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部编本自读课文教
部编版《bpmf》教案完整版
![部编版《bpmf》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f9ef7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9f.png)
部编版《bpmf》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bpmf》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声母b、p、m、f与韵母a、o、e、i、u、ü的拼读和书写;学习相关的生字词;掌握四声的发音要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b、p、m、f的发音和书写,以及与韵母的拼读。
2. 培养学生正确认读生字词的能力,拓展词汇量。
3.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四声的发音要领,提高发音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声母b、p、m、f的发音和书写,与韵母的拼读;生字词的学习。
难点:四声的发音要领;声母与韵母的准确拼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字卡、录音机、磁带。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通过PPT展示与bpmf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的物品名称,引入声母b、p、m、f的学习。
b. 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a. 教师讲解声母b、p、m、f的发音要领,示范口型,学生模仿。
b.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拼读声母与韵母的组合。
c. 教师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声母,设计一个简单的句子,进行拼读练习。
b. 各组展示,其他同学跟读。
4.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解答。
b.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b. 学生相互检查,共同提高。
b. 布置作业,提示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声母b、p、m、f的书写及发音要领。
2. 相关生字词。
3. 四声的发音要领。
七、作业设计1. 抄写声母b、p、m、f各10遍,并注明音标。
2. 用所学声母与韵母拼读下列生字词:巴、把、妈、马、分、风、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3. 根据所学四声,为下列词语标上正确的声调:花()、草()、水()、火()。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56d48e2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9.png)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培训讲座:《识字写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编写解读尊敬的各位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方法。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应该是孩子们喜欢的,因为它贴近他们的生活,充满童趣,而且教材内容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他们觉得更亲切、更熟悉。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教好这样一本书并不容易。
首先,我们来看识字写字部分。
在上午的讲座中,谢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整本教材的概览、拼音、课文和入学教育的编写特点。
下午我们继续研究,重点关注识字部分。
现在的识字教学分为两个单元,一个是放在入学教育后拼音研究前的5篇课文,其中4篇是新的,1篇是改编的。
与人教版不同的是,《口耳目》只有在这里出现,而且改编幅度很大。
第二个单元是集中识字单元,与人教版对比,有2篇新的《小书包》,1篇改编的《日月明》,还有2篇旧的《画》和《大小多少》。
从这个编排来看,体现的是识写分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主要分为集中和分散两种形式。
集中识字体现在两个单元的集中归类识字和语文园地中的识字加油站;分散识字体现在拼音教学中的32个字。
整册教材的识字教学,我们发现认字量减少了,从400字减少到了300字,书写量依旧是100字。
除了数量的变化外,从选字的角度来看,教材更注重构字简单、重现率高的高频字和构字能力强的汉字。
总体来说,识字教学的坡度放缓了,减少了识字量。
我认为,归类识字的第一单元最具特色。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下编排顺序:首先把这个单元的熟字放在拼音研究之前,先学一个单元的常用字,再学相对枯燥的拼音,主要体现的是低幼衔接。
其次,许多孩子在入学前就已经认识了一些字,这些字并不是通过拼音研究的,而是通过口耳相传、电视、父母的教导等途径研究的。
现在我们也用这种熟悉的方式来研究一个单元的生字,孩子们会觉得很亲切、很熟悉,一点也不陌生。
第三,这个单元的字是高频字,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口头上都在使用,所以他们非常熟悉,熟悉度很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2616f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0.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摄”等4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抵”等9个字和“寸草不生”等9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默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把握内容要点,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
3、能找出太阳对人类作用的有关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4、读指定的句子,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运用哪些方法介绍太阳,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重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4。
难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教师:“摄”等4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教学课件。
学生:每人一套“摄”等4个会认读字字卡。
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借助背景图,联系课文,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
(课件出示单元导读)预设: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一个是阅读的目标,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一个是习作的目标,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3、小结:对了。
这个单元是习作学习的单元,要学习的课文都是说明性的课文,学习这些课文,我们不但要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还要运用这些说明方法介绍说明一种事物。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1、导语:那么,我们就进入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看看我们要学习的第一篇说明性课文要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好吗?板书课题:16太阳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什么事物吗?(指名回答。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bpmf》教案设计(1)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bpmf》教案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0bb7e17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0.png)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bpmf》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bpmf》章节,主要内容包括声母b、p、m、f与单韵母a、o、e、i、u的拼读练习,学会书写b、p、m、f四个声母,并能运用这些音节进行词语的认读和拼写。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声母b、p、m、f的正确发音,并能够熟练拼读。
