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案
九年级科学上册《2.1.1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课件 浙教版
烧杯中所盛的各是什么物质?
每只烧杯里是什么物质?
7只烧杯中分别装有 蔗糖、食盐、冰醋酸、 无水硫酸铜末、色拉 油、高锰酸钾、碳酸 钠溶液中的某一种物 质, 你能用实验方法区分 出7只烧杯中所装的物 质各是什么吗?
方案一
各取少量的物质,溶于水,观察溶解 情况和颜色等变化.
⑴不溶于水,淡黄色液体: ——色拉油 ⑵紫黑色固体,溶于水能形成紫红色溶液: —高锰酸钾 ⑶蓝色溶液: ——无水硫酸铜粉末 ⑷无色溶液: ——蔗糖.食盐.冰醋酸.碳酸钠 ①闻气味: ——有酸味的是冰醋酸
如:O2、N2、Fe、S等 A.特征: ①同种元素组成 ②是纯净物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②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金属 Cu Fe Mg等 C.分类:按性质不同 非金属 O2 C S等 D.注意点: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 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
化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按元素组成 非金属氧化物 CO2 H2O SO2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2、分类方法 根据元素组成来对物质分类
金
根据 元素种类 根据 (一种) 性质不同
属
单 质
纯净物
非金属
金 属 氧化物 非金属 氧化物
化合物
(多种) 是否 含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两种元素 且含氧元素
氧化物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学案2.4物质的分类
2.4物质的分类
点击要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1.根据纯净物的性质不同,如、、,
、、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2.根据化学性质不同,如、,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3.根据纯净物的、的不同,可将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物质按组成分类的体系及分类的依据:
1.物质可分为和。
(1)纯净物:由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判断的依据:物质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2.纯净物根据不同,可分为和两大类。化合物:由组成的纯净物。如水、硫酸、烧碱、食盐等。化合物根据是否含,可分为:和。
3.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和。氧化物:由组成。其中一种是的化合物,即“二元一氧”。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和。金属氧化物如CuO、Fe2O3、CaO等。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H2O等。
典题分析
例1选择Mg、O、H、S四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能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
(2)一种金属氧化物;
(3)一种难溶的碱;
(4)一种可溶性的盐。
巩固训练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
(1)生铁(2)冰水混合物(3)纯碱(3)金刚石
例2 下列物质分类中错误的一组是( )
A .单质 Fe 、S 、N 2
B .氧化物 H 2O 、P 2O 5、Al 2O 3
C .酸 HCl 、H 2SO 4、NH 4H 2PO 4
D .碱 KOH 、Mg (OH )2、Fe (OH )3
巩固训练2 下表所给出的各组概念中,不符合如图XYZ 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第4节-物质的分类 (1)
B.组成特征:一般不含碳元素(除碳的氧化物、 碳酸及碳酸盐外)
C.注意事项: 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碳的氧化
物(CO、CO2)、H2CO3、
碳酸盐属于无机化合物。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14
册科学》
▪ (3)有机化合物 A.定义: 含碳的化合物。
B.组成特征:一定含有碳元素 C.化学性质:
①具可燃性,燃烧时生成CO2和H2O。 ②加热时易炭化:加热或不完全燃烧时
按颜色分类
按状态分类
有色
无色
固 氯化钠 氧化镁
氯气
硫酸 氧气
高锰酸钾 液 硫酸 醋酸
氧化镁 醋酸
气 氯气
高锰酸钾 (氯化钠)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册科学》
氧气
7
还有别的分类方法吗?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8
册科学》
按溶解性不同分:
可溶物质:
NaCl Cl2
H2SO4 KMnO4
1
册科学》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2
册科学》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你是怎样快速 找到你想要的商品的呢?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3
册科学》
秋季(上学期)《浙教版九年级上
4
册科学》
自然界中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各异, 为了更好的研究和识别它们,就要对它们 进行分类。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科学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教案(教学设计)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4节物质的分类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纯净物的一些特性;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探究物质分类的方法;
2.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观察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感受小组合作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培养合作的技能,对集体合作的意义有所体验;
5.在小组讨论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物质的分类方法。
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
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图片如:煤、水、食盐、水晶等。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将全班学生按每五人一组进行分组。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下列物质: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并按它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
3.小组内部讨论后将答案写在方格纸中。
分类依据
样品特
征
样品名称
4.将各个小组的结果进行交流,把各小组的卡片进行展示,并让小组派一名学生进行介绍小组分类的依据。
5.教师给出一些分类的例子。
(1)按颜色分类:
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黄绿色:氯气。
紫黑色:高锰酸钾。
(2)按状态分类:
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3)还可以从气味、溶解性等来分。
三、讲授物质的分类
1.提出问题,让各小组学生比较以下物质的不同:氧气与空气,蒸馏水与盐水,纯金和矿石。
2.选择学生进行回答。
