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材精解: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
简述黄河改道的过程和特点
简述黄河改道的过程和特点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中国的母亲河,它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冰川之中。黄河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重要水系,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黄河的泥沙淤积、水患频发等问题,黄河改道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将简要介绍黄河改道的过程和特点。
黄河改道是指黄河自然河道发生变迁,导致水流改道的现象。黄河改道的过程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因素包括地壳运动、气候变化和河道淤积等,这些因素会导致黄河的水位、水流速度和水沙含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黄河的河道走势。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的干预活动,包括修建堤坝、挖掘渠道和改变流向等。这些人为干预活动会直接改变黄河的水流方向,引起黄河改道。
黄河改道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频繁性:黄河改道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自古以来黄河就经历了多次改道。根据历史记录,黄河自秦汉时期以来就经历了至少200多次改道,其中规模较大的改道有30多次。这是由于黄河河道的不稳定性和泥沙淤积等自然因素造成的。
2. 不可预测性:黄河改道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很难预测。由于黄河水系复杂、河道变化多端,加上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黄河改道的具体情况很难预测。这给黄河流域的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不
确定性和风险。
3. 影响范围广:黄河改道会对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广泛影响。改道后的黄河会改变原有的水质、水量和水位,对周边农田的灌溉和城市的供水都会产生影响。此外,黄河改道还会导致河道两岸的土地利用发生变化,对当地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
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黄河下游经常改道的原因
黄河下游经常改道的原因
黄河下游经常改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黄河洪峰冲垮大堤,人工无能力恢复时,黄河按照新的方向自己寻找出海口。
2.人为因素,大都是因为战争需要而扒开或炸开黄河大堤造成黄河改道。
3.黄河下游河床长期升高,大堤达到一定的承受极限后,崩塌造成黄河改道。
总的来说,黄河下游改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黄河流域相关的书籍和文献。
历代黄河下游变迁史
历代黄河下游变迁史数据内容仅供参考学习
黄河下游
黄河桃花峪⾄⼊海⼝为下游。流域⾯积2.3万平⽅公⾥,仅占全流域⾯积的3%,河道长785.6公⾥,落差94⽶,⽐降上陡下缓。下游河道横贯华北平原,绝⼤部分河段靠堤防约束。河道总⾯积4240平⽅公⾥。由于⼤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河床⾼出背河地⾯3~5⽶,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岗附近⾼出10⽶,是世界上出名的“地上悬河”,成为淮河、海河⽔系的分⽔岭。
由于黄河将⼤量泥沙输送到河⼝地区,⼤部分淤在滨海地带,填海造陆,塑造了黄河三⾓洲。随着黄河⼊海⼝的淤积——延伸——摆动,⼊海流路随之改道变迁。历史上利津以下河道多次改道,建国年后曾经三次有计划的⼈⼯改道,河⼝段河道长也不断变化。20世纪90年代黄河河⼝⼊海流路,是1976年⼈⼯改道流经清⽔沟后逐步淤积塑造的新河道。
历史改道
⾃先秦⾄北宋,黄河⼀直是北流⼊渤海(北宋曾两次夺淮⼊黄海,但很快堵⼝重归原来河道),但河道有过⼏次重⼤变迁,⼀次是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在黎阳决⼝,偏离禹河故道,由黄骅以北⼊海(之前的黄河⼊海⼝在天津附近)。⼀次是始建国三年(11年)在魏郡决⼝,由千乘郡⼊海。此后这条河道稳定了千余年未变。
唐末五代由于藩镇割据加上战乱,黄河下游堤防⽼化,淤积严重,河患频繁。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黄河在澶州横陇埽(今河南濮阳)决⼝,之前也有过多次决⼝,但北宋都⽴即堵塞了决⼝。但横陇埽这⼀次决⼝后,宋仁宗下令“权停修决河”,于是形成了“横陇故道”。但由于黄河分成数股⼊海,⽔势变弱,因此易于淤积,在北宋年间曾多次改道。绍圣元年(1094年)北宋朝廷终于下决⼼堵塞北流,让黄河全部东流。但五年后黄河便在内黄决⼝,⼜向北冲出了⼀条新河道,⾃乾宁军附近⼊海。此后直⾄北宋灭亡,河道没有发⽣⼤的变化。
黄河古道之历史变迁
黄河古道之历史变迁
