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离别诗复习

合集下载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离别诗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离别诗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离别诗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唐人好诗,宋人好词,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而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是盛唐送别诗的特色。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

教学要求1、把握离别诗风格各异的情感,体会诗歌韵律美。

2、引导学生探究、理解、鉴赏“离别”意象,解读“离别”的意蕴。

3、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从分析意象入手,引导学生体会离别诗的写法,从而学习鉴赏离别诗。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把握意象,再现意境,品味意蕴,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1、送别地点:长亭、谢亭、灞陵亭、客舍、西楼、南浦、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屈原 "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2、时间:夕阳、日暮。

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3、季节: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

中考复习之送别诗汇编

中考复习之送别诗汇编

古代诗歌鉴赏——送别诗(一)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1.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了之情。

(2分)2.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

(4分)答案:1.示例:(久别重逢的)惊喜。

2.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途迷茫的感慨。

(二)峡口①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②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①峡口:两山夹水的地方,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②去住: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峡口花飞欲尽春”交代了送别的和。

“花飞欲尽春”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3分)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 _ _ 之情。

“天涯去住泪沾巾”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3分)答案:1.(3分)地点季节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氛圉,烘托了诗人的惆怅之情。

2.(3分)惜别司空曙惆怅伤感王勃乐观旷达(三)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3分)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3分)答案:1.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每个1分)。

2.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2分)(四)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①劳歌:送别歌。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2分)2.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分)答案:1.用“红”对“青”,色彩鲜艳,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

(或静的山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写了凄黯(凄清)之景,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

(五)送人之松江宋·俞桂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送别抒怀诗(知识点+方法+习题)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送别抒怀诗(知识点+方法+习题)

诗歌鉴赏系列之送别抒怀诗(知识点+方法+习题)一、内涵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

送别诗中诗人状态是面临别离,或友人别,或家人别、恋人别,或被贬升任的宦场别,或征战边关的边关别等。

主要内容:长亭古道、江边渡头、举酒击节(唱歌)、折柳相赠等。

二、标志1.抓题眼诗歌题目常有“赠”“送”“别”等字眼2.找意象①时间:黄昏、月夜、清晨、秋......②地点:如长亭、短亭、古道、驿站;灞陵、渡口、津渡等。

③景物:长亭古道这类驿站旁的送别场景:杨柳、杨花或柳絮(依依不舍);春草(喻离恨);江边渡头送别:水(抒写别情);子规、猿或猿啼、大雁、孤雁(凄凉、哀伤); 月或月光(委婉忧伤/思乡、思亲、多情) 酒宴饯别:酒(可表达情意,也可排遣愁苦)④行为:折柳、饮酒、唱歌三、写作特点1.抒情方式(1)直接抒情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写作手法(1)反衬---诗歌中常见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情衬乐景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展现了一片温暖清新的春天景色,诗人却因送故人远别以及故人的遭遇而不安惆怅。

可见,乐景写哀情,更能突出诗人送别朋友的悲伤和对朋友“西出阳关无故人”后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2)想象联想(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象分别后自己或对方行旅中的孤寂和愁苦,更主要的是展示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如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这两句撇开了前面的实景描写,以“忆”字领起,从对方着笔,虚构了一个景象,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湖上,即使睡着了在梦中也能听到凄清长鸣的猿啼声。

诗人借此设想之虚境,拓展了想象空间,与前边的送别之实境相烘托,可谓虚实相生,把朋友离别后双方的惆怅和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3)细节描写如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
中考考过的送别诗有很多,下面是其中几首: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好友杜少府前往蜀州担任官职的祝福和依依惜别之情。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鹳雀楼远眺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3. 《登高》 - 杜甫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

4. 《送元二使安西》 - 王之涣
这首诗是王之涣创作的送别诗,表达了对元二使前往西域的期望和祝福,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这些诗作都是经典的送别诗,通过优美的词句和悠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祝福之意。

