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与时间》教案精选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1教学目标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五带的划分及特征。

教学难点:1、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

3、四季的形成。

教学过程【导入】地球的自转[展示]课件:地球的自转[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

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教师]这有一个地球仪,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提问]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活动2【讲授】昼夜更替[演示]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提问]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大约是24小时)活动3【活动】小组探究[活动]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完成:①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

(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②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讨论]①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②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

东京时间早)③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④教材图1、18: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电话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

《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地理教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一、引言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对于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以及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一主题展开,介绍地球的运动原理、相关概念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地球的自转1. 自转的概念和特点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其自身的轴线进行的旋转运动。

地球自转的轴线被叫做地轴,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4小时。

地球自转造成了昼夜的交替,形成了我们熟悉的白昼和黑夜。

2. 自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转产生了地球的昼夜交替,影响了生物的生理节律。

昼夜的交替也为人类提供了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划分,使得人类的生活更加有序。

三、地球的公转1. 公转的概念和特点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运动。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呈椭圆形,称为地球的椭圆轨道。

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年。

2. 公转的倾斜和季节变化地球公转的轨道倾斜角度对季节的变化有很大影响。

当北半球倾斜向太阳时,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这时候夏季来临;当南半球倾斜向太阳时,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位于南回归线附近,这时候南半球迎来夏季。

而当地球公转到两极对太阳倾斜的位置时,这两个极地区将出现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四、地球运动的重要意义1. 温度分布和气候形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温度分布和气候特点。

北半球和南半球由于公转时的倾斜度不同,所以季节交替时间有所不同。

这一特点造就了地球上丰富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沙漠、温带等多样的气候区域。

2. 维持生物多样性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同维持了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

地球自转所导致的昼夜交替为生物提供了光照和休息的时间,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作息提供了必要条件。

而地球公转所导致的季节变化则带来了不同的生态环境,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殖。

3. 确定时间和日历地球自转的规律成为了我们约定时间的基础,确定了一天的24小时。

高中地理时间变化教案模板

高中地理时间变化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高中教材:《高中地理》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基本概念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 掌握时间换算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地方时、区时的换算。

- 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能够计算并判断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地球仪、地图等工具,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空间思维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

- 培养学生关注全球变化,关注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1. 地球自转、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 时间换算的方法。

3.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1. 时间换算中的日界线问题。

2.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吗?它们分别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等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现象。

二、新课讲授1. 地球自转:- 介绍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 讲解昼夜交替、地方时等现象。

- 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过程。

2. 地球公转:- 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 讲解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现象。

- 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过程。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练习题:- 判断: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否相同?- 计算:若某地地方时为上午8点,求该地所在经度的经度差。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今天我们来学习时间换算的方法。

二、新课讲授1. 时间换算:- 介绍地方时、区时的概念。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范文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球的运动》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地球的自转1.1 地球自转的概念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1.2 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即24小时。

1.3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第二章:地球的公转2.1 地球公转的概念地球在自转的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2.2 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即365天。

2.3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的形成。

第三章:地轴和地球公转的倾斜3.1 地轴的概念地轴是地球自转轴,是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3.2 地球公转的倾斜地球公转时,地球的轴线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夹角,叫地球公转的倾斜。

地球公转的倾斜角度约为23.5度。

第四章:昼夜长短的变化4.1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由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共同作用产生的。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倾斜有关,每年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4.2 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表现为日出日落时间的变动,以及白天和黑夜的长度变化。

第五章:四季的形成5.1 四季的形成原因四季的形成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球公转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和太阳辐射的角度发生变化,导致地球不同季节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不同。

5.2 四季的划分四季的划分通常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个季节大约持续3个月。

第六章:地球五带的划分与特征6.1 地球五带的划分根据地球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征,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

6.2 热带的特征热带位于赤道两侧,气候终年炎热,阳光直射现象明显,植被繁茂,生物多样性高。

6.3 温带的特征温带位于热带和寒带之间,四季分明,阳光直射现象不明显,植被适应性强,农业发展条件好。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优质教案(通用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优质教案(通用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一节《地球自转》。

