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S2-不同软件项目的需求视图
软件项目需求模板
软件项目需求模板
1. 项目背景和目标
- 描述项目的背景,包括为什么需要开发这个软件项目以及期
望达到的目标。
2. 项目范围
- 确定项目的范围,包括要开发的功能和特性。
3. 用户需求
- 描述目标用户需要什么功能和特性。
4. 系统功能需求
- 列出系统需要具备的功能和特性,包括用户界面、数据管理、安全性等方面。
5. 数据需求
- 描述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类型和相应的处理逻辑。
6. 性能需求
- 确定系统需要满足的性能要求,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等。
7. 可靠性需求
- 描述系统需要具备的可靠性要求,包括容错性、可恢复性等。
8. 可用性需求
- 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可用性要求,包括易用性、学习曲线等。
9. 安全需求
- 确定系统需要满足的安全性要求,包括数据安全、用户认证等。
10. 接口需求
- 确定系统需要与外部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包括硬件接口、
软件接口等。
11. 约束和限制
- 列出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约束和限制条件,如预算、时间限制等。
12. 测试需求
- 描述对系统的测试需求,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13. 项目交付
- 描述项目交付的要求,包括软件交付的形式、文档要求等。
14. 需求变更管理
- 描述如何管理需求变更,包括变更的评估、审批、追踪等。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软件项目需求模板,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分类和特点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分类和特点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框架。
根据软件开发的需求和项目特点,存在不同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每个模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以下是常见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分类和特点: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最早引入的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且每个阶段按照严格的顺序依次进行。
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稳定、项目规模较小的情况,但其缺点是缺乏灵活性和对需求变更的适应性。
2. 原型模型:原型模型主要用于快速评估和验证用户需求,基于迭代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持续改进原型。
原型模型适用于需求不明确或频繁变更的项目,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多的迭代可能导致项目延期。
3. 增量模型:增量模型将项目划分为多个增量,每个增量都包含整个开发周期的一部分功能。
在每个增量完成后,可以进行用户验证和反馈,然后逐步增加功能。
增量模型适用于大型项目和需要早期交付的项目,能够及早获得用户反馈,但较难估计整体时间和成本。
4. 螺旋模型:螺旋模型结合了瀑布模型和原型模型的特点,采用迭代和逐步扩展的方式进行软件开发。
每一次迭代包括风险识别、原型开发、用户评审和计划等活动。
螺旋模型适用于复杂项目和具有较高风险的项目,但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5. 敏捷模型:敏捷模型是一种注重快速交付和持续迭代的开发方法,强调团队合作、用户参与和快速响应变化的能力。
敏捷模型包括Scrum、XP、Kanban等各种方法论,适用于变化频繁且需求不确定的项目。
然而,敏捷模型对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要求较高。
总之,软件开发过程模型的分类和特点主要取决于项目的需求特点和开发团队的能力。
选择适合的开发过程模型将有助于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
P1-S2-不同软件项目的需求视图
What How
S1:信息系统的需求视图 S1:信息系统的需求视图
报表的常见分类
进度报表 业务事件 视角 异常报表 事务类报表 常规报表 业务实体 视角 需求报表
S1:信息系统的需求视图 S1:信息系统的需求视图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信息系统需求的本质 2
个人知识转换为企业知识--场景为中心 场景为中心 > 将知识工作的经验转换成模型 > 业务场景的分析与抽象是重点 > 提高速度、提高质量 关注点 信息决策化--决策场景为中心 决策场景为中心 > 业务场景的分析与抽象是重点 > 将非程序化问题分解 成多个子问题 市场营销 > 提出所需的数据模型、经验模型
信息系统的基本类型
S1:信息系统的需求视图 S1:信息系统的需求视图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信息系统需求的本质 1
