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胃溃疡相关方剂配伍

合集下载

胃炎、胃溃疡相关方剂配伍

胃炎、胃溃疡相关方剂配伍

胃食管反流1.柴芍六君汤: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柴胡10,炒白芍15,陈皮6,半夏12,党参3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3,生姜10,红枣10。

加减:烧灼感,泛酸严重:加黄芩10,栀子10,海螵蛸12,牡蛎粉30;上腹痛疼不适:加良姜10,干姜10,川楝子10,延胡索10;上腹部胀气闷甚:加神曲、山楂、鸡内金、砂仁各10。

2.和胃汤:疏肝和胃,理气降逆,益气养阴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旋复花、代赭石、陈皮、半夏、黄连、枳壳、厚朴皮、吴茱萸肉、白芍各10。

3.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行气止痛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黄芪15,白芍30,桂枝9,炙甘草15,高良姜6,木香6,砂仁6,丹参9,海螵蛸30,生姜9,大枣4。

4.和胃涤痰汤:降逆、行气、化痰配伍:半夏10,旋复花包10,白术10,浙贝母10,海浮石15,夏枯草15,全瓜蒌20,白芥子6,厚朴10,茯苓15。

加减:脾胃虚寒:去夏枯草,加干姜、砂仁;胃阴不足:去白芥子,半夏减量,加石斛、芦根各10;思虑过渡,劳心伤脾:加合欢皮10、远志10;肝郁气滞:加预知子15、广郁金10;久病入络,瘀血阻络:加丹参15、红花6。

急性胃炎1.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配伍:柴胡15,白芍、香附、枳壳各10,陈皮15,川芎5,白术15,茯苓10,木香5,砂仁10,甘草5。

加减:口干、舌苔黄:加沙参、黄连各10;呕吐:加竹茹15、旋覆花10;大便不畅:加大黄10;胃痛:加延胡索10。

2.小柴胡汤加减:解郁和中,辟秽去浊配伍:柴胡8,半夏10,黄芩10,枳壳10,延胡索10,川楝子10,藿香6,生姜10,生甘草3。

加减:积滞重者:加大黄10;气虚:加党参10。

3,清胃饮:清热燥湿,理气止痛配伍:黄连、黄芩、栀子10,甘草8,石膏50,蒲公英30,延胡索、枳壳、青皮、香附各12。

加减:胃阴虚:加沙参、麦冬;呕吐:加半夏。

慢性浅表性胃炎1.胃活通络散:化湿导滞,理气和中配伍:黄芪20,延胡索15,五灵脂10,白芍10,三七粉6,枳壳6,茯苓10,炙甘草6,乳香6,没药10,黄连6。

根治一切胃病的仙方

根治一切胃病的仙方

根治一切胃病的仙方
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总有效率达98%以上,无任何毒副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已治好无数病例,实乃天下奇珍之方!
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内金150克、制白术50克、猪苓50克、乌梅50克、大黄5克(买药时在药店加工成粉)。

加减: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50 克。

说明:良姜性极热,有些人的胃受不了可以适当减量.
服法:每天二至三次,饭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各服一汤勺(6--10克)。

