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12个生字,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准备:卡片、生字果。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1、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手指娃娃”,好久不见,想我了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漂亮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生字果)草莓,高兴吗?草莓果上的拼音我们肯定知道读是吗?自己拼一拼、开火车读。
2、这里面有十个数字娃娃,我们把它们叫出来见一下面好吗?指名读。
这十个数字娃娃和两个生字娃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手指娃娃:今天我要请小朋友到我家去作客,我的家在一座小山村里,离这儿不远。
我们出发吧。
(出示图片。
)2、指导看图说图意。
①、你来到了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②、这是离我们不远的一个小山村,只要走上二三里路就可以到达。
③.(出示图)首先看远处有哪些景物?(房屋\袅袅的炊烟)[你能说得更好吗?]④、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一起说一遍"亭台"⑤、我们再往近处看,近处有那些景物?花儿多吗?能数得清吗?(蓝蓝的天空\开得正艳的桃花\无忧无虑,快乐飞舞的小鸟)在一座美丽的小山村里,住着几户人家,山里有几座亭台,树上、路边盛开着盛开着各种鲜花。
3、手指娃娃的家乡美吗?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
(师范读古诗)你们想读一读吗?4、请小朋友打开书,咱们一起来做两件事儿,看谁的小耳朵听得最清楚:先做第一件事儿,请你找出生字果上的这十二个汉字娃娃,用圆圈圈出来,大声地读一读。
5、会读了吗?谁能读给手指娃娃听呀?6、指名读,评议正音。
(有两个数字宝宝的名字不太容易区分,稍不注意就会喊错,你知道它们是谁吗?(四和十)请找出四和十,你能区分吗?还有哪个字是平舌呢?哪个是特别韵母的生字?“六”正音找出来读一读。
一去二三里情景表演教案
一去二三里情景表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表达“一去二三里”这一情景表演的基本内容;2. 能够模仿并表演“一去二三里”这一情景表演;3. 能够理解并运用相关的表演技巧,提高表演的质量。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情景表演的基本内容;2. 模仿并表演情景表演;3. 运用相关的表演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情景表演的意义和技巧;2. 表演时的情感表达和身体语言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简单介绍情景表演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情景表演产生兴趣。
2. 学习情景表演的基本内容(2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去二三里”情景表演的基本内容,包括人物、情节、环境等。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情景表演的具体内容。
3. 分组训练(3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段情景表演的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训练并准备表演。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表演技巧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表演的质量。
4. 表演展示(20分钟)。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进行评价。
教师也可以对每个小组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讨论(1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情景表演的要点和技巧,讨论如何提高表演的质量。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教师也可以给出一些建议和建议。
六、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继续练习情景表演,并准备下节课的表演。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表演的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情景表演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验,能够初步掌握情景表演的基本技巧和要点。
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情感表达和身体语言运用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的训练和指导。
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投入到表演中去。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2个字:一、二。
认识笔画“一”。
2正确朗读童谣,并能初步理解童谣的意思。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设想拓展识字形式,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情趣。
教学程序与策略一、引入新课。
(拍手歌)师: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一起做游戏。
你拍二,我拍二,一二一二向前进……小朋友们,这首童谣你们一定很熟悉吧!这首童谣里有很多汉字是数字,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今天,老师要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古代的童谣,它里面也有很多数字。
二、揭示课题,认识生字宇。
1、出示课题。
2、学生自己看拼音,读出生宇。
3、齐读课题:从课题中发现了什么?4、读汉字:一、二、三,注意翘舌音和平舌音。
5、认读汉字去、里,区分n、l的发音。
三、自学童谣,学习生字。
1、提出要求:(1)看拼音,读通童谣。
(2)边拼边用圆圈圈出生字,每个生字拼读3遍。
(3)再结合图画,读懂童谣。
2、自学情况反馈。
(1)指名读通,读对童谣。
(2)指名和开火车认读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四、再学童谣,理解意思。
1、你指我数逐行读童谣。
如:“烟村四五家”一行,可以让学生数数远处隐隐约约的几户人家,再来读读这行童谣,帮助学生大概理解这行的意思。
2、边数边读整首童谣。
3、用投影器出示童谣和图画,较有感情地读童谣。
