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全册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含反思-集体备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册)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我所任教的五年级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
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
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二)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单(三)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XXX: XXXXXX:1.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XXX and n。
XXX.2.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use XXX decimals.3.To help students XXX decimals。
and to use these laws to perform simple XXX decimals.XXX:1.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rules of XXX.2.XXX' XXX.3.XXX.4.To teach students how to use the XXX of ns to perform simple XXX decimals.Teaching Difficulties:To help students XXX the n of the decimal point in the product of XXX.XXX:XXX 6 lessons.Lesson 1:Topic: XXX IntegersTeaching Content: Example 1 and Example 2."Try it yourself," Practice - ns 1-4.XXX Requirements:1.To help students XXX.2.XXX' XXX.3.XXX practice of knowledge。
and to XXX.XXX: XXX.Teaching Difficulties: The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n of the decimal point in the product of XXX.XXX:1.n:Do you like flying kites。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3单元小数除法第1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教学内容】教材P24例1。
【教学目标】1.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经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与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培养迁移的思想。
3.养成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计算下面各题。
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
课件出示教材P24例1。
1.阅读与理解。
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已知信息与所求问题,列出算式。
【学情预设】学生能列出算式:22.4÷4。
2.分析与解答。
(1)自主探究。
师:这和我们前面学习过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情预设】学生能发现这里的被除数是小数。
师: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学生自主尝试进行计算。
(2)交流汇报。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转化成整数除法进行计算。
22.4km=22400m22400÷4=5600(m)5600m=5.6km预设2:用竖式计算。
在交流的过程中明确算理:先用4去除22.4的整数部分,商5,写在商的个位,余数是2,把2化成20个十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十分位上的4合并在一起,就是24个十分之一,继续除,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6要写在十分位上,并且要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3.回顾与反思。
师:回顾刚才的解题过程,你能说一说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吗?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师生共同小结:(1)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4.巩固与强化。
完成教材P24“做一做”。
一、巩固运用1.教材“练习六”第1题第1、2组。
独立计算,然后组织学生比较每一组的商,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53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教学反思目录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3)《小数乘法》的单元反思 (13)第二单元位置 (15)《位置》教学反思 (17)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18)《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24)第四单元可能性 (25)《可能性》教学反思 (28)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30)《简易方程》教学反思 (40)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41)《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49)第七单元数学广角 (51)《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53)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第一课时课题:小数乘以整数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⑴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用乘法计算:3.5×3=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⑶理解意义。
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4)初步理解算理。
怎样算的?把3.5元看作35角3.5元扩大10倍 3 5角× 3 × 31 0. 5 元 1 0 5角缩小10倍105角就等于10.5元(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1第3单元 分数除法(教案+学案)解决问题 教案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教材第35、第36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和“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这类简单的实际问题。
2.借助线段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难点: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题投影片。
1.口头分析。
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13。
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45。
汽车的数量相当于自行车数量的23。
2.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投影出示:一个儿童重35kg,他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他体内的水分约是多少千克?学生动笔在练习本上做。
学生反馈,汇报这道题如何画线段图。
(老师板演)学生分析,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求儿童体内的水分约是多少千克,也就是在求什么。
老师点明数量关系式:一个儿童的体重×45=这个儿童体内水分的质量。
1.出示例4。
老师:你能从题中找出哪些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学生找出题中的关键信息。
2.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例4与复习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和问题、单位“1”、数量关系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展示下面的线段图。
提问:在此题的数量关系式中,小明的体重是未知的,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让学生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表示这个数量关系式,即x×45=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
3.解决问题。
老师:你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学生汇报的同时,老师板书补充完整解题过程。
老师引导学生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汇报检验方法。
请一名学生完整地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过程。
4.出示例5。
学生读题,选择有用的信息。
根据“小明的体重是35kg,他的体重比爸爸的体重轻815”这两个条件画出线段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解决问题》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8课时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科书P15例8,完成教科书P17“练习四”第2~5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引发应用估算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体会估算的价值,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回顾反思,感受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能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会估算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东是个“小书迷”,昨天去逛新华书店,看中了三本故事书。
