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生化实验绪论及蛋白质沉淀变性反应

生化实验绪论及蛋白质沉淀变性反应

100

80
-11

乙醇
78
12
400
闪点:液体表面的蒸汽和空气的混合物在遇明火或火花时着火的最低温度。 自燃点:液体蒸汽在空气中自燃时的温度。
不能放冰箱中储存!不能在火源附近储存、操作!
9
易燃物蒸汽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
名称 乙醚 丙酮 乙醇 氢气 甲醇 乙炔
爆炸极限(体积百分数) 1.9~36.5 2.6~13 3.3~19 4.1~74.2 6.7~36.5 3~82
有 条
质 溶 液 的
沉 淀 出 来
白 质 溶 液

件 的

沉 淀
。的

水化层 蛋白质分子表面
双电层
稳定的亲水胶 脱水,失去电荷
沉淀反应
可逆沉淀反应
不可逆沉淀反应
(不变性沉淀反应) (变性沉淀反应)
如:盐析作用… 如:重金属盐沉淀作用…
蛋白质沉淀变性的常见方法
常用方法
原理
常用试剂
实用
盐析
有机试剂盐 析
20
实验室急救 2
• 玻璃割伤:检查伤口内有无玻璃碎片,硼酸水洗净, 涂擦碘酒或红汞水,必要时用纱布包扎。
• 烫伤:浓酒精消毒,涂上苦味酸软膏。 • 触电:关闭电源 用干木棍使电线与被害者分开。 • 着火:
汽油、乙醚等有机溶剂:石棉布、沙土 电线:切断电源或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衣服:勿奔走,湿衣包裹或躺地滚动。
• 为观察到正常现象,需将试管洗刷洁净。 • 浓度较高的蛋白质溶液,实验现象更明显。 • 变性蛋白质一般易于沉淀,但也可不变性而使蛋白质沉淀,
在一定条件下,变性的蛋白质也可不发生沉淀。
思考题
1、 蛋白质分子中哪些基团分别可以与重金属离子和 有机酸作用而使蛋白质沉淀?

片剂溶出度实验报告数据

片剂溶出度实验报告数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片剂溶出度实验报告数据篇一:片剂溶出度的测定片剂溶出度的测定转篮法1.仪器装置中国药典收录的转篮法装置如图10—11所示。

(1)转篮分篮体与篮轴两部分,均为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

篮体A由不锈钢丝网(丝径为0.254mm,孔径0.425mm)焊接而成,呈圆柱形,内径为20.2±0.1mm,上下两端都有金属边缘。

篮轴b的直径为9.4~10.1mm,轴的末端连一金属片,作为转篮的盖;盖上有通气孔(孔径2.omm);盖边系两层,上层外径与转篮外径同,下层直径与转篮内径同;盖上的三个弹簧片与中心呈120o。

转篮旋转时摆动幅度不得超过±1.omm。

(2)操作容器为1000ml的圆底烧杯,内径为98~106mm,高160~175mm,烧杯上有一有机玻璃盖,盖上有2孔,中心孔为篮轴的位置,另一孔供取样或测温度用。

为使操作容器保持恒温,应外套水浴,水浴的温度应能使容器内溶剂的温度保持在37±0.5℃。

转篮底部离烧杯底部的距离为25±2mm。

(3)电动机与篮轴相连,转速可任意调节在每分钟50~200转,稳速误差不超过±4%。

运动时整套装置应保持平稳,不得晃动或振动。

(4)仪器应装有6套操作装置,可一次测定6份供试品。

取样点位置应在转篮上端距液面中间,离烧杯壁lomm处。

(5)转篮防腐涂料不得在测定用溶剂中溶蚀。

2.测定法除另有规定外,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剂900ml,注人每个操作容器内,加温使溶剂温度保持在37±o.5℃,调整转速使其稳定。

取供试品6片(个),分别投入6个转篮内,将转篮降入容器中,立即开始计时,除另有规定外,至45min 时,在规定取样点吸取溶液适量,立即经0.8/μm微孔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s内完成。

取续滤液,照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计算每片(个)的溶出量。

第三节溶出度测定法-page23.结果判断6片(个)中每片(个)的溶出量,按标示含量计算,均应不低于规定限度(Q)。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篇一: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c.y.cheng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維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物化实验报告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物化实验报告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最大气泡压力法测量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摘要:本实验采用最大气泡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

通过测量不同浓度下正丙醇的表面张力,计算吸附量,求出正丙醇分子的横截面积。

并探讨了表面张力的性质、表面吸附,加深对表面自由能的理解和表面活性剂的了解。

关键词:最大气泡法 表面张力 吸附 横截面积0. 引言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对见到的一些现象可能已经习以为常,比如, 下过雨后, 我们可以见到树叶、草上的小水珠都接近於球形;不小心打碎了体温计后, 里面的水银掉到地上, 小水银滴也呈球形.其实这些现象都与表面张力有关.液体与气体相接触时, 会形成一个表面层, 在这个表面层内存在着的相互吸引力就是表面张力, 它能使液面自动收缩.表面张力是由液体分子间很大的内聚力引起的.处於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 所以它们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力的作用, 使得液体表面层犹如张紧的橡皮膜, 有收缩趋势, 从而使液体尽可能地缩小它的表面面积.我们知道, 球形是一定体积下具有最小的表面积的几何形体.因此, 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 液滴总是力图保持球形,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树叶上的水滴按近球形的原因.表面张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实验部分1.1实验原理:物体表面的分子和内部分子所处的境况不同,因而能量也不同,如图11-1,表面层的分子受到向内的拉力,所以液体表面都有自动缩小的趋势。

