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精神与责任感”主题班会教案
培养团队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培养团队精神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培养团队精神二、班会背景在当今社会,团队合作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实现个人和团队的目标。
然而,在学生群体中,个人主义、缺乏合作意识等问题时有出现。
因此,有必要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班会目的1、让学生理解团队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责任。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沟通、协作和相互支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班会时间具体时间五、班会地点教室六、参与人员全班同学七、班会准备1、收集有关团队精神的案例、故事、视频等资料。
2、准备相关的游戏道具,如绳子、气球、眼罩等。
3、分组: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X人。
4、制作 PPT,包含团队精神的定义、重要性、案例等内容。
八、班会过程(一)导入(5 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团队合作取得成功的视频,如体育比赛中的团队协作场景。
2、提问学生: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为什么团队合作能够取得成功?(二)讲解团队精神的内涵(10 分钟)1、通过 PPT 展示,讲解团队精神的定义: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2、举例说明团队精神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如企业、科研团队、体育团队等。
(三)团队精神的重要性(15 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讨论团队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团队精神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创新能力、促进个人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等。
(四)团队合作游戏(30 分钟)1、游戏一:“无敌风火轮”游戏规则:每组利用提供的材料(报纸、胶带等)制作一个可以行进的履带式圆环,全组成员站在圆环内,从起点移动到终点,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责任感的主题班会教案(共5篇)
责任感的主题班会教案(共5篇)第一篇:责任感的主题班会教案责任感教育主题班会设计背景:责任感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是刻苦学习、努力攀登的强大动力,是不懈奋斗、追求卓越,将才学奉献给社会的重要保证。
每个学生都应肩负着对自己、对他人和集体、对家庭、对社会与国家等的责任。
在众多优良品质中,责任感是那样朴素而又十分可贵。
但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来看,存在着种种不良的表现:对自己学习的要求不高,成就需求低,纪律意识谈薄,生活自强能力差;遇事只求自己合适,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不爱护,破坏公物等等,他们的责任感日益淡薄,令人担忧。
因此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树立起学生强烈的责任意识刻不容缓。
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以提高学生对责任问题的认知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
2、认知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明确对自己、对他人和集体、对家庭、对社会与国家等应尽的责任行为,并懂得在细节中努力实践责任和履行责任。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时事关注焦点引入“责任”)从大连公交车司机黄志全事件谈责任的承担(详细)总结:大连公交车司机黄志全事件,它使我们明白,有一件东西比钱更重要,那就是责任。
你对别人负责,别人才能对你负责;你维护别人的安全,别人才能维护你的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将令人发指。
二、主题:知责任1.大事小事显责任(初步了解责任的范围)责任心,是指每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诗歌巩固概念2.明责任请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名家名言,了解伟大哲人们对责任的理解。
雷锋说:一个人的责任,就是使别人获得快乐。
高尔基说:天才就是善于工作,热爱工作,对工作有责任心。
……讲故事(投影)3.七嘴八舌谈负责任——“如何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新的理解和认识)(1)对自己负责:自理、自尊、自爱、自信、自强如何才能对自己负责?第一是自理,即自己管好、料理好自己,不要依赖别人。
关于责任感的主题班会教学教案
关于责任感的主题班会教学教案第一章:责任感的重要性1.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引发学生对责任感的思考。
1.2 讲解责任感的重要性:解释责任感对于个人成长、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
1.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有关责任感的重要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责任感的作用。
第二章:责任感的来源2.1 讲解责任感的基本概念:解释责任感的定义和特点。
2.2 探讨责任感的来源:分析责任感来自于个人内心的价值观和社会环境的因素。
2.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责任感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三章:培养责任感的方法3.1 讲解培养责任感的途径: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如自我反思、目标设定、时间管理等。
3.2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实践责任感的过程,并分享感受。
3.3 分享成功案例:邀请一些有责任感的学生或老师,分享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感的经验和方法。
第四章:责任感在生活中的应用4.1 讲解责任感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分析责任感在学习、家庭、社会等不同场景中的重要性。
4.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责任感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4.3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模拟实践责任感的过程,并反思自己的行为。
第五章:如何提升责任感5.1 讲解提升责任感的策略: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如积极心态、自我激励、寻求支持等。
5.2 个人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个个人行动计划,明确自己提升责任感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5.3 分享与总结: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并总结本次班会教学的内容和收获。
第六章:责任感的挑战与应对6.1 讲解责任感可能面临的挑战:分析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责任感挑战,如拖延、逃避等。
6.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面对责任感挑战时,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
6.3 分享成功案例:邀请一些成功应对责任感挑战的学生或老师,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心得。
第七章:责任感的实践与反思7.1 讲解责任感实践的重要性:强调责任感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对集体负责”主题班会教案
“对集体负责”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集体的概念,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为集体的发展贡献力量。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纪律性。
二、教学重点1.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2. 对集体的责任感3. 团队协作能力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存关系。
2. 培养学生主动为集体负责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对集体负责的重要性。
3. 经验分享法: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学生分享对集体负责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与主题相关的案例材料。
2. 准备班级活动计划和方案。
3. 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教案内容请继续补充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对集体负责”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强调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对集体负责的具体表现。
