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CH1概述(精选)
《计算机网络(第7版)谢希仁著》第一章概述要点及习题总结
《计算机⽹络(第7版)谢希仁著》第⼀章概述要点及习题总结1. ⽹络分类:电信⽹络、有线电视⽹络、计算机⽹络、移动互联⽹2. 互联⽹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连通性和共享性3. ⽹络由若⼲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链路组成4. ⽹络之间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就构成了⼀个覆盖范围更⼤的计算机⽹络。
这样的⽹络称为互连⽹,习惯上,与⽹络相连的计算机称为主机5. 互联⽹的基础结构发展过程(三个阶段): 第⼀阶段: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第⼀个分组交换⽹ARPARNET。
1983年TCP/IP协议栈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异构⽹络互联,因此⼈们把1983年作为互联⽹的诞⽣时间 第⼆阶段: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会NSF围绕六个⼤型计算机中⼼建设计算机⽹络,分成了三级⽹络:主⼲⽹,区域⽹,校园⽹(企业⽹) 第三阶段:1993年,Albert Gore(时任美国副总统)提出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旨在以因特⽹为雏形,建⽴“信息⾼速公路”,⾄此,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个商⽤的互联⽹主⼲⽹替代,政府机构不再负责互联⽹的运营和管理,逐渐由互联⽹服务提供商(ISP)接⼿,ISP是进⾏商业活动的公司,ISP向互联⽹管理机构申请很多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任何机构和个⼈只要向某个ISP交纳规定的费⽤,就可以通过ISP接⼊互联⽹ 6.互联⽹和互连⽹ 互连⽹:通⽤名词,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络互连⽽成的计算机⽹络 互联⽹:专⽤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的、最开放的、由众多⽹络相互连接⽽成的特定互连⽹,它采⽤TCP/IP协议栈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是美国的ARPANET 7.万维⽹ 互联⽹的迅猛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由欧洲原⼦核研究组织CER开发的万维⽹WWW(World Wide Web)被⼴泛应⽤在互联⽹上 8.互联⽹的标准化 1992 年由于互联⽹不再归美国政府管辖,因此成⽴了⼀个国际性组织叫做互联⽹协会 (Internet Society,简称为 ISOC) [W-ISOC],以便对互联⽹进⾏全⾯管理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促进其发展和使⽤。
计算机网络CH1 概述
课程概况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原理使用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授课时间:1~12周周二3/4、周四3/4授课地点:D-1106班级:计算机121~124第1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2 因特网概述1.3 因特网的组成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第1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pp.1)1.2 因特网概述1.3 因特网的组成1.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5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6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1.7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网络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因特网(Internet)的发展⏹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后,以因特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已从最初的教育科研网络逐步发展成为商业网络。
⏹已成为仅次于全球电话网的世界第二大网络。
因特网的意义⏹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
⏹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都已离不开因特网。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通信)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如:上下载软件、文件、发Email) ⏹共享即资源共享。
可以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
(如共享打印机、绘图机)第1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1.2 因特网概述(pp.2)1.2.1 网络的网络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1.2.3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1.2.4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1.3 因特网的组成1.3.1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1.3.2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1.2 因特网概述1.2.1因特网的网络⏹因特网Internet⏹起源于美国的因特网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__习题 谢希仁编著要点
计算机网络习题解答教材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编著第一章概述习题1-0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这种网络系统是以批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
它的缺点是:如果计算机的负荷较重,会导致系统响应时间过长;单机系统的可靠性一般较低,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分组交换网为中心的多主机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为了克服第一代计算机网络的缺点,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将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的方法。
人们首先借鉴了电信部门的电路交换的思想。
所谓“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就是由交换设备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或信道带宽所采用的一种技术。
电话交换机采用的交换技术是电路交换(或线路交换),它的主要特点是:①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独占分配的传输线路或信道带宽,即采用的是静态分配策略;②通信双方建立的通路中任何一点出现了故障,就会中断通话,必须重新拨号建立连接,方可继续,这对十分紧急而重要的通信是不利的。
显然,这种交换技术适应模拟信号的数据传输。
然而在计算机网络中还可以传输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通信与模拟信号通信的本质区别在于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可存储性。