黄河入海口,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境内。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1855年黄河决口改道而成。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从孟津以东至荥阳(南岸)、武陟(北岸)间,因河身为南岸山脉所约束,只是沿着自西而东的方向发生很小的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十二点五公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而今黄河则距孟津城仅二点五公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向南移了约十公里。武陟、荥阳以下,黄河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有改变方向的大规模改道。改道不仅次数频仍,流路紊乱,波及地域也极为广阔。历史上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摺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陟、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海河,南至淮河。黄河的改道对这一广大区域的地貌变迁造成极大的影响。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清初学者胡渭从古代黄河上千次改道的记载中,予以整理归纳,在《禹贡例略》里提出五大徙之说。后咸丰五年(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加上一徙,统称“六大徙”。再加上战国初期前原有故道,概括为七个阶段。分述于下:
春秋时期:西周时期,黄河下游流经当年夏禹治水时期所治理的“禹河故道”。
战国初期:见于先秦文献而为人们所熟悉的古黄河下游河道“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在今河南浚县,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今河南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说明大河在今河北曲周县另一条见于先秦文献的古黄河下游河道“山经大河”,由于《山经》中不见关于河水径流的记载,一直为世人所忽视。近年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
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4学时中国历史地理:第二章-水文(10)
各拉丹冬雪山
长江源水系之一
长 江 源 水 系 之 二
长 江 源 头
长 江 源 头 通 天 河 ( 一 )
——
长 江 源 头 通 天 河 ( 二 )
——
长江第一湾
泸沽湖
玉龙雪山
虎跳峡
金 沙 江
金沙江白鹤滩江段
雅砻江源头
乌江
嘉陵江长江汇合处
白帝城
瞿塘峡
巫 峡
西陵峡
二、长江沿岸水文变迁
(一)湖沼的消涨 云梦及云梦泽 “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 言,它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国策· 楚 策》:“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 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从所描述 楚王在云梦的游猎生活中可见,所指云梦包括山地、 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多种地貌形态。“云梦泽”则是 其中局限于江汉平原以湖沼地貌为主的一部分。
洞庭湖
鄱阳湖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 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 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 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 方米,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它承纳赣江、抚 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 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 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 性、吞吐型的湖泊。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
历史1601班160202138 翁静
江河水文是自然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历史时期的中国江河湖沼的地貌形态和水文状况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时期更是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其流域面积达752443平方公里,可被划分为上、中、下三个河段,从河源至内蒙古的托克托为上游,从托克托至河南省的桃花峪为中游,从桃花峪至河口为下游.黄河流经银川平原、河套平原、黄土高原、汾渭平原等地,因而河水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水色浑浊,使得黄河具有洪水易于泛滥而河床不断抬高的特点.正是因为如此,黄河成为一条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的河流。
据统计,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河道决口泛滥1500多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其中有6次重大的改道,史称黄河“六大徙”.
先秦文献中记载黄河下游河道有两条,一是“山经大河”,二是“禹贡大河”。这两条河道都是战国初期以前的河道,均由今河南省浚县附近指向东北,沿着太行山前平原行经华北大平原西部,至今天津附近注入渤海。另外一条河道是《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黄河下