4. 经验分享:邀请有经验的老师或学生分享对集体负责的心得体会。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为集体负责,并分享讨论成果。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个班级活动,要求活动有利于集体团结,能提高班级凝聚力。
2. 写一篇关于“对集体负责”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作业1.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次班会的内容,让家人了解学校对集体负责的教育理念。
2. 观察身边的朋友,分析他们是如何为集体负责的,并结合自身进行反思。
九、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集体的责任感。
2. 收集团队活动计划和方案,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纪律性。
3. 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对集体负责”的理解和应用。
十、教学反思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于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主题班会的教案
一、关于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主题班会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八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精神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团队观念,学会尊重、沟通、协作。
五、教学内容:1. 团队精神的定义与意义2. 责任感的体现与培养3.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4. 团队中各成员的职责与担当5. 班级凝聚力的提升方法六、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简要介绍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概念。
b. 学生分享对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理解和感悟。
2. 讲解:a. 教师详细讲解团队精神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体现。
b.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责任感在团队中的作用。
3. 讨论:a.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承担相应责任。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团队经历,讨论团队协作中的优点与不足。
4. 活动:a. 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协作游戏,体验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重要性。
b. 学生承诺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团队精神,承担责任。
6. 布置作业:b. 家长参与评价,共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责任感。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4. 家长反馈意见。
八、教学资源:1. 团队协作游戏道具。
2. 相关案例资料。
3. PPT课件。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注意举例生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课堂活动设置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家长积极配合,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团队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十、课后反思:六、教学延伸:1. 邀请企业团队培训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职场中的团队精神与责任感。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团队竞赛活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3. 开展班级团队建设活动,如班级文化节、团队运动会等,增强班级凝聚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理解程度。
关于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主题班会的教案
关于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培养团队精神,提高责任感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精神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树立集体荣誉感。
3.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团队精神的内涵2. 责任感的意义3.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4. 培养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途径5. 活动与分享二、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阐述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团队精神的内涵:教师讲解团队精神的含义,让学生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责任感的意义:教师讲解责任感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承担责任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
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团队协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培养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途径:教师介绍培养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6. 活动与分享: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活动心得,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团队精神与责任感。
三、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等方面。
3. 学生对培养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途径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延伸1. 邀请企业人士来校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团队协作经验。
2. 组织校内外的团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3. 开展责任感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2. 课件: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相关内容3. 视频资料:团队协作的案例分析4. 活动材料:小组活动所需道具和器材5. 参考资料:关于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学术论文和案例六、教学过程(续)7.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让学生明确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团队精神与责任感。
学生反思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和作用,思考如何更好地为团队贡献力量。
关于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主题班会的教案
关于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精神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态度,增强责任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团队精神的内涵与价值2. 责任感的定义与表现3.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4. 培养责任感的途径5. 团队活动中如何发挥个人优势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团队协作成功案例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团队精神和责任感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团队精神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团队协作成功的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团队精神的力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责任感在团队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培养责任感。
6. 情景剧表演:设计一个关于团队协作的情景剧,让学生参与表演,体会团队协作的过程。
7. 感悟分享:让学生谈谈在情景剧表演中的感受,以及如何将团队精神和责任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9.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团队精神和责任感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践行。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和表现,评估他们对团队精神和责任感的理解程度。