流程电子化--业务事件为中心 业务事件为中心 > 利用信息化系统改进、固化流程 > 事务处理系统尤其明显 > 工作流定义、流程改进、再造 > 工作流模型 数据信息化--Report为中心 为中心 > 业务术语,业务实体 > 需要留存哪些数据?谁需要共享? > 需要什么报表?有哪些数据分析规则?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不同软件项目的需求视图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信息系统的本质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IS):是人、数据、过程和接口的组合,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支持并改进企业日常的运作,并 支持管理人员和用户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S1:信息系统的需求视图 S1:信息系统的需求视图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S2:嵌入式系训网
基于场景的行为分析
软件开发七大过程模型
软件开发七⼤过程模型⽬录⼀.瀑布模型⼆、喷泉模型三、快速原型模型四、增量模型五、螺旋模型六、Rational统⼀模型七、微软过程模型总结⼀.瀑布模型瀑布模型严格遵循软件⽣命周期各阶段的固定顺序:计划、分析、设计、编程、训试和维护,上⼀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到下⼀阶段,整个模型就像⼀个飞流直下的瀑布。
瀑布模型的过程如下图:瀑布模型有许多优点:可强迫开发⼈员采⽤规范的⽅法:严格规定了各阶段必须提交的⽂档:要求每个阶段结束后,都要进⾏严格的评审。
但这也造就了瀑布模型过于理想化,⽽且缺之灵活性,⽆法在开发过程中逐渐明确⽤户难以确切表达或⼀时难以想到的需求,直到软件开发完成之后才发现与⽤户需求有很⼤距离,此时必须付出⾼额的代价才能纠正这⼀偏差,这开发模型主要适⽤于需求⾮常明确的应⽤。
⼆、喷泉模型喷泉模型主要⽤于描述⾯向对象的开发过程,“喷泉”⼀词体现了⾯向对象开发过程的迭代和⽆间隙特征。
迭代意味着模型中的开发活动常常需要多次重复,每次重复都会增加或明确⼀些⽬标系统的性质,但却不是对先前⼯作结果的本质性改动。
⽆间隐是指在开发活动(如分析、设计、编程)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边界,⽽是允许各开发活动交叉、迭代地进⾏。
喷泉模型具有的优点是:⽆缝、可同步开发,提⾼开发效率,节省开发时间,适⽤于⾯向对象的软件开发。
但是对于这样的模型同样是具有缺点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可能随时会增加各种信息、需求和资料,需要严格管理⽂档,这样就造成了审核的难度逐渐增⼤。
三、快速原型模型快速原型模型对于许多需求不够明确的项⽬,⽐较适合采⽤该模型。
它采⽤了⼀种动态定义需求的⽅法,通过快速地建⽴个能够反映⽤户主要需求的软件原型,让⽤户在计算机上使⽤它,了解其概要,再根据反馈的结果进⾏修改,因此能够充分体现⽤户的参与和决策。
原型化⼈员对原型的实施很重要,衡量他们的重要标准是能否从⽤户的模糊描述中快速地获取实际的需求。
快速原型模型的优点是:由于该模型是通过原型与⽤户进⾏交互,所以在确定需求上优于瀑布模型,通过开发原型和演⽰原型对开发者和使⽤者了解系统都有积极作⽤。
软件工程的十大模型
软件工程的十大模型软件工程是涉及规划、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软件系统的学科领域。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多种模型用于组织和管理项目的不同阶段。
以下是十大常见的软件工程模型:1.瀑布模型(Waterfall Model):这是最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型,依序执行阶段(需求、设计、实现、测试、部署和维护)。
每个阶段按顺序进行,前一阶段完成后才开始下一阶段。
2.原型模型(Prototyping Model):原型模型通过迭代构建原型来理解和确认用户需求。
在反复的原型构建和用户反馈中,逐步完善系统需求。
3.迭代模型(Iterative Model):迭代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成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包括需求、设计、开发和测试等阶段。
每次迭代都会增加新功能或修复问题。
4.增量模型(Incremental Model):增量模型将系统功能分成多个增量,在每个增量中逐步构建、测试和交付部分功能。
5.螺旋模型(Spiral Model):螺旋模型以风险管理为核心,通过不断迭代的螺旋来完成软件的开发。
每个螺旋圈代表一个迭代周期,包括计划、风险评估、工程和评审等阶段。
6.敏捷开发模型(Agile Model):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和增量开发方法,强调团队合作、快速交付、持续反馈和灵活响应变化。
7.V模型(V-Model):V模型将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与对应的测试阶段相对应。
每个开发阶段都有对应的验证和确认测试阶段,形成V形状的结构。
8.喷泉模型(Fountain Model):喷泉模型强调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和复用,鼓励团队在开发中积累并共享知识。
9.融合模型(Hybrid Model):融合模型是将多种软件工程模型和方法结合使用,根据项目的需求和特点来灵活选择和应用不同的模型元素。
10.脚手架模型(Scaffold Model):脚手架模型强调在软件开发中使用现有的、可复用的组件或结构,以加速和简化开发过程。
每种模型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选择最合适的模型取决于项目的特点、需求和团队的工作方式。
需求分析表
需求分析表做UE设计工作已经6年了,回想这6年的设计工作,尽管公司有一套比较完善的项目流程,但是最终完成的质量上来说都不尽理想。
最大的问题就出在需求分析没有做好,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始,好的需求分析意味着好的开始、正确的方向。
为了能正确的进行需求分析,进而产生合理的需求分析表格,最近对6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且查阅了大量的需求分析的资料,对已有的需求分析文档进行了整理。
