粽子的来历和制作过程。

2. 提高幼儿的语言本领及表达本领,培育幼儿的积极学习态度。

3. 激发幼儿的喜好,发挥幼儿自动参加的热诚。

教学过程:一、热身(5分钟)1. 引领幼儿唱跳《小兔子乖乖》。

2. 与幼儿互动,了解幼儿对端午节的认得。

二、导入(5分钟)1. 准备粽子和糯米等食材放在讲台上,“夹公粽”“鲜肉粽”“甜粽”等不同口味的粽子,让幼儿们看得见、摸得着。

2. 叙述端午节的起源和“粽”字的来历,引起幼儿的喜好。

三、教学环节(20分钟)1. 带领幼儿“一起动手,一起学习”,了解制作粽子的步骤,让幼儿亲身操作。

2. 教学过程中,老师会穿插讲解,启发幼儿思考,并引导幼儿积极参加。

四、叙述(5分钟)老师围着讲台,叙述一些粽子的故事,比如古代屈原投江和吴越相争时的故事,引起幼儿的喜好和古怪心,激发幼儿自动学习的热诚。

五、评估(5分钟)1. 利用图片、板书、游戏等方式进行复习和巩固。

2. 互动评价:老师和家长搭配,通过画画、表演、朗诵等方式进行互动评价,让幼儿得到成就感和自信念。

反思:本次语言教案以《粽子里的故事》为主题,依据不同年龄层幼儿的特性和认知水平,接受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唱跳、动手、叙述、评估等,着力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喜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本领、培育幼儿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进展本领等方面。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觉幼儿对制作粽子的过程和粽字的来历很感喜好,但在听叙述粽子的故事环节时,有部分幼儿表现不太积极自动,反应较为慢,因此需要改进叙述方式,加添互动环节,尽可能让幼儿参加到故事中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家长的参加与支持也是促进幼儿学习的紧要条件。

因此建议在课堂上,给家长确定的时间,让家长与幼儿互动,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育儿阅历。

综上所述,本次语言教案中,老师和家长的相互搭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都能对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通用7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通用7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通用7篇)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粽子里的故事第1篇一、作品赏析(一)内容简介住在树林里的老奶奶为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个个全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了……(二)主题分析通过讲述老奶奶把故事包进粽子里,然后再寻找吃了会讲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经历,引发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时激发起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

(三)情节分析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谁呢?一位躺在床上、头上敷着毛巾的老奶奶进入了小读者的视线: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读者是否很担心呢?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出现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叶子做什么呢?小动物们都来吃包着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不同小动物的叫声一定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引发了焦虑:松鼠、狐狸、百灵鸟……它们不会说话!于是小动物们找到了会说话的小姑娘,并动脑筋把她带到了老奶奶家,小读者的焦虑此时可以放下一半了。

看,小姑娘吃了香喷喷的粽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小读者一定也很想听听吧!(四)角色分析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体、自自的头发、围着围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画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祥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

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出现大都是笑眯眯、可爱的样子,温顺的性格一览无余。

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个小动物的'眉毛纠结、嘴角下垂,显露出它们的苦恼。

小姑娘慌张、惊讶、开心的表情变化,正是她对“粽子里的故事”从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画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黄黄的、橘色的暖色基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温暖、祥和的气息,凸显了故事的主题。

在构图上,运用了大片的、简单的背景来烘托人物和主题,使得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现的主要情节。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5、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重点难点:1、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2、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活动过程:一、回忆经验并导入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

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看看讲讲故事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

(播放PPT,欣赏故事)1、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谁就会讲故事了)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T: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着急,怎么办?还能请谁来帮忙呢?☆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习俗。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习俗。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端午节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体验。

2. 观察教学法:引导幼儿观察粽子及其制作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动手操作教学法:让幼儿亲自参与包粽子的过程,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粽子、艾叶、五彩绳等端午节相关物品;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红枣、粽叶等);PPT、图片等教学资源。

2. 环境:布置一个具有端午节氛围的环境,如悬挂艾叶、五彩绳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或图片,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知道的端午节习俗。

2. 观察学习:展示粽子及其制作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粽子的特点,如形状、颜色等。