游河道,即“汉志河”。这条河道大约存在于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是历史时期一条可以确指其年代及具体流经的黄河下流河道.在“汉志河”存在期间,黄河下流两岸开始大规模修筑堤防,其避免了黄河下游多股分流、频繁改道,有利于下流河床的稳定,由此形成了春秋战国西汉大河。这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但仅靠着两岸大堤维系的黄河下游,一遇洪水,就会决堤泛滥。因此在西汉时期,黄河下游决口泛滥就及其频繁。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两次决口
改道频繁
• 横陇河,景祐三年(1034)河决澶州横陇埽,新 道从今濮阳东北经聊城,临清至滨县、惠民入海。 • 北派,庆历八年(1048)河决澶州商胡(今河南 濮阳东昌湖集)北流,合御河(南运河)、界河 (大清河)至今天津一带入海。 • 东派,嘉祐五年(1060)河水在魏县(今河北大 名东)第六埽分流,东北经今马颊河入海。 • 二股河,熙宁十年(1077)河决澶州曹村,北流 绝,河南徙,东汇于渠山泊,分为二股,一股夺 南清河合淮入海,另一股由北清河(济水)入海。
黄河下游河道的变迁
总体概述
•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的河流,但是在漫长 的人类历史时期,黄河的含沙量并不总是呈上升 趋势,而是随着中游黄土高原地带的水土流失情 况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变化往往与气候,降水和 人类经营方式有联系。使下游河道的决溢,改道 时缓时剧。这又与下游河道的防治有密切关系。 总的情况是宋金以后,决溢改道加剧,据粗略统 计,鉴于本世纪50年代以前历史记载的决口泛滥 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对中国黄 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改道频繁
(五)金、元至明代嘉靖、万历年 间(1128--16世纪中叶)
• 南宋建炎二年(1128),宋东京留守杜充 为阻挡金兵南下,于滑州(今河南滑县西 南)扒开黄河,使河水东南流,汇泗入淮 河。从此,黄河东流脱离春秋战国以来流 经山东丘陵以北地区入渤海的趋势,不再 经过河北平原。在此后700余年中,以东南 夺淮入海为常。这是黄河变迁历史上划时 代的重大改道。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终稿]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黄河以善决善徙著称。但传世先秦著作中,只有少数几次人工决开黄河用以浸灌邻国的记载,绝无一语道及黄河曾改过道;《史记·河渠书》虽然从大禹导河叙起,讲到黄河的决徙却是从"汉兴三十九年孝文时"开始的。因此,大禹以后汉兴以前黄河曾经决徙过几次,决在哪里,徙从何道,是一个千百年来异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的问题。笔者治黄河史已数十年,对这个问题早先是信从清人胡渭的说法的;后来察觉了胡氏之说并不可信,可又提不出一种足以自信的看法来。直到最近一二年,才逐渐形成了一套既不同于胡氏,也不同于古今其他学者,而自信应该比较符合于历史实际的看法.现在把它写出来,希望能得到同志们的指正。
一、汉以前黄河下游改过几次道?
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汉兴以前黄河下游改过几次道?对这个问题,前人有两种说法:
一种根据《汉书·沟洫志》所载王莽时大司空掾王横所引《周谱》里"定王五年河徙"一句话,认为这是汉以前唯一的一次改道。从东汉班固、北魏郦道元、南宋程大昌到清代的阎若璩、胡渭。都是这样理解。胡渭认定《周谱》的"定王五年"指春秋时的定王五年,即公元前602年。他把有史以来到清初历代黄河的改道归纳为五大徙,即以这一次为五大徙的第一徙。这种说法影响极大,此后二百数十年直到如今,讲黄河史的著述一般都采用其说。解放初期岑仲勉先生虽然别创定王五年不指春秋时的定王五年而指战国时的后定王五年(前462年)之说,但也认为汉以前只此一徙。
另一种是不相信《周谱》这句话,认为汉以前根本没有改过道。这种看法始见于清嘉道间焦循所著《禹贡郑注释》,最近史念海同志撰为《论<禹贡>的导河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黄河》一文,采焦说而又有所阐发,结论也认为根本不存在周定王五年河徙这么回事,春秋战国时黄河下游河道一直没有改变过,见于《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的"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勃海",才是历史时期的第一次河徙。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简答题
简述历史上黄河改道过程简答题
一、黄河,中国母亲河
黄河,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也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流经
九个省市区,最终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其水
文化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之中。然而,因黄河的泥沙质量
较高,沉积作用明显,加上河道波动频繁,黄河改道现象颇为常见。
二、黄河改道的历史过程
1. 历史上的黄河是一个移动的河流,其改道是由于地质构造的作用,
同时也与人类的开发活动有关。自古以来,黄河的改道就屡见不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人称“中国三大河道”,指的是两河之间的
黄河,它们分别是“古黄河”、“鲁坝河”和“新黄河”。
2. 古黄河,是指在夏朝时期的黄河流域。夏朝时期,黄河自东向西流
入黄海,流经今天的山西、陕西、河南等省份。鲁坝河,是指在商朝