如要把一个分子由内部迁移到表面,就需要对抗拉力而作功,故表面分子的能量比内部分子大。

增加体系的表面,即增加了体系的总能量。

体系产生新的表面(∆A )所需耗费功(W )的量,其大小应与∆A 成正比。

-W =σ∆A (12-1) 如果∆A =1m 2,则-W =σ,即在等温下形成1m 2新的表面所需的可逆功。

故σ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其单位为N ·m -1。

这样就把σ看作为作用在界面上每单位长度边缘上的力,通常称为表面张力。

它表示表面自动缩小的趋势的大小。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报告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报告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报告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年级:八年级姓名:日期:10、11地点:物理实验室
实验名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目的
练使用温度计,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
温度计,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冷水的3个烧杯。

三、实验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
1.检查器材。

2.估测热水的温度。

3.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4.估测温水的温度。

5.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5.估测冷水温度。

6.用温度计测量冷水的温度,操作正确。

8.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
1.观察器材:温度计的量程-10~110摄氏度,分度值1摄氏度。

2.记录数据:
手指的感觉(热或冷)



估测温度
55摄氏度
38摄氏度
15摄氏度
实测温度
50摄氏度
37摄氏度。

可编程控制技术(PLC)实验报告

可编程控制技术(PLC)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开课实验室机电学院学院年级专业班学生姓名学号开课时间10 至11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一基本指令的编程练习(一)与或非逻辑功能实验一、实验任务及实验目的1、熟悉PLC实验装置及实验箱,S7-200系列编程控制器的外部接线方法2、了解编程软件STEP7的编程环境,软件的使用方法。

3、掌握与、或、非逻辑功能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过程1:基本指令编程练习的实验面板图图6-1图中的接线孔,通过防转座插锁紧线与PLC的主机相应的输入输出插孔相接。

SBi+为输入点正,SBi-为输入点负,HLi+为输出点正,HLi-为输出点负。

上图中中间一排SB0~SB4、SQ0~SQ4为输入按键和开关,模拟开关量的输入。

左图中中间一排HL0~HL7是LED指示灯,接PLC主机输出端,用以模拟输出负载的通与断。

2、编制梯形图并写出程序通过程序判断Q0.1、Q0.2、Q0.3、Q0.4的输出状态,然后输入程序并运行,加以验证。

梯形图参考图图6-2 梯形图参考图表6-23、实验步骤梯形图中的SQ1、SQ3分别对应控制实验单元输入开关I0.1、I0.3。

通过专用的PC/PPI电缆连接计算机与PLC主机。

打开编程软件STEP7,逐条输入程序,检查无误后,将所编程序下载到主机内,并将可编程控制器主机上的STOP/RUN开关拨到RUN位置,运行指示灯点亮,表明程序开始运行,有关的指示灯将显示运行结果。

拨动输入开关SQ1、SQ3,观察输出指示灯Q0.1、Q0.2、Q0.3、Q0.4是否符合与、或非逻辑的正确结果三、实验结果及总结拨动输入开关SQ1、SQ3,观察输出指示灯Q0.1、Q0.2、Q0.3、Q0.4符合与、或非逻辑的正确结果通过实验,了解了PLC实验装置及实验箱,S7-200系列编程控制器的外部接线方法,熟悉了编程软件STEP7的编程环境,软件的使用方法,结合课本,使我们巩固了课本知识。

(二)定时器/计数器功能实验一、实验任务及实验目的掌握定时器、计数器的正确编程方法,并学会定时器和计数器扩展方法,用编程软件对可编程控制器的运行进行监控。

河南城建学院实验报告1 (1)

河南城建学院实验报告1 (1)

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_实验一创建和修改数据库成绩:___________ 专业班级:姓名:_ 学号:_实验日期: 2013 年 10月 11 日软件环境:Windows XP,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5.硬件环境:CPU:硬盘: G 内存: M一、实验目的掌握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l创建数据库掌握使用T-SQL创建数据库学会删除数据库二、实验内容及要求用命令创建29页的表格及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并对表进行修改和删除。