详细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球自转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地球自转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地球仪、地图、挂图、黑板、粉笔、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让学生初步认识地球自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23小时56分。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地转偏向力等。

期。

4.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5. 随堂练习: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

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

(2)解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2. 答案:(1)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周期:约23小时56分。

(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地转偏向力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通过观察天空、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地球自转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与时间》教案精选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与时间》教案精选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与时间》教课设计优选一、内容与说明1、内容地球自转的概略——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与地球自转有关的典型地理现象——地方时2、地位与作用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宇宙环境”篇的构成部分地球是宇宙中一个一般的天体认识地球的自转及所以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对整个地球环境有个基本的认识可为后续“自然环境”篇的学习打好基础二、教课目的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与角速度2、可以理解因为地球自转产生了日夜交替现象和时差3、可以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地图上判断各点之间的方向关系4、可以计算两个地域之间的时差【设计思想】着重从“现象”引出“为何”指引学生主动思虑“原由”三、教课要点、难点区时的计算、波及国际日期更改线的日期的计算四、教课课时1课时(“地球自转倾向力”此外安排一课时教课)五、教课过程(一)引入新课多媒体课件首页上显示一幅不断自转的地球图片引入“地球的自转”这一内容【设计思想】直截了当地将“地球的自转”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较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二)新课教课1.从物理学中描绘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因素引出地球自转的几个因素——方向、周期和速度(线速度、角速度)2.教师设问“什么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出地球自转的定义——绕着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注意自转轴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从而让学生判断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用地球仪为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让大家从南、北极上空察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得出在南北极上空察看到的地球自转方向分别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做一做小练习: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以下列图:【设计思想】单是口头描绘“自西向东”“顺时针”“逆时针”这些词语学生对地球自转的方向仍旧是模糊的;如让学生边用地球仪演示边察看就比较直观简单理解和记忆3.复习经纬线的知识如“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等【设计思想】绝大多数的高二学生关于初中时所学的经纬线、经纬度毫无印象见到经纬线束手无策所以适合增补经纬线的知识是特别必需的4.教师持续设问“因为地球的自转我们地球上会出现些情景呢”展现一份报导“ XX年 7 月 10 日的清晨 2 点多好多中国铁杆球迷还围坐在电视机前关注着世界杯决赛的战况” 让学生判断这份报导出此刻个国家的媒体上【设计思想】学生可以判断出是中国媒体的报导从而引出“地方时”的观点先让学生辨析一下“日夜现象”和“日夜交替现象”是不一样的观点也是不一样原由致使的教师同时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进行演示5.教师再设问“世界各地的时间为何会有不一样有如何的不一样”从而引出地方时以及地方时的区分得出“时间的东早西晚”经度每15 度时间就差 1 小时经度 1 度时间就差 4 分钟引出“北京时间”的观点让学生辨析“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东八区标准时”教师经过地球仪及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剖析达成“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东八区标准时”之间的差别做一做小练习:计算世界杯决赛( 近来的一届 ) 是当地时间几点开始的6.教师引入当年麦哲伦全球航行时的“丢一天”引入“国际日期更改线”的观点:麦哲伦的船队1519 年9 月从西班牙出发历经三年又回到了西班牙航海日记上为9 月6 日西班牙当地日期却为9 月7 日这天“丢”在了里为何会丢有一位双胞胎孕妇从上海坐船前去旧金山在靠近期界限的时候生下了一个女孩超出日界限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若干年后两个孩子长大后了他们也学了有关日界限的知识后男孩说他应当是哥哥你们以为他这么说有没有道理为何【设计思想】从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课学生简单理解加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7、教师总结教师:今日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方时大家看这张构造图关于今日的学习内容你已经掌握了多少呢请同学们比较这张图自己回首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若有疑问请提出来六、专家评析地球的自转运动是高二地理的学习难点教师经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协助教课使抽象的教课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本课题的设计着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象”引出“为何”剖析原由得出结论有益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踊跃性主动研究问题的兴趣采纳学生自主复习的模式进行最后的小结在稳固复习的同时让学生再次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不断研究不断解决问题也是本课设计的一个特点自然本设计还有值得商议的地方如:教师所举例子能否拥有典型性、能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些问题能否切合高二学生的认知基础等。