在他回家向妈妈要钱买书时,妈妈给了他100元。
小东拿到钱后犹豫不决,因为他忘记三本书的具体价格了,只记得其中两本的价格是三十几元,另一本的价格是十几元,他不知道这些钱到底够不够。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100元够吗?每本书的具体价格都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学情预设】学生思考后会回答出100元买这三本书够了,虽然不知道每本书的具体价格,但可以通过估算来推测三本书的总价,三十几元加三十几元,结果不会超过80元,再加上一本十几元,不会超过100元,所以够了。
师:感谢大家帮助小东解决了困惑。
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不用精确计算,通过推理、估计也是能够找出结果的。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问题,唤醒学生估算意识。
有意识地“绕开”具体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来推断结果,体会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探究新知,经历过程1.出示例题,整理信息。
课件出示教科书P15例8。
师:从题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学生从题中知道: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她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
还买了0.8 kg肉,每千克26.5元。
要求的是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以及够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师:同学们收集到了这么多的信息,怎样整理这些信息才能一目了然呢?【学情预设】学生会想到很多方法,教师提示由于题中的信息较多,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三维目标)
二、探究新知
(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关系。
1.师: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 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想一想,当同学们 1 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同学们 2 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
2.师:还可以说下去吗?想想当你几岁时,老师几岁,
用一个算式表示。
3.师:感觉怎样?还能写出更多的算式吗?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回 答自 己的年龄
创设学生感 兴 趣的情景, 激发 学生学习新 知 识的兴趣。
二、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1、出示教材第 52 页例 1。 引导:图中小红和爸爸也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 了哪些信息? 2、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 3、质疑: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你 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
教学重点 突破方法
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简单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习,小组合作。
教学难点 突破方法
理解应用题的意图和解题思路。 组织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思路,并进行小组交流。
教法 学法
设置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练习。 在练习中交流、体验、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
二、教学流程安排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重点
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并能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突破方法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突破方法
应用旧的知识迁移感悟理解。
教法
创设数学问题,质疑引导。
学法
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
二、教学流程安排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
【课时安排】本单元计划用6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课题:小数乘以整数教学内容: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8题教学要求: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0、81、2)2、尝试计算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
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示范:1、2 扩大到它的10倍12 0、8 扩大到它的10 倍8 0、96 缩小到它的1/10096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
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
【教学目标】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难点:由数过渡到字母的过程中,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招领启事:一个同学在校园门口捡到一个红色钱包,里面有n元钱,请失主迅速到学工处认领。
师: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1))二、探究新知1.用字母表示加减法的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教材第P52例1。
(1)读题获取信息。
师:图中小红和爸爸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尝试填表。
课件出示表格。
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集体完成表格。
(3)探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学情预设】通过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
师:“小红的年龄”写起来有些麻烦,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书写更简便?师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小组交流讨论,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用a代表小红的年龄,因为爸爸比小红大30岁,所以用a+30就是爸爸的年龄。
师:当a=8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情预设】a+30=8+30=38师: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自主完成。
(4)讨论“a”的取值。
师:在“a+30”这个式子中,a可以是哪些数?能表示200吗?先让学生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学情预设】这里的字母能表示从1开始的自然数,但是不能表示太大的数,不能表示200,因为人不可能活到200岁。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教案即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那么关于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梯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新的面积公式,想一想:三角型面积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二、探究新知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电脑演示地24页的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把体型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1、独立操作,自主探索。
学生用事先准备的学具自己进行剪拼,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小组讨论。
四人小组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进而求出梯形的面积。
3、交流汇报,发现规律。
(1)引导观察,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请学生用语言描述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理解:为什么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要除以2(3)经观察分析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三、看书质疑,交流感想阅读第24页内容,回顾自己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并与同伴谈谈自己的想法。
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完成25页习题五、全课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你在学习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篇2【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