三、实验主要界面、程序及相关说明CREATE TABLE Tc( TNo char(4)NOT NULL CONSTRAINT Tc_Prim PRIMARY KEY,TN CHAR(6),Sex char(2)NOT NULL,Age int NOT NULL,Prof nchar(10),Sal int,Comm int,Dept char(10))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4)NOT NULL CONSTRAINT Students_Prim PRIMARY KEY, SN CHAR(6),SSex char(2)NOT NULL,SAge int NOT NULL,SDept char(10))CREATE TABLE Couce( CNo char(4)NOT NULL CONSTRAINT Couce_Prim PRIMARY KEY, CN CHAR(20),CT int,)CREATE TABLE SC(NO char(4)NOT NULL CONSTRAINT Students_Fore1 FOREIGN KEY REFERENCES Students(NO),CNo CHAR(4)NOT NULL CONSTRAINT Couce_Fore1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ce(CNo),Score int,CONSTRAINT SC_Prim PRIMARY KEY(No,CNo),)CREATE TABLE Tgc(TNO char(4)NOT NULL CONSTRAINT Tc_Fore FOREIGN KEY REFERENCES Tc(TNo), CNO CHAR(4)NOT NULL CONSTRAINT Couce_Fore FOREIGN KEY REFERENCES Couce(CNO),CONSTRAINT Tgc_Prim PRIMARY KEY(TNO,CNO),)四、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案在创建第五个表的时候,由于第六个表已经使用了“Couce_Fore”,在执行时一直出现了错误(由于后来的改进正确了,改为“Couce_Fore1”调试通过了,故没有将原屏幕截下),还有就是在父子表的关系键的数据类型取值的长度不一样,也使得执行没有通过,再有,由于是第一次创建表格,很多东西都没有注意清楚,很多关系很没理清所以出现了很多麻烦的地方,比如,各个表格的名字取的很不得体,很乱,教师评语:。

热工实验报告

热工实验报告

GDOU-B-11-112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实验名称课程名称课程号学院(系)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日期实验一. 金属泊式应片:直流单臂、半桥、全桥比较一:实验目的:验证单臂、半桥、全桥的性能,比较它们的测量结果。

二:实验所需单元: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电桥、F/V(频率/电压)表。

三:实验注意事项:(1)电桥上端虚线所示的四个电阻实际并不存在。

(2)在更换应变片时应关闭电源。

(3)实验过程中如发现电压表过载,应将量程扩大。

(4)接入全桥时,请注意区别各应变片的工作状态,桥路原则是:对臂同性,邻臂异性。

(5)直流电源不可随意加大,以免损坏应变片。

四:实验步骤:(1)直流电源旋在±2V档。

F/V表置于2V,差动放大器增益打到最大。

(2)观察梁上的应变片,转动测微头,使梁处于水平位置(目测),接通总电源及副电源。

放大器增益旋至最大。

(3)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是用导线将放大器正负输入端与地连接起来,输出端接至F/V表输入端,调整差动放大器上的调零旋钮,使表头指示为零。

(4)根据图1的电路,利用电桥单元上的接线和调零网络连接好测量电路。

图中r及w1为调平衡网络,先将R4设置为工作片。

(5)直流电源打到±4V,调整电桥平衡电位器使电压表为零(电桥调零)。

(6)测微头调整在整刻度(0mm)位置,开始读取数据。

(R4工作状态相反的另一个应变片,形成半桥电路,(8)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3换为与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实验名称课程名称课程号学院(系)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地点实验日期(9)保持差动放大器增益不变,将R1、R2两个电阻换成另外两个应变片,接成一个直流全桥,(10)观察正反行程的测量结果,解释输入输出曲线不重合的原因。

(11)在同一坐标上描绘出X—V曲线,比较三种接法的灵敏度。

思考题1.根据X—V曲线,计算三种接法的灵敏度K=∆V/∆X,说明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2.根据X—V曲线,描述应变片的线性度好坏。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_共10篇 .doc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_共10篇 .doc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_共10篇范文一:_进程管理实验报告进程管理实验报告一、进程与线程1.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学习Linux中创建进程的方法。

2.学习系统调用fork的使用方法。

3.学习系统调用exec族调用的使用方法。

2.实验准备1.进程的创建创建一个进程的系统调用很简单,只要调用fork函数就可以了。

#includepid_tfork();当一个进程调用了fork以后,系统会创建一个子进程,这个子进程和父进程是不同的地方只有它的进程ID和父进程ID,其他的都一样,就像父进程克隆(clone)自己一样,当然创建两个一模一样的进程是没有意义的,为了区分父进程和子进程,我们必须跟踪fork调用返回值。

当fork调用失败的时候(内存不足或者是用户的最大进程数已到)fork返回—1,否则fork的返回值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父进程fork返回子进程ID,而对于fork 子进程返回0,我们就是根据这个返回值来区分父子进程的。

2.关于fork的说明使用该函数时,该函数被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两次返回的区别是子进程的返回值是0,而父进程的返回值则是新子进程的进程ID。

将子进程ID返回给父进程的理由是:因为一个进程的子进程可以多于一个,所以没有一个函数可以是一个子进程获得其所有子进程的进程ID。

而fork函数使子进程得到的返回值是0的理由是:一个子进程只会有一个父进程,所以子进程总是可以调用函数getpid获得其父进程的进程ID。

3.系统调用exec族调用的说明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后,子进程一般要执行不同的程序。