《地球自转》教案

《地球自转》教案

《地球自转》教案《地球自转》教案《地球自转》教案1 《地球运动——地球自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理解理解地球自转方向及一些根本数据、两个周期、速度。

2、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才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球自转的特征难点:地球自转的周期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教材分析^p本节内容以“地球自转运动”为主要教学线索,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探究地球自转的特征,为下节课学习地球自转地理意义打下根底。

由于“地球的运动”内容根底性和空间思维要求极强,在高中地理内容中,既是一个难点,又是一个关键点,还是一个考点,因此要花足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探究。

另外,本章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根底,因此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根底。

“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展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

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导入】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的“日当午”需要多长时间?【学习新课】〔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展示〕1、理解理解地球自转方向及一些根本数据、两个周期、速度。

2、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现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才能。

〔师〕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进展点评。

〔生〕对自己在导学案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展提问。

〔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逐一解答。

疑惑一、地球自转的速度〔师〕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地球自转的速度。

线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角速度是指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生〕读图,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如何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分布有何特点?除极点外,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多少?〔3〕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有何特点?疑惑二、地球自转的周期〔师〕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叫做地球自转的周期。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精品教案(通用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精品教案(通用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一节《地球自转》。

具体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周期和速度、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周期和速度。

2. 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能够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球自转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定义、周期、速度和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地球仪、地图、多媒体课件、随堂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发学生对地球自转现象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地球自转的定义、周期、速度等基本概念。

3. 实践情景引入:请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轴。

4.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地方时差等。

5. 随堂练习:发放随堂练习册,让学生巩固地球自转知识。

7.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共同探讨地球自转相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地球自转的定义、周期、速度2.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完成课后练习题1、2、3。

答案:1.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方向是自西向东。

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更替、地方时差等。

3. 地球自转速度为每小时约1670公里。

2. 拓展延伸: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探讨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周期、速度和地理意义。

课后反思如下:1.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提高学生积极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观察地球仪,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

3. 课后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相关推荐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通用1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初看起来比较简单,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知识。

但其中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及时差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高考试题中涉及此基础知识的比例也很大,这些问题都需要从这里得到解决,所以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直观性,帮助学生彻底解决此基础问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利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并从各个角度观察地球自转特点。

2.利用灯泡或手电当太阳,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地球自转时各地昼夜有什么变化,从而理解各地时差,初步学会利用简易工具换算时间。

【课程标准要求】●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教学用具】师:地球仪、三球仪、灯泡、简单的课件,时区分布表格(课前发给学生);生:彩色不干胶条、手电【教学时间】1~2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看地球自转方向,理解时差产生的原因。

【教学方法】实验操作,观察总结,讨论合作【教学过程】一、合格地球人的考查1.你观察到的太阳、月亮、星星从哪个方向升起,又从哪个方向落下?2.小时侯你认为是天转还是地转?现在呢?3.你知道地球是怎么转的吗?4.你知道地球的自转对地球人有何影响吗?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回答问题,并引入两个专题(怎么转和影响)的教学。

1.学生都能回答出来。

2.是天动还是地动,这还是个问题呢,可以激发学生讲科学家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鼓励学生为追求真理而努力。

3.那么,地球是怎么转的呢?活动一:演示地球自转运动第一步:请3个学生到台前来演示,大家评判谁演示的正确!(注意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具有代表性,观察后就明朗了)第二步:小组内每个同学演示一遍,组员负责指正,要求人人会演示。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与时间》教案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与时间》教案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与时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掌握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了解世界标准时区的划分。

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难点:地球自转运动的理解,区时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如地球公转的周期、方向等。

(2)提问: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有什么区别?2.教学新课(1)地球自转的概念、周期、方向①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②讲解地球自转的周期(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①讲解昼夜交替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

②讲解时间差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间不同?(3)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①讲解地方时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地方时差。