3.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包粽子的活动,引导幼儿亲手制作粽子,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情境体验:设置端午节情境,如赛龙舟、挂艾叶等,让幼儿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体验。

5. 表达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粽子,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端午节的习俗和包粽子的意义。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自己在幼儿园学到的端午节知识和包粽子的经验。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端午节习俗和包粽子过程的掌握情况。

2. 评价幼儿在动手操作环节的表现,如包粽子的手法、速度等。

3. 关注幼儿在情境体验中的感受,了解他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自豪感。

4.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的情况。

幼儿园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

幼儿园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粽子里的故事》。

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粽子里的秘密”,详细讲述粽子从采摘粽叶、准备馅料到包裹、煮熟的全过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故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粽子的制作过程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粽子实物、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粽子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粽子的外观特征。

2. 例题讲解:讲解粽子的制作过程,引导幼儿了解粽子的文化内涵。

a. 采摘粽叶:展示粽叶图片,讲述粽叶的来源。

b. 准备馅料:介绍粽子的各种馅料,让幼儿了解不同地区的粽子习俗。

c. 包裹粽子:演示包裹粽子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团队协作。

d. 煮熟粽子:讲述煮熟粽子的过程,让幼儿了解粽子的食用方法。

3.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粽子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粽子里的故事2. 板书内容:a. 粽子的制作过程:采摘粽叶、准备馅料、包裹粽子、煮熟粽子。

b. 粽子的文化内涵:各地粽子习俗、团队合作精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粽子”为主题,画一幅画,并描述粽子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粽子是豆沙粽。

它是由绿色的粽叶包裹着,里面是甜甜的豆沙馅。

吃上一口,真是美味极了!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提高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关注粽子的文化内涵。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制作粽子,了解不同地区的粽子习俗,并将制作过程和感受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含反思教学目标1.认识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食品粽子;2.听懂故事并理解其中的道理;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能力;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5.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内容1.“粽子里的故事”绘本、干粽叶、粘米粉、棉线、蛋黄、咸肉、红枣等材料;2.与粽子相关的常识介绍及端午节的由来;3.讲授“粽子里的故事”;4.操作制作手工粽子,展示和食用。

教学方法1.故事阅读法;2.操作性学习法;3.观察、想象与表达法;4.合作学习法。

教学流程活动1:绘本共读1.教师向幼儿展示绘本《粽子里的故事》并翻阅前言介绍粽子及端午节的由来;2.教师边读边解释绘本中的生词和难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3.幼儿跟读故事中的文字,加深对故事的理解;4.针对故事中的道德教育主题,启发幼儿讨论问题。

活动2:制作手工粽子1.教师将干粽叶、粘米粉等材料摆放在课桌或操作区域,让幼儿拿取;2.教师示范用粘米粉和适量水混合成粽子馅、揉捏包裹粽子的方法;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洗手后开始操刀包粽子;4.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制作出个性化的粽子。

活动3:分享和品尝1.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所制作的手工粽子,一起观察、品味;2.让幼儿说出自己粽子的食材和特点,之后回顾活动过程,感受到共创的愉悦;3.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有序地享用美食,同时强调粽子蕴含的文化寓意。

反思1.活动设计应更加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在制作粽子的过程中多给予关注和帮助;2.缺乏充分的动员和引导,有些幼儿在活动中表现不够积极主动;3.粽子制作流程过于繁琐,需要更加具体化,让幼儿理解每个步骤的意义和方法;4.活动的时长有些过长,可能会让幼儿疲累和失去耐心,需要有所调整。

总结此次课堂通过《粽子里的故事》的阅读和手工制作粽子,既满足了幼儿的创造欲望,又切实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听力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文化素养和节日文化认知水平。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和尊敬长辈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过程。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粽子、图片、视频、端午节相关故事书籍。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区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粽子,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外观,激发幼儿对端午节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粽子里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包粽子的过程。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4.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包粽子的手工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2. 观察幼儿在手工活动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传统节日的热爱程度。

3.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幼儿的创作能力和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与幼儿一起包粽子,增进亲子关系,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2. 参观实地:组织幼儿参观粽子生产厂家,了解粽子从制作到成品的过程,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

3.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八、家园共育建议:1. 教师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

