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PPT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PPT (共24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PPT (共24张PPT)

(6)用连词“而”或“以”,“且”
(8)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 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动词使其宾语产生 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 例:序八州而朝同列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翻译模式:(主语) +以(把)+宾语+为(或看成或当作)+ 表意动的名词 (以 + 种树 + 为 + 职业) 例:驼业种树
至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 法,需要从语意上去判断。 如果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 种性质,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如果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就 称之为意动用法
例:会盟而谋弱秦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数词的词类活用
数词可活用为动词,也可活用 为名词,由其在句中的位置决一般动词
(1)名词后面带有代词(通常为之), 代词充当宾语 例: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2)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例:秦地可尽王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与所字组成短语的名词用于动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4)名词后面带补语(通常为介宾短语)
例1:六王毕,四海一。 例2: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例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8张)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8张)
(同上)
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
《三国志·先主传》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 8张)
表示方式状 高考复习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课件18张) 态(比喻)
表示 方式 状态 (比
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 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战国策·秦策》
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名词的意动用法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主语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把宾语看
的 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篇》 意
成是名词
动 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 所表示的
用 法Biblioteka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人或事
《伤仲永》
物。
返回本章目录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例: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史记》
晋师军于庐柳。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项王乃引兵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
名词的使动用法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主语
名 词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使宾语成
的 齐威王欲将孙膑。
使 动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为名词所 表示的人
用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

或事物。
我也。 《戊午上高宗封事》
二、活用的类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普通名词活用为动词 :
A、普通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B、普通名词的使动用法 C、普通名词的意动用法
2、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 :
A、方位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B、方位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04
词类活用的作用与影响
增强文言文的表达效果
总结词
增强表达效果
详细描述
词类活用可以使文言文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改变词性或用法 ,可以使文言文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表 现力。
丰富文言文的词汇意义
总结词
丰富词汇意义
详细描述
词类活用可以赋予词汇更多的意义和内涵, 使文言文的表达更加细腻、深入。通过词类 活用,一些常见的词汇可以拥有更多的含义 和用法,为文言文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举例
在文言文中,“衣”原为名词,表示“衣服”,但在“衣锦还乡”中活用为动 词,表示“穿”;“火”原为名词,表示“火种”,但在“火烧赤壁”中活用 为动词,表示“点燃”。
分类: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等
定义
名词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被用作 动词,表示与该名词相关的动作 或行为。
举例
在“沛公军霸上”中,“军”原 为名词“军队”,在此处活用为 动词,表示“驻军”。
VS
详细描述
某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下,其含义会发生改 变,从而引起词类活用。例如,“春风又 绿江南岸”中的“绿”,由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表示“使……变绿”的意思。
上下文义推断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上下文含义来判断词类活用
详细描述
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某个词语的用法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句子的 整体意义和逻辑关系,以确定词类活用的具体含义。
侯张良”(“善”表示“关系好”)。
03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语法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判断词类活用
详细描述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判断其是否活用。例如,在文言文中,名词放在动词之前,可能活用为状语; 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前,可能活用为动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课堂PPT)

文言文词类活用(课堂PPT)

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B.下江陵
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头发上指
D.有泉侧出
35
答案:A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徽宗已崩,上遇朔望犹率群臣遥拜洲圣,
刚言:“礼有隆杀,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 之可也。望勉抑圣心,但岁时行家人礼于内庭。” 从之。
10
C,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一:项伯 素善 留侯张良。
主语(名词)
宾语(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善待)
例二:王 怒而疏
屈平。
主语
宾语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疏远)
11
D,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具有了谓语所具有的性 质,特点(谓语有了使令性)。就是 主语使宾语动。
主语
谓语
使
宾语
例:(其声)
泣 孤舟之嫠妇
使
12
2、名词 活用为
动词
1、名词+宾语 籍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2、副词作状语 +名词
汉水又东;二月草已芽 3、能愿动词 +名词
名词处在了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动词应该处的 位置上。
4、名词+状语 今王鼓乐于此。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5、两个名词连用一个常活用
“君之”的“君”和“兄之”的“兄”均为名词活用为动 词。
当时徽宗已经驾崩,皇上遇到初一十五还率
领群臣遥拜洲圣。廖刚说:“礼节有厚薄,兄长
①非能水(游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词类活用.ppt1