3. 情景剧表演:评价学生在情景剧表演中的协作能力和责任感表现。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于团队精神和责任感的实践运用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视频材料:关于团队协作成功案例的视频。
2. 案例素材:有关团队协作和责任感的案例。
3. 情景剧剧本:设计的关于团队协作的情景剧剧本。
4. 课后作业模板:关于团队精神和责任感的实践作业模板。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2. 案例分析:分享真实的团队协作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团队精神主题班会教案
漫滴州演漏市慢寨学校江西2017高考英语暑假阅读理解(一轮)编选阅读理解。
Do you know of anyone who uses the truth to deceive (欺骗)? When someone tells you something that is true, but leaves out important in formation that should be included, he can give you a false picture.For example, some might say, “I just won a hundred dollars on the lottery (彩票). It was great.I took that dollar ticket back to the store and turned it in for on e hundred dollars!”This guy’s a winner, right? Maybe, maybe not. We then discover that he bought $200 worth of tickets, and only on e was a winner. He’s really a big loser!He didn’t say anything that was false, but he left out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purpose. That’s called a half-truth. Half-truths are not technically lies, but they are just as dishonest.Some politicians often use this trick. Let’s say that during Governor Smith’s last term, her state lost one million jobs and gained three million jobs. Then she seeks another term. One of her opponents(对手) says, “During Governor Smith’s term, the state lost one million jobs!” that’s true. However, and honest statement would have been, “During Governor Smith’s term, the state had a net gain of two million jobs.”Advertisers(广告商) will sometimes use half-truths. It’s against the law t o make false statements so they try to mislead you with the truth. An advertisement might say, “Nine out of ten doctors advised their patients to take Yucky Pills to cure toothache.” It fails to mention that they only asked ten doctors and nine of them work for the Yucky Company.This kind of deception happens too of often. It’s a sad fact of life: Lies are lies, andsometimes the truth can lie as well.1. How much did the lottery winner lose?A. One hundred dollars.B. Two hundred dollars.C. Three hundred dollars.D. Four hundred dollars.2. We may infer that the author believes people should _______.A. buy lottery ticketsB. make use of half-truthsC. not take anything at face valueD. not trust the Yucky Company3. What do the underline words “net gain” in Paragraph 5 mean?A. final increaseB. big advantageC. large shareD. total saving4. What can we know from the example of the Yucky Pill advertisement?A.False statements are easy to see through.B. B. Half-truths are often used to mislead people.C.Doctors like to act in advertisements.D. D. Advertisements are based on facts.【参考答案】1—4、.A C A B阅读理解。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人人有责班会教案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人人有责班会教案引言: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
班会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场所之一。
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本文制定了一份班会教案,旨在引导学生明确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团队合作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4.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引入(10分钟):- 通过引用一个团队合作成功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个人与团队合作的关系。
2. 知识讲解(20分钟):- 介绍团队合作的定义和重要性;- 分析团队合作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3. 案例分析(15分钟):- 提供一个团队合作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团队活动(30分钟):- 安排一个团队合作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规定时间限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
5. 总结(10分钟):- 学生汇报团队活动的结果和感受;- 引导学生总结团队合作的经验和教训;-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团队合作概念的理解程度;2. 通过团队活动的结果和学生自我评价,评估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 综合考虑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
四、教学资源准备:1. 一份案例分析材料;2. 团队活动所需的任务和材料;3. 教学投影仪和演示文稿等多媒体设备。
五、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团队活动,培养实际团队合作经验;2. 提供更多团队合作案例和练,加强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和意识。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实际团队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班级团结、自律、责任的班会教案
班级团结、自律、责任是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努力培养这些素质,使班级更加和谐、融洽、充满活力。
今天我们的班会将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讨论和分享。
一、班级团结班级团结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相互支持和合作,是一种集体意识的体现。
在班级团结中,同学们之间要相互了解,互相照顾,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共同维护班级的荣誉和形象。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班级团结:1、加强交流沟通。
班级成员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互相交流、倾听彼此的意见和想法,共同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
2、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班级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同学们应该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3、共同维护班级秩序。
班级的秩序是班级团结的重要基础之一,同学们应该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定,共同维护班级的良好形象和地位。
二、自律自律是做人的重要素质之一,它是品德教育的基础,更是成功之路的必经之路。
良好的自律意识是保障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保证。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自律意识:1、学会自我约束。