时期的黄河流域。商朝时期,由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河道渐渐北
移至今天的山东省。新黄河,是指在明朝时期的黄河流域。明朝时期,因黄河再次南移,最终注入渤海。
3. 黄河改道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地质构造运动过程。其改道,多与地壳构造、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关。在中国历史上,多次有夏朝时期的黄河、商朝时期的黄河和明朝时期的黄河这三次大规模改道事件。这些改道事件的发生,不仅影响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民众的生活,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变迁和演化。
三、黄河改道给中国的启示
黄河改道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变迁和演化。其改道事件,除了对地理环境和民众生活的影响,更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地理环境演化的实证,对中国古代人类活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河的六次大改道
黄河的六次大改道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为752443平方公里。黄河在中游流经53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容易侵蚀。又因中游地区雨量集中,自然植被的破坏,因此,在这一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每年输送到中下游的泥沙就有16亿吨,其中大约有12亿吨输送入海,4亿吨沉积在河床上,日积月累,使河床抬高,成为“悬河”。黄河下游河床一般高出地面5到8米,最高处达10米。
悬河
因此,洪水来时对下游威胁较大。1949年之前,竟使黄河长期发生长期的决口和改道。据粗略统计,1949年以前三四千年内,黄河下游的决口泛滥达一千五、六百次之多,平均3年2次决口,重要的改道26次,大改道6次。
黄河与长江
洪水波及范围北达天津,南抵苏皖,包括今天的黄淮海平原,纵横25万平方公里。因此历史上黄河曾以“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名闻于世。
黄河改道的规律
黄河上中游也偶有改道,不过次数少,而改道最多的算是下游。
黄河中下游的乾坤湾
下游改道的范围从孟津开始。自孟津东至南岸荥阳北岸武胜间,河身北岸虽已出山,但南岸还未出山,所以只有小移动。古孟津城在今城北25里,古黄河更在古孟津城之北,由最近山西垣曲县商城遗址南城墙被黄河水所冲的事实,当可证明古黄河在孟津城以北。
而今黄河南距孟津城仅5里,可见这一段河道已南移约20里;不过黄河河身有移动,但方向始终是自西向东。自武涉、荥阳以下,两岸俱已出山,正式进入华北平原,才改变方向,有大规模的改道。这里出现的河道有如一把折扇的扇骨,多至数十根,武、荥阳是扇纽,扇骨的分布北至太行山北麓,南至豫西山麓与淮河。
中国古代河湖水道变迁
xx古代xx水道变迁
第一节xx河道变迁及其主要原因
一历史xxxx的重大改道
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战国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始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
1第一次重大改道: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由于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汉志河走向:
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2第二次重大改道:
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王景河走向:
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3第三次重大改道: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xx走向:
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
①xx故道:
基本与隋唐同。
②横陇故道:
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③二股xx:
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4第四次重大改道: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干流走向:
①1128年决口河道(xx):
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1)自然地貌和土壤因素。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再到黄土高原。特别是在黄土高原,由于黄土颗粒细,孔隙多,耐冲性差,遇水则变为泥流,到下游华北平原堆积形成悬河。
(2)气候环境因素。黄河流域全年降水的70%都集中在夏秋,多暴雨,洪峰流量大大高于年平均流量,形成暴涨暴落,极易冲坏河堤。研究表明黄土高原侵蚀中自然侵蚀占70%,而人类加速侵占只占30%,这就是说自然地貌、土壤和气候环境是造成黄土高原侵蚀的最主要原因。
(3)人类活动因素。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特别是采伐不节制,使黄河中游地区的森林受极大大的摧残,水土流失因此越来越严重,黄河水患也越来越酷烈。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论述历史时期黄河改道变迁的原因