3.将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全套学案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一课时)
知识点
1、物质分类
例题剖析
例1:固实验室中有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各一瓶,为了区分它们,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你认为不能把两者区分开来的是( )。
A.进行导电性试验,能导电的是饱和食盐水
B.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压强较大的是饱和食盐水
C.分别加入少量食盐晶体,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的是饱和食盐水
D ,用普通显微镜观察,能看到钠离子的是饱和食盐水
精析:能否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区分开来,关键在于选项中的试剂或条件能否使两者出
现明显不同的现象。因为饱和食盐水能导电而蒸馏水不能导电,故A 选项能将两者区分开来;因为饱和食盐水的密度比蒸馏水大,所以用压强计来测定同深度处的压强,饱和食盐水较大;由于食盐水是饱和的,所以它已经不能再继续溶解食盐,而蒸馏水则可以溶解食盐;普通显微镜观察不到物质的微观世界,观察不到两者的区别,所以不能区分。其实,区分饱和食盐水和蒸馏水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用蒸发的方法,有晶体析出的是食盐水;将一木块投入两种液体中,浸入体积较大的为蒸馏水;放一新鲜的蔬菜菜梗,菜梗变萎蔫的是饱和食盐水;取两份体积相同的液体,放在天平的两端,沉下去的一端放着的是饱和食盐水;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饱和食盐水等。
解答:D
基础过关
1、请从一氧化碳、氮气、食盐、熟石灰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 ;
(2)日常生活中用来调味和防腐的是 ;
(3)农业上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 ;
(4)工业上冶炼金属的气体氧化物是 .
物质的分类初中教案
物质的分类初中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正确区分两者。
2. 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特点,并能正确分类各种物质。
3. 理解物质分类的意义和作用,并能运用分类法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
2. 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
3. 物质分类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本质区别。
2. 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特征。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各种物质样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概念,提问:物质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2. 学生回答后,总结: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分(15分钟)
1. 介绍纯净物的概念: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 介绍混合物的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3. 举例说明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如氧气、水等是纯净物,空气、海水等是混合物。
4.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的纯净物和混合物实例,并进行分类。
三、单质和化合物的分类(15分钟)
1. 介绍单质的概念: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介绍化合物的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 举例说明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如氧气、氢气等是单质,水、二氧化碳等是化合物。
4. 学生分组讨论,对给定的物质进行分类,如铁、铜、氧气等属于单质,水、盐酸、氨水等属于化合物。
四、物质分类的应用(15分钟)
1. 介绍物质分类的意义和作用,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2. 引导学生运用分类法分析解决问题,如根据物质的分类判断化学反应的产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2.4 物质的分类 教案
物质的分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寻找物质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2.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流程图对各类物质进行分类;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观察、比较、归类的活动体验,学会抓住事物的特征、把握事物间的共性,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方法;
2.通过流程图的学习,掌握建立合理的流程图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对流程图的设计和小组合作等,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建立合理的流程图的方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
创设情境:假设我要去超市买一副国产品牌的积木,你能帮我快速找到吗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学们能这么快找到你能帮我设计寻找积木的流程吗
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建立流程图,并讲解注明分类的标准。
活动2【活动】活动一、探索如何对物质进行分类
[活动目的]利用物质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区分物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活动材料]玻璃棒、放大镜、钥匙、纸片、烧杯、试管
氯化钠晶体、稀硫酸溶液、醋酸溶液、氯气、氧化镁固体、高锰酸钾粉末、氢氧化钠固体[活动步骤]:
1.设计如下表格,把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填写表格中;
样品名称状态…与水混合后的现象…
……
…
…
…
检测样品状态和硬度等;
每种粉末状样品取一匙,分别放在纸上,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种样品;
分别观察每种液体样品和气体样品(注意不要把样品从容器中取出);
取一匙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水至试管1/3,振荡试管,观察现象
根据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把这些物质分类;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学设计1
科学初三上浙教版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组成、用途,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2、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3、通过分类明白科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用物质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用物质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教学预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看看那个地方你去过吗?