2. 培养学生正确书写b、p、m、f四个声母的能力,规范字形。
3.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音节进行词语的认读和拼写,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声母b、p、m、f的发音及与单韵母的拼读。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b、p、m、f四个声母,并能运用这些音节进行词语的认读和拼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幅包含b、p、m、f音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尝试读出图片中的音节。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
(2)教师讲解b、p、m、f的发音要领,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典型例题,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带领学生进行拼读练习。
(2)学生自主练习拼读,教师个别指导。
4.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卡片,学生自主完成b、p、m、f的书写练习。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5. 课堂小结(5分钟)6. 课堂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课后用b、p、m、f音节编写一个词语。
(2)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做好课后巩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bpmf2. 在课题下方分别书写b、p、m、f四个声母,并在旁边标注相应的单韵母。
3. 选取几个典型词语,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b、p、m、f音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b、p、m、f音节编写一个词语。
答案示例: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2. 课后复习: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强音节拼读和书写练习。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3 b p m f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汉语拼音3 b p m f 优质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46564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8.png)
课题汉语拼音3b p m f主备教师【课前解析】本课包括四部分内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掌握b、p、m、f的发音方法及音节的拼读方法,并能正确书写,二是认识汉字。
关注发音:b、p、m、f的发音方法。
发b时,先将双唇闭合,然后将双唇突然打开,气流较弱,声带不颤动,也不送气。
p的发音部位与方法与b相同,只是气流较强,是送气音。
发m时,双唇闭合,把气堵住,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声带颤动。
发f时,上齿接触下唇,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
声带不颤动。
关注词语:联系生活正确认读“爸爸、妈妈”2个词语,创编小故事巩固新字词。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正确拼读b、p、m、f和单韵母ɑ、o、i、u组成的音节,初步学习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爸爸、妈妈”2个词语,认识“爸、妈”2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书写,初步学习两拼音节的拼读方法,认识“爸、妈”2个生字。
【教学难点】会拼读b、p、m、f和单韵母ɑ、o、i、u组成的拼音。
【教学策略】1.借助图画,拼读音节、识记字母。
2.联系生活识记字母。
【课前准备】课件、字母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设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正确认读声母b、p、m、f,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在拼音王国里认识了6个韵母朋友,其实,在拼音王国里还住着许多声母朋友呢!大家想不想去和它们交朋友?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拼音王国认识4个声母朋友。
2.教师板书课题,领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板书:3bpmf)二、教学声母b和p1.创设情境,引出声母。
(1)(出示课件3)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教师引导思考:这是什么地方?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预设:星期天,大家都到公园里玩耍。
两个孩子正在山脚下捉迷藏。
女孩躲在山洞门后,男孩蒙着双眼正用手小心地摸着。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爱学语文》精美课件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爱学语文》精美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192fc7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6.png)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我爱学语文》精美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我爱学语文》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汉字的认读与书写,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以及简单句型的构造。
详细内容为:学习汉字“我、爱、学、语、文”五个字,掌握词语“学习、语文、快乐”,并能运用所学词语构造简单句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我、爱、学、语、文”的认读与书写,理解词语“学习、语文、快乐”的意思,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的书写与认读,特别是“爱、学、语”三个字的结构。
教学重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以及简单句型的构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内容为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文字信息。
(2)提问:你们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上的字你们认识吗?2. 讲解(15分钟)(1)学习汉字: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汉字“我、爱、学、语、文”的笔画顺序,引导学生跟随课件进行书写。