如何做需求分析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多书籍上做了很多的阐述,我想探讨的是如何做需求分析表。
我是赞成拿来主义的,但是我非常反对完全拿来。
不同的项目和行业领域,流程和表格的内容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
在易用性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今天,由于我们起步较晚,没有受过良好系统的专业训练,拿来主义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但是如果完全拿来,没有消化和改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东西,那么别人正确的东西在我们这里的作用一定会大打折扣。
需求分析表一.需求的类型1.功能需求(编号:IDF XXX)Functional2.性能需求(编号:IDP XXX)Performance1)时间特性:说明对于该软件的时间特性要求,如对:a.响应时间b.更新处理时间c.数据的转换和传送时间2)灵活性:说明对该软件的灵活性的要求,即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该软件对这些变化的适应能力,如:a.操作方式上的变化b.运行环境的变化c.同其他软件接口的变化d.精度和有效时限的变化e.计划的变化或改进3)输入输出:解释各输入输出数据类型,并逐项说明其媒体、格式、数值范围、精度等。
对软件的数据输出及必须标明的控制输出量进行解释并举例,包括对硬拷贝报告(正常结果输出、状态输出及异常输出)以及图形或显示报告的描述。
4)数据管理能力:说明需要管理的文卷和记录的个数、表和文卷的大小规模,要按可预见的增长对数据及其分量的存储要求做出估算。
3.体验需求(编号:IDX XXX)Experience为了在界面上实现某些视觉、动画、切换效果等,会有一些UI方面的需求。
process的模型选择手册
Title: Process模型选择手册一、引言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开发模型对项目的成功至关重要。
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的开发模型来适应其特定的需求和要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以及它们适用的场景和特点,帮助读者选择合适的模型来进行软件开发。
二、瀑布模型1. 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的开发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实现、测试和维护五个阶段。
2. 瀑布模型适用于需求相对稳定、技术可行性已经验证的项目。
开发过程中各个阶段相对独立,每个阶段完成后才进入下一个阶段。
3. 瀑布模型的优点是结构清晰,易于管理和跟踪。
但同时也存在无法应对需求变更、进度无法估计准确等缺点。
三、迭代模型1. 迭代模型通过将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来进行开发,每个迭代周期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
2. 迭代模型适用于需求变化较快或者技术风险较高的项目。
每个迭代周期都可以产生可执行的软件产品,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迭代模型的优点是能够灵活应对需求变更,能够及时验证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但同时也存在迭代周期过多导致管理复杂、成本和时间控制困难等缺点。
四、增量模型1. 增量模型是一种逐步增加功能的软件开发模型,每个增量都包括完整的软件系统功能。
2. 增量模型适用于时间紧迫、需要快速交付部分功能的项目。
同时也适用于复杂系统的开发,可以通过逐步增加功能降低风险。
3. 增量模型的优点是交付较早的产品、强调模块化开发,有利于风险管控。
但同时也存在需求变更导致重构成本增加、需求管理难度加大等缺点。
五、敏捷模型1. 敏捷模型是一种注重迭代、灵活应对需求变化的软件开发模型。
通过持续集成、自动化测试等实践来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2. 敏捷模型适用于需求变化频繁、项目复杂度不高的项目。
通过小团队、短周期的开发迭代来快速响应用户需求。
3. 敏捷模型的优点是高度灵活、能够快速适应需求变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开发团队的合作效率。
UML的十种视图
三、UML的十种视图1.用例图(use case diagram)从系统的外部用户的观点看系统应具有的功能。
它只说明系统实现什么功能,而不必说明如何实现。
用例图主要用于对系统,子系统或类的行为进行建模。
2.类图(class diagram)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类图的节点表示系统中的类及其属性和操作,边表示类之间的联系(包括继承(泛化)、关联、聚集)。
3.对象图(object diagram)类图的一种变形,所使用的符号与类图基本相同。
在对象名下面要加下划线。
(图略)4.包图(packet diagram)包是基于模型元素的含义或作用将模型元素分组的一种机制。
通过分组,可提高模型的维持性。
包之间的关系包括继承、构成与依赖。
5.顺序(时序)图(sequence diagram)交互图之一。
描述了在时间上对象交互的安排,展现了多个交互对象以及信息交流的序列。
时序图包含对象、对象的生命线、按顺序对象间的信息交流、控制焦点(可选的)。
6.合作(协作)图(collaboration diagram)交互图之二,强调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对象间的结构组织,它与顺序图是等价的。
在图形上,协作图是顶点和弧的结合。
协作图包含对象、链、消息。
(图片来自《软件工程(第二版)》齐治昌、谭庆平、宁洪)7.状态图(statechart diagram)状态图描述类的对象的动态行为。
它包含对象所有可能的状态、活动图描述系统为完成某项功能而执行的操作序列,这些在每个状态下能够响应的事件以及事件发生时的状态迁移与响应动作。