为了调用系统程序,我们可以使用系统调用exec族调用。

Exec族调用有以下五个函数:intexecl(constchar*path,constchar*arg,?);intexeclp(constchar*file,constchar*arg,?);intexecle(constchar*path,constchar*arg,?);intexecv(constchar*path,constchar*argv[]);intexecvp(constchar*file,constchar*argv[]);exec族调用可以执行给定程序。

热流体课程实验报告-换热器综合实验

热流体课程实验报告-换热器综合实验

8.6 换热器综合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换热器性能的测试方法,了解影响换热器性能的因素。

(2) 掌握间壁式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以及传热系数k 的测定方法。

(3) 了解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及其性能的差别。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所用的均是热量通过固体避免由热流体传递给冷流体的间壁式换热器。

根据传热方程式的一般形式,换热器传热系数可有下式决定:k =ΦAΔt m(1)不论顺流、逆流,对数平均温差的计算式为:Δt m =Δt max −Δt minlnΔt max Δt min(2)冷、热流体通过套管交换的热量,可根据如下热平衡方程式求得q V1ρ1c p1(t 1′−t 1′′)=q V2ρ2c p2(t 2′′−t 2′)(3)保持冷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热水的流量,进行不同工况的实验测定,可进一步得出传热系数k 与热水流量的关系特性曲线。

三、实验装置1.冷水泵2.冷水箱3.冷水流量计4.冷水顺逆流阀门组5.列管式换热器6.套管式换热器7.板式换热器8.热水流量计9.热水箱 10.热水泵 11.电加热器 四、实验内容1、 工况稳定后,测量冷、热水进、出口温度、流量,重复测量5次;2、 以5次测量的平均值,现场计算实验工况的热平衡偏差,要求热平衡偏差在±5%左右;3、 保持冷水流量160L/h 不变,改变热水流量(550,500,450,400,350L/h 左右),进行测量及计算;4、 按照以上操作步骤,分别转换开闭指定换热器(顺流和逆流),进行实验,测读数据;实验名称五、实验数据整理1. 对数平均温差根据实验测定结果,按(2)式计算顺、逆流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Δt m。

2. 换热量热水侧放热量Φ1=q V1ρ1c p1(t1′−t1′′)(W)冷水侧放热量Φ2=q V2ρ2c p2(t2′′−t2′)(W)(W)平均换热量Φm=Φ1+Φ22×100%热平衡偏差δ=Φ1−Φ2Φm3. 传热系数k=ΦAΔt m4. 实验结果的拟合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整理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与流速的关系式,以传热系数k为纵坐标,以热水流速为横坐标,在坐标图上标绘实验点及所得关系式。

10-11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教研室自查表【模板】

10-11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教研室自查表【模板】

10-11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教研室自查表
教研室:
专业教学大纲汇总
实验教学检查
上学期实验报告
大纲、安排表、教案、培养计划、实验室记录本五者统一性情况
09-10学年第一、第二学期实验开出率统计表
09-10学年第一、第二学期实验室开放一览表
2009-2010学年度各专业开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教学改革情况综述
上学期__毕业设计检查
2010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安排计划
《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情况一览表》
《2010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一览表》
《教学院2010届毕业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一览表》
《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表》
2010届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总结,总结必须包含①选题、性质、难度等分析,②质量整体分析,③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等内容
近三学年各学年当年未能正常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明细表
上学期__实习部分检查
09-10学年第一、第二学期各项实习计划和总结
实习基地一览表及协议
2009-2010学年度各教学院对实习质量进行监控的有关材料
上学期__课程设计部分检查
课程设计的选题程序,补
课程设计考核标准。

化学产物分析实验报告

化学产物分析实验报告

化学产物分析实验报告引言化学产物的分析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产物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而了解反应机理和优化合成条件。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析某一未知产物,研究其成分和性质。

实验方法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pH计等- 试剂:未知产物、盐酸、氢氧化钠、硫酸等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未知产物溶解于水中,并进行初步观察。

2. 通过pH计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质。

3. 利用离心机对溶液进行离心分离。

4. 利用分光光度计对分离后的液体进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5. 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测试钠、碳酸氢盐等离子的存在与否。

6. 根据结果得出未知产物的结论。

实验结果1. 观察:未知产物溶解于水后呈现深红色溶液。

2. pH测试:溶液呈酸性,pH值约为3。

3. 离心分离:离心后,产生了沉淀和清澈的上清液。

4. 光谱分析:分光光度计显示了一条在400-500nm范围内的吸收峰,表明产物具有吸收紫外可见光的能力。

5. 钠的存在测试:产物溶液加入NH4Cl和NH4OH后,出现白色沉淀,表明产物中含有钠离子。

6. 碳酸氢盐的存在测试:产物溶液加入盐酸后,出现气泡,表明产物中含有碳酸氢盐。

结论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未知产物溶液是一种酸性溶液,含有红色染料,具有吸收紫外可见光的性质。

产物中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氢盐。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初步推测未知产物为一种红色酸性染料。

由于时间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并未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详细的分析。