(2)学习词语: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词语“学习、语文、快乐”,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3)构造句型:教师给出例句,如“我爱学语文”,引导学生模仿构造句子。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纸,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汉字书写、词语填空、构造句子的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1)教师邀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你们还知道哪些学习语文的方法?”等,引导学生思考。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我爱学语文》2. 板书汉字:“我、爱、学、语、文”3. 板书词语:“学习、语文、快乐”4. 板书例句:“我爱学语文”七、作业设计1. 书写作业:抄写汉字“我、爱、学、语、文”各5遍。
2024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6篇
![2024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17c71d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2.png)
2024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6篇在教案的撰写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合理的课堂布置和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都是依赖于一篇优质的教案的,下面是作者为您分享的2024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重点: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借助插图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摘星星》。
(教师板书课题,指名读)2、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圈画生字,用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教同学和老师。
2、回答根据课题提出的问题。
3、标出自然段。
三、阅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第一自然段,学习“未”、“赏”两个生字。
未(未来)指名说一说记忆“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横,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赏(欣赏)(观赏)(奖赏)翘舌音,注意正音。
联系课文理解“观花赏月”的含义。
2、这春天的夜晚是什么样的呢?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认识“嘿”字。
朗读课文。
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和“幽幽的”几个词的含义,表现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
借助教师所画的简笔画,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课文。
3、过渡:在这迷人的夜色中,妈妈和未未说了些什么呢?读妈妈和未未的对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好妈妈的问话和未未对星星赞美的语气。
分角色朗读对话。
4、过渡:未未和咱们小朋友一样,都非常喜欢星星。
于是,妈妈提出要和他比赛摘星星。
可是,天上的星星那么高,离我们那么远,怎样才能摘到呢?5、自读第七自然段,看看妈妈用什么方法摘到了星星?认识“碗"、“端”两个生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3 b p m f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3 b p m f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cf605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5.png)
教案: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3 b p m f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b、p、m、f四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并能正确书写。
2. 使学生能够熟练拼读音节,提高汉语拼音的识别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表达和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b、p、m、f四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并能够正确书写。
2. 学习声母与韵母相拼的音节,并能熟练拼读。
3. 学习声母b、p、m、f的例字,并能正确书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b、p、m、f四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并能正确书写。
2. 教学难点:声母与韵母相拼的音节拼读,以及声母b、p、m、f的例字书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 学习b、p、m、f四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并能够正确书写。
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错误。
然后,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声母b、p、m、f。
3. 学习声母与韵母相拼的音节,并能熟练拼读。
教师出示音节卡片,学生拼读。
教师纠正拼读错误,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4. 学习声母b、p、m、f的例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师出示例字卡片,学生认读、书写。
教师纠正书写错误,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课后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b、p、m、f四个声母的发音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声母与韵母相拼的音节的拼读能力。
2. 评价学生对声母b、p、m、f的例字的书写能力。
3.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合作、表达等方面的表现。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88f76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f.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相关学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及研究心得。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父母对我们的爱会呈现出不同的方式。
妈妈对我们的爱如春风,那么温柔,那么温暖;爸爸对我们的爱是秋风,能扫去我们的浮躁。
爸爸妈妈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父母是怎样用爱引导孩子不断成长的吧!板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梳理课文内容。
2.标出自然段的段落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脉络层次。
生总结,汇报生认清字形,并能一字组多词,规范书写,理解词语。
板书:主要内容:作者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小诗,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有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最后他从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父母的爱。
板书:脉络层次。
第一部分(1-14):写“我”创作的小诗得到了母亲“精彩极了”的表扬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
第二部分(15):写几年之后,“我”意识到了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并继续坚持写作。
第三部分(16-17):写“我”成年后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归功于父爱和母爱的共同力量。
三、精品细读,感悟表达。