这些特性使得它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仅可以间断分时发送,而且可以进行再加工、再处理。
③计算机数据的产生往往是“突发式”的,比如当用户用键盘输入数据和编辑文件时,或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而未得出结果时,通信线路资源实际上是空闲的,从而造成通信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
据统计,在计算机间的数据通信中,用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10%甚至1%。
另外,由于各异的计算机和终端的传输数据的速率各不相同,采用电路交换就很难相互通信。
为此,必须寻找出一种新的适应计算机通信的交换技术。
1964年,巴兰(Baran)在美国兰德(Rand)公司“论分布式通信”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存储转发(store and forward)的概念。
【参考借鉴】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完整版.doc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ch1_概述
客户软件的特点
被用户调用后运行,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 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因此,客 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和很复杂的操作系统。
服务器软件的特点
一种专门用来提供某种服务的程序,可同 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 系统启动后即自动调用并一直不断地运行 着,被动地等待并接受来自各地的客户的 通信请求。因此,服务器程序不需要知道 客户程序的地址。 一般需要强大的硬件和高级的操作系统支 持。
1.2.2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 网发展的过程。 1983 年 TCP/IP 协议成为 ARPANET 上 的标准协议。 人们把 1983 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
internet 和 Internet 的区别
以小写字母 i 开始的 internet(互联网 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 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以大写字母I开始的的 Internet(因特网) 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 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 计算机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 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 ARPANET。
2003年统计:共23千万台终端设备在Internet上。
1-21
什么是互联网 Internet?
Internet的组成部分
计算机 笔记本(带无线接收) 智能终端(手机,无线传真) (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
Cisco 7960
1-22
Internet的组成部分
2、通讯连接(硬件) 所有的计算机设备通过通讯连接Communication links连 接在一起,不同的通讯连接由不同的物理介质组成。 [例如]:光纤,铜缆,广播,卫星传输 不同的连接以不同的传输速率Transmission rate 传送数 据。 传送速率 --- 带宽 bps 带宽越大,传输速度越快!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概述1-0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答:连通性和共享1-02 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
答:(1)报文分组,加首部(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3)在目的地合并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1-04 为什么说因特网是自印刷术以来人类通信方面最大的变革?答:融合其他通信网络,在信息化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提供最好的连通性和信息共享,第一次提供了各种媒体形式的实时交互能力。
1-05 因特网的发展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请指出这几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06 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答:(1)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2)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3)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4)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1-07小写和大写开头的英文名字 internet 和Internet在意思上有何重要区别?答:(1) internet(互联网或互连网):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协议无特指(2)Internet(因特网):专用名词,特指采用 TCP/IP 协议的互联网络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08 计算机网络都有哪些类别?各种类别的网络都有哪些特点?答:按范围:(1)广域网WAN:远程、高速、是Internet的核心网。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01】学习笔记,第一篇:概述(谢希仁版)
计算机⽹络01】学习笔记,第⼀篇:概述(谢希仁版)本来没想着更新计⽹,想直接整理⼀下 HTTP、TCP 那块,不过想了⼀下从头开始整理哇,顺便巩固⼀下学的知识此系列⽂章对于考研远还是不够的,参考⼀下即可⽂章主要针对科班上课做的简单笔记,以及后⾯针对⼀些⾯试涉及内容的详细讲解再三声明:考研的同学好好去背书,做题此⽂章整理⾃:【计算机⽹络】(第七版)谢希仁⼀计算机⽹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21世纪是⼀个数字化、⽹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它是⼀个以⽹络为核⼼的信息时代有三⼤⽹络被⼈们所熟知:电信⽹络、有线电视⽹络、计算机⽹络电信⽹络:提供电话、电报及传真等服务有线电视⽹络:向⽤户传送各种电视节⽬计算机⽹络:使⽤户能在计算机之间传送数据⽂件随着技术发展,电信⽹络和有线电视⽹络都逐渐融⼊了现代计算机⽹络技术,扩⼤了原有的服务范围,⽽计算机⽹络也能够向⽤户提供电话通信、视频通信以及传送视频节⽬的服务。
所以如果能将上述三种⽹络互相融合为⼀个⽹络就被称之为三⽹融合⼆因特⽹ Vs 互联⽹ Vs 互连⽹因特⽹和互联⽹的区分主要因为 Internet 的中⽂译名不统⼀造成的因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推荐的,⽐较准确,但长期未得到推⼴互联⽹:针对流⾏程度上来说,互联⽹才是⼀定意义上被⼤众使⽤的译名互联⽹和互连⽹的定义也很不同互连⽹:指在局部范围互连起来的计算机⽹络。