较重者,可以每次加服云南白胶囊一粒。

重者一般3至5天见效,轻者一次见效.一般1-2副可以根治。

有效率达98% 无任何毒负作用。

饮食:不要吃生/冷/冻/凉性的饮食。

不要饿过头,也不要吃过饱,保持在七八分饱就好。

不要吃完饭就躺下。

一天可以多次服药,三次或四次,但一定要空腹,也可以在痛时或胀时服药.东西不要煮烂吃,对胃没好处,反而更难治!(不然吃仙丹都没用!)。

胃病中药配方

胃病中药配方

此方通治:各类胃炎、溃疡、胀痛、消化不良、胃肠动力不足、肠炎等一切胃肠疾病。

有效率98%以上。

无毒无任何副作用。

已在临床应用中治好无数患者,实乃天下奇珍!配方:乌贼骨150克、制元胡50克、黄氏50克、鸡内金150克、制白术50克、猪苓50克、乌梅50克、大黄5克。

买药时在药店加工成粉,如果胃寒或胃凉者加良姜50 克。

说明:良姜性极热,有些人的胃受不了可以适当减少分量.不一定就要50克.服法:一天两到三次,饭前一小时或半小时各服一汤勺。

(6--10克)严重者可以每次加服云南白药一粒。

重者一般3到5天见效,轻者一次见效.一般1--2副药可以根治。

有效率98% 。

无任何毒负作用.不要吃冷的,冻的,凉性的。

不要饿过头,也不要吃饱,保持在七八分饱就好。

不要吃完饭就躺下。

一天可以多次服药,三次或四次,但一定要空腹,也可以在痛时或胀时服药.东西不要煮烂吃,对胃没好处,反而更难治!记住我的话,不然吃仙丹都没用!治疗积年胃病,胃胀,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炎,胃虚,胃寒\凉,失眠,多梦,易醒,神经衰弱及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头痛,中气不足.对肝肾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灵芝15克,红枣15个,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丹参10克,田七10克。

注意:浮小麦不是小麦!浮小麦,尖尖长长,有外羽,很轻.主治失眠.很多药店的人把两样都混杂了.买错药没效.小麦,颗粒型,圆,比绿豆小.赤色煎法:将药洗净,同煎.红枣要切两半.服法:一天一剂,7天为一疗程.连服3-4疗程.药煎两次.饭后一小时服或空腹服单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胃涨,胃虚,胃寒,看似普通,见效如神。

吃过我的药方的人都知道。

甘草10克,红枣15个(剪两半),白术10克,党参10克,北芪15克,黄芪10克,淮山20克(先泡水半小时或用生的半斤),丹参10克,田七10克,鸡内金10克(吃素者不加)糯米50克。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药作为传统的治疗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下面,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处方,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一、炙黄连胃颗粒【处方】炙黄连30g、洋金花30g、黄芩30g、泽泻15g、苦参15g、南星12g、黄柏15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粗末,加入适量蜂蜜拌匀制成胃颗粒,每次10g,餐后温开水送服。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通过清热、解毒、凉血、生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胃溃疡引起的疼痛和不适,促进溃疡的愈合。

二、杜仲大方【处方】杜仲15g、黄芩15g、南星9g、当归9g、丹参12g、白薇12g、山药15g、白术9g、甘草6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洗净,加水煎煮30分钟,滤去渣留汤。

每日2次,每次服用250ml的药汤,饭前后30分钟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胃溃疡患者的胃痛、饱胀等症状,并促进胃部溃疡的修复。

三、黄连保肝汤【处方】黄连30g、黄芩30g、泽泻15g、当归18g、白芍15g、茯苓15g、山药20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40分钟,滤去渣留汤备用。

每日3次,每次饭前后30分钟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清热解毒、保肝养胃的作用,能够舒缓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

四、黄芩杏仁饮【处方】黄芩15g、杏仁15g、黄连6g、白芍15g、泽泻9g、白术12g、炒谷芽15g。

【制备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细末,加水煎煮20分钟,滤去渣留汤。

每日2次,每次500ml,分早晚饭前后服用。

【功效与作用】此处方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溃疡患者的胃痛、恶心等症状,并有助于溃疡的修复。

中药治疗胃溃疡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使用时也需注意以下事项:1. 在服用中药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2. 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作息规律。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药方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药有许多药方被用来治疗胃溃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药方:
1. 保胃汤
- 复方黄连素片:10克
- 木香:6克
- 砂仁:6克
- 生姜:10克
- 玄胡索:10克
- 炙甘草:10克
- 甘草:10克
- 黄连:10克
- 大黄:10克
- 石菖蒲:6克
- 当归:10克
- 白术:10克
- 黄连素:10克
- 枳实:10克
- 牡丹皮:10克- 甘遂:10克
2. 益气养血汤- 熟地黄:15克- 当归:15克- 白芍药:15克- 人参:10克- 大枣:10克- 陈皮:10克- 川芎:10克- 炙甘草:6克
3. 胃苦汤
- 丹参:10克- 白术:10克- 泽泻:10克- 川穹:10克- 茯苓:10克- 白芍药:10克
- 木香:10克
- 制附子:6克
- 法半夏:5克
请注意,在使用这些中药药方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在疗程中应注意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如果症状加重或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用药和剂量应咨询医生或中药师。