它们在中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高,因为它们既具有文化内涵,又富有感人之处。

初三离别的诗句

初三离别的诗句

初三离别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初三离别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学校离别的经典诗句或句子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3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1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1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

9、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0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2、白玉1杯酒,绿杨3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03、此地1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0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0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0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0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08、梧桐叶上3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109、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2.求1首初3离别的诗(1)请接受我诚心地祝愿就像接受1个久别的伴侣是否还记得曾经的宿舍楼那扇惦记已久的窗户和青翠的爬墙虎是否还记得第1次聚会你莫名的孤独和凌乱的舞步岁月如流青涩已旧多少次梦回牵手走过那难忘的旅途(2)9月我们相聚在校内朦胧的雨天稚气的脸写满家园的思念1声轻轻的问候1次拘谨的握手掀开友情的序幕无忧的岁月纯真的故事印在我们心头同样的歌和同样的路留下我们青春的脚步 7月我们轻轻作别没有虚假的祝福没有华丽的留言没有读出你眼中的眷恋从今我的思念如夏夜的星汉无穷无限如5月的草原温顺而延绵(3)仿佛昨天才提起行李在父亲的护送下踏入这1方校内而转瞬间却又要挥手告辞告辞这难忘的青春岁月3年前我们牵着1个漂亮的梦踏上了这片土地3年里我们经受了入学时的欣喜和惊异经受了向学问高峰不断攀登的艰苦探究在1起生活的日子里我们哭过、笑过、愁闷过、欢乐过在这磕磕绊绊中我们成熟了我们长大了却也要离开了安静的夜晚经常回荡着惜惜离别的校内歌曲离别的人群深深表达着对学校的无限喜爱假如我还可以多1刻的停留,那么我必定要迎着微风查找那1瓣小花,还有那1片草地,我们曾经地休憩过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再见了在这个苍茫的夏天但是,我们还是要说再见了,在这个栀子花开的季节无论天是不是很蓝我们还是踏着满地的碎屑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我们告辞了友爱的同学和师长告辞了往日的校内以及还带着暖意的宿舍我们只有把思念酿成1杯浓郁的酒 1饮而尽我们只有俯捡起往事的片片落叶让故事重演我们也曾经在那些别离之外唱歌,但今日轮到了我们。

初三毕业离别诗

初三毕业离别诗

初三毕业离别诗初三的时光,转瞬即逝,
我们要告别这段美好的时光。

回首往事,泪水涟涟,
想念那些温馨的时光。

我们一起笑过,也一起哭过,
经历过挫折,也有过收获。

虽然即将面临分别,
但我们会珍惜这段友情。

相信我们会迎来新的旅程,
也许天空会更蓝,阳光更明媚。

我们将重新开始,
优美的未来在等待着我们。

我们不再是初三的学生,
而是即将迈向新的人生。

我们要勇敢前行,
为梦想努力奋斗,永不放弃。

最后,让我们共同祝福彼此,
在未来的道路上相遇。

愿我们的友情永恒,
初三,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 1 -。

中考离别诗复习教案

中考离别诗复习教案

中考离别诗复习教案第一章:离别诗的定义与特点1.1 离别诗的定义:离别诗是指表达诗人离别亲人、朋友、故乡等情感的诗歌作品。

1.2 离别诗的特点:表达离别的痛苦、思念的情感;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抒发诗人的感慨与哲思。

第二章:中考离别诗的考查要点2.1 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歌的主题思想、情节脉络。

2.2 分析诗歌形象:识别诗歌中的意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等。

2.3 品味诗歌语言:欣赏诗歌中的炼字、炼句、修辞手法等。

2.4 领悟诗歌情感:感受诗人的离别之情、思念之情等。

第三章:中考离别诗的复习方法3.1 熟读背诵:通过多次朗读、背诵,熟悉诗歌内容。

3.2 理解背诵:理解诗歌的意义、主题,把握诗歌的结构和情感。

3.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等。

3.4 应用拓展:尝试创作离别诗,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第四章:中考离别诗的练习与评估4.1 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离别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2 简答题:考查学生对离别诗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的掌握。