操作序列可以并发和同步。
8.活动图(activity diagram)活动图中包含控制流和信息流。
控制流表示一个操作完成后对其后续操作的触发,信息流则刻画操作之间的信息交换。
提供了对工作流进行建模的途径,活动图中的活动,表示执行工作流中一组的动作。
一旦结束,控制流将自动转移到下一个活动,或通过转换进入下一个状态。
9.构件图(component diagram)提供当前模型的物理视图,对系统的静态实现视图进行建模。
【需求分析师】P1-S2-按图索骥:需求分析的核心线索
• 需求到底是什么? • 根据软件项目特点确定需 求视图
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
需求分析的核心线索 线
1. 什么是 需求
2. 需求工 程的要素
3.需求分析的 要素
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
一张凳子的故事
y 需求的源起:拿块板,下面钉两个木头桩子
问题:放花盆 上下文:花盆的种类 上下文 花盆的种类 摆放位置……
What H How
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
系统级
职责区 块
岗位间
岗位级
动作级
业务步骤1 业务步骤n 业务活动1 业务事件1 业务活动n 业务事件n 主题域1 报表类型1 目标系统 …… 报表类型n 主题域n 报表n 报表1 功能点n 功能点1
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
其他信息系统
y 专家系统
基本数据流 各角色所 可行系统, 实体生命 图 在位置 用例 历史 系统设计, 软硬件分 程序结构 布 用户接口, 控制结构 安全设计
程序详细设 网络体系 网络体系、显示界面、 显示界面 时间规定 计 协议 安全编码 (工作系统) 可执行程序 通信设施 经过培训 的员工 商业事 件
RUP中的业务建模 建
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
需求是什么?
业务需求 用户需求 软件需求
功能
质量 质
约束
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
业务需求=目标+范围 范
y 目标的价值:(教堂与小屋) y 目标表述现状:言而无物、空洞、难以捉摸 目标表述现状 言而无物 空洞 难以捉摸 y 目标表述方法:
1)场景法: )场景法
问题 影响谁 后果 解决方案优点
软件需求最佳实践:SERU
需求分析工具
需求分析工具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和明确梳理,可以有效地指导系统开发和设计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需求分析工具,包括用例图、状态图、数据流图和文本分析,并对其特点和适用场景进行简要分析。
一、用例图用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用于描绘系统和用户之间的交互行为。
它主要由参与者(Actor)和用例(Use Case)组成。
参与者表示系统的各种不同角色,比如用户、管理员、系统等;用例表示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操作。
用例图的主要特点是简洁明了、易于理解,能够直观地展示系统的功能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方式。
它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清晰地了解用户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系统的功能模块。
用例图适用于大型系统或复杂的软件开发项目,能够帮助团队成员统一理解和沟通。
二、状态图状态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和转换的工具。
它通过状态(State)、事件(Event)和转换(Transition)来描述系统的行为和状态的变化。
状态图可以清晰地展示系统的状态转换和事件触发的关系,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行为。
状态图的主要特点是可视化、易于理解,能够清晰地表示系统的状态和转换规则。
它适用于需要描述系统状态和行为的需求分析场景,比如订单状态的变化、用户登录状态的转换等。
通过状态图,开发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状态流转和状态变化,从而指导系统设计和开发。
三、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一种描述系统功能和数据流动的工具。
它通过各种处理过程、数据存储和数据流来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动。
数据流图可以清晰地展示系统的数据流动和处理过程,帮助开发团队理解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动。
数据流图的主要特点是简单明了、易于理解,能够清晰地描述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动。
它适用于需要分析系统功能和数据流动的需求分析场景,比如信息系统的输入、处理和输出等。
通过数据流图,开发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功能和数据流动,从而指导系统设计和开发。
四、文本分析文本分析是一种通过对系统需求文本进行分析和处理,来理解需求的技术手段。
软件开发过程生命周期模型
软件开发过程生命周期模型一、序言生命周期指软件开发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软件开发包括需求、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有时也包括维护阶段。
目前软件开发实践中使用的各种生命周期模型,都是下面这些基本组成部分的不同的排列与组合。