引:小朋友在读的时候,要想象像春天,你来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请你来赞美一下吧!4、分小组或男女生或大组比读童谣,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5、质疑解难:请小朋友说说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理解“一去二三里”:打比方解答:走在一条路上,大约有二三里路。
二三里的路程,小朋友走,大概要花十分钟左右。
)6、看投影中的童谣,再齐读一遍童谣。
五、练习写字,完成课堂作业。
1、认识田字格。
让学生清楚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横中线,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2、练练握笔姿势及写字姿势。
比比谁的姿势最漂亮。
3、认识笔画“一”。
大班古诗教案:《一去二三里》
大班古诗教案:《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的教案设计篇一1.认识12个字,会写一、二、三3个字。
认识1种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知道表示数的多少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写,也可以用汉字写,以及各自使用的不同场合。
知道写字的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课文的插图生活中各种数字。
2课时第一课时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识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优美的画面。
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会数数吗?我们先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二、认识1至10的汉字写法小朋友们看,这十位小朋友正准备练习投篮。
[出示身穿球衣的十位小朋友,衣服上印有1至10的数字字样]这里有十个篮球,[图片出示的篮球上面写有一至十的汉字字样]哪位小朋友能把这十个篮球分给十位运动员,使球上的数字和他们身上的号码相符合?三、学习古诗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
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三)配乐诵读全诗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通用16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通用16篇)2022-12-15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通用16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1【教学重点,难点】认字和写字.【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观察画面,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两个孩子看见了什么2,揭示课题.3,教师读课题,结合实例解释"里".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2,图文结合,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看到了什么,大致了解"烟村,亭台"的意思.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同桌互帮互学.三,朗读感悟1,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方式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结合图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有韵律.四,学习生字1,读一读: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重点指导读准"二,三,四,十".2, 认识田字格:⑴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横中线,竖中线,各小格.⑵读拍手歌帮助认记: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3,指导书写"一":⑴介绍笔画名称"横".⑵范写"一",边讲述书写要领.⑶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五,实践活动课后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地方有本课的生字.第二课时一,巩固生字1,我会认:⑴出示生字卡,指名读,齐读.⑵做找朋友游戏.2,我会记:⑴小组讨论: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⑵全班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3,我会用:⑴用生字说词语或句子.⑵看图选字填空:( )朵花( )只鸟( )本书( )个人⑶交流:我们周围还有哪些地方用上本课的生字二,指导书写"二,三"1,回顾田字格的各部分名称.2,观察课本中田字格的范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范定,边写边讲述书写要领.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三,扩展活动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2【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㈠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内容是一首古代童谣,要求认识十二个生字,配有两幅插图。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6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6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拼音我们都学完了,你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下面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2、点击课件,出示:sān、wǔ、yī、liù、bā、shí、èr、sì、qī、jiǚ。
3、拉火车读音节,看那列火车开得最快。
〔小火车、开开开、火车头!〕二、自主研读、认识生字1、同学们学得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大家到一个小山村看一看!〔出示《一去二三里》挂图,挂图后面是这首诗的板书。
〕2、大家仔细看一看,你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两个小朋友在山间的小路上看风景。
〕3、想一想他们可能在谈论什么。
生:小哥哥指着远处说:“你看看,那有一个小村庄,冒着烟呢,村子里的人正在做饭!村庄后面是几座小亭子,真漂亮啊!〞小妹妹说:“我们身边的花也很漂亮啊!你闻闻,多香啊!〞〔提示学生按照顺序观察,把短诗中写的内容说全,可适当发散。