词类活用.ppt1

为动用法
数词活用
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 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用作动 左右欲刃相如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观察这两个句子,能看出什么规律吗? (2) 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词用作动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范增数目项王 观察这些句子,能看出什么规律吗?
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
刑人如恐不胜 籍吏民、封府库 我师道也 榆柳荫后檐 族秦者秦也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的常用翻译方法: A:名词前面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关系。 陈胜王 沛公军霸上 B:名词前面加一个介词,后面加一个动词。 蹄之 项羽引兵而东 C: 换一个相应的动词。 策扶老以流憩
例如: 春风又绿江南岸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足以荣汝身
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之名词使动)
古代汉语里,名词常作使动。它是使宾语所 代表得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 一般可以翻译为“使+宾语+动词”的形式。 例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 何面目见之 族秦者秦也
18、衣冠禽兽 19、道听途说
(2)、形容词用在“其”“之”或数词后,则活用为名词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四、词类活用(形容词活用)
(二)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后带宾语。
亲贤臣,远小人 素善留侯张良
四、词类活用(数词活用)
数词作动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词在谓语的位置上或在它的前面有能愿动词时, 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观察位置,找规律。
四、词类活用(使动用法)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

文言文词类活用之名词活用
名词作一般动名词作一般动名词的使动用名词的使动用名词的意动用名词的意动用名词名词名词名词补语补语介词结构介词结构名词名词代词代词名词的前后有名词的前后有而连接而连接名词活用作动词登记
文言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不外乎两种类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名词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分为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三种类型 (一)名词作一般动词
(恐怕被曹操抢先。)
6、 名词+代词
代词是不受名词修饰的,所以代词前面的名词往 往活用为动词。
“命名”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2) 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
“起名”
(3) 字而幼孩(《种树郭橐驼传》) 译:养育你们的小孩。
7、名词的前后有“而”连接,名词活用作动词。
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 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 “当作……一样”。
①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Nhomakorabea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 度:像对待兄长那样 ②(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 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 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 鹿 “耻”,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名 词 活 用 为 动 词 的 规 律
名词作一般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
1、名词+名词 2、 能愿动词+名词 3、 名词+补语(介词 结构) 4、 否定副词+名词 5、 所+名词 6、 名词+代词 7、名词的前后有“而” 连接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1 通用优选精品PPT

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1 通用优选精品PPT
❖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非并列结构,又非偏正 结构,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 A、形成动宾结构,前一个名词活用。例: ❖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蠧》) ❖ ①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
❖ ③欲因此降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使动用法 ❖ ④涉间不降楚。(史记·项羽本纪) 一般动词
中古以后人们曾经把用
做使动的某些及物动词 ❖ 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
改变读音(破读): 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 ①晋侯饮赵盾酒。(左 传·宣公二年)饮yin4
(论语·子路从而后) 食si4,见xian4
❖ ② 饮余马于咸池,總 余辔于扶桑。(屈原 《离骚》) 饮yin4
❖ ⑦今之县令一日身死,子孙累世絜 驾,故人重之。(韩非子·五蠹)
❖ ⑧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晁错·论贵粟疏)
❖ ⑨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 记·淮阴侯列传)
❖ ⑩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三)名词的活用
❖ 名词的活用包括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的 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
❖ 1、名词用做一般动词。
❖ ②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 ③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 ④少时,一狼迳去,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狼》)
名词作状语与词类活用的区别:
名词作状语并不是词类活用。教材说是“为了 叙述方便,我们把它放在词类活用这一节里来谈。”
❖ 2、动词用为名词
❖ 动词在句子中常常作谓语,用来陈述、描述 主语,构成主谓关系。但是,文言文中,在 特定的情况下,动词因表达的需要,临时改 变词类用作名词,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者宾 语,这种临时将动词活用为名词的现象,在 语法上,我们称之为动词用如名词。例如: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词类活用》教学PPT课件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词类活用》教学PPT课件

