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ppt14

合集下载

语文:《论语》之《克己复礼》课件之八(共14张PPT)

语文:《论语》之《克己复礼》课件之八(共14张PPT)
有人认为孔子提倡的“克己复礼”是一种“存天理, 灭人欲”的思想。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请谈谈你 的看法?
后代曾有人极力批判孔子,批判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认为 孔子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说说你是怎样看待孔子的等级观 念的?
阅读庄子的《渔父》,你认为渔父是采用什么方式来嘲讽
孔子的?
客(渔父)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 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 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 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 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 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
• 自读第一则到第七则(卫君待子而为政),
疏通文字,了解大致内容
• 合上课本,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或翻译红
色的句子
•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矣 • 请问其目 • 请事斯语矣
•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 甚矣吾衰也
• 觚不觚
•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 自读第八则(齐景公问政)到第十一则 (宰我问),疏通文字,了解大致内容
• 合上课本,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论语八则

论语八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 可夺志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阐明学习方法、乐趣与态度胸怀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道 代词,它 是
是知 zhì也。
这 通“智”,聪 明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阐明学习的态度和做人的道德。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了 代词,它,

解 指知识。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 ------为快乐
第三则译文
(对于知识)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 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 的人。


第六则译文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这样以 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用类比来阐明做学问和做人的 道理
7、无欲速,无见小利。


“毋”,要

不要
看见, 利 此引申 益 为贪图
欲速,则不达;
那么, 到达 就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完成
第七则译文
不要想要快,不要贪图小的利益。 想要快,就不能到达;贪图小的利 益,那么大事就不能完成。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 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孔子了。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 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

论语里仁篇.ppt

论语里仁篇.ppt

▪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 人。”
▪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 有了仁的修养,就能够分别好人坏人。并 且,看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可恶的,对好的 人爱护他,对坏的人能够理解他的苦处, 去怜悯他、慈悲他、 感化他。
▪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 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这几章由与父母的交往谈到与其他人的交往。总之, 要自爱爱人。
▪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 即将作结了。这篇《里仁》,并不是教你去找一个仁爱路 去住。古人的解释,若是选一个住处要找一个仁里,世界 上哪来这许多仁里?到哪里去找?孔子自己的家乡,当年 也不一定是仁里。哪里是仁里?假如我们的故乡是不仁统 治的世界,我们就不管他了吗?我们正要把他恢复回来, 把罪恶打垮。这才是人性的仁道呀!其实那个“里”字, 就是“自处其中”的意思,脚跟站得稳的地方就叫“里”。 “里仁”,是我们作人的立足点处于仁道。所以“德不孤, 必有邻。”自己有道德的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 近身的人。《大学》里的修、齐、治、平也是这个道理。 一般人往往以现前利益的眼光,批判道德为无用之修养。 不错,为道德而活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冷清。但是 在此,孔子告诉我们,如果真为道德而活,绝对不会孤苦 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论语》学而篇讲解PPT演示课件

《论语》学而篇讲解PPT演示课件

学而篇
《学而》为全书首篇,共十六章, 以谈论学习和修养为主,也有少 量论政的内容。
开宗明义,表现了孔子既是教育 家,又是思想家的双重身份。
宋儒朱熹称此篇所记都是“务本” 的内容,是“入道之门、积德之 基、学者之先务”。
【原文】1·1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原文】 1·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 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就:接近,靠近;前往。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 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做事勤劳 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 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 了。”
【南怀瑾】 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 想家之首。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 下”。
【注释】三年:虚指,很长的时间。
【译文】
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 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 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 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 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做到孝了。”

5.1《论语》十二章+课件24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5.1《论语》十二章+课件24张+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状语后置句
敏:勤勉
正:形容词做动词,匡正
固定句式:如……何?
判断句
走进文本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道:学问、人生哲理
喻:通晓,明白。
贤:形作名,有德行的人。
朝:名作状,在早上
夕:名作状,在晚上
作者介绍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部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1.尝试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积累
文本探究
《论语》十二章概括了君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尝试加以概括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喻于义见贤思齐不惑不忧不惧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部编版《《论语》十二章Ppt优秀完美课件

部编版《《论语》十二章Ppt优秀完美课件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君王因贪图奢华享受而亡国。
只一味空想却不实实在在地学习,就会一无所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说学和思都是不对的。
——《资治通鉴》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谈论的是学习方法。
——《太平御览》
: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
(4)为人谋而不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说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学习的好处是:提升人的知识与能力,让人的能力变得更强大。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
2.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一词多义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1)知
温故而知新: 得到
学而实习之:顺接连词,然后 (2)而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但是
博学而笃志: 并列连词,可不译
学而时习之:代词,指学过的东西 (3)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论语八则PPT课件