同学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对于个人的行为和言语,要自我审视,自我调整,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2、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可以提高自律意识,同学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按时吃饭、爱护环境、爱整洁等良好习惯,培养自律意识。
3、自觉遵守纪律。
同学们应该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纪律规定,不要违反校规,不要上网聊天、看小说、听音乐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自己的成长积累更多的人生经验。
三、责任责任感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它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
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该具备责任感,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规定。
我们应该把责任感贯穿于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1、担当责任。
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责任,就要担当起责任来,共同维护好班级的各项工作,共同完成学校的要求。
2、讲究效率。
同学们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要有高效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班会公开课—团队精神教案
一、班会公开课—团队精神教案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八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精神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
五、教学内容:1. 团队精神的定义与意义2.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3. 换位思考与沟通协作4. 团队活动设计与实践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团队游戏,引发学生对团队精神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团队精神的定义与意义,让学生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的团队案例,让学生感受团队协作的力量。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团队中如何进行有效沟通与协作。
5. 实践活动:设计一个团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团队协作的过程。
7. 换位思考: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团队成员的感受和需求。
8. 沟通协作:讲解沟通协作的重要性,并教授一些沟通协作的技巧。
10.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团队协作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团队精神的认识。
2. 团队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团队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他们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和运用。
八、教学资源:1. 团队游戏道具2. 成功团队案例资料3. 团队活动设计方案九、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团队协作的示范。
3. 课后及时反馈,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十、教学反思:六、教学内容:1. 团队冲突的处理方法2. 团队合作中的角色分配3. 团队激励与鼓舞4. 团队精神在生活中的应用5. 团队精神的培养与传承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团队冲突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团队冲突处理方法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团队冲突的常见类型及处理方法,让学生学会化解团队冲突。
班会公开课—团队精神教案(一)
班会公开课—团队精神教案(一)一、前言回顾这个学年,我们的班级经历了很多事情,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是我们一直在一起,互相支持,共同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精神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我们的团队也变得越来越强大。
二、教学目标1.认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2.了解团队的核心价值观。
3.掌握团队合作的方法。
4.深入了解团队角色分工。
三、教学内容1.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精神是指一个团队成员在共同追求团队目标和发挥个人优势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相互协作和交流的态度。
在班级活动中,团队精神可以极大地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增强成员之间的团结精神,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2.团队的核心价值观团队的核心价值观是指一个团队在完成工作的同时,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则。
这些规则是为了保证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协调和互相理解。
其中包括:(1)信任:每一个成员彼此信任,相互依靠,共同完成任务。
(2)尊重: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尊重其他成员的背景、经验、态度和价值观。
(3)沟通:团队成员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4)协作:成员之间的协作使得每个人的工作都能够更加高效、完美。
3.团队合作的方法实现团队合作的方法,在此只列举几种,如下:(1)明确团队目标,确保每个人都不会偏离工作中心。
(2)选择最适合团队的领导风格,协助领导规划工作。
(3)保证团队每个成员都知道自己的职责和责任,从而达成既定目标。
(4)关注和解决团队进展所遇到的困难,为成员提供帮助和指导。
4.团队角色分工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团队角色:(1)领导(Leader):负责指导团队的发展,确保团队的协调性。
(2)协调员(Coordinator):负责协调团队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
(3)营销(Marketer):负责营销策略和渠道,让团队项目最终能够实现营销成功。
(4)执行员(Executor):负责完成任务,保证项目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四、总结团队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提高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同时也能让我们在班级活动中学到很多关于合作和沟通的技能。
齐心协力、共同担当——主题班会教案
齐心协力、共同担当——主题班会教案主题班会教案班会作为学校中一个备受重视的课程活动,对于学生们的全面成长和素质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主题班会,更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建设进行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本文将以《齐心协力、共同担当》为主题,为大家提供一份主题班会教案,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和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学习,我们将能够达到以下目标:1.认识到齐心协力的重要性,了解集体力量的强大;2.理解担当责任的意义,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3.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协调和沟通;4.增强自信心,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过程1.开场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活动或简短的自我介绍,让学生们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可以请同学们分组,互相介绍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这样既可以拉近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又能激发出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
2.学习主题:齐心协力,共同担当介绍齐心协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或小故事来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传达集体合作的力量和意义。
比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充分说明了同心协力的重要性。
让同学们了解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引导他们认识到,每个人的行为和选择都会对集体产生影响,只有承担责任,才能使集体更加稳定和谐。
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拓展课程或室内游戏,让同学们互相配合,齐心协力,完成各项任务。