〕4、同学们说得真好!大家想了这么多小哥哥和小妹妹说的话!有人啊,只用了20个字就把他们说的东西全都说全了!大家想不想看看?〔揭掉挂图,展示板书。
〕5、根据我们学过的拼音把这首短诗读一读。
〔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议、正音。
〕6、师:老师标红的这些字就是我们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根据老师标的拼音,你能读出它们吗?〔指名读,学生齐读。
〕7、师:在课文中我们都能读出来,但是如果这些生字从课文中跑出来,你还能认识他们吗?〔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并试着用这些生字组词或说一段话。
〕8、师:认识了这些生字,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看看诗中都写了哪些三、反复品读、感受画面1、同学们仔细看这首小诗,你能从诗中“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呢?在诗中把这些景物挑出来、画上横线,并在图画上把你看出来的景物圈一圈。
生:烟村、亭台、花……总结:两个小朋友,走了大约二三里路,看到了一座小村庄,村子里炊烟袅袅。
再往前走是几座亭台错落地排列着,他们身边的小路旁开着各种美丽的野花。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从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处与低处的关键所在。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这次美丽的我为您带来了《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5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一去二三里》这篇识字课文美妙地把一至十数的数字镶嵌其中。
学情分析第一次正式接触识字课,心中肯定有着异样的新颖感,或许有的同学早已将古诗念得滚瓜烂熟,就等着课堂上得到老师的确定;也有大部分同学在学龄前就接触过诗中的数字和“去”、“里”、“花”等简单的汉字,跃跃欲试之心可想而知。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会认12个生字,认得“横”笔画,会写“一”“二”“三””这3个字。
3、知道诗歌大意,能想像出山村美妙的画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字、写字。
难点: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
体会山村的美妙和生活的欢乐。
(一)激趣导入1、数数拍手游戏。
2、师:110是十个有趣味的数字,古代有位诗人把它们写进了一首诗,咱们一起去读一读吧!(二)学习古诗1、请小伙伴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读音的时候你有什么新发觉?2、指名读课文,集体正音,随机提示“一”的变调。
3、图文对比:再读课文,然后在图上找一找烟村、亭台、花朵,指给你的学习伙伴看一看,还可以和他一块儿交流一下。
4、假如你就是画中的孩子,你想怎样告知大家本身所看到的景象?(读古诗或着简述诗的大意)5、老师范读(配乐朗诵):小伙伴闭着眼睛体会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6、交流感受7、课间操8、与学习伙伴合作,一位读古诗,一位指图中的内容,轮换合作,边读边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山村?9、小节过渡,配乐齐读古诗体会意境。
(三)学习拓展,游戏巩固游戏:(1)分发篮球:把篮球送给小伙伴,使他们球衣号码与篮球上的数字相符。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15篇)
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精选15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一)第一课。
本课是一首古代童谣,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会写生字“一”,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观察图画,图文结合,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意境美。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读、范读、同伴互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
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每一个汉字。
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导入新课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在导入新课时,用数学上学的数字来引出本课要学的十个表示数目的汉字,使学生能很快掌握这十个汉字。
二、看图学童谣。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
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
三、指导写字。
写好“一”字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此,应在学生观察探究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用最直观的手段向学生展示写字的过程,让学生从中领悟写字的要点,掌握运笔的方法。
在学生描红和写字时,教师巡回指导,进行个别辅导。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通用17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通用17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熟悉12个字,会写3个字。
熟悉笔画“—”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教学难点: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尝试认字、激发爱好。
1.小伴侣们,我们学完了拼音宝宝,这节课老师带你们熟悉生字宝宝,你们都熟悉吗?把书翻到44页,我们读一读。
里面有些生字我们是不是已经熟悉了?2.有些还不会的,我们就请拼音宝宝帮忙,同桌两人一起把他读一读。
快。
3.好的,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认字本事了。
这里啊,有些生字卡片,谁来读一读?(12个生字请3个人分别带领大家读,读的时候强调三、四和十的音以及一在第四声前要读其次声。
)4.齐读二、师生互动,嬉戏识字。
嬉戏一、小伴侣们的识字本事真厉害,接下来我们来玩个嬉戏。
叫做“老师报数、你拿卡片”。
立刻把抽屉里的生字卡片拿出来,按挨次排好。
比一比,看那两个小伴侣合作的最快最好。
老师也把卡片摆好。
接下来我请一个小伴侣上来玩,其他小伴侣我们坐在位置上一起拿,看谁拿的准。
都拿对了,接下来同桌两个人一起玩一玩。
“我报数,你拿卡片”。