进一步的实验研究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和分析,以确定未知产物的具体成分和结构,及其潜在应用价值。

结束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到了化学产物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了如何利用仪器和试剂进行化学产物的鉴定和分析。

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未知产物的性质和用途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能够在化学分析领域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掌握。

滴定操作实验报告

滴定操作实验报告

滴定操作实验报告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及盐酸溶液对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定一.实验目的:1.培养同学们“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的实验思想。

2.学习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掌握酸碱滴定的原理及操作步骤.3.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二.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滴定台一台,25mL酸(碱)滴定管各一支,10mL移液管一支,250mL锥形瓶两个。

药品:0.1mol/L NaOH溶液,0.1mol/L盐酸,0.05mol/L草酸(二水草酸),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

三.实验原理:中和滴定是酸与碱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通过实验手段,用已知测。

即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完全中和浓度的碱(酸)溶液,测定出二者的体积,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二者的化学计量数,求出溶液的浓度。

酸碱滴定通常用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做标准溶液,但是,由于浓盐酸易挥发,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故不能直接配制成准确浓度的溶液,一般先配制成近似浓度溶液,再用基准物标定。

本实验用草酸(二水草酸)作基准物。

⑴氢氧化钠溶液标定:H2C2O4+2NaOH=Na2C2O4+2H2O 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呈弱碱性,用酚酞作指示剂。

(平行滴定两次)⑵盐酸溶液标定:HCl+NaOH=NaCl+H2O反应达到终点时,溶液呈弱酸性,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平行滴定两次)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仪器检漏:对酸(碱)滴定管进行检漏2.仪器洗涤:按要求洗涤滴定管及锥形瓶,并对滴定管进行润洗3.用移液管向两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00mL草酸(二水草酸),再分别滴入两滴酚酞.向碱式滴定管中加入药品至零刻线以上,排尽气泡,调整液面至零刻线,记录读数。

4.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草酸(二水草酸)溶液,沿同一个方向按圆周摇动锥形瓶,待溶液由无色变成粉红色,保持30秒不褪色,即可认为达到终点,记录读数。

5.用移液管分别向清洗过的两个锥形瓶中加入10.00 mL氢氧化钠溶液,再分别滴入两滴甲基橙。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
器材
电磁铁的磁性与什么有关
实验
过程
1、电磁铁的制作与磁性检验:将导线缠绕在大铁钉上,用电池组装电路。手持大铁钉的一头,用另一头去吸大头针(可交换去试吸)
2、检验南北极:将大铁钉的一头靠近指南针,观察哪一端是南极?观察哪一端是北极?
3、电磁铁两极变化:(1)绕线方向不变,改变电流方向;(2)改变绕线方向,电流方向不变。
实验现
象或实
验结果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有所改变。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9月22日
实验
名称
轮轴的研究
实验
类型
演示实验
实验
组员
实验
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的特点,从而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轴粗细相同,轮大小不同的轮轴、钩码、线、铁架台。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班级
六年级
时间
9月8日
实验
名称
常用工具的使用
实验
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
组员
实验
目的
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
器材
克丝钳、开瓶器、剪刀、螺丝刀、钉锤等。
实验
过程
1、教师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让学生概括出它的使用方法。
2、教师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让学生概括它们各自的使用方法。
实验
器材
杠杆尺、钩码。
实验
过程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让学生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上海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上海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上海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一、引言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上海大学实验报告的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一种科技文献,通过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来总结和分享实验研究的成果。

二、实验报告的结构1.标题:实验报告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实验的内容和目的。

2.引言:介绍实验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引起读者的兴趣,并阐明实验的问题和假设。

3.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过程,包括实验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和方法。

4.实验结果与分析:展示实验的结果数据,并通过图表或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解释。

分析的过程应该清晰、逻辑严谨。

5.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回答实验的问题和验证假设。

同时提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可能性。

6.参考文献:引用实验中使用的参考文献,包括已发表的科技文献或相关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要求1.格式:实验报告应采用A4纸,页边距为上下左右各2.5厘米,使用12号宋体字体,行间距为1.5倍。

2.内容:实验报告应包含必要的信息,包括实验的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讨论和结论等。

3.语言:实验报告应使用准确、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描述,避免使用模糊或不确定的表达方式。

4.图表:实验结果可以通过图表的方式进行展示和分析,但在本实验报告模板中,不允许使用图片。

5.引用:实验报告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注明出处,包括作者、标题、出版日期等信息。

引用格式应符合学校的要求。

四、实验报告的撰写步骤1.确定实验的背景和目的:在撰写实验报告之前,需要对实验的背景和目的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确保能够准确地描述实验的意义和目标。

2.收集实验数据:进行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分析实验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并将分析过程详细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4.撰写实验报告:根据上述实验报告的结构和要求,逐步撰写实验报告的各个部分,确保内容的完整、准确和逻辑性。

流化床干燥实验

流化床干燥实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11-2)方法二(数字化实验设备可用此法):利用床层的压降来测定干燥过程的失水量。