【教材分析】梯形而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的编排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教学设计。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五年级数学上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我们将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点在计算过程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我准备了PPT和计算器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准备纸笔进行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然后通过PPT展示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接着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板书,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计算过程。
七、作业设计1. 小明有2.4元,他想买一本0.8元的书,他最多可以买几本?答案:3本2. 小红有5.6元,她想买一些0.3元的水果,她最多可以买几个?答案:18个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同时,我也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他们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小数除法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我需要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我需要让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点在计算过程中的作用,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对于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我通过PPT展示和例题讲解,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计算过程。
我详细解释了如何将小数转换为分数,然后进行除法运算。
我强调了在计算过程中,小数点的位置是不变的,这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实际问题与方程》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10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1)【教学内容】教材P72例6。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列方程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步骤。
2.让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正确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分析观察和表达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如何利用方程来解应用题。
难点: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李强原来跳高成绩是1.05米,现在达到了1.12米。
成绩提高了多少米?学生找出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师:这里大家是直接列式解答,其实还可以列方程解答,这节课就来学习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板书:实际问题与方程(1))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P72例6。
1.阅读与理解。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学情预设】已知小明成绩为4.21m,超过原记录0.06m。
求学校原跳远记录是多少。
2.分析与解答。
(1)自主尝试。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直接用算术法解答:4.21-0.06=4.15(m)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2)探索用方程解题。
①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师:我们还可以列方程解答。
由于原纪录是未知数,可以把它设为x m,大家找一找图中的等量关系,尝试列出方程。
学生尝试自己列出方程,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根据“原纪录+超出部分=小明的成绩”列出方程:x+0.06=4.21。
预设2:根据“小明的成绩-原纪录=超出部分”列出方程:4.21-x=0.06 。
②解方程。
师: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该如何求出x的值呢?学生独立解出方程,集体订正。
订正时强调解题格式,注意书写格式,最后不要忘记检验。
第二种方法可能在解方程时有些困难,老师及时予以引导。
3.强化与巩固。
完成教材P72“做一做”。
先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
三、巩固运用1.教材“练习十六”第2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含三维目标).
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安排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乘法简写:省略乘号,数字在字母前面。
教学反思: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板书设计:练习十二第11 题:c=ax a=c-x x =c 宁a第13题:方法一:(a+b)c方法二:ac+bc教学反思: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教学流程安排二、探究新知(一)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关系。
I. 师: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想一想,当同学们1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同学们2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想的?2•师:还可以说下去吗?想想当你几岁时,老师几岁, 用一个算式表示。
3•师:感觉怎样?还能写出更多的算式吗?师:看来,像这样的式子还能写很多。
咦,那你能用一 个式子就把同学们的岁数、老师的岁数和两个岁数之间的 关系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吗?4. 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 汇报、交流、评价。
师:这么多算式,你最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是什么。
6. 优化。
A A+22表示什么?还表示什么?7.预设:B B+22 X X +22 这三个式子有什么相同 的地方? (A 、B 、X 都表示不确定的数,A+22B+22 X +22 不仅表示老师的年龄,还表示老师比同学大22岁这个关系)8. 师:这些算式真的可以表示老师任何一年的年龄吗? 让我们来试试。
9. 想一想,当A=1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当A=33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10. 师:这些算式既表示出了老师和学生岁数之间的关系,又表示出了老师的岁数。
那么,当老师 a 岁时,同学 们几岁?II. 师:用a 表示自己的岁数,那么你最喜欢的人的岁 数怎么表示?(二) 教学教材第58页例4。
1. 出示教材第58页例4。
2. 通过阅读例4可知:一共有果汁1200 g ,倒了 3小 杯,每小杯的容量用x g 表示,还剩下多少克?一小杯的容量是x g ,那3小杯的容量是3x g ,还剩下 多少克呢? 列出式子:1200-3X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4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可能性(1)【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发生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的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丰富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这些事件。
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P44主题图。
师:观察主题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图意。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你是他们其中一员,现在轮到你抽签决定表演节目,你认为你自己会抽到什么?【学情预设】学生用可能抽到……可能抽到……来表述。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1))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P44例1第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
预设2:小明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跳舞,还可能抽到朗诵,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课件出示教材P44例1第二幅图。
师:小明抽到跳舞,还剩两张。
接下来小丽可能抽到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小丽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朗诵。
预设2:不可能抽到跳舞。
3.课件出示教材P44例1第三幅图。
师:小丽抽到朗诵,最后只有一张了。
小红会抽到什么?【学情预设】一定会抽到唱歌。
4.小结归纳。
师: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同学们都用到了哪些词?【学情预设】用到了“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些词语。
师小结: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确定的事件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的事件用“可能”来描述。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1第5单元 圆(教案+学案) 圆的面积 教案
圆的面积教材第65、第66页的内容。
1.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求圆的面积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难点:理解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实物投影,各种图形的纸片。