4.3 作文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篇离别诗。

4.4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互动交流等。

第五章:中考离别诗的复习策略5.1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确保全面覆盖中考离别诗的内容。

5.2 注重难点解析: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5.3 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图片、音乐等辅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4 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六章:离别诗的题材与风格6.1 离别诗的题材:亲人离别、朋友离别、故乡离别、师生离别等。

6.2 离别诗的风格:激昂豪放、婉约柔情、清新脱俗、深沉哀婉等。

第七章:中考常见离别诗作者及作品7.1 李白:《送友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7.2 王之涣:《登鹳雀楼》、《送别》等。

7.3 杜甫:《月夜忆舍弟》、《春望》等。

专题04 送别诗-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之古诗词赏析

专题04 送别诗-2022年中考一轮复习之古诗词赏析

专题四送别诗(一)送灵澈上人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所展现的画面。

2.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 试分析“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为什么会成为送别诗中的千古名句。

2. 古代有许多送别诗,分别写出与这首诗心境相同和相反的诗句及其作者。

3,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 去。

假设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 这首词上片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

2. 下片连用三个“春”字,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意? 城阙辅三秦, 与君离别意, 海内存知己, 无为在歧路, 风烟望五津。

同是宦游人。

3,这是一首离别词,试分析这首词的情感与其他送别诗词的不同之处。

中考链接(河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

参考答案(一)送灵澈上人1.例如:时己黄昏,仿佛在催促灵澈归山。

灵澈戴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晖,单独向青山走去,越走越远。

2.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情谊和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

3.“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目送友人单独远去的情景。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诗句的意思是说人世间只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像在身边一样。

写送别却无伤感之情,既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又显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

2.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一一高适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一一岑参3.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贞信念和对世事旷达的情怀。

(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上片以比喻写景,构思精巧。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常考六大题材之送别诗(济南专用)(共44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常考六大题材之送别诗(济南专用)(共44张PPT)
20
4、表明自己的心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21
5、借送别抒发人生的其他情感。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22
小结:送别诗的常见情感(重点识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18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9
赠从弟(其二) [ 魏晋 ]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4、倾吐胸中激愤、表明心志; 5、借送别抒发人生的其他情感。
23
四、送别诗的常见表现手法
1.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寓 意、借物喻人、象征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对偶、设问、 反问等 3.描写手法:对比衬托(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想象、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化静为动)等。
【赏析诗句的答题步骤】 运用什么手法 — 描绘什么景 — 体现什么特点 — 渲染 什么气氛 — 表达什么情感
24
五、读懂送别诗,把握思想情感
读懂诗歌,明确诗情:
①辨析形式标志:看题目是否有送别字眼,辨明题材; ②找出典型意象:看诗词中常见的送别意象; ③联系共通点:看诗词中的景物与情感的联系点; ④明确作者感情:依依不舍的留恋;别后情境的孤独思 念、担忧;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⑤常见风格:低沉哀婉,伤感惆怅;旷达刚健,乐观向 上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诗专题复习课件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诗专题复习课件
【注】①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冠以“赋得”二字。 此诗是应考习作,作者当时十六岁。②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③王孙:本 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④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多情自古伤离别……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自己长大……
离别是成长的必修课。 让我们读懂离别诗,读懂离别。
夕晚 阳风 山拂 外柳
山笛 声 残 ,
芳长 草亭 碧外 连,
天古 道 边 ,
宿府
【唐】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相千 思里
总 寄
【注】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产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 职时写下的。②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③一枝安:比喻自己入严武幕府任职, 以求暂时的安居。
八年级下册
《子衿》《诗经·郑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送友人》【唐】李白
九年级上册
《水调歌头·几时有》【宋】苏轼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无题》【唐】李商隐
九年级下册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有评论赞誉这首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 。请你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对此进行简要赏析。
颔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写诗人“独宿”的所闻 所见:长夜的角声倾诉着乱世的悲凉,却无人倾听; 中天的无限美好,却无人欣赏。诗人借长夜的角声、 中天的烘托出孤寂、悲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孤独 难耐、沉郁悲愤的复杂心情。
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 好谁看”的慨叹。
①饱经战乱,与亲朋音信断绝。②飘零辗转,因关 塞战争频发,萧条荒凉,归路艰巨。③苦捱十年, 无奈暂依幕府,也只是求得暂时安居,政治抱负仍 难实现。