嬉戏二、接下来再玩一个嬉戏,叫“分组嬉戏”出示挂图,我们来看:这里在进行什么竞赛啊?(篮球竞赛、看这里有篮球筐)有几个人参与?(10)我们篮球赛是要2组进行竞赛的,你们看看,该怎么分组呢?(蓝衣服一队,红衣服一队)你观看的真认真,我们来看看他们分别是几号,蓝队的是2.3.5.8.9红队是1.4.6.7.10真聪慧,那么我们拿起卡片赶快分一分,看哪两个小伴侣合作分得最快。
(有的小伴侣一个人分蓝队,一个分红队。
有的一起分,有的小伴侣还用上了我报数,你来拿的方法)分的真快,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蓝队是…红队是…,都对了吗?三、激趣延长、看图读诗小伴侣们都表现的非常好,那我们来看下儿歌,这里也有刚才我们学过的生字。
每个人找找看,读读看。
接下来,颜老师带你们去看下这首儿歌所写的漂亮景色,你们看,(出示挂图)我们一起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有说有笑的,不知不觉得走了多远?读“一去二三里”走啊走,瞧,我们发现了一些小屋,还冒着烟读“烟村四五家”你们看,远处的山上有读“亭台六七座”看看,指着花读“八九十枝花”儿歌里写的景物都呈现在我们眼前了,信任小伴侣们肯定能把这首儿歌流利地读出来,是吗?(齐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四、熟悉田字格,学习书写。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去二三里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一去二三里》这首儿歌的歌词和曲谱。
2.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和节奏,并能够正确演唱。
3.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学习(1)播放《一去二三里》歌曲,让学生聆听。
(2)播放歌曲的同时,投影歌词,引导学生一起跟唱,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3)使用节拍器或打击乐器,引导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进行打击,感受歌曲的节奏感。
(4)分组合唱练习,让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演唱歌曲的不同部分,增强合作意识。
2.情感的表达(1)分析歌曲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的情感,如童真、快乐等。
(2)请学生描述自己在一去二三里的场景中是如何感受到这些情感的。
(3)分组小剧场表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编排一段表达自己感受的小剧场。
3.绘画与手工制作(1)根据歌曲中的场景描述,引导学生绘制一去二三里的场景。
(2)学生可以用纸板、彩纸、剪刀等材料,制作一去二三里的小道具,并进行展示。
4.扩展活动(1)通过收集不同版本的《一去二三里》歌曲,让学生进行比较,并分享他们的喜好。
(2)组织学生合作创作自己的一去二三里故事,并进行分享。
三、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通过播放快乐动感的儿童歌曲,进行简单的舞蹈活动,活跃气氛。
2.歌曲学习(1)播放《一去二三里》歌曲,让学生聆听。
询问学生对这首歌的印象和喜好。
(2)投影歌词,让学生集体跟唱。
逐行解释歌词的意思,并反复练习。
(3)演唱歌曲的同时,教学生使用节拍器或打击乐器,按照歌曲的节奏进行打击。
3.情感的表达(1)教师分析歌曲中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
(2)请学生将自己在一去二三里的场景中所感受到的情感进行口头或书面描述。
(3)分组小剧场表演。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通过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在一去二三里中的情感。
4.绘画与手工制作(1)引导学生集体讨论和描绘一去二三里的场景,如里子里面有哪些东西、外面有什么景色等。
一去二三里教案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优秀9篇
一去二三里教案《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9篇古诗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一《山村咏怀》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通过列锦的表现手法把烟村、人家、亭台、鲜花等景象排列在一起,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译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
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
身上。
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
”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创作背景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北宋易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故里在涿州西北10余里处的邵村,幼随父徙居共城(今河南辉县)。
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
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他的先天学学说被后人发展为预测学。
古诗一去二三里教案篇二一、课前准备:学生唱单韵母歌。
二、教学儿歌,认识生字。
(生:这首儿歌里有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表扬:你看得真仔细。
2、师:这节课,我们通过识字(一)第一课:一去二三里去认识这十个生字,它们还介绍两个汉字朋友给我们,请大家翻开书本44页,齐读课题。
3、观察图画:(1)师:李老师带来一幅画,请大家一块儿看看吧。
黄昏的时候,太阳快要下山了,远处有一座座亭台,山里住着几户人家,路旁,树上长着漂亮的花朵,小孩子赶着回家吃饭,看到这样的美的景色,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说啊,这儿真美。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精选15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1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能按肯定的挨次观看图画。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会5个生字和4种基本笔画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重点〗正确、规范地书写5个生字。
〖教学难点〗在田格中正确书写“四”,特殊留意字的笔顺。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看图读拼音识字第1课,熟悉了5个生字,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卡片一、三、五、七、九,今日我们再来学习几个生字。