(1)准备0.5~1kg的湿物料,待用。

(2)开启风机,调节风量至40~60m3/h,打开加热器加热。

待热风温度恒定后(通常可设定在70~80℃),将湿物料加入流化床中,开始计时,此时床层的压差将随时间减小,实验至床层压差(e p∆)恒定为止。

则物料中瞬间含水率i X为e ei p pp X∆∆-∆=(11-3)式中,p∆—时刻τ时床层的压差。

计算出每一时刻的瞬间含水率i X,然后将i X对干燥时间iτ作图,如图11-1,即为干燥曲线。

图11-1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曲线上述干燥曲线还可以变换得到干燥速率曲线。

由已测得的干燥曲线求出不同i X 下的斜率ii d dX ,再由式11-1计算得到干燥速率U ,将U 对X 作图,就是干燥速率曲线,如图11-2所示。

图11-2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将床层的温度对时间作图,可得床层的温度与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

3. 干燥过程分析预热段 见图11-1、11-2中的AB 段或A′ B 段。

物料在预热段中,含水率略有下降,温度则升至湿球温度tW ,干燥速率可能呈上升趋势变化,也可能呈下降趋势变化。

预热段经历的时间很短,通常在干燥计算中忽略不计,有些干燥过程甚至没有预热段。

恒速干燥阶段 见图11-1、11-2中的BC 段。

该段物料水分不断汽化,含水率不断下降。

但由于这一阶段去除的是物料表面附着的非结合水分,水分去除的机理与纯水的相同,故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物料表面始终保持为湿球温度tW ,传质推动力保持不变,因而干燥速率也不变。

于是,在图11-2中,BC 段为水平线。

尺寸,而与干燥介质状况关系不大,故降速阶段又称物料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三、实验装置1.装置流程本装置流程如图11—3所示。

1-加料斗;2-床层(可视部分);3-床层测温点;4-进口测温点;5-风加热器;6-转子流量计;7-风机;8-U形压差计;9-取样口;10-排灰口;11-旋风分离器图11—3 流化床干燥实验装置流程图2.主要设备及仪器(1)鼓风机:BYF7122,370W;(2)电加热器:额定功率2.0KW;(3)干燥室:Φ100mm×750mm;(4)干燥物料:耐水硅胶;(5)床层压差:Sp0014型压差传感器,或U形压差计。

电容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电容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电容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报告篇一:实验十一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实验十一电容式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容传感器的结构及特点二、实验仪器: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模块、测微头、数显直流电压表、直流稳压电源三、实验原理:电容式传感器是指能将被测物理量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变化的一种传感器它实质上是具有一个可变参数的电容器。

利用平板电容器原理:C??Sd??0??r?Sd(11-1)0真空介电常数,εr介质相对介电常数,由式中,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距离,ε此可以看出当被测物理量使S、d 或εr发生变化时,电容量C随之发生改变,如果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另一参数,就可以将该参数的变化单值地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

所以电容传感器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改变极间距离的变间隙式,改变极板面积的变面积式和改变介质电常数的变介电常数式。

这里采用变面积式,如图11-1两只平板电容器共享一个下极板,当下极板随被测物体移动时,两只电容器上下极板的有效面积一只增大,一只减小,将三个极板用导线引出,形成差动电容输出。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按图11-2将电容传感器安装在电容传感器模块上,将传感器引线插入实验模块插座中。

2.将电容传感器模块的输出UO接到数显直流电压表。

3.接入±15V电源,合上主控台电源开关,将电容传感器调至中间位置,调节Rw,使得数显直流电压表显示为0(选择2V档)。

(Rw确定后不能改动)4.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传感器的共享极板(下极板),每隔记下位移量X与输出电压值V的变化,填入下表11-1五、实验报告:1.根据表11-1的数据计算电容传感器的系统灵敏度S和非线性误差δf。

六、实验数据曲线图:VX篇二: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实验十九电涡流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电涡流传感器测量位移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仪器电涡流传感器、铁圆盘、电涡流传感器模块、测微头、直流稳压电源、数显直流电压表三、实验原理通过高频电流的线圈产生磁场,当有导电体接近时,因导电体涡流效应产生涡流损耗,而涡流损耗与导电体离线圈的距离有关,因此可以进行位移测量。

实验11单缝衍射

实验11单缝衍射

实验11 单缝衍射练习一 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和缝宽的测定【实验目的】1.观察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现象及其随单缝宽度变化的规律,加深对光的衍射理论的理解2.学习光强分布的光电测量方法。

3.利用衍射花样测定单缝的宽度。

【仪器及用具】光具座,He —Ne 激光器,可调单狭缝,光电池,光点检流计,移测显微镜。

【实验原理】图11—1夫琅和费衍射是平行光的衍射,即要求光源及接收屏到衍射屏的距离都是无限远(或相当于无限远)。

在实验中,它可借助两个透镜来实现。

如图11—1所示,位于透镜1L 的前焦面上的单色狭缝光源S ,经1L 后变成平行光,垂直照射在狭缝D 上,通过D 衍射后在透镜2L 的后焦面上,呈现出单缝的衍射花样,它是一组平行于狭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与光轴平行的衍射光束会聚于屏上0P 处,是中央亮纹的中心,其光强设为0I ,与光轴成θ角的衍射光束则会聚于θP 处,可以证明,θP 处的光强为θI ,即220sin u u I I =θ,λθπsin a u = (11—1)式中a 为狭缝宽度,λ为单色光的波长。