互联⽹:指当今世界上最⼤的计算机⽹络(Internet)三互联⽹的特点连通性 (connectivity)即⽆论距离有多远,都可以便捷快速的交换各种信息共享 (Sharing)资源共享四互联⽹的组成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户直接使⽤的,⽤于通信(传送数据、⾳频、视频)和资源共享核⼼部分:由⼤量⽹络和连接这些⽹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边缘部分明确⼀个概念:我们通常说的 “主机A 和主机B 进⾏通信”,实际上指的是在主机A 上的某个程序和运⾏在主机B 上的另⼀个程序进⾏通信,⽽由于 “进程” 就是 “执⾏着的程序” 所以也就是说:”主机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 上的另⼀个进程在进⾏通信“ 这个⽐较严密的说法也可以简称为 ”计算机之间通讯“在⽹络边缘端系统之间的通信⽅式可以划分为两⼤类:客户-服务器⽅式(C/S⽅式)和对等⽅式(P2P⽅式),下⾯来简单说⼀下:(1) 客户-服务器⽅式(C/S⽅式)C/S 全程为 Client/Server,即:客户/服务客户-服务器⽅式描述的是进程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请求⽅,服务器是服务⽅客户程序:被⽤户调⽤后运⾏,在打算通信时主动向远地服务器发起通信(请求服务)服务器程序:被动的等待接收来⾃各地的客户请求,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2) 对等连接⽅式(P2P ⽅式)p2p 即 peer to peer,因为 2 的英⽂是 two 与 to 发⾳⼀致,所以将 to ⽤ 2 指代等通信⽅式并不区分哪⼀个是服务请求⽅还是服务提供⽅,只要两个主机都运⾏了对等连接软件,就可以进⾏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核⼼部分在⽹络核⼼部分起到重要作⽤的就是计算机⽹络,它是⼀种专⽤计算机(⾮主机)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络核⼼部分最重要的功能,但是想要了解分组交换,就不可避免讲到其发展历经的极⼤过程(1) 电路交换电路交换主要是通过电话连通的⽅式⽽产⽣的:如果电话机之间通过线路两两连接起来,即两个电话需要⼀条线如果有5部电话,则需要10条电线,如下图:所以 N 部电话机两两直接相连,就会导致需要(N -1) / 2条电线,即所需要的电线对的数量与电话机数量的平⽅( N2 )成正⽐为了避免耗费线路过多,所以提出了交换机的概念,即每⼀部电话都连接到交换机上从通信资源的分配⾓度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使⽤电路交换的时候需要经过三个必要阶段建⽴连接:建⽴⼀条专⽤的物理通路,以保证双⽅通话时所需的通信资源在通信时不会被其他⽤户占⽤通信:主叫和被叫双⽅就能互相通电话释放连接:释放刚才使⽤的这条专⽤的物理通路(释放刚才占⽤的所有通信资源)※电路交换特点在通话时间内,通话的两个⽤户时钟占⽤端到端的通信资源※电路交换缺点使⽤电⼒交换来传送计算机数据,线路传输效率很低,因为计算机数据是突发式的出现在传输线路上,因此线路上真正⽤来传送数据的时间往往不到 10% ,甚⾄ 1% ,被⽤户占⽤的通信线路资源绝⼤部分时间都是空闲的(2) 报⽂交换报⽂交换的单位是报⽂,报⽂携带有⽬标地址,源地址等信息,报⽂交换在交换节点采⽤的是存储转发的传输⽅式。
《计算机网络(谢希文)第六版》CH1 概述PPT文档99页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概述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学习笔记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三网: 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重要功能:1)连通性彼此连通,交换信息2)共享信息共享,软硬件共享因特网概述|我们先给出关于网络,互联网,因特网的一些最基本概念.网络: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互联网:internet 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因特网:Internet 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一个互联网),其采用TCP/IP协议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1.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人们把1983年看成是现在因特网的诞生时间.2.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分为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企业网).3.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ISP称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英特网组成从工作形式上分为两大块:1)—2)边缘部分由所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使用户直接使用的.3)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在往里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1.客户-服务器方式特征: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的服务2.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P2P)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因特网的核心部分1.电路交换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switching)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的资源.在使用电路交换打电话之前,必须先拨号请求连接.…这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 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源)”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其一个重要特点: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是指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2.分组交换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把要发送的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message).在发送之前,先把其分为一个个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packet),其又称为包.分组是在因特网中传送的数据单元,分组中的首部包含了如目的地址和原地址等重要信息,每一个分组才能在因特网中独立地选择传输路径,并最终正确地交付到分组传输的终点.位于网络边缘的主机和网络核心部分的路由器都是计算机,但它们的作用却不一样.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优点: 高效灵活迅速可靠缺点:分组在各路由器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时延.另外,各分组必须携带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3.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到下一个结点.#计算机网络的类别1.按照作用范围分类: 广域网WAN(运用了广域网技术) 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运用了局域网技术) 个人区域网PAN 计算机网络性能7个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利用率1.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号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单位b/s,kb/s,Mb/s2.带宽计算机领域中,带宽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表示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通过的”最高数据率”数据通信领域中,数字信道所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kb/s,Mb/s3.