凡在故老
(年老之人)
(3) 名词作动词。
少多疾病
(患疾病)
(4) 名词作状语。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一天天地)
(1) 群贤毕至 不知老之将至 死生亦大矣
(2)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1) 形容词作名词。
群贤毕至
(贤才)
不知老之将至
(老年人)
死生亦大矣

(大事)
(2) 形容词作动词。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作一样)
(3) 乐盘游
(4) 必固其根本 宏兹九德 则思虚心以纳下 则思正身以黜恶
(5) 则思知止以安人
(1) 名词作动词。 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2) 形容词作名词。 择善而从之(好的建议) 简能而任之(贤能的人)
(3) 形容词意动用法。 乐盘游(以……为乐)
(4) 形容词使动用法。 必固其根本(使……稳固) 宏兹九德(使……光大) 则思虚心以纳下(使……虚) 则思正身以黜恶(使……正)
(2) 沛公军霸上 道芷阳间行 籍吏民 范增数目项王
(3) 素善留侯张良
(4) 此其志不在小
(5) 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拔剑撞而破之
(1) 名词作状语。
吾得兄事之
(用对待兄长的礼节)
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一样用翅膀)
(2) 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
(驻扎)
道芷阳间行
(取道)
籍吏民(登记)
(5) 形容词作名词。 不能容于远近(远近的百姓)
(1)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 晋军函陵
(3) 越国以鄙远
(4) 阙秦以利晋
(5) 越国以鄙远
(6) 邻之厚,君之薄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 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日”修饰动 词“扳”,作状语,表示“扳” 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 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 率,译为“每年”。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修饰动词“坐”,比喻“坐” 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名词“斗”,修饰 动词“折”,译为 “像北斗星那样”;
“蛇”修饰动 词“行”,译
为“像蛇那 样”。
20
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 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
(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 放进别人捕到的一条鱼的肚子里。)
“捕”
(2)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恐怕被曹操抢先。)
9
6、 名词+代词
代词是不受名词修饰的,所以代词前面的名词往 往活用为动词。
“命名”
(1)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2) 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
21
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 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 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 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 “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 鹿 “耻”,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13
1、名词+名词
2、 能愿动词+名词
3、 名词+补语(介词

结构)

名词作一般动词
4、 否定副词+名词

5、 所+名词

6、 名词+代词
为 动
名词的使动用法
7、名词的前后有“而” 连接
文言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
1
文言文中,名词活用不外乎两种类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二、名词活用为状语
2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可以分为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三种类型
(一)名词作一般动词
1、 名词+名词(名词+“看宾、语用)眼示意”
(1) 范曾数目项王。(《鸿门宴》) (2)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回家。
6
试译以下文句: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yàng ,与三二友决意直 上。地势斗峻,褰qiān裳(撩起衣裳 )。援萝, 履苍莽中。(高考题)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杳无穷极 杏: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译:我以没登上山顶为憾,与两三个朋友决定
魏文帝曹丕听说这两个孩子的聪慧名声,就对他们的父亲
钟繇说:“可以叫这两个孩子来见我。”于是奉旨进见。钟
毓脸上有汗,魏文帝问:“你脸上为什么有汗?”钟毓回答
说:“恐惧、害怕得发抖,汗像浆一样出来。”钟会脸上没
出汗,文帝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害怕
得发抖,汗不敢出。”
16
名词作状语
17
继续登山。山势陡峭,只好撩起衣裳。攀援着
藤萝,脚踩在茂密丛林中。
7
4、 副词+名词
否定副词往往置于动词之前修饰动词的。所以紧 接在否定副词之后的名词通常用作动词。
“奏效、有效”
(1) 恐托付不效。(诸葛亮《出师表》)
(2)汉水又东。
(3)未花时采,则花色鲜泽。
试译: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 (高考)
译:虽然有客气不喝酒的,也一定要他将酒倒
在地上,称为定心饮。
8
5、 所+名词
特殊的指示代词“所”的后面一般只接动词或动宾 词组,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表示“……的东 西”、 “ ……的方式”等。如果“所”字之后粘 附名词,那么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起义》)
试译: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啕连
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
译:从前韩文公登华山,到达顶峰,受阻不能返回, 放声大哭了好几天。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 (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
12
(三)名词用作意动词
名词的意动就是名词带上宾语,主观上对宾语会 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思。