生:惊讶
师:没错,这是老师昨天晚上拍的一张超市的照片。当你逛超市时,什么原因你总能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特别快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呢?
师:比如说,你要一支铅笔,是不是要把超市里全部的东西都搬出去再找出来啊?
生:不是,他有分类
师:除了超市,你生活中还遇到哪些分类的例子呢?
生:……
生:……
师:真是一个关怀生活的好孩子。的确,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人们常常按一定的标准对它们分门别类。同时分类也是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方法。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新课探究
师:P41认真观看途中物质,并按他们的颜色和状态进行分类。〔两分钟时间〕
生:学生活动,分类
师:你能另外设计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吗?并说说你分类的标准。
生:思考
师:以上同学提出的分类形式都特别好。有从组成、导电性、状态、溶解能力等依据来分析的,看来,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认真观看和研究,就会“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板书: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
师过渡讲授:以上我们是依照物质的性质来进行分类的,而物质的性质又是由组成决定的,因此在化学上科学家常常依照组成来给物质进行分类。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使用说明】
1、同学们结合教材认真学习本章内容完成自主学习部分和自主探究部分。
2、用红色笔标记好疑难问题,以备上课讨论。
【学习目标】
1.体验进行分类的目的及意义。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掌握“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这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
2逐渐养成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化学问题,学会评价和反思。
3、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认识个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自主学习】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把大量事物按照事先设定的“”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人们可以分类进行学习,从而认识他们的性质。同类事物可以使人的认识举一反三,不同类的事物可以使人的认识由此及彼。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例: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①海水②蒸馏水③氨水④食盐水⑤汞⑥液溴⑦硝酸溶液⑧硝酸银⑨纯碱⑩烧碱⑾乙醇⑿生石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属于盐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有机物的是。
1交叉分类法
定义:对同一种物质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例:①某些盐的交叉分类
按阴离子分类按阳离子分类
Na2CO3
碳酸盐Na2 SO4钠盐
K2SO4
硫酸盐K2CO3钾盐
Na2CO3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Na2 SO4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K2SO4既是盐,又是盐;还属于盐。
物质的分类教案
物质的分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的概念和物质的分类;
2.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3.能够将物质进行分类。
二、教学重难点
1.物质的分类方法;
2.物质的分类准则。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实验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1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物质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物质的认识和分类意识,提出问题:你能够根据这些物质的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吗?请你进行尝试。
2.知识讲解(30分钟)
(1)概念解释
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解物质的概念,即组成万物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性质和特征。
(2)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师介绍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包括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1)按照其性质和特征进行分类;2)按照其组成成分进行分类。
(3)物质的分类准则
教师介绍不同物质分类准则的对比,以帮助学生理解。
3.示范和讨论(20分钟)
(1)示范
教师以食物为例,对不同食物进行分类,并向学生展示分类过程。
(2)讨论
学生根据示范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和结果,探讨不同的分类准则和分类结果的理由。
4.实验分组(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物质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的目的、步骤、结果和结论。
5.实验(30分钟)
学生根据小组分工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
6.实验报告汇总和展示(2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总实验结果,并向全班展示实验报告,让其他小组评价和提出问题。
7.总结(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准则进行总结。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导入问题、知识讲解、示范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准则。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每个环节的充分参与和对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加强归纳总结的能力。
九年级科学(上)浙教版物质的分类材料课堂教案
4.按下列方案鉴别以下几种物质:稀硫酸、稀盐酸、氢
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 请把实验现象填写完整。
稀硫酸 稀盐酸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碳酸钠 氯化钠
紫色石 蕊
红色
红色
蓝色
蓝色 蓝色 紫色
氯化钡 白色 无现 无现 溶液 沉淀 象 象
无现 象
白色 无现 沉淀 象
碳酸钠 有气泡 有气泡 溶液
类别
名称
类别
名称
金属
镁、锌
酸
盐酸
非金属 硫、氧气 碱 氢氧化钙
金属氧化物 氧化镁
盐 高锰酸钾
非金属氧化物 二氧化硫 有机物 甲烷、乙炔
2.在横线上写出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在括号里标明物质
的类别(金属、非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
盐)。Cl2 非金属
CaO 金属氧化物
氯气 __A_l2_((SO4)3 盐) 生石B灰a __金__属_(
液 看颜色 态
紫黑色
高锰酸钾
白色 加水 黄色
变蓝色 无水硫酸铜粉末
溶解
加 AgNO3
色拉油
无现象 变浑浊
蔗糖 食盐
无现象
无色
加酚酞 (滴加
变红色
稀盐酸)(有气泡)
冰醋酸 碳酸钠溶液
【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一、二、三进行实验,根据不同物质
物质的分类教案
物质的分类教案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
2. 掌握物质的分类标准;
3. 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学习内容
1. 物质的概念;
2. 物质的分类方法;
3. 物质的分类标准;
4. 物质的分类实例。
三、学习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物质的概念和物质的性质。
2. 探究(20分钟)
(1)介绍物质的分类方法,包括物质的物态分类和化学性质分类。
(2)讲解物质的物态分类,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要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3)讲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分类,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要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
3. 拓展(10分钟)
讲解物质的分类标准。
(1)讲解物质的纯净、混合和合金的区别和特点。
(2)讲解物质的化学反应性、物理性质和功能的分类标准。
4. 实践(15分钟)
通过实例分析,提供物质分类的实践训练。可以准备一些物质的图像和实物,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分类方法,将其进行分类。
5. 总结(10分钟)