论语八则PPT课件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 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 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 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 家的重要经典。
学习目标:
1、了解并记忆古代文化常识。
2、理解课文词语句子的含义。
3、掌握“而”字的用法。 4、学习古人端正的 学习态度,改进学习 方法。
自主学习
1.根据课下注释,把握重点字词,翻 译《论语》八则 2.对照练习册84页中预习反馈第一、 二、四题。和感知探究中第一、二、三 题.
表顺接 指学到的知识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按时
通“悦”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愉人快不
志同道合的人
了解 怨恨,恼恨
知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却,表转折
这则讲的是学习态度。
=以何,凭什么
5子贡问曰:“孔文子 何以 谓
称为
他,指孔文子
聪明表顺接
之‘文’也?”子曰:“敏 而好
学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以是,因此
不以耻…下…问为,耻是以谓之表陈‘述文语’气,也可。不”译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被 赐给‘文’的谥号呢?”
孔子说:“他聪明而又努力学 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为羞耻,因此赐给他‘文’的 谥号。”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6张)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课件(共36张)
子之语作为人生的座右铭,我们在为理想 而奋斗的过程中也会从中获得勇气和力量。
第八章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 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
为山:堆积土山 篑(ku ì):土筐。 覆:倾倒。 进:前进。指继续堆土。
【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
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 停止的;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 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做下 去。”
“仁以为己任”,以仁道自任,要把道德和 正义推广到每个人,但是“仁”的实现岂是 易事,这是一个需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 断努力的问题。
实现“仁道”的路途是那样的艰难遥
远,对个人来说,当然不可能于生前完成 这一重任,只有到死后才会停下来。
曾子的这番话,表达了士人主动承担社 会责任的那种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 将曾
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这里孔子说的"知者不惑"的"知",也等于佛学中智慧的"智",而不是聪明。
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 【赏析】《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
2021/9/1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完美版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完美版

• 2、成语类
• 温故知新
三省吾身
• 三人行必有我师
“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表示顺接
表示修饰关系 默而识之 敏而好学
表示并列关系 学而不厌
表示承接关系 学而时习之
表示转折
学而不思则罔 人不知而不愠
永远的孔子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完 美版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大成殿 大成殿孔子像
山东曲阜“三孔”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孔子墓地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 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 理家,曾修《诗》、《书》, 定《礼》、《乐》,序《周易 》,作《春秋》。他正直、乐 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 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 求理想的社会。
学以致用
1、复习的好处可以用温故而知新 来表达
2、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因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别人总有自己学习的地方,孔子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4、一个人总有被误解的时候,正确的态度应是
人不知而不愠
.
10、我快步上前,伸出双臂,拥抱来自青岛的 朋友,二千多年前的孔夫子不是说过吗:

论语之学而PPT课件

论语之学而PPT课件

7
-
“学”而“习”,
就是“闻“圣人之道”、见“圣人之道”、“对
照”“圣人”、在现实社会中不断地“校对””
而得乘天地之正气而游六合。
不“学”“圣人之道”,无以得乘天地之正气。
“学”,得“圣人之道”之体;
“习”,施“圣人之道”之用。
不“学”无以成其“习”,
不“习”无以成其“学”,
全体而大用,这才算是“学”而“习”之。
28
-

29
-

30
-

31
-

(一)《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攻打)
《论语·先进》:“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引申为指责)
(二)《诗经·大雅》:“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进行工作)
《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做学问)
32
-

33
23
-
为什么是按“说、乐、君子“的顺序来安排?
“修身”,然后要“齐家”。
这“家”,不是一般所谓的家庭,那是“小家”,一 个地区是家,一个国家也是家,那是“大家”。齐家 才能“乐”,这读yue,箫韶九成,盛世之象。
家不齐,国不齐,怎么可能有“箫韶九成,盛世之 象”?
所以要“齐家”,“有朋自远方来”就是要“齐家”, 其结果就是“乐”,“乐”也就是“家”的“不愠”, 只有“不愠”才可能“箫韶九成,盛世之象”,才可 能“乐”。