1.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的?小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即把所学的图形进行分割、拼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今天,我们还要用转化的思想研究圆的面积。
1.明确圆的面积的概念。
(1)老师出示一个圆,提问:谁能联系我们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说一说圆的面积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叫作圆的面积。
(2)圆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3)展示由“曲”变“直”的渐变图。
引导学生观察圆周曲线的变化情况。
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圆周曲线就越直,当我们继续分下去……圆周曲线就变成一条近似的直线段了,用这样的小块拼摆的图形就更近似于我们学过的图形。
2.学生动手操作,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圆等分成16份,其中的每一份都近似于等腰三角形。
它们的底是多少?(C)高是多少?(r)16(1)指导学生动手摆学具,并思考几个问题:你摆的是什么图形?你摆的图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所摆图形的各部分相当于圆的什么?你如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2)学生动手摆学具,然后发言。
拼成长方形:老师说明: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一个长方形。
出示教材第65页的图加以说明。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圆的半径是r,长方形的长是πr,宽是r。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πr×r=πr2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
2024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全册1第7单元 扇形统计图(教案+学案)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教材第94~97页的内容。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3.通过对相关素材的整理与分析,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实物投影。
出示教材第94页上面的情景图。
老师提问:这是六(1)班同学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他们都进行了哪些运动项目?1.投影出示统计表。
六(1)班同学最喜欢运动项目的情况统计表项目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子其他人数128569百分比你能算出每种运动最喜欢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吗?(1)从投影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六(1)班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是12人。
六(1)班最喜欢足球的人数是8人。
六(1)班最喜欢跳绳的人数是5人。
六(1)班最喜欢踢毽子的人数是6人。
六(1)班最喜欢其他运动项目的人数是9人。
(2)提问:还有哪些信息是从统计表中没能够很清楚地反映出来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老师归纳:如果想要更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同总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2.投影出示扇形统计图。
六(1)班同学最喜欢运动项目的人数情况统计图(1)老师讲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量,用圆内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百分数。
在这个扇形统计图里,整个圆表示的是六(1)班同学的总人数。
(2)看图回答问题。
①最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指名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
3.投影出示例2。
下面几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1)绿荫小学2017—202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变化情况统计表。
年份20172018201920202021总量/棵100120150170200(2)202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所占百分比情况统计表。
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槐树其他百分比25%20%15%15%25%(3)2021年绿荫小学校园内各种树木数量统计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2单元位置第1课时位置(1)【教学内容】教材P19例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培养数感。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你知道如何描述同学的位置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1))二、探究新知1.明确行、列的意义。
课件出示形似教材P19例1座位图。
师:谁能说一说我们是怎么规定列和行的?【学情预设】竖排叫“列”,从左向右数;横排叫“行”,从前往后数。
2.认识数对。
课件出示老师说的话。
(1)自主探索。
师:你能根据图中信息找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自己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情预设】张亮在第2列,第3行,学生能在座位图中正确圈出来。
(2)交流分析。
课件出示标注行和列的座位图。
师:张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数对(2,3)表示。
你现在知道怎样表示物体的位置吗?【学情预设】预设1:用数对表示。
预设2: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前面一个数字代表列,后面一个数字代表行,中间用逗号隔开。
3.深化认识。
师:你知道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吗?你能用数对表示她们的位置吗?【学情预设】王艳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赵雪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师:王艳同学和赵雪同学的位置都是用3、4表示的,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师:数对(6,4)表示的是王乐同学的位置,你能指出哪个是王乐同学吗?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4.小结归纳。
师:用数对表示数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共同总结:(1)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列数时,要从左往右数,确定行数时,要从前往后数。
(2)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先说列,后说行,表示形式为(列数,行数)5.强化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和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数乘法”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和验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小数)的近似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在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估算的意义,初步形成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和算理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小数乘整数?教材第2~3页的内容。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地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课件。
师:秋高气爽的假日是放风筝的好时机。
天空中飘扬着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风筝。
课件出示“放风筝”的情境。
师:大家想放风筝吗那我们先到风筝店去看看。
课件出示“买风筝”的情境。
(教材第2页例1的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3=。
)\师: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1.教学例1。
(1)师:怎样计算×3呢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计算思路。
指名同学上台展示不同计算思路。
生1:++=(元)。
!生2:元=35角,35×3=105(角),105角=元。
生3: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元。
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和评价。
(2)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这种算法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元。
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或课件动态呈现)如下竖式计算过程:!5元3.×35元1;0.把元看作35角――→把元看作35角。
――→35'角×3105\角(3)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计算。
(4)练习:教材第2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名演板。