通过回答提问,总结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分类标准。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结,然后进行展示。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类。
四、教学反思
1. 通过实例分析和分类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归纳总结能力;
2. 可以设置小组讨论和展示环节,增加学生的互动参与;
3.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科学精神。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一章
第1节物质的变化
教学目标: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不同
2、学会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变化
重点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的变化
药品器材: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鸡蛋清、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滴管
教学过程:
引入: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结合课本第2页图说明它们分别属于何种变化?
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
一、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
――通过窥察和实验等来寻觅物质变化的证据。
举例: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绿叶的变化、钢铁的熔化、铁丝的形变、水的电解等。演示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变化
1、观察形状、颜色
2、晶体的溶解
3、和氢氧化钠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4、晶体受热分解(写出化学方程式)
5、硫酸铜粉末逐滴加水(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问:实验中,哪些实验有颜色变化?有沉淀产生?有状态的改变?
并总结出硫酸铜晶体的性子(包括物理性子和化学性子)蓝色晶体、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
小结:根据物质变化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的方法是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
二、物质变化规律的应用
1、演示实验:鸡蛋清与硫酸铜的作用
――利用硫酸铜能够检验卵白质的存在
2、演示实验:白色硫酸铜粉末加水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检验水的存在
课堂练:课本第5页练1-3题
作业:作业本
- 1 -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初中科学概念课教案
初中科学概念课教案
1. 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2. 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价与反思、合作与交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3.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2.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物质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
(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介绍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物质世界的多
样性。
(2)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通过实例讲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了解物质的
特性和应用。
(3)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
方法和技巧。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清晰地掌握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策略
1. 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物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价与反思、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8年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课件(共18张PPT)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归纳提升] 无机化合物一般是指由碳除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包括少 数含碳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 、碳酸、碳酸盐等除外)。
[继续探究] 什么是氧化物?
[思考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归纳提升] 分类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分类的依据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物质 分类的方法很多,主要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 、硬度、密度、溶解性)、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热 稳定性、酸碱性)或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如物质按颜色不 同可分为无色物质和有色物质;按酸碱性不同可分为酸性物质、碱 性物质和中性物质;按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 物等。 [_课__堂__速__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节 物质的分类
新知学习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1.第一章走进科学
第一节科学及其方法
第二节科学探究
2.第二章物质与能量
第一节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第二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3.第三章生命的世界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与分类
第二节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基本方法和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理解物质的性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难点: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生物的分类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教学重点:
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生命的多样性和环境保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教具:
实验器材:试管、酒精灯、烧杯等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2.学具:
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
通过生活实例,引出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以物质变化为例,展示能量守恒现象。
通过观察生物,探讨生命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2.例题讲解:
解析科学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物质的性质、能量转化和守恒。
分析生物分类和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
3.随堂练习:
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结合实际,让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
1.板书要点:
科学探究方法
物质性质、能量转化
生物分类、生态系统
2.板书布局:
左侧:列出章节、节
右侧:详细内容、图示、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结合所学内容,设计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案 (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用途。
教学重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可以分为3个课时:
第1课时:物质分类的方法(初步掌握物质分类的方法,重点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第2课时:常见的物质(能够系统的掌握物质分类的方法,主要是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第3课时:区别金属与非金属(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用途)。
教学准备:PPT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应用分类法吗?
你能谈谈应用分类法的好处吗?