治疗胃溃疡中药方

治疗胃溃疡中药方

治疗胃溃疡中药方
川贝母粉:每次一袋每袋1.5g相当于饮片1g 金银花:每次一袋每袋1.5g相当于饮片10g
生姜:每次一袋每袋0.5g相当于饮片3g
枸杞子:每次一袋每袋3.0g相当于饮片10g
蒲公英:每次一袋每袋0.9g相当于饮片10g
海螵鞘:每次一袋每袋0.5g相当于饮片10g
百合:每次一袋每袋1.0g相当于饮片10g
煅瓦楞子:每次一袋每袋0.5g相当于饮片1.5g 吴茱萸:每次一袋每袋0.5g相当于饮片3g
共计九味药每次各一袋,每天一次
西药
克拉霉素胶囊每日两次每次一粒
阿莫西林胶囊每日三次每次两粒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每日早空腹一粒
藏药十五味黑药胶囊每次四粒每日两次
中西药结合,疗程一个月。

胃炎中药方剂

胃炎中药方剂

胃炎中药方剂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是指胃黏膜的炎症。

胃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胃疼、恶心、呕吐、胃酸倒流、食欲不振等。

胃炎的发病原因很多,包括饮食不规律、饮食过量、长期吸烟、饮酒过多、精神压力大等。

一些中药方剂可以有效缓解胃炎的症状。

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方剂,具有补益脾胃、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的作用。

四君子汤的组方包括白术、半夏、人参、甘草。

这个汤剂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于改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常见的胃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四君子汤。

2. 黄连汤黄连汤是一种清热解毒的方剂,适用于肝胆汁滞、湿热之疾、胃肠炎症等。

黄连汤的组方包括黄连、黄芩、栀子、丹皮、茯苓等中药材。

黄连汤能够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肠胃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急性胃炎、慢性胃炎发作时,黄连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

3. 苏合汤苏合汤是一种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的中药方剂。

苏合汤的组方包括黄连、黄芩、苏叶、茯苓、法半夏、甘草、薄荷、炙甘草等中药材。

这个方剂具有开胃健脾、清热解毒、解热、镇静、止吐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胃炎患者的恶心、呕吐等症状。

4. 天王补心丸天王补心丸是一种益气养胃、壮心安神的中药方剂,适用于脾胃虚弱、神疲乏力、失眠多梦等。

天王补心丸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参、三七、太子参、当归等中药材。

这个方剂能够增强脾胃的功能,改善胃肠消化不良、口干舌燥、失眠等症状。

天王补心丸是一种非常好的胃炎中药方剂。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胃炎时应认真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剂量控制。

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油炸、辛辣、腌制等刺激性食品,以免加重胃病症状。

胃炎中药方剂

胃炎中药方剂

胃炎中药方剂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炎症,临床多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一项重要疗法,在治疗胃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胃炎中药方剂。

一、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由炙甘草、白术、茯苓、生姜四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常用于胃气不足、脾虚导致的胃痛、纳差、嗳气等症状。

其中炙甘草有调和脾胃、解毒功效,白术能健脾益胃、散湿化痰,茯苓能利水消肿、清热除烦,生姜具有温中理气、化湿解表作用。

二、保和丸保和丸是由黄连、黄柏、栀子、半夏、生姜、陈皮等多种中药组成的方剂,具有清热解毒、降逆止呕、理气健脾的功效,常用于胃炎、胃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

保和丸中的黄连和黄柏有清热燥湿、清热解毒的作用,栀子能促进胃肠蠕动、消除积滞,半夏有平喘、止呕的功效,生姜有温中散寒、理气止呕作用,陈皮能行气化湿、开胃健脾。

三、香砂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是由炙甘草、白术、茯苓、大枣、干姜、香附、橘红、半夏、陈皮等共九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具有健脾益气、温中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胃炎、消化不良、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

其中炙甘草、白术、茯苓、大枣、干姜、香附能调和脾胃、健脾益气、化湿开胃,半夏、陈皮有宽中化滞、止痛的作用,橘红具有活血化瘀、解毒的功效。

四、白虎汤白虎汤是由炙甘草、生姜、石膏、桂枝四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常用于胃炎、胃痛、口渴、口干等症状。

其中炙甘草有调和脾胃、解毒功效,生姜具有温中理气、化湿解表作用,石膏能清热解毒、降火生津,桂枝能温通经气、行血活络。

以上几种胃炎中药方剂均具有一定的疗效,在治疗病人时需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的不同,选用适当的方剂,遵医嘱规定服用。

同时,中药方剂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在使用药物时需注意医嘱,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中医偏方胃溃疡中药方剂[精品文档]

中医偏方胃溃疡中药方剂[精品文档]

中医偏方胃溃疡中药方剂中医偏方胃溃疡中药方剂-胃溃疡中药配方:海螵蛸, 鸡矢藤,三七等。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行滞镇痛。