•市场分析,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定义•需求分析•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实现•测试•使用与维护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型:• 1.瀑布模型(waterfallmodel)•2-演化模型(evolutionarymodel).•3螺旋模型(spiralmodel)二、瀑布模型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依固定顺序联接的若干阶段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终得到软件产品。
如图所示:优点:a.强调开发的阶段性;b.强调早期计划及需求调查;c.强调产品测试。
缺点:a.依赖于早期进行的唯一一次需求调查,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b.由于是单一流程,开发中的经验教训不能反馈应用于本产品的过程;c.风险往往迟至后期的开发阶段才显露,因而失去及早纠正的机会下表是瀑布模型中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
三、演化模型该模型主要针对事先不能完整定义需求的软件开发。
用户可以给出待开发系统的核心需求,并且当看到核心需求实现后,能够有效地提出反馈,以支持系统的最终设计和实现。
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需求,首先开发核心系统。
当该核心系统投入运行后,用户试用之,完成他们的工作,并提出精化系统、增强系统能力的需求。
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反馈,实施开发的迭代过程。
第一迭代过程均由需求、设计、编码测试、集成等阶段组成,为整个系统增加一个可定义的、可管理的子集。
如图所示。
在开发模式上采取分批循环开发的办法,每循环开发一部分的功能,它们成为这个产品的原型的新增功能。
于是,设计就不断地演化出新的系统。
实际上,这个模型可看作是重复执行的多个“瀑布模型”。
“演化模型”要求开发人员有能力把项目的产品需求分解为不同组,以便分批循环开发。
软件需求工程中的模型及分析方法
软件需求工程中的模型及分析方法在软件开发中,软件需求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在这个阶段确定的需求将直接影响后续的软件设计和开发。
而模型及分析方法是软件需求工程的重要工具,它们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深入了解用户需求,更好地完成软件开发任务。
本文将围绕软件需求工程中的模型及分析方法展开讨论。
一、模型及其类型模型是对实际系统或过程的一种抽象表示,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软件需求,在需求工程中常用的模型包括以下几种:1.1 静态模型静态模型是对系统或过程中的元素及其关系的表示,它们的变化不随时间而定。
在需求工程中常用的静态模型包括数据流图、结构图、实体关系图等。
数据流图可以表示系统中的数据输入、输出以及数据处理过程,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数据流动的过程。
结构图可以表示系统中的模块和模块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模块之间的交互。
实体关系图可以表示系统中不同实体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实体之间的交互。
1.2 动态模型动态模型是对系统或过程中的操作及其变化的表示,它们的变化随时间而定。
在需求工程中常用的动态模型包括状态图、活动图、时序图等。
状态图可以表示系统中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状态的变化。
活动图可以表示系统中各种活动的执行过程,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中不同活动之间的关系。
时序图可以表示系统中事件之间的时间顺序,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中不同事件的执行顺序。
1.3 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对系统或过程中的物理组件及其关系的表示,它们通常与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使用。
在需求工程中常用的物理模型包括部署图、机房图等。
部署图可以表示不同硬件之间的连接和通信,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系统中不同硬件之间的配合。
机房图可以表示不同设备在机房内的位置和连接方式,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机房中各种设备的位置关系。
二、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分析方法是针对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并确定需求的可行性。
软件开发模型及应用
软件开发模型及应用软件开发模型是指在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确保开发质量而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和方法。
不同的软件开发模型适用于不同的开发需求和项目特点。
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原型模型、敏捷开发模型等。
瀑布模型是最为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型之一,它以线性的顺序进行开发,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集成和维护。
瀑布模型的特点是每个阶段都必须完成后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开发过程不可逆。