1.品读巴迪情感变化。
(1)在这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巴迪对父母两种截然不同评价的认识一样吗?速读1-14自然段,用横线标出表示巴迪心情的词语。
《语文组文自读课》教案
![《语文组文自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507e3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d7.png)
《语文组文自读课》教案【课题】组文自读课【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1.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理解其含义,分析其表达效果。
2.感受冷峻犀利、含蓄委婉、平实如话、酣畅淋漓、典雅优美、诗意温情的语言风格。
能力:阅读新闻,强化新闻阅读方法。
情感:学会阅读“传记”类文本:还原历史与生活的壮阔波澜;还原传主的本色生活与精神光辉,获得身历其境、如睹其人的阅读体验。
【教学重难点】根据散文的基础知识自读、自学《回忆我的母亲》、《美丽的颜色》阅读散文,强化散文阅读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具与教学准备】多媒体【学情分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日清”问题清单释疑:二、激趣导入,交代目标:古人论文有言:“唯造平淡难。
”不依靠惊人的题材、离奇的故事和俏丽的语言,却能开掘深刻的主题,可见语言的魅力。
今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四篇文章,揣摩每篇文章的语言风格,理解其含义,分析其表达效果。
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依据导纲,自主学习原稿VS定稿1.鲁迅非常重视文章的修改,仔细比较下面表格中的原稿和改定稿,谈谈这些修改好在哪里?(表格详见课本P26“积累拓展”四,答案详见教参P69页)2.小结: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品味作者的语言,理解语句的内涵,并向作者学习修改文章的方法。
(二)分组研讨,组内合作白描VS铺陈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藤野先生》。
鲁迅的“白描”手法——用寥寥几笔刻画人物以及景物的特征,重在传神。
分别找出这些人物和场景的“白描”,体会这样写的妙处。
描写对象白描效果以及对主旨的作用清国留学生藤野先生日本学生留学生会馆客店看幻灯片时北京寓所2.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在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精彩至极,多角度、多层次。
找出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圈画并体会表达效果。
3.同样关于托尔斯泰的相貌,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名人传托尔斯泰》中这样写道:“他如猿子一般的丑陋:粗犷的脸,又是长又是笨重,短发覆在前额,小小的眼睛深藏在阴沉的眼眶里,瞩视时非常严峻,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宽阔的耳朵。
中小学《我爱学语文》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我爱学语文》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a6ed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5.png)
《我爱学语文》第一章:汉字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
3. 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二、教学重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三、教学难点:1. 汉字的演变过程。
2.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汉字演变图。
3. 汉字笔画和结构示意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课件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2. 新课内容: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课堂互动:学生跟随老师一起书写汉字,体会汉字的美感。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汉字的书写,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强调汉字的重要性和学习汉字的方法。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汉字,试着分析其结构和笔画。
《我爱学语文》第二章:词语的奥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构成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词语的兴趣和热爱。
3. 帮助学生掌握词语的基本用法。
二、教学重点:1. 词语的构成和分类。
2. 词语的基本用法。
三、教学难点:1. 词语的搭配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词语分类和用法的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词语,引导学生了解词语的奥秘。
2. 新课内容:讲解词语的构成和分类,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课堂互动: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分析和运用词语,体会词语的魅力。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词语的搭配和运用,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强调词语的重要性和学习词语的方法。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试着用学到的词语造句,并与家人分享。
《我爱学语文》第三章:句子的魔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句子的结构和种类。
2. 培养学生对句子的兴趣和热爱。
3. 帮助学生掌握句子的表达和运用。
二、教学重点:1. 句子的结构和种类。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a06a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0.png)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七课。
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重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本单元的目的旨在引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自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介绍事物运动速度的说明文。
课文从人们最熟悉的自身奔跑速度开始介绍,到鸵鸟、猎豹、游隼三种动物的速度,接着谈到天空中的飞机、太空中的火箭、流星体的速度,最后说到光速。
课文在写法上具有独特之处:一是题目设问,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二是段落的表达方式相似,运用了准确的数据,借助比较说明,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脉络清晰,语言简练明了。
本课在学习提示提出“借助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后第一题回应学习提示中“记下所用时间”的相关要求,并且要求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交流阅读体会。
两位学习伙伴分别从两个方面提示本课所学方法:一是发现本课特殊的篇章结构,每一自然段在表达上有相似的特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二是抓住每一自然段的关键词句,帮助快速了解自然段的意思,从而把握主要内容。
第二题和第三题指向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中第二题列出本课介绍过的事物,让学生按照事物运动速度从快到慢的顺序填写序号。