2. 家长可以在家引导幼儿了解更多的端午节习俗,如佩戴香囊、挂艾叶等。

3. 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制作粽子,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九、教学内容安排:1. 第1周:导入端午节,讲述《粽子里的故事》。

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

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第1 页共6 页大班语言《粽子里的故事》【活动目标】1.在看看、猜猜、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活动准备】《粽子里的故事》【活动过程】一、导入: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里有好玩的,也有好吃的,想听吗?(指着粽子问)这是什么?(粽子)你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里吃的?你喜欢吃什么馅的粽子?现在就给你们讲一个《粽子里的故事》二、理解故事(小动物听老奶奶在讲故事)至老奶奶会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你想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呢?小鸟(小鸟还真的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鸟扑棱扑棱地讲不出故事),你请谁吃粽子,讲故事小猴小兔、小狐狸、小松鼠等等那么请谁呢?——引出请小朋友吃粽子,讲故事。

三、语言游戏1.你们会讲故事吗?你的故事哪里来的?2.你们想去老奶奶的家里吃粽子吗?想去老奶奶的家里吃粽子,必须先吃我的粽子,看看我的粽子里都包了些什么呢?3.“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边说边打开第一只粽子包。

玩游戏:词语接龙第 2 页共 6 页4.我们来看看第二只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玩游戏:悄悄话悄悄话怎么说的,说说看5.第三只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游戏:故事接龙:小熊走在森林里后面让小朋友随意接,把故事发展下去……四、欣赏故事结尾一个小女孩来到小屋前————结束五、结束部分孩子们,奶奶会讲故事吗,会包粽子吗?还有20多天,就是端午节了,小朋友在家里可以边吃粽子边听奶奶讲故事,也可以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奶奶听,好吗?大班语言《贪吃的小老鼠》说课稿一、说教材《贪吃的小老鼠》讲述的是一只小老鼠吃西瓜皮沉入河底的经过,本课配合故事内容安排了四幅图片,让幼儿按情节发展顺序排图并用连贯地语言,讲述一个完整地故事,教育幼儿遇事要先动脑筋想一想,想清结果后再做,不要向小老鼠学习。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学习粽子文化2.通过听故事、观察图片等形式,提高孩子们语言理解能力,增强语言表达及交流的能力3.通过学习故事情节及角色,培养孩子们人文素养,增强爱国意识二、教学准备1.故事书《粽子里的故事》2.制作模拟粽子的手工材料3.图书、板书、图片、录音等教具4.布置教室环境,铺设交通路线三、教学过程1.前置活动铺设交通路线,让孩子们依次走过,边走边说“可爱的狗狗,我爱你”等口号,活跃孩子们的情绪。

2.故事讲述让孩子们坐下,示范发放故事书《粽子里的故事》,通过讲解粽子的来源、制作粽子的方法以及粽子与端午节的关系等,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地放录像、图片等素材,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故事情节。

3.角色所见所听将故事书中的角色根据名字分组,要求每个小组描述自己所扮演角色所见所听的情况,按照学期表演成果展示。

4.手工制作根据故事情节,教师布置粽子制作的手工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习制作粽子的方法,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5.口头表达要求孩子们在制作手工的过程中,能够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所见所闻的内容。

6.总结课堂在课堂即将结束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当天的课堂表现和孩子们的成果,带领大家一起进行总结和反思。

这个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明确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更能帮助孩子们提高积极性,激发下一次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评估1.考察孩子们对于粽子文化的了解、对于粽子历史的掌握能力2.测试孩子们对于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以及对于角色的把握能力3.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估五、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课程,孩子们深入了解了粽子文化及粽子的历史,同时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孩子们的学习状况,更加科学地设计探究方案,以达到更佳的教育效果。

六、附录本次教学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记录,可以部署在GitHub上,方便与家长互动交流。

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粽子里的故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传统文化我知道》,详细内容为“粽子里的故事”。

通过该故事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认识粽子的制作过程和寓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相关习俗,知道粽子的制作过程和寓意。

3. 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粽子的寓意,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掌握粽子的制作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粽子模型、图片、故事课件、录音机、磁带。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1 教师展示粽子模型,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的外观特征。

