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案例

合集下载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几何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三角形内角的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比如在建筑设计、地理测量、天文学等领域。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例子来说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一、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计算三角形内角和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我们要设计一座房子的屋顶,需要确定屋顶的角度。假设我们要设计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屋顶,已知两边的夹角为70度,我们就可以使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计算出第三个角度。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个角度的和等于180度,所以第三个角度为180度减去已知的两个角度的和,即180 - 70 - 70 = 40度。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屋顶的角度为40度。

二、地理测量中的应用

在地理测量中,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当我们要测量两座山之间的距离时,可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计算。假设我们站在山的顶部,测量到另一座山的顶部的夹角为30度,然后我们向下走一段距离,再次测量到同一座山的顶部的夹角为60度。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两个角度的和等于180度,所以我们可以计算出第三个角度为180 - 30 - 60 = 90度。然后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的正弦定理来计算出两座山之间的距离。

三、天文学中的应用

在天文学中,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也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当我们观测星星的位置时,可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来计算星星的方位角。假设我们观测到星星与北极星的夹角为30度,然后我们转动望远镜,观测到星星与南极星的夹角为60度。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这两个角度的和等于180度,所以我们可以计算出第三个角度为180 - 30 - 60 = 90度。然后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的余弦定理来计算出星星的方位角。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应用》优秀教学案例
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本教学案例以生活化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兴趣。通过画作展示、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培养思维能力
本案例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思考、讨论、解答中掌握知识要点。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a.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哪些?
b.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c.如何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证明方法、应用实例等,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定义、证明方法及其应用。
2.强调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应百度文库意识。
3.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请学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以下问题:
3.小组合作,促进交流与协作
小组合作是本案例的一大亮点。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问题,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优秀教学案例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优秀教学案例

课题:《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内容解析】本课是鲁教版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六节三角形内角和定

理第一课时,是在学习平行线之后,全等三角形之前;本节课主要研究

三角形内角和及其证明,教材中引导学生探讨如何进行三角形内角和定

理的证明,展示了一个完整的证明过程,让学生看到证明的表达形式,

为学生进行逻辑推理的训练作好准备。

【三角形内角和概念的核心】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会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并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答解决实际问题。【目标解析】

通过添加辅助线证题,增强学生的观察、猜想和理论证明的能力,感受

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和表达

问题的能力,通过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

基本方法。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激

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结论在小学,初一都介绍过,学生会用拼图的方法已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本节课是在此的基除上,进一步地了解这个结论成立的道理.启发学生得出说明证

明这个结论正确的方法,而证明的过程中需用到的平行线的性质与平角

的定义等均在前几章学习。

【学生学习的困难】

本节课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是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将三角形的三个角移在

一起?由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在三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是锐角三角形。( √ ) 2 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钝角或直角。(√ ) 3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 ) 4 一个三角形最少有一个角不大于 60 。( √ )
模型应用
A
已知:如图在△ABC中,
DE∥BC,∠A=600, ∠C=700.
D
E
求 ∠ADE的度数。
B
C
解:
∵ DE∥BC且∠C= 50° ∴∠AED=∠C= 5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在△ ADE中∠A=60° ∠A+∠ADE+∠AED=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ADE= 180°-60°- 50°=70°
谢谢大家!
又 ∵∠2+∠1+∠BAC=180°
∴∠B+∠C+∠BAC=180° E
A
21
F
B
C
开启
智慧
你还有其他方法来证明三 角形内角和定理吗?
添加辅助线思路:1、构造平角2、构造同旁内角
A
A
E
A
S
N
F
E
Q
P R
B
CB
D
图1
SN P
Q
A R
M
E 图2 A 12 3
B T
CB
D
… …图4… …
图5
CB
M

【案例1】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案例1】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案例1】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

证明

师:(手拿含300的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这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

生: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300、600、900,内角和为1800。 师:(手拿含4500的三角板)这个三角形呢?

生: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50、450、900,内角和为1800。 师:任意一个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

学生齐答:1800。

师:三角形内角和1800这个结论,同学们在小学就学习过了,当时,是用拼图的方法观察得到的。还记得这个方法吗?今天,我们要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手中的三角形进行“剪”、“拼”,并从中发现证明“三角形”内角和1800的方法。

学生开始活动。

教师将两名同学的拼图方法粘到黑板上。

师:(利用图1)通过拼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拼图前后相等的两个角构成内错角。 师:这种拼图的方法对证明有着怎样的启发呢?