②讲解区时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区时的计算方法。

③举例讲解区时的计算,如北京时间和纽约时间的换算。

(4)世界标准时区的划分①讲解世界标准时区的划分原则。

②引导学生观察世界时区分布图,了解我国所处的时区。

3.练习与讨论(1)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页的练习题。

(2)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旅行时如何调整作息时间。

(2)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

四、课后作业1.复习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如周期、方向、产生的地理现象等。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3.查找资料,了解世界标准时区的划分,绘制我国时区分布图。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周期、方向,引导学生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在讲解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时,结合实际例子,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

通过课后作业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地图、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步教学:地球自转与时间教案的跨学科整合

同步教学:地球自转与时间教案的跨学科整合

同步教学:地球自转与时间教案的跨学科整合地球自转与时间教案的跨学科整合随着教学质量的日益提高与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跨学科整合教学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通过跨学科整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实现知识的深度挖掘与广度拓展。

本文将以同步教学为基础,介绍地球自转与时间的跨学科整合教学案例,以期能够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同步教学的概念与特点同步教学是指将多个领域的内容在时间上进行同步,通过互相协调、互相配合,实现人文、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深度结合,实现多个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

同步教学突破了传统的单学科教育模式,强调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协调,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步教学的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强调整体观念,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成一个整体。

二是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通过知识融合实现知识的协调与促进。

三是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将学科之间的联系呈现出来,更加符合实际生活与实际应用。

四是通过跨学科整合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升级与思维升级。

二、地球自转与时间的跨学科整合教学案例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在自己的轴上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为23小时56分4秒。

时间是人类约定的一种用来记录现象发生先后关系的量度标准,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地球自转与时间的联系非常密切,通过跨学科整合教学,可以将两者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地球自转和时间的理解。

1、教学目标(1)掌握地球的自转及其相关知识;(2)掌握时间概念及其相关知识;(3)了解地球自转与时间的联系及其应用;(4)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问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你知道地球一天转几圈吗?你知道360度的360是怎么来的吗?你知道时间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吗?(2)教学内容①地球自转的概念及相关知识讲解地球自转的定义,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轴线的倾斜角度。

地球的自转教案

地球的自转教案

《地球的自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模型分析地球自转的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对地理环境和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教学难点1.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地球仪、地球自转动画、地球自转地图等教学道具。

2.教学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向学生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纬线、陆地和海洋等。

2.提问:地球仪上的陆地和海洋是如何分布的?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形状和地理位置。

二、学习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1.讲解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2.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地轴的位置。

3.讲解地球自转的周期:24小时。

4.讲解地球自转的速度:每小时约1667公里。

三、学习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1.昼夜交替(1)展示地球自转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现象。

(2)讲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自转导致太阳光线照射地球的不同部位,产生昼夜交替。

2.时区差异(1)展示地球自转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时区差异。

(2)讲解时区差异的原因: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不同,产生时区差异。

3.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关系(1)讲解地球公转的定义: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

(2)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地球公转的轨道。

(3)讲解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是地球公转的内部运动,地球公转是地球自转的外部表现。

四、巩固练习1.判断题: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错误)2.填空题: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速度是______。

3.简答题: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哪些?五、课堂小结2.强调地球自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作业布置1.复习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观察地球仪,找出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现象和时区差异。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通用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通用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的运动》中的第一节《地球自转》。

详细内容将围绕地球自转的定义、特点、地理意义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等基本概念。

2. 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球自转知识解释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黑板。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发学生对地球自转现象的兴趣。

2. 讲解新课(1)地球自转的定义和特点介绍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等基本概念。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现象。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地球自转对生活的影响,如航班飞行时间、时差等。

4.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自转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地球自转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强调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念和地理意义。

六、板书设计1. 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周期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3. 地球自转对生活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球自转的定义、方向和周期。

(2)举例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分析地球自转对生活的影响。

2. 答案:(1)地球自转: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约23小时56分。

(2)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

(3)影响:航班飞行时间、时差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地球自转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2. 拓展延伸:(1)研究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2)探讨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影响。

地球自转教案:时区的形成和作用

地球自转教案:时区的形成和作用

地球自转教案:时区的形成和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自转带来的影响和时区的形成;2.能够运用时区进行国际计时和交流;3.掌握世界主要时区的位置和特点。