1.2 讲述自己小时候过端午节的趣事,激发幼儿兴趣。

2. 故事讲解(10分钟)2.1 播放故事课件,让幼儿观看并倾听故事。

2.2 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问,检查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3. 例题讲解(10分钟)3.1 讲解粽子的制作过程,让幼儿跟随课件步骤学习。

3.2 教师示范制作粽子,并讲解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5分钟)4.1 幼儿分组,每组根据故事内容和制作步骤,用画纸、画笔等学具制作粽子。

4.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1 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粽子的感受。

5.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端午节习俗: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佩香囊。

2. 粽子制作过程:准备材料、包裹粽子、绑线、煮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粽子”为主题,画一幅画,并写一段话描述自己的作品。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吃豆沙粽子,因为它甜甜的,很好吃。

我画的粽子里有豆沙、红枣和花生,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兔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端午节习俗和粽子制作过程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动手制作粽子,体验亲子互动的乐趣,并将制作过程和感受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重点)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难点)
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粽子
活动过程:
一、谈粽子导入
1、观看图片
猜测故事的内容,幼儿自由发言。

1、说粽子
你吃过什么味道的粽子吗?(引出故事的名字)
二、听粽子里的故事、玩粽子里的游戏
1、欣赏故事前部分
提问:老奶奶的愿望是什么?
2、欣赏故事中间部分
提问:小动物们帮老奶奶实现愿望了吗?为什么?
3、玩游戏
游戏一:听话
游戏二:词语接龙
游戏三:悄悄话
4、继续欣赏故事
提问:你愿意帮助老奶奶实现愿望吗?
三、吃粽子、讲故事
和后面的客人老师一起吃粽子、讲故事吧!
四、延伸活动
帮助老奶奶实现愿望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快乐、开心)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尽量去帮助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小朋友。

注:说课稿见下一页。

大班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说课稿
执教:茶陵县世纪星陈霞
一、设计思路、教材
根据大班年级《幼儿园创新活动课程》教材,主题是《快乐的节日》。

在讨论有关主题——节日的活动时,孩子们说到了“六一儿童节”、三八妇女节。

还有孩子说到了端午节,知道端午节是
吃粽子的时候等等。

根据《新纲要》: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取材时要贴近孩子的生活,通过那次谈话,我发现孩子对“端午节、粽子”很感兴趣,所以,我设计了本节课——《粽子里的故事》。

本活动是《快乐的节日》主题下的一个延伸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段特点、以及《指南》的教育要求,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三个维度将活动的目标制定为: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知识,重点)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

(能力,难点)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的快乐。

(情感)
三、说教法
《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要注重各个领域的整合,本活动我将语言与社会知识点的进行了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根据教学目标在活动中我采取了游戏法、观察法、谈话法、视听讲结合法等几种教学方法。

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乐说、想说、有机会说,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四、说过程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重难点,以及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基本课堂结构,我把活动设计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谈粽子导入。

第二个部分:欣赏粽子里的故事、玩粽子里的游戏。

第三个部分:吃粽子、讲故事。

第四部分:延伸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粽子里的故事》课后反思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总体效果还不错,活动的目标基本达到。

在课堂中,气氛浓厚,孩子们表现很活跃,非常不错。

活动中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的语言环境。

在活动中我有一些做得好的地方:
1、活动自始至终以“粽子”为主线贯穿,从开始导入谈粽子、到中间的玩粽子游戏,最后的吃粽子讲故事,创设了宽松的语言环境。

当孩子回答意见不统一时,我没有立即给予答案,而是通过同伴的帮助、引导再达到目的。

2、活动设计新颖,以故事为题材,将语言游戏与故事相结合,融入孩子的听、讲、说、让游戏贯穿,打破以往的语言课堂模式。

使活动有趣味性,幼儿的积极性很高。

3、在本次的语言活动中,我进行了多元整合,有机的整合了社会领域、艺术领域。

比如,在故事中对孩子进行了情感的启发,将故事与音乐结合。

但是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对个别孩子的回应处理的不是很到位。

2、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加上并非本园幼儿,所以对孩子的掌握能力无法预测,没能很好的呈现给大家
《粽子里的故事》这节课不仅带给孩子们许多的快乐,同时也锻炼了我,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加完善自己。

请各位领导、专家评委、老师们多多指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