第三题是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并和同学讨论,鼓励学生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探索。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阅读已经有了一定基础,但是学生阅读速度快慢相差大,阅读速度慢,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平时的阅读中,来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练习、多阅读,在享受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鸵、赢”等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冠”,会写“鸵、赢”等6个字,会写“猎豹、鸵鸟”等11个词语。
2、能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了解主要内容。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z c s》优秀教案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z c s》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486c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e.png)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z c s》优秀教案一、教学背景小学一年级是学生进入正式学习的阶段,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z c s》是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的一部分,本教案旨在针对该教材展开优质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z c s》中所涵盖的知识内容。
2.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选择《z c s》教材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设计,具体内容包括课文内容、生字生词、课后习题等。
1. 课文内容在本教案中,选择了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课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和知识点。
2. 生字生词针对每篇课文的生字生词,设计了相应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掌握单词的拼写和意义。
3. 课后习题为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了一系列的课后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的生活场景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逐步展开《z c s》中的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讲解等方式,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掌握重点知识点。
3. 锻炼针对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句子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拓展通过引入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或者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表达,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学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掌握程度,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查缺补漏,为未来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七、总结本教案旨在为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提供一套优秀的教学方案,针对《z c s》上册内容进行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第14课《背影》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河南省叶县教研室)
![第14课《背影》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河南省叶县教研室)](https://img.taocdn.com/s3/m/e4562a0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a.png)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父母的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关注家庭生活,学会感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四、教学流程
《背影》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河南省叶县教研室)
(2)把握文章的抒情色彩,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变化;
(3)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父母的爱,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举例解释:
-白描、细腻的描写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
-抒情色彩和情感变化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
2.增强文化认同感:感悟文章中所传达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孝道,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3.提高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探讨,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培养情感态度: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伟大,培养关爱父母、尊重长辈的情感态度,激发对家庭、亲情的珍视;
5.提升自我表达能力:通过讨论与分享,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和感激之情,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举例解释:
-掌握生字词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分析文章结构,有助于学生抓住文章核心,理解父爱主题;
-学习描写方法,使学生能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培养感恩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庭亲情。
2.教学难点
(1)理解并体会作者运用白描、细腻的描写方法所表现出的父爱;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成为“速读大王 ”》单元任务群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 《成为“速读大王 ”》单元任务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05fe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94.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单元任务群教案第2单元成为“速读大王”人文主题分析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 , 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并自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 ,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材编排了四篇精读课文《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冀中的地道战》,题材各不相同。