【方名】两和镇痛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胃溃疡中药配方海螵蛸:收集乌贼鱼的骨状内壳,洗净,干燥。

咸、涩,温。

归脾、肾经。

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可促进胃溃疡炎症迅速吸收,加快伤口愈合,增加胃酸的分泌量,激活胃粘膜的细胞活力,为苗岭舒胃方之要药。

鸡矢藤:于溪边、河边、路边、林旁及灌木林中,常攀援于其他植物或岩石上。

性平,味甘、微苦。

消食化积,清肠胃热毒,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活血消肿,调理脾胃元气。

用于肝胆及胃肠绞痛、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肠痈、腹泻、痢疾等症。

三七: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碾成细粉,干燥。

味甘、微苦,性温。

入肝、胃经。

功效散瘀止血、消炎定痛、活血行气,促进溃疡的愈合和坏死组织的新陈代谢。

三步跳: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挖,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为生半夏;一般用姜汁、明矾制过入药。

辛、温,归脾、胃、肺经。

善走脾胃,既能燥脾湿,益脾胃气,又能消痞散结、降逆以和胃,为止呕之要药。

苗岭舒胃方由以上多味黔岭野生药材,精细配伍研制而成,具有散寒止痛、疏肝理气、温通补中、养胃和胃等功效,可迅速消除胃痛、胃胀、腹胀等症,强效修复胃部糜烂,遏制溃疡,重建胃粘膜,营养胃肠壁,彻底治愈胃溃疡。

中药处方(一)【辨证】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行滞镇痛。

【方名】两和镇痛饮。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5克,枳壳12克,厚朴12克,炒香附15克,佛手12克,炒建曲15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陈枢燮方。

中药处方(二)【辨证】肝郁乘脾,胃阴不足。

【治法】滋养胃阴,平肝补中。

【方名】养阴平肝消炎汤。

【组成】沙参9克,当归9克,石斛9克,白术6克,鸡内金6克,黄连6克,陈皮6克,枳壳6克,麦冬6克,山药12克,焦三仙各10克,川牛膝10克,白蔻5克,半夏5克,白芍15克,甘草3克。

中药土方舒缓肠胃炎症的草药组合

中药土方舒缓肠胃炎症的草药组合

中药土方舒缓肠胃炎症的草药组合肠胃炎症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症状包括腹痛、腹泻、恶心等。

中药土方中有许多草药可以有效缓解肠胃炎症的症状,并有助于胃肠道的修复和康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土方草药组合,供大家参考。

组合一:苍术降火敛症组合苍术,味苦、辛,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的功效,对于肠胃炎症引起的腹痛和腹泻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降火敛症组合的配方如下:1. 苍术10克2. 干姜5克3. 白芍10克4. 陈皮5克以上药材可视个人需要进行加减,加入适量的水煎服用。

每日3次,每次服用15毫升。

这个草药组合能够改善肠胃道的炎症症状,减轻疼痛,并促进胃肠道的愈合。

组合二:黄连清热解毒组合黄连为中药土方中常用的草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抑制细菌感染的作用。

黄连清热解毒组合的配方如下:1. 黄连10克2. 黄柏10克3. 茯苓10克4. 苍术10克以上药材可研碎后加入适量的水煎服用。

每日3次,每次服用15毫升。

这个草药组合能够抑制炎症的发展,减轻肠胃炎症引起的腹泻和恶心的症状。

组合三:白茅根护胃组合白茅根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护胃、健胃的功效。

该组合适用于慢性肠胃炎症患者。

白茅根护胃组合的配方如下:1. 白茅根20克2. 泽泻10克3. 炙甘草10克4. 干姜5克以上药材可视个人需要进行加减,煮沸后加入适量的水煎服用。

每日3次,每次服用15毫升。

这个草药组合能够舒缓胃肠黏膜,促进胃肠道的修复。

总结:中药土方舒缓肠胃炎症的草药组合有苍术降火敛症组合、黄连清热解毒组合和白茅根护胃组合。

每种组合的配方均可根据个人需要进行调整,但需量力而行,遵循医嘱,避免过量使用。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

慢性胃炎中药方剂

慢性胃炎中药方剂

慢性胃炎中药方剂导言慢性胃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病,其特点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上常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西药治疗慢性胃炎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长期使用西药可能会带来不良反应。

中药作为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供医生和患者参考。

方剂一:四君子汤组成: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胃,益气血。

适应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二:六君子汤组成:人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大枣5枚,生姜3片。