生1:证明时,可以过点C 作∠1=∠A ,∠2=∠B 。

生2:过点C 作MN ∥AB 。

生3:过点C 作CM ∥AB ,CN ∥AB 。

师:(将三种说法板书)我们先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说法进行一些完善。根据平等公理的推论,第三种说法就啰嗦了,再来看第一种和第二种说法,C B A

图1 1 2

再仔细比较一下,哪种说法更好一些呢?

(学生思考后,陆续举手)

生:第二种说法比较好,因为这样做,不仅把三角形中三个角的顶点放到一起,而且还构成了一个平角,有利于证明。

师:根据第一种说法得不到拼后的三个角构成一个平角吗?

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定理

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定理

三角形内角和与外角定理

1、如图,∠α=130°,则∠A +∠B +∠C +∠D +∠E +∠F = 度。

2、如图,D 、E 分别为 △ABC 的BC 、AC 边上一点,且AD ⊥

BC 于D , BE ⊥AC 于E ,AD

、BE 交于H .问:

①△AHB 中,∠AHB 的两边的高是哪些线段?AE 是哪个三角形的高? ②

AH 、AB 分别是哪些三角形的公共边? ③∠CAD 、∠ABC 分别是哪些三角形的公共角?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8cm .

(1)已知底边长4cm ,求腰长. (2)已知腰长4cm ,求底边长.

(3)已知其中一边长4cm ,求其它两边长.(4)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各边长.

(5)已知底边长是腰长的2倍,求各边长.(6)已知一边长是另一边长的2倍,求各边长.

4、在△ABC 中,∠A-∠B=∠B -∠C=15°,∠A、∠B、∠C 的度数.

5、如图,∠1=27°,∠2=95°,∠3=38°,求∠4

6、已知:如下图,△ABC 中,∠ABC =80°,∠ACB =50°,BP 平分∠ABC ,CP 平分∠ACB . 求:∠BPC 的度数.

F

E

D C

A

B

7、如右图,在△ABC 中,CD,BE 是外角平分线,BD,CE 是内角平分线,分别相交于D,E,试探索∠D 与∠E 的关系.

8、如图,在∆ABC 中,∠ABC =∠C ,BD 平分∠ABC ,∠A =36°, (1) 求∠CDB 的度数;

(2) 若∠ACB 的外角的平分线与BD 的延长线交于点E ,

试探求∠A 与∠E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 ?
又∵∠1+∠2+∠ACB=180° (平角的定义), ∴∠A+∠B+∠ACB=180° (等量代换).
×
? 。 ?
A
E
。 ×2
C D
1
B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A
B
C
D
证法1′: 作BC的延长线CD,
在这里,为了证明的需要,在原来 的图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 几何里,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例1 已知:在△ABC中,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1=∠2,DE∥BC,则 ∠ , ∥ , ∠3=______,∠4=______. ∠
A
D
4
3 2
E
1
B
C
5.如图所示,△ABC中,∠B=∠C,E是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中 ∠ , 是 AC上一点,ED⊥BC,DF⊥AB,垂足分别 上一点, ⊥ , ⊥ , 上一点 为D、F,若∠AED=140,则∠C= 、 , , . ∠A= ∠BDF=
要证明adbc只需要证明?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推论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 个内角的和.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 A 相邻的内角.
2 3 B 4 1 C
D
E
已知:如图 如图,在 例1 已知 如图 在△ABC中,AD 中 平分外角∠ 平分外角∠EAC,∠B= ∠C. ∠ 求证:AD∥ 求证:AD∥BC.
8.如图,AB∥CD,直线 ⊥MN 如图, ∥ ,直线HE⊥ 如图 交MN于E,∠1=130, 于 , , 等于( 则∠2等于( ). 等于 A.50 B.40 . . C.30 D.60 H . .
2 M B E D
A
C
1
N
已知:如图, ∥ ,求证: 已知:如图,AB∥ED,求证: ∠ABC+∠CDE=∠BCD。 ∠ ∠ 。

《三角形的内角和》典型例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典型例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典型例题

例1 三角形一个角是第二个角的

2

3倍,第三个角比这两个角的和大30°,求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

例2 根据条件,判断ABC ∆的形状〔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1〕︒=∠︒=∠89,76B A

〔2〕C B A ∠=∠+∠

〔3〕C B A ∠=∠︒=∠2,30

例3 在ABC ∆中,5:4:3::=∠∠∠C B A ,求ABC ∆各内角的度数.