瀑布模型适用于对需求较为稳定、项目周期较长、项目风险较低的开发项目。
迭代模型是在瀑布模型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将开发过程分为若干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集成和维护等阶段。
每个迭代周期都能够产生一个可部署的软件产品版本,可以逐步完善软件功能。
迭代模型适用于需求变化频繁、项目周期相对较短的开发项目。
原型模型是以演示型原型和进化型原型为代表,通过快速开发一个原型系统来帮助开发团队和用户理解需求、减少需求变更的风险。
演示型原型只是给用户展示一下软件功能,进化型原型则建立在演示型原型的基础上,可以不断迭代完善。
原型模型适用于需求较不明确、用户参与度高、交互体验重要的开发项目。
敏捷开发模型是一种基于迭代开发和用户参与的开发模型,通过将开发过程分为若干个短周期的迭代来逐步完成软件产品。
敏捷开发模型注重团队合作、用户参与和快速响应需求变化,能够在项目持续交付的同时保持软件质量的稳定。
敏捷开发模型适用于需求变化频繁、项目周期较短、用户参与度高的开发项目。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还有其他一些特定场景下使用的模型,比如融合开发模型、并行开发模型等。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项目需求和团队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模型。
在选择模型的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开发质量的提高。
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才能够顺利完成开发任务。
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
层次,将该子系统继续进行分解,直到分解成的
各级子系统都能清楚明白地表示出它的具体含义 为止。
22
两种不同方向的分解的示意图
系统S 系统S 子系统 Si
子系统 S1
子系统 S2
子系统 Sn
子系统 Sj
图3-1 横向分解
图3-2 纵向分解
23
但这并不等于说问题分解得越小越好,因为 在划分的同时,与各个子系统相关的联系接口和 管理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导致总工作量的上升, 分析设计工作付出的代价也就上升了。分解后各 子系统的代价和将各个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代价曲 线如图3-3所示。
经理:“业务人员都在招商。他们非常忙,没 有时间与你们详细讨论各种细节。你能不能说明一 下你们现有的系统?”
9
第一节 需求分析的任务
引题(小事例)
分析员尽量解释从用户处收集需求的合理性: “如果我们只是凭空猜想用户的要求,结果不会令 人满意。我们只是软件开发人员,而不是采购专家、 营运专家或是财务专家,我们并不真正明白您这个 企业内部运营需要做些什么。我曾经尝试过,未真 正明白这些问题就开始编码,结果没有人对产品满 意。” 经理坚持道:“行了,行了,我们没有那么 多的时间。让我来告诉您我们的需求。实际上我也 很忙。请马上开始开发,并随时将你们的进展情况 告诉我。”
1. 需求分析的作用和用户要求
1.1 需求分析的作用:
10
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就是把软件计划期间建立 起来的(以用户要求为主的)系统需求描述求精和 细化,将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的总体概念,描述为具 体的系统规格说明书,这是进行软件开发和系统验 收的依据和基础。 不同系统模型的抽象描述会导致不同风格的系 统需求规格说明。虽然在可行性分析研究阶段已经 粗略的描述了用户的需求,甚至还提出了一些可行 的方案,但是,许多细节被忽略了,在最终目标系 统中是不能忽略、遗漏任何一个微小细节的,所以, 可行性研究不能代替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中的需求模型
软件需求分析中的需求模型在软件开发领域,软件需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软件需求分析的目标是在确保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在设计阶段找到解决方案。
需求模型正是软件需求分析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下需求模型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软件需求分析中的作用。
一、需求模型的基本概念需求模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软件系统需求的一种图形化描述。
通常情况下,需求模型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图:描述了系统中主要的功能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用例图:描述了系统中涉及到的主要实体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方式。
3.状态机图:描述了系统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以及转换方式。
4.类图:描述了系统中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属性。
5.流程图:描述了系统中某个特定流程的详细步骤。
这些图形化描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便于团队成员、用户、老板等不同角色的人员更好的理解软件系统的需求,进而更好地进行开发。
二、需求模型的作用需求模型在软件需求分析中的最主要作用就是:确保团队正确理解用户需求。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如果团队和用户对软件的需求和期望有很大的偏差,那么就可能导致软件无法满足用户的预期效果,进而浪费时间和金钱。