第一次大改道之前的河道,从前把它称为“禹河故道”,以为是大禹治水时疏导而成的河道。这是春秋战国时人们所记过的一条古河道,也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最古的一条河道。自今武陟东北流经河南北部,折北穿过河北中部,折东入海。
第一次大改道,是在春秋中叶(公元前602年)。自今河南浚县南改道折向东,又东北经山东西北部,入河北境,循今卫河河道,北汇合故道入海。这条河道稳定了约470年。到汉武帝以后后,又经常闹决口,尤其是在两汉之际(即公元前30年到公元70年)的百年之间,黄河决口改道决口,整治无用,后来封建统治者干脆不管,任其横流。
春秋时期的黄河中游的水大概就这么清澈
第二次大改道,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主流东决,从今山东入海,分支溢流在今鲁西豫东一带,又60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在水利工程师王景规划主持下,才把河决流,疏导成为固定的河道,百年河患至是方息,这就是历史上第二次大改道。
第三次改道,是在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在今濮阳东决口,北流循今卫河入海。王景固定河道后,自今濮阳以西别故道,往东行,经流今黄河以
北,至利津入海。东汉大河稳定了700多年,到宋朝又是屡决屡塞,于是至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濮阳东。
第四次改道,在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决口于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第三次改道后12年,又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出一股,东北循马颊河入海。自北宋亡数十年,黄河主流有时行东股,有时行北股,有时二股并行,还有决徙在二股以外。北宋既亡,华北平原在女真落后民族统治之下,黄河局势陷入大混乱。黄河下游游塞,决口日渐向西发展,决流散漫无归,往往同时存在着好几条河道,彼此互为主流。经过60余年之久,至章宗明昌五年,河决阳武(今原阳)东注梁山泊,分为二派,其十分之二、三的水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其十分之七、八的水由南清河(泗水)入淮,这就是第四次改道。
黄河下游迁徙改道原因新解
黄河下游迁徙改道原因新解王若柏 黄河治水和迁徙等问题的争论自古就有。黄河水利史的研究表明,周定王5年(公元前602年)是史载比较准确的第一次黄河大改道,造就了著名的禹贡河。而后历经多年的筑堤和治理,一直到东汉年间黄河河道才日趋稳定。北宋年间黄河水患再次大规模发生,河道变迁剧烈,决、溢、徙超过了以往。史载最激烈的东流和北流之争就发生在这时,司马光和王安石都卷入了关于治河方略的争议,最终治河以适应“东流高仰,北流顺下”的新构造活动的条件而结束,实际是对自然规律的正确认识占了上峰。 近代有关黄河下游河道的问题研究步入科学轨道,对黄河下游迁徙改道基本原因的讨论,归纳起来就是多泥沙的淤积和基底构造的活动。不久前任美锷先生引用美籍华人梁恩左的认识,提出黄河下游北流河道的演化与史前的大地震灾害有关,认为是远古时代一次强烈的地震促使黄河改道北流。这一说法将重大的灾害与古地理环境的演化联系了起来,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说是黄河下游迁徙改道原因的一个新解释,但深入研究有关黄河北流与华北平原地震构造、史前灾害等问题后,发现问题可能不是如此简单。 区域性河流的演化受到基底活动构造的控制,在地质学上有明确认识。吴忱等研究了华北平原地面古河道后指出,“漳河、滹沱河、唐河甚至包括了黄河古道,在流出洪积扇形成平原之后,不是径直东流入海,而是北东方向流动一段距离以后才东流入海”,明显受到基底活动构造的影响。同时对华北平原地质构造运动的研究揭示该平原总体运动有向北、向东掀斜的趋势,也就是说北流的方向应朝向华北第四纪的沉降中心——渤海中部。强烈的地震沿构造带(特别是位于华北平原中部的地震构造带)反复发生,可能影响黄河河道的演变趋势,但是一次强烈的地震不可能形成一条大得足以容纳黄河的北流沟谷,这是地震研究已经证实的问题。 研究黄河下游北流河道的演化规律,首先发现的问题是历史上黄河北流路线从来没有到达平原的西部,进入白洋淀流域地区。北流的多条路线只是到达这一区域的边缘,再转向北东方向,穿过德州 沧州这一走廊,进入海河附近。这是个一直让人困惑的问题。地震地质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证实,沿太行山山前、平原中西部,不具备发生巨大地震的地质构造条件,黄河迁徙北流也从未到达包括白洋淀流域在内的这一地带。那么,这个地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件? 最近有研究发现,河北平原中部、白洋淀流域史前曾发生一次巨大的陨石雨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教材精解:历史上的黄河下游改道
【一】黄河之名的由来
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史前旧石器考古时代开始,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存,孕育出了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
黄河之名由来已久,但从历史记载来看,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古人在命名河流时适应称其为“XX水”。黄河也是一样,本来名为“河水”,在与其他地名或河流并称时有时也简作“河”。黄河之名的最早出现是在西汉初年。《史记》卷16《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有“使黄河如带”的记载。从此以后,“黄河”之名在历史文献中时有出现。大约到了唐代,黄河的名称普遍沿用起来,史书在讲到这条河流时也经常是“河水”与“黄河”并用。