板书看图读拼音识字2二、有挨次观看插图1、在实物投影上出示本课插图:提问你们看看这幅图的远处有什么景物?再看看近处有什么?2、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三、朗读儿歌1、同学自由读儿歌,借助汉语拼音把字音读精确。
读不准的音节旁边画上?号。
2、质疑读不准的音节,请同学解疑。
3、再自由读儿歌,把字音读精确。
4、同桌小伙伴相互读一读。
5、指名读。
边读边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儿歌内容。
6、老师范读,读出乡村孩子们欢乐的心情,强调“一去、烟村、亭台、八九”后面要停顿。
7、同学练习朗读。
四、学习生字〖学习生字的音〗1、读儿歌,用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同学互读生字,比比谁读得最精确?3、抽读生字卡片,老师订正èr(二)的读法。
4、找伴侣嬉戏,巩固生字的音做。
老师发给同学5个生字的卡片和生字的音节卡片,做找伴侣嬉戏。
如拿着èr的卡片来到讲台,说“我是èr,谁是我的好伴侣?”手里拿着“二”字的同学,边说边走到讲台“我是二,我是你的好伴侣。
”然后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了解字义〗1、回忆昨天学习的“一、三、五、七、九”这几个生字是表示什么的?是什么数?2、让同学知道今日学习的生字也是表示数字的,是双数。
3、引导同学分别用这些字练习口头组词、说句,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分析字形结构〗1、学习四种基本笔画⑴出示卡片熟悉新笔画横折钩、竖弯、点、捺。
⑵书空新笔画,知道这些笔画都是一笔写成的。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二:一去二三里的运动技能训练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二:《一去二三里》的运动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1.了解“一去二三里”的歌曲及含义,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掌握“一去二三里”线路的运动技能,包括跑、跳、爬、绕、投等基本动作。
3.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歌曲节奏及歌词。
2.掌握“一去二三里”线路运动技能。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故事时间1.引入歌曲《一去二三里》,要求孩子们听歌曲并理解歌曲意思,并思考“一去二三里”是哪里?2.介绍“一去二三里”是一个童话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兔子,他需要到距离家里很远的“一去二三里”去寻找喜欢的萝卜。
3.了解萝卜是小兔子身体所需的营养食品,并引导幼儿们好好吃萝卜,保持健康。
(二)幼儿运动活动1.活动前热身:自由活动,伸展肢体,做各种动作,提高身体的温度及灵活性。
2.让幼儿们自由活动,发现并描述园内环境中的景物及物品特征。
3.针对在故事中出现的跑、跳、爬、绕、投等动作,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如:①根据文具盒,制定某种跑法,让孩子们在正中央做游戏。
②根据幼儿的身体尺寸,让孩子们跳过不同高度的障碍物。
③让幼儿做爬行动作,并了解身体的部位变化。
④模拟废墟场景,让幼儿们绕过前方的定位点。
⑤练习投掷能力,让幼儿们试着投篮、抛球等。
4.活动后放松:尽可能降低孩子们的运动强度,让孩子放松身体、缓解应力。
4、教学过程1.依照教学目标和步骤,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并在学习中玩,引导幼儿发现、思考、合作和创新。
2.教师要求孩子们在训练中互相帮助和配合,鼓励他们在游戏中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让孩子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即在游戏中发现自己的弱点,并努力改进,以达到教学目标。
孩子在实践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灵敏度和反应能力。
同时,还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中让他们感受到游戏的乐趣和操练的过程,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
一去二三里一、教材简析这是一首琅琅上口,充满儿童情趣的古代童谣,它向我们呈现了一幅郊外的美景:在不远的地方,有个小山村,炊烟袅袅,住着几户人家。
山里几座亭台错落第排列着,树上、路边盛开着各种美丽的花。
非常富有诗情画意。
二、教学目标-1、认识“一、去、……”十二个生字;会写“一、二、三”三个字,认识笔画“一”,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利用情景图识字,念儿童歌谣中识字,把识字和数学课中数的认识结合起来。
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
3、让儿童喜欢这童谣,乐意朗读,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三、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正确书写“一、二、三”。
了解这首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小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四、教学策略1、让学生反复接触汉字,创设情景,配以生动的图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文中出现的常用汉字。
小朋友已在生活中认识了。
教师在教学中要拓展识字的形式,加强写字指导,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情趣。
五、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真能干,开学到现在已会背好多儿歌,谁来背几首?2、复习汉语拼音二、听读童谣、学习汉字。
1、范读《一去二三里》,要求听仔细,说说听到了什么?2、这首儿童歌谣很?跟小朋友们见面。
自由读《一去二三里》要求:①用手指着读,不认识字的请教拼音朋友,也可以问同学、老师。
②念准前(后)鼻韵母,平(翘)舌音。
3、同桌间互问,帮助纠正。
4、反馈:指名读(一句、两句都可以)随机教学“去、里”5、离开拼音朋友读。
6、(出示生字卡片)认识语文数字娃娃。
拼读。
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7、再读儿歌(再一次让学生与汉字见面。
)8、出示画面,看图说话,了解“亭台、烟村”9、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0、指导有感情地诵读。
三、课间休息:讲故事,借以巩固汉字。
四、课外拓展,感受汉字的妙用。
1、数字及量词的使用2、篮球队员依次介绍自己。
五、指导书写1、认识田字格。