3.学习反思在教学结束后,让同学们进行反思总结。
可以开放式发言,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集体做出更大的贡献。
4.总结讲解由教师进行总结讲解。
让同学们再次认识到课程的主题和目标,总结和肯定同学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并提出一些对于未来的建议和鼓励。
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在班级中建立起一种奋斗目标和共同愿景,同时也增强了小组之间的凝聚力。
三、教学效果评价在评价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判断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主题班会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2.能力提升情况: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评估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情况;3.思想态度变化:通过教学后的反思及小组讨论,评估学生思想意识和态度的变化情况;4.反馈意见收集:收集同学们对于教学过程的反馈意见和建议,用于教学改进和优化。
班会公开课—团队精神教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团 队精神教育将更加注重利用数 字媒体、网络平台等信息技术 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资源利 用效率。
未来团队精神教育将不断总结 经验、发现问题,持续改进和 优化教育方案,以适应社会发 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THANKS
感谢观看
教案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团队精神的基 本概念、特点和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团队 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 归属感。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 协调能力,提高解决团队 问题的能力。
教案内容
团队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阐述团队精神的定义、特点和意义,举例说明。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讲解如何通过分工合作、有效沟通、解决冲突等途径培养团队协作 能力。
班会公开课—团队精 神教案
目录
• 团队精神概述 • 培养团队精神的方法 • 团队精神在班会中的应用 • 团队精神教案设计 • 团队精神教案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团队精神概述
团队精神的定义
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 协作、配合,共同努力奋斗的精神状态。
团队精神强调的是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沟通、合 作和共同成长,以达到团队整体绩效的最大化。
根据观察评价的结果,给学生提供反馈和 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团队合作的能 力和水平。
奖励激励
总结反思
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或个人,可以给予一 定的奖励和激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 荣誉感。
在班会结束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团队合作中的不足之 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04
团队精神教案设计
06
总结与展望
关于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主题班会的教案
关于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培养团队精神,提高责任感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团队精神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生履行团队职责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1. 团队精神的含义2. 责任感的内涵3.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4. 培养团队精神的途径5. 提高责任感的策略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阐述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重要性。
2. 团队精神的含义:教师讲解团队精神的含义,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团队精神的力量。
3. 责任感的内涵:教师讲解责任感的内涵,引导学生认识到责任感对于个人和团队的重要性。
4.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教师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对于团队成功的关键作用。
5. 培养团队精神的途径:教师介绍培养团队精神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
6. 提高责任感的策略:教师提出提高责任感的策略,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
7.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认识。
8. 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10. 课后实践: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制定一个提高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行动计划,并在课后实践中践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团队精神与责任感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3. 学生课后实践中的行动力。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关于团队合作与个人责任的案例,如企业团队协作成功案例或校园团队活动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及个人责任的作用。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团队场景,如学校社团、体育队伍等,通过扮演团队成员,体验责任感在团队中的体现。
3. 小组讨论: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遇到团队冲突时如何处理?”等,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培养团队精神的班会策划
培养团队精神的班会策划【策划书】【背景介绍】团队精神是一支组织内部最重要的驱动力,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加强班级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能力,提高班级整体素质,本次班会策划旨在培养团队精神,激发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目标设定】通过本次班会的开展,旨在:1. 帮助同学们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2. 提高同学们的协作能力,包括互相支持、合作沟通、有效决策等;3. 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感,培养团队参与的积极性。
【策划内容】一、开场白(提醒目标)主持人首先简要介绍活动目的,并通过引用成功人士的经验或实例,强调团队精神对个人成长和整个班级发展的重要性。
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二、小组合作游戏(激发协作意识)通过设置小组合作游戏,以团队合作为核心,激发同学们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组织一个难题解决游戏,同学们分组解决问题,培养彼此之间的合作配合能力,并通过游戏结果的分析,引导同学们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和优势。
三、团队分享与反思(提升效果)组织同学们形成小组,邀请各组代表分享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团队合作经验。
分享内容可包括成功案例、团队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解决和总结教训等。
通过分享,加深同学们对团队精神的理解和认识,并激励其他同学从中获得启示。
四、团队项目规划(培养责任感)选择一个适当的团队项目,例如班级社区服务活动或学习辅导项目。
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安排,并制定责任清单。
通过实际的团队项目,培养同学们的责任感和协作能力。
五、总结回顾(强化效果)在活动结束前,由主持人对本次班会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强调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并结合活动中所取得的效果和感受进行总结。
同时,鼓励同学们将团队精神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并提供相关资源或建议以帮助他们在未来持续培养和发展团队精神。
【预期效果】1. 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2. 提高同学们的沟通和决策能力;3. 培养同学们的责任感和参与积极性;4. 加强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协作氛围。