参考答案

例1 分析:如果设第二个角是︒x ,那么有第一个角是︒)2

3(x ,第三个角是︒++)302

3(x x ,由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以列出方程,从而求出各个角. 解:设第二个角是︒x ,那么第一个角是︒)23(x ,第三个角是︒++)302

3(x x ,根据三角形三个内角和是180°,得︒=++++180)302

3(23x x x x 解这个方程,得30=x 所以105302

3,4523=++=x x x . 答:这个三角形第一个角是45°,第二个角是30°,第三个角是105°.

说明:一般在三角形求内角问题时,我们首先应考虑应用三角形三个内角间的关系.

例2 分析: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但是如果有一个内角是锐角,那么它未必是锐角三角形,因为锐角三角形必须是三个内角均为锐角.可以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确定各内角的度数,进而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解:〔1〕︒=︒-︒-︒=∠158976180C ,

∴ABC ∆是锐角三角形.

〔2〕∵在ABC ∆中,︒=∠+∠+∠180C B A

《三角形内角和》案例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案例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案例分析

教学片段:

你有什么方法来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来验证你的观点吗?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方法。

活动(一)量一量

好,首先我们用大家都熟悉的量的方法来求一求三角形的内角和。

1小组讨论,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然后用你喜欢的方法实行验证。

2、学生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3、哪一小组上台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4、那么我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在多少度左右?对于出现179°、181°这样的角引入“误差”的概念。

5、提出质疑: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正好等于180°呢?你还有别的方法来验证吗?

活动(二)拼一拼,折一折活动

1、拿出自己的三角形,想:除了量,还有什么办法?教师巡

视,对学生的方法实行指导。

2、哪一小组上台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组的方法。

3、(出示课件)拼一拼,折一折课件动画显示,对两种方

法实行总结。

通过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教师板书)

4.验证猜想

请学生把刚才研究的三角形举起来,分别是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这三类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度,那就能够说,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5、学生自己阅读

6、出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让学生说

一说他们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

7、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大的三角形,这个三

角形是多少度。

案例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课从定理的发现到定理的应用都有意识地营造一个较为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能主动地去观察、猜测、发现、验证,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方法。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案例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案例

高效课堂需要“善变”的老师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案例《三角形内角和》是北师大版数学四下第二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本课教材中提供2个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比较内角和作为情景导入,设置了表格要求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测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方式来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对于一堂随堂课来说,我需要给每个组的孩子准备各种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然后每个组合作测量,两个班的话工程庞大。整个操作过程起码要十多分钟时间,班级纪律存在不可控的情况。这样的课堂也是一眼看到尾的,看似热闹,却缺少了一些条理。而我既想有操作,又想让学生更直观理解这个结论,于是我投机取巧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我做一套教具,请学生上来操作给大家看,结果可想而知,效果大大折扣,学生的参与感太低,仅仅记住了这个结论。刚好我中途有一堂课休息,我积极思索,调整了一下教学方式,每个学生既有了操作,又不会仅仅在于动了手。看似热闹,又不乏层次和思考。

一、变课本情境——谈话导入,开门见山。

师:看了今天要学的内容,你想知道什么?

生:内角和是多少?内角和是什么?.......

我带着学生在三角形上认识了内角,以及内角和。

二、变求未知——提出猜想和疑问,为后续探究吊足口味。

师:关于内角和你知道什么?