名词的意动用法

14
当堂练:试译以下文句: “籍” 名词活用作 动词, “登记”。
1、发廷龙之墓,焚其骨,籍没其家产。
译:还挖开廷龙的坟墓,焚烧了他的尸骨,登记没收了庄 氏的家产。
2、予不忍二子之好学笃行而不传于后也,故书之。 译:我不忍心让两君喜好学习、身体力行的美德不得流传 后世,因此把他们的事迹写下来。
“弹奏”
“登记”
(3)今王鼓乐于此﹝现在大王您在这里弹奏音乐﹞ 3
试译以下文句:
管仲曰: “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 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唉!我肯定会处于困难境地了,我不能像春 风一样温暖人,我不能像夏雨一样滋润人,我 肯定会处于困难境地了啊!”
4
2、 能愿动词+名词
能愿动词的位置是在动词之前的,当一个名词 置于能愿动词之后,句中有没有其它动词时,这个 名词作动词用。文言中常见能愿动词:可、能、愿、 应、宜、当、欲。
3、 名词+补语(介词结构)
补语的位置通常是附在动词之后。当一个名词在补语之 前,句中又没有其它动词时,这个名词作动词用。
(1) 沛公军霸上。(《鸿门宴》)
“驻扎”
“设营驻守”
(2)项王军壁垓下。(《项羽之死》)
(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 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在沂水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唱着歌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 鞭。(《木兰诗》)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 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 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 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 “在右边”“在左边”。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2)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鸿门宴》 (3)云青青兮欲雨。 (《梦游天 吟留别》)
“水” ----------“游水” “王” ----------“称王” “雨” ---------- “下雨”
试译: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 5
天下的人,像云块一样聚集起 来,像回声一样听从号令
驴不胜怒,蹄之
名词作动 词,“踢”
驴子禁不住愤怒起来, 用蹄子踢老虎。
27
自我检测: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人皆得以隶使之 3、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4、东歌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5、而相如廷叱之 6、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名词作状语,就是一个名词跟一个 动词相连,二者没有够成主谓关系,那 么前面一个名词就要活用作状语。
18
名词作状语的几种常见类型
1.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2.表动作处所。 3.表动作趋向。 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
依据。 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 6.表对人的态度。
19
1. 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 样”。例如:
28
• 10、间至赵矣 • 11、常以身翼蔽沛公 • 12、秋水时至 • 13、廊腰缦回 • 14、蜂房水涡,矗不知几千万落 • 15、辇来于秦 • 16、雨泽下注。 • 17、使不上漏 。 • 18、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 19、内外多置小门墙。 • 20、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29
30
22
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 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 等即可。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 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例①中 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24
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 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 “当作……一样”。
①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名词“兄”用作动词“事”的状语,表示对待人的态 度:像对待兄长那样
②(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 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 或“当作宾客一样”。
25

与名词作动词的不同
26
符合“名+动”格式的为名词作状语,反之,则为 名词作动词;换言之:看一个名词在句中是作状语还 是作动词,只需看其后面有无动词,有动词,则为名 词作状语,无动词则为名词作动词。如:
名词作状语,译 为“像回声一样” 动词,“响应”
代词, 代老虎
天下云集响应 动词,“聚集”
名词作状语,译 为“像云一样”
“书” 名词活用 作动词, “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