论语八则ppt12 苏教版

论语八则ppt12 苏教版

在先秦散文的系统中看《论语》:
春秋战国时期的散文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散文,主要由各国使馆积累 了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整理加工编纂成书,记载各国政 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士的言 论,主要著作有《春秋左氏传》、《国语》、《战国策》 等; 二是诸子散文,也称哲理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 观点和主张的论说文,主要有《论语》、《孟子》、 《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等。
孔子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一种含义极 广的道德范畴,忠、恕、孝、悌、智、勇、恭、信等 都包括在内。而“仁”最本质的内容是“克己复礼” (《论语 颜渊》)。“礼”泛指奴隶制或封建制的 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克己复礼”, 就是用“礼”这个规范来约束自己,做到“君君,臣 臣,父父,子子”。孔子说:“君子不仁者有矣夫, 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 宪问》) 可见“仁”主要是对统治集团而言的,但客观上 减轻了被统治者受到的压迫。
《论语》的内容 主要是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广泛,涉及哲学、 政治、教育、文艺等许多方面,是研究孔子思想学说的直 接而可信的一部古书,也是儒家学派的一部经典著作。 《论语》是在孔子死后,由他的门人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平 时的谈论、答问记录成书的。全书20篇,492章。
《论语》的特色 篇幅简短,语言质朴精炼,是语录体的散 文。其中有些总结性的言论,常为后人所引用, 并逐步发展成为格言或成语,对后文学语言有 很大影响。

论语八则ppt14 苏教版

论语八则ppt14 苏教版

文言文九字翻译法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义)
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 直译不通,用意译)
原文6.子曰: “岁寒,然后知 松柏之后彫后 也。”
【译文】 孔子说: “到了寒冷的季节, 才知道松柏是最后 凋谢的。”
【评析】 孔子认为, 人是要有骨气的。 作为有远大志向的 君子,他就像松柏 那样,不会随波逐 流,而且能够经受 各种各样的严峻考 验。孔子的话,语 言简洁,寓意深刻, 值得我们深入思 考。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 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 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 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 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 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 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 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 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 的。”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 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 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 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 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 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 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 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 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语文版《论语选读》之八《周而不比》课件

语文版《论语选读》之八《周而不比》课件
周 而 不 比
2-14子曰:“君子周(1)而不 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释」
(1)周:合群。 (2)比:旧读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 【读解】要团结不要分裂 • 说起来,也就是要团结,不要分裂;要搞五
湖四海,不要搞 拉帮结派。
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胸襟宽广,“四海之 内皆兄弟也”,而 不要心胸狭窄,结党营私, 排除异己。二是要以道义为重,做人 主忠信, 办事讲原则,而不要唯私利是图,相互勾结利用, 背信 弃义,以原则做交易。 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也就是君子与小人的界线。
• 不要卖弄小聪明
• 言不及义也罢,无所用心也罢,都还只是无聊 而已。可偏偏 就是这些人还喜欢卖弄小聪明, 大家凑在一起就专门研究张三,研 究李四,耍 些小心眼,出些鬼点子整人,今天攻击张三, 明天攻 击李四。在这些小聪明方面,这些人真 正是天才,添油加醋,捕 风捉影,甚至造谣中 伤,无中生有,整起人来一套一套的。 所以,我们切不可轻视了这种小聪明的危 害。
们就照你的办。”
5-17子曰:“晏平仲(1)善与人 交,久而敬之(2)。”
• 注释」
(1)晏平仲:齐国的贤大夫,名婴。《史记》 卷六十二有他的传。“平”是他的谥号。
(2)久而敬之:“之”在这里指代晏平仲。
• 「评析」
孔子在这里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 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 敬,这是很不容易的。孔子这里一方面 是对晏婴的称赞,另一方面则是希望他 的学生,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 交”,互敬互爱,成为有道德的人。

《论语》十二章课件1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课件18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微子
《先进》为下编首篇多评孔门弟子贤否,为其分别门弟子先 后学风最扼要。《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是弟 子向孔子问仁、问政、问礼等,孔子因材施教解疑答惑的主 要篇目。
本篇或以为齐《论》,因每章皆称“孔子曰”而三友、三乐、 三愆、三戒、三畏、九思等,行文不与他篇相类。 《季氏》以下诸篇文体皆与前十五篇不类。 本篇多记仁贤之出处,列于《论语》之将终,盖以见孔子之道 不行,而明其出处之义。伤今思古,所以叹孔子之道穷而斯民 之不能脱于祸乱。
执着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
孔子的一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朝闻道,夕死可矣”
30岁前, 位卑而能“鄙事”,有志于学。 30-50岁,欲仕不能。
四十而不惑
50-55岁,在鲁从政。
五十而知天命
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
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
六十而耳顺
执着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
怨:讽刺时政;
迩:近
先生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察政治 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不得意时抒发不满,近可以侍 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好学内容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 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先生说:譬如堆一山,只一篑(土)未成,停止了,这是我自己停止了 呀。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继续,我也就干下来了。