送别诗专题复习知识点

送别诗专题复习知识点

送别诗专题复习知识点送别诗专题复习一、送别诗风格和抒情方式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古人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乡旅、归隐等。

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或折柳送别,或摆酒饯行,或写诗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

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如柳永的《雨霖铃》、王勃的《别薛华》、宋之问的《送别杜审言》、柳宗元的《重别梦得》等。

离别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丝毫不落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从大处着眼,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感情豪放激昂,英气逼人,气壮山河。

此外还有高适《别董大》,表现了对朋友美好的祝愿;岑参的《送李副使碛西行军》,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

鉴赏送别诗风格时,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

如李白生活在盛唐,他具有乐观进取的精神,心胸开阔、性格豪爽、甚至狂放不羁。

因此他的送别诗景象宏阔、别情深挚豁达开朗,没有伤感情调,如《送友人》,这是李白送别诗的特色。

送别诗主要抒写离别之情。

考察其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直接抒情的,如唐诗人高适意境高远的七绝《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的前两句以粗犷笔调和白描手法,绘出一幅北国寒冬图:日暮黄昏,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惟见遥空断雁,寒云出没。

这两句以叙景而见内心之郁积,虽不涉人事,已使人如置身于风雪之中,似闻山巅水涯有壮士长啸。

联系上下文,可知诗人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

接着,作者以豪迈的气势,开朗的胸襟,叙写离情,激励友人,创造了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风格,以它的真诚情谊和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和渭城风雨涂上了另一种豪放健美的色彩。

间接抒情的,又有多种形式。

以喻显情的,如李白景象宏阔、别情深挚的七绝《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离别诗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离别诗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离别诗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唐人好诗,宋人好词,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而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是盛唐送别诗的特色。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

教学要求1、把握离别诗风格各异的情感,体会诗歌韵律美。

2、引导学生探究、理解、鉴赏“离别”意象,解读“离别”的意蕴。

3、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从分析意象入手,引导学生体会离别诗的写法,从而学习鉴赏离别诗。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把握意象,再现意境,品味意蕴,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1、送别地点:长亭、谢亭、灞陵亭、客舍、西楼、南浦、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屈原 "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2、时间:夕阳、日暮。

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3、季节: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送别诗赏析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送别诗赏析

回顾旧知
那些年我们学过的送别诗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 此寄》)
方法二:抓意象,抓住典型意象,感受送别意境。
送别诗常见的思想情感
情感1: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如: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情感2:情深谊长的勉励和祝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这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 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大啊!
指出诗中的意象: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送别诗中的常用意象
(1)时间意象:夕阳(傍晚)、清晨、落日。 (2)空间意象:长亭、古道、歧路。 (3)具体物象:芳草、晚风、(杨)柳、笛声、浊酒、柳絮 (杨花)、子规、浮云、孤蓬、船(舟)。
方法三:品情感,根据关键词句,体会离情别绪。
送别诗常用的艺术手法:
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 是指作者把自身所要抒发的 感情寄寓在景物中。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初中阶段的送别诗

初中阶段的送别诗

初中阶段的送别诗1、《送友人》唐代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代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代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渡荆门送别》唐代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唐代高适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10、《送别/山中送别/送友》唐代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离别诗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离别诗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复习——离别诗古代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都不发达,每有行旅,动辄经年累月,别易会难,因此古人很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不仅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要作诗话别,这也使得古诗中以离别为题材的送别诗颇多感人之作。

唐人好诗,宋人好词,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而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形象丰满,基调明快,是盛唐送别诗的特色。