培养团队精神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培养团队精神主题班会教学设计班会主题:培养团队精神适用对象:中小学生时长:约40分钟引言:团队精神是一个重要的能力,不仅在学校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重要。
因此,通过班会的形式,我们可以在课堂之外向学生们灌输重视团队合作的思想。
本文将介绍一个培养团队精神的班会教学设计方案。
一、目标设定主要目标:1.了解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意义;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3.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团队活动的热情。
次要目标:提升学生的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班会内容1.开场活动(5分钟)在班会开始时,可以进行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团队协作小游戏,例如"接力传球"或"无声交流"等,以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氛围。
2.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介绍(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向学生展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可以用一些具体的案例,如科学家合作完成伟大的发明、运动员们共同合作取得比赛胜利等,激发学生注意团队合作的积极影响。
3.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3-5人。
给每个小组分配一项任务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合作解决。
可以选择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如何解决垃圾分类问题、如何提高班级的整洁度等。
4.小组展示和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小组的讨论成果和解决方案。
同时,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分享自己的看法。
鼓励学生相互借鉴,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5.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结今天的班会内容,回顾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讨论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收获和困难。
鼓励他们反思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
三、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置有趣的开场活动、引人入胜的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意识。
3.学生主导:在小组展示和分享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分享并提问,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方案
主题班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方案一、引言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主题班会这一平台,学校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主题班会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
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很多任务都无法由个人独自完成,需要依靠团队来协同合作完成。
因此,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三、目标设定通过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四、策略与方法1. 制定具体的计划制定一系列主题班会的计划,确保每个主题班会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
在计划中可以包括各种团队合作的活动,如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2. 指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在主题班会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互相支持和鼓励,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
3. 提供资源与支持为了让主题班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学校可以提供各种资源与支持。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团队合作的培训活动,邀请专业人士来指导学生团队的建设。
此外,学校还可以提供一些必要的资源和设备,以便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团队合作活动。
4. 效果评估与改进每次主题班会结束后,学校可以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估,以了解他们的成长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可以对主题班会的方案进行改进,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预期成果通过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我们期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也会得到提升,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六、总结通过主题班会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团队精神 班会教案
团队精神班会教案教案标题:团队精神班会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引导学生通过班会活动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1. 班会场地的安排和准备。
2.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3. 学生小组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团队精神的含义,并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
2. 提问学生团队合作的好处和原因。
二、讲解团队精神(10分钟)1. 使用PP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介绍团队精神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优势,如分享资源、互相支持和激励等。
3. 通过实例或故事,讲解成功的团队合作案例。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根据提前准备的小组分组名单,将学生分成小组。
2. 给每个小组分发讨论问题,如“你如何理解团队合作?”、“你在团队中遇到过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
3. 每个小组讨论完后,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四、团队合作游戏(15分钟)1. 选择一个适合班级的团队合作游戏,如拓展训练、解谜游戏等。
2. 解释游戏规则并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3. 游戏结束后,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经验和感受。
五、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作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发展团队合作能力,并与他人分享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班级或校内活动中主动参与团队合作。
2. 定期组织班级团队合作项目,如社会实践、文化活动等。
3. 提供学生自我评估和互评的机会,激励他们在团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游戏中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讨论结果和总结反馈,评估学生对团队精神的理解程度。
3. 通过日常观察和交流,评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团队合作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是否理解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和作用?3. 是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4. 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注意事项:1. 确保班会活动的秩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队精神与责任感”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日期】2013年11月1日(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
【活动地点】高二(3)班
【参加对象】高二(3)班同学
【主题】团队精神与责任感
【形式】游戏与讨论交流
【参加人数】50人
【活动目的】促进同学的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的形成
【活动内容】
1、先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生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为以后的讨论交流作
2、提问内容:
关于责任感与为集体奉献(活动中为牺牲)的精神:
⑴你们小组是怎样选出牺牲者的?