《论语》十二章ppt优秀PPT教学课件

《论语》十二章ppt优秀PPT教学课件
❖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 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27
广泛
坚守
表并列
❖ 子夏曰:“博学 而 笃志,切问 而近思,
仁德
表并列
恳切
仁在其中矣”
28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 在其中矣”
❖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志趣;恳 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 中间了。”
29
❖ 1、讲学习的方法、交友的乐趣和为人的态度。 ❖ 2、古人治学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德才兼
备”,每天自我反省。 ❖ 3、自述学习和修养的过程,知识、修养、精
神境界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提升。 ❖ 4、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 5、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一定要
学思结合。 ❖ 6、高度赞扬颜回安贫乐道、淡泊名利、不与
相当于“了”
有时相当于“了”,有时无义
有时是“了”,有时无义,文中 是“在里面,在其中”
这类词多读多体会,就会明白,无须死记
38
虚词:

它,它们。他,他们。 (分别指代不同的对象。)
学而时习之 代指所学的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代指学习
曲肱而枕之
代指胳膊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代指他们的优点、长处
39
于 1、在
矣。”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析」
“杀身成仁”被近现代以来某些人加以解 释和利用后,似乎已经成了贬义词。其实,我 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主 要谈了他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宝贵的,但还有比 生命更可宝贵的,那就是“仁”。“杀身成 仁”,就是要人们在生死关头宁可舍弃自己的 生命也要保全“仁”。自古以来,它激励着多 少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 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原文2. 子曰:“君子食 无求饱,居无求 安,敏于事而慎 于言,就(1)有 道(2)而正(3) 焉,可谓好学也 已。”
【译文】 孔子说: “君子,饮食不求 饱足,居住不要求 舒适,对工作勤劳 敏捷,说话却小心 谨慎,到有道的人 那里去匡正自己, 这样可以说是好学 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 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 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 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 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 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 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 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 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 鉴的。
返回
原文: 1.子曰:“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 也。”
「译文」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 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 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 好。”
「评析」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 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 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 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 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 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 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 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德行、 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原文6.子曰: “岁寒,然后知 松柏之后彫后 也。”
【译文】 孔子说: “到了寒冷的季节, 才知道松柏是最后 凋谢的。”
【评析】 孔子认为, 人是要有骨气的。 作为有远大志向的 君子,他就像松柏 那样,不会随波逐 流,而且能够经受 各种各样的严峻考 验。孔子的话,语 言简洁,寓意深刻, 值得我们深入思 考。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 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 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 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 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 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 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 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 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 的。”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少一点预设的期待,那份对人的关怀会更自在。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么也请你拥抱黑夜。 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返回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信”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不随意增减。)
2“达”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样。)
3“雅”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 原文的内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孔子图片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山东曲阜“三孔” 孔林:孔子墓地
孔府
孔庙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祭祀孔子的地方
返回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
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 记录,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 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 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 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 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
孔子(前551~前 479), 我国古代 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 派的创始人,被 誉为“万世师 表”、“千古圣 人”,世界十大 思想家之首。
关于孔子
孔子对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
存疑态度,首创私人讲学之风, 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 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 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 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 无所不包。
【原文4】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 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 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1)輗:音ní,古代大车车 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 牛车。 (2)軏:音yuè,古代小车 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 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 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 呢?”
【原文】3·子曰:“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2)。虽 多,亦奚以(3) 为?”
【译文】 孔子说:“把《诗》三 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 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 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 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 诗,也是孔子教授学 生的主要内容之一。他教学生诵 诗,不单纯是为了诵诗,而为了 把诗的思想运用到指导政治活动 之中。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 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 到社会实践中去。
【原文】 7 子曰:“其身正,不令 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正了, 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 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 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原文8: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 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 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 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 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 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 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 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 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 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 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 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 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文言文九字翻译法 1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2补(补出省略成分,如主语,宾语)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4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 6选(根据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词Leabharlann Baidu)
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及通假字
8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9意译(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 直译不通,用意译)
【评析】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 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 《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 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 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原文5】 子曰:“富与贵,是 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 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 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