语文课文《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课文《一去二三里》优秀教学设计《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得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认得笔画“—”,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初步感受童谣中表现的意境镁。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拍手游戏导入新课学习1、做数字拍手游戏。
2、导入新课:师说这些数字宝宝真是太可爱了,他们不仅可以编进游戏中,还可以编进诗里去呢!请听(课件播放|配图诗朗读)3、点明课题、出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的童谣《一去二三里》,它就在我们的书上。
二、读准字音,学会正确地朗读童谣1、提出朗读要求:小伙伴肯定很想读了,但是等一等,先听听要求,把每个音节都拼读精准,特殊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
碰到不会拼读的可向相近的同学请教,也可以举手向老师求助。
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察辅差。
3、了解同学读童谣情况:谁会读童谣了?⑴指名读,其他小伙伴认真听听,要特殊留意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读得怎样。
(有读得不准的,请生指出帮其正音,全班读读易错的字,特殊是“烟、村、亭、四、十”等)⑵把易读错的字集中起来再读读。
⑶拿起书本,一起把整首童谣读一读。
三、进一步认得生字师小伙伴真能干,通过本身拼读音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已经会读这首童谣了。
1、找出数字宝宝:拿起笔把躲进童谣里的十个数字宝宝圈出来再认一认。
2、按次序认读带音节数字:利用课件有次序地显现带音节的数认字宝宝,开火车跟这些宝宝打招呼。
3、打乱次序读去音节数字:自由读,不会的看看书中的音节。
两人抢读。
4、找伙伴游戏:规定事先老师已经发给每人一张卡片,卡片上是以不同文字形式表示的十个数字宝宝,有中文、阿拉伯、英文的。
大家离开位置自由组合,找到表示同一意思的数字拉起手,然后一组组汇报。
5、课件出示“先、里”学习这两个生字:师还有两个字宝宝要和你们打招呼,它们是谁?⑴组词比赛:师“先、里”说他们的用处可大了,可以构成许多词,我们男、女同学比赛一下,看看他们谁组的词多。
幼儿园一去二三里教案
幼儿园一去二三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地方和建筑物。
2.提高幼儿的空间定向能力和记忆能力。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一去二三里的名胜古迹介绍以及照片展示。
2.选择三到四个地方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忆。
3.团队合作完成制作地图和标识地点写明简介。
教学设计:活动一:一去二三里的名胜古迹介绍以及照片展示1.介绍一去二三里所在地、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展示幼儿园附近的名胜古迹的照片。
3.根据照片表现和描述这些地方的特色和背景。
活动二:选择三到四个地方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忆1.将幼儿分组,每组带一名老师,选择不同地方进行实地观察和记忆。
2.进入到目的地后,先展示照片,然后团队协作完成判断地点,并进行相关的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3.制定观察任务,例如:对于文化街道,观察内部灯光和路标;对于唐风街市,观察汉字和建筑风格等。
活动三:团队合作完成制作地图和标识地点写明简介1.将幼儿再次分组,每组由一个地图师负责,并由老师作为指导。
2.组内根据实地观察和记忆,利用在活动二中拍摄的照片,制作地图,并标上重点地点和简介,如文化街道,唐风街市等。
3.最后将地图展示出来,所有幼儿围着地图一起谈论交流。
教学评价:1.通过活动一,提高幼儿对于一去二三里及其名胜古迹的认知,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活动二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走出教室”,从多角度去感受和认识文化街道、唐风街市等,提高其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3.活动三可以让幼儿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空间定向能力和地理知识的掌握。
总结:通过这次“一去二三里”的活动,幼儿不仅学习了地理知识和历史文化,同时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现能力。
这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去二三里 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优秀3篇)《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一【设计思路】指导思想从文本出发,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全体学生,在平等、合作、探讨中国共产党同进步。
在看、听、说、读、练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把握母语学习规律,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力求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文道结合,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内容的推进、练习设计的提高都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不同层面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教材简析《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
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进入汉字世界的起始篇目。
学生刚刚结束拼音的学习,刚好能够利用拼音识字学文,学有用武之地,美丽的画面、优美的文字激起了他们的学习欲望,释放了他们的好胜潜质,因此学生是兴奋的、踊跃的。
所以,利用情境、结合拼音识字、诵读是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创设一种和谐、平等、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变“逐字逐句地说文解词”为“以情激情,情中导学的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步人诗境。
低年级古诗诵读的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力求做到人情人境,激发兴趣,把学生引人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突破学生思维从形象到抽象过渡时情景与思维脱节的难题。
2自读自悟,了解诗意。
让学生不断地在自主朗读、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这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巧妙地将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等景物编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宁静、清远、恬淡、秀美的山村风景画。