吞吐量'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单位b/s,Mb/s等4.时延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1)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2)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发费的时间(3)处理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分组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例如分析分组的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4)排队时延分组在经过网络传输时,要经过许多路由器.但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等待处理.在路由器确定了转发接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延时.5.时延带宽积;表示这样的链路可容纳多少个比特.又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6.往返时间RTT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7.利用率信道利用率: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D0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U表示网络利用率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信息交换涉及的几个概念!实体(entry): 交换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协议(protrocol): 控制两个对等实体通信的规则服务(service): 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上层需要下层提供的服务来实现本层功能服务访问点(SAP): 相邻两层实体间交换信息的地方开发系统胡来年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 七层应用层能够产生流量能够和用户交互的应用程序表示层加密压缩开发人员会话层服务和客户端建立的会话查木马netstat –nb传输层可靠传输(要建立回话的) 不可靠传输流量控制网络层IP地址编址选择最佳路径;数据链路层输入如何封装添加物理层地址MAC物理层电压接口标准网络排错从底层到高层网络安全和OSI参考模型物理层安全数据链路层安全ADSL网络层安全应用层安全SQL注入漏洞上传漏洞TCP/IP四层模型应用层运输层(TCP或UDP)网际层IP网络接口层.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应用层应用层(传输数据单元PDU)运输层运输层报文网络层IP数据报(IP分组)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物理层00110101物理层的基本概念物理层解决如何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数据比特流,而不指具体的传输媒体.可以将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机械特性接口形状,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为三大部分: 原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 传输系统(传输网络) 目的系统(接收端,接收方) 相关术语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数据(data)——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signal)——数据二等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模拟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连续的“数字信号”——代表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是离散的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则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就形成码元#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信道一般表示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答案解析[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1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哪些服务?答: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和共享。
1-2 试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答: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来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
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数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
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直占用该电路。
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
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分组。
计算机网络(第七版)谢希仁著 考试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第1章概述1、计算机网络得两大功能:连通性与共享;2、计算机网络(简称为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与连接这些结点得链路(link)组成。
网络中得结点可以就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3、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得三个阶段:①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得过程。
②建成了三级结构得因特网.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Internetservice provider)结构得因特网.4、制定互联网得正式标准要经过以下三个阶段:①互联网草案(Internet Draft)②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③互联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5、互联网得组成:①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得主机组成,这部分就是用户直接使用得。
处在互联网边缘得部分就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得所有得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就是进程之间得通信)两类通信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这种方式在互联网上就是最常见得,也就是最传统得方式.客户(client)与服务器(server)都就是指通信中所涉及得两个应用进程(软件)。
客户就是服务得请求方,服务器就是服务得提供方;服务请求方与服务提供方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得服务。
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得地址;不需要特殊硬件与很复杂得操作系统。