生: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些学生是听说的,根本不知所以然)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解题例析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解题例析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解题例析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以上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在解题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下面举例说明。 一、求角度的大小

例1:在△ABC 中,若∠A: ∠B: ∠C=1:2:3,则∠C=_______。

解:依题意,不妨设∠A=x ,则∠B=2x ,∠C=3x ,因此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x+2x+3x=180°,解之得:x=30°,故∠C=3x=90°。

例2:如图1,已知∠1=20°,∠=25°,∠A=35°,则∠BDC 的度数为_______。

图1 图2 解:在△ABC 中,∠ABC+∠ACB=180°-∠A=180°-35°=145°, ∴∠DBC+∠DCB=(∠ABC+∠ACB)-( ∠1+∠2)=145°-(20°+25°)=100°. 在△BDC 中,∠BDC=180°-(∠DBC+∠DCB)=180°-100°=80°.

例3:如图2,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DE ⊥AB 于E ,交AC 于D 。若∠B=53°,则∠CDE=_______.

解:∵△ABC 是直角三角形,∠B=53°,∴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1,得∠A=90°-53°=37°。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2,得∠CDE=∠A+∠AED=37°+90°=127°。 二、求多角的和

例4:如图3,一个任意的五角星,它的五个角(∠A 、∠B 、∠C 、∠D 、∠E)的和为( ) A.50° B.100° C.180° D.200°

《三角形的内角和》案例分析[1]

《三角形的内角和》案例分析[1]

《三角形的内角和》案例分析

这节课,学生从一开始就全员参与到观察的过程中来,轻松得出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再通过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的实验过程,将正方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再次观察通过剪开得到的三角形,大胆猜想,它的内角和会是多少度?所有的过程都是学生在实践、在经历、在体验、在猜想,就在学生猜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教师继续引入:“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用什么办法能够知道?”轻松的把问题又重新抛给了学生。这样将教师的引导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却又不留半点痕迹。在最后拓展练习时,学生也能轻而易举的利用转化的思想,将多边形转化为多个三角形了,真是一举两得。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水平和初步的演绎推理水平,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此课中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学生语言逻辑水平和表达水平,展示自我的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如果我们长此以往这样坚持下去,我们的学生将会是受益无穷的。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也被称为三角形内角和恒等于180°的定理。

它是几何学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描述了任何三角形内角

和的总和恒等于180°。这个定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强大的工具,用于解决各种与角度有关的几何问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以通过几何证明来得到。我们可以将一个三

角形分割成两个互余的锐角三角形,然后使用垂直角定理得出结论。

根据垂直角定理,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个角的和为180°。因此,每个

锐角三角形的两个互余角的和为90°。而一个三角形由两个互余的锐角

三角形组成,所以三角形内角和的总和为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三角形

的性质,也为解决各种类型的几何问题提供了基础。以下是一些三角

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示例:

1. 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通过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可以确定一

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例如,如果一

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计算缺失的角度: 当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时,我们可以使

用内角和定理计算第三个角的度数。例如,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

度分别为60°和40°,则第三个角的度数为180°-60°-40°=80°。

3. 解决平行线问题: 在平行线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交错内角或同旁内角的度数。由于平行线会形成一些特殊的三角形,我们可以利用内角和定理来解决这些问题。

4. 推导其他几何定理: 内角和定理是许多其他几何定理的基础。例如,当我们研究三角形的外角时,我们可以通过内角和定理来推导出三角形外角和定理。这种推导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学中的各种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7
8
9
B
E A
B F
D C
外角
C
FB
外角
D
归纳:
1、每一个三角形都有6个外角; 2、每一个顶点相对应的外角都有2个; 3、这6个外角中有3个外角相等.
4、一个三角形的每一个外角对应一个相邻的内 角和两个不相邻的内角.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B+∠C=∠CAD
外角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 角形的外角.
画一个三角形,再画出它所有的外角.
想一想: 1、每一个三角形有几个外角? 2、每一个顶点处相对应的外角有 几个? 3、这些外角中有几个外角相等? 4、三角形的每一个外角与三角形 的三个内角有什么位置关系?
E A
C
5
4
3 6
12
A
角的和.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
的内角.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已知:如图,△ABC . 求证:∠A +∠B +∠C =180°.
B
A
E
1Hale Waihona Puke Baidu
32
C
D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ABC中,∠A+∠B+∠C=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一等奖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一等奖