功效:健脾胃,益气血,理气止痛。

适应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腹胀腹痛。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三:金匮肾气丸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炙草10克,山药12克,熟地黄10克,牡蛎10克,泽漆10克,鹿茸10克,黄疸羊肉15克。

功效:补肾益气,健脾胃。

适应症:慢性胃炎伴肾气不足,腹胀,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四:小柴胡汤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白术10克,人参6克,栀子10克,半夏10克,生姜3片,大枣3枚,甘草6克。

功效:和胃理气,消食导滞。

适应症:脾胃虚弱,气滞胃脘痛,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五:四逆散组成:人参9克,干姜6克,黄芩6克,陈皮6克,甘草6克,大枣3枚。

功效:温中散寒,理气和胃。

适应症:脾胃虚寒,腹痛寒胀。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方剂六:干姜救心汤组成:干姜10克,炙甘草6克。

功效:温中散寒,安抚气机,止呕止纳。

适应症:胃气上逆,反胃呕吐。

用法用量:每日1剂,一般分2次服用。

注意事项1.方剂疗程一般为2-4周,具体视病情而定。

2.在使用中药方剂治疗慢性胃炎时,应先到正规的中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忌口禁忌,避免食用生冷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酸性食物等。

慢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慢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慢性胃炎中药处方有哪些
引言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患者常常感到胃痛、消化不良和恶心等症状。

中药被广泛运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并且具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处方,供参考。

中药处方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处方,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1. 四君子汤四君子汤
- 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调理胃肠功能。

- 用法用量:一次煎服,每日2-3次。

2. 六君子汤六君子汤
- 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 功能:补中益气,健脾胃,调理胃肠功能,解痉止呕。

- 用法用量:一次煎服,每日2-3次。

3.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
- 组方:柴胡、黄芩、半夏、人参、大枣、生姜、甘草。

- 功能:疏肝解郁,调理脾胃功能,消炎止痛。

- 用法用量:一次煎服,每日2-3次。

4. 益胃汤益胃汤
- 组方:砂仁、白术、茯苓、陈皮、甘草。

- 功能:健脾开胃,调理胃肠功能,缓解胃痛。

- 用法用量:一次煎服,每日2-3次。

5. 大建中汤大建中汤
- 组方:黄芩、黄连、人参、白术。

- 功能:清热解毒,健脾胃,改善胃肠不适。

- 用法用量:一次煎服,每日2-3次。

结论
中药处方在治疗慢性胃炎中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使用中药
前应咨询医生,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此处所述中药处方仅供参考,请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胃痛、溃疡效验方

胃痛、溃疡效验方

胃痛、溃疡效验方
方1:胃痛溃疡散效验方
膍胵、木香、荜苃、良羌各45克,佛手30克,官桂15克,将药六味研为细末,加入重曹一倍半(337.5克)和均,每服三克,日服三次,在饭后两小时,空心服之。

(一切胃口疼痛)
方2:治心口痛验方
五灵脂9克,木香、元胡各3克,共为末黄酒送下,白开水送下亦可。

方3:治冷气心口痛验方
乳香10克,胡椒49粒,研末入羌汁,用热酒调服。

方4:治胃脘痛验方
高良姜9克,五灵脂炒9克,荔枝核9克,制香附9克,共研为末,分作七包,每服一包,痛时服。

其效立杆见影。

方5:治胃脘痛极效验方
九种心胃气痛,寒热气血痰火湿食虫,不拘哪种心胃气痛,百效不效者,用冬虫草2株,好酒30-60克,浸一伏时,顷入细磁酒
--------------------------------------------------------------------------------。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

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黏膜上有溃疡形成。

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胃溃疡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调,脾胃功能紊乱,导致气血不足、痰湿内蕴等因素引发的。

在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中,有许多草药和食材被广泛应用,具有调理脾胃、清热疏风、消炎退热等功效。

本文将分享几种历经时间验证的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

1. 薏苡仁蜜糖水:材料:薏苡仁60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将薏苡仁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熄火后焖5分钟,滤去渣滓,加入适量的蜂蜜搅匀即可。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0毫升。

功效:薏苡仁可清热利湿,益气健脾,对于胃溃疡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2. 陈皮草果茶:材料:陈皮10克,草果5粒,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陈皮和草果加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熄火后焖10分钟,滤去渣滓,待温热时饮用。