因此,需求模型的制定过程是关键,它需要团队与用户深入沟通,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设计具有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与用户进行反馈、协商,逐步优化设计方案,从而确保最终的软件系统符合用户需求。
除了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需求模型还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1.规划开发流程需求模型能帮助团队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从而预估开发时间和人力资源,提前做好技术准备,最大限度地避免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控因素和风险。
2.指导整个开发过程需求模型制定后,可以为整个开发过程提供指导,确保团队在开发过程中始终遵循规范化设计流程,高效地推进项目,更好地利用资源。
3.便于用户培训和支持需求模型描述了软件系统需求的详细信息,这使得在用户使用软件系统时,能够更好地理解架构和功能的实现细节,更快速、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软件使用技能。
软件工程——软件开发过程中用到的各种图
软件工程——软件开发过程中用到的各种图一、宏观导图导图说明:我们的软件开发中用到的各种图型工具都是为了辅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开发的阶段或者过程。
上图是根据软件过程中各个阶段所需要用到的各种图的一个小结。
下面是各种图的简介和示例。
二、谈细节:1、问题定义阶段(规划阶段):UC图:( Use Creat 图)它是 BSP( 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法中常用的子系统划分工具。
2、可行性分析2.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一种传统工具。
它是表达数据在系统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数据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它是物理数据流图而不是程序流程图。
系统流程图形象的呈现了软件的功能,即使不懂软件的人也可以轻松的看懂,可以说它是软件设计师与用户之间沟通、交流的有效工具。
3、需求分析:3.1 DFD图(Data Flow Diagram):从数据传递和加工角度,以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
3.2 ERD(Entity-Relationship Diagram)图:当数据量很大并且数据间关系复杂时对于数据的分析就得用到它来刻画系统数据模型3.3 IPO(input process output)图描述了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输出数据之间的关系。
3.4 STD(State Transition Diagram)图:刻画系统响应外部事件的过程。
为系统的行为建模。
面向数据结构的几个图形工具:3.5 层次方框图:用来展示数据的层次结构3.6 warnier图:和层次方框图一个意思,不过她能描述的手段比层次图更加丰富。
3.7 Jackson图4、概要设计:4.1层次图:描述层次结构4.2 HIPO图=层次图+IPO图4.3 (模块)结构图:这是结构化开发中最常用的描述一个系统体系结构的工具图之一。
5、详细设计:5.1程序流程图:5.2 N-S图(盒图)5.3 PAD(Problem Analysis diagram)图6、代码实现7、测试8、维护三、总结:这篇博客,算是一个整理工作,对于软件工程过程中各种图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还有很多不会画,存在不理解的图,大多数是从网上找的图。
软件需求的层次
软件需求的层次软件需求包括3个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
除此之外,每个系统还有各种非功能需求。
业务需求(Business requirement)表示组织或客户高层次的目标。
业务需求通常来自项目投资人、购买产品的客户、实际用户的管理者、市场营销部门或产品策划部门。
业务需求描述了组织为什么要开发一个系统,即组织希望达到的目标。
使用前景和范围(vision and scope)文档来记录业务需求,这份文档有时也被称作项目轮廓图或市场需求(project charter 或market requirement)文档。
用户需求(user requirement)描述的是用户的目标,或用户要求系统必须能完成的任务。
用例、场景描述和事件――响应表都是表达用户需求的有效途径。
也就是说用户需求描述了用户能使用系统来做些什么。
功能需求(functional requirement)规定开发人员必须在产品中实现的软件功能,用户利用这些功能来完成任务,满足业务需求。
功能需求有时也被称作行为需求(behavīoral requirement),因为习惯上总是用“应该”对其进行描述:“系统应该发送电子邮件来通知用户已接受其预定”。
功能需求描述是开发人员需要实现什么。
系统需求(system requirement)用于描述包含多个子系统的产品(即系统)的顶级需求。
系统可以只包含软件系统,也可以既包含软件又包含硬件子系统。
人也可以是系统的一部分,因此某些系统功能可能要由人来承担。
业务规则包括企业方针、政府条例、工业标准、会计准则和计算方法等。
业务规划本身并非软件需求,因为它们不属于任何特定软件系统的范围。
然而,业务规则常常会限制谁能够执行某些特定用例,或者规定系统为符合相关规则必须实现某些特定功能。
有时,功能中特定的质量属性(通过功能实现)也源于业务规则。
所以,对某些功能需求进行追溯时,会发现其来源正是一条特定的业务规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LTP的需求线索:业务事件
目标:流程电子化 传统问题1:过早考虑程序结构
xx系统
xx子系统
xx子系统
流转模块
审批模块
xx模块
xx模块
部门内流 转
部门间流 转
转局外
核查