黄河的名称由何而来?这还得从这条河的水文性质来解释。在我国北方有一片广阔的黄土高原,地跨青、宁、甘、陕、蒙、晋、豫七省区,面积占有整个黄河流域的近一半。黄土高原早在地质时期就差不多形成,由于地面覆盖有数米到十数十不等的黄土,因此今人将其称为“黄土高原”。黄土质地干燥疏松,在没有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极容易在流水侵蚀和风力的作用下大量流失到黄河中,致使河水变得混浊。
黄河中夹杂着从黄土高原上流失下来的泥沙,这是人类在那个地方生活后才逐步形成的现象,其最早的记载能够追溯到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战国策·燕策》:“齐有清济〔济水〕、浊河。”到了西汉时,黄河中的泥沙含量差不多到了相当严峻的程度。《汉书》卷29《沟洫志》记载:“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河水也因此而变成黄色,黄河之名即由此而来。
【二】历史上的黄河的改道
黄河是一条母亲河,但同时也是一条多灾多难的河流,尤其是在下游地区。历史上黄河下游频繁的溃决泛滥和改道曾给生活在那个地方的人们带来无尽的苦难。
黄河的上中游行进于高原峡谷中,水流急迫,河谷深切,泥沙难以存积。因此,古今河道没有多大变化。黄河的溃决和改道只是发生在孟津以下的下游平原地区。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水流夹杂着大量泥沙汹涌而下,进入平原地区后,由于水流减速,泥沙便在河道中淤积,抬高河床,水位也因此抬高。水位越高,对堤坝的压力就越大。因此,每到汛期水量加大时,黄河极易溃决成灾,而每一次大的溃决,由于水量大,水势汹涌,黄河往往会在平原低洼地带冲决出一条新的河道,改道而行,流入大海。
自有文献记载以来,黄河决口泛滥和改道相当频繁。据195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统计,历史时期见于记载的黄河决口泛滥总计有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在这26次较大的改道中,又有6次妨碍巨大的改道,所涉及的地区有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五省。
史书中有明确和详细记载的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是在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决口,通过60多年的泛滥成灾后才形成一条新的河道。这条河道于今河南濮阳由西汉旧河道分出,通过今山东省聊城、禹城等县,在山东利津县附近入海。这条河道通行了几百年,一直没有大的变动。第二次改道是在宏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又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河水泛滥后分为两脉:一脉北流合当时的永济渠至今天津市附近入海;另一脉东流在今山东省无棣县入海。直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东流断绝,全河才都向北脉流去,形成了又一条新的河道。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宋人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在今河南省滑县西南决河,新河道经滑县南和濮阳、东明两县之间,再经山东省鄄城、巨鹿、嘉祥、金乡诸县汇入泗水,由泗入淮,夺淮入海。这是黄河第三次大改道,也是有史以来黄河第一次南流夺淮入海。黄河第四次大改道是在元代初期。这次改道相比前几次
而言,历时较久,分支也多。金国行将灭亡时,蒙古军攻归德府〔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在今商丘县西北决河,河水夺濉水入泗。稍后蒙古军又在今开封市北决河,河水夺涡水入淮。就在这次改道后不久的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黄河在今原阳、中牟、延津、开封、杞县、睢县、陈留、通许、太康等县15处决口。据推测,当时黄河在原阳县内分成三股:一股经陈留、杞县、睢县等县由徐州入泗水;一股在中牟县境内析西南流,经尉氏、洧川、鄢陵、扶沟等县,由今安徽北部的颖水入淮;一股在开封境内折而南流,经通许、太康等县由今安徽北部的涡水入淮。这是黄河第五次大改道,也是历史上河道迁徙最大的一次。河水共侵夺四条河流〔颖、泗、涡、淮〕的河道入海。泛滥的河水遍及今河南中部、安徽及江苏两省北部广大地区。黄河最近一次大改道是在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这一年黄河在今河南兰考县铜瓦厢决口,冲成一条新的河道。这确实是现今地图上所见到的河道。
由上面所说的黄河改道来看,黄河入海的最北地方在现在的天津市附近,最南是和淮水一同入海。假如以现在的河南孟津县和现在的天津市以及淮水入海的地方为三个顶点作一个三角形,那个三角形内绝大部分的土地都留下了黄河流浪的足迹。
【三】黄河频繁改道的缘故
总观历史上黄河的改道,除了极少数时候是由于人为缘故直截了当造成的以外,差不多上是黄河自行溃决而成的。从改道发生的时段来看,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唐代以后。如上面所述的六次大改道中就有五次是发生在宋元明清时期。唐以后黄河的频繁改道并非偶然。黄土高原在其形成之初,本来草木茂盛,植被丰富。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在那个地方生活,开垦土地。土地的开垦也就意味着天然植被的破坏,而植被的破坏又会带来水土流失。因此,早在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黄河中含有泥沙的记载〔如上文所述〕。唐代以后,随着人口不断增多,黄土高原的天然植被差不多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河流含沙量急剧增长,下游河道中堆积的泥沙越来越多,终于导致下游河患越来越频繁。另外,唐代以后,统治阶级对河患向来都不能做到有效而及时的治理,这也是黄河下游频繁改道的要紧缘故之一。
因此,综上所述,黄河的频繁改道是天灾和人祸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