二、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带来的影响;2.时区的形成原因和作用;3.世界主要时区的位置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时区的精确定义;2.时区的例子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和示范结合的方式;2.多媒体教学;3.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地球自转带来的影响,包括节气、昼夜交替和赤道附近气温高等,引出时区的概念;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时区的定义和分类,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幻灯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时区的概念;3.通过世界时区图示,教师讲授主要时区的位置和特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析时区的依据和意义;4.教师结合国际交流、旅游和商务活动等例子,分析时区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5.教师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反馈,要求学生利用时区的知识进行计算、解释或讨论,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清晰地定义时区、解释其原因和依据;2.学生能够准确地标出和解析世界主要时区的位置和特点;3.学生能够运用时区进行国际计时和交流,并且理解其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七、教学材料1.多媒体幻灯片和视频;2.世界时区地图;3.时区相关的案例和讨论材料。

八、教学反思1.该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应用多,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2.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利用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传递和掌握;3.需要注意时区的定义和精确定义,在理论和实践中加以运用和反复巩固。

1.3《地球的自转》精品教案

1.3《地球的自转》精品教案

《地球的自转》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利用地球自转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难点:时间差异【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掌握哪些内容。

二、导入课件演示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导入新课。

留问题:日月星辰为什么都东升西落呢?难道是它们都在围绕地球转吗?三、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出示地球自转示意图:让学生通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地球自转的方向_______________。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_____________。

思考题:1.在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在自转?2.人们习惯以一天为单位来安排作息时间,这与地球的自转有着怎样的关系?活动:1.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在图上用箭头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

2.把转动的地球仪的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的方向。

在图上用箭头标注你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

3.把转动的地球仪的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的方向。

在图上用箭头标注你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

结论:地球的自转方向________________,在北极呈____(顺、逆)时针,在南极呈____(顺、逆)时针。

简单的可以归结为北逆南顺。

四、昼夜更替出示图由于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在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地球在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这样,地球上就有了昼夜之分。

随着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也就不停的更替。

练习:五、时间的差异根据左图信息完成练习(1)地球每小时转过的角度是_______。

(2)经度每相差15°,时间相差___小时。

一天中,太阳升至最高位置时就是当地的正午。

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其正午时刻是相同的。

因此,同一经线上的时间相同,而不同经线上的时间是不同的。

《地球的自转》教案

《地球的自转》教案

《地球的自转》教案教案:《地球的自转》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自转运动是指地球在它的轴周围旋转的运动。

2.理解地球自转引起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3.掌握地球自转的速度和自转轴的倾斜对昼夜时间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1.地球的自转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2.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原因。

3.地球自转轴倾斜引起的季节变化。

教学准备:1.教学投影仪和相关幻灯片2.地球模型3.时间轴图片或动画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识(10分钟)1.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地球自转的现象(地球自转、地轴等)。

2.向学生提问:你们曾经看过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吗?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3.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兴趣。

Step 2:引入新知识(15分钟)1.向学生简单介绍地球的自转运动的概念,并解释它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2.利用地球模型向学生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并让学生观察模型上不同地区的昼夜交替现象。

Step 3:整理知识(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愿报名来模拟地球自转的过程。

2.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地区,他们需要模拟地球自转轨迹,并观察和记录在不同时间段(早上、中午、傍晚)地区的太阳位置和天空状态的变化。

3.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地球的自转速度对不同地区的太阳位置和天空状态的影响。

4.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并提出问题。

Step 4:拓展应用(15分钟)1.使用时间轴图片或动画展示地球自转引起的季节变化现象,向学生解释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变化的原因。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为什么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3.提醒学生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对季节变化的影响。

Step 5:巩固练习(20分钟)1.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回答与地球自转相关的问题。

2.集体批改练习题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解释和讨论。

3.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

Step 6:延伸阅读(10分钟)1.分发与地球自转相关的科普读物或文章给学生,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地球自转》教案

《地球自转》教案

《地球自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 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如昼夜交替、时间差异等。

3. 培养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现象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球自转的概念2. 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3.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产生的现象。