⑵在成员中有女生时,会不会让女生牺牲?
⑶有没有小组成员主动出来牺牲?
⑷有没有小组成员因为自己选择的错误而站出来承担责任?
⑸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让学生养成责任感以及为班集体奉献或牺牲个人利益。
关于选择过程中的团队合作:
⑴你们是怎样选择所要的物品的?
⑵民主表决还是某一个或某几个说了算?
⑶小组中的班委有没有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并由大部分成员的意见决定小组最终的意
见,还是与其他成员一起争论不休?
⑷有没有那个小组因为意见不一,讨论太久而超时的?
⑸大家在选择的过程中,有没有考虑别人的意见而修改自己的意见,还是固执己见?
⑹当别人的观点与你不同时,怎么办?是虚心听取他人意见还是粗暴的打断别人的讲话?
⑺总结在团队活动中,特别在班级活动中班委既要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又要考虑到大多数
成员的意见,并且不论班委还是其他成员在集体活动中要积极参与,并在遇到矛盾时要耐心得倾听别人的意见。
因为集体的利益得失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自己的观点并不都是对的。
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参与集体活动,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的精神。
并能够和谐的与人沟通交流。
【准备工作】1、准备“迷失丛林”活动的具体内容
2、准备将参加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男生与女生,各个小组的人
数相当)。
3、给每个小组准备一张包含游戏内容的纸张和一张包含专家意见的纸张(如
有幻灯片,可以用幻灯片投影出来)。
4、准备一些提问的问题(要与主题相关)以及学生可能的回答。
【活动情况】
师:公布各小组牺牲率:第一小组:75%;第二小组:34%;第三小组:46%;
第四小组:53%;第五小组:47%。
1、提问记录:
师:各个小组是怎样选出牺牲者的?
记录:第一小组:陈辉同学从个人意见出发,决定了他们小组的牺牲者。
第二小组:民主选举,以投票的方式选出小组的牺牲者。
第三小组:划拳的方式,随机选取牺牲者。
第四小组:部分由错误意见的同学自发组成牺牲者其他人随机的方式选出。
第五小组:除了郭凯杰同学愿意牺牲自己外,其他人以抓阄的方式随机选择牺牲者。
师:绝大部分的小组是由抓阄或划拳等方式随机选择牺牲者的。
这样可能比较公平,但是刚才牺牲的人有没有是因为自己的选择错了给团队造成更多死亡率而主动站起来要牺牲的呢?
生:有。
我们第四组就是。
师:好,那你说说原因。
生:因为我觉得我没有对团队做贡献,反而使更多的人死亡,所以我觉得我应该站出来,为
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师:很好,这让我想起了我们的卫生惩罚制度,目前,再我们班实行的是那一天被扣分,那天的同学就要重新再扫一次,而同学们也表现得比较好,没有抱怨。
没错,有的时候扣分有很多其他客观的原因,但我们不能否认也有我们自己主观的原因,比如:我们的包干区是比较大,也比较难扫,那我们在不能改变这种事实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早点到呢?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这样的意识,我想我们也不会觉得扫不完。
当我们不能完成任务时,我们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承担起我们应该负起的责任。
大家说对不对?
生:对。
师:刚才在牺牲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女生,为什么没有男生主动站起来,自我牺牲,保护女生的呢?第六小组的女生牺牲的特别多,请第六小组的成员说说原因?
生(黄赫韬):她们在讨论时不听我的意见,不选择“大砍刀”,结果导致牺牲很多人,她们要负主要的责任。
师:你说得也很有道理。
大家没听说在遇险时要让妇女和儿童先脱险吗?难道有没有男生替女生牺牲的呢?
生:我(江超),我们组女生太少了,虽然她们有错误的意见,但是,大家也都没能得出最正确的答案,我总觉得女生少,牺牲了不好,所以我就出来牺牲了。
师:你不知道牺牲了要接受惩罚吗?
生:我没有想那么多。
师:很好,这种为他人牺牲的精神值得表扬,希望你在现实中也时一个样。
师,好,刚才我也有听到有些同学在反对,那说说你们反对的理由。
生:我们觉得男女是平等的,没有理由有男生牺牲掉。
师:很对,男女是平等的,可我们知道男女在生理上是永远也不可能平等的,在体力上,女生永远处于劣势。
我们难道不要照顾女生吗?