服用方法:每天中午饭后饮用一杯。

功效:陈皮可理气消积,降逆和胃;草果具有温暖的功效,能够温中散寒,对于胃溃疡有调理作用。

3. 鲜姜蜜糖水:材料:鲜姜20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将鲜姜洗净切片,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熄火焖5分钟,滤去渣滓,加入适量的蜂蜜搅匀即可。

服用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200毫升。

功效:鲜姜能够温中散寒,蜂蜜具有滋养作用,对于胃溃疡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 金银花菊花茶:材料: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将金银花和菊花加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5分钟,熄火后焖10分钟,滤去渣滓,待温热时饮用。

服用方法:每天中午饭后饮用一杯。

功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菊花可以清热明目,两者搭配使用对于胃溃疡有一定的疗效。

以上是几种中药治疗胃溃疡的土方秘方,这些土方秘方中的草药和食材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应能力也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这些土方秘方时,最好事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并遵循适量使用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食管反流1.柴芍六君汤: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柴胡10,炒白芍15,陈皮6,半夏12,党参30,白术10,茯苓10,炙甘草3,生姜10,红枣10。

加减:烧灼感,泛酸严重:加黄芩10,栀子10,海螵蛸12,牡蛎粉30;上腹痛疼不适:加良姜10,干姜10,川楝子10,延胡索10;上腹部胀气闷甚:加神曲、山楂、鸡内金、砂仁各10。

2.和胃汤:疏肝和胃,理气降逆,益气养阴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旋复花、代赭石、陈皮、半夏、黄连、枳壳、厚朴皮、吴茱萸肉、白芍各10。

3.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行气止痛主治:胃食管反流配伍:黄芪15,白芍30,桂枝9,炙甘草15,高良姜6,木香6,砂仁6,丹参9,海螵蛸30,生姜9,大枣4。

4.和胃涤痰汤:降逆、行气、化痰配伍:半夏10,旋复花包10,白术10,浙贝母10,海浮石15,夏枯草15,全瓜蒌20,白芥子6,厚朴10,茯苓15。

加减:脾胃虚寒:去夏枯草,加干姜、砂仁;胃阴不足:去白芥子,半夏减量,加石斛、芦根各10;思虑过渡,劳心伤脾:加合欢皮10、远志10;肝郁气滞:加预知子15、广郁金10;久病入络,瘀血阻络:加丹参15、红花6。

急性胃炎1.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理气配伍:柴胡15,白芍、香附、枳壳各10,陈皮15,川芎5,白术15,茯苓10,木香5,砂仁10,甘草5。

加减:口干、舌苔黄:加沙参、黄连各10;呕吐:加竹茹15、旋覆花10;大便不畅:加大黄10;胃痛:加延胡索10。

2.小柴胡汤加减:解郁和中,辟秽去浊配伍:柴胡8,半夏10,黄芩10,枳壳10,延胡索10,川楝子10,藿香6,生姜10,生甘草3。

加减:积滞重者:加大黄10;气虚:加党参10。

3,清胃饮:清热燥湿,理气止痛配伍:黄连、黄芩、栀子10,甘草8,石膏50,蒲公英30,延胡索、枳壳、青皮、香附各12。

加减:胃阴虚:加沙参、麦冬;呕吐:加半夏。

慢性浅表性胃炎1.胃活通络散:化湿导滞,理气和中配伍:黄芪20,延胡索15,五灵脂10,白芍10,三七粉6,枳壳6,茯苓10,炙甘草6,乳香6,没药10,黄连6。

加减:气滞血瘀:加柴胡、木香、香附;胃火盛者:加芦根;胃寒者:加高良姜、吴茱萸肉;湿盛者:加半夏、佩兰、砂仁;气虚血瘀者:加党参、白术、山药;2.养胃清阴汤:疏肝和胃,养阴清热配伍:沙参15,玉竹15,丹皮10,黄连5,青皮10,白芍15,栀子10,柴胡15,蒲公英30,甘草5。

3.胃痛要方:健脾疏肝,行气止痛配伍:炮参30,茯苓20,白术15,柴胡、木香、白芍、青皮、佛手、延胡索、桃仁、防风各10,吴茱萸肉6,黄连3,甘草5。

加减:脾胃虚寒:去黄连,重用吴茱萸肉,加黄芪30,高良姜10;寒湿重:去黄连,加薏苡仁15,白豆蔻6,砂仁6;胃阴虚:去茯苓、白术,加石斛15,玉竹15,山药25;泛酸:加海螵蛸15,瓦楞子30;食滞纳呆:加山楂10,建曲10;便血者:去桃仁,加白及15,地榆炭15,三七5。