离情别意是古代文人骚客咏叹的永恒主题。

教学要求1、把握离别诗风格各异的情感,体会诗歌韵律美。

2、引导学生探究、理解、鉴赏“离别”意象,解读“离别”的意蕴。

3、提高古诗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从分析意象入手,引导学生体会离别诗的写法,从而学习鉴赏离别诗。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欣赏的方法,把握意象,再现意境,品味意蕴,训练学生解题能力。

【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1、送别地点:长亭、谢亭、灞陵亭、客舍、西楼、南浦、歧路旁、津渡口、或都门外。

古代路旁都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

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长亭"于是成为一个蕴涵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

“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屈原 "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在《别赋》中说:“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此后人们便用“南浦”作为送别诗的意象。

2、时间:夕阳、日暮。

许多诗人喜欢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这是因为忧伤的情感和苍茫的暮色相协调,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暮色渐起渐至苍茫,最能勾起他们的离情别绪,正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3、季节:秋。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

2023年初三毕业离别的诗句

2023年初三毕业离别的诗句

2023年初三毕业离别的诗句2023年初三毕业离别的诗句1〔唐〕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夜别韦司士》: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唐〕王昌龄《别陶副使归南海》: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唐〕李涉《岳阳别张祜》: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唐〕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岑参《送王大昌龄赴江宁》: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唐〕骆宾王《送别》: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唐〕高适《别王彻》:离别未足悲,辛勤当自任。

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唐〕王勃《别薛华》: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唐〕许浑《留别赵端公》:却愿烟波阻风雪,待君同拜碧油幢。

【2023年初三毕业离别的诗句】2023年初三毕业离别的诗句21、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2、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孤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陈子昂《送魏大从军》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5、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权德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6、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7、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王维《送别》8、送进多歧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王勃《别薛华》9、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10、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离别诗欣赏专题复习课
赤城中学蒋玉英
[教学目标]
复习初中教材中离别诗,引导和训练学生掌握离别诗鉴赏的答题方法及提高离别诗鉴赏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理解离别诗歌内容和把握离别诗歌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悠悠三载情,挥手自兹去,三年的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

请学生说说离别时的心情和情景,让学生进入离别的情境。

面对离别,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和欣赏离别诗。

(二)诵离别诗名句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三)欣赏离别诗
1、把握离别诗常用意象。

2、把握离别诗常用思想情感。

(四)实地演练
1、展示台州2007中考题,指导学生鉴赏离别诗。

赋得暮雨送李曹(唐)韦应物2007年台州中考试题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②浦树:水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边的树。

③含滋:湿润,带着水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气。

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分)
楚江、帆、鸟、海门、浦树。

(答对4个给满分)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

(写出“对友人的无限深情” “离别的情感”得1分。

)译文:长江笼罩在细雨中,正是建业寺晚钟敲响的时候。

江水茫茫,船在雨中行进得很吃力,天色昏暗,鸟儿也飞得很慢。

海门遥远,无法看到,岸边的树,远远望去,带着水汽。

怀着无限情意为你送行,泪水像雨丝一样沾湿衣襟。

2、(2008年温州中考题)送友人薛涛
水团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分)
苍凉(悲凉、凄清、凄凉)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

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五)练功
运用优美语言,描绘一幅离别画面。

教师总结:有一种感情“失去才知道珍贵”,这就是离别之情。

离情中有朋友的依依不舍,也有朋友的美丽祝福和勉励。

离别意味着伤感,老师今天要告诉你们这离别也是一种美的,伤感同样也美丽的。

让我们坦然面对离别,更让我们为相约理想的学校而努力吧!
教后反思:本堂课通过音乐配音,调节了课堂气氛,让学生进入离别的氛围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朗读形式多样化,学生学习课堂气氛较浓。

本节课,主要对学生中考诗歌作指导性复习,让学生通过复习、归纳,能把握离别诗的意象和思想感情,并通过中考演练,把握离别诗答题技巧。

总之,本节课能达到教育目标,课堂效果不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