师:在集体活动中,如果有什么活儿比较脏,比较累,男生要不要帮助女生啊?
生:要,我们有啊。
做包干区卫生时都是我们男生去倒垃圾。
师:这就很好。
这时男生都表现不错,会主动帮助女生,而且还会主动要求最后去倒垃圾。
但也有一些男生表现的不够好,坐在那里看女生扫地也不会过去帮忙,希望以后有这样表现的男生能够改进。
师:还有郭凯杰同学不仅仅是照顾女生,而是为了整个小组,自己主动出来做牺牲者。
这种为集体牺牲个人利益的作法更值得表扬。
还有不在场的徐玲琳同学为了给班级出好以一期黑板报而牺牲了许多自己的休息时间,这是我们值得发扬的为集体奉献的精神。
师:那大家是怎样决定要选择的物品的呢?
记录:绝大部分是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决定的。
这样很好,这样作出的决定即使是错误的也是集体的意见,成员不会埋怨个人。
但是,如果仅有一两个人说了算,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把小组带入死亡。
所以说,在班级活动时充分发挥民主的作用十分必要。
师:各个小组中都有同学组织或提议自己的小组进行有组织的讨论,因而绝大部分的小组时间都比较充裕。
只有第二小组的时间比较紧迫,在指定时间内正好才完成任务。
师:刚才第二组时间不够用,现在请第二小组的同学说明原因?
生:我们小组观点有很大差别,又因为我们小组很讲究民主,我们在讨论,交流,表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时间就快到了,最后几个是我在没有讨论的基础上由我自己决定的。
师:我们知道一个团队需要民主,需要尊重大家的意见,需要大家团结起来,这样才能以发挥集体的最大作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如果太民主,在大家观点都不同时(这代表个人的利益与观点),没有人出来考虑时间(也就是说从集体的角度看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按自
己的意愿去做事的话,那整个团队就会象一盘散沙,也同样不能发挥团队的最大效用。
在我们班级的管理上也一样,班干部在做事情是要民主,要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同学们也要积极配合班干部的管理,服从也统一在指挥,这样班级的秩序才能井然有序。
师:在自习课的时候,当班级很吵闹时,有没有班委站出来维持班级秩序啊?
生:上课前有,上课后就没有了。
师:所以说大家做得还很不够,希望大家能继续努力。
师: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那当别人的观点与你的不同时,你是耐心的听取他们的意见还是粗暴的打断呢?
生:都有。
师:当你的意见没有被听取时,是不是就导致沟通不愉快,从而导致争吵发生。
生:是。
师:所以,大家在与人沟通时要注意听取他人的意见。
那小组中有没有不参加讨论的同学呢?生:有。
师:这部分同学虽然没有参加讨论,但是小组的存亡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得失,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部分,为集体提出建议的同时,既是维护了集体的利益也维护了自己(个人)的权益。
希望今后这些同学能够在今后的班级活动中多参与,多发挥作用。
2、总结:
师:(总结)这次的班会课期望对大家能有所触动,大家能够明白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份子,班级的荣誉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大家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多一点责任感,多为班级做一些事情,当班级需要你时,你要勇敢的站出来。
在班级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班委要做好组织作用,并能发扬民主协商的精神,集合班级所以成员的智慧,这样我们的班级才会更和谐,更有战斗力。
在与班级成员的沟通中,不仅仅是班委,每个人都有注意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最重要的是班级成员要互帮互助,当班级成员有困难需要帮助时,大家要帮助每一个需要帮主的同学,因为每个人都进步了,班级就进步了,班级进步了,同时也就促进了班级成员的进步。
班级兴则人人兴,班级强则人人强。
今天的班会课到此结束,希望大家回去还能再想想怎样可以使班级更团结。
下课!
【活动后记】
这次班会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明白了团结互助,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重要性。
并培养了同学的责任感,民主协商的精神以及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
在联系班级实际的事例时例子还不够多,针对性还不是很强。
活动中没能将主题联系到个人在实际中的表现是这节课的不足,今后会注意改进。
附件1:心理学游戏设计流程和游戏分享(班会互动环节)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