4.香砂六君子汤:益气,健脾,养阴配伍:木香、陈皮、党参、炒白术、茯苓各10,砂仁、甘草各6,半夏8,生姜、红枣。

加减:肝胃不和,胃脘胀痛者:去参、术,加柴胡、香附、枳壳、白芍12;气虚甚者:用党参30,加黄芪15。

脾胃湿热者:去砂仁、党参,加黄连、佩兰、白豆蔻各10,木通4;阴虚:加沙参12,麦冬10;胃络瘀血:加丹参15,红花10;阳虚者:加干姜8,桂枝10。

慢性萎缩性胃炎1.胃康:健脾益气,理气和中,化瘀散结,清热解毒配伍:党参12,炒白术10,茯苓10,甘草6,陈皮10,半夏10,枳壳10,延胡索20,莪术5,丹参15,山慈菇15,鸡鸡内金10,白花蛇草30,半枝莲30。

加减:腹胀甚,胃酸:加莱菔子;嘈杂反酸:加黄连、吴茱萸肉;纳差:加木香、砂仁。

2.安胃汤:疏肝益气,养阴活血配伍:党参15,黄芪20,炒白术12,白花蛇草15,蒲公英15,佛手10,柴胡9,莪术12,白术12,甘草9,枳壳9,丹参15,乌梅9,生地黄12。

加减:胃酸少:加木瓜9,生山楂15;胆汁反流:加大黄5,竹茹12,郁金12,川黄连6;不典型增生:加穿山甲15,龙葵10,煅牡蛎20;HP阳性:加红藤20,败酱草15,黄芩12,川黄连6;胃阴亏虚:加石斛、麦冬各12。

3.胃萎复健汤:活血化瘀,疏肝解郁配伍:黄芪30,党参15,白芍15,丹参20,麦冬15,玉竹10,莪术10,白术10,血竭1,当归15,黄芩10,炒薏苡仁20,枳壳10,木香10,山楂15,甘草10。

4.六君子汤:益气养阴,和胃健脾配伍:党参15,白术9,茯苓9,陈皮9,半夏12,山药12,生甘草6。

加减:阴虚:加石斛9,玉竹9,乌梅9;血虚:加当归、白芍;呃逆、嗳气:加青木香6,竹茹9;食欲不振:加谷芽,鸡内金;便结:加瓜蒌、火麻9;腹胀甚:加佛手、枳壳;血瘀:加瓜蒌、红花;胃阴不足:加补骨脂9,肉桂2。

胆汁反流性胃炎1.温胆汤:清胆和胃,疏肝降逆配伍:半夏10,陈皮12,茯苓15,枳壳6,竹茹10,黄连10,吴茱萸肉3,黄芩15,甘草6。

加减:呕吐重:加代赭石15,旋覆花9;胀痛明显:加川楝子10,延胡索12;吐酸多:加瓦楞子20,海螵蛸15;差纳:加焦三仙15;便秘:加熟大黄10;腹泻:加薏苡仁15;2.疏肝化瘀和胃汤: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配伍:柴胡12,枳壳15,香附15,丹参15,川芎12,郁金15,白芍20,陈皮12,木香10,连翘15,半夏10,甘草6。

加减:脾胃虚寒:加党参、白术、干姜;肝胆湿热:加竹茹、龙胆;嗳气:加代赭石、旋覆花;胃阴不足:加沙参,麦冬,石斛;夹食滞:加莱菔子、槟榔;灼热泛酸:加黄连、吴茱萸肉、海螵蛸;瘀血明显,胃痛甚:加延胡索,三棱,莪术;便秘:去枳壳,加枳实、大黄。

伴胆囊炎、胆结石:加金钱草,鸡内金。

3.清胆降胃汤:疏肝利胆,降逆止呕配伍:黄连5,蒲公英20,郁金、佩兰、茯苓、枳壳、半夏、陈皮、旋覆花、生大黄各10,吴茱萸3。

加减:纳差:加豆蔻3,神曲10;痛甚:加没药8,延胡索10;腹胀:加厚朴5,大腹皮10;嘈杂泛酸:加煅瓦楞子15嗳气:加煅赭石20;大便秘结:加瓜蒌仁15;黏膜糜烂:加凤凰衣3,马勃10。