全诗描绘的意境是: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炊烟袅袅的小山村,村子里有几户人家,山顶上有几座小亭子,路旁盛开着美丽的鲜花。
诗中的“二、三”虚指方圆之地,“四、五”泛指村落之小,“六、七”体现亭台之隐约可见,“八、九、十”形容山花烂漫,多而绚丽。
整首诗朴实有趣,琅琅上口,令人回味不已。
[教学目标]1、会认“烟、亭、台、座、枝”五个生字,会读、会打数字“一至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用手语打出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山村景色的美丽、恬静。
[教学重难点l认识5个生字及十个数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会数数吧,我们来个数数比赛,从1到10看谁数得准。
2、1—10是十个有趣的数字,宋代有位诗人把它们串在一起,写成了一首美丽的诗,咱们一起去读读吧!3、(出示课题)谁会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相机纠正“二”“三”的发音)二、借助拼音,初读古诗1、请大家打开书,借助拼音,自己读读这首小诗,要读准字音哟。
(学生自由试读)2、(出示课后双横线中的字)这些字中有你认识的吗?给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调皮的生字宝宝和我们玩起了捉迷藏,都躲到古诗里去了。
你能在诗中找到它们吗?快拿出铅笔,用横线把这几个字标出来,再借助拼音大声读3遍。
(学生圈划生字,认读生字)4、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读读这5个宇。
读准了,一起夸夸他;没读准,一起帮帮他,好吗?(学生分组练读生字,互相纠正字音。
教师巡视指导。
5、过渡:这些字你们都会读了吗?现在,老师可要检查了。
(1)(出示“三”、“十”)①谁会读这两个字?(指名读)②大家都来读一读,你发现它们在读音上有什么不同吗?(提醒学生读准平、翘舌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③诗中还有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呢?(学生说,教师一一出示“村”、“四”、“座”、“二”、“枝”)看看谁的小舌头最灵活,能把这几个字都读准。
(指名读,教师伺机正音)(2)(出示“台”、“六”、“花”)这3个字谁会读?(指名读,齐读)(3)“小小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随机抽字卡,学生开火车读生字)(4)(出示“烟村”、“亭台”)谁能当小老师教大家读这两个词?(指名带读,提醒学生读准后鼻音)(5)(把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写在花朵形的卡片上,贴在黑板上)在花儿的反面,藏着一个字词宝宝,如果你能正确、大声地读出它的名字,这朵花就属于你了。
①(请学生上台随意翻卡片认读)读对了,大家鼓鼓掌;没读准,大家摆摆手。
②请读对了的同学带着大家读一读。
6、字音都读准了,谁能把古诗连起来给大家读一读。
(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评委,看他读得准不准,通不通。
(师生评议,在评价中渗透朗读方法)7、请全班同学一起朗读古诗。
(齐读)三、借助画面,诵读古诗1、过渡:想去郊游吗?今天我们就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去游玩吧。
2、(在音乐中出示画面)瞧,在这座小山村里,稀稀落落地坐落着几户人家,烟囱里偶尔飘出缕缕青烟。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在葱绿的树木间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
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
3、在这样一个小山村里游玩,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
)4、山村风光的确很美,诗人也用一首诗来赞美它。
(教师配乐范读古诗)5、(出示第一、二句)(1)(出示画面)一眼望去,二三里路远的地方,你看到了什么?(几座房子)小山村的烟囱里有时会飘出袅袅炊烟,这就是“烟村”。
(2)谁愿意把第一、二句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3)没走多远,就看到了美丽的小山村,多轻松啊。
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
谁再来读读第一、二句?(指名读,齐读)6、(出示第三、四句)(1)(出示画面)快看,远处的小山上有什么?(亭子)亭子也叫“亭台”。
近处,有什么?(开得正艳的花朵)(2)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介绍给大家。
(自由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3)村子四周的景色这么美,我们一起美美地读读吧。
(齐读)7、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一个读第一、二句,一个读第三、四句,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8、谁能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大家闭上眼睛认真听,看他能把你带到那美丽的地方吗?(指名读全诗,在评议中进一步感悟山村的秀美,激发学生的情感。
)9、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
让我们再放眼去看——看吧、(配乐齐读)四、借助游戏,背诵古诗1、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吧。
2、(给每个小组发一个卡片盒,在盒子里有这首古诗的每个字)每组四个人,共同将卡片摆成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
然后,第一个人朗读古诗的第一句,第二个人接着朗读第二句,依次类推,看哪组摆得快,读得好。
(学生练习)3、请你当个小小宣传员,介绍一下小山村的美景。
(学生自由背诵,用击鼓传花的方式指名配乐、配画背诵)4、小结:听了你们的诵读和介绍,老师也喜欢上了小山村、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古诗,让更多的人也喜欢它,好吗?(师生共同背诵)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找找其他含有数字的古诗,读一读,并和小伙伴交流。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二)一、趣味复习,引入新课。
1、复习拼音: ai iu an in ing un er jia cunZhi yun shi [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峰,山顶上还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座古色古香的亭子。