由式(11—1)得到:1.当0=u (即0=θ)时,0I I =θ,衍射光强有最大值。

此光强对应于屏上0P 点,称为主极大。

0I 的大小决定于光源的亮度,并和缝宽a 的平方成正比。

2.当πk u =( ,3,2,1±±±=k ),即λθk a =sin 时,0=θI ,衍射光强有极小值,对应于屏上暗纹。

由于θ值实际上上小,因此可近似地认为暗条纹所对应的衍射角为a k λθ=。

显然,主极大两侧暗纹之间的角宽度a λθ2=∆,而其他相邻暗纹之间的角宽度a λθ=∆,即中央亮纹的宽度为其他亮纹宽度的两倍。

图11—23.除中央主极大外,两相邻暗纹之间都有一个次极大。

由(11—1)式,可以求得这些次极大的位置出现在a λθ43.1sin ±=,a λ46.2±,a λ47.3±,a λ48.4±,…处;其相对应光强依次为047.00=I I θ,017.0,008.0,00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学期: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学号:姓名:实验1 熟悉C语言程序的运行环境,掌握数据描述1.1 实验目的1.了解在开发环境中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语言程序,初步了解C语言程序的结构特点。

3.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的概念,学会使用C语言的相关运算符构成表达式。

1.2 实验预习1.熟悉Visual C++的启动和退出及Visual C++中的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命令。

2.了解下列命令及函数:include<stdio.h>、main、printf、scanf。

3.熟悉Visual C++环境下每个菜单项的功能及相关命令对应的操作。

4.各种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取值范围;熟悉下列标识符的含义。

int、short (int)、long (int)、unsigned (int)、float、double、char、void 5.各类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规则。

6.常量与变量的区别和联系。

运行环境:1.双击桌面Visual C++快捷方式进入Visual C++,或通过执行“开始——>程序——>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 Microsoft Visual C++6.0”或执行文件"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COMMON\MSDev98\Bin\MSDEV.EXE"。

2.单击“文件”菜单的“新建”命令。

3.在打开的“新建”对话框中选择“文件”标签。

4.选择C++ Source File,在目录输入栏选择文件保存位置,然后在文件输入栏中输入文件名,扩展名为.c (例如first.c) ,单击确定按钮。

如图所示:5.在源窗口中输入源程序,如图所示。

6.编译程序:按“Ctrl+F7”或通过“编译”菜单中的“编译”命令,或使用工具栏中的相应工具进行编译运行若程序有错则找到出错行修改程序。

7.连接:若程序没有语法错误,则可按功能键F7或执行“编译”菜单中的“构件”命令或通过工具栏中的相关工具(编译工具右边工具),进行连接生成可执行文件。

8.运行程序:按组合键“Ctrl+F5”,或通过“编译”菜单中的执行命令,或通过工具栏中的“!”工具运行程序。

1.3 实验任务1.输入下面的程序,注意区分大小写。

#include <stdio.h> main() {printf(“I am a student!”); }(1) main(){int a,b;a=b=3;printf(“a=%d,b=%d”,a,b);}(2)若将以上程序进行改写,编辑如下:main(){int a,b;a=3;b=3.1;printf(“a=%d,b=%d”,a,b);由此知,若赋值号左右数据类型不一致时,c语言将若将以上程序第4行进行改写,编辑如下: printf(“%d”,a=a+b,b=b+a);对比以上两程序,结果不同的原因在于6.若有以下程序段,分析c2的值:int c1=2,c2;若将程序段改为:分析c2所得结果,其中的关键在于7.现有程序如下:main(){ int a=7, b=10;a=a+b; b=a-b; a=a-b;printf(“%d,%d\n”, a, b );}程序运行的功能是:注:可修改a、b两数的值仔细观察。

8. 现有程序如下,分析填空:9. 现有程序如下,分析填空:10.现有程序如下,分析填空:11.现有程序如下,分析填空:12.思考题:改错题(以下程序有多处错误,上机调试。

将正确的程序记录在下方。

要求不能删减已有内容。

)#include <math.h> 正确的程序应改为:#define STA 30main(){int a,b=3;A=3*PI*SIN(b);STA=3*STA;printf(“%d\n”,2a);printf(“%d”,b);}1.4 实验心得实验2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与调试2.1 实验目的1.熟悉C语言的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和复合语句。