难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及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相关问题。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形象直观地展示地球自转的过程和现象。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自转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自转现象。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3. 课堂讲解:讲解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及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4. 实例分析:分析地球自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如国际日期变更线、时区等。

5. 小组讨论:讨论地球自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地球自转现象。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有关地球自转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地球自转概念、方向、周期和现象的掌握情况。

2.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地球自转应用题的解答能力。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理专家或天文爱好者进行讲座,分享地球自转和相关现象的更多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如日出日落、时区差异等,增强学生对地球自转现象的感知。

3. 开展科普活动,如制作地球自转模型、举办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对地球自转的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地球自转相关章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地球自转与时间》教案精选
一、内容与说明
1、内容
地球自转的概况——自转的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
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典型地理现象——地方时
2、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宇宙环境”篇的组成部分地球是宇宙中一个普通的天体认识地球的自转及因此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对整个地球环境有个基本的认识可为后续“自然环境”篇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与角速度
2、能够理解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和时差
3、能够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地图上判断各点之间的方位关系
4、能够计算两个地区之间的时差
【设计思想】注重从“现象”引出“为什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
区时的计算、涉及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日期的计算
四、教学课时
1课时(“地球自转偏向力”另外安排一课时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首页上显示一幅不停自转的地球图片引入“地球的自转”这一内容
【设计思想】开门见山地将“地球的自转”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较为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二)新课教学
1.从物理学中描述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几个因素引出地球自转的几个要素——方向、周期和速度(线速度、角速度)
2.教师设问“什么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引出地球自转的定义——绕着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注意自转轴是地轴方向是自西向东进而让学生判断从南、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用地球仪为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并让大家从南、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得出在南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自转方向分别为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
做一做小练习: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如下图:
【设计思想】单是口头描述“自西向东”“顺时针”“逆时针”这些词语学生对地球自转的方向仍然是模糊的;如让学生边用地球仪演示边观察就比较直观容易理解和记忆
3.复习经纬线的知识如“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等【设计思想】绝大部分的高二学生对于初中时所学的经纬线、经纬度毫无印象见到经纬线一筹莫展所以适当补充经纬线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4.教师继续设问“由于地球的自转我们地球上会出现些景象呢”展示一份报道“XX年7月10日的凌晨2点多很多中国铁杆球迷还围坐在电视机前关注着世界杯决赛的战况”让学生判断这份报道出现在个国家的媒体上
【设计思想】学生能够判断出是中国媒体的报道从而引出“地
方时”的概念先让学生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是不同的概念也是不同原因导致的教师同时用地球仪和手电筒进行演

5.教师再设问“世界各地的时间为什么会有不同有怎样的不同”从而引出地方时以及地方时的划分得出“时间的东早西晚”经度每
15度时间就差1小时经度1度时间就差4分钟引出“北京时间”的
概念让学生辨析“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东八区标准时”
教师通过地球仪及多媒体的演示帮助学生分析完成“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东八区标准时”之间的区别
做一做小练习:计算世界杯决赛(最近的一届)是当地时间几点
开始的
6.教师引入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时的“丢一天”引入“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麦哲伦的船队1519年9月从西班牙出发历经三
年又回到了西班牙航海日志上为9月6日西班牙当地日期却为9月7日这一天“丢”在了里为什么会丢
有一位双胞胎孕妇从上海坐船前往旧金山在接近日界线的时候
生下了一个女孩越过日界线后生下了一个男孩若干年后两个孩子长
大后了他们也学了有关日界线的知识后男孩说他应该是哥哥你们认为他这么说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设计思想】从生活中的例子进行教学学生容易理解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7、教师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以及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方时大家看这张结构图对于今天的学习内容你已经掌握了多少呢请同学们对照这张图自己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有疑问请提出来
六、专家评析
地球的自转运动是高二地理的学习难点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本课题的设计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现象”引出“为什么”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
采用学生自主复习的模式进行最后的小结在巩固复习的同时让学生再次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不断探究不断解决问题也是本课设计的一个特色
当然本设计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教师所举例子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些问题是否符合高二学生的认知基础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