村子周围,到处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大树。
诗人来到这里,深深地陶醉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教师范读古诗)②师: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因为老师把自己当成了这位诗人,我也来到了这个小山村里,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读出来了。
同时,老师注意到了停顿,出示分隔线,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读出自己的感受吗?③、师:那就让我们走近些看看吧!我们往前走了二三里远的路,你看到了什么?你真会观察,这几户人家的烟囱里正飘出袅袅炊烟呢,诗人将这里称作“烟村”。
出示词卡出示“烟村”的画面,读词卡“烟村”。
诗人将这里称作“烟村”,炊烟袅袅,烟雾笼罩着整个村子呢!谁愿意把第一句读给大家听听?④、师:(出示画面)往远处看,你们看到了什么?(出示词卡“亭台”)在这样的亭子里,游人可以休息,还可以看风景呢!人们在正在亭台里休息,看风景呢!他们看到什么了呢?请把你看到的美丽景色通过朗读介绍给大家。
我听出来了,你站在亭台上欣赏远处的风景,心情十分舒畅!大家想象一下,这些花都有哪些颜色?真是五颜六色,多美啊!(你读出了鲜花的美)(你站在亭台上看风景一定很享受)(你们一个个都成了小诗人了)⑤、炊烟袅绕的村庄,古朴美丽的亭台,艳丽芬芳的鲜花,组成了一个多么幽静美丽的世外桃源。
让我们再放眼去看一看吧。
生齐读四、生字巩固(摘苹果)五、书写练习1、认识田字格。
儿歌: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2、教师范写“一”,边写边口述写法。
教学笔画“横”。
3、生在书上尝试写。
教师点评。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三)《一去二三里》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中的“识字1”。
本课是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将从一到十表示数目的10个汉字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美丽、恬静的山村风景画。
这首小诗描绘景物错落有致,10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自然和谐地融于山村的美妙意境之中。
儿童学习这首古诗不仅可以激发其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引发识字的兴趣。
识字、写字、诵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结合识字教学的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我确定了第一课时的2个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幽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在本课的教学中应力求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他们置身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通过自己的研读、教师的导读、同伴的评读来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读好诗句。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田字格,学写汉字。
为此在写字前应让学生认识田字格,了解田字格各部分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初步掌握运笔方法,并让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尝试以及教师的示范指导来写好第一个汉字一。
因此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力求要做到入情入境,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如导入新课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好奇来做文章,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把学生引入一个如诗如画般的世界,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开始学习。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不断地在自读自悟、相互切磋、合作交流中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有人说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在诵读古诗时,可让学生在试试、学学、比比等活动中,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诵读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的乐趣。
在研读时,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小山村,说说看到了什么景物,进行美读。
这样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复习巩固,指导写字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教学生字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设置引人入胜的游戏情境,如,燕子姐姐的礼物、生字果、小乞鹅等,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来认字。
本课时先写一个“一”,让学生初步认识田字格,充分地说横笔的写法,分散写字的难点,使学生在玩中学习写字,巩固生字。
【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诗歌。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山村的优美和生活的快乐。
3、初步认识田字格,学会写“一”。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生字果。
【教学过程】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小燕子》歌曲律动。
)今天,燕子姐姐又来到了我们一⑵班,(课件)看,她们还为我们带来了漂亮的礼物,是什么呢?赶快打开来看看!(燕子礼物)只要你能读出上面的音节,就能打开来看到里面的礼物了!(复习本课生字的12个音节。
)二、自主研读,自读自悟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⑴燕子姐姐送完了礼物,它又飞起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一座小山村,原来呀,它们的家就在这里呢。
小朋友想去小燕子的家乡看看吗?(放课件。
)⑵看了燕子姐姐的家乡,你觉得这里怎么样?⑶古时候有位诗人也觉得这里很美,就把这里的美景写成了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