——可以让学生回原有知识(对分类的认识)
例如:生物学上的对动植动的分类,科学家如何对动物或植物进行分类?有何目的?
如:脊柱的有无、器官的特征--;种子的有无、胚的特征
如:更准确,更好地了解其生理特点等。---结构决定功能
二、新课: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1.为什么要分类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自然界中的物质。
2.怎样分类
(1)选择标准
(2)仔细观察和研究
(3)分类
要求:对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等七种物质进行分类。
出示:P46图2-1
要求一:分别按颜色、状态进行分类;
要求二:其它方法进行分类。
学生交流结果:按颜色分类: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黄色:氯气
紫红色:高锰酸钾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按状态分类: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液态:硫酸、醋酸
气态:氧气、氯气
问题: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进行分类?
——科学家在给物质分类的的时候还可以从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
用这种方法进行分类有何优点?——组成为内部结构,较为准确;组成决定性
质,性质决定用途,有利于全面认识物
质。
问题1:纯净如何分类?
展示:纯净物的分类(以组成为主要依据)
问题2:单质如何分类?
展示:单质的分类
问题3:化合物如何分类?
展示:化合物的分类:
组成上:是否含有碳元素.
性质上:大多数有机物点燃时,可燃烧,固体加热会发黑,难溶于水.
问题4:无机化合物如何分类?
展示:无机化合物的分类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如何了解未知物质的组成?——实验法→性质→组成
二、新课:
探究:每只烧杯中装了什么物质?
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制订实验记录表格。
试一试:如何区别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食盐溶液和碳酸钠
溶液等6瓶溶液?
要求:学生列表格纪录。
二、常见的物质
展示:物质分类表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 金属 非金属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练习:根据上述物质分类图,对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锰、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进行分类。
三、练习:(1)从Ca、H、O、S等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写出符合要
求的化学式一条或几条。
①酸:②碱:③盐:
④金属氧化物:⑤非金属氧化物:
⑥金属单质:⑦非金属单质:
(2)观察校对你所写的各化学式,选择出相互间能够反应的物质,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复习:巩固学过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酸的组成和共性:
2、碱的组成和共性:
3、盐的组成和性质:
4、氧化物(二氧化碳和氧化铜)
的组成和性质:
五、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图
要求:图中哪些属于金属,哪些属于非金属?
请仔细观察和记录这些样品的外观,并尝试说出自已的理由。
三、区别金属与非金属
活动:班级分组
交流收集的相关金属和非金属的材料(让学生制作资料卡片)
→归纳出金属和非金属的一般特性
→交流金属和非金属的特性、用途
→问题引导,小组交流
→初步接受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小结:
讨论: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
讨论:1.民航客机的机身一般是以铝为材料的,这种选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许多国家对使用铁锅有较高的评价,并提倡使用铁锅,你认为铁锅比起铝
锅有何优点?
3.银的电阻率在常见金属中位居第一,铜位居第二,银铜都是较好的导电材料。
但是日常生活中却采用铜作为导线的内芯而不是用银,你认为原因有哪些?
4.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举出2种原因。
5.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锡制造?
资料:为什么要用马口铁做罐头
做罐头用的铁皮,浑身上下银光闪闪,好不漂亮。这是因为沾了锡的光,在铁皮外头穿了件“锡袍”,人们称这种铁皮为“马口铁”。关于“马口铁”这一旧名称的来历,据说是因为过去外国商人从我国西藏阿里部马口输入这种铁皮;也有认为因我国过去用这种铁皮做煤油灯的灯头,形如马口,故称“马口铁”。世界上锡的年产量差不多有30%是用来制造马口铁。
锡与铁的感情很好。虽然马口铁的表面,仅仅涂了一层极薄的锡,但是,它能紧紧地贴在铁皮上。即使在加热时,锡生锈了,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锡,但是这层氧化膜仍紧依在锡的表面,保护着里面的锡不再生锈。这样,锡成了铁皮的卫兵,把铁与氧气、水分隔绝,因此马口铁的寿命比普通铁皮长得多了。
制造一张马口铁用不了多少锡,每平方米只需11.2克锡;正如一盒颜料,可以画上几十、几百幅画一样,一吨锡,竟可以覆盖8万多平方米的铁皮。所以,马口铁比较便宜。
不过,使用马口铁时,你可得小心些,别把外面的锡层碰破!如果碰破了,再一受潮,整张铁皮将会很快地烂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