《搭石》通过描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 ,表现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当地淳朴美好的乡情民风;《将相和》则通过讲述“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紧密相连的故事 ,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智勇双全的可贵品质以及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他们由“不和”到“和”的过程 ,则表现了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尚情怀;《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则从读者最为熟悉的自身奔跑速度开始 ,通过列数字、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多种事物的运动速度;《冀中的地道战》写了抗日战争时期 ,冀中军民如何利用地道战粉碎敌人的“大扫荡”的故事 ,赞扬了冀中地区人民的斗争智慧与抗战到底的爱国精神。
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阅读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围绕这一阅读要素 ,教材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了安排 ,介绍了相应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如下表 :课题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搭石》集中注意力 , 不回读。
《将相和》扩大视域 ,连词成句地读。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抓关键词句 ,提取课文的关键信息默读。
《冀中的地道战》带着问题读。
本单元习作要素是“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习作话题为“‘漫画’老师”,此话题既限制了写作的范围为“熟悉的老师”,又强调了习作重点“要把人物的某一方面写清楚”。
因此 ,本次习作重在引导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把人物的特点写得鲜明、有趣 ,在细微处展现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任务群定位综合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 ,将本单元定位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其表现在 :首先 ,本单元阅读要素为“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在阅读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些方法 ,提高阅读的速度 ,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上学了[教材解读]2023秋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我上学了[教材解读]2023秋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25287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d.png)
我上学了[教材解读]2023秋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2023秋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解读》导语:《2023秋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是以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编写而成的一本语文教材。
本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化素养和思维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的理念。
以下是对《2023秋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的详细解读。
教材结构:《2023秋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分为两大部分:教材和课外拓展。
一、教材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包括:一、认识汉字;二、汉字与字母;三、汉字与拼音;四、拼音与字母;五、字母与词语;六、认识词语。
每个单元由若干课组成,每课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主题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寓教于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兴趣。
二、课外拓展本部分包括一些拓展性的阅读材料,旨在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他们对语言运用的认识。
课外拓展材料既包括文字材料,也包括图片和多媒体资源,呈现形式多样。
教材特点:1. 注重启发思考:教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究的方式来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中,学生经常需要主动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由浅入深地深化认识。
2. 强调情感体验:教材注重通过情感体验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教材中的课文题材丰富多样,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学习中产生共鸣,增强对语文的喜爱。
3. 提倡综合运用:教材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课文中的练习题设计多样,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 强调跨学科融合:教材注重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通过与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的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5. 引导合作学习:教材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通过小组活动、集体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材亮点:1. 结构合理:教材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水平,设置合理的单元和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让学生真正“自读”起来肖培东(1) -完整获奖版
![让学生真正“自读”起来肖培东(1) -完整获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273dd400029bd64793e2c86.png)
让学生真正“自读”起来肖培东统编语文教材最大的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多读书,构建成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设计的3个原则是:学生自读,教师引导原则;课外为主,课内为辅原则;略读为主,略读精读相结合原则。
自读课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是课内教读走向课外阅读的一座桥梁,教师教好自读课,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建议。
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自读课教学又极易被扭曲,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现象:一是自读课被精心雕琢成精读课。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教师面对许多东西难以割舍,课上经常字斟句酌。
二是自读课文变成学生自己读课文。
由于自读课文内容只要求学生“粗知课文大意”,方法则以学生自学自悟为主。
于是,课堂上教师往往先让学生轻描淡写地读,再任其自由地交流以结束教学。
表面上看,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也更加民主开放,似乎体现了自读课文的教学特色。