重点评价“把元看作46角”进行计算的方法。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1)师:不是钱数,怎样计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提出:能不能转化成整数来计算(2)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3)全班集体交流转化过程和计算方法,教师适时板演(或课件演示)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三点:怎样把因数转化成整数,乘得的积应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
)由于因数化成整数72必须“×100”,所以要使积不变,积360应“÷100”。
20.【7×53.)6×100――→÷100――→72×/5360(4)师:是最简小数吗(不是)提醒学生,乘得的积如果不是最简小数,可以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的0去掉。
回顾总结。
(1)引导学生回顾×3和×5的计算过程。
;(2)提问:想一想,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你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3)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归纳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然后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最后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因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若积的末尾有0,末尾的0可以去掉。
)1.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对比。
(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1题。
)(1)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归纳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整数乘整数中两个因数都是整数;小数乘整数的积中,若小数末尾有0,这个0可以去掉,但整数乘整数的积末尾的0不能去掉。
2.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材第3页“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的积末尾的0是怎样处理的3.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4题。
(1)第4题是根据第一列的积,写出其他各列的积。
(2)本题利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逐列写出积的过程中,自觉地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并打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的联系,体会到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质疑问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疑问吗·教学时依托现实情境,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自主地解决问题。
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的其他合理方法之后,着重分析和评价化“元”为“角”的算法,让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了解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整数进行计算。
同时,让学生初步感悟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算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数乘小数教材第5~6页的内容。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与归纳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小数乘法的算理。
课件。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的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主题图。
)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该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1.教学例3。
(1)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或课件演示)学生的思考结果。
2.48×[0.1.9.2×10――→×10――→…÷100――→24×8《192(2)师: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板书(或课件演示):×=________,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中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评讲。
(3)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的“做一做”。
师:观察例3及“做一做”的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4)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然后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
)师: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点小数点时,先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再点上小数点。
)2.教学例4。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总结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你能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下面这道题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2)师:在计算时,你遇到了什么新问题吗师: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呢(3)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1题。
(其中既有一般的小数乘法,也有积的小数末尾有0和积的小数位数不够的类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
)3.探究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
^师:同学们,请大家独立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并分别将每组题中计算的结果和第一个因数比较大小,发现其中的规律。
学生交流、总结自己发现的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1.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1题(基本计算)。
(1)学生独立练习。
(2)组织学生交流和订正。
2.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2题(基本应用)。
(1)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生看懂每种商品各有多少千克。
*(2)引导学生回顾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3)学生独立完成。
3.拓展练习。
在下面算式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你能想出不同的填法吗)0.48=()×()=()×()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紧紧抓住积的变化规律来引导学生理解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方法,放弃大量训练的教学方式,努力使设计从更高的层次上触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
教学中还特别关注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宽松、和谐的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畅所欲言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教材第7页的内容。
1.使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会正确解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会正确解决倍数是小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合理选择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课件、计算器。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物世界》吗你们知道哪些动物跑得快吗这节课我们来看一下鸵鸟和非洲野狗,看看它们的速度有多快!(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情景图。
)1.收集、整理信息。
师: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适时强调、突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1)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2)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倍;(3)要求的问题是“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尝试,在练习本上列式并解答。
教师巡视,收集个案,并指名板演。
(指名答案不同的学生进行板演。
)生1:56×=(千米/时)生2:56×=(千米/时)56!.1.3×16—856。
.2.875%6×.1.3]68156….7.283.验算。
>师:这两位同学计算结果不同,谁算得对呢学生交流汇报,明确验算方法。
(教师巡视。
)(1)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乘一遍,看对不对。
(课件演示验算过程。
)(2)用计算器来验算。
(课件演示。
)(3)根据积与因数的大小关系来验算。
(由于56乘的积应该比56大,而比56小,所以肯定是计算错了。
)师:同学们,在计算时我们往往先入为主,如果再算一遍,不一定能检查出计算中的错误,所以我们可以从刚才同学们使用的各种验算方法中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