审批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OLTP的需求线索:业务事件
传统问题2:流程太零散 流程是分层的:把握管理视野 流程基本分类:生产类、管理类、支撑类 业务事件是流程的触发点 BPR 、BPD?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软件产品的需求视角
信息系统类
• 问题域相关性:强 • 策略:业务域的了解是关键
工具软件类
• 问题域相关性:一般 • 策略:工作场景分析导出产品特性
游戏类
• 问题域相关性:弱 • 策略:策划、编剧代替需求分析人员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软件产品需求视图示例
电话销售 直销 邮件销售 …… 销售模式 分销 …… 层次型渠道 星型渠道 ……
Why
What How
报表的常见分类
业务事件 视角 事务类报表 业务实体 视角 常规报表 需求报表 进度报表 异常报表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信息系统需求的本质 2
个人知识转换为企业知识--模型为中心 模型为中心 > 将知识工作的经验转换成模型 > 业务场景的分析与抽象是重点 > 提高速度、提高质量 关注点 信息决策化--决策模型为中心 决策模型为中心 > 业务场景的分析与抽象是重点 > 将非程序化问题分解 成多个子问题 市场营销 > 提出所需的数据模型、经验模型
1 2
• 根据软件特点确定需求工 作的要点 • 从信息化本质理解需求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不同软件项目的需求视图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信息系统的本质
数据 数据 数据
信息系统
信息
信息系统(IS):是人、数据、过程和接口的组合,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支持并改进企业日常的运作,并 支持管理人员和用户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信息系统的基本类型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信息系统需求的本质 1
流程电子化--业务事件为中心 业务事件为中心 > 利用信息化系统改进、固化流程 > 事务处理系统尤其明显 > 工作流定义、流程改进、再造 > 工作流模型 数据信息化--Report为中心 为中心 > 业务术语,业务实体 > 需要留存哪些数据?谁需要共享? > 需要什么报表?有哪些数据分析规则?
接口 1 接口 2 ……
内部功能
功能1 功能2 ……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不同软件项目的需求视图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软件产品的需求视角
信息系统类软件产品:财务、进销存、 ERP… 业务模型是核心: SERU模型仍然适用 减法:减出通用性 产品线管理:扩展出灵活性 工具类软件产品:翻译、杀毒、办公软件… 问题/机会导出解决方案 工作场景分析导出Feature 游戏类软件产品 参与感:剧本是核心,角色是重点 交互感:UI与经营模式是要点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基于场景的行为分析
系统 功能域 子功能域 使用场景
打电话 电话 通信 手机 …… 短信 彩信 …… 接电话 …… • 分析:用户通常 不会继续取款 • 响应:退卡
<max
+max
• 分析:用户有继 续取款的可能 • 响应:继续服务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面向设备的嵌入式系统
对外接口
BPR BPD 流程电子化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系统级
职责区 块
岗位间
岗位级
动作级
业务步骤1 业务步骤n 业务活动1 1 业务事件1 业务活动n 业务事件n 主题域1 报表类型1 目标系统 …… 报表类型n 主题域n 报表n 报表1 功能点n 功能点1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MIS的需求线索:Report
决策场景
决策步骤
产品目标客 户特点分析
广告投放
广告媒体目 标客户分析 竞争对手广 告投放分析
……
……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不同视角下的信息系统
中程在线信息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嵌入式系统的需求视角
面向直接用户:Mobile Application… Subject Area :功能类型 Use Case :使用场景(考虑Event) 互动、交互、体验 面向特定设备:设备监测器… Interface :不同设备间 Action :触发点 S/E :上层应用 综合应用:CT… 二者兼有之
电话销 售
邮件销 售 ……
销售 漏斗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软件产品需求视图示例
填写请假 条 请假审批 记录请假
填写请假条 • 输出请 假条数 据
请假审批 • 获取请 假条数 据 • 输出请 假审批 结果
记录请假 • 接收请 假审批 结果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中程在线高 中国系统分析员 级咨询顾问 顾问团首席顾问 徐锋
xuf@ xf@ fjxufeng@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何时开始梳理此类需求? 实施要点:
类别 说明 从管理场景出发,借助对管理控制点的理解 来理解报表的目的 使 用 部 门 / 职 了解报表的使用者,以便有针对性地调研 位 相关场景 诸如用户数量、查询频率等非功能性场景描 述 以类图或E-R图表示,说明数据的来源 关联实体 关键指标及计 细化推导出关联的字段,以及派生属性的计 算规则 算方法,指导报表数据视图的实现 展现形式 以虚拟窗口等形式说明最终的呈现方式 中程在线信息产业培训网 输入输出需要 说明是否打印,以什么格式提供等其他信息 要点 目的