服务器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得请求(被动等待);一般需要有强大得硬件与高级得操作系统支持✧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得、对等连接通信。
既就是客户端又就是服务端;②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与连接在这些网络上得路由器组成,这部分就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得(提供连通性与交换)(主要由路由器与网络组成);核心中得核心:路由器(路由器就是实现分组交换得关键构建,其任务就是转发收到得分组)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得资源:✧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源)三个步骤得交换方式。
计算机网络ch1概述
数据链路层
负责将比特流组合成帧,以及帧的发送和接收。
网络层
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发送到目的地址。
OSI参考模型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确保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会话层
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表示层
用于数据格式化和数据加密等操作。
网络安全重要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保护 网络安全对于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
防火墙技术
01
防火墙定义
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隔离的设备,通过检查、过滤和
记录网络流量,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02
防火墙类型
常见的防火墙类型包括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器防火墙和有状态检测
计算机网络分类
根据网络覆盖范围分类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星型网络、总线型网络、环型网络、网状网络等。
根据网络交换方式分类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等。
0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
• 定义: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参考模 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一种标准框架,它将网络通信 过程划分为七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层次,以便更好地理解 和管理网络通信过程。
交换机
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 别和完成数据交换的设备。
交换机能够学习MAC地址表, 根据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进
行数据交换。
交换机的性能指标包括背板带 宽、转发速率、端口类型和数 量等。
交换机在网络拓扑中通常位于 汇聚层或接入层,提供高速数 据传输和多用户接入。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概述笔记
1.1概述21世纪的重要特征: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它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因特网起源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
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
网络和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又称`网络的网络`。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
主机:一般把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1.2互联网概述1.2.1网络的网络计算机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与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常称为主机。
internet(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互联网或因特网)是一个专有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它采用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且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三级结构的因特网NSF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或企业网)。
第三阶段: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ISP:因特网服务提供者,分为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
IXP:因特网交换点,允许两个网络直接相连,并交换分组,而不再需要通过第三个网络来转发分组。
IXP通常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交换机。
1.2.3互连网的标准化工作互连网协会(ISOC)下设技术组织互连网体系结构委员会(IAB)负责互连网有关协议的开发IAB下设两个工程部互联网工程部IETF:主要针对协议的开发和标准化。
互联网研究部IRTF:研究一些需要长期考察的问题,包括互连网的一些协议,应用,体系结构等等。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第四版)第01章
(packet)。分组又称为“包”,而分组的首部也可称为
“包头”。分组交换的特征是基于标记(label-based)。 不先建立连接而随时可发送数据的连网方式,称为 无 连接的(connectionless)。
分组交换
发送端
数 据 首部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换网是 以网络为中心 ,主机和终端都处在网络的外围,
如图1-6(b)所示。用户通过分组交换网可共享连接在网
接这些交换机的链路组成,如图1-4(a)所示。图1-4(b)
和图1-4(a)的表示方法是一样的,但强调了结点交换机 具有多个端口的概念。 图中H1 ~ H6都是可进行通信的计算机,但在计算 机网络中常称它们为主机(host)。在ARPANET建网初
期,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曾被称为接口报文处
理机IMP (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
报文
11010011101 • • • • • • • • 00101001110
数 据 分组
首部
数 据 分组
首部 发送 在前
分组
发 送
数 据 首部
发 送
数 据 首部
发 送
数 据
首部
接收端
数 据 数 据 11010011101 • • •数 • •据 • • • 00101001110
分组交换网由若干个结点交换机(node switch)和连
这里所说的网络是指电信网络(主要的业务是电话, 但也有其他业务,如传真、数据等)、有线电视网络 (即单向电视节目的传送网络,但现已开始逐渐向双向 传输网络改造)和计算机网络。这三种网络通常简称为 “三网”。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因特网(Internet)为代 表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已从最初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