例题2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为x、 2x和3x,求x的值。
例题3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 角是60度,另外两个内角 之和等于90度,求第三个 角的度数。
结论和总结
通过本次分享,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学会应用它解 决实际问题。几何学不但Hale Waihona Puke Baidu趣,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 稿一等奖
富有创意的《三角形的内角和》说课稿荣获一等奖,将带领您深入了解这个 有趣而重要的几何主题。
概述
概述
三角形的定义
定义
三角形由三个连线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点组成。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定理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1
步骤1
假设三角形的角度为a、b、c。
2
步骤2
通过运用平行线和同旁内角等于180度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3
步骤3
详细证明步骤,确保严密性。
三角形内角和的推论
1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加起来等于90度。
3 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是60度。
2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顶角。
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例题
例题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 角分别是80度和60度,求 第三个角的度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案例

一、教学内容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9.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在实验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三、教学过程

这是我上的一节研究课,这节课过去好久了,每当我静下心来,总是能感受到学生思考的气息,对于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是不陌生的。因为学生有前面认识角的基础和提前预习的习惯。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我的教学思路是:交流—验证—证明—结论。

果然不出我所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地说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内角这个概念,但是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于是,我提出研究的问题: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在学生研究前,我们简单交流了验证的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的要求。这个过程主要是给学生提供研究的方法和合作时需要注意的规则,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方法进行验证。在每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分工交流后,大家开始研究了,我留给学生的时间是8分。

学生的研究开始了,一个个俨然是小科学家,积极主动,非常投入。课堂中少了一份喧闹,多了一份沉静和思考,偶尔会有一两个同学的争论声,在这轻声的辩论中,学生的思维在研究中不断地进行碰撞。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我轻轻地走进每一个小组,寻找需要我帮助的小组和解决问题的地方,我发现大部分小组能很好地进行合作,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有效的小组学习和交流。其中第2组,不知道用什么方法验证,我给他们提供了方法,进行指导后,小组学习进入正常的轨道。之后,我进入了需要我参与的第5小组,这个小组存在的问题是组长不停地指责组员做得不好,组员在组长的埋怨声中不知所措。我加入这个小组后,首先帮助他们确定验证的方法,给每个人分工,然后和他们一起用测量的方法进行验证。

再一起交流“撕”的方法,即把三角形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如下图:

在大家的交流中,我们获得一个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在180°。

学反思: 最想倾诉的几个问题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需要干什么?

经常会看到,学生小组合作时,教师会边走边不停地提示学生干什么,怎么干。其实,这个时候教师的提示对学生而言,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不

仅影响学生的思路,还会干扰学生的学习状态。

我想,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做的是快速浏览每个小组,看看每个小组的问题所在,帮助每个小组排除学习的障碍,然后找到最需要你帮助的小组,参与到这个小组的学习中,了解学生的状态,为后面的交流做好准备。因为在几分的交流时间内,教师不可能每个小组都照顾到,但是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使每个小组有解决问题的思路。

2.当学生的认知和原有的经验发生了冲突,怎么办?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在新课程理念下,就是让学生去研究和探索,然后获得结论。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情境下,会有很多情况出现,如果我这样做了,我的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如果我这样做了,我可能会偏离我的教学设计,学生的问题可能会让我不知所措等。

其实,在课堂中,这是进行教学的最好契机,抓住学生最核心的问题,重组我们的课堂思路,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讨问题。我想,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服务的,教师要勇于放手,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比如,在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时候,学生一直没有想到要验证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只要验证按角分的三类就行了。教学时,我一直想提醒大家,但是总是不甘心,希望学生能自己去体悟,最后学生悟的不错。我想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价值的。

3.要重视学生的反思和交流。

教师教给学生的,学生不一定能听得懂。但是让学生及时地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并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思路,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个再思考的过程,教师能从中感受到学生学习的状态和感受。

在整理案例的时候,我试图从两方面去体现这一点。一方面是让学生不停地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在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又提出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对话中体现出学生自己的思路和经验,这一点体现得还不够,我的笔不能把学生的交流充分表达出来,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四、教后记:通过这节课给我带来了更深的启示: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化为教学行为。而教学计划永远是对教学的一种预设,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有必要审视自己的教学既要注重课前的精心预设,更要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这就有要求我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作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人才,只有头脑里充满着智慧,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课堂教学,才能把“意外”变成“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