4.半夏泻心汤加味:理气和胃,消痞散结配伍:姜半夏、黄连、旋覆花包煎各10,党参、海螵蛸、代赭石各10,干姜6,吴茱萸4,煅瓦楞子20,大枣5个,炙甘草10,三七粉6,冲服。

5.半夏泻必汤加味:治慢性胃炎,温胃降逆,止呕配伍:半夏12,黄连、黄芩、炙甘草、人参各10,干姜15、大枣6。

配伍:胃寒脉迟者:去黄芩,加吴茱萸6,荜拨12,陈皮15;瘀血甚:加郁金15,当归12。

食滞者:加焦三仙各20,枳实、厚朴各12;肝气犯胃者:加柴胡、香附各12。

消化性溃疡1.胃溃疡汤:健脾和胃,活血止痛配伍:黄芪、党参、海螵蛸、延胡索各15,白术、浙贝母、白及各9,三七粉、甘草各6。

加减:气滞型:柴胡、枳壳;郁热型:加蒲公英、黄连;阴虚型:加沙参、石斛;虚寒型:加高良姜、附子。

2.愈溃疡汤: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制酸止痛,化瘀生肌配伍:柴胡10,香附子10,黄芪30,白术15,三七10,贝母10,白芍20,蒲公英15,黄连6,海螵蛸15,白及10,甘草5。

胃痛1.英薏六君子汤:健脾温胃,渗湿理气配伍:蒲公英40,枳壳25,砂仁20,党参30,白术25,金银花15,延胡索15,茯苓10,香附10,陈皮6,甘草6。

加减:痛甚:加川楝子15;气虚:加炙黄芪30;泛吐清水:加草豆蔻15,生姜9,半夏9;干呕呃逆:加旋花10,代赭石15;肠鸣腹泻:加藿香10,诃子10;胃痛引及两肋嗳气:加柴胡9,厚朴9,川芎9;若胃痛暴作,畏寒喜暖,得热痛减,或过食生冷,寒积中焦:加生姜10,吴茱萸6;若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加附子,肉桂。

2.胃复康汤:理气健脾,和胃止痛配伍:紫苏梗10,香附10,陈皮10,荔枝核10,川楝子12,生白芍15,生甘草10,生麦芽15。

加减:胃脘暴痛,四肢厥冷,舌淡白,脉沉紧:加良姜10;胃寒肢冷,面色白,舌淡白,脉沉弱:加党参30,桂枝10;便溏尿少:加茯芩15,车前子15;嘈杂吞酸,呕恶不食,舌红,苔黄白而腻,脉滑数:加神曲10,山楂10,鸡内金10,莱菔子10;胃脘部灼热而痛,面红目赤,口干渴,舌红,苔黄,脉数:加生石膏30,大黄5;胃灼热,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加沙参10,麦冬10,玉竹10,生地15;刺痛不移,日轻夜重,舌边尖有紫黑斑或小点,脉沉涩:加丹参30,蒲黄10,五灵脂10;有溃疡:加乳香10,没药10,三七4。

3.四君子四逆散汤:温补虚寒,调和肝脾配伍:人参15,茯芩12,炒白术10,陈皮10,柴胡10,炒白芍12,枳实12,干姜10,焦三仙各10,甘草6。

加减:伴胸肋痛疼:加川芎、香附;纳差:加莱菔子;胃中灼热:去干姜,加黄芩、黄连;泛酸重:加干姜,增至15,加熟附子6;口苦:加茵陈蒿,川楝子,延胡索;有气郁证:加百合汤;胃溃疡伴出血:加白及,合云南白药2粒。

功能性消化不良半夏泻心汤:和胃降逆,开结散痞配伍:半夏10,干姜10,黄连6,炙甘草6,大枣5个,党参15,柴胡10,枳壳10,白术10。

加减:胃痛重:加延胡索20;泛酸:瓦楞子10;腹胀重:加莱菔子10;有呃逆:加旋覆花10,代赭石30;纳差:加焦三仙各10;病程日久:加三七粉4。

备注:1、客户样品中含有大量生物碱类物质,因此客户重点考虑吴茱萸、延胡索和黄连三种药物的添加。

2、上述配方来源于文献和网络,未经证实,客户谨慎添加。

3、上述配方中,有配伍附子的,因其为有毒中药,谨慎添加使用,并注意用量。

4、上述配方中一些中医临床词汇,客户可自行查询或询问相关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