其实,学生只是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读的过程走马观花,从而出现了“教而不教、读而未懂”的结果。
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真正“自读”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第一,强化单元整体意识,落实“自读”功能。
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大都是以单元为主题,一个单元一个主题。
自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延续,不应该把二者割裂开来,应该看成一个整体,一脉相承进行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的单元导语潜藏着语文能力体系,展现了教材整体结构,引导着单元备课方向,教师要利用单元主题进行自读教学。
以初中课文《一棵小桃树》为例:首先,我们要看一下课文所在单元的编排意图:“本单元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景状物,寄寓自己的情思,抒发对人生的感悟。
”由此,本课的教学就是在前面教读《紫藤萝瀑布》学习托物言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这种方法自己阅读《一棵小桃树》。
这样,教师可以先问学生“这篇文章是自读课文还是教读课文”,以提醒学生关注这篇课文的类型,因为一旦确定是自读课文,学生对“怎么学”也就有了基本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自读课文应该怎么教?
• 一、教什么——确定教学内容 • 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内容(自读 提示、旁批)确定 • 二、怎么教——教学环节的设计 • • 越俎代庖 教学方法的选择 要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讨,不能
• 如何看待父亲的形象
• 应该如何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 • 父亲为什么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 父亲闪了腰,为什么不让“我”帮忙? • 为什么在父亲最苦最累的时候,“我”就真的让在一 边? • 文中的父亲,是否也是“我”人生中的一级台阶? • 父亲明知自己老了,怎么还问“我怎么了”?
提问式21处,拓展式1处。 • • • • • • • 雨的四季 散文诗两首 再塑生命的人 走一步,再走一步 动物笑谈 女娲造人 评点式旁批 2 1 2 3 6 1 提问式旁批 4 3 3 5 4 2 拓展式旁批
1
自读课文批注的分类
• 七年级下册7篇自读课文,共有批注46处。其中点评式批注17处
,提问式批注28处,拓展式批注1处。
阅读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 在实际的教学中每篇略读课文用时只有精读课文的一半, 教学时往往根据具体情况而只抓住或偏重其中的某一方面,而 在教学方式上没有根本的变化。
• 精读、略读 • • • ——阅读教学的目标取向是一致的,在教学过程处理
上也是讲得多与少的区别。
——模糊了阅读教学的性质和教者与学者在阅读教学 过程中的定位。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难以准确地把握两类课文 不同的教学特质。
•
——启示真理,给我以“爱”——莎莉文老师再塑我生命的
两个支点。(《再塑生命的人》)
• 2. 写法点评式旁批
•
• •
——开篇点题,引起下文。(《雨的四季》)
——开头直接描写,别具一格。(《回忆鲁迅先生》)
• 3. 语言赏析式旁批 ——春雨“浇淋”万物,夏雨却“浇灌”大地,准确写出雨 的不同特点。 (《雨的四季》)
统编本自读课教学建议
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李 松
一、自读课文的历史回顾
• 20世纪80—90年代: • • 讲读课文 自读课文
彰显了师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 略读课文
• 2000年开始启用的课标实验教材:精读课文
精读——精读课的目标取向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得 意,即理解思想内容,获得情感意蕴,受到人文熏陶等;二是 学言,即学习语言文字,磨练语言实践能力;三是习法,学会
•
部编本教材有意识地改变课型混淆的情况,将“精
读”改为了“教读”,将“略读”改为了“自读”。
二、自读课的教学定位 • 部编新教材阅读教学——明确为教读、自读两种
基本课型
• 教读课,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
• • •
——教师教、学生学
——教师导、学生学 教——教学生怎么读懂一篇文章; 导——给出方向,给出问题,学生自求答案
《窃读记》——“教什么”
• 读“阅读提示”,说说本课的学习内容是 什么?——根据阅读提示确定 • 1.学会在默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 意。 • 2.富有悬念的起笔、中间的插叙、突然的转 折、深化主题的结尾 • 3.阅读生动的心理描写,感受作者在两次“ 窃读”过程中不同的心理变化。
《台阶》——“教什么”
旁批随文设置, 内容丰富,形式 多样:或针对课 文的关键之处、 文笔精华以及写 作技法做精要点 评,或以问题的 形式呈现,启发 学生思考。 力避结论的直 接呈现,强调启 发性和引导性。
《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
旁批的类型
• 1. 要点提示式旁批 • ——问题的提出来自于细致的观察。 (《动物笑谈》)
旁批的类型
• 4. 提示要求式旁批
——女娲是一个女神,却处处显示出人的特性边读边画出
文中的有关语句。(《女娲造人》) • 5. 问题引领式旁批 • • (1)指向内容概括设问 (2)指向写法特点分析设问
•
•
(3)指向文本深度挖掘设问
(4)指向拓展延伸与阅读体验设问
自读课文旁批的分类
• 七年级上册7篇自读课文,共有旁批39处。其中点评式17处,
《窃读记》
配合单元重点或选
取文章的独到之处
进行指导,指向学 生的自主阅读、独
立阅读,并尽可能
向课外阅读和学生 的课外语文生活延
伸,增加阅读量,
培养阅读兴趣。
自读提示的要素
• 每篇自读课文的“自读提示”各有侧重,总体上看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要素:
• ——对文章内容的提示——以《雨的四季》为例 • ——对文体知识的提示——以《散文诗二首》为例 • ——对写法特点的提示——以《散文诗二首》为例 • ——对阅读方法的提示——以《再塑生命的人》为例 • ——对阅读要求的提示——以《窃读记》为例 • ——推荐拓展阅读篇目——以《窃读记》为例
• 自读课,教师是读书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
“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的主要区别
• 师生地位 • 流程推进
• 活动形式
• 课堂面貌
自读课的教学定位
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目标,以自读课 文为材料,以学生自我阅读实践为主
线,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
他们自求自得,使教读课所得知识、பைடு நூலகம்方法和能力有效迁移和拓展的课。
三、自读课的教学功能
• 1.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自读课以学生的自我阅读和感悟为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 动者,他们需要在阅读中主动去探求阅读知识,同时,通过不 断的自我阅读,去检验已有的阅读知识,积累阅读经验,通过 一系列的自读练习,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也能在此 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 2.丰富学生阅读积累,开阔学生阅读视野 在用好统编本教材自读课文的同时,还应编选了大量的自 读材料以自读课的形式与学生一起阅读和学习,体现统编本教 材1+X的教学特点。自读课一个最大的功能就是要扩大学生阅读 量,能够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开阔他们的阅读视野,形成更 加成熟、更加稳定的阅读习惯。
四、统编本教材自读课文编写的体例结构
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改革力度最大。 由“注释”“旁批”“阅读提示”“读读写写”“补 白”等组成。 不再设置课后练习,体现课标要求的独立阅读、自主 阅读理念,并将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自主阅 读实践。
这是一个全新的编写体例,同时又是传统的阅读方式,
也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指导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