2.熟悉函数调用语句,尤其是各输入输出函数的调用语句。

3.熟悉顺序结构程序中语句的执行过程。

4.熟悉程序的跟踪调试和变量值的监视。

5.能设计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

2.2 实验预习1.熟悉下列函数:putchar、getchar、printf、scanf2.了解顺序结构程序的执行过程。

3.了解程序的跟踪调试和变量值的监视并能够熟练操作。

单步跟踪调试(逐条语句跟踪调试):(1)可按功能键F7进行,要监视某变量的值时,就按Ctrl+F7键,然后输入相应的变量名,就可以在监视消息窗口中查看到该变量的值。

(2)也可逐段运行程序,即每次运行若干条语句。

首先利用Ctrl+F8键在各行光标处设置若干断点,然后按Ctrl+F9键从程序的第一条语句运行到设置的第一个断点,再按Ctrl+F9键从设置的第一个断点运行到设置的第二个断点。

4.了解顺序结构程序的一般构成。

2.3 实验任务1.若有程序main(){ int i,j;scanf("i=%d,j=%d",&i,&j);printf("i=%d,j=%d\n ",i,j);}要求给i 赋5,给j 赋10,则应该从键盘输入 2.华氏温度,要求输出摄氏温度,公式为:C=)32f (95。

要求输出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已知程序段中有三处错误,由注释语句/**********found**********/提示下一条语句有错误,请修改程序中的错误并记录程序运行结果。

3. 已知程序功能是通过用户输入三角形三边,求取三角形面积。

填空,将程序补充完整。

求取公式为;S=(a+b+c )/2 area=sqrt(s*(s-a)*(s-b) *(s-c))4.单步跟踪下面程序的执行,每执行一条语句就查看各变量的值。

运行时输入一个三位的整数。

单步跟踪程序时填写下表,同时分析程序的功能。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int n,x1,x2,x3,y;printf(“please input number n”);scanf(“%3d”,&n);x1=n/100;x2=n/10%10;x3=n%10;y=x3*100+x2*10+x1;printf(“y=%3d”,y);}程序的功能是:5. #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char ch;ch=getchar();putchar(ch);}运行时如果从键盘输入数据98,你预测的输出结果是实际的输出结果为原因在于6. #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int a,b,c;scanf(“%d,%o”,&a,&b);c=a*b;printf(“%d,%o\n”,c,c);}运行时如果输入数据:12,12你预测的结果是,实际的输出结果是。

7. #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int x,n1,n2,n3,y;scanf("%3d", &x);n1=x/100;n2=x/10%10;n3=x%10;y=n3*100+n2*10+n1;printf(“%d\n”,y);}上述程序在运行时如果从键盘输入数据8265,则x的值为_______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__ , 在变量n1、n2、n3中,_____是x的百位数,_____是x 的十位数,_____是x的个位数。

8.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int a=123, b=-45;float x=2.54729;printf(“a=%d,%2d,%5d,%-5d,%+5d\n”, a,a,a,a,a);printf(“b=%d,%2d,%5d,%-5d,%+5d\n”, b,b,b,b,b);printf(“x=%f,%9f,%9.2f\n”, x,x,x);printf(“x=%-7.3f,%2.2f,%.0f\n”, x,x,x);}在下面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每个空格用一个|_|来表示9.编辑程序,输入学生语、数、英三门课程成绩(考虑数据类型,整型和实型),并输出其总分和平均分。

2.4 实验心得实验3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与调试3.1 实验目的1.理解C语言表示逻辑量的方法(以0代表“假”,以非0代表“真”)。

2.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3.学会运用逻辑表达式或关系表达式等表达条件。

4.熟练掌握if语句和switch语句。

5.学习跟踪调试程序,针对具体程序组织输入测试数据,观察程序运行能否得到预期的输出结果。

6.熟悉选择结构程序段中语句的执行过程。

3.2 实验预习1.熟悉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关系运算符和关系表达式。

2.熟悉下列语句:if、if-else、switch、break。

3.3 实验任务1.阅读程序,上机调试并记录程序结果。

以上两题告诉了你什么:2.阅读程序,上机调试并记录程序结果。

3.阅读程序,上机调试并记录程序结果。

5.阅读程序,上机调试并记录程序结果。

阅读程序,并回答问题main( ){ int a,b,max,min;scanf("%d%d",&a,&b);if(a>b)max=a;elsemax=b;printf("max=%d\n",max);}问题:a、此程序的功能是b、请用条件表达式语句(?:)修改程序使之完成相同的功能,其语句是9. 有一函数x-1 (x<1)y = 2(x-1) (1<=x<10)3x-10 (x>=10)编程求当分别输入x的值为0.3,3.9,11时,y的值。

10.编辑程序,输入一个不多于3位的正整数,要求:a)求出它是几位数;分别打印出每一位数字;b)按逆序打印出各位数字,例如原数为321,应输出123。

11. 随机输入3个整型数据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编程实现由小到大排序输出(对比第三章编程题,比较他们的优缺点)。

3.4思考请思考如何通过改变分支条件将多if嵌套变成无套形式,提高计算机的运算效率。

请上网搜索答案,体会程序优化的思路方式。

无具体答案。

3.5 实验心得实验4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掌握用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句实现循环的方法。

2.理解循环结构程序段中语句的执行过程